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一定要强范例6篇

幸福一定要强范文1

关键词:幸福社会; 原则;标准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87-05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追求的不断深化,幸福、幸福感、幸福指数、人民幸福、生活幸福、社会幸福或幸福社会等概念,越来越广泛地为社会大众所熟知。近期尤其引起重大关注的就是幸福社会问题。幸福社会是以提升社会大众幸福指数和幸福感为目标导向,追求人人幸福、人人快乐、人人满足,进而身心愉悦地去工作、生活、学习的美好社会。幸福社会的构建虽然目前在我国尚处于方兴未艾阶段,但其发展趋势已经明朗、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因此,从理论上对幸福社会构建进行超前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一、幸福社会构建的党内探索

我们党对人民幸福、幸福社会的追求由来已久。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都是为了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而进行的努力,并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肺腑的衷心拥护。因此,幸福社会建设是我们党自觉追求人民幸福、谋求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这尤其体现在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和党的领导层的思考与探索中。可以说,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和党的领导层关于人民幸福、幸福社会的思考与探索,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拉开了我们党关于幸福社会构建的大幕。

改革开放以来,“幸福”一词最早出现在党的工作报告中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表明,人民的幸福系于党。同时,十五大报告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幸福的一个指标来看待,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1] 20。这就阐明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将导向人民幸福的终极目的的价值要求。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1] 56这说明,人民幸福生活的创造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更需要人民群众自己动手建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十六大之后,我们党继续进行关于人民幸福问题的探索。十六届四中全会在规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时也加入了人民幸福元素,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使党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十六届六中全会从和谐社会的视角对人民幸福进行了新的阐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多次提到“人民幸福”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2] 36,并专门就健康问题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十七大报告在对党的历史使命的表述中加入了人民幸福的元素,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54十七届三中全会延续了十七大精神,重点针对创建农民幸福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强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在人民群众的期待中一步步实现,人民幸福成为2010、2011两年中最抢眼的字眼和最令人兴奋的热议话题。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提出2010年要通过推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推进教育公平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并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2010年3月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3]。由此,引起全社会、全国人民对幸福社会问题的大讨论,这种讨论不仅在现实社会中形成了热潮,更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产生了高潮。十七届五中全会在总体上规划人民幸福的同时,还专门规划了农民幸福问题,强调:必须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一精神随即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改革开放与人民幸福的关系时,特别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3]

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五次提到人民幸福问题,其力度之大在其历次讲话中绝无仅有。一是强调人民幸福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4]二是强调幸福属于两岸同胞、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他说:“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共同反对和遏制‘’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创未来”[4]。三是强调承载党的未来的青年人要致力于创建人民幸福,并引用的话勉励青年人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4]。四是强调党为争取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努力并取得公认成就,指出:“90年前,中国共产党只有几十个成员,国家贫穷落后,人民苦不聊生。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8000多万党员,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4]五是强调为完成“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大宏伟目标,全党必须做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4]

我们党关于人民幸福、幸福社会的探索和论述,客观上为我们思考和研究幸福社会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思想来源,并由此开启了我们关于幸福社会构建的理论探索。

二、幸福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

从党的十五大以来对人民幸福、幸福社会建设15年的探索中,可以初步总结提炼出我们党关于幸福社会构建需要遵循的如下基本原则。

(一)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涵盖全体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包括大陆、台湾、港澳在内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构建幸福社会、创造人民幸福,在涉及的范围上不能单纯地局限于大陆,应该同时涵盖到台湾和港澳,这是我们设计幸福社会相关问题的基本逻辑前提。因此,必须以所有13.7亿中国人民为幸福社会的边界,使幸福社会建设的阳光雨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着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幸福指数。

(二)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以经济基础作后盾。幸福社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上层建筑形态,这种上层建筑形态要得以建立和稳固,就必须有坚实的、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幸福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物质上的富足,但谁都知道:没有物质上的富足,幸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无从谈起。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不幸福状态,就是由于物质的贫乏所引起的。因此,对于幸福社会的构建而言,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肯定是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三)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以公平公正为尺度。幸福社会不仅意味着要“做大蛋糕”,更预示着要“分好蛋糕”。这就是幸福社会构建中的公平公正维度。古人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就是由于分配上的不公平、不公正所引发的社会心态震动,进而对社会大众幸福感的影响。

(四)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自从实行了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和发展,一个初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在世界屹立起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内的巨大变革,人民群众至今仍然过着匮乏的物质生活、政治上不能充分当家作主,文化生活色彩单调、兴趣贫乏,人们被限制在单位和地区范围内不能随意流动,那么,还谈什么幸福社会建设、还谈什么人民幸福!

(五)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党是责任主体。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正如1848年2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5] 264“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262鉴于此,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强调:党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党。因此,人民能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人民幸福能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关键在党;也因此,十五大以来党的领导核心在谈到人民幸福时,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党的领导、党的责任、党的使命在实现人民幸福中的主导性。

(六)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人民群众为基本力量。幸福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新型社会,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美好社会。说到底,幸福社会是事关全体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情。既然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情,广大人民群众就应该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幸福社会的创建中来,在创建幸福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创造力,形成“幸福社会人人建,社会幸福人人享”的互动、生动局面。所以,人民群众是创造幸福、享受幸福、体验幸福的主体,每个社会人只有在参与幸福社会的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才能更有底气、更踏实去享有社会幸福。

(七)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与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相连。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关系社会幸福的根本。幸福社会的构建,必须以高度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事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身立命的民生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老百姓因买不起、住不起房子而“住无所居”,因上不起学、上学难而“学无所教”,因看病贵、看病难而“病无所医”,因进入迟暮、难以自理而“老无所养”,因找不到工作、无法充分就业而“劳无所得”,那么,还谈什么幸福社会的构建,还谈什么人民幸福。因此,我们要着力构建惠及近14亿人民的幸福社会,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以真正形成人人各得其所、人人幸福洋溢的美好社会。

三、幸福社会构建的主要标准

就个体而言,幸福是一种感觉,对于同样的事物、事情,不同的人产生的幸福感是不同的,因而由此形成的幸福标准也是不同的。但当幸福上升到社会建设的范畴,成为一种群体性、大众性要求的时候,就应该具有社会公认的标准和原则,具有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东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幸福的社会标准。幸福的社会标准应用到幸福社会建设过程中,就演化为幸福社会建设的标准。根据学界研究及全国各地对幸福社会建设的探索成果,整个社会是否实现和达到幸福状态,主要应以下述标准来衡量与判定。

(一)社会大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社会幸福首先是一种满足感,它意味着只有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在此基础上接近幸福的心理认同。从这个角度上讲,要构建幸福社会,就必须着力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而要着力解决好这一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同时意味着要变革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就要求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改革着力去革除落后的、过时的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富有生机活力、更能为生产力的发展留出巨大空间的新体制,包括新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它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大解放、大发展,从而带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飞跃。

总之,从逻辑关联性上看,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即,产生的就是社会幸福指数的提升和对社会幸福感发自内心的认同。

(二)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公平公正通常是指国家、社会、政党以及其它组织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它利益在全体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过程,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适用制度规范的统一性。公平公正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更是社会幸福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公平公正问题却日益凸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基于收入差距拉大所引发的有违公平公正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关系发展、关乎民生、影响幸福感觉的最大问题症结。如果说幸福是让人民群众都过上富足生活这样一个最简单含义的话,那么现在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正在构成对人民幸福的巨大威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幸福、社会和谐的深厚基础。而当前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恰恰是在这个意义上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危及到社会幸福。这充分表明,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由于心理上的失衡感、相对贫困感、被剥夺感所引发的幸福指数下降问题,已经内在地影响到幸福社会构建的进程。因此,着力构建幸福社会,首先必须在政策的制定实施中坚持公平公正导向,切实将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做法贯彻落实到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之中去。其次要注意适时进行政策的调整。由于客观条件、环境、形势的变化,公平公正的政策制定出来以后,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逐渐偏离其最初的公平公正导向,甚至会反过来助长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弱化人民幸福感。所以,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根据民众愿望诉求的变动,及时地、适时地、与时俱进地进行政策的调整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如果不顾客观条件、环境、形势的变化,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搞本本主义、一条道走到黑,就不能对政策执行中的显失公平公正苗头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就可能放任公平公正逐渐缺失的政策在实践中的继续贯彻落实,这对幸福社会的构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三)个体奋斗目标的设计与追求。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设定好的、能够预期达到的奋斗目标,那么这个社会人人都是幸福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幸福社会;反之,如果社会中的人没有奋斗目标、没有工作方向、没有理想追求,或者目标定得过高、过空、过大,那么他就会对一切失去兴趣、心生厌倦,感觉生命丧失了基本的存在价值,对其自身而言也就谈不上幸福感。因此,个体奋斗目标的设计与追求,对于社会幸福的构建而言,显然是具有紧密关联性的。奋斗目标的设计要把握一个基本的原则,也就是目标的适中原则。目标定得太低,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在内心形成不了强烈的心理刺激和成就感,也不会形成对自身存在价值认可的幸福感;目标定得太高,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就会在内心泄气、偃旗息鼓,不愿再进行证明自身价值的尝试,也就偏离了幸福会来的方向。

个体奋斗目标的设计与追求,其实质是每个社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自我实现需求在马斯洛看来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指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个体的能力、才智、潜能、水平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独立自主地完成预期的目标、把事情做完满、将工作干称职,从而使自身强烈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后的自豪感,体验到通过自我价值实现进而造福他人的社会认同感。人生在世都希望自己活得重要、活得精彩,都希望自己实现和达到既定的奋斗目标,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使个体自己的幸福感不断增强,这同时对幸福社会建设也是一种间接的促进。

总而言之,像和谐社会建设理论被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柱一样,随着党中央对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进,幸福社会建设理论在不久的将来或者说在今后的某个适当的时候,有可能如同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一样,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新的理论支柱。可以断言: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幸福人生、幸福社会的追求,一个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并立的“社会主义幸福社会”的概念及理论,可能即将在不久将来的某个时候出现在党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之中,从而成为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新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 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DB/OL].(2010-03-15)[2012-03-12]省略/policy/txt/2010-03/15/content-19612372.htm.

幸福一定要强范文2

关键词: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幸福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9-0055-02

探讨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根据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看待幸福的不同价值标准确定其科学的研究维度。[1]

一、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物质与精神维度

从物质的维度看,虽然思想家对幸福的解读各有侧重点,但普遍认为幸福总是要建立在一定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获得幸福必须有良好的外在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言:“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2]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产生和维系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财富和生活资料,首先要从如何保障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生存无忧的视角来探讨其职业幸福感,人们必须能够生活才能创造历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终日处于生存困难威胁中的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会感到幸福,抛开生存条件来高谈职业幸福是不现实的。其次要从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来探讨其职业幸福感,虽然不能说物质条件与职业幸福感成正相关关系,但正当合理的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或多或少会对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产生一定影响,可以说物质需要的尽可能满足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条件,要坚决反对否定高校青年教师合理物质需要的幸福观。再次要从高校物质物质财富的分配制度来探讨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因为社会制度与人们的幸福感密切相关,高校物质财富分配制度的合理公平性如何会直接对青年思政工作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关系到其教学责任意识与学校事务参与意识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职业幸福感指数。最后要从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来探讨其职业幸福感,当前物欲横流,人为物役使幸福产生异化现象,这些社会现象自然会对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要从其对物质财富的态度来探讨其职业幸福感。

从精神的维度看,精神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相对于物质幸福而言,精神幸福是一种高级幸福,是一种深刻的、持久的幸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生命具有高于生命本身的目的意义是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区别,只有人类才享有精神幸福。探讨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更需要从精神的维度进行分析。首先,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的物质幸福离不开精神幸福,因为没有精神的参与,即使某种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也不能转化为心灵愉悦,职业幸福感也不会产生。其次,物质幸福是低层次的、短暂的,若没有精神幸福支撑,其幸福感不会持续。再次,个人道德与精神幸福密切相关,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职业幸福的感知程度,探讨精神幸福有助于培养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在职业活动中感受到完满、知足、快乐、幸福。最后,精神幸福是一种精神动力,在精神上形成的职业幸福感体现了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更能激发其奋斗的激情。

二、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感性与理性维度

感性和理性,一直是人类思想史上考察幸福感的两种重要的维度。感性主义认为幸福即快乐,主要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费尔巴哈。他们主张人的感官快乐、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认为幸福就是为获得快乐和避免痛苦。如伊壁鸠鲁主张:“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快乐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并认为“快乐……是指身体上无痛苦和灵魂上无纷扰。”[3]这种观点强调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意义,不过由于过于强调人们的感官享乐,容易走上主义。后来,费尔巴哈在猛烈抨击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生活方式扼杀了人的现实幸福生活时,主张有节制的健康的物质享乐,他认为:“幸福不是别的,只是某一生物的健康的正常的状态,它的十分强健的或安乐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和实际上满足为它本身所特别具有的、并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4]他将幸福作了低级与高级、暂时与长远之区分,强调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但他反对而使自身受到损害,主张为了高级、长远幸福应当放弃一些低级、眼前幸福。但这种观点过于强调物质生活在人的幸福感觉中的至高无上地位,而忽视了人的理性、精神、理想对于幸福的意义。

理性主义认为德性即幸福。这是人们对幸福最古老的认识之一,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主导观点。早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明确提出这一观点。他们追求德福一致,强调理性、美德在人们追求幸福中的作用,强调幸福生活应有理性的指导,如苏格拉底认为,人要得到幸福,必须克服各种物质欲望,知识和美德决定人的幸福;柏拉图认为人们应当去掉一切感官的欲望,反对人们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快乐;赫拉克利特认为人的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这种观点强调精神快乐高于感官、肉体快乐,具有其合理性。但这种观点将幸福与德性等同,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否认了人的现实物质生活的正当性,带有禁欲主义色彩。其禁欲主义倾向,经过斯多格派,在漫长的中世纪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类历史上的感性幸福和理性幸福都有其合理成分和不科学之处。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5]幸福是一种认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探讨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必须抓住感性和理性两个维度,紧紧围绕感性和理性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既要从感性认识的角度,分析感求的满足在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价值,避免其过于强调感官、肉体快乐的快乐从而走上享乐主义和主义的道路;又要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分析理性在何程度上对欲望进行控制,避免在脱离人感性需要的前提下空谈理性幸福;最终找到一个平衡点,把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从感望的坟墓中解脱出来,协调对感性幸福和理性幸福的追求,从而实提高职业幸福感指数。

三、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个人与社会维度

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及其社会的永恒主题,思想家们分别从历史观、价值观和认识论的思路,形成了“玄学无用说”、“社会非人(个人)说”“人(个人)非社会说”“自然主义说”“实体主义说”和“功能主义说”六种主要观点,但马克思主义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知是最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而社会属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导致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每个人的活动都面临着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每个个人都绕不开的问题。因此,个人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而是与社会幸福形成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探讨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离不开个人和社会两个维度。

从个人维度,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个人职业幸福丰富着社会幸福,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在创造个人物质和精神幸福的同时,也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着物质和精神财富,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如何看待个人物质和精神财富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其对个人职业幸福感认知。从社会维度,社会幸福决定着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个人职业幸福,社会幸福是一种整体幸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安排影响和决定着社会幸福的实现程度,国家和社会在社会幸福中发挥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幸福要求国家和社会能为绝大多数人实现幸福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社会幸福的实现程度也间接影响着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的传统。中国共产党人更重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认为只有为社会谋幸福,才是最高意义的个人幸福,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以造福于人民为根本宗旨,共产党人的幸福就是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谋幸福。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探讨其职业幸福感,更需要抓住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的维度,分析其个人幸福的实现程度对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力提高的价值,对社会幸福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分析社会应当在何种程度上关心和维护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的个人幸福,在何种程度上为其实现个人幸福的创造条件。

总之,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来源于其教学实践活动,研究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结合其教学实践活动,紧紧抓住物质和精神、感性和理性、个人和社会六大维度进行科学剖析,能全方位掌握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6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9.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3-104页.

幸福一定要强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对策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

。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使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方位完善幸福观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系。

(一)形成各部门高度重视的运行保障机制

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领导、各工作部门、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可成立课题组,齐抓共管,使各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反馈等工作都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位。另外,各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举行评比表彰活动,完善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幸福观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体意识增强,幸福观教育这一长期的实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观意识的不同特点,持续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幸福观教育,把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1.大一阶段开展幸福观感受教育

新生入学时一般感到比较迷惘,对其所学专业需要进行适应,在此阶段,应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幸福的能力,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大学生学会在求知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此阶段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集体幸福、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统一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精神幸福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应教育学生幸福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满足,更意味着社会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大二阶段开展幸福观能力教育

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而在此阶段,学生也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构建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要获得和享受幸福,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

第二,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能力由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方面构成。要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幸福感受能力,并教育学生从各种各样合理丰富的需要出发感受

幸福的存在,感知和谐的幸福状态。要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懂得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第三,加强德福一致观教育。德性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德性是获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善念、善行,塑造一种“善”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性水平。提高德性水平使得大学生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水平。

3.大三阶段开展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三学生开始回到现实、关注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为幸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幸福观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能够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的意义。

另外,幸福观教育回归生活尤其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大一及大二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三阶段应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接受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理论和知识的内化,并正确地外化为实际行动。

4.大四阶段开展幸福观挫折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遇到人生的一些挫折与失败,因此,此阶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此阶段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不幸的磨练,才能真正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勇于面对困难与不幸,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应变力、承受力和克服力,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及时且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不断调控和优化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发现人生的幸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幸福。

(三)开辟多种多样的幸福观教育实现途径

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都应用以进行幸福观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通过专题讲座讲授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知识。幸福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系统的专题讲座传授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定期安排不同专题的幸福观教育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感知和创造幸福等知识。

第二,通过专业课渗透幸福观教育。专业课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息息相关,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使专业课体现出专业特色,更能赋予幸福观教育新的内涵。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到的关于幸福观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提升学生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在暑假期间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到贫困地区感受另一种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在寒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列车乘务员志愿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春运感受形形的真实生活,从而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电影等定期播放与幸福观教育有关的节目,在校园宣传栏中通过各式海报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等等,都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第五,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幸福观教育。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的以幸福观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境界,使大学生能够以艺术的眼光发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生美;社团组织学生举办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时代的进步,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学会把自身的幸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幸福。

除了通过以上途径拓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渠道,还必须把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与家庭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的保障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机制,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四、结语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着社会思想,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潮流,因此大学

幸福一定要强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对策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使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方位完善幸福观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系。

(一)形成各部门高度重视的运行保障机制

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领导、各工作部门、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可成立课题组,齐抓共管,使各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反馈等工作都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位。另外,各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举行评比表彰活动,完善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幸福观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体意识增强,幸福观教育这一长期的实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观意识的不同特点,持续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幸福观教育,把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1.大一阶段开展幸福观感受教育

新生入学时一般感到比较迷惘,对其所学专业需要进行适应,在此阶段,应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幸福的能力,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大学生学会在求知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此阶段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集体幸福、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统一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精神幸福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应教育学生幸福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满足,更意味着社会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大二阶段开展幸福观能力教育

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而在此阶段,学生也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构建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要获得和享受幸福,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

第二,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能力由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方面构成。要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幸福感受能力,并教育学生从各种各样合理丰富的需要出发感受幸福的存在,感知和谐的幸福状态。要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懂得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第三,加强德福一致观教育。德性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德性是获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善念、善行,塑造一种“善”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性水平。提高德性水平使得大学生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水平。

3.大三阶段开展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三学生开始回到现实、关注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为幸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幸福观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能够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的意义。

另外,幸福观教育回归生活尤其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大一及大二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三阶段应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接受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理论和知识的内化,并正确地外化为实际行动。

4.大四阶段开展幸福观挫折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遇到人生的一些挫折与失败,因此,此阶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此阶段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不幸的磨练,因此,及时且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不断调控和优化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发现人生的幸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幸福。

(三)开辟多种多样的幸福观教育实现途径

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都应用以进行幸福观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通过专题讲座讲授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知识。幸福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系统的专题讲座传授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定期安排不同专题的幸福观教育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感知和创造幸福等知识。

第二,通过专业课渗透幸福观教育。专业课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息息相关,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使专业课体现出专业特色,更能赋予幸福观教育新的内涵。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到的关于幸福观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提升学生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在暑假期间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到贫困地区感受另一种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在寒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列车乘务员志愿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春运感受形形的真实生活,从而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电影等定期播放与幸福观教育有关的节目,在校园宣传栏中通过各式海报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等等,都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第五,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幸福观教育。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的以幸福观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境界,使大学生能够以艺术的眼光发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生美;社团组织学生举办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时代的进步,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学会把自身的幸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幸福。

幸福一定要强范文5

关键词:幸福城市;幸福文化;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34-02

当前,“幸福”一词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网络热词和时代强音,特别是党的十的胜利召开,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对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心。盘点2012年,“幸福”悄然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的施政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广东省编制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开了全国的先河,武汉市又出台了国内首个幸福城市专项规划。我们发现,建设幸福城市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就是要扎扎实实创造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幸福,使人民群众政治上有优越感、经济上有成就感、生活上有归属感、保障上有安全感、精神上有愉悦感。那么,建设幸福城市,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条件有哪些?必由之路在哪里?根本保证是什么?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和研究。

一、建设幸福城市,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条件

建设幸福城市,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在全社会培育科学健康的“幸福文化”,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条件。

提升群众幸福感,需要幸福文化来支撑。当下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主流文化,什么是幸福文化。通过幸福文化的建设,告诉身处不同阶层、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幸福的生活才是有质量的生活,人人都需要幸福,人人都有权利和能力得到幸福。笔者认为幸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让人们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共享幸福。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大大增加幸福文化的成分,提高幸福文化的影响力,把提高群众的幸福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将群众的幸福作为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大力宣传幸福、用健康的观念引导群众、营造幸福的社会氛围,鼓励群众追求幸福,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幸福文化,让它深入人心。全社会应以培育幸福文化为核心,以振兴幸福产业为主导,以增强群众和家庭幸福感为目标,以确立幸福管理理念和幸福指数评价体系为支撑,建立幸福文化体系。

二、建设幸福城市,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必由之路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提高群众幸福感的必由之路。要科学推进幸福城市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着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自觉将其纳入幸福指数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和谐社会建设评价体系,纳入文明创建评价指标体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具体来说,要在实践中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建设幸福城市,要鼓励和引导群众胸怀远大理想,立足平凡岗位,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建设幸福城市的滚滚浪潮中。建设幸福城市,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公民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诚信公信建设。目前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各类主要新闻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要发挥好“喉舌”作用,褒扬道德模范,曝光不道德行为,引导整个社会从善如流。同时要利用好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新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舆论攻势,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二)进一步做好文化工作,发挥大众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作用

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标志,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重视发挥大众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提高文化产品品位与提高群众文化鉴赏水平的统一,既要大力支持精品文化,也要鼓励和发展能够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享受的大众文化,让人民在娱乐和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谐幸福城市的价值认同。

(三)进一步抓好重点群体,努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养成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青少年深刻把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始终保持精神追求和精神力量,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青少年深刻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爱人民的朴素感情。同时要注重家校联合,避免出现青少年道德教育“5+2=0”的尴尬局面。

三、建设幸福城市,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建设幸福城市,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根本保证。建设幸福城市,首先要求政府能为民众幸福创造条件。但仅有政府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创建幸福社区、幸福村镇、幸福家庭、幸福人生。

(一)幸福社区

幸福城市与幸福社区紧密相连,建设幸福城市绝不能忽视社区的作用,只有社区生活日趋幸福,建设幸福城市才会有坚实的基础。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行社区居民幸福感问卷调查。建设幸福社区,首先要问一问居民哪里幸福,哪里满意,哪里不幸福,哪里不满意。既然是为了社区居民幸福,首先得尊重居民的意愿,不能把政府或专家学者认为的幸福强加于人。将问卷结果汇总归纳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影响幸福感的原因,对症下药。

第二,成立社区居民自治组织。问卷调查结束后,对总结出来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每个社区都有不少有爱心、有能力的人,特别是退休人员,他们希望为社区做点事,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人的重要作用,成立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比如,成立幸福加油站,解决问卷调查中影响幸福感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幸福加油站设一个联络组,负责联系管理处、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等,反映小区居民的意见,改善生活环境。成立幸福护理站,改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人与人的良好关系是快乐、幸福的源泉。因此,幸福护理站主要是接听居民电话和接待来访,对自认为不幸福的居民进行疏导,甚至可以联系专家来社区举办专题讲座。成立幸福互助站,光有幸福加油站和幸福护理站还不够,还要充分调动居民的力量进行互助。小区居民中有各种专业人士,比如律师、教师、医生,有各种专长,比如弹琴、外语、厨艺,可以动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向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帮助。小区居民也有各种困难,比如老人、小孩需要临时性的照看等。幸福互助站可以向各家各户发放征求意见表,愿意提供帮助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都可填写。然后,由互助站向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帮助,对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进行登记,记录服务的时间、成效。他们若有需求,可优先获得帮助。年终公布志愿者名单,对服务时间长与服务优秀者进行表彰。这样,就可以利用小区居民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提高幸福感。

(二)幸福村镇

建设幸福城市,是一项惠及一个城市全体城乡居民的伟业,市区有市区的幸福生活,农村同样有农村的快乐日子。幸福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市区居民的幸福感提高,还包括村镇农民的幸福感提高,决不能出现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民置于幸福城市建设的真空地带。要在农村开展幸福村镇建设活动,切实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政府应“多管齐下”,以“培训带动就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其次,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培养村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次,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最后,保证教育均等化,切实提高村民素质。

(三)幸福家庭

笔者认为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准条件,文明是家庭幸福的道德追求,致富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奉献是家庭幸福的价值体现。政府一方面要解决一些贫穷落后家庭在生产、生育、养老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另一方面要在全市城乡开展幸福家庭评比活动,评建结合,以评促建。

(四)幸福人生

幸福社区也好,幸福村镇也罢,最终都要落脚到提升群众幸福感,享受幸福人生这一目标。建设幸福城市可以推出诸如“打造幸福精彩人生・助推幸福城市建设”等品牌活动,整合资源、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宣传、统一行动,开展诸如“幸福人生・健康行”、“幸福人生・文明行”、“幸福人生・助学行”、“幸福人生・济困行”等系列活动,力戒走过场,务求实效。

建设幸福城市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只要城市的管理者统筹兼顾、尽力而为,社会各界和全体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就能形成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良好局面。只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的智慧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幸福城市的建成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陈凌.共享发展成果,建设“幸福社会”[N].扬子晚报,2011-03-04.

[2]姜宏波.人的幸福指数评价及实现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⑴.

幸福一定要强范文6

关键词:师生;幸福能力;心态;角色;意识;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21-03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把幸福“教”给学生,让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也能健康、自由、独立、快乐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最多的幸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做起,让幸福成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一种习惯。

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浅谈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

一、培养一种心态

什么是幸福?如果把这个问题抛向学生,他们可能会告诉你,幸福是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幸福是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幸福是得到某件自己心仪已久的东西;幸福是吃上一顿美味的大餐;幸福是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幸福就是有人关心……学生们对幸福的认知大多是是直观形象的。也许我们可以总结:小时候,幸福是件东西,得到了就很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个目标,达到了就很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满足了就很幸福。很多时候,心态就决定了幸福感受的程度和获得幸福的多少。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与考试,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正确认识快乐与痛苦等,并逐步通过教师的积极心理引导和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磨炼,做到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用乐观地心态面对考验,从而能够有自信、有勇气地生活。让他们不仅在学习时能体验收获的幸福,也能在考试后体验到“自省自检”的幸福;在成功时能体验胜利的幸福,也能在失败后体验到“努力过就无悔”的幸福;在快乐时体验甜蜜的幸福,也能在痛苦后体验到“智慧地摆脱痛苦”的幸福……培养这种心态,教师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有合理的作息、饮食与锻炼习惯;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为他们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获得知识的乐趣;要竭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不断肯定他们的进步,使其产生长久的驱动性,最终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当学习成为学生主动乐意去做的事情时,不论成功或者失败,不论辛苦与劳累,作为一种乐趣的幸福感就已经产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了。人在生命中一定要感受到痛苦,才能真正品味幸福的滋味。正如人生总在高潮和低潮之间浮沉一般,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一种缺憾。当学生正确认识了人生的挫折与苦难之后,将会更加坦然、更加有勇气地面对生活,进而收获到那些在生活中躲藏着的幸福。

二、扮演两种角色

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还应让学生扮演好两种角色——感受幸福的人和给予幸福的人。

1.做幸福的感受者。感受幸福,就需要有这样一颗充满爱的感恩之心。感谢关爱你的人,因为他温暖了你的生活;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这种感谢,就是一种爱;这种爱,就是一种感恩!当学生学会爱世间万物,感激世间万物,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一切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幸福的感受者。

2.做幸福的给予者。有句话说得好:“接受别人的爱是幸福的,但给予别人爱更是幸福的。”若能让学生学会把幸福给予他人,那么学生的幸福感便会增长。此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当学生心底坦荡,胸怀宽阔时,便拥有了做一个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这样,在生活中才能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并以此享受施与的快乐,成为一个幸福的给予者。

三、树立三种意识

幸福很多时候像机遇,还需要创造。要提高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三种意识。

1.“拥有”意识。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的《病隙碎笔》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所以,教会学生不要盲目追逐远方的幸福,应该时时停下脚步,欣赏自己所拥有的那些幸福的风景。

2.“发现”意识、要得到幸福,关键不在于发生的事情,而在于个人发现幸福的能力。正如雕塑家罗丹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世界上其实不缺乏幸福,而是缺乏发现幸福的能力。同样的一枝玫瑰,一个人说:“花下有刺,真讨厌!”另一个人却说:“刺上有花,真好!”看到刺的人,总挑着毛病、盯着不足,他注定不快乐。而另一个人却看到那扎手的刺上,有着芬芳艳丽的花朵,于是他能感受到幸福。教会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不需要太多的寻觅就能感受的幸福,再把这些幸福之于自己的内心,快乐就会越数越多,日子就会越来越幸福。

3.“感受”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感受”意识——感觉幸福的存在,感受获得幸福的快乐。不仅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激发兴趣、学习方法、培养能力、养好习惯、促进个性”的幸福课堂,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如“幸福故事会——‘关于幸福的那些事儿’”),创设让学生感受幸福的氛围,树立“感受”幸福的意识。

四、强化四种幸福

如果教师能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醒、强化学生的一些基本的幸福感,那么,学生的幸福能力自会提高,这些幸福感被教师潜移默化到一定程度时,幸福也就成为了学生的一种习惯。这方面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1.强化拥有生命的幸福。有人说,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怎样对待它,它也就怎样回答你。生命也是一个如水、如花、如雨的历程。没有一个人的一生会一帆风顺,也没有一个人会一辈子倒霉。所有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生命长河中一朵朵晶莹的浪花,无论折射怎样的光辉,都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不要只看到结局的完美,不能因为追求目的而忽略了过程,因为生命的过程就是目的。对于还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时时提醒他们对待生命应有的幸福感——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应该让人产生幸福的拥有感!

2.强化自我价值的幸福。要强化学生自我价值的幸福感,就要帮助学生设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目标,通过完成这些目标来培养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从而接纳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另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由消极的归因方式转变为积极的归因方式。所谓积极的归因方式是指将行为的成功归为内部可控因素,例如努力程度,而将行为的失败归为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等。通过纠正消极自我暗示的思维模式,来提升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对自我的肯定,提升自己的自尊感,从而获得肯定自我价值的幸福。

3.强化校园生活的幸福。环境育人,学生获得幸福感还受学校环境这一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基于学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的良好生态环境平台,引领学生感受、融入校园生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到被尊重的幸福、兴趣被满足的幸福、收获友谊的幸福、成长的幸福、成才的幸福……特别要注意的是校园班集体文化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教育的本质是陶冶,班集体是孩子成长的天堂,心灵的港湾。教师要强化班集体“墙体文化”“张贴文化”“角落文化”等对学生的影响,让学生在和谐、浓厚、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交流、归属的幸福。班集体还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社会群体,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引导其进行主动的人际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融入集体之中,提高他们的幸福体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纯真的友情,友谊对于学生在学校生活当中幸福感的获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若能为学生的友谊之树浇水施肥,让他开出真诚、热情、互尊、宽容、关爱的花朵,那么友谊之于学生的人生,必定会成为“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了。幸福,则在此时又成为了友谊的“附产品”。

对美好的生活而言,幸福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向往;幸福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信念!让我们从当下做起,用饱满的激情和爱的智慧,去点亮学生幸福的灯盏,让他们带着幸福的习惯,去拥抱拥有更多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国幸福学——幸福的原理.百度百科[Z].

上一篇任务书

下一篇法律文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