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范例6篇

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

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范文1

一、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背景

邮政系统长期承担政策性业务,自邮电分家后无法自负盈亏,一直依靠国家财政补贴。1986年,中央财政面临财力不足压力,为减少对邮政系统的补贴,乃决定让其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利用邮政现存的网络优势吸收存款。邮政部门所吸收存款不直接放贷,而是悉数上缴人民银行统一运作,借此收取手续费佣金。1990年,邮政部门开始自办邮政储汇局,其吸收存款依旧全额转存人民银行,但以转存利差作为盈利收入。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深化“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阶段,由于农业生产具有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本着商业银行贯彻“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三性原则,原来充当农村金融主力的农业银行开始战略性撤退农村,撤并县以下营业网点,上收贷款审批权,重点转战城市。1994年成立的农业发展银行,原本定位于服务“三农”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是为农业基础设施、综合开发等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但由于资金先天不足,在实际运作中困难重重,未能填补农业银行退出后的空缺。为配合1998年的粮棉油流通体制改革,主管机关干脆让农业发展银行转型,专职于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购销过程的资金融通,在流通领域实行封闭运行。如此一来,留存于农村的正规金融信用机构只剩下农村信用社,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且农村信用社本身问题甚多,坏账比率长期居高不下,使农村金融雪上加霜。邮政储蓄依附于邮政系统,在农村有大量网点,作为“只存不贷”机构,其来自农村的存款转存给人民银行后,只有小部分可通过央行再贷款返归农村,大部分都用于给城市经济发展作贡献。邮政储蓄实质扮演了“劫贫济富”角色,充当农村金融的“抽水机”,使农村本就紧缺的资金进一步萎缩,加剧了“三农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体现服务“三农”战略,必须让邮政储蓄所吸收存款留存农村,同时人民银行也想化解来自邮政储蓄的巨额转存款利息压力,于是开始将组建邮政储蓄银行提上议事日程。2003年,邮政储蓄实施革新,原有8000多亿转存款继续留存于人民银行,但此后新增存款由国家邮政局自主运用。经过四年的自主贷款试营,经过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正式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资金巨大,如今反哺农村,可以有效缓解农村贷款难问题。在农村金融的市场结构上,一举打破了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的局面,引入竞争因素有助于整体经营效率的提高。

二、邮政储蓄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竞争比较分析

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必须面临直接对手农村信用社,双方在竞争中各具优劣势,必须扬长避短方能在市场中立足,下面就来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

1.邮政储蓄银行相对农村信用社之优势

(1)品牌美誉度。邮政储蓄依附邮政局开展业务三十余年,在广大农村具有广泛的基础,拥有巨大的无形资产。邮政储蓄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制,各级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农户视之为国家信用,认可度非常高。〔2〕反之,农村信用社实施多级法人制,乡镇级农村信用社都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的实体,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信用社历经数十年的起起伏伏,多次因呆坏账进行整顿,农户在潜意识里有戒备心理,认为其远不如邮政储蓄银行正规。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开展存贷款业务,借助其品牌优势会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2)资金规模优势。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初便坐拥1.7亿储蓄存款,在规模上雄踞全国第五位,资金量丰沛,且之前一直奉行“只存不贷”模式运作,故没有积累不良债权。这样大的资金规模,有助于逐步提高单笔贷款的上限,在扩大零售业务的同时,亦可参与银团贷款、同业拆借等批发业务。农村信用社在这方面劣势明显,总体资金规模偏小,且肩负大量不良资产,制约了其市场扩张计划,很难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

(3)全国统一的结算网络。借用邮政系统的科技优势,邮政储蓄银行拥有自成系统的、全国统一的结算网络,涵盖31个省、市、自治区,将3.7万个网点链接在一张大网之上,邮政储蓄系统结算一体化,极为便利,大大沟通了城乡之间的资金流通。邮政储蓄银行的“绿卡”工程实施通存通兑,方便了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汇款返家,以及家长给在高校读书的孩子汇款。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水平比较落后,在跨域结算领域更是其弱项,很难与邮政储蓄银行相匹敌,在城乡资金沟通上不太通畅,部分客户可能会因此流失。〔3〕(4)零售贷款额度相对较高。邮政储蓄银行的一类支行对小额贷款的额度上限设为十万,客户办理此项贷款非常方便,老客户只须十分钟,新客户也会在三日内办理完毕。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上限一般设为三万,一旦超过上限则需向上级联社报批,周期往往要一两周。农户贷款往往都是救急之用,对申请周期很敏感,故会青睐时效快的邮政储蓄银行。

(5)邮递员可为农户提供实时咨询。由于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局具有广泛合作,邮政局所属的邮递员每日穿梭于各村庄,有需要的农户可向其咨询相关贷款细节,正因为有此种人性化服务,邮政储蓄银行可将其触角伸到农村各家各户,大大扩展了宣传半径。农村信用社没有触角广泛的邮政局支持,只能采用传统方式经营,在潜在客户挖掘上远不如邮政储蓄银行那么主动。

2.邮政储蓄银行相对农村信用社之劣势

(1)高端贷款客户群有待开发。农村信用社驻扎农村50余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后,更是成为农村唯一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广度很大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与高端客户已经建立了牢固情感纽带。在农村尤其讲感情,这些农村信用社的高端客户不会轻易转投邮政储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方六年,各项贷款业务才刚刚起步,无法与农村信用社直接竞争。邮政储蓄银行借助其邮政品牌优势,存款端具有相当大比较优势,然而在贷款端却未能与存款端匹配,存贷比偏低。另外,邮政储蓄银行由于采用一级法人制,往往对外统一制订贷款利率,灵活性不足,其利率又远高于农村信用社,不成为农户首选,以致在客户群上只能逆向选择,以高风险的次级客户为交易对象,存在潜在风险。

(2)从业人员金融知识有待提高。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其人员大多直接由邮政从业人员划归,因此总体而言知识层次相对偏低。许多员工尚未能转化思维,银行技能不足,金融风险意识薄弱。〔5〕根据《2013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邮政储蓄人员结构中拥有本科学历以上者只有38.8%,这样的人员结构是与作为高技术含量的银行业不相适应的。虽然近两年邮政储蓄银行在市场大肆招兵买马,但是此举毕竟成本太高,只能加强内部培训,让人员的知识结构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得以提升。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一直不断加强内部金融培训,但仍不能满足经营业务的快速拓展。农村信用社长期从事金融业务,人员普遍比较专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大型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地区时,趁势接纳了大批原商业银行员工,使其整体专业结构大为提升。因此,从长远来看,邮政储蓄银行要增强竞争力,还得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能,也只有人员专业化后,方可增强内在竞争力。

三、邮政储蓄银行面临之问题

邮政储蓄银行如今在市场已运行七年,邮储银行各项业务全面推进,个人储蓄存款余额超过4万亿,各项贷款余额近7千亿,拥有本外币账户数超过10亿户,客户数达到5.5亿人,资产规模已是银行成立时的两倍多,多层级利润中心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可持续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邮政储蓄银行的年净利润在2007年尚为6.5亿,到了2011年一下子跳到257.9亿,增长势态凌厉,说明当前扶助“三农”的准政策性银行定位是成功可行的。然而,邮政储蓄银行在伴随着改革与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如下潜在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影响其长远发展。

1.在管理体制上必须理顺与邮政集团公司的关系邮政储蓄银行是邮政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于改革不彻底,在经营上存在产权界定不清。当前邮政储蓄银行的支行分为三类:一类支行、二类支行以及网点。一类支行为邮政储蓄银行直属网点,可办理存贷款和中间业务;二类支行归邮政集团公司所有,除主要负责人由邮政储蓄银行派驻外,其他人员全部归属邮政集团公司。二类支行的管理控制权在邮政集团公司,员工实施混岗经营,由此会影响邮政储蓄银行的政策执行力。由于在安全防范、资金调拨、网络运行上存在业务交叉,一旦出了问题很难划清责任,构成了监管盲区;第三类为网点,完全隶属于邮政集团公司,代办邮政储蓄与中间业务,所吸收存款转由邮政储蓄银行统一运作,业务收入也归邮政集团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对网点无管辖权,仅有业务指导之责任,对违规人员无处罚权,同样存在职责不清问题。

2.金融业务较为单一邮政储蓄银行为了体现服务“三农”战略,主要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存单质押贷款,占其贷款总量的80%(如图1所示)。由于在贷款项目上过于谨慎,导致灵活度不够,利率偏高,许多农村资金需求者不敢问津。根据2012年的资产负债表显示,邮政储蓄银行从事资金业务时主要采用转存款和风险最低的国债逆回购。2012年存放于央行与同业的存款余额有近20000亿,贷款余额仅为11853亿。邮政储蓄银行现阶段存贷比过低,一方面说明邮政储蓄央行谨慎经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其在贷款市场拓展力不足。

3.资本金偏低不利于抵御风险邮政储蓄银行自2007年成立以来,存款余额增速极快,短短五年规模扩大一倍有余。邮政储蓄银行资本金起初仅为200亿,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虽然邮政集团公司在此期间也数次增资,但依旧赶不上存款增加的速度。2010年底,邮政储蓄银行的资本金为300亿,资本充足率是8%,根据当年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规定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不得低于10.5%,以此新标准计,邮政储蓄银行尚未达标,必须增补资本。根据2012年最新数据,邮政储蓄银行的存款从1.7万亿升至4万亿,母公司邮政集团公司也将资本增至450亿,只是母公司本身注册资本为800亿,所注入邮政储蓄资本已超过其自身资本一半有余,若再采用全资控股模式已是力不从心。

四、邮政储蓄银行改革之思路

如今中国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作为新生的邮政储蓄银行必须走差异化道路,要充分利用网点广布农村的特点,继续实施服务“三农”的战略,进一步巩固农村市场份额。根据前面的分析,今后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强化公司治理结构邮政储蓄银行脱胎于邮政系统,至今虽亦已成立六年,但在业务经营上依旧与母公司邮政集团公司有千丝万缕关系,在二类支行出现人员重叠,很不利于金融安全与责任追究。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必须与邮政集团公司进一步清晰产权,逐步走向人员独立。邮政储蓄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必须设立相对完善的风险内控机制,构建有效的风险评价体系,从事合规性经营,避免重蹈之前农村信用社的覆辙。

2.遵循商业银行惯例走上市之路目前,邮政集团公司是邮政储蓄银行的独资股东,随着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不断扩张,为了维持资本充足率最低指标,母公司必须相应增加资本金,目前注资450亿资本金已达邮政集团公司极限。另一方面,邮政集团公司主业在邮政,本身并无金融背景,很难制订有效战略计划,不利于今后邮政储蓄银行的商业化转型。因此,今后时机成熟时,需遵循商业银行惯例走上市之路,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国外有储蓄银行背景的股东,以便加强市场竞争力。〔7〕

3.加强新老员工的金融培训邮政储蓄银行的大部分员工都是来自原邮政部门,金融专业技能薄弱,其员工知识结构相对其他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在学历、职称比率上更是相差一大截。从表1中数据看出,邮政储蓄银行的学士比例为38.8%,但中级职称以上比率却只有3.3%,说明其近几年为了提升员工层次,招聘了大量应届毕业生,因年限之故尚未能大面积地晋升中级职称。从一个侧面来说,邮政储蓄银行缺乏有经验的中坚金融队伍,新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在工作中继续磨练,银行必须给他们提供广泛的培训机会,加快其晋升职称的步伐。

4.加强与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当前,邮政储蓄银行的贷款渠道有待拓展,存贷比过低,也就意味着许多来自农村的存款未能返归农村。在此情况下,依旧要注重风险,不可为贷款而贷款,时刻关注贷款质量。在自身渠道尚未完全打开时,可有意识地加强与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巨大的资金优势向同业集中性办理批发贷款。邮政储蓄银行固然给定位于零售银行,但根据法的精神,此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不要再扮演“抽水机”角色,那么只要向同业的批发贷款最终流向农户,则可实现与零售业务殊道同归。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可重点向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三种新型金融机构进行批发贷款,一举解决其资金不足之问题,又可借助其网络解农户融资之需。

5.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中间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具有广泛客户群,这是一般商业银行无法企及的区位优势,要使优势转化为利润,就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当前国家积极推广农村保险,邮政储蓄银行可与各类保险机构合作,成为其在农村的点。在农村与龙头企业合作,执行“企业+客户”模式的贷款,亦可通过龙头企业或担保公司,向农户提供租赁服务。

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范文2

与邮储银行合作,沈子明还有一个感触,以前办贷款,银行会提出一些附加条件,包括办信用卡、买保险、工资等。和邮储银行打交道,他们一心一意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没有别的附加条件,让客户实实在在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上。

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行长任建新说,国务院出台“金融十条”,最大的亮点就是让贷款的成本降下来。对中小企业来说,此举如同久旱逢甘霖。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以小微企业特色支行建设为抓手,推动产品创新,加大量身定制,全面提高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和开拓市场等“成长中的烦恼”,实现小微企业展示大作为、实现大发展,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截至8月末,已累计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5亿元。

特色支行和专业支行

破解融资难

“金融十条”的出台旨在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着重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难题。对如何优先支持保障中小、微型企业信贷业务发展,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进行了探索。

“在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是你们帮了我,我无法表达对邮储银行的感激,只有把企业做大,才是对你们的最好宣传。”郑氏酒业集团总经理郑莉说。2010年,想扩大再生产的郑莉找到邮储银行仁怀支行,顺利贷到150万元资金。现在,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上半年,贵州茅台郑氏酒业南京分公司正式开业,郑世茅酒深圳宝安专卖店开张。

2008年8月20日,邮储银行六盘水市分行开始发放第一笔小额贷款,由于产品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单个客户的贷款金额都比较小,但是服务面广、支持的领域多、带动的就业面大,而且解决的都是民生问题。

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邮储银行六盘水市分行把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使命,把努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和“三农”倾斜,明确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再就业贷款不受贷款规模限制。针对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而导致融资难的问题,六盘水市分行大力推动产品创新工作,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担保和授信方式,逐渐形成了“强抵押”、“弱担保”、“纯信用”相结合的全产品体系。

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始终坚持“三个服务”战略定位、坚持普惠金融发展道路。尤其是加快特色支行和专业支行建设,围绕各地经济特色和行业特点,推进支行转型,更高效地服务地方特色行业和产业,服务农业现代化。目前已推出总行级仁怀市酱香型白酒特色支行,贵阳市市西百货商圈特色支行,同时总行还批准依托特色支行推出“互惠贷”新产品。

金融产品和服务升级

缓解融资贵

2012年底,眼看年关将近,铜仁市松桃县苗疆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丽平一筹莫展。年初承诺收购当地200多户农民手中近50万元的刺绣工艺品,可手里却一时拿不出钱来,面临着失信于民的尴尬处境。

邮储银行松桃县支行了解情况后,即刻受理了该公司的贷款申请。在当地劳动就业局的担保下,松桃县支行仅用3天时间调查核实,一次性贷给苗疆刺绣有限公司48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拿到贷款后,陷入困境的企业重新燃起了希望,30多名员工以及28个乡镇的200多户农民,终于在春节前领到了半年来制作刺绣的工钱。

“这些年,邮储银行都是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提供帮助,关键是办的特别快,手续齐全一周内就能拿到贷款。”黔西南州津品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云兴说。

津品食品是一家从事农特、牧业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民营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特、精品市场。邮储银行黔西南分行对其旗下津品公司、兴义市荣兴发土特产展厅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的同时,拉动黔西南州农产品生产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2012年12月,黔西南分行给予企业70万元个人商务贷款授信;2013年11月,对公司下设兴义市荣兴发土特产展厅给予110万元个人商务贷款授信。

对发展前景好的小微企业,在发展初期给予资金支持,真正做到“雪中送炭”的资金支持。邮储银行黔西南分行推出依托行业“保证基金”的“互惠贷”、“增信贷”产品、以及“公司+保证金+商户”、“合作社+保证金+农户”等业务新品,形成强抵押和弱担保相结合的贷款模式。今年,还结合“津品食品”经营模式量身订制“津品公司+商户+担保金”的小额贷款新品,授信金额1500万元。

任建新介绍,在做好小额贷款等基础服务的同时,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由服务农户为主逐步转向全面服务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积极研发适合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的相关保险产品,适时跟进农村财产保险、农业巨灾保险等的研发;加快推进商业模式转变,加大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产业链、产业园的系统化服务。目前,在全省陆续推出农户“互助贷”以及“公司+农户”等新产品,调整了原有的贷款产品要素,降低准入要求,提高了授信额度。

小额信贷

开拓市场健康发展

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成立近7年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放松。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始终坚持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定位,自觉承担起“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大涉农贷款发放力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政银合作。通过开展创富大赛带动青年创业、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普及金融知识、开通免费汇款通道参与抗震救灾等活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支持企业发展,服务群众生活。

织金县金盛无烟煤加工厂在邮储银行织金县支行的扶持帮助下,如今已成长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型无烟煤加工企业,年生产无烟煤60万吨,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4年时间,金盛无烟煤加工厂由一家堆放无烟煤的粗加工企业,发展成为解决当地20多名农村群众就业、近40辆货车司机向企业提供运输服务的大型无烟煤深加工企业。邮储银行织金县支行以实际行动扶持三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践行“普惠金融”的历史使命。

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邮储银行、小额信贷

一、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小额信贷是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规模比较小的金融服务方式。它是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小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其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它不仅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还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城乡经济建设,在2007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即政府也要求中国邮储银行开展小额贷款,有了政府的支持,加上农户的需求,近几年来中国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有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为此,本人去绍兴市邮储银行进行了考察,了解到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贷款主要有个人信用保证贷款和资产抵押类贷款,分别可获得首次不高于20万和300万的贷款。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所有贷款的还款方式主要有按月等额本息还款、一次性还本付息还款和阶段性等额本息还款。而且这些贷款都可以做到随借随还,没有附加条件,也没有其他费用。这样使得小额信贷的比率不断地提升。

二、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家建设和群众的自身发展,但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

1、信贷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经验缺乏

虽然邮储信贷从业人员是通过审核、培训并持证上岗,但受到工作经历、邮储机构的行业特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对有些业务及风险知识匮乏,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贷前调查不够完善,使以后的收贷收息存在风险的隐患。而有些即使掌握了客户的重要信息,也无法使用恰当的手段和技巧,对客户贷款的合理额度、期限和风险进行准确的判定。在本人走访绍兴市邮储银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同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信贷员来说居然有不同的答案,可见其并没有对其产品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2、贷款对象思想意识、经营意识薄弱

由于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对象是中小型企业和农户,部分农户文化程度较低,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信用观念不强,有些对于小额信贷缺乏了解,甚至会觉得贷款后会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增加了信贷人员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经营意识不强从而影响了业务的顺利发展,虽然有很多商家有很强的贷款意愿,但由于其未办理工商登记而无法贷款,他们担心办了工商登记后会有一系列的税收问题,信贷员往往在商家入户调查时出现商家担心资料落入财务部门而不愿作进一步配合的情况。

3、信用缺失问题凸显,制约信贷稳健发展

在小额信贷的信用问题上,难度比较大的就是担保人的问题,现在的小额信贷对担保人有着严格的要求:贷款超过五万元的,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担保人,有稳定收入的才能担保,先不说像这一类担保人在农村几个,如果他们自己有稳定的收入,又何必要去冒这个险给人做担保呢,所以很多小企业或农户往往为难以找到担保人而最终无法贷款或调低贷款额度。另一方面由于小额信贷面向广大农户,而当前农业受自然气候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有些农户没有投保,存在很高的风险性,此外,由于农户资金积累不多,抗风险的能力较弱,造成了大量的信贷资金逾期、沉淀,大量贷款无法收回,使得农户信用缺失,抑制了邮储银行信贷市场的稳健发展。

4、市场竞争力的日益强大

目前,除了邮储银行面向农村外,很多地区也新近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来满足广大农户和微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其中最具竞争力的要属农村信用社,从2000年开始,农村信用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已作为正规金融机构全面推广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它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占领了农村信贷的绝大部分市场。也给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市场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发展我国邮储银行小额信贷的建议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对从事信贷业务的新人员进行信贷基础理论、风险管理、信贷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并对其培训内容进行业务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同时对于上岗人员也要定期的培训,使其对新业务的规定和办法以及改进的措施、营销手段等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能不断提升信贷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2、加大宣传力度,改善营销手段

加强对邮储小额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海报、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还可以做相关产品宣传册进行发放,使商户和农户能够充分了解相关信贷信息,加强他们的信贷意识。邮储信贷员也要充分利用邮储银行网点多的优势,结合各地的经济特色和地域特色,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不同的宣传和营销。

3、 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扩展业务创新品种

通过借鉴国外银行和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当地的信贷管理机制,如对于农户信贷的发放、考核、绩效评估方面,需建立适合农户贷款的考核、财务效益指标,从而避免信贷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另一方面,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品种较少,不够创新,可以通过扩展一些新品种的信贷方式来吸引大众,可以适当地放宽贷款的期限,提高贷款的额度,偿还方式也可以多样化。

四、总结

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微小企业融资难喝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较好地填补了商业银行在微小企业和农户贷款市场上的空白,虽然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针对这些问题,探求其相应的对策并予以实施,相信这将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加 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也解决了我国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谢丁;邮政储蓄银行培养市场反应机制战略研究[J];邮政研究;2010年01期

   [2]邮政储蓄银行小额信贷之路初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杨海荣.邮政概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4]邮储银行农村信贷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邮电报;2006

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范文4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层邮政储蓄银行没有设置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长期以来,邮政储汇局只是邮政局的一个内设部门,不是一个法人机构,邮政储汇局的会计和统计数据都要并入邮政局的大账当中,因此邮政储汇局没有专门的统计部门,也不设统计岗位,统计数据都是由会计人员兼职报送,但兼职人员无全科目上报金融统计数据的工作经验,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

2.基层邮政储蓄银行仍然处于手工报表状态,没有自己的金融统计程序和数据传输网络。从1986年开始,邮政储蓄机构一直处于手工填报、手工汇总和手工上报的状态,即使是2004年起建立了邮政储蓄“全科目”报送统计制度,这种状况也没有根本改观。再者,从数据报送方式上看,基层邮政储蓄机构由于没有建立与上级机构和与人民银行的纵向和横向统计数据传输网络,统计数据只能通过电话和传真等原始的报送方式报送。

3.邮政储蓄银行会计、信贷等部门信息系统滞后,无法满足“全科目”报送统计制度要求。金融统计是以会计科目和信贷等各类账户信息为基础的全面统计,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类统计报表。在邮政储蓄机构一直没有根据“全科目”统计报送制度建立相应的会计科目和信贷等相关的各类账户信息,使得邮政储蓄统计无法获得全面完整的各类相关信息,这也是邮政储蓄“全科目”统计报送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信贷“全科目”上报统计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邮储机构的信贷业务开展情况。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初,优先开展稳健经营低风险资产业务,并逐步开展各项资产负债业务。但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信贷“全科目”统计指标中只对储蓄、同业存款和应收款项等少数几个指标有所反映,其他业务都通过“其他流动资产项目”轧平,不能全面反映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业务。现以各基层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开展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为例,据调查,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报送统计数据时将其归入“其他流动资产”科目,而没有按照贷款用途归入农户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贷款科目,从而造成地区贷款统计数据缺失。

另外,由于邮储银行已经开展了贷款业务,因此邮储银行应及时报送累放累收统计报表。因为累放累收统计数据更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银行贷款的发放、收回和周转等流量变动情况。但是邮储机构从2006年试点开展贷款业务以来,累放累收统计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此项数据漏报。

5.现金收支统计一直没有纳入人民银行金融统计体系当中,影响地区现金收支统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据调查,邮政储蓄机构从1999年开始采集现金收支统计数据,但是采集来的现金收支统计数据只报送给其上级邮政储蓄机构,从来没有报送给人民银行。但是,由于邮政储蓄机构与人民银行及其他银行有现金调缴款往来业务,为保证辖区的投放回笼数据准确,各地区人民银行不得不将邮储机构调缴款的发生数据虚拟填报到人民银行现金收支统计报表中,并且用储蓄存款收入、储蓄存款支出等项目进行调平。这样虽然保证了辖区的投放回笼数据是准确的,但是储蓄存款收入、支出,汇兑收入、支出等现金外部统计项目不是完整和准确的。

6.中间业务统计制度没有建立,不能全面反映邮储机构的中间业务开展情况。在邮储银行成立之后,邮储银行除了开展传统的代收代付业务以外,还将开展承销发行、兑付政府债券、代销开放式基金、保管箱服务等业务。但是邮储机构始终没有建立中间业务统计制度,不能全面反映邮储机构的中间业务开展情况。

7.银行监管统计没有建立,影响对经营风险的评估和判断。邮储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将与其他银行一样,在机构、业务和高管人员等方面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并实行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审慎监管。银行监管统计是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邮储银行刚刚成立,内部控制制度正在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没有成型,因此相应的银行监管统计自然也没有建立。

完善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体系的建议

1.建立完备的金融统计管理制度和办法。完备的制度是做好金融统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邮储银行应依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本系统金融统计制度和办法,领导和管理本系统金融统计工作。金融统计制度和办法应包括金融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金融统计部门的职责、统计人员的配备与职责、统计考核评比、统计监督和统计检查等方面内容。

2.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统计人员。为高质高效地完成统计业务,必须改变目前邮储机构统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的状况。同时,配备的统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必要的会计和统计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统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培训,未经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满足各方面的业务需要。邮储银行要在满足上报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统计数据和报表需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建立一套涵盖信贷业务统计、贷款累放累收业务统计、现金收支业务统计、中间业务统计和监管业务统计等方面的业务齐全、指标完备和编码规范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保证上报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更加详实的统计数据和信息。

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农村金融;小额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增-0106-03

一、晋城辖区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现状

(一)机构布局初步形成

据调查,晋城辖区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前,共有72个营业网点,分布于市县及各主要乡镇,其中县及县以上网点27个,乡镇网点45个,共有人员1521人,各项存款余额达51.5亿元。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共有14个自营网点,占原邮政储蓄网点的19.4 %,其中县及县以上网点10个,占原网点的37 %,乡镇网点4个,占原网点的8.9 %。在自营网点中,业务人员259人,占原人员的17%,各项存款16亿元,占成立之前各项存款的31 %。营业网点59个,业务人员406人,在体制上仍归邮政局管理。从调查情况看,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后,19 %的机构经营原31%的存款业务,仍有69%的存款由邮政局。

(二)各项业务发展迅速

一是储蓄存款余额和份额进一步扩大。2009年6月末,晋城辖区邮政储蓄银行储蓄存款余额达61.3亿元,较成立之前增加9.8亿元,增长19 %。市场占有率达11.8%,较成立之前增加了1.5个百分点。二是绿卡发放量平稳发展。邮储银行成立以来共发放绿卡12.3万张,月均发卡量1万多张,月均发卡量与成立前基本持平。三是贷款业务增势较快。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共发放小额质押贷款5225万元,月增长额为348万元,是以前月份增加额的3倍以上。止2009年6月末,共发放小额贷款15956.8万元,其中支持商户13787.9万元,支持农户2168.9万元,有效支持了个体工商户流资不足以及农户的种养业发展需要。四是公司业务逐步起步。2009年6月末,共开立公司业务账户578户,账户存款余额达33017万元,其中基本户118户,余额569万元;一般户408户,余额12654万元;临时户22户,余额4748万元。

(三)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已在73个网点全部实现了通存通兑,其中有60%以上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已成为晋城连接城乡的最大金融网,邮政储蓄提供的基础服务已经深入人心,享有“绿色银行”的美誉。一是在晋城辖区农村拥有覆盖面最广的网点,且网点的信息化水平最高;二是经过一年的发展,为农民提供的金融服务时间长,服务的范围广,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邮政储蓄银行是农民进行存、贷款和汇款的唯一选择;三是连接城乡的金融结算纽带,最快也最安全。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网点已经全面接入中国银联网络,可以为农民在异地提供比较可靠、方便的结算服务。如邮政绿卡不收办卡费和年费,实行最高手续费封顶,低廉的价格,深受农民工的欢迎。据调查,至2009年6月末,晋城所辖4个县(市)共有外出农民工10万余人,其中,近三分之一选择邮政汇兑和绿卡业务。

二、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不准,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难以发挥

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是国家贯彻落实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亦是进一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和社区金融服务不足的重要举措,更是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最有效途径。但调查中发现,部分县(市)邮政储蓄银行农村机构网点少,人员不足,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与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背道而驰。如陵川县邮政储蓄各类网点共10个,其中农村邮政储蓄网点5个,划入邮政储蓄银行的1个,仅占农村网点的20%。邮政储蓄员工74人,其中农村邮政储蓄员工41人,划入邮政储蓄银行农村网点的只有6人,仅占农村邮政储蓄员工的15%,农村机构及人员配置与支持新农村建设明显不匹配。

(二)管理体制不顺,责权利不明确

晋城市辖区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在体制管理上,采取邮储银行自营网点和邮政局网点并存的模式,业务工作关系比未分设前更为复杂,风险责任不清,影响了业务的进一步开展。一是资产管理使用不统一。目前邮储银行对现有的资产只有使用权,无支配权,全部资产仍归邮政局所有。如现有的14家自营网点的产权、交通工具、库房、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均属于邮政局所有,这在管理上对其资产没有支配权,权责不统一,无法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二是业务与人员管理不统一。目前,邮政银行只对其自营网点有全部业务的管理权,对网点只负责业务管理和指导,对营业员业务能力的强弱好坏不能直接予以奖惩,对人员的调配也只能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封闭流动。银行对从业人员管理权的丧失,大大削弱了业务管理的力度,影响了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三是成本与收益不对等,影响工作积极性。以陵川县邮政储蓄银行为例:支行有管理人员15人,负责全辖邮政储蓄机构的业务管理和检查指导。全县10家营业机构只有2家收益归银行,另外8家的收益归邮政局,如果按机构数来匹配支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只有20%能为银行带来收益,其余80%没有收益。劳动力成本与收益的巨大反差,严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成为制约邮政金融业务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产品设计存在缺陷,限制贷款业务发展

小额质押贷款和小额贷款主要是为了解决邮储资金回流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而设计的,从制度设计和运作来看属于低风险业务。但调查发现,此项业务运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客观上阻碍了邮储资金回流的步伐。一是小额贷款设计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晋城辖区邮储银行开办了个体商户联保贷款、个体商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信用贷款4种小额贷款业务,与其他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相比显得贷款品种太少,不能满足农户和微小企业的需求。同时个体工商户最高贷款限额为10万元,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就个体经济发展现状,上述条件限制将影响贷款需求,不能满足生产经营周期较长、资金需求较大的的个体户资金周转需要。二是结息方式不灵活。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在贷款管理上实行等额本息和阶段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法要求贷户在贷款的当月除了归还利息外,还要按比例归还本金,阶段性等额本息法也要求贷户在贷款当月就要归还贷款利息,几个月以后按月归还贷款本息。执行等额本息法贷款方式的农户,不得不留一定的贷款用于归还当月甚至数月的贷款本息,这样就增加了农户的贷款成本,与农村季节性收入存在矛盾。三是存单质押物范围狭小,客户资源受到限制。目前该业务的质押品只能是本县(市)邮政储蓄开户的整存整取定期存单,不允许以他行、他地的存单等作为质押品,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客户贷款的应急性和操作性,使得客户办理该项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或根本无法参加此项业务。如陵川县邮政银行6月末小额质押贷款余额只有67万元,最多贷款月份余额也只有126万元。四是小额贷款利率过高,借款人难以承受。目前邮储银行对小额贷款不分期限档次统一执行13.5%的利率,高于1年期基准利率8.2个百分点,高于农村信用社同档次平均利率3.9个百分点,高于农户之间民间借贷平均利率1个百分点,较高的利率水平,没有发挥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

(四)人员素质不高,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邮政金融业务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发展事物,由于组成人员复杂,目前熟悉和胜任工作的人员还很少。以陵川邮政储蓄银行为例,在管理人员中,股级以上人员有本科学历的仅1人,占17%,有83%的管理人员是大专及以下学历。从管理人员的从业情况看,6名管理人员仅有1名从事过银行工作,其余5名仅从事邮政储蓄业务,均没有银行管理经验,更没有银行基层网点管理经验和工作经历,其管理能力、政策水平和金融业务知识水平不高。从职工队伍素质看,绝大部分邮政储蓄银行的工作人员仍未转变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仍停留在过去只存不贷、一味追求扩大存款规模,缺乏银行风险管理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对如何经营管理资产业务较少思考的状态。从职工业务技能上看,绝大部分从业人员金融知识和技术技能比较缺乏,较少对金融业务进行系统学习,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相对偏低,经济金融及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特别是从事信贷业务经验的人员严重不足,制约了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

三、多措并举促进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

(一)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的金融覆盖面,加大服务“三农”力度

在确定邮政储蓄银行的机构定位时,必须把握好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优势,特别是利用其在农村地区的网络优势和对农村地区、农户情况比较熟悉的特长开展存取款、贷款、汇兑、保险等基础金融服务,发挥邮政储蓄银行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和其他商业银行实现错位竞争,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消除城乡二元制结构做出贡献。因此,建议将现有的机构网点定位在农村,或将农村地区的代办网点纳入邮政储蓄银行,真正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职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理顺管理体制,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的统一,克服多头经营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尽可能争取网点全部划归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邮政金融网点统一经营和管理。网点全部划归邮政储蓄银行以后,原收入分配额度仍不变,但由各级邮政储蓄银行逐级统一上划收入资金,再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按适当比例逐级下拨,既保证邮政金融业务的有序发展,又可使管理部门对邮储银行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有利于邮政金融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各级邮政储蓄银行的大量的支撑环节可以统一按属地划分,外包给邮政企业。双方签订服务支撑合同,邮政储蓄银行按合同支付相关服务支撑费用,邮政企业按合同提供相关支撑服务,既能保证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业务正常运转,还有利于邮政储蓄银行的服务水平提高和各项业务的顺利发展。三是建议尽快出台邮储银行和邮政企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权利和利益分配,妥善处理双方关系,有效防控邮政金融业务风险。

(三)加大产品研发,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信贷产品

一是深入农村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掌握农民需求。二是细分市场,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保证客户经理提供与每个农村客户“面对面”的交流,将业务的功能和优点推介给客户。四是要逐步改进产品设计,合理下放审批权限,适当上调贷款限额和增加质押品种,积极稳妥地扩大业务规模,使邮储资金真正回流农村,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五是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党中央已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农村消费市场,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利用网点优势,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开发适合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信贷业务,比如说现阶段可以发展二手车等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新业务。六是合理定价并改进还款方式。建议邮政储蓄银行在制定贷款利率时应根据贷款类型确定不同的结息方式,具体利率水平可参照农村信用社执行。同时,在还款方式上也需改进,如将还款方式,改为按农业生产周期归还贷款,使农户用生产经营的收入归还贷款。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邮政储蓄银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是根据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尽快引进金融、会计等专业人才,并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工作。二是组织邮政储蓄银行管理人员进行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内控建设、风险防范、信贷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培训。三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对现有从业人员实施全面、系统培训。同时,鼓励通过参加自考、在职就读等方式自我提高,优化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四是选派业务骨干到管理较好的商业银行重点学习信贷业务、零售业务,掌握业务操作流程、风险管理手段等。五是建立、健全邮政储蓄银行从业人员激励和分配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建设一支融合邮政特色、银行特质,适应竞争需要和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为邮政金融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课题组组长:张炯玮

课题组成员:乔中秋张利民宰红玲

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范文6

****市现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426个,其中工商银行51个,农业银行60个,中国银行16个,建设银行26个,政策性银行5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37个,邮政储蓄131个。位于乡镇的机构116家,占全市机构务现状的总数的27.23%。其中农业银行21家,农村信用社48家,邮储47家。农业银行机构乡镇覆盖率42.86%,农村信用社机构乡镇覆盖率97.99%,邮储机构乡镇覆盖率95.92%。乡(镇)所在地具有贷款功能的机构43家,占乡镇机构总数的37.08%。其中农业银行17家,农村信用社36家。

目前,****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仅限于存款和贷款业务。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了信贷支持。到20****年末,全市农业贷款余额111024万元,较年初减少17155万元。主要原因是农业银行农业贷款锐减,****市农业发展银行充分发展政策性银行优势,积极向粮食收购企业、加工企业、产业龙头企业等行业发放贷款,全年新发放贷款88264万元。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存款业务。特别是邮政储蓄机构利用网络优势还能为农民提供全村国通存通兑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在全市农村地区开展了“一证通”业务。共在32个基层社、34个行政村进行了“一证通”试点,评定“一证通”农户1792户,授信总额3860万元,有718户得到“一证通”贷款1578万元,为支持“三农”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够。由于农业生产是以土地为中心,农户居住较为分散,不集中。有的村偏僻,距离乡镇远则达上百公里,有的还不通汽车,遇到雨雪天气根本无法出行。****市位于乡镇的机构有116家,只占全市机构总数的27.23%。特别是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改,逐渐退出了农村市场。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信用社力量薄弱,代办站撤并后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服务鞭长莫及,使部分农村地区长期处于无金融服务状态下,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二)农村地区缺乏担保组织机构。农户和农村私营企业由于资产有限,大都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物,而农村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又将是否有抵押担保当作放款的必备条件,造成一些确有发展前景的农业项目因缺乏抵押担保而被迫搁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资金没有“落地生金”。****市国有商业银行在基层的机构只单纯吸收存款,吸收来的存款没有支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上存赚取利差。20****年末,****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占全市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存款总额的64.61%。邮政储蓄机构,以其邮政代办点遍布乡村和通存通兑的优势,将农村地区闲散资金最大限度地吸收并上划。20****年末,****市邮政储蓄余额占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额的22%,是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总额的2倍还强,农村地区的资金被邮政储蓄尤如抽水机般地抽走。相反,农村信用社却因资金匮乏而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对资金的需求。

(四)农村信用环境差。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缺失严重,信用环境现状堪忧,躲债、逃债、赖债现象时有发生。农村金融机构为有效规避风险,不敢将资金投放到信用意识淡薄的农户。虽然在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过程中,开展过信用乡(镇)、村、户的评定,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效应,但由于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现在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些信用乡、村、户早已被人淡忘,信用典型作用没有发挥,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长期得不到改观。

(五)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在我市农村开展业务的银行机构只开办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业务等服务特征明显的业务品种还是空白。贷款也只停留在发放种植业、养植业等生产费用贷款上,助学贷款、消费贷款还没有开展。另外,****市乡镇金融服务网点除邮政储蓄外都不具备跨省、市、县的异地汇兑功能。银行汇票、承兑汇票、票据贴现、信用卡、网上支付等业务更是涉及不到,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三、多策并举解决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增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国有商业银行要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的原则,紧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行合理布局,大力增加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对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支持外贸和新兴领域的农村商业企业,扩大对农村私营业主、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政策性银行要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和作用,逐步改革信贷产品单一的现状,拓宽业务范围。在做好粮棉油收购调销贷款的同时,审慎推进“三粮企业”等新业务发展。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力度,鼓励政策性银行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并在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等价有偿、优势互补原则基础上,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合作,适当拓展业务空间,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支农服务作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在支农服务中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人缘和地缘优势,积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竞争,做好资金需求调查,大力组织资金,为农业贷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加快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网点建设,尽快填补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

(二)完善农村担保体系,为农业贷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体系。由政府牵头成立农业贷款担保公司,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专门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通过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引导已成立的其他担保机构进入农村,为农业贷款提供担保。

(三)畅通农村资金回流渠道,增强反哺作用。要明确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每年资金返回支持“三农”发展的比例,对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要限制其增设分支机构。对于支农资金不足的地区,可以采取将县级人民银行邮政储蓄转存款全部转化为支农再贷款,增加对当地“三农”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