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格言范例6篇

幸福的格言

幸福的格言范文1

1、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列夫·托尔斯泰

2、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雷锋

3、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 左拉

4、正像我们无权只享受财富而不创造财富一样,我们也无权只享受幸福而不创造幸福。——萧伯纳

5、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白朗宁

6、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幸福。――列·托尔斯泰

7、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约里奥·居里

8、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地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张志新

9、严肃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娱乐与欢笑这种种轻佻的伴侣,而在于坚忍与刚毅。 —— 西塞罗

10、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 卢梭

11、审慎会使人安全,但往往不会幸福。——塞·约翰逊

12、彼此相爱就是幸福。如此简单,如此难。

13、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爱因斯坦

14、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 —— 威廉·特姆坡

15、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 艾青

16、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法国小说家雨果。V.

17、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吴运铎

18、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

19、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上的法。——西塞罗

20、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 狄慈根

21、幸福时代的到来,不会象睡了一宵就是明天那样。 ――布莱希特

22、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

23、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 吴运铎

24、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左拉

25、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为成功的代价的。——莫扎特

26、快乐可依靠幻想,幸福却要依靠实际。 ――尚福尔

27、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雨果

28、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 果戈理

29、和平使人民更加幸福,但也使人变得虚弱。

30、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林肯

31、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鲁迅

32、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 —— 约里奥·居里

33、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小实惠。——美国总统富兰克林。B.

34、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罗兰

35、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 欧文

36、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小实惠。——富兰克林

37、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柯蒂斯

38、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 —— 陀思妥耶夫斯基 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的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 —— 张志新

39、幸福,假如它只是属于我,成千上万人当中的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快从我这儿滚开吧! —— 别林斯基

40、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狄慈根

41、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 —— 罗曼·罗兰

4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43、太阳是幸福的,因为它光芒四照;海也是幸福的,因为它反射着太阳欢乐的光芒。——高尔基

44、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理

45、生活的目标是人类美德和人类幸福的心脏。——乌申斯

46、自由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大的幸福之一。——塞万提斯

47、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麽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麽伟大!——圣西门

48、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罗兰

49、忠实于自己是一个人的幸福所不可缺少的。——潘恩

50、猝然死去本无甚苦痛,长期累死倒真难以忍受。 —— 佚名

51、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么幸福啊!——贝多芬

52、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加缪

53、人间最大的幸福莫如既有爱情又清白无暇。——法国思想家卢梭。J.J.

54、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 ――德谟克利特

55、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莫罗阿

56、幸福就是记忆青春见证时代感恩生活。——白岩松

57、意志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来源于自我约束。——乔治·桑塔耶那

58、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59、醉心于某种癖好的人是幸福的。——萧伯纳

60、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马克思

61、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 爱因斯坦

62、幸福是在于为别人而生活。 ――托尔斯泰

63、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64、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麽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麽伟大! —— 圣西门

65、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麽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 赫拉克利特

6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67、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68、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森村诚一

69、如果你希望别人快乐,那么请你学会同情。如果你希望自己快乐,那么也请你学会同情。——达赖喇嘛

70、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欧文

71、只有认为自己幸福的人才能享受到幸福。——塞·约翰逊

72、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狄慈根

73、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力享受幸福;这正如没有创造财富就无权享受财富一样。 ――萧伯纳

7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

75、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列夫·托尔斯泰

76、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 马克思

77、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麽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麽幸福啊! —— 贝多芬

78、没有儿童的地方就没有幸福。——史文朋

79、有愿望才会幸福。——席勒

80、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所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 ――塔西伦

81、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我们目标的追求之中。——威廉·考伯

82、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 列夫。托尔斯泰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 莫泊桑

8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 屠格涅夫

84、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麽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赫拉克利特

85、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86、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 —— 马克·吐温

87、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 穆尼尔·纳素夫

88、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 —— 罗曼·罗兰

89、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90、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 徐特立

91、幸福是在于为别人而生活。――托尔斯泰

92、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 鲁迅

93、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 王尔德

94、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 爱因斯坦

95、幸福,是心灵的醉意。——席慕蓉

96、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97、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 森村诚一

98、最有幸福的,只是勤劳的劳动之后。——翟秋白

99、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新的人更加幸福。——拉美特利

100、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得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雷锋

101、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比彻

102、独有一枝红,秋晚花才放。——吴承恩

103、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 马克思

104、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 巴尔德斯

105、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 阿·巴巴耶娃

106、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 王进喜

107、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108、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 —— 伊壁鸠鲁

109、承担义务是幸福而长久的婚姻关系的基础。——弗罗伦斯·伊萨克斯

110、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 ――屠格涅夫

111、无论身份高低,只要会消遣就是幸福。——帕斯卡尔

112、真正的幸福,双目难见。真正的幸福存在于不可见事物之中。——杨格

113、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 —— 莫罗阿

114、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鸣响了。——高尔基

115、笨人寻找远处的幸福,聪明人在脚下播种幸福。——詹姆斯·奥本汉

116、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新的人更加幸福。 —— 拉美特利

117、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 鲁迅

118、无聊是幸福的人的不幸。——沃波尔

119、痛苦的秘密在于有闲功夫担心自己是否幸福。——萧伯纳

120、我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雷锋

121、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 徐特立

122、幸福存在于一个人真正的工作中。——奥理略()

123、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罗佐夫

幸福的格言范文2

开放式的大数据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测量工具的结合,为进一步了解人类心理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传统的心理特征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实验法和问卷测量,但是这两种方法会因被试了解到研究目的后产生偏差,测量结果并不一定能够代表被试的真实行为和想法。而社交媒体中用户所产生的大数据为心理学特征的测量提供了一个具有生态效度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是个体日常的行为和思想表现,不会受到研究者的影响。个体心理特征主要是通过行为、词语或语言方式体现出来,比如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会更多地表达积极的情感和社会性的话语,而在社交媒体中,主要是通过语言用词来体现个体的性格差异。    

Fern等人通过开放式的语言分析法,利用大数据探索社交媒体中词语使用与个体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相比传统的人格特征研究,Fern等人所收集的数据量更大,共有69792个脸书用户作为被试,这些被试在脸书上的状态词数均超过1000条,总状态数达到2000万条,包含了4.25亿个词语和短语。在社交媒体中,个体经常会使用一些非标准化的拼写方式,这在传统的封闭式语言分析方法中很难识别,但是在该研究中,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开放语言分析法被用来识别包括表情符号、拼写错误、短语和长句等语言表达方式,然后将这些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分类。人格特征则是通过一个嵌入在脸书中的大五人格量表所收集,参与者在填写问卷之前要求回答是否同意匿名使用测试成绩进行研究。    

以状态总词数大于1000和至少完成一个方而人格测试为标准,该研究筛选出69792个被试。数据分析包括三个步骤:特征提取、相关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特征提取即通过开放式的语言分析将词语和短语从句子中分离出来,然后那些被1%的人群所使用的词语和短语被作为高频用语进行统计。之后相关分析用于分析高频词语和短语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而大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分析可视化,可视化的相关关系更适合人类思维理解方式。研究将100个与特定人格特征最相关的词语和短语整合成词云形式,词语和短语越大,表示与特定人格特征相关性越强,说明人格特征主要是通过这种词语和词组表现出来。比如在高神经质人格特征中,包括抑郁、孤独和自杀;而在高尽责性人格词云中,则是工作、成功和繁忙。    

通过识别与个体人格特征相关的主要词语和短语,该研究探索了社交媒体中大五人格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表明人格特征可以通过日常语言表达出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过观察个体在社交媒体中发表状态中常用的词语和短语,可以预测个体的人格特征。

(二)幸福感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幸福感也是积极心理学长期关注的主题。但是现有的关于幸福感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幸福感的测量均采取自我回顾式报告,自我回顾式报告造成的记忆偏差目前还无法完全克服等。人和环境系统的互动会对个体幸福感产生影响,既往研究出于实操层而考虑,没有把外部环境因素广泛纳入到研究中去。而社交网站中用户衍生的海量个人状态数据为幸福感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大数据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代表着抽取数据是个体的实时幸福状态;二是可以将个体的实时幸福状态与外部环境进行匹配,比如实时的天气状态,从而可以预测外部环境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    

幸福的格言范文3

[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发展轨迹

中图分类号:A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178-01

一、克思幸福观的萌芽时期

众所周知,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的马克思,受家庭的熏陶成为了一名宗教信徒, 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明确表达一个信徒对基督的崇仰,他说:“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一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 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手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一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胃标的手段;神让人在杜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1马克思对自己和青年人指出了选择职业的正确方向和思想,为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事业树立了远大的目标。

直到1835年中学毕业,马克思还始终崇敬着神,但他对“信徒和基督的一致”的关切,也表明他始终关注着人类现实生活、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生存境遇。因此,他认为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2。马克思从此认识到了人幸福与否并不是仅仅靠自身的完善,而是以别人获得的幸福来实现自身的幸福,没有全人类的幸福,个人幸福也就无从谈起。与此同时,在历史观众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也有所体现,他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为伟大;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证明他们为最幸福的人”3。在这里,马克思把同时代人的“完美”和“幸福”,“更高尚的人”和“最幸福的人”作为一个相对概念提出来,表明了马克思对幸福追求祈祷的证实,表明如果你想要成为“更加高尚”、“最幸福”的人,就应当把适合同时代的人的福祉和工作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马克思希望能够在人、人的意识、个人的自由意志中运用这一规律, 有可以突破的机会面对命运的必然性的约束条款,必然的与他的自由主义的反动势力对抗和斗争。

二、克思幸福观的形成时期

马克思学说的核心和实质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追求人类的幸福,其最高的价值和社会目标理想就是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他打破了在下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从精神世界回到了现实世界,使他开始对全人类的幸福生活有了价值期盼。马克思在由马克思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在很多论述中都充分的肯定了他青年时期提出的人类追求幸福的观点,他通过对自由思想的讨论,发表了一份世界人民幸福的宣言。

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阐述了人的意义中的自由和幸福。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希腊哲学中的人的本质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希腊时期人的哲学实质是:幸福是个人快乐至上的幸福。然而,快乐和幸福是在人的自由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的,所以“自由”是其人的哲学核心。伊壁鸠鲁提出的“自由”不是抽象的,是以个人实际生活中的物质环境为基础的,去追求心灵上的自由。而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由是心灵上的一种、宁静和自由,并非伊壁鸠鲁所述的享乐主义追求的物质享乐。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时期

马克思为准备出版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写了《导言》,也正是在《导言》中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从萌芽走向了成熟。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通过批判揭露了德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青年黑格尔派的错误思想阐述了其幸福思想的最初形态。

幸福是一种行动的,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黑格尔的幸福思想认为“幸福是一个过程,是绝对理念自身拓展的过程,是绝对理念不断地扬弃自身的过程。幸福是人自身不断奋斗的过程,也是绝对理念的最终目的。”4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这一思想对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认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是“颠倒了世界”产生的“颠倒世界观”。“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5马克思提出,只有在抽象的王国中,人类的幸福绝不能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要在现实的王国中才能得以实现的概念。人只能是在现实存在的生活制度下,在实践中的自我生成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要坚决废除以往依靠祈求宗教赐予的幸福,不能在虚幻的宗教中去追求幸福,必须要真实地实现幸福。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幸福观走向成熟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他在吸收和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人的幸福论的最初框架,《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的关于人的“异化”的思想,也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幸福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的“异化”恰好与人的自由活动相背离,并使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关系发生变化的抽象形态。这就是为什么人付出了巨大努力却难以追求到幸福。只有克服异化劳动,把劳动当作是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不是当作满足其他的需要,才能真正的从劳动过程中实现幸福。“幸福”最终是要靠自身的活动去追求和得到的,正是根据这一点,马克思将幸福的状态作为毕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6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幸福的格言范文4

关键词:幸福;思维方式;实体;过程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48-03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本性。正如霍尔巴赫所言,“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不过是以怎样能获得我们的本性所不断努力和追求的幸福为对象,”[1]134所不同的是,人在对于幸福的理解上是千差万别的。幸福是亚里士多德、康德眼中的“至善”;是德谟克利特心中的“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结合”;是奥古斯丁倡导的“爱上帝”;沦落到功利主义手中则演变成趋乐避苦的代名词。所以周辅成先生才说:“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至虽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定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2]366究其原因,在于人们所处的时代、民族、环境、地位和经历等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必然导致对幸福思考上的偏差和达成共识上的难度,而这种不同时代、民族所形成的思考问题的固定模式就是思维方式,对幸福的理解会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幸福与思维方式

幸福只能针对人类而言才有意义,对幸福的理解在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3]96由此可见,意识对人有着非凡的作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也被内含在哲学的基本问题当中。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们更多地是将人的意识中理性提取出来,并一度将理性推置无以复加的地位乃至神坛。斯宾诺莎直接指出幸福的人是“纯依理论的指导而生活的人。”而代表西方感性主义的思想家们也不否认精神和理性对幸福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西方主流哲学将人的本质抽象为理性、绝对精神。为了拒斥纯粹理性主义对人性的抽象理解,出现了“上帝死了”的呼声,强调人的力量,但最终又陷入到唯意志论的“超人”哲学。存在主义主张哲学注重人本身的研究,其幸福思想宗旨就是人不断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但存在主义只承认单独的个人,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此马克思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为何对人的本质、幸福的真谛的理解会有如此差别?为何西方主流哲学一直没有真正走出抽象理性或抽象的人的旋涡?都是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4]284思维方式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深层次知识文化及民族特点的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主体思考问题时定型化了的思维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历史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并且思维方式的特点对幸福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就其稳定性而言,思维方式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思维可以是转瞬即逝的,但思维方式则是相对稳定的,这源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内的本质联系的相对稳定性和主观上人脑对具体事物及实践经验的内在逻辑认证。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相对持久和稳定性,思想家们对幸福的理解曾长期笼罩在抽象理性的阴霾下无法抽离。

其次,就其历史性而言,思维方式又是变化发展的。恩格斯称:“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的变化。”[5]513即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史引发了幸福观念的变革史。幸福由朴素的自然主义定义的单纯的精神与肉体的结合演变到理性主体论证的幸福就是道德、至善、神、再升华为马克思提出的幸福是现实的人自由自觉的创造。

第三,就其能动性而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对存在方式和实践方式的反映。”[6]先进的思维为方式可以引导人们正面理解幸福,追求幸福。文艺复兴时期,结束了近千年的黑暗中世纪,人被从神的枷锁中释放出来,被鼓励追求人类本身的幸福。幸福作为一种理论形态,须通过思维方式加以把握。可以说,有何种思维方式,就有何种幸福观。幸福观的变革归根结底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从思维方式的更迭解读幸福内涵的走向,在哲学史上主要概括为实体思维方式下的幸福观和过程思维方式下的幸福观。

二、实体思维方式下的幸福观

有书上曾经提到:“治西方哲学史而不通晓本体论,犹如入庙宇而不识佛。”何谓本体论?即关于“是”“存在”的学说。马克思以前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将“是”看做一个“实体”。实体范畴始自亚里士多德,他指出:“根本的、非其他意义的,纯粹的‘有’,必定是实体。”[7]134换句话说,实体即固定不变的作为其他事物存在之原因的终极存在或宇宙的绝对本质。亚氏的实体思想早就根植于古希腊的哲学理念中,无论是感性主义代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物质实体),抑或是与其相对立的理性主义代表柏拉图的“理念论”(精神实体),本质上都内含一种实体思想,即将某种物质或精神作为世界本原。并以此展开关于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如果把哲学视为思维方式,那么从古至今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哲学则可以被称为实体思维方式,即将某种先验的和逻辑的存在设为实体,以此作为世界的本质和解释一切的思维方式。

亚里士多德所求的幸福,是人类的幸福。但对于怎样的幸福才算是人类的幸福则看法不一,理性主义思想家以理性为基础,崇尚人类理性,歌颂人类道德,将幸福等同德行和智慧。重视精神追求,忽视甚至鄙视物质享受,视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运用理性能力去获得幸福;感性主义者们则强调自然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物质享受和感官需要被认定为快乐和幸福的要求,生命本身就是幸福;基督教思想则宣称“上帝是幸福的本原”,要幸福必须一心爱上帝。幸福从此远离人间升入天堂,以来世主义取代现实生活,彻底背离人的本质。

幸福在于对人的本质理解,理性主义将人理解成抽象的人;感性主义将人描述为自然的人;基督神学令人变成上帝的附庸。究其原因,皆是无法逃离实体思想的窠臼,从而无法摆脱实体思维自身的缺陷。由于实体思维“从对人和世界的先验假定出发来寻求人的超越性存在而导致人的非现实性。”[8]因此实体思维也是一种非人化的思维方式。同时实体思维内含一种还原性思想,对万物都还本溯源,将具体还原为抽象,多元还原为一元。这一思维体现对人的理解上,则将人的生活方式的丰富性和变动性彻底抽象为一种理性存在或自然存在。按照实体思维的理解,人的本质是被先验的规定着的,人和动物一样都有着被规定好的尺度,人要按照所规定好的尺度活动。人丧失了自身的生命内涵和存在价值。实体思维方式下,对人的本质的先验设定性理解,即人的生命存在先于生活过程(原则)。现实的生活过程和人生选择变得无足轻重。人的幸福被不断抽象,从感性的幸福抽象为超然的理性幸福(比如至善),再从理性幸福中转化为彻底抽离人性的幸福——上帝。

实体思维方式将世界本原归结为抽象的实体,其哲学目标在于脱离现实世界去追求那个永恒不变的先验存在。这种对实体的追求,实际上忽略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的真正本质,是违背哲学宗旨的。所以尼采断言:“真正实存的东西只能是活动、过程、更确切地说,就是生命。”[9]64

三、过程思维方式下的幸福观

以实体思维方式来解读幸福思想和生命的意义,势必会造成抽象的幸福模式和误解生命的意义。现代西方哲学呼吁“拒斥形而上学”,并以各自的哲学思想来解构和颠覆本质上呈现实体思维的形而上学。在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审判和拯救中,实体思维方式被过程思维方式取代。“过程”和“实体”是相对立的两个范畴。如果说实体思维是黑格尔所说的“有限的思维”,那么过程思维则是无限的思维,世界不是“先有了唯一的不变的存在才有变化和发展,相反存在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变化、生成所决定的,过程本身成为存在之始因。”[10]3西方哲学家怀特海直接将过程视为本体。海德格尔则强调在过程中对“存在”的意义的探寻。即每个人在自己生命过程中不断找寻生命的意义。以过程思维方式为依托的西方哲学家们在探究幸福问题时同本体论(实体思维)大师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哲学注重人自身,即人的本身的问题才是哲学的中心问题,才是理解幸福的切入点。

对幸福的理解要以对人的理解为依归,这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相似的,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过程思想,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把握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创生的。综述所有以“过程”运思幸福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显示了别样的风格和革命性的创举。为此,有必要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其他“过程思想”大师们的幸福观作以比较,以期得出幸福的应有之义。

第一,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幸福观比较。黑格尔认为幸福是一个过程,是人自身不断奋斗自我发展的过程,并论证了人类追求幸福的可能性和意义。黑格尔的幸福观对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有重要启示意义。但同时马克思也摒弃了黑格尔关于幸福思想的抽象性。黑格尔一方面承认幸福的过程性,对实体思维的静态幸福论进行反思和否定,一方面又认为幸福就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虽然处于不断的自我扬弃过程中,但本质上却是黑格尔创造的新的绝对实体。由此引出的幸福观念被再次召回抽象的理性王国。马克思排除了绝对精神理念的抽象幸福,强调现实的幸福,并将“现实的人”置于现实的境域和社会关系中进行解读,而非思辨的逻辑重建,从而真正实现了对哲学的重建。

第二,马克思与怀特海的幸福观比较。怀特海和马克思一样,并未对幸福做过正面阐述。但是其过程哲学对幸福的理解有借鉴意义。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关系哲学”,在他的哲学观点中,人的本质不是先验的存在,而是受到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社会的复合物。怀特海关于人的理解恰巧与马克思对人本质的理解不谋而合。马克思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关系”思想所关照下还原了实体思维所分裂和瓦解的现实世界,证言了现实生活世界才是人类幸福的真正根基。但如马克思所言,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对幸福的理解的真正目的在于如何获得幸福,生成幸福。但怀特海哲学仍处在对世界的思辨阶段,反对传统实体却仍把过程归结为实体,过程思想的指导未必实现人类希图的幸福。

第三,马克思与存在主义的幸福观比较。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传统形而上学是无用之学,是抽象地描述世界的本原、认识的本质和人的本性,而在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存在这一基本前提。海德格尔认为这种错误在于西方思想所思考的始终是“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存在者”的追问形成了一种静态的、抽象的实体思维,而只有对存在意义的思忖才是哲学的核心。海德格尔论证存在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存在是一个过程,永远处于未完成之态。存在主义揭露的理性主义的谬误,实现了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上的一次视角转换,为幸福的理解带来了现实的意义。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一样,反对将幸福归属为逻辑范畴,而将其纳入人的生活领域。但不同的是,存在主义过分强调“孤独的个体”,忽视人的社会性,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心理体验。实质上是从非理性的角度研究生的幸福。

通过比较可以得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过程思维方式对幸福、人的本质的理解并未真正突破实体之维,或是以新“实体”代替传统“实体”,幸福之思仍处于抽象状态,幸福的获得也仍处于思辨阶段;或是割裂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将人的本质视为心理体验。纵观人类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以幸福为终极目的的发展史。幸福的含义对幸福的获得有重要的指导性。马克思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过程思想,用“实践”取代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将仍处于思辨阶段的过程思想注入“实践”的新鲜血液,首创内含实践过程思维方式的唯物主义先河。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就是人按照其实践活动的本性以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和不断改造自我和世界,并整合实体思维方式的两极对立观点,将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感性与理性等看成统一整体。整个世界都处于不断生成的实践过程中。

马克思关于幸福的理念最富于革命性变革意义就在于从现实生活(社会)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创一条属于“现实的人”的幸福之路。实践过程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过程思维、整体思维和关系思维的有效整合,而过程思维方式下的幸福观则展现出独特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1.幸福的整体思维的展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恩格斯曾对此做过很好的诠释:“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11]19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不是被动地忍受自然,而是主动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人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对于人类来讲,只有追求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才是人的存在。

2.幸福的关系思维的存在——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的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不是独自存在于世界上,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是对象性存在。所以幸福要求正确的理解个人与他人、社会以及与整个世界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以整体淹没个体,迫使个体成为整体的附庸,还是个体凌驾于整体之上的思想都不会获得幸福。幸福应该建立在一种即保证个体自主性,又不失对整体的依存性的基础上。形成一种以个体独立性为基础的真实的、全面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个体的幸福取向一定是以某种社会理想作为坐标的,而社会整体幸福的实现也得益于无数“个人”的理想的达成。

3.幸福的辩证思维的突显——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人即是感性的存在,也是理性的存在。正是因为感性与理性的矛盾迷惑了先哲们的头脑才引发实体思维方式的长存。纵然有康德提出的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结合,再有黑格尔的关于感性和思维的辩证统一,但真正将感性与理性关系达成彻底的辩证理解,则是马克思的实践理念的注入,即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去看待人的认识问题。幸福是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结合,“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2]225而倘若没有理性的指引,人则只能是的奴仆。

4.幸福的过程思维的诠释——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结合

人类从个体性来讲是一种有限的生命存在,而恰恰因为生命的有限,才激发了人类对无限的向往和追求,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却创造出无限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幸福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生命过程、是一个以有限生命去创造无限可能生活及其意义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孙云.论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J].学术交流,1985,(1).

[7]冒从虎.欧洲哲学通史(上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8]王翠英.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批判和超越[J].社会科学论坛,2006,(5).

[9]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10]闫顺利.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想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08.

幸福的格言范文5

[关键词]:幸福、道德、至善、圆满

自人猿相揖别以后,人类就一直在苦苦追寻着幸福的真谛。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早已成为一个现实的人终其一生不断思索的难题。东南大学高兆明老师在他的《道德生活论》中系统地对幸福这一范畴进行界定,并阐释了幸福与高尚的道德生活双向互动关系,分析了个人幸福的社会条件。我认为,该书中对幸福具体而深刻的阐述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具有不可忽略的启示意义。

一.幸福的真正内涵

《道德生活论》在阐述幸福这一概念时,开宗明义地指出:"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追求(至)善即追求幸福。(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1]"至善就是人生的圆满,善是通向圆满之路。"[2]幸福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这种现实的、活生生的探究史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就是幸福思想的发展史,这也即意味着幸福思想的发展史从一个特定侧面反映了人类自身的文明进化历程,揭示了人类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满的求索历程?quot;[3]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对幸福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德行即幸福这是人们对幸福最古老的认识之一" [4]、"道德即幸福"是中西方文化的主导观点。早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明确提出这一观点。?quot;基督教叔父"之称的塞涅卡更是反复强调,"快乐不应是追求德性的目的,德性本身就是幸福"。[5]这一观点认为,道德本身就是幸福,有德就有幸福,失德便无幸福可言,因此,道德高于幸福,道德是幸福的唯一途径,人一旦到达道德上的完美,幸福便纷至沓来。这一观点在西方以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和基督教伦理学为代表。他们认为,幸福不在于感官的快乐,而在于德性,感官的快乐和财富是身外之物,只有灵魂的完善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中国的儒家则认为,幸福主要存? 谟谌说哪谛模堑赖峦晟频慕峁?quot;反身而诫,乐莫大焉",只有道德修养和践履,才能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也才能得到至上的幸福与快乐,所谓"仁者无忧","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这种观点把德性本身当作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结果,把精神上尤其是道德上的需要看作是真正的幸福。"德行即幸福强调在幸福中精神升华的意义,弘扬了人的理性、灵魂、精神在人生价值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合理的。但将幸福与德行等同,轻视人的现实物资生活,它的逻辑归宿必然是轻视人的肉体存在,否认人的现实物资生活权利的正当性、善性,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成为少数统治者奴役人民的精神工具。"[6]这种观点的极至发展便是禁欲主义的幸福观?quot;我们乃是因希望而得幸福。"[7]

"幸福即道德"是西方思想传统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宣称,"幸福是至善",[8]"幸福是心灵合乎完全德行的活动。"[9]这种观点认为,幸福就是道德,人们获得了幸福,也就是获得了道德,有幸福的人也就是有道德的人,因而幸福要高于道德,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道德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的。这种传统的特点就在于把幸福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凡有助达到这一目的的才是道德的,幸福主要是人们实现的物质欲望的满足。这样观点往往与利己主义相联系,从人的"自爱自保","趋利避害"的本性出发,论证追求幸福尤其是个人幸福的合理性。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10]"道德的原则就是幸福,而且这种幸福不仅使个人幸福,还要使他人幸福"。[11]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幸福与道德的对立。他认为,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自然界的一部分,要追求物质利益,追求幸福,这是人的正当权利,但人同时又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是道德世界的主体,只追求德行。人的这两个要求都是正当的,但当它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便不可避免地陷入矛盾之中。他看到片面强调追求德行与幸福都有局限,于是便企图在他设想的最高境界--至善中将二者统一起来。至善既是最高无条件的善,又是绝对完满的东西,因此必须把幸福与德行包含于其中。康德以后,费希特从人的主观精神出发追求二者的统一,他把自我分成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两方面,前者追求幸福,后者追求德行,但人又不断由经验自我上升到纯粹自我,从而实现二者的合一。但是,无论是康德还是费希特,都没有找到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的途径。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quot;[12]幸福是一个统摄性范畴,它关注人的存在样式,反映对人现实欠缺的把握,它是人们对人生的反思中完满的存在,并且,幸福的内容在长远历史中有其公度性,它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幸福作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不是评价生活中某一偶然因素引起的暂时的愉快和满足,而是对生活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生活作出的总的评价,因而幸福的概念是和人的生活意义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人们对幸福的把握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说,幸福是主体在奋斗中的自我肯定,光有德行而无对德行的自我肯定意识与精神上的满足感,不能成为真正的善,幸福是自我完善的心理体验,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过程,就是自觉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自觉追求幸福的能动实践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未尝不可以说,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13]

二. 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

"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固然有赖于个体自身的努力,但在客观上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14]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因为,没有外在条件,便不可能或难于作出高尚的事。"[15]个人存在的幸福,离不开社会的真善美。可以设想到,在一个物欲横流、人妖颠倒的社会里,很难有个人幸福的土壤,快乐成为人贪婪自私本性获得极大满足后的浮浅表现。那么,个人幸福的实现和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是什么呢?

首先,社会能够提供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斯巴达式的苦行僧生活不是人性的孕育土壤"。[16]可以设想,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食不果腹、衣不蔽身、居无定所,他怎么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呢?对他而言,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及的幻像。如果他大胆一点,为了改善目前生活的艰难处境,也为了追?quot;幸福",他有可能铤而走险,偷盗、抢劫或者贪污。这恰与培养正确的幸福观这一初衷背道而驰。物质生活条件只是给人提供了作为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与前提。在普遍意义上,物质生活条件的缺失,不会有人的生活,更不会有人的幸福生活,但是仅仅有了物质生活条件,人也未必就必然具有幸福感。"物质生活条件直接提供的是快乐感,快乐经过提升才能形成幸福感。"[17]同样,良好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只是提供培养正确幸福观的可能,它并不是个人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必要条件。 

其次,社会能够提供基本的公正。只有在一个基本公正的社会中,个人幸福才有实现的可能,个人培养正确的幸福观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同样,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成员感到人生存在幸福的可能性,这个社会才有可能被称为是公正的。"从总体上说,一个人的人生存在问题上所能达到的可能幸福的最高限度,是由他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在宏观整体上规定的。"[18]幸福是一种人生圆满的状态,个人幸福有赖于社会公正,个人圆满存在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社会的基本公正表现在社会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上。如果人们见到的只是君子受苦受难,小人得利,总是君子生活在痛苦的泥沼中,而小人由于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获?quot;幸福",那么在大众层面就很难指望人们践履道德要求,过善的道德生活;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由于人们道德标准的偏差甚至扭曲,也很难培养出具有正确幸福观的个人。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否在一个严重不公的社会中,个人就根本无任何幸福可言?个人就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正确的幸福观?应当承认,在一个严重社会不公的社会里,要实现严格意义上的人生圆满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无任何幸福可言?quot;个人仍然有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自己存在的某种意义,即使是抗争不合理的环境这一行为本身,也能使人获得配作为人存在的最基本根据。"[19]外在的社会环境与个人自身的努力,虽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某些不公正而放弃对人生圆满的追求,放弃对幸福的渴盼,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当发愤努力,在逆境中遇难而上,在跌倒后重又爬起,变革社会,变革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再次,人是理性的动物,自由是人的灵魂,社会还应提供给社会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机会,并提供每一个公民具有充实、高尚的精神生活的氛围?quot;人不仅具有不同于一切生物并且大大超越动物本能的各种高级的社会需要作为他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因,而且更有一种支配自己生活和命运的需要和目的,这就是人特有的追求自由的特性。"[20]幸福及幸福感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人在不断追求自由、在不断追求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追求人生幸福,达到人生永恒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改造自然、社会、自身,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时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 [21]当一个社会能够提供给社会成员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空间,并且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幸福便在其中孕育而生。并且,生活在这样社会中的青少年更容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因为这样的社会以其主动的个人追求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达到个人幸福的范例真实地教育了他们,生活的幸福就在于永无止尽地对人生圆满追求的过程中。

如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们正在以自己的双手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新社会,为自己营造一个幸福生活的新天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中国人民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会在创造与实现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每一个社会成员追求生活的幸福,就其自身来说,本已不是什么恶,相反,它是社会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前程远大的象征。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中国社会里,对当代青年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必要的,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二十一世纪之初,对肩负中国经济腾飞重任的当代青年们来说,养成正确的幸福观无疑对他们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每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热血青年,要求有幸福的生活,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圆满,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其基本的正当权利。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在要求人生幸福的同时,又毫无例外地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打破过去那样一?quot;左"的思想的桎梏,一是认真搞清楚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幸福,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人生幸福。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对我们培养建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及其有害的,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就有可能陷入误区。在人生幸福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意味着要进一步破除在这个问题上的两极对立的行而上学思维方式,重新科学理解在人生幸福问题上的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奉献与享乐等关系,就是意味着无须讳言人生幸福(包括个人生活幸福)",[22]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追求人生幸福又绝对不等于纵情恣欲,不等于醉生梦死的感官享受,"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23]追求人生幸福必须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划清界限。否则,在追求人生幸福的名义下,放浪形骸,将人生幸福庸俗地等同于感官的快乐,结果是事与愿违的;以庸俗甚至是无聊的快乐等同于人生幸福,将会迷失人生方向,失去人生目标,无异于禽兽,这与正确的幸福观是格格不入的。显然,当代中国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有志于报效祖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当代青年,必须努力探究幸福的真谛。 

"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的这种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24]

三. 关于如何培养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几点思考

尽管《道德生活论》成书至今已有八年,但该书中对幸福这一范畴的阐述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没有整体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主张"存公去私","明理灭欲",公义与私利之争历来是中国幸福观的重要内容,而主流的价值倾向则是去利存义,去私存公。这种传统,为社会规定了一种道德理想,使个人从属于社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但它无条件地提倡社会幸福,限制了个性发展,导致了道德专制主义。我们在养成正确幸福观的时候,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quot;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在必要的牺牲中获得至善,又要批判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建立起来五十余年,这为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为社会贡献中塑造自己,满足自己,同时也要求社会积极关心每个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精神和物质需要。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真正的有机的统一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25]

其次,要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这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26]当代青年生长在中国的和平年代,他们的成长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炮与火的洗礼,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在物质极端匮乏、人妖颠倒的年代灵对肉的拷问,因此,他们的人生中不幸的遭遇最少,却又最容易遭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他们也最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quot;幸福总是相对于不幸而存在,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不幸。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只有饱经人间沧桑折难,读透尘世沉浮变幻这部天书之后,人才有资格说他真正懂得拥有幸福。"[27]的确,对幸福的真实地把握与人生阅历有关,但我们不能等到韶华已逝、垂垂老矣的时候,才真正体味到不幸对于幸福的价值。"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人注定是欠缺的,因而人就注定是有痛苦的。人无法回避痛苦,人只有直面痛苦,在抗争中解脱痛苦,获得幸福,走向完满。"[28]在人短暂的生命里,幸福与不幸如影随形,当面对不幸的时候,是就此沉沦,消极对待命运的摧折,还是用自己的双手扼住命运的咽喉,直面人生不幸的痛苦?不幸是不能被绝对躲避的,先天的残疾、飞来的横祸、疾病染身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强加于身,躲避是无用的,消极以待只会让不幸的人生更加不幸。痛苦是人生的炼炉,而不幸则是人生的炼狱,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在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人生是在痛苦中磨砺,在不幸中求得幸福,在不圆满中获得最大的圆满。孟子曾说过?quot;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9]逆境既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又对人生存在具有意义,身处逆境可能是不幸的,但却未必是绝对不幸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人自身的自强不息。"绝对的不幸是对身处逆境与屈辱的麻木。"[30]

再次,在塑造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它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道德生活论》中指出,幸福不仅是道德生活的目的,更是对每一具体人生目标的实现,对至善的接近后滋生的满足感,并且它还与义务、使命一体化。道德人格的功能是提升,道德人格作为一种追求,它往往成为激励个体不断奋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人生圆满的最大力量。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大学》开篇即说?quot;大学之道,在明在德,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道德人格的最高追求,而对至善的追求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在对道德人格的追求过程中,也是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幸福感的滋生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对自身道德人格的塑造,没?quot;至善"的最高境界,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感的体验,也就更谈不上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了。"马克思主义在确认以往的阶级社会只有至善的理论而没有至善的现实的同时,更指出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渴求至善、探寻至善并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至善和人自身的历史,从而认同了个体由来已久的对至善的追求。"[31]事实上,正因为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的个体,怀抱着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憧憬着人生幸福的实现,前赴后继,人类才由此而显得壮美与伟大,人类也才得以在阶级纷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保持并弘扬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与荣光。

最后,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还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使人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境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素质教育开始。文艺使人爱美,让人能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涵义;历史赋予人崇高的使命感,让人在历史的脉动中追寻幸福的真谛;哲学让人透悟智慧,让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真实把握人生幸福,指导人生圆满的实现,这些都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参 考 文 献 ]

[1][2][4][6][12][14][16][16][17][21][27].高兆明.《道德生活论》.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261,253,262,262,264,277,264,264,265,266,266.

[3][13][18][19][22][24][26][28][30].高兆明.《幸福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1,5,129,132,30,31,87,90,106.

[5][10][11].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81,292,295.

[7][8][9][15][2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361,286,288,288,13.

[20][31].郭广银.杨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17,220.

幸福的格言范文6

关键词:幸福测量 经济发展方式 斯蒂格利茨委员会报告 幸福社会

一、幸福测量研究综述

幸福及对幸福测量的探讨是一道千古话题,人言人殊,远的可以追溯到西方伦理学奠基人亚里斯多德(2005)在其“尼各马科伦理学”(The Nicomachean Ethics)第十卷中论及的“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将幸福视为人生最终目的与至善。在社会科学界,对幸福的理解一般是从经济学角度去探讨的。例如亚当?斯密(2008)在其《道德情操论》中论及“经济发展应当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边沁提出的“幸福最大化原则”则是基于其信仰不渝的功利主义理论之上的,尽管其中多少有些自相矛盾之处。边沁之后,杰文斯以正负效用观进一步丰富了其共有的避苦求乐“快乐净收益”论点。而伊斯特林(Easterlin,1974)却告诉我们一个有悖于传统经济学认识的“幸福悖论”,即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居民幸福感和收入背离几乎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相对于财富而言,婚姻、健康、职业与良好的社会关系等要素可以带来更加持久的快乐。一定程度上,学界有关幸福的“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的讨论催生了的对福利经济学,乃至传统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结论(如传统效用函数论)提出挑战的“快乐经济学”(Economics 0f Happiness)与基于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和体验效用,experiencedutilily)的“幸福学”(Hedonics)的诞生,与此相呼应的名家即有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绩效中心(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Political Science(LSE)0f EconomicsCentm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

曾任英国前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顾问的英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理查莱亚德和著名澳籍华裔经济学家黄有光(Yew-Ywang Ng)。前者在其“Happiness: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中译本名称为“不幸福的经济学”)著述中指出幸福无疑是社会唯一值得努力的目标(Richard Layard,2009)。后者在其《东亚快乐鸿沟》(The East-Asian Happiness Gap:Speculating On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1论述中指出,除却经济因素之外,人们的幸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财富因素,“总体而言,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收入与快乐之间关联度更为紧密。但尽管如此,在影响个人快乐的所有变数当中,收入决定快乐的比重仍不超过2%”。其他学者也对幸福悖论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Carol Graham(2005)对相关经验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指出大多数幸福研究文献发现,平均收入水平和平均幸福水平不存在有明显相关性,这表明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其中包括文化特征。而在对幸福的测量方面,在经济学界,除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提出的以“可行能力”(capabilily)论之外,还陆续提出来几个具有一定影响的指数或量表。例如英国新经济基金会(New Economics Foundation)力推的“快乐星球指数”(HPI。Happy PlanetIndex)和“幸福学”(Hedonics)倡导者、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兼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奚恺元(Christopher K.Hsee)提出的国民幸福计算指数也颇有影响,即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o/o+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c%。另外,以快乐心理学(Hedonic Psychology)研究著称的行为经济学代表人物、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与他人合作提出的“日重现法”(DRM,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Daniel Kahneman,2006),即根据一定问题架构来引导被测试,者对一天中有关快乐与幸福的状态进行回忆与再现,并对这种状态进行评估。简言之,在幸福及其测量的研究,在经济学领域,主流经济学。如福利经济学和非主流的“快乐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对其都有贡献。某种程度上,前者的幸福观可以视为以收入为基础的客观效用幸福论,倡导经济福利测度MEW(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而后者幸福观则可以视为以收入为前提的主观效用幸福论(对心理学SWB的改造)。

在社会科学领域,对幸福的研究除了经济学之外,还有已经取得不菲成果的心理学学界。心理学中对幸福进行解释的经典理论为设定值理论(Set point theory),该理论认为,对“何为幸福”,个体的心理有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即为快乐幸福与否的感知点。人们会根据对生命事件的感受,将其划分为临界点之上或之下,因此,快乐的适应性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受。设定值理论还认为任何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都将是一种事倍功半,因为个体往往只会根据当下的感受去定义幸福(Kahneman and Krueger,2006)。而著名心理学学者Diener等人(1995)则提出了“幸福期望论”(Aspimtion Levels),指出幸福与否及其程度不仅受期望值和实际成果之间的差影响,也受到期望值、现实条件与个人内外在资源之间契合度的影响。在对幸福的测量方面,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大多着力于对SWB(Su bjective Well-being)的测度,作为心理学专门术语,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其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3个不同维度组成,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三大特征(Diener E,Subjective,1984)。西方学者就SWB的实证测量做了不少’工作,例如,美国的Ronald Inglehart等(2008)研究人员,就以WVS(The World ValueSurvey)指数为基础,经由快乐(happiness)和生活满意度两个向度来测量SWB,设定SWB=生活满意度的分值2.5×快乐程度的分值:生活满意度打分,最高为10分(最

满意),最低为1分(最不满意);快乐程度打分,很快乐(赋值为1)、比较快乐(赋值为2)、不太快乐(赋值为3)、很不快乐(赋值为4)。另外,英国心理学家科恩(ECohen)提出的幸福方程式一度得以广为推崇,在该方程式中,幸福:P+(5xE)+(3xH)。“P”代表个性,包括人的世界观、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E”代表生存状况,包括健康状况,财务状况和交友状况。“H”则代表人类更高一层的需要,包括雄心、自尊心、期望值、幽默感。

本文主要着力于斯蒂格利茨一森一菲图西委员会于2009年的“经济绩效与社会进步委员会报告”。提出的对经济发展的测量体系应实现从“生产导向”(production-oriented)到“幸福导向”(well-being-oriented)的转变,即应聚焦于未来福祉社会进步测量的思考与回应,因为进步并不只是意味着财富创造或革新,进步更意味着苦难减少和幸福增加,(生产性)财富是(人本)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财富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幸福除了“福利”(基于收入或财富)因素之外,更多涉及非收入因素(例如健康状况、职业发展、家庭关系等)。有鉴于以上的回顾与思考以及本研究的经济社会学取向,本文从“效用”(Utility)角度去界定“幸福”(Well-being),提出以收入为前提的相对效用幸福论(客观效用综合主观效用)。在测量方面,本研究中的“幸福”测度涵盖侧重于主观方面的“幸福感”(Measure of Su bjective Social ProgressWell-being)与侧重于客观方面的“幸福度”(Measure of 0bjective EconomicPerformance Well-being)两个层次。本研究认为,改善与提升幸福的途径至少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基于政府公共政策层次,如追加有利于社会进步(教育、健康、安全、职业发展、民意表达与善治等)的公共支出;另一方面是基于个体的心理调适与适应(AdaptiveBehavior)的校正层次。

二、斯蒂格利茨委员会报告关于“经济与社会”共建理念的阐释与启示

1 斯蒂格利茨委员会报告关于“经济与社会”共建理念的阐释

因对既有GDP衡量体系的不满,法国总统萨科齐试图建立起一个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综合指标,于是在2008年建立起经济绩效和社会进步委员会(CMEPSP),即斯蒂格利茨一森一菲图西委员会。2009年,“斯蒂格利茨一森一菲图西委员会报告”,报告写作用意很明晰,即其就是为政治领导人(政策制定者)而书就。该报告通篇阐述围绕GDP标准的缺陷、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三方面。报告在开篇即指出,人们使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等国民收入数据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衡量包括公共部门在内的市场经济活动,但目前GDP和GNP指标却越来越多地被视为衡量社会福祉的指标,一厢情愿地认为幸福会随着GDP和GNP的增加而上升。但从世界范围的考察来看,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形。正是由于GDP通常只是市场生产和经济绩效的最佳标准,只能捕捉经济所有的最终产品,并不考虑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到底是家庭、公司还是政府,也由于GDP一般只是衡量国富的标准,而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能从本质上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和人民的幸福程度,因此,对既有衡量经济指标统计体系(GDP衡量体系)的改革值得期待。譬如,在很多情况下,GDP的增长可能隐藏了人们福利的下降,因为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很难被体现在某一个数字之中。可以说,用测量市场生产的GDP来测量幸福,可能是导致社会经济进步与个体生活感受之间反差的直接原因。因此,斯蒂格利茨报告倡导实现对经济发展测量体系重点的转向,即从“生产导向”测量到聚焦于当前和未来福祉(well-being of current and futuregenerations)社会进步测量的转变。报告认为,对幸福的界定是一个多维的取向,幸福的主观与客观维度(数据)同等重要。基于既有的学术研究和一些具体措施,委员会认为,至少在原则上,测量幸福应同时考虑以下的8个关键维度:物质生活水准(收入、消费和财富);健康;教育;个人活动,包括工作;政治表达和治理;社会联系和关系;环境(当前和未来状况);不安全状况(经济和物理的)。报告认为这8个维度塑造着人们的幸福,但是其中不少方面却为传统的收入测量指标体系所忽略。斯蒂格利茨一森一菲图西委员会在报告中还就如何测量幸福提出了12条建议。涵盖了从“生产到幸福的转向、幸福的多维建制、幸福测量中主客观维度的同等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测量的务实路径、环境压力的物理指标”等内容。

报告建议主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调整GDP的算法,用“国民幸福总值”(GNH)之类新的指标体系取代“国民生产总值”(GDP),以及设定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恰当标准,新的指标体系可以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感与社会发展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况的标尺,因为国民幸福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并不一定同步增长。将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与衡量经济生产增长的GDP相比,“国民幸福总值”(GNH)的精华之处在于它可以反映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人民生活幸福而言,国民幸福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该报告提醒各国政府,既要有能力测量市场生产、评估经济绩效、监控整体经济状况,更要有能力测量人的幸福,评估当前幸福,关注未来幸福。政府测量幸福的能力,既是发达国家应对危的遇,也是发展中国家制度转型的挑战。斯蒂格利茨一森一菲图西委员会报告还区分了对当前幸福的评估和对可持续程度的评估,关键是哪一个更持久。当前幸福既涉及经济资源方面的收入与财富,也涉及人的诸多非经济生活,比如人们做过什么,能做什么,感受如何,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幸福的这些层面能否长时间持续,取决于影响我们自然、身体、人和社会生活的资本可否留给子孙后代。转移重心不是放弃GDP和生产标准,它们仍是衡量市场生产和就业所不可或缺的。但是,把幸福作为重心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因为GDP统计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与百姓幸福所必需的东西,二者之间的差距看上去越来越大。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国民幸福总值”(GNH)应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有结合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标准体系。这意味着,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改进统计体系,用以人的幸福为中心的标准和能够捕捉可持续性的标准,来弥补市场行为标准。斯蒂格利茨一森一菲图西委员

会报告郑重指出,对经济与社会的引导正如领航员的领航一样,一个可靠的指南针是不能缺失的,希望各国政治领袖与政策制定者将“生产导向”的标准体系转向“幸福导向”,建立覆盖面更为宽泛的社会进步测量标准体系。实际决策者也需要对决策所需统计数据和指标加大投入,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指标,设计、执行和评估更好的政策,改进人类福祉和促进社会进步。超越GDP,测量幸福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声。

2 斯蒂格利茨委员会报告在“经济与社会”共建的认知与测量方面启示

纵览法国总统萨科奇所设立“经济绩效与社会进步国际委员会”(斯蒂格利茨一森一菲图西委员会)的因缘,及由该委员会的报告中所体现的“将评价系统的重点由经济产出向民众幸福转变”的幸福社会建设理念,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何提升幸福”的议题在不久的将来极可能成为考量各国政府治理能力的标尺之一,将成为衡量各国政府行为的新指标。经济政策与幸福政策的并举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声。如今,政府已经无法回避其应负有的为民众谋幸福的责任,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的公共政策转向将是世界性的潮流所在。

斯蒂格利茨委员会报告提供的幸福测量是从国家(政府)治理层面出发的,而此前的测量,无论是盖洛普还是皮尤,都依托对个人满意度的主观调查来分析各国的满意度(即依托人们对个人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与对国家状况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维度)。不过,个人满意度测量涉及的层面相对简单,也无意于影响政策决策。而从国家(政府)治理层面出发的幸福评估,则同时兼顾个人满意度和公共政策满意度,兼顾主观调查数据和客观数据分析,可以提供对社会福利更为准确的衡量标准,可以帮助政府做出更适宜的公共决策,政府从而也可以据此确定最大化国民幸福所要采取的行为与措施。

三、“经济与社会”共建发展方式的公共政策意蕴

在一定程度上,依据世界上对GDP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反思(法国设置斯蒂格利茨委员会即为一明证)与对国民幸福总值GNH之类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新指标体系的研究热潮,可以预测“经济与社会”的共建极可能就是“十二五”之后中国发展方式新的前景,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向,一个由物(GDP)到人(幸福)的发展转向。诚如斯蒂格利茨委员会报告所言,对幸福研究的探讨将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的公共政策转向。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幸福指数的使用需要同时注意到其中的政策规划、政策影响评估和绩效评估3个层面(Derek,2010)。在政策规划层面,一方面需要识别潜在的幸福源并确定最低水平幸福的优先权,另一方面,在政策设计时应认识到幸福水平是不断递增的,要能考虑到该政策设计对幸福不同维度(例如斯蒂格利茨委员会报告所列举影响幸福的8个维度,或者不丹研究院GNH研究中心所提供的影响幸福的9个维度)的影响。在政策影响评估层面,为保障幸福政策项目的有效性,要能根据对过去经济发展情形的分析做好幸福调查事前和事后的评估,例如不同制度、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地区或社会对幸福的可能性理解和影响幸福的因素以及同一地区不同阶层对幸福抑或不幸福的看法,个人层次与组织层次的幸福抑或不幸福将导致的社会(经济)后果是什么。在绩效评估层面,规划设定的幸福指数考评体系应具备可操作化,可以对政府构及其组成人员的绩效进行测度和赋值,以作为下一步发展调整的参考依据。

此外,立足于为民众谋幸福的“幸福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不妨加入对个体“偏好”(preference)和“需求”(need)之间均衡性的考虑,因为以前的政策制定往往只考虑如何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忽视了个体偏好和需求的变化。经济学的前提假设认为个体的行为决定是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然而现有的研究发现社会比较(social compadson)和快乐适应性(hedonic adaptation)并不一定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了动摇了经济学前提假设的解释力。因此,政府政策的关注点应回归到个体的偏好和需求上(Richard A,Easterlin,2003)。有效的幸福政策将导致下列产出:可以用微观个体幸福的测量来评估政府财政支出的成效;提高就业率,比仅仅增加人均收入或提供失业救济金更有利于人们幸福的提升;定义“贫困人群”应该同时测量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和主观幸福的强弱;人们的主观幸福受到与他人比较的影响,因此还应该向高收入人群收更高的税,增加社会平等(但具体仍需考虑其他很多方面的影响)(Frey and Stutzer,2002)。“幸福政策”不仅可以构成政府执行力新的挑战与动力,还可用作为一种新的政策评估标准和未来政府绩效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可以涵盖经济增长、文化发展、环境保护以及政府责任的甄善、公民权利的甄善等诸多方面。简言之,幸福政策的研究与幸福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在既有发展成果基础上围绕现有政策的需求(短板)、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与评估进行操作。幸福探寻对于政府的要义就在于推进一个法治、高效、廉洁、深孚众望、高度负责的良性政治建制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