七七事变电影范例6篇

七七事变电影

七七事变电影范文1

关键词 长江七号 周星驰

在观众期待了三年之后,周星驰终于带着他的新作《长江七号》来了。虽然观众们依旧是带着欢笑看完了这部影片,但是他们却发觉《长江七号》与周星驰无厘头的风格实在是相差太远。

《长江七号》讲述了一个温情的科幻故事:穷困潦倒的农民工周铁与儿子周小狄相依为命。为了能让小狄受到好的教育,周铁即使自己居住在破旧的垃圾堆旁边,在建筑工地上遭人白眼,也穷尽自己的力气挣钱让小狄在贵族学校中读书。周铁对小狄非常疼爱,为了给小狄一个玩具,他半夜来到了垃圾堆。周铁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捡到了一个太空狗。自此,小狄和这只太空狗就成为了最好的朋友,还为它起了个名字叫做“七仔”。借助“七仔”的超能力,小狄完成了自己的很多愿望。但是此时,周铁却发现小狄在成绩单上作假,父子反目。当小狄靠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好成绩准备去认错的时候,周铁却在工地上出了意外,小狄泣不成声。“七仔”见小狄伤心,用自己最后的能量救活了周铁……

有评论认为,《长江七号》“胜在导演败在编剧”。也有人认为,《长江七号》是“华语商业电影史上的典范”,周星驰通过这一部影片彻底完成了从无厘头到关注平常人生活的蜕变,从大师变成了巨匠。但是,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的确,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得到了改变,但是,周星驰关注小人物的视角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对于《长江七号》的误读还不仅限于此。笔者认为,要评价《长江七号》的优劣,我们必须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纵向地来看待周星驰的创作。总体来说,对于《长江七号》的误读主要有三个观点:

一、编剧未让情节充分展开

新华网评论称,《长江七号》用不到90分钟的时长要展开一个富于内涵、意义深刻的故事,为最后的结局做好铺垫,而同时又要让观众们不断发笑,实在是一件非常之难的事情。周星驰的编剧团队虽然多达5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彻底理解周星驰的意图。因而影片显得支离破碎,前后无法衔接。所以,观众们自然无法像看周星驰从前的影片一样那么自然地获得那么多的欢笑。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评论人举出了七仔舍命救周铁的例子,认为在这一点上影片没有做好充足的铺垫,即七仔为什么这样做没有交代。其实,这个原因编剧在之前已经交代了。七仔与小狄情同手足,而小狄也常常与七仔一起讲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此外,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七仔修好了周铁从垃圾堆捡来的电风扇,帮助小狄解热。其实,这样一个简单的细节就足以反驳《长江七号》编剧差的观点了。

此外,也有观众认为《长江七号》的剧情过于简单,情节不够紧凑。实际上,《长江七号》是一部儿童片,它既不是一部搞笑剧,也不是所谓的科幻片。周星驰拍摄这部影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由于周星驰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缺少父爱的他一直想拍摄一部反映“父子情”的影片。所以,《长江七号》就是周星驰圆梦的作品。同时,出现科幻,也是为了向自己的偶像斯皮尔伯格的《ET》一片致敬。

二、周星驰江郎才尽

《长江七号》最受人诟病的就是这部影片丢失了周星驰一贯的让人开怀大笑的功能。的确,在现实无奈与残酷面前,在生活的平淡与枯燥面前,周星驰的电影多年以来充当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品。即便是今天,《大话西游》、《九品芝麻官》、《喜剧之王》都能让我们保持着欢笑。

但是,周星驰最为世人称道的便是他用这样戏谑的、无厘头的手法展现着市井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在他的喜剧背后,永远都有着对现实极大的批判和反思。但是,周星驰早期的影片往往无法让人们在欢笑时留意到他的意图,也只有在今后的思考中,他的用心才会被人们察觉。而《长江七号》不同,它让观众在笑声中体味残酷的现实,让人们更主动地同情起这对父子,而不是一笑了之。

所以,更多的观众感到不可笑,甚至有流泪的冲动。其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看了这部影片都无法笑得安心,笑得理得,因为这样活生生的事例就在我们的身边。

七七事变电影范文2

据报道,在2008年年底的贸岁电影档期中,一部来自台湾拘电影《海角七号》注定要受人蝇目。据台湾“中华影视联合总会”会长王应祥透露,《海角七号》已获大陆有关方面审核通过,并可以“一刀不剪”。

这将是自17年前的《妈妈再爱我一次》之后,第二部获准在大陆公映的台湾电影。尽管从影片内容看,的确也没有什么特别敏感的镜头需要裁剪,但是,“一刀不剪”仍然表现出了一种政治上的宽容和进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海角七号》就不会引起争议。在影片中,过去与当下的两个不同时代的爱情故事,成为贯穿剧情发展的两条主线。由于这两个爱隋故事均有涉日背景,使这部电影在大陆当下浓厚的“主义”语境中注定将成为一个问题。事实也的确是如此,《海角七号》还未风卷大陆,媒体已经开始拿所谓台湾知名传记作家、凤凰博报台湾博主专栏作家王丰的博文《(海角七号)是株大毒草》炒作了。

然而,这种带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炒作未免有些“剑走偏锋”。这和《海角七号》在台湾的走红基本没有关系。影片最动人的不是60多年前那段充满伤感与时代的无奈爱情,而是当下那些小人物努力创造“奇迹”的生活。《海角七号》最大的成功就是人物塑造的成功。阿嘉、茂伯、水蛙、马拉桑以及当地的“议员”,几乎每一个人物形象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演魏德圣倒是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中,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台湾”。这个“乡土台湾”的内涵是什么,或许就是一种在浮躁中产生的包容,一种在幽默中生成的奋斗。或许这就是在“党争”之下被掩盖的台湾人的真实生活,是被复杂的现代社会所掩盖的那份单纯与阳光。这迥然异于侯孝贤镜头下的悲情、迷茫与压抑,以及其他台湾电视剧里豪门争斗的阴暗与紧张。这或许应该是对当代台湾社会最为真实的一种呈现,是去除了重重宏大叙事遮蔽之后的还原。《海角七号》在台湾大受欢迎,显然是电影与观众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侯孝贤未尝不了解台湾,只是时事变迁,台湾已经改变。

《海角七号》其实是一部非常正面的电影。一段凄迷的60年前的爱情悲剧最终被阿嘉与友子的大团圆所代替。这无疑是对台湾历史与现实的一种隐喻。时间可以消弭一切历史的仇恨与隔阂,战争、种族的坚冰总归会被沟通与理解所融化,而这也可以适用于《海角七号》中所有的人际关系。相信,这对我们如何看待台湾也是一种启示。因为历史原因导致两岸普通民众交往的贫乏,会导致误解与偏见,所以,我们应该摆脱种种理念先入为主的旧习惯,静下心来,好好看看《海角七号》。只要真正了解了台湾社会,两岸民众还有什么历史的包袱放不下呢?

七七事变电影范文3

一、西方恐怖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恐怖电影发展初期——20世纪初到40年代

20世纪的默片时代到20世纪40年代是西方恐怖电影的发展初期,美国的第一部恐怖片《化身博士》于1908年面世,《莫洛博士之岛》及《格雷的画像》随后出品。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残酷的现实使恐怖电影失去了市场。战后,德国出炉了30部作品,代表作《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带给了人们全新的恐怖体验,同时折射出了当时德国人民对国家对社会绝望的气息。这时美国好莱坞的恐怖大师朗·钱尼的地位也得到了确认,他的《钟楼怪人》及《剧院魅影》成为杰作。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使恐怖电影实现了质的飞跃,30年代经典恐怖电影都来自美国,如《吸血鬼》《畸形人》《隐形人》《科学怪人》等,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阴霾的影响,“怪兽系列”电影开始盛行,如《狼人》《科学怪人大战狼人》《猫人》等。

(二)恐怖电影主题大变身——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二战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转变,恐怖电影也进入主题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角是:连环杀手,核污染造成的变异及精神异常者等;而不再是想象中如:狼人、吸血鬼、金刚诸如此类的妖魔鬼怪。科幻是50年代恐怖片的新主题;核爆形成的怪兽和外星人成了典型形象;代表作雷·哈里豪森的《原子怪兽》是各类怪兽片的模板,日本恐怖电影《哥斯拉》就是其中之一。60年代“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一部《精神病患者》为恐怖电影开创了新方向。从此恐怖电影加上了新的元素:精神分裂和日常生活中的恐怖。恐怖电影的众多经典之作和大师之作出现在70年代,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恐怖电影的春天,如:《德州电锯杀人狂》《魔屋》《变蝇人》《隔山有眼》《活死人黎明》及十项奥斯卡提名的《驱魔人》,高票房的《闪灵》《天魔》《异形》《大白鲨》等。

(三)恐怖电影的低潮期——20世纪80年代

70年代恐怖电影带来的高额利润,使许多公司盲目进行恐怖电影的投资,出现了大量毫无主旨,毫无精神内涵,仅靠血腥和恶心镜头吸引大众的影片。恐怖电影的过度商业化引起了观众审美疲劳。因此,80年代的恐怖电影进入低潮期。

(四)恐怖电影再度崛起——20世纪90年代至今

90年代恐怖电影的再次大变身使其再次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这一时期的恐怖电影主流在于改编恐怖文学和重现经典恐怖电影。根据恐怖小说改编的作品有《沉默的羔羊》《吸血鬼惊情四百年》《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及《七宗罪》。成功翻拍的恐怖电影例子有《德州电锯杀人狂》(2003)、《活死人黎明》(2004)、《血溅13号警署》(2005)、《鬼雾》(2005)、《隔山有眼》(2006)等。此外,“意念杀人”也成为这一阶段的恐怖电影新的主题;如《杀人蜂》(1992);《颤栗黑洞》(1995)。可以说,90年代后随着科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恐怖电影的类型不断增多,题材不断扩大,音响和视觉效果也逐渐趋于逼真,受到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追捧。

二、宗教对西方恐怖电影的影响

宗教的博大精深使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程及人类活动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文学、艺术到生活都离不开它的陪伴。在西方社会中,宗教是一种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它维护着道德秩序和正义;人们赋予了它威严和神圣。西方大多数人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不论程度如何,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西方文化主要包括古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明,这两种文明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的冲突与融合造就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基本形态。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东方的巴勒斯坦地区,是西方社会人们信仰的主要宗教。两千余年间与西方世界不断碰撞,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根源之一,尤其在美国,基督教各派加起来占到80%左右,无教派人士只有16%左右。它直接影响着西方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处事原则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逐渐渗透于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

宗教与艺术一直有着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许多学者认为要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及艺术,必须了解基督教文化。电影作为现代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作为“第七艺术”,通过一种新形式、新手法的媒介的运用,对于宗教描述也更为生动化。宗教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宗教都有其独特且系统的一套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但是无论在哪种宗教里,我们总能找到矛盾的存在,也就是两个对立面——邪与正;善与恶;阴与阳;光明与黑暗。正是因为宗教中矛盾的存在,宗教本身的神秘感及人们对于宗教的敬畏感,为恐怖片这种特殊的类型电影提供了一个可发挥的舞台。

三、宗教文化在经典西方恐怖电影中的体现

在西方的恐怖片中,有很多影片直接沿着宗教的轨迹展开,具有鲜明的宗教文化特征;如《驱魔人》《坠入地狱》《万能钥匙》《地狱神探》《七宗罪》等都是经典的具有宗教特色的西方恐怖片。

(一)威廉·弗莱德金的《驱魔人》当数70年代最经典的体现宗教文化的恐怖片

该片获得十项奥斯卡提名;最终夺得了最佳剧本和最佳录音两项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叫芮根的小女孩被魔鬼附身,然后在母亲克里斯教父卡拉斯和高级老牧师墨林的帮助下与魔鬼作斗争的故事。在驱魔过程中,有心脏病的默林神父死在仪式中,卡拉斯神父却被魔鬼附身。最后一点理智的驱使下他跳窗自杀与魔鬼一起毁灭;恢复健康的芮根和妈妈驱车离开了这个被魔鬼附身的地方,显然她们已得到上帝的庇佑。这部影片巧妙地运用 了大量《圣经》中关于驱魔和魔鬼撒旦的典故,神父对抗魔鬼的力量是这部影片的主旨;基督教的论说“相信上帝就能打败魔鬼”一直贯穿于整部作品。该片受到了全球基督教徒的广泛追捧与它迎合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有着直接联系。影片的高潮也是最为恐怖和震撼的地方应该是虔诚的教父们与魔鬼斗争的过程,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人们来说观看这部片子是对基督教故事及教义的回顾。事实上,在西方中世纪的宗教史中,驱魔仪式时常为教会所操办,且有着一套十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活动安排。对于不熟悉基督教文化知识的人也可以通过这部影片来了解《圣经》中的典故及基督教的教义。

(二)《七宗罪》另一部具有宗教文化的恐怖电影经典代表作

影片是围绕着基督教的教义人类的原罪展开的。在基督教的教义中阐述了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七种罪,这七种罪被称为原罪,它们是:骄傲、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这七宗罪人性中的罪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连环杀人案。死者都是死于这七宗罪中的一种。当沙摩塞警员和他的年轻搭档米尔斯找到罪犯时,犯人要求他们一起去寻找最后两种罪行的人,也就是犯“嫉妒”和“暴怒”的人时,影片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罪犯因“嫉妒”米尔斯幸福的家庭,将他美丽妻子崔西杀害,而这位警察由于“暴怒”将其当场击毙。影片中的七项罪行、七种惩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里以及片中所有的楼房号都是七字开头,故事的结局和最后的犯罪也定在第七天晚上的七点。无处不在的“七”给人们一种心理暗示:一切的罪与罚都是宿命。“七”这个数字在基督教中有着神秘色彩,根据“圣经”旧约亚当是上帝用了七天的时间创造的,而夏娃是上帝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创造的。16世纪后,基督教更是直接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

(三)2009年的《坠入地狱》中也体现了宗教文化的特征

影片讲的是一位在银行工作,叫克里斯汀·布朗的年轻女子,她的具体工作是审核发放小额信贷。她与教授男友克莱·道尔顿生活幸福而平静。直到一天,一位吉卜赛老妇人盖诺斯来到银行,恳求克里斯汀延迟其住房贷款期限。为了给上司留个好印象也为了以后升迁;她不顾老妇人的再三恳求,依然收回了房子。受到了羞辱的老人为了报复,对克里斯汀下了诅咒,从此让她饱受“地狱”困扰之苦。诅咒她的老人也因诅咒的力量来自于邪神,作为代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克里斯汀向预言家拉姆·杰斯求助,电影的结尾给你感觉一切恐怖的事都过去了的时候,却发现克里斯汀最终还是被女巫诅咒拖入了地狱。一方面基督教的教义中指出上帝给人们选择的权利,看你是选择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而本片的女主人为了自己的贪念,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最终受到了惩罚。另一方面基督教崇尚“宽恕”,上帝说:要爱,甚至爱你的敌人,爱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宽恕他们。在诅咒别人和宽恕别人之间,老妇人选择了诅咒,她也为这个诅咒付出了代价。电影里说得很清楚,就算老太太房子被没收了,老太太还可以和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孙女一起居住。如果老太太没有诅咒女主,如果老太太接受了现实,那她仍然可以和亲人一起安度晚年,最后安详地离开。这个故事也使人想起了基督教中《新约-马可福音》对于地狱的描述:“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启示录》中形容地狱为“硫黄的火湖”,称末日审判时,上帝的选民升入天堂,得入亚伯拉罕的怀抱,而有罪的灵魂则经过妖怪利维坦的大嘴,进入地狱,在不灭的火湖里受罚,直到永远。

四、结 语

总之,宗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旷日持久的课题,它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又是一种社会与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特定的情感和体验。西方的恐怖片中有诸多宗教文化的元素和底蕴,反映了西方宗教对西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人们可以通过对西方恐怖片的鉴赏来了解西方的宗教、社会与文化。

[参考文献]

[1] 廖然菲.圣经文化与现代西方电影[J].文学教育,2009(08).

[2] 邵汪波.当代美国文化透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七七事变电影范文4

[关键词] 电影音乐;创作成就;创作趋向;回顾

サ缬耙衾质堑缬耙帐醯牧榛辍V泄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电影音乐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品质成为中国音乐中的一朵奇葩。1949―1966年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成熟和丰收的阶段,在这十七年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歌曲。这一时期大量反映革命军事题材的作品进入了电影创作的领域,这些作品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创造出一批不同风格样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歌曲,体现了中国电影音乐鲜明的民族特色。

ヒ弧⑹七年电影音乐的发展回顾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电影及电影音乐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建立了以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中心的许多专业的电影音乐演奏团体和电影作曲家队伍,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创作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在建国十七年的电影创作当中,反映革命战争时期军事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歌曲在随着电影放映的同时迅速流传开来,并且一直传唱至今,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ゴ咏ü初期一直到1966年开始,是中国战争影片创作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影片最多的时期,约占全国电影总产量的30%。而这种新型的题材肇始于音乐电影《白毛女》,分别于1961年和1965年问世的音乐电影《洪湖赤卫队》《东方红》都属于此类有代表性的佳作。在颠簸的历史演进中,电影事业几经挫折,但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影音乐也走向了它的成熟阶段。

ザ、十七年电影音乐的艺术成就

1.成功的民族化和大众化的电影音乐

ナ七年的电影艺术家主动真诚地融入人民大众,多以民间故事和传说为蓝本,摄影取景与音乐巧妙结合,人物与背景物象有机烘托,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民族化探索之路。十七年的电影音乐工作者们自觉地挖掘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如《刘三姐》对广西壮族民间音乐、《阿诗玛》对云南撒尼族音乐、《洪湖赤卫队》对湖北民间音乐的吸收、提炼和加工,多部影片因此获得了百花奖最佳音乐奖。《蝴蝶泉边》《洪湖水浪打浪》等优秀的电影歌曲,表现出鲜明的民族化特色,成为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

ナ七年的艺术家主动而真诚地接受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的政策要求,使反映工农兵生活、服务工农兵观众成为电影的主要任务。电影在这一时期真正地成为大众化的文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4.5亿人口只有600座电影院,而且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十七年的电影艺术家们从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出发,从群众观点出发,十分注重研究群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注意学习民间艺术的精华,如《白毛女》“在全国25个城市120家影院同时公映,首轮观众即达600余万。仅上海首轮观众就达80余万,超过任何一部中外电影的最高纪录”。

2.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感的电影音乐

サ缬耙衾止ぷ髡呋匙哦宰婀、对人民、对时代的满腔热情,敏感地感受到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创作出一大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如:《我的祖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英雄赞歌》等红色经典电影歌曲,这种革命主题与时代精神状态和社会心理紧密合拍,新中国成立以后,对现状感到心满意足的人们,急切而真诚地要表达对于革命的感恩和对现实的赞颂之情,而这些电影歌曲正成为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人们歌唱祖国、歌唱共产党、歌唱新生活的最佳载体。文艺创作者必须要有生活体验和真诚的心态,这种真诚的心态表现为对崇高情感的深刻体验,革命成功后的喜悦、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信仰和理想的忠诚与执著等等,一切都发自自然,摒弃了矫饰和虚伪,不需要所谓的艺术体验和虚假构思,使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呈现出强烈的现实感和十足的阳刚之气。

3.完美的音画配合艺术的电影音乐

サ缬暗谋咎逄卣魇且钥占浞绞酱嬖凇⒁陨画结合为基本艺术语汇,塑造银幕形象。视听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决定了视听艺术的欣赏者必须同时调动视觉和听觉器官,以共同接受的方式完成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感受。电影音乐是对画面、对影片的最佳解读,是对情感、对生活现实的最佳诠释。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声音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它没有国界的限制,没有语言的障碍,让观众真切地参与到影片叙事中,感受剧情的跌宕、人物命运的变化,体味不能用语言描述只能用心灵感受的情境和情感。十七年时期由于专业的创作队伍的努力,使得中国电影音乐在这一时期得以成熟并大放异彩,音画的配合上艺术性更强了。十七年这种与影片的主题、画面艺术结合的电影歌曲同影片一起传遍了大江南北,传唱了半个世纪,体现了电影音乐的繁荣。

4.推动了电影音乐艺术发展的“电影化”

サ缬耙衾肿魑一种艺术形式,建国十七年电影音乐就吸取了诸种艺术元素,并以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改造和融合它们,取消了各元素进入电影前的独立性,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有机综合体。音乐、戏剧、文学等艺术是电影统一结构拥有的众多组成元素,作为整体结构中的各元素,只有在结构中才具有意义,它们必须服从整体的辖制,同时被整体赋予新的结构特征。也可将这种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认定为一种“互动过程”,当各种传统艺术进入电影后,自身独立完整的形式结构、美学规律都在电影的强烈冲击下解体,重新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再生成各个携带着原艺术基因特征的电影元素的同时,也建构了电影艺术的美学原则。也就是说,无论电影在自己领域中接纳了什么,都会将其转化、连接、固定和塑造成电影要素,最终导致各种元素的“电影化”。

ト、十七年电影音乐的创作趋向

1.东西方艺术的交融

ナ七年的音乐电影创作与其他艺术创作一样,艺术家往往怀着尽可能打破程式化格局的热情,多方面地汲取艺术养料,特别是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后改称中国音乐家协会)根据当时声乐界面临的情况发动了一次关于洋唱法和土唱法的讨论,更促进了中国民族传统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的融合创新。这种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特点在音乐电影的创作中显现得异常清晰,将欧洲歌剧主题贯穿发展的手段和中国传统戏曲板腔体结构原则有机融合的效果。它营造了连贯的戏剧冲突,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起了很好的作用。可见,实现东西方电影音乐的交融才能使中国电影音乐真正走向世界。

2.音响与音乐的交融

ヒ衾值缬暗囊衾植牧戏段是非常广阔的,可以用民间音乐、古典音乐或通俗音乐,也可以通过电子合成器和电子计算机的数码程序创造新的音乐音响,还可以完全由噪音构成具体音乐。所有已经在音乐艺术中使用了的材料,在音乐电影中都可以使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创造未用过的新音响,以丰富影片的表现力。再比如对空间关系的处理,通过山谷的互相对喊,森林中草声和杂音,风声,异乎寻常的鸟叫声,瀑布声,河水的细流声,都是通过特定环境的声效处理来还原真实的空间,给人在听觉上以新颖的感觉。另外在摸索着用人物的独白来参与叙事,妥善处理音乐、台词、音响三者的关系。

3.地理、人文特色与电影音乐的交融

ナ七年时期的几部音乐电影在取材少数民族地域素材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地域风光元素的运用,使电影从画面、音乐、民俗等方面都充分表现出民族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美旋律,为中国电影音乐增添了光彩。中国地理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素材,把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环境有效融入电影音乐的创作当中,才能铸就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音乐文化。

4.民歌与歌剧的交融

ナ七年的音乐电影在歌剧改编上有许多成功之作,电影艺术家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在保留歌剧精彩唱段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特长,使音乐电影不仅仅成为舞台剧的胶片录制,更是以生活化的表演去追求更为真实感人的银幕效果。同时,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发展中国民族新歌剧。运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利用富有民族风味的音乐曲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5.音乐与舞蹈的交融

ノ夜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这些取材少数民族题材的音乐影片更加突出了这一特点。中国电影音乐在创作的过程中增加了许多别具特色的舞蹈,形成了清新、质朴的风格,将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中国的电影音乐艺术显现出独具特色的美学艺术。

6.多样化的音乐元素是我国电影发展的必然

ビ捌题材范围的扩大,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重视当下生活,把目光投向远离灾变传奇的日常生活经历,投向变革中的城市、城镇、乡村中人们的生存状态,以一种更随意、陌生、自由的方式来叙述他们对生命的感受和感悟。社会变革中的各种情绪、思想都投射到银幕之上,这导致电影中音乐种类更为复杂和宽泛。

7.情感与内容的统一

デ楦杏肽谌莸耐骋皇堑贝我国电影音乐文化的根本特点之一。音乐与情节恰到好处地结合,可以产生对观众心理最强烈的震撼,这里不排除个人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个人的修养。电影音乐是电影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在特定的节奏下通过特定的调式、句段等具体形式及独特的旋律线,从而帮助影视作品深化自己的主题思想,更完美地表达出电影作品的感情倾向,成为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统一也是我国电影音乐艺术发展的大势所趋。

ニ摹⒔ 语

ブ泄的电影音乐有着丰厚的土壤,这应该是有志于电影音乐艺术的艺术家真正注目的地方。中国的电影人应该以真诚的情感去面对大众、面对伏根深远的民族文化,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和为人们欢迎的电影音乐佳作。我们也真诚地期望着当代电影人能够从十七年音乐电影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更加绚丽的具有民族风格和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音乐电影。

[参考文献]

[1] 舒晓鸣.千秋功罪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J].电影通讯,2004(03).

[2] 戚吟.十七年电影再反思[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05).

[3] 黄会林,王宜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J].当代电影,2002(06).

[4] 袁成亮.歌剧《洪湖赤卫队》诞生记[J].党史博采.2006(12).

[5] 陈荒煤.当代中国电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6] 李焕之.当代中国音乐[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七七事变电影范文5

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电影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七年电影”“十年电影”和“新时期电影”。其中“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到1966年这十七年期间拍摄制作的影片。“十七年电影”以苏联电影为参照体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取向基本照搬苏联,主要是革命历史题材和革命斗争题材。二是在理念和观念形态上,全面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政治优先。于是在“十七年电影”中,“英雄电影”成为主题。在英雄电影谱系当中包含了不同类别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工农兵英雄形象的塑造为主体。这些工农兵英雄形象大都有着“高、大、全”的特征。“高”是指电影中塑造的工农兵往往身材高大挺拔,思想品质高尚,有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信念。“大”是指工农兵英雄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大义凛然,有大公无私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全”是指塑造的工农兵英雄形象从形象、思想、行为各个方面都十全十美、基本没有任何缺点。“十七年电影”的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完美无缺,而又深入人心的英雄人物形象,如赵一曼、李向阳、、张嘎、李双双……

二、“十七年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高、大、全”形象

“十七年电影”中具有“高、大、全”特征的工农兵英雄形象俯首皆是。

《赵一曼》(1950年出品)塑造了赵一曼的英雄形象,讲述抗联女英雄赵一曼从哈尔滨到农村组织抗联。被捕后,她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持理想信念,革命意志毫不动摇。临刑时,她大义凛然,面无惧色,英勇就义,体现了共产党员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

《平原游击队》(1955年出品)描写了抗战时期游击战士在反“扫荡”斗争中与日寇进行顽强斗争的光辉业绩,着力塑造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这个英雄形象:高高的个子,古铜色的皮肤,两眼炯炯有神,腰杆别上两把盒子炮,谋略过人、智勇双全、质朴自然,粗犷豪放。

《》(1955年出品)是一部根据战斗英雄的事迹创作的人物传记片。该片真实、细腻地展示了由一个普通农村少年成长为不朽革命战士的过程,突出表现了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和执著、机警、顽强的个性特色。在影片最后手托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的高大身影,像一尊雕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出品)影片根据革命烈士李白的事迹改编,着力塑造了李侠这一乐观坚毅、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李侠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渡江战斗胜利的英雄事迹既催人泪下又充满传奇色彩。

《李双双》(1962年出品)塑造的李双双为人公正、正义感强、大公无私,在集体主义的崇高精神指引下,在人民利益与一己私欲之间,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丈夫喜旺的屡次负气出走也未能让她动摇。她代表着一个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具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可以说是那个年代时想主义的形象体现,代表着和平建设时期所倡导的价值和准则。

《小兵张嘎》(1963年出品)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气”,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被捕后,遭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张嘎及片中其他几个纯朴儿童的形象,整整影响了一代小观众。

《烈火中永生》(1965年出品)塑造了江姐的英雄形象,她面对穷凶极恶的反动派没有丝毫的胆怯,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毫不屈服,视死如归。在狱中,她依旧带领狱友们坚持斗争,最后被敌人所杀害。体现了身陷囹圄的共产党人在受到困难和挫折时坚贞不屈的革命信念和献身精神。

三、“高、大、全”式英雄形象产生的背景

“十七年电影”中塑造的具有“高、大、全”特征的英雄形象是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的。可以说“十七年电影”是政治的“晴雨表”。

1 “高、大、全”式英雄形象产生的政治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又逢抗美援朝,由于时代的需要,确定了电影“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导向。对刚刚解放的中国而言,在百废待兴的历史环境中,电影以其高度形象化,承担着阐释中国社会走向,完成大众对自己的身份认同的使命。这一时期电影的主要任务就是塑造“高、大、全”式的正面工农兵英雄形象,因此,当时电影的主要目的是教育而非娱乐观众。1955年陈荒煤在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剧作讲习会上作了题为《论正面人物的创造》的发言,代表了那个时期电影创作的主导思想:社会主义的文艺之所以要把创造正面人物的形象当作我们创作中间最重要的任务,主要原因就是要通过正面人物的塑造,表现中国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典型特征。这种优秀品质的典型特征,使得千千万万观众激动、赞扬,并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十七年电影”主要通过塑造正面的、具有高大全特征的工农兵英雄形象和劳动模范形象来规范以青年为主体的社会大众,为人们提供一个个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利用形象的示范作用和精神感召力来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并力求将这种精神的呼唤转化成全民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塑造符合各个阶段政治思想建设要求的革命英雄形象是新中国成立初电影的主要任务(包括作为精神和意志的象征塑造的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青年革命英雄形象),如《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青春之歌》中的卢嘉川、《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等;从普通百姓成长为合格战士,又从普通战士升华为英雄的经历更是成为激励普通民众努力奋进的航标灯的英雄形象,如、赵一曼等;青年劳动模范形象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高占武等。这些形象激励了当时的青年人,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及人生道路的选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形象对人民大众既产生着理想的召唤,又产生对现实伤痛的抚慰。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出现了一批优秀电影,塑造了一批经典形象。但此时电影已经出现了沦为政治的单纯工具的危险。繁花似锦中隐藏着危机。政治提供了电影的物质基础、意识形态内核和艺术风格体系,政治理念成为当时中国电影的灵魂。

2 对“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的丰富

如上所述“十七年电影”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这一时期的工农兵英雄人物形象首先强调的是他们的政治属性和教育影响功能,“十七年电影”在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时总是把英雄人物当成完人进行刻画。而“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导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虚假、苍白,它把典型人物写得高不可攀,甚至没有一点个人利益,许多英雄人物完全不食人间烟火。

《钢铁战士》中主人公张志坚这一人物形象就是按照“共产党员是钢铁做的”而创作的,影片突出他的个性如同钢铁般坚强,削弱他作为人的其他特征,人性服从于党性,人物的丰沛性变为政治属性的附属。这就使得张志坚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单一,难以让人产生亲切的感觉。《在烈火中 永生》中的江姐这一人物形象的处理也存在一些刻意和拔高。殊不知,这样的宣传往往脱离了现实,人为拔高,把“人”塑造成了“神”。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反而很难为公众所认同。从心理学角度看,典型所做出的突出成就与其他人是不同的,但其成长过程的艰辛和蕴涵的道理则与受众有共通性,个体也能从中学到更多的道理和经验,从而产生心理认同感。大量的事实表明,能够得到受众广泛认同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典型的先进事迹,其成长过程中的平凡之处更容易吸引受众的目光。

1956年5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情况才有所改变,这说明新时期的对英雄的宣传已摆脱或打破过去那种完全“高、大、全”式的形象塑造,更加客观实际,更加贴近人民生活。英雄是人不是神,后期的影片突破了公式化、概念化的束缚,大胆描写“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以及人物精神世界中的追求、苦恼、激动和喜悦,展现其思想的升华和性格的完成。影片还突破了以往只在对敌斗争中描写人物的单一形式,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在性格和内心的撞击与冲突中揭示心灵、抒发感情,完成性格的塑造。在人物塑造上打破了以往人物模式化、脸谱化的现象,更注重人物个性的多元化,这些改变为银幕贡献了一个个更加鲜活、真实的“高、大、全”。

《小兵张嘎》中嘎子是“十七年影片”中较为丰富的人物形象:嘎子首先是一个孩子。其次在成长中才逐渐变为一名士兵。嘎子自始至终表现出的是一种“嘎”劲。这个“嘎”是坚毅、是顽强、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同时又是执拗、任性。既包含了他的缺点,也包含了他的优点,两方面经常交织在一起,构成嘎子独特的个性。嘎子性格描写得合情合理,即使到后来我们虽然明显地看到了他的成长,但他仍然还是个孩子,具有孩子的内外特征,人物形象显得鲜明生动。

《》和《鸡毛信》都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逐渐克服缺点、成长为勇敢无畏的英雄的过程,《》在电影创作上突破了公式化、概念化的束缚,大胆描写了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通过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发展变化,塑造出血肉丰满的银幕形象。影片没有把描写成一个天生的英雄,而是着重描写他怎么样成为英雄的过程。人们不仅为他们的英雄行为赞叹,而且也对他们真切的成长过程感到亲切可信。《关连长》中的关连长在敌人以孤儿为威胁的情况下放弃开炮,改为拼刺刀而最终牺牲。这样一个人物形象虽然违背了当时党性原则大于人性原则的要求,但却使关连长成为战争中的普通人,而不是一个战斗机器。

事实证明以上这些有所“缺陷”的“高、大、全”不但没有影响到塑造其正面人物形象的目的,反倒增强了英雄形象的真实性和影响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十七年电影”塑造的“高、大、全”式的工农兵形象虽然有过于完美的缺陷,但这是时代的需要。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模范引导作用。我们要把它放在整个中国电影发展中来研究,不能对其全盘否定。

[参考文献]

[1]张艳梅,十七年电影中的生产、服务意识与人民群体的建构[J],艺术百家,2008(04),

[2]胡素芳,政治意识充斥着的“十七年电影”[J],南方论刊,2007(03),

七七事变电影范文6

长江七号是一部喜剧科幻的电影,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电影剧情搞笑但不失严谨,但仔细观看其实他还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长江七号观后感心得小学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长江七号观后感心得小学范文12008年,我看了《长江七号》这部电影。电影讲的是一个叫周小狄的少年和他的爸爸住在一个简陋而且破旧的板房里。有一天,他的爸爸在旁边的垃圾堆里捡了一个玩具,它就是“长江七号”。之后,小狄就和长江七号成为了好朋友。不久,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出了意外,被抬进了急救室。长江七号看见爸爸没救了,就使出了自己最后的一口气把爸爸救活了。七仔死了小狄非常的伤心。在开学后的一次郊游时,他又看见了一大群外星狗,其中就有七仔。

我看了这部电影,觉得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影片。外星人也能和地球人交朋友,也可以帮助地球人。其中有一个片断,小狄的爸爸出了意外,那时七仔已经筋疲力尽,但它还是用自己最后的力气挽回了爸爸的生命。这说明了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友好之情。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小狄爸爸说的那句话,“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去偷,不去抢,不跟别人打架,要有志气,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至今还荡漾在心中。他的爸爸每天卖苦力挣钱,也要让自己的儿子上贵族学校,这又说明了爸爸对小狄的关爱之情。

看完了电影,我想了很多,我感到很内疚,因为父母这些年来挣钱也不容易,让我上好的学校。可是我不努力学习,而且上课还说话真是不应该。我以后会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江七号观后感心得小学范文2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久我观看了电影《长江七号》。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小狄的单亲孩子,小狄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借钱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悲痛,也十分后悔没有听爸爸的话。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七号”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我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对我们的感触却很深。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户人家,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都各自生有一个女孩。富家的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女孩却很争气,读书很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之后那位富家的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女孩,由于从小用功学习,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比较小狄,我们是幸福的,有吃,有穿,还有玩。个个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多疼爱啊。但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中有好多同学生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此刻的完美时光。有的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认真写作业;有的上课不听讲,脑子总在东想西想,教师提问时答非所问。如果这样,长大后还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吗?

期望大家也能够像小狄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江七号观后感心得小学范文3周星驰在影片中扮演一位流浪汉,身着一套简直“捡垃圾”款式的衣服,那双堪称绝版的“解放鞋”甚至可与《少林足球》中的那双“足球鞋”相比,而外套显然是捡来的二手货,那件没有里子的破西装,实在好似一个“玩笑”。穿着这样一套行头的周星驰竟然就在宁波的“银泰商厦”门口开始“逛街”了。

这位流浪汉其实就住在不远处的一个小楼上,那是一片工地,所有的房子都拆迁了,孤零零地就剩下一座三层的楼。所有的外墙都已倾倒,只剩下能够遮挡风雨的断壁残垣。周星驰在戏里有家爱儿子,在戏外他对这孩子毫无办法,好动的孩子经常爬高上低,然而除了叫他细心之外,星爷也没有其他办法。

“女”儿子:和爸爸寻找到“宝贝”

剧中那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流浪汉,却依然对自我的孩子充满爱意。那个孩子短发,身体羸弱,穿着同样破旧的衣服,和一双明显是捡来的前后开口的大人皮鞋。虽然是穷人的孩子,但也很活泼爱玩,并一向羡慕有个玩具,当然这对于爸爸似乎太难了。但“买不起”能够捡,逛了半天商场毫无收获的流浪汉最终在一个垃圾桶中发现了“宝贝”。

这个孩子眉目清秀,并且和“爸爸”周星驰有几分神似,古灵精怪却弱不禁风。然而“他”却是个女儿身,这个女孩子似乎对自我的表演十分满意,并赞叹出四个字“不可思议”。 外星人:“宝贝”是他们的重要装置

捡来的“宝贝”不仅仅是儿子的玩具,更是外星人的一个装置,一个属于未来世界的装置。在日本动画《机器猫》里,你就能够把“叮当”和“宝贝”联系在一齐,而周星驰也十分喜欢这部动画片。“宝贝”的到来完全颠覆了流浪汉父子的生活。

在另一边,外星人正在浩瀚的宇宙中焦急地寻找自我的装置,并且不要给人类带来麻烦,于是外星人就不时造访流浪汉父子,期望能取回装置,那是他们的宝贝。于是这出父子之爱的戏就得以继续上演了。

长江七号观后感心得小学范文4长江七号的内容是这样:主人公小狄的'爸爸狄爸以在建筑工地打散工养家,为了培养儿子成材,省吃俭用把小狄送入一流学府。狄爸在垃圾堆意外捡到神秘外星生物7仔,7仔能随意变作不同的工具和吸收和释放能源,帮助主人小狄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并产生许多的趣事。与此同时,小狄同学蛋挞头的父亲无意中发现了7仔超乎寻常的能量,为实现自己的野心,欲高价收买7仔,未料小狄父子不为金钱所动,情急之下绑架7仔到自家的研究所,并榨取7仔身上的能量。

小狄父子冒险潜入蛋挞家研究中心,历经险阻,救出奄奄一息的7仔,一家人再次团聚。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蛋挞爸虽然获得了7仔的能量,却无力控制,导致研究中心爆炸倒塌,研究所的门即将关上,其在做了一个变大缩小枪,第八先把小弟和同来的袁老师送出去,可是在外面他们遇到了点麻烦,差点出不来,后来因袁老师会跆拳道,他们破门而出,7仔又变成了一只很威武的狮子形怪物,送了他们三人出来,但是无数致命化学污染物从研究所向外疯狂外泄,7仔奋不顾身地跳上研究所屋顶,将所有的化学污染物吸入体内,污染物没了,7仔也变成了一个布娃娃。

《长江七号》告诉我们,我们就算再穷,我们也不说谎,不打架,不去偷,不去抢。而《长江七号爱地球》告诉我们的主题很时间,它的主题很明显是在说环保,现在到处都在说低碳生活,这个主题也很合理。

《长江七号爱地球》是一部两全其美的电影,他十分的好笑,让我们几个同学笑得合不拢嘴,他也宣传了环保的主题,十分值得一看。

长江七号观后感心得小学范文5江七号,听到这个名字,大家肯定会认为这里讲的是一个世界上非常伟大的建筑。确定,这个是非常伟大的电影,但并不是建筑物,而是一个惹人喜欢的外星狗!所谓“外星”狗,肯定是比地球上的那些还要厉害,还要高科技啦!

这个可爱的“外星狗”,我是从一部电影上认识它的。它长得水灵另的,毛绒绒的,光看长相,大家都会喜欢上它。它什么都会,哭啊,伤心啊,快乐呀,什么都具备,更令大家吃惊的是,它嘴里还会放出烟花来哟!跟人类没有什么区别。令我感动的一件事就是它为了救活一个善良的生命,为了不让死去的生命的家人重度伤心,它不管自己的体力都消耗完了,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自己唯一的一条宝贵的生命,换了主人的父亲一条命哪!看到这里,我鼻尖一算,弟弟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泪珠一滴一滴地滴在手帕上,好象一串长长的珍珠。

多么感人呀!一条狗都知道用自己的生命去换给过它恩惠的主人的生命,那为什么我们人类却不可以这样做?不是我们不可以这样做,不是我们不可以做到,而是我们太舍不得,太怕死了!不是吗?我们之所以变成这么贪生怕死,是因为这个世界肯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我们都缺少这些美好品质啊!都不能好好的体会到啊!虽然这是一部科幻电影,但是这种品质还是存在的,这种事情还是有的,千万不要小瞧了!有本事你就做一个看看!让大伙儿也要来重视重视你呀!

人生当中的感动事情有很多,犹如天空中的繁星点点,饭碗里的粒粒米饭,大海里的朵朵浪花。这件事情是我的脑海中的最耀眼的一颗!

上一篇温度控制

下一篇关于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