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扮演的角色范例6篇

妹妹扮演的角色

妹妹扮演的角色范文1

1、理解故事主人公的感情与行为变化,激发关心与爱护兄弟姐妹的感情。

2、乐于参与讨论,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享受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我的家》幼儿用书或电子书12-19页。

【活动过程】

一、请班中是哥哥或姐姐的幼儿,介绍他们的弟妹,例如年龄、性别等。

二、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讲述亲子故事《亲亲妹妹》:

我家原来有三个人,爸爸、妈妈和我。一天,姨妈来我家住了,我发现姨妈的肚子变得很大很大。姨妈告诉我,我很快就会有一个妹妹了。我很高兴,心想:妹妹快点出生吧,那样就有人和我一起玩了。

妹妹出生了,过了一段时间,姨妈出差了,妹妹留在我家,由我的爸爸妈妈照顾。现在我们家有爸爸、妈妈、我和小妹妹。可是,爸爸妈妈变得不一样了,他们每天都忙着帮妹妹换纸尿裤,喂她吃奶。我每次拿着玩具车走到爸爸跟前说:“爸爸陪我玩好吗?”爸爸总是抱着妹妹对我说:“乖宝贝,自己去玩吧。”我每次拿着玩具对妈妈说:“妈妈,陪我玩好吗?”妈妈总是抱着妹妹对我说:“乖宝贝,自己去玩吧。”我觉得爸爸妈妈只爱妹妹,不理我了。我对妈妈说:“我想做妹妹。”妈妈笑着说:“你也要穿纸尿裤,坐婴儿车吗?”我说:“不要,我已经长大了!”妈妈问:“你长大了,学会做什么事情了呢?”我想了想,说:“我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也会帮着照顾妹妹。”妈妈笑着点点头。

三、与幼儿讨论故事:

·为什么希希想让妹妹快点出生?(想和妹妹一起玩。)

·妹妹出生后,希希为什么不高兴了?(爸爸妈妈没时间陪他。)

·如果你是希希,你会怎样做?(自由回答。)

·为什么希希想当妹妹?(他以为爸爸妈妈只爱妹妹。)

·希希长大了,他认为自己学会了做什么事情?(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也会帮忙照顾妹妹。)

·如果你是希希,你会怎样照顾小妹妹?(自由回答。)

四、请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评价

妹妹扮演的角色范文2

关键词:用心诠释;贴近生活;融入角色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43-01

一、走进人物内心 触及人物心灵

为了吸引和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不仅需要在剧本创作上创新,要形式多样化,更需要演员的表演发挥,在舞台艺术中演员的表演是关键。滑稽戏具有灵活性,表演上生活化,关键要把握好人物性格特征。塑造角色要有真实性,可看性,只有角色中真情流露,才能打动观众,让观众的情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展,从而打动观众的心,产生共鸣。

在滑稽剧团的十几年里,我演出角色最多的就是儿童角色。演员的外貌是否接近角色是角色分配的一个参考,但不是最重要的,可以借助服装,发型,形态,动作,语言节奏,活泼可爱的表演很关键。小朋友的角色表演最重要的是用一颗童心去诠释人物的内心世界,要了解孩子们不断变化的心理,情绪,孩子们说话的方式和语气,让观众觉得这就是一个孩子,这就是某个年龄段孩子的状态和思想。获得2005年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的大型滑稽戏《阿拉美丽苑》剧目中,我扮演唐主任的女儿菲菲,这是一个身患尿毒症的小女孩,爸爸是居委会主任,居民小区要管的事情很多,很忙。得知女儿生病后,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救女儿,就在他们商量要卖房子,争着要给女儿捐肾的时候,女儿的情感的迸发,一段感人的台词,使我记忆尤深。刚开始排练这个角色时,我一直不能真情投入,那段话总是念得很空洞,只是背台词。在慢慢的剧团导演的指导下,我学会用心去感受,感受病痛带给家庭的痛苦,带给父母的压力。剧中小女孩的形象是一个都市普通家庭的孩子形象,服装上穿着一条干净漂亮的裙子,脚上穿着小红皮鞋,头发高高梳起,配合形态一个文静的都市小女孩形象出来了。因为生病的原因,脸上的妆面并不像一般小女孩的面色红润。通过走路的步伐,说话的语气语速来塑造一个懂事,文静,善解人意的小女孩形象,这样进一步贴近角色。我每次都早早的在台边候着,用心去听父母的对话,用心感受着父母的爱,那么上台后就不是所谓的台词剧本,而是深情的对话。流着泪讲述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这部戏给我带来了很多舞台演出的机会,积累了很多舞台经验。

二、深入现实生活 感悟真实人物

妹妹扮演的角色范文3

关键词:混龄互动; 游戏活动; 户外活动; 社区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10-001

社会交往能力作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反映了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鉴于幼儿天性好动、爱游戏的特点,我们充分挖掘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教育资源和幼儿间可共享的同伴资源,利用混龄互动来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一、游戏活动中的混龄互动,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在幼儿园,孩子最喜欢玩的就是角色游戏,他们都爱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我来当妈妈”“我是医生”“我要当生病的孩子”。在混龄班的孩子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分配各自的角色,大的孩子乐于指导小的孩子,而年龄小的孩子也愿意效仿大孩子的行为。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与别人的沟通,在角色扮演中,他们通过概括他人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将社会要求与社会模式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观,纳入自我意识中,在趣味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从而培养幼儿养成遵守一定规则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自控能力。

通过研究发现,在混龄幼儿的相互交往、共同活动中,随着孩子们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内容日益丰富,幼儿间的情感更加深厚。无论是在幼儿园的走廊里,还是在操场上,他们只要相互遇到,就会兴奋不已,热情拉手拥抱,自然地坐在一起聊天。幼儿的认识、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的对象、内容丰富了,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与技能、良好的社会行为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二、户外活动中的混龄互动,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

幼儿的交往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真正得到孩子式的兴趣和欢乐,社会性也能得到逐步地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混龄活动,为幼儿提供不同年龄层次间的交往机会,增加水平关系,满足了儿童异年龄间的交往需要。如在“我是小小消防员”活动中,我们组织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幼儿学习消防员的灭火动作和穿脱消防服,然后假设了动物园着火的情景,让大班的幼儿带着中班和小班的幼儿一起学消防员灭火、抢救动物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大班孩子都带领着中班、小班的孩子一起活动,因此中班和小班的幼儿积极投入,像大班的幼儿一样学习消防员灭火,时不时地互相提醒“快快”。活动中,通过带有角色性质的大带小游戏,增进了大中小班幼儿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各年龄段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混龄活动中,合作成为幼儿的真正需要,孩子们在多种探索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大班幼儿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中小班孩子则在游戏中努力地进行模仿和学习,得到了不同层次上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混龄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幼儿间相互交流信息,分享相关知识,与同伴商议,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大班幼儿相对于中小班幼儿,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交往技能,加之大班幼儿对中小班幼儿的友好态度,使中小班幼儿参与活动的意愿提高,并在与大班幼儿的交往中获得更多的交往经验,习得更好的交往技能。而大班幼儿在与中小班幼儿的交往中也获得了成功体验,使他们在与陌生同伴进行交往时自信心有所提高,因而也乐意参与到每一次的混龄活动中来,促使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混龄活动中都逐渐提高。

三、社区活动中的混龄互动,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我们在混龄活动中组织了类似兄弟姐妹的群体,让幼儿在体验与人交往,与人愉快合作的同时,感受到“家”的温暖。大班的幼儿可享受当哥哥、姐姐的乐趣,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年幼的幼儿可感受做弟弟、妹妹所获得的照顾、关怀和帮助,体验友情等,如在“大带小”参观超市的活动中,大班孩子又成了弟弟妹妹的超市小导游。在参观中,大班孩子总把自己所看见的、知道的告诉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有不懂的地方就向哥哥姐姐询问。在去超市的途中,中大班幼儿一路上携手前进,大班幼儿照顾弟弟妹妹,保护他们,而中班幼儿喜欢、也愿意听从哥哥姐姐的指导,使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乐意和弟弟妹妹交往和互动。而在潜移默化中,年龄小的孩子也会从大孩子身上学到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优良品质,并且逐步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学习和实践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发展自己的社会技能。他们将同伴群体作为参照点以引导自己的行为,同伴之间彼此影响,互相促进。在混龄活动中,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学习、生活和游戏,大班幼儿面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更愿意分享玩具,在产生冲突时也愿意谦让,享受当哥哥姐姐的乐趣与责任;而年幼的幼儿通过与年长幼儿的交往,其领会能力、观察能力及模仿能力均得到了增强,也充分感受到做弟弟妹妹所获得的照顾关心和激励帮助,从而学会关心他人。这些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妹妹扮演的角色范文4

1、《以家人之名》的取景地大部分都是在厦门,这个城市风景很好,不少电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的。而《以家人之名》学校里的戏份,则是在泉州外国语学校拍摄的,这个学校风景很好,不少电视剧都曾经在这里拍摄过。

2、这部剧的三位主要角色分别是宋威龙、谭松韵和张新成,虽然谭松韵饰演的是宋威龙和张新成的妹妹,但是实际上,谭松韵才是年龄最大的“大姐姐”。今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宋威龙扮演大哥凌霄,张新成扮演二哥贺子秋。

3、凌霄长得帅能力又强,但高冷疏离的性格又常常让人望而却步,唯有对在乎的人才会露出他温柔亲近的一面。凌霄对妹妹李尖尖很宠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亲情渐渐变成了爱情。

4、贺子秋经营着一家咖啡店,还是一个甜品师。他做任何事都是酷酷的样子,心地善良又重感情,内心还住着个羞涩的少女。

(来源:文章屋网 )

妹妹扮演的角色范文5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角色扮演法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设定一个的情境,学生通过扮演情境中的人物来深刻理解文章,或者讨论问题,展示观点。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角色扮演是一种英语课堂有效的活动,尤其适用于中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澳大利亚教师当宁(A.Downing,1994)在对角色扮演进行认真考察之后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探讨人际关系问题,使价值观念变得具体可见、易于理解,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美国学者瓦特等人(J.Water and Other,1997)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角色扮演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儿童的情绪和行为,辨别他们各种内在需要,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美国教师迪奈乌和黑泊纳(K.DeNeve & M.Heppner)于1997 年运用与传统讲授模式相对比的实验方法,对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与评价。他们指出:此模式能够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减少他们在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并且能够提高个人创作热情和小组合作效果

在国内,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一经推广也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这种教学模式彰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创设有效课堂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供师生双方全面发展的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成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段晓凯2013)

二、角色扮演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作用及操作

笔者观察到几乎所有的阅读文章,无论题材,都是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的。于是笔者在一个班级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尝试。以下是教学案例和调查问卷。

阅读文章(教学案例)

1.牛津深圳版7B Electricity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后了解关于电的重要性和怎么节约用电阅读文章讲述了一家人的故事,妹妹对哥哥说:“我要出去买糖果,你要不要我帮忙带回些什么东西?”哥哥说:“帮我买一包电吧。”哥哥以为电是不可能成包买回来的,结果妹妹买回了电池。电以某种形式储存在电池中。全家人一起讨论电是怎么来到千家万户的,以及怎样节约用电。在阅读技能训练过后,让学生将文章的故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以四人或者五人为一组,在组长组织下,大家一起商量角色分配,台词,场景设置,动作表演,创意结尾等等。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有更深刻印象,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升华了主题,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加强了。通过之后的表演,同学们说对英语语言运用更有自信了,他们享受表演的乐趣,对英语学习兴趣更浓厚了。

2.牛津深圳版7B Water Talk

教学目标: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了解水循环,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及应该保护水资源。

在阅读技能训练结束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经过准备后,学生将水与女孩之间的生动的故事表演出来,有的小组还自己加了角色,有的小组在表演结束的时候加上一段陈述,重申水的重要性,号召大家保护水资源。有的小组还自己制作了海报等道具,宣传保护水资源。同学们通过角色表演的活动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拓展思维,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

3.牛津深圳版8A The King and the rice

教学目标:希望学生能够在阅读后理解文章,明白文章的深刻含义,知识就是力量。

学生在阅读技巧训练后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一个小组内,有人扮演国王,有人扮演睿智的老人,有人扮演仆人和旁白等,有的小组还自己增添了角色。他们在表演中给文章增添了各式各样的结尾,让文章升华了,开拓了思维。

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角色扮演活动尝试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英语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整体上对自己是否有帮助?是/否

英语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是否让你对英语更加油兴趣了?是/否

英语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是否能让你上课更有精神,不会昏昏欲睡?是/否

英语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能否让你更愿意张开口说英语?是/否

你认为目前英语课堂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是否存在着问题?问题是什么?你有什么建议?是/否

经过对班级54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全部学生都肯定了角色扮演活动在英语课堂的重要作用。有5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操作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总结如下:

三、角色扮演需要注意的方面

1.问题情境的设置难度要适宜

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学生表演的情境,难度适中,学生才有参与表演的积极性。

2.教师做好引导

角色表演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然而也需要老师的积极主导,适当给予帮助,在角色分配,台词撰写,动作设定等方面都应该关注并帮助。

3.时间要把握好

角色扮演的教学过程中,从准备表演到展示,又到总结,这过程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这是对提高课堂效率的挑战。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利用还课外时间进行准备,也可以在每一节课只安排一组进行表演,也可以成立核心小组,把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组来研究、扮演一个人物角色,每一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表演。

妹妹扮演的角色范文6

我们都有童年时玩家家酒之类角色扮演游戏的记忆,从未想过这个打发时间的游戏还有更深含义:年幼的孩子正是通过游戏中的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如果再有父母一同参与,更能正确了解大千世界的规则与规律,为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爱演的宝宝更聪明

在王贵琴印象中,女儿然然从1岁开始就会抱着立体书玩假扮游戏了。如今的然然最喜欢小猪洗澡这个故事,她会要妈妈抱着她一起读书。

立体书上,展示了小猪洗澡需要用到的澡盆、淋浴器、洗手台、毛巾等立体画,妈妈一边讲,然然一边要求“妈妈,洗手”,还让她在毛巾那里擦手。

这是孩子的角色假扮游戏。王贵琴觉得这类游戏能帮助宝宝提高认知和抽象思维能力。通常女儿喜欢玩的“假扮”游戏有几类:

1.假扮真实的生活场景。两岁开始,然然上幼儿园小班,王贵琴发现女儿回到家会把在幼儿园发生的一切都演绎一遍。比如排好小板凳,让妈妈、爸爸坐好,学着老师的样子,口中喊“Attention”(注意),接着絮絮叨叨地讲话,教小朋友做游戏、叠被子、唱歌、认字等,语气和语调模仿得八九不离十。

妈妈发现,然然模仿能力很强,能还原熟悉的生活片段,通过玩“回顾一天”的游戏,一周之后,然然的词汇量明显提升,句式也更多样,平时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

2.假扮别人。3岁的然然喜欢假扮成别的小朋友或者成年人。和妈妈逛超市回来后,会在家重演超市选购商品的情景:把小物件井然有序地摆在桌子上,提一个小篮子,学着妈妈的样子挑选,查看商品背后的标签,嘴里咕哝“呀,快过期了”,“嗯,这个划算”之类的话。妈妈的动作她不一定看得懂,但已经学会了基本的购买方法。

然然最喜欢模仿妈妈,无论对错,有这样一面“小镜子”,王贵琴也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言语,避免孩子在模仿的游戏中学错为人处事的方法。

3.编一个故事。然然5岁时,妈妈带她去看芭蕾舞剧《天鹅湖》、舞剧《一把酸枣》,也没想过5岁的孩子会有什么想法,谁知然然受到启发,和小伙伴们兴致勃勃排练起自己的小剧场。然然担任导演和编剧,安排小伙伴说台词,有时也会叫妈妈来参加他们的排练,分配一些台词。

在游戏过程中,然然俨然小领队,她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果好朋友想说这句台词,或者想扮演另一个角色,然然会安抚同伴,讲清楚角色的重要性,在游戏中也慢慢学着协调各方关系。

家长是什么角色?

1.陪伴者。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父母最需要的是陪伴。和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讲故事,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互动,陪伴第一。

2.引领者。孩子的很多扮演对象都来自于父母,所以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健康积极的言行举止,用孩子能读懂的言语和行为表达,让孩子看到正确的处理方式。并在游戏过程中,反复强化正确的行为举止。同时,互动来自于提问,父母可以通过提问来拓展孩子的视野,将假扮想象深入下去。

3.肯定者。游戏过程中,父母需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干涉。孩子作为参与者,父母需要不时给予肯定与赞赏,令孩子充满信心,情感上的肯定也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德国小兄妹的扮演Show

雷根斯堡小兄妹是博客明星,他们是生活在德国的中德混血儿,妈妈是上海人,谈起兄妹俩的假扮游戏滔滔不绝。

德国的幼儿园教育有一项传统,他们会用不同的材料与工具画画、举办木偶戏表演、做假扮游戏等,来发展宝宝的语言、情感表达、艺术表现和创造性等各种能力。

雷根斯堡小兄妹非常喜欢上幼儿园,尤其是幼儿园举办主题派对时。有一周的派对主题是“人人都是邮递员”,孩子们会自己制作邮递员“帽子”戴在头上(哥哥就戴了一个德国邮政logo的帽子),想象自己是一个个小邮递员。老师引导孩子们认识邮局、邮戳、分装邮件的步骤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孩子了解各职业的基本特征,而且有助于他们洞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联系。这种职业假扮游戏,孩子们会变得成熟与合作,开始理解他人的感情。

扮演游戏在幼儿园玩不够,回家还要继续。小兄妹无时无刻不在“装”:哥哥假扮自己是超人,有翅膀会飞行,能够帮妈妈打败坏人;妹妹则假装自己是公主,对着她的小马或芭比进行假扮表演,有时是好朋友的甜言蜜语,有时模仿爸爸妈妈的训斥或说教。

睡前妈妈和孩子们一起编故事是兄妹俩每天最期待的节目。在妈妈看来,给孩子讲故事要用有情节的内容才能抓住孩子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专心致志,并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讲故事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故事开始很简单,比如一只蝴蝶和一匹小白马的故事,3岁的女儿经常插话,有时还会给故事里的角色取名字,或者加一段奇奇怪怪的情节。哥哥则会猜测之后的情节,假装自己是主角,接下来会怎么办,妈妈有时会顺着哥哥的情节往下讲,并表扬哥哥说得对,有时也会反转剧情,吊足胃口。

假扮游戏的有趣历程

1~3岁:模仿行为

扮演游戏从婴儿时代的模仿开始。模仿的多是日常简单行为,比如拿起玩具手机假装打电话,用玩具小铲子来铲土。从两岁开始,宝宝会用一些东西来代替某物,比如拿小木棒当做筷子,拿扇子当做镜子,并开始用身体的一部分来代替某物,如用一根手指头代表牙刷。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对事物的表述也越来越灵活。

3~5岁:与外界交流

假扮游戏的主角起初指向宝宝自己,比如模仿妈妈给自己洗脸刷牙。但不久后开始以他物为主题,如给洋娃娃喂饭,吃药。3岁后又有明显转变:“自己”彻底消失,假扮的完全是别人的故事,如用玩具父母给洋娃娃喂饭。

这意味着宝宝已经转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开始意识到地球不是围着自己转。父母在与宝宝的亲子游戏中开始了有意义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能互相交换意见。

5岁以上:逻辑能力形成

像然然的小剧场一样,5岁开始,能够与小伙伴协商建立主题游戏,在一个精心策划的游戏中创造并扮演很多角色,同时表现出他们对故事发生、发展线索的出色理解。

在复杂的社会性游戏中,宝宝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描述”阶段,而是全心投入到“参与性”的活动中来,试图影响并控制周围的世界。在这种虚幻的、“假装”的交流中,宝宝能够理解、判断和思考自己和伙伴离奇的描述,这说明他已经学会推断别人的思维。

假扮游戏,Let’s Go!

吹泡泡也是假扮游戏?没错,在孩子眼里,晶莹的气泡可以是太空飞船、大西瓜……全球知名衣物洗涤专家品牌奥妙始终相信,污渍带来成长。而简单的假扮游戏,既能锻炼孩子的创造力、观察力,还能增加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在玩耍中产生的污渍,也可交给奥妙轻松解决。

0~3岁 神奇吹泡泡

你需要:

1.彩色绒软钢丝若干。

2.厨房洗涤剂一瓶。

3.塑料杯子一个。

将洗涤剂与水按照1:5调匀,让孩子发挥想象把软钢丝拗出不同的形状,圆形、方形等,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用身体各部位去抓泡泡,手抓,头顶等,运动起来。

3~6岁 神奇魔术画

你需要:

1.白色油画棒一支。

2.彩色水彩颜料,笔刷各一支。

3.白卡纸一张。

4.清水、调色盘各一个。

步骤:

用白色油画棒在白卡纸上作画,用笔刷沾取大量水粉颜料覆盖整张纸,利用水油不相溶的特性,原先用白色油画棒画的画就呈现出来,引导孩子讲述画中的故事。

6~10岁 连连看

你需要:

1.白纸一张。

2.记号笔一支。

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