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顾源范例6篇

小时代顾源

小时代顾源范文1

2009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使我这个中学生认识到减少资源耗费、减少碳排、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注意到超市购物行为中,收银员给我们打印的纸质小票(人们习惯称之为“超市小票”)存在着浪费树木资源的现象。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提出了4个电子商务解决方案(4个方案获得的购物明细统称为“电子小票”),通过查找资料、问卷访谈、分析测算等方法,最终得到2个优选替代方案——超市网站和短信发送方案,即顾客凭交易流水号到超市网站获得电子小票和超市使用手机短信发送电子小票。同时,我希望随着这2种替代方案的应用,能够为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生活目标作出贡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

超市小票显示的是顾客购物明细单。我利用假期,走访了北京市10多家不同规模的超市,发现大都使用由树木原浆制成的超市小票打印纸。我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后了解到,每生产1吨原浆纸,就需要砍伐20棵树木。于是,我决定寻找可以替代超市小票的办法。老师提示我可以研究电子商务的可行性,我为此购买了《电子商务概论》、《移动电子商务》等书,研究电子商务取代超市小票的可行性。我希望这项调查研究能够为保护地球资源,实现低碳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研究目的是:①通过调查超市买家和卖家,了解超市小票浪费的现状;②通过咨询和学习,提出替代超市小票的方案;③通过计算和对比,找到优选解决方案,并说明其在节约资源方面的作用。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图见图1。

研究过程

查阅资料作准备。任务是了解超市小票的作用、低碳环保的理念、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及运用等,并确定研究方案,拟定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

实地考察取数据。实地走访附近不同规模、不同客流量的超市和便利店,实地查看客流情况、超市小票的使用情况等。走访的超市和便利店有10多家。问卷调查的范围有北京与上海的顾客。

咨询学习定方案。利用互联网和书籍查找资料,浏览环保以及超市小票的制作等信息并咨询技术人员完善减少超市小票浪费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技术人员的访谈,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以及解决方案实现的可行性(互联网、图书馆、技术人员)。

分析对比出结论。整理、汇总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优选解决方案,并撰写论文。根据得出的解决方案,制作演示模型,展示成果。

研究成果

顾客问卷与访谈成果

向上海世博园内游客、北京地区被访谈超市的顾客随机发放问卷,同时注重各年龄段相对均衡。主要了解顾客超市购物的频率、数量,对超市小票浪费问题的认识,对我初步拟订方案的认可度等。问卷与访谈结果均显示超市小票存在浪费现象,顾客对电子小票有一定的认可度。

超市工作人员访谈调查成果

对超市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查,了解超市小票的消耗情况、进货渠道与总开销(包括其副产品:打印色带、机器维护、软件更新等)、小票的作用及对我初步方案的看法等。各超市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小票相当于超市与顾客的协议,并且是顾客核对商品、换取发票、处理纠纷的凭证。他们还认为短信、彩信和邮件方式较为新颖,较优于现在所使用的技术,但是担心客户凭借编号到前台兑换购物明细,会再增加员工成本。

对超市工作人员访谈调查,按照超市规模访谈1~2名管理或工作人员,如果该超市有2名被调查者,则将2次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如无太大差距汇总后直接得出结果;如差距较大,则再访谈1人,取另外2人中与之相近的1人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允许对同一连锁店的不同网点进行调查。

提出4种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我依据电子商务理论提出了4种方案。未来,超市可以用以下电子商务模式形成的电子小票取代目前的超市小票。

短信或彩信方案。现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移动电子商务都是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的,这也是我们最熟悉、最直观的模式。如果超市将购物明细通过短信、彩信服务商发送到顾客的手机中,那么超市就可以不需要打印小票,由顾客决定保留或删除购物清单。

电子邮件方案。电子邮件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如果要让超市在结账后给顾客发送电子邮件,就需要顾客在前期提供相关资料,并输入超市的系统中,待顾客结账后,将购物清单发送到顾客提供的电子邮箱中,顾客登录自己的邮箱就可以查阅、保存自己所购物品的清单。

超市网站方案。超市网站是企业网站的一种,是超市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超市建立企业网站,需要申请并建立自己的域名、IP地址等。超市在结账后将顾客的购物信息储存到数据库中,同时给顾客打印交易流水号。顾客通过登录超市的网站,输入交易流水号提取购物信息,并进行保存与管理。

分析与讨论

问卷与访谈结果表明,受访者认为超市小票存在浪费,对电子小票有一定的认可度。

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系统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以上4方案中均需要系统开发成本与系统建设成本,对大中型超市来说,成本均由总部负责,因此成本对比中可以不考虑系统成本。

超市小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较大。对沃尔玛宣武门店(大型超市)调查的结果表明,打印纸制超市小票每月所需费用17000元左右,制作小票消耗约32.4棵树木资源。而如果采用电子邮箱与超市网站方案,则成本为一次性投入,后期运营费用理论上较少,可以忽略不计,消耗自然资源也可不计算。

综合分析,确定短信与超市网站为目前阶段的优选方案。调查显示,顾客较为认可短信方案。短信、彩信方案运营成本较高,而电子邮箱、超市网站方案运营成本有明显优势。打印纸质超市小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而电子商务方案只需要消耗极少的自然资源,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的理念。从顾客与商家的接受程度上分析,超市网站与短信方案较直观。电子邮件在结账速度和使用普及率方面有局限。调查资料显示,电子小票实现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我认为超市小票存在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今天,购物明细从超市网站获取或通过短信发送可以完全替代现在使用的纸质超市小票的功能,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方便顾客管理购物信息,同时增进了顾客与超市的联络。上述模式既符合时代的特点和科学的发展,也迎合了现在节约树木资源、环保低碳的理念,更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地球。

该项目获得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中学组行为与社会科学一等奖。

小时代顾源范文2

杨幂 饰 林萧——爱哭鬼

电影中杨幂颠覆了以往的荧幕形象,饰演一个性格温和、有点小迷糊、和自身性格截然相反的“爱哭鬼”。片中的林萧到底有多爱哭呢?因为打喷嚏而打碎了宫洺昂贵的玻璃杯,她哭了;买玻璃杯时钱不够,她哭了;简溪送她银行卡并说密码是她的生日,她哭了;给周崇光打扫卫生最后还是拿不到稿子,她哭了;拿到稿子但没用上,她哭了;被心机女暗算,她哭了;亲眼看到男友出轨,她哭了;和顾里吵架崩溃,她哭了……在林萧的世界里,感动了、闹心了、悲伤了、委屈了,她都要哭,“爱哭鬼”这个称号林萧当之无愧。

只是这样爱哭的林萧为何是我们的心头宝呢?因为她善良纯真!她无怨无悔地相信顾里依赖顾里,即使吵得再凶,最后也会靠在顾里的肩头抽泣。她原谅男友的出轨,因为曾经的温暖回忆让她不忍舍去,可惜最后还是被男友抛弃。她像小猫一样楚楚可怜,看到崇光生病,她的无措和焦急也在泪水中体现。这样如白纸一般的女孩,是顾里的好姐妹,是崇光心爱的姑娘。

郭采洁 饰 顾里——华丽女王

《小时代》作为一部时尚大片,主演个个都是俊男靓女,其中郭采洁饰演的顾里独有的华丽女王形象让人印象深刻:随便一把座椅、雨伞都是手工定制,一盏吊灯30万,一个杯子2、3万,穿的是香奈儿、迪奥,戴的是卡地亚,手拎的是LV。

顾里是一个冷静、理智甚至有些残酷的女人,显然,不是谁都可以当女王的。女王需要流血不流泪,即使父亲突然车祸死亡也要咬牙冷静处理后事;女王被男友母亲侮辱,要尖牙利嘴地回应……女王的世界不只有奢华,还有孤独,父亲的死亡让她瞬间成熟,戴着父亲的手表投身在“杀人不眨眼”的商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父亲的公司寻到一个光明的未来。身为女王的顾里,独一无二!

郭碧婷 饰 南湘——女神

郭碧婷是最合适饰演南湘的人,披肩的长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在喧闹的人群中沉默宁静。清新脱俗的气质,仙气十足的外表,不谙世事的生活状态,都让她成为宅男心中的女神。南湘是一个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她的生活和感情都没有其他姐妹那么顺利,但她还是愿意为了梦想坚持下去。小说中,郭敬明不止一次用“美艳动人”、“美若天仙”、“清秀佳人”、“蛇蝎美人”来形容南湘,因为在南湘美丽诱惑的外表下,有着与外表不同的“丑陋”内心。

每个人都有黑暗面,每个人也应该拥有一次被原谅的机会!与顾里闹翻后,南湘堕落了,她看着手机里四姐妹的合影默默流泪,她怀念过去友情陪伴的日子,但是裸的现实将她推到一个无法后悔的位置,席城毁了她的人生,也毁了她与姐妹的美好时光!南湘,是可怜的,也是小编认为最悲情的一个角色。看来上帝给了你美丽的容貌,必然会夺取你其它美好的事物,世界其实很公平!

谢依霖 饰 唐宛如——搞笑

《小时代》是Hold住姐谢依霖的大银幕处女座,她是郭敬明钦点的演员,她的天生喜感可遇不可求。郭敬明曾肯定地表示:“她就是唐宛如,我心里的唐宛如就是这样的。”片中唐宛如一手一个包子捂胸的时候,我们笑了;她哀嚎着被别人“看到了我的奶”的时候,我们笑了;她说“林萧做鸡了”的时候,我们笑了;她的裙子被风吹起露出超人图案内裤的时候,我们笑了;她把《当月时经》读成“当时月经”的时候,我们笑了;她跟众姐妹干杯说Chairs(椅子们)的时候,我们笑了;她在顾源订婚宴上咬着玫瑰向宫洺示爱的时候,我们笑了……

谢依霖说其实让人笑比让人哭更难,这个度很难把握。电影里惟一的一场裸戏,也是发生在唐宛如身上,而这场戏也是在导演郭敬明的“半蒙半骗”下完成的。抛去《小时代》原有的光环,抛去俊男美女的养眼亮相,谢依霖的表演更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有成熟的族群表示片子里演得最好的就是她!

柯震东 饰 顾源——专情

顾源拥有优越的家世背景,是一个英俊且气质高贵的富二代,性格里有和顾里相似的地方,却没有她那么现实,有着非常感性的一面。因为母亲叶传萍的关系一度和顾里冷战,但两人感情依旧深厚。得知顾里和席城有过不堪的过去,痛苦的顾源在借酒消愁之后对简溪说道:“你问我能不爱顾里吗?那你能卸掉自己的腿吗?这么多年,顾里已经变成我身体的一部分,我不可能不爱他!”把痛苦埋在心里的顾源依旧迁就顾里,甚至最后为了和顾里在一起,联手欺骗母亲。

多金、英俊、执着、深情,这样的顾源是所有女孩子的梦想!他不爱灰姑娘,爱上了女王,注定要将自己的锋芒偷偷掩盖,看着心爱的女孩站在自己的面前趾高气扬,这些他都不介意,只要能和她在一起!

凤小岳 饰 宫洺——冷面

这位高处不胜寒的贵族男天生一张扑克脸,电梯都坏掉了,他还面无表情地站在原地;被林萧打碎杯子后依旧波澜不惊地命令她重新买一个;得知弟弟崇光的病情后,冷酷地下令启动“死亡倒计时”计划……尽管冷漠是宫洺的一贯作风,但你不要误会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势利鬼,弟弟濒临死亡还有心情赚最后一桶金。看惯了人前他的冷静决绝,人后他的孤独和温暖会让你不知所措。他会在圣诞夜陪Kitty吃饭,会在走秀后送给林萧一双运动鞋鼓励她,会在医院角落默默哭泣,会在被唐宛如骚扰时露出惊慌的呆萌眼神。宫洺是个外冷内热的人,他的身份注定了他无法和常人一样品尝喜怒哀乐,但这不妨碍他拥有七情六欲,这样鲜活的宫先生才是我们的最爱!

凤小岳在片场也很安静,但他不是发呆,而是不停地看电子书,只要摄影机一停,他就开始看书。因为在凤小岳的印象里,一个杂志主编应该是喜欢看书的,他用读书让自己待在角色的氛围中以至于离宫洺不会太远。有一点他认为跟宫洺是相似的,就是都很认真地对待工作。

陈学冬 饰 周崇光——萌神

身为人气作家,崇光有点小傲气、小调皮,但他本性温柔纯真、有爱心。片中的崇光真的很萌:林萧找他要稿子进门后发现他家很乱,崇光自豪地说:“昨天连我家最后一只蟑螂都走了,他临走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受不了了。”林萧叫他活稿子,他叫林萧死编辑。在时装大赛上,顾里临时让崇光上台致辞,他咬牙切齿地说我恨你时真的灰常萌。崇光和宫洺不一样,他不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王子,他是妈妈带到宫家的拖油瓶,那个精英家族里丝毫没有他的立足之地,唯有宫洺关心他照顾他。这样的崇光内心是敏感脆弱的,他从不将自己的软弱显露出来,只是在谈笑中道出真相,“我得了胃癌”,明明是实话,却没人相信放羊的孩子。

崇光生命中的阳光出现了,她就是迷糊可爱的林萧,林萧让他感受到真实的感情,让他有活下去的勇气,让他明白了爱的真谛。看到林萧,他会不由自主地微笑,会温柔地拥抱她给予安慰。这样暖心的崇光,让人忍不住湿了眼眶!

姜潮 饰 席城——痞气

姜潮饰演的席城是集善良与邪恶于一身的人物,他性格复杂又阴暗,与南湘上演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纠葛。作为原著小说里最具争议的“坏男人”,席城这个人物一直让小说迷们又爱又恨。而姜潮与生俱来的“坏坏痞痞”的味道和浑身散发的浪子气质,和小说里的席城有着惊人的相似。

席城是影片发展的一个重要导火索,除了与南湘彼此“残忍”纠缠,他还将是整部戏中矛盾升级的关键人物,他在顾里璀璨的王冠上留下了致命的污点,也因此几乎摧毁了四姐妹的友情世界。他当着林萧的面,捏着顾里的脸恶狠狠地说出两人上床的事实;他想要拥抱南湘被拒绝后立刻动手打她;看到南湘在酒吧堕落,他心痛地拥抱她……这个男人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内心不堪却执着,只有南湘一人,为了南湘,他什么可怕的事情都可以做出来!

李悦铭 饰 简溪——温柔

李悦铭饰演的简溪是林萧的初恋,干净阳光的外形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与杨幂身着校服骑单车的戏份更是令人怀念校园纯纯的初恋。原作书中男主角简溪用“外表干净俊秀,橡树一样挺拔,且待人温柔,有绅士风范”来形容,是一个沁人心脾、让人如沐春风的“暖男”。

人如其名,简溪一直是大票书粉心中的择偶标准,干净阳光又爱得深沉。可惜影片将他黑化了,他莫名地嫉妒林萧与崇光,怀疑林萧与其他男人有不伦关系,他甚至理直气壮地出轨毫无歉意……书粉们,接受这个事实吧,书中的简溪爱林萧爱到骨子里,即使出轨也是被逼,但电影里的简溪就是一个平凡的男人,女友没时间陪自己时就贪恋其他女生的爱意,这样的简溪令我们失望之极。

王琳 饰 叶传萍——腹黑

叶传萍是个强势又有手段的女人,可以说因为她的存在使得顾里与顾源的感情路走得异常坎坷。在一段叶传萍与顾里掐架的戏份中,居然出现了雪姨在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的经典台词“好大的口气”,让观众瞬间穿越,仿佛看到了雪姨附身。

叶传萍不仅仅是个不可一世的贵妇,还是个精明老道的商人,她控制欲极强,想要用儿子的婚姻换取更大的家族利益,最后甚至诱惑顾源说只要他能帮自己收购顾里家的盛世集团,就让他和顾里结婚。可惜这个精明的妇人万万没想到,儿子顾源和准儿媳顾里会偷偷联手摆她一道,甚至大闹她精心为顾源和袁艺准备的订婚仪式。有一个不听话的儿子就够气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强势的准儿媳,这位商界女王怕是没好日子过喽!

杜天皓 饰 卫海——天然呆

卫海对唐宛如来说是初恋,对南湘来说是第二个男朋友(不小心书透了)。这个有点愣头青的运动少年透着一股好欺负的天然呆,明明是唐宛如被他不小心看光光后反而是他大声尖叫,唐宛如生气地大吼“你叫什么啊你”,这个呆瓜竟然报上自己的名号“我叫卫海”!这一幕让多少观众笑掉了大牙。

卫海的纯真在对待唐宛如的问题上就可以看出来,哪怕唐宛如不停地骚扰自己,卫海也不会生气,只是说宛如是个好女孩,值得更好的男生去爱。电影里,卫海的戏份不多,如果你想要更了解这个阳光男孩,建议你看书,剧情反转会让你“大吃一斤”!

小时代顾源范文3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互联网营销;营销模式创新

一、供给侧改革的概念

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这被视为市场将从以前的重“需求管理”为导向,转变为注重“供给管理”和注重经济的不断持续增长。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与重视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侧”相对应的,从生产端着手,以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为主要内容,通过产品和原材料的加工来解放生产力,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改革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真正处理僵尸型企业,淘汰落后的产能,并将经济发展方向锁定在新兴产业领域、创新行业领域,创造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营销模式不是一种手段或方式,而是一种体系。一个好的营销策划案如果执行到位,能取得满意的营销效果,这就是好的营销模式,所以,营销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去执行。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使互联网营销成为了21世纪营销模式的新宠,搜索引擎营销、聊天群组营销、病毒式营销、BBS营销、博客营销、互联网口碑营销、软文营销等营销模式相继出现,这些模式运用是否成功,还取决于市场的特点、顾客的需求、产品性能和服务保障等,互联网营销实施过程中,能否切实保障供给,最终满足顾客越来越有特点的需求仍然是营销模式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优质供给不足成为互联网营销的瓶颈资源配置型公司通过连接用户和服务方,从中获利。理论层面,从商品或服务触达用户,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等各个环节。实际操作中,中间的环节是复杂而且多变冗长的。这些环节极大地浪费了公司和整个社会的资源,而互联网企业是将“去中间化和去中心化”作为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理论基础。分析美团大众点评的案例,美团大众点评不可能管理到餐厅内部和物品供应链环节等问题;如果出现了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怎么配置也达不到效果。优质供给不足,就使得各资源配置型公司交易额打折扣;滴滴Uber的用户体验差,与司机对道路的熟悉度有重要关系。不仅仅是滴滴Uber和美团大众点评,现实中不少“互联网+”项目或各行业O2O项目都遇到了资源供给端出现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体育行业O2O项目,由于中国的体育馆太少、足球场太少、健身游泳馆太少,不管怎么进行高效配置,这些体育项目在目前都很难引发市场强烈的反应。2.线下和供给侧创业潮初见端倪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市场已经要求公司提供更优质的产品,究其原因就是在线下线上供给段可以有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在中国大陆市场,有着13亿多的用户需求,市场潜力巨大,这是任何公司无法忽视拒绝的大蛋糕。大量的公司已进入早期的互联网运营模式,但是无论是O2O或“互联网+”项目,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已经不是线上,而是线下。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早期的互联网企业就进行了商业化尝试,取得可喜的商业化业绩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培养了一大批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新兴人才。新的时代领航者就极有可能从他们当中产生出来,他们在线下领域工作,采用更高效的手段创造出更接近用户需求的供给,这样新的产品就会大幅度地提高质量和服务。3.线上线下、前端后端的整合速度加快供给侧改革配合社会需求的压力,起着促进作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者的相互作用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将加速各行各业的线上线下进行整合,前后端之间的整合。在互联网商业化新时代之前,中国虽然是统一市场,但没有以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方保护下,市场的自由发展在很大程度是走比较崎岖的道路,在各行各业出现的龙头企业很多都是规模大但是实力不强,换句话说,就是利润低,产品和服务与互联网融合的不够好,然而,在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许多公司在线上线下融合中发展快速壮大,相互整合也有了初效,比如:阿里投资苏宁、万达投资同程旅游、阿里和腾讯投资滴滴、滴滴和优步达成合并等。2017年3月份两会期间,有一道崭新的风景,那就是共享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甚至不少代表、委员和两会记者也骑上了共享单车。作为新兴产业,共享单车为城市生活、产业经济都带来了不少改变,消费者线上消费,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划定共享单车停车位等,单车公司就可以通过对大量消费者的数据分析,在单车“最后一公里”消费这里找到线下消费的增长点。基于产业供给链效率提升的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也将互相打通,产业链前端、后端整合的加速也会大大加快,一旦大数据打通,那么高效率的产出势必呈现。比如大众点评之前投资的EPR服务商,阿里巴巴投资的石基信息都是典型代表等。

三、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建议

1.构建顾客价值为核心的互联网营销思维模式消费者需求一般具有与生俱来的一些个好,在互联网时代出现后,更具有善变的特征,企业之间往往为了获取更多的顾客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如何使顾客的选择更加具有价值,如何增加顾客让渡价值,更成为企业营销模式变革和创新的焦点。第一,思维逻辑是先导,思维的变革导致模式的变革,企业营销模式的重新构建首先要以思维变革为基础。所以,以顾客价值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营销模式需要首先以此为核心,这样才可能起到导向作用。确定符合时代的营销模式和可行的销售策略,借助互联网工具对顾客的各种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利于营销人员选择更加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商业活动,进而可以更高效率地完成营销目标。第二,企业价值的创新主要在对于新的工具技术和平台的使用,当下体现更多的是尝试互联网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一个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过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产品的生命周期就会出现明显的缩短现象。互联网企业要想要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保持差异化优势,只有运用新的科技才能保持竞争优势,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和进行产品规格品种的创新来实现,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生产、货源,确保市场需求的合理供应。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公司对于目标市场中需求的盲目性预测,进行精准化生产。在另一方面,公司还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及时关注竞争者的市场动态,搜集并分析数据,比较后得出最优采购方案,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原材料和产品,最终确保市场竞争优势。第三,企业要构建顾客价值创新的新型营销模式,还需要将流程创新作为最核心的保障。只有新的营销思维才可能培养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企业里还要落实在生产、市场调研、渠道开发、供应链等活动与流程创新上。这样,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的信息,制定适应市场的营销策略,促进企业销售量的不断提升。2.利用“互联网+”实现营销外部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企业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最重要的功能,这样来提高互联网用户企业对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基于“互联网+”时代,只有合理利用整合企业外部资源,创业创新营销才能获得明显的实施效果。首先,目前经济环境下受互联网影响的众多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规模不大,企业内部拥有的各种物质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对于这样的企业想要在互联网背景下较快发展,就应该在营销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资源的杠杆作用,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产出。其次,企业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的价值创造需要互联网的帮助。所以,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相关工具来实施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落实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计划。再者,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加强与顾客的互动[4],顾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更便利地参与到企业产品的设计等价值创造环节中,从而将顾客价值链和企业价值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最大程度地发掘和利用对消费群体资源的潜在价值。3.运用“互联网+”增加顾客价值链挖掘互联网营销的核心是顾客价值最大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库中保存的客户信息资料,为特定消费者进行特点需求的精准化营销,这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营销模式创新的必然。顾客价值链是顾客价值的形象概括,顾客价值挖掘不仅是满足顾客现有需求,更应该挖掘顾客的心理感受,包括情感、尊严、价值观等,只有掌握了顾客的内心世界,才可以维持与企业的长期关系。众所周知,企业提供顾客价值越大,竞争力就越强,溢价能力也就越强。顾客价值链的整体性要求供给侧改革下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运用互联网数据和先进技术找到顾客价值提高的技术或方法,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定偏好,更大程度地及时提供与顾客需求相吻合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企业要特别注重加强与顾客之间的有效沟通,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就培养了顾客忠诚度,提高了顾客的终身价值,最终也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四、结语

供给侧改革给企业的营销提供了机遇,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保证产品或服务的及时、高质量供给并进行互联网营销模式改革,将成为竞争的重要力量,一旦这种互联网营销系统建立并投入实施和运营,那么这个公司的目标市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因为互联网具有天然垄断性,行业竞争对手之间会再建立一个相似的互联网营销网络系统,这是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的,也可能失败的风险。在营销模式创新过程中,互联网企业不论是强调顾客价值增值还是强调新技术运用,都会在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资源整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康.推进供给侧改革打造发展升级版[N].经济参考报,2016-3-1(2).

小时代顾源范文4

    一、关于电影艺术及其电影艺术的“生命”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所谓艺术,一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1]所以,本文所谈论的电影艺术便是隶属于艺术领域的一种精神产品。

    接受者在欣赏电影艺术时都应该把它们当作有“生命”的东西看,但是,反过来说,要想让接受者把电影艺术当作有“生命”的东西看取决于该影片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有没有赋予它“生命”;本文所谓的“生命”不完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即,一部电影在具有华丽的布景、时尚的包装、强大的演员阵容等的条件下,也应注重情节、思想内涵中的“内容”;在这里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大故本文所谓电影艺术的“生命”一方面指的是,一部电影具备的“横向张力”,即它所具备的,能够使一部电影具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的因子;这些因子包括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具有的有机性、超越性、启发性;另一方面,指的是一部电影的“纵向张力”,即它的影响能够持续的时间,也就是它的“寿命”。

    二、《小时代》(Ⅰ)、(Ⅱ)情节的无机性

    所谓电影艺术的“有机性”可以理解为情节的整一性,即,一部作品应该有“头”、“身”、“尾”,且各部分情节的衔接、突转应该是自然的,就像一个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生命统一体,不是一个生硬地拼接起来的“四不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着作《诗学》是对古希腊悲剧创作的总结性着作,他在《诗学》中指出,“根据定义,悲剧是对一个完整划一,且具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因为有的事物虽然可能完整,却没有足够的长度。一个完整的事物由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起始指不必承继它者,但更接受其它存在或后来者的出于自然之承继的部分。与之相反,结尾本身自然地承继它者,但不再接受继承的部分,它的承继或是因为出于必须,或是因为符合多数的情况。中段指自然地承上启下的部分。因此,组合精良的情节不应随便地起始和结尾,它的构合应该符合上述要求。”[2] (第74页)其实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所讲的即是,一部好的悲剧应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且各部分之间能够自然过渡,其实艺术门类之间很多规则是想通的,同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种种关于悲剧的创作规律仍适用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电影艺术。

    电影《小时代》(Ⅰ)、(Ⅱ)以繁华都市——上海为背景,以四个从高中起就一直很要好的且性格各异的女孩——顾里、林萧、唐宛如、南湘各自的爱情、友情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她们从进入大学、实习到毕业后的故事,根据该片的内容可将该片定位为一部讲述校园青葱岁月的爱情电影,所以该片的观众群体也大多集中于“90后”和“80末”。但是,不论是电影《小时代》(Ⅰ)还是其姊妹篇《小时代Ⅱ之青木时代》的情节发展逻辑都是存在着硬伤的。故事情节经不起任何推敲,情节穿帮高达十多处。

    比如:这四个女生都是在上海读高校,但是影片中的唐宛如的表现不仅不像一个大学生,任何事都要求助于顾里。她打球换衣服时,因女更衣室的门被锁住了,她便跑到男更衣室去换衣服,但是,被一个同样进男更衣室换衣服的男生——卫海看到了裸露的上半身,但是,影片中的唐宛如的表现完全不符合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正常女大学生的表现,她对此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且以此为契机对这个男生展开追求。

    影片中情节穿帮也不在少数,简溪和林萧坐在长椅上谈情说爱,林萧起身离开,简溪赶紧拿着她的包追了过来;但紧接着的镜头,他们身后的长椅立刻就消失了。再如,顾里和林萧为了举办服装走秀去浦东考察场地的时候,险些被一个花盆砸中,花盆坠落的路面明显有积水,随之影片给了花盆一个特写镜头,可能是为了使花盆摔的姿态看着很“优雅”,路面上的积水消失了。《小时代》(Ⅱ)中顾源的母亲被顾里和顾源玩弄于鼓掌之间,最后顾里借由一个顾源未婚妻和前男友的视频将顾源的订婚典礼“搅黄”,成功破坏了顾源的订婚典礼,影片中,顾源的母亲是不喜欢顾里的,他希望顾源娶一个有利于家族利益的女孩,所以,按照影片发展的逻辑应该是即使是顾里来搅顾源订婚典礼的局,她的母亲也不会坐视不理;但是,影片中顾源的母亲却默认了这场由她儿子顾源和顾里自导自演的局,而且对此默认。

    更有甚者,《小时代》(Ⅰ)中以“杯子”为中心的“摔杯子——买杯子——还杯子”系列情节不仅经不起推敲而且出现了连续穿帮的现象。林萧进入《ME》杂志社实习成了宫洺的助理,宫洺有严重洁癖,喝不同的饮料要用不同的杯子,在他的办公室有一墙壁的杯子,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即,林萧在《ME》杂志实习,帮上司宫洺倒水,因拿杯子的一瞬间打了一个喷嚏,打碎了那个杯子,之后,林萧不得不去买一个新的杯子来赔,但是,杯子的价格高到她自己的钱已经不够支付,她便向男友简溪请求帮助,简溪很快赶到,便把银行卡给了林萧让她刷卡付钱,刷完卡付完钱后,简溪提出要带她去吃好吃的,被林萧以要赶紧去还杯子拒绝了,简溪只好失望地走了,就在这时简溪忽然转头告诉速林萧银行卡的密码是林萧的生日。导演在这里无非是想借这个细节表现简溪很爱林萧,连银行卡密码都设置成了女友的生日,但是,却成了最大、最明显的穿帮镜头。简溪告诉林萧银行卡密码是在她完成付款之前,如果林萧刷卡前不知道密码,怎么能完成付款?既然完成了付款,就表明她知道密码,那简溪又何必走之前多此一举告诉林萧密码呢?反过来说,简溪在林萧付款之前是没有告诉她密码的,那她又是怎么完成付款的呢?要刷银行卡付款得先输密码,然后才能完成付款;这是日常生活最简单的逻辑,但是,这样一部斥巨资打造的电影连这种最简单的生活逻辑都不符合。紧接着故事还是围绕着“杯子”展开到了还杯子的那晚,林萧在楼下感慨宫先生的“孤灯”,可是算上大堂,这间亮灯的房间也不过10层左右,根本就不是她跟宫先生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因为之前影片表现的林萧去《ME》杂志社面试的楼层是30层。

    所有的这些情节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服务的。但是,所有的这一些列以“杯子”为中心的情节,不仅是不符合逻辑甚至是简单的生活逻辑,而且情节的穿帮不是一处而是连续性的穿帮。影片中很多情节牵强附会,给人的感觉是“为情节而情节”,即:为了镶嵌一个情节进去,必须先镶嵌另一个情节做铺垫,没有遵循现实生活和情节本身发展的规律,给观者一种很不自然的感觉,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衔接很生硬。这样的例子在影片中屡屡出现,在这就不一一枚举了。

    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一部电影的细节不仅是情节构成的要素更是连接一部电影情节的纽带,因此,一部电影的情节要想顺利发展以及达到自然地过度,细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将一部电影比作一个巨大的机器的话,电影的情节就是这部机器上的零件,那它的细节就是连接这部机器上各部分零件的螺丝。如果螺丝出现纰漏,自然零件之间衔接就会不好,这部机器就无法运行得好甚至无法正常运行。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经过细致地处理的,我不否认,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很多经典的影片如《泰坦尼克号》等也有穿帮镜头,但是,像这样能够被一般观众轻易看出来且数量达十几处之多的电影实属异数,

    任何一部电影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而且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衔接应该是自然,得体合乎逻辑的,但是,《小时代》(Ⅰ)、(Ⅱ)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为情节而情节”、情节与情节之间生硬衔接,不连贯,而且情节的发展不仅是不符合逻辑且是最简单的生活逻辑都不符合,情节穿帮严重,且出现连续性穿帮的情况,由此观之,《小时代》(Ⅰ)、(Ⅱ)这两部电影的情节衔接是无机的,由这样的情节构成的影片不是有机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即使这部影片有华贵的外表作掩护,也难逃粗制滥造之嫌。

    三、《小时代》(Ⅰ)、(Ⅱ)主题的肤浅性

    “生命”一词翻译成英文即:“life”,而在《圣经》希腊原文中“life”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且表现为如下三个版本:第一个为β ο ,即,人的身体生命,指向物质领域;第二个为ζω 指生活,也指精神(spirit);第三个为Psuche指灵(soul),从希腊文中“生命”一词的含义不难看出,“生命”一词不仅指肉体的生命,也有精神、灵等含义,由他具有“精神”“灵”等含义,不难看出该词含有形而上的、超越性的意义。所以,本文一直强调的电影艺术的“生命”,不仅关涉到内容的充实、情节的整一性、有机性更关涉到电影本身主题的超越性。

    所谓超越性是指,一部影片的主题应该带有艺术创作者对这个时代的反思,并由此引发读者对时代、人生的思考,这应该是一部电影最闪光的地方。正如贺拉斯所说:“一首诗仅仅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3](第99页)也就是说,一件艺术品仅有形式的美事不够的,它要有魅力,这魅力就体现在思想上,“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3](第99页)即,艺术创作者的经历、情感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创作的需要,即,一种创作的本能、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使得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闪耀着思想光辉能够感染人的作品。

小时代顾源范文5

关键词:顾城 《英儿》 自我误认

一.离众――超然的遗世独立

顾城曾评价自己是一个生活于现代的原始人。[1]他内心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对人的社会性的根本否定,追求绝对的精神至上,这也直接导致了诗人内心与外在世界出现巨大裂痕。这种裂痕一方面是外在环境对于诗人内心的压抑所致,另一方面是诗人自己内心对于纯净纯美生活的偏执追求所致。

1.他者的压抑――童年的创伤性经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显示,童年的某些记忆或经历对于人类的影响往往是如影随形、终其一生的。十岁,一个不谙世事、纯洁无瑕的年纪,在小顾城和云朵、土地、瓢虫蚂蚁对话时,“”悄然发生,可以说他是目睹并亲身经历了那个充满灾难与荒诞的时代,从这里开始,小顾城的内心与外在的世界便出现了第一道裂痕,现实世界的黑暗以及由此的带来的痛苦,在促进他内心早熟的同时,也剥夺了他正常心理情感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的权力。他多次提到自己是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心理年龄永远停留在八岁,拒绝成熟,是因为内心已经过于早熟,对于外在的事物看的过于透彻而不愿承受这种清醒的认识所带来的痛苦。这种拒绝是一种逃避,一种自我保护,把自己包裹在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象牙塔中,隔绝一切外在世界的入侵,那是一个只有童话的王国,而他是隐居其中的王子。童话,对于顾城来说,不仅仅是自然的本性,更是后来他向外界抗争的一种方式。期间,那段与父亲一起被分配到渤海荒滩上养猪的生活是顾城记忆中难得的快乐时光。在那个荒滩上,顾城亲密地与自然相拥,融为一体,用一个孩童的视角观照着自然界中的万生万物。从小居住于城里的顾城,在乡村待的时间并不久,但这却成为他童年生活中难得的一段快乐时光,并且在后来的人生岁月中,一直固执地坚持这种封闭的情绪记忆,蓝色的大海、湛蓝的天空、布满露水的清晨,这些都构成其诗歌中重要的元素。

2.本我的冲动――对于纯净纯美的追求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属于人的无意识结构,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属于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是理想化、道德化的自我,奉行“理想原则”。正常人格中,这三种力量往往是互相制约存在。但在顾城的人格当中,完全依照快乐原则,超我几乎不起任何作用。

从小,受诗人父亲的影响和熏陶,顾城对自然就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八岁的时候就会将自然中的各种景物和事物变成充满童话色彩的诗句,“那是塔松和雨珠的故事;是云朵和土地的对话,是瓢虫和蚂蚁的私语。”从写诗开始,他就十分注意观察自然,与虫鱼鸟兽对话,闻草木花香,观潮涨潮落,看繁星满天,这种对于自然的深切关照与体验是促使他成为“童话诗人”的重要因素。他笔下的自然是一种被关照过的人格化的自然,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语言动作,人与自然中的动植物可以自由自在的对话。拟人化的写法在顾城的诗歌当中随处可见,宛如来到一个童话王国。对于自然的体验其实就是对于生命的感悟,诗歌与自然或者说是生命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发现了自然也就发现了生命,顾城对于自然的讴歌实际上就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赞美。也正是由于这种在自然殊的生命体验,使得顾城无法容忍外在世界对于他心中理想王国的破坏,他对于人的社会性的否定实际上也是对自己人格中超我制约的直接摒弃,他认为生命价值的实现应该是本我的自然流露,这也促使了其在偏执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二.自我误认的典型

在顾城《远和近》的诗句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一个“你”和“我”的对立,诗中的“你”可以看成是诗人内心一个反观的自我,即想象界的自我。这个自我超脱世俗与自然相近。诗中的“我”则可以理解成一个活在现实界的存在,这里的“看”则与拉康镜像理论的“照”相类似,“你”之于“我”是一个镜中之象,活在想象界的“你”有被抛至现实界的“我”所o法到达的领域。

镜像理论是拉康针对人的自我认识而提出来的。婴儿在镜中识别出自己的形象,人类的自我由此开始确立,并且在后来的一生都会去寻找某种形象将其视为自我。但这种自我从一开始就是在虚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类对于自身主体性的完整感都是通过镜像阶段来获得的,自我即他者,自我是人类自身想象的、期待的、扭曲的甚至是被误认的一个对象。而顾城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对自我误认的典型。

1.审美的乌托邦

在顾城的内心,一直在极力寻找一块镜花水月般的人间天国。他说他要修一座城,把整个世界关在外面。[2]后来,他也终于得偿所愿,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那是位于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激流岛。诗人多次提到:“推开窗,我就看见了海,我知道这是我要找的地方”,“这是我找了二十年的地方”。那个四面被蔚蓝色海水围困的小岛对于顾城来说就是一个隔绝外在一切喧嚣的桃源胜地。在激流岛上的生活对于顾城来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在那里他隔绝与外在的一切联系,拒绝学习外语,不与妻子和英儿以外的人交流,走到哪都带着一顶自己制作的烟囱帽。对于他来说,这种生活才是一种理想性的生活,但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其社会性,顾城这种完全脱离社会性的生活实际上是一种以话语建构起来的如前面诗中提到的“看云时很近”的想象界的生活。乍看起来,他所描绘的激流岛上的生活是一副多么和谐令每个人都心向往之的和谐图景,他摒弃现代社会对自己的所有束缚去构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太虚幻境,所有的快乐都源自自己内心的期待,但是这种美好终究是诗人内心的一个幻景。顾城曾在《英儿》中多次提到与妻子在岛上养鸡以及妻子通过卖鸡蛋来维持生计的,在我们看来,这种基本回归小农社会的生活令人神往,但后来在他好朋友的回忆中,顾城夫妇因为在激流岛上养了几百只鸡,一到晚上,鸡叫声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当警察来到家中劝说谢烨卖掉所有鸡时,顾城一气之下拿着剪刀剪下所有的鸡的鸡头并扔给警察。在这里,我们会发现,顾城在岛上的生活并没能真正做到不受世俗的干扰,换句话说,他理想中的生活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他在书中所描绘的桃园圣地般的生活终究是在虚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爱情的乌托邦

对于正常人来说,看完《英儿》这本小说后,可能都会被顾城在激流岛所建立起来的女儿国所震惊到。他在《英儿》的开篇就说:“你们是我的妻子,我爱过你们,现在依旧爱着......。”虽然在这里,诗人将自己对两个爱人的感情都是给予肯定的,但他不论是对谢烨或是对英儿的爱,都是一种映照在他者的形象上的感情。诗人对于他们的爱不过是经过自己内心关照过后将心中理想形象附着在外部形象上的一种心理。

《英儿》中,顾城提到只有谢烨真的爱过他,但这种爱却并非我们所理解的爱情,而是一种类似于光芒的东西。这里的光芒,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混杂了爱情以及母爱的复杂情感。谢烨对于他来说相当于阳光和空气,他对谢烨的爱源于自己内心无意识的恋母情结。前文提到,顾城从小与父亲一起生活,母亲在他的整个童年生活中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他对于母亲的崇拜源自其内心遥远的女性崇拜。从小,母亲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因此,他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也会比常人更加严重。《英儿》中顾城的朋友就有讲到在生活上顾城极度依赖自己的妻子。从这些都很容易看出顾城对于妻子谢烨的爱更多地像是一孩子对于母亲天生的依恋。如果说对于谢烨的爱是源自他内心深处无意识的恋母情结,那么对于英儿,则更多的像是顾城在爱着另一个自己。英儿可以说是他心中的一个阿尼玛原型。阿尼玛是荣格用来形容男性内心存在的女性原型意象的,也是男性对于女性的一种个人情节。其发展分为四阶段:从夏娃到海伦到玛利亚再到索菲娜。而这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男性心中的母亲形象、对象、爱恋的神性以及男人内在的创作源泉。而在顾城的情感世界里,谢烨对应的就是夏娃的原型,英儿对应的就是海伦,女人性的谢烨温柔、宽容,拥有慈母般的博爱胸怀,而女儿性的英儿活泼、任性,充满活力。如果说谢烨对于顾城来说代表阳光,那么英儿则更像是另一个自己。在小说中,顾城在提到英儿时曾讲到:“我听到一声发自内心的叹息,那是英儿的,也是我的。”

从这些,我们会发现,与其说顾城死心塌地的爱着这两个女人,不如说他爱的从来都是他自己,他爱的不过是他自己心中的一个王国。他将自己内心的理想形象印照在外部形象上并执着于此,由此,他自我的裂痕也越变越大。

三.幻象破灭后的死亡

对于顾城来说,谢烨与英儿都是他在激流岛上构建的女儿国中重要的元素,英儿与谢烨的相继离去,打破了他内心幻境的平衡,也成为顾城自我形象否定的根本力量,从而导致了他焦虑甚至仇恨心理的产生。他多次强调:“出书的时候我不一定看得到了。”知道自己不一定能等到成书的那一天还执意书写,这是一种对于痛苦的反复性体验。虽然有提到《英儿》的成书是源于妻子谢烨的催促。但在根本上还是源自诗人内心极力对想象界的召回。在那个想象的王国里,他是唯一的国王。英儿的离去对于顾城可以说是一个致命性的事件,虽然它逐渐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但拉康说我们都在语言中栖身,记忆的倾向性也决定了语言所涉及的是我们内心所无法忘怀的。激流岛、英儿、谢烨以及顾城自己所创作的所有作品都构成了诗人的一个“看云时很近”的想象界,他是诗人通过“想象”这面镜子看到的影像,同时被这种影像所引诱,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此在世界”中。诗人一直活在这种他者目光的温存中,他还未来得及确认出自我,英儿的突然离去以及后来妻子谢烨的离去造成了他想象界与此在世界的断裂,一直以来他所坚守的执念被两个女人毫不留情的背叛,所有的幻象终被打破,还剩下什么,或许对于他来说,只有死亡吧。顾城曾在自己的诗《的确,这就是世界》中说过:“我没有在世界上活过”,这一观点在某种层度上也与拉康的“人只活于幻象之中”不谋而合。

注 释

[1]《墓床―顾城 谢烨海外代表作品集》,虹影、赵毅衡,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小时代顾源范文6

凭借独特的思考维度,借用“定位”工具,通过探讨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通过品牌定位,夺取顾客心智资源和部署战略,获得企业的卓越绩效,以期从中吸收、借鉴企业成功的精髓,应用于质检机构的市场竞争中,从而迅速抢占质检市场的制高点。

关键词:

定位;品牌;战略;卓越绩效;心智;聚焦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19-03

质检机构市场化的脚步越走越近,我们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上,检测数据的准确、客观、公正使我们各质检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检测市场的开放,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纷纷涌入有限的竞争市场,仅仅依靠检测质量优势已不能持久的立足于检测行业的顶端。我们质检人需要考虑,在进入市场竞争的三五年保护期内,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质量是企业成功的立足之本,这是企业成功理所当然的事,所有的企业都寻求工具和技术去衡量质量,然而每个企业都必须这么做,那么通过质量就无法实现差异化。质量不是差异化,质量是战略部署的一部分。战术是钉子,战略是锤子,钉子钉的位置不对,再有动力势能的锤子也不能完成有效定位。质量存在的目的,不在于质量本身,而在与质量之外的社会成果。社会成果即品牌在顾客心智中注册、成为统一思想的代名词。当社会成果因未纳入顾客选择从而变得没有意义甚至消失时,质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与动力。

本文借用竞争和信息时代的新生产工具-定位,用另一种思维维度,从定位视角通过探讨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通过品牌定位,夺取顾客心智资源和部署战略,获得企业的卓越绩效,以期从中吸收、借鉴企业成功的精髓,应用于质检机构的市场竞争中,从而迅速抢占质检市场的制高点。

1 品牌战略经历了产品时代、形象时代和定位时代三个阶段的演变

1.1 产品时代

我国改革开发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处于稀缺时代,大量的需求已经存在而且竞争不激烈,此时不需要品牌战略,竞赛主要通过在工厂比拼生产线、生产速度与成本展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高涨,对产品也可以忍受将就,因为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20世纪80年代,企业也不需要品牌战略,巨大的需求拉动企业飞速成长,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经过竞争就达到近百亿元的规模。正是这种成功,导致了后来的问题,当这批企业面临巨大的过剩、剧烈的竞争,就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往往只能有最原始的降价手段来应付短期的危局。

经过一番残酷历练后,企业意识到,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竞争方法,这时劳斯・瑞夫斯发现了有名的USP理论即“独特销售主张理论”,该理论有三条原则:通过每则广告都向顾客提出同一个主张;这个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所不能或不曾提出的;这个主张必须有足够的促销力,能打动顾客。乐百氏纯净水“27层净化”的USP,金龙鱼“脂肪酸比例符合1:1:1健康标准”的主张是新理论使品牌成功的例证。

1.2 形象时代

在很多领域,如果竞争尚属于初级阶段,我们都可以通过USP迅速取得突破性成果,但是竞争程度与层次一高,USP战略就有问题。原因是随着科技更新速度加快,竞争对手模仿的速度更快,今天你讲一个独特性,明天我就能复制一个,渐渐消费者已被“教育”成对产品的功能性不太在乎,这时USP理论就解决不了销售难题。

当产品趋向同质化,消费者经验增加,人们开始不注重产品的差异,而是追求超出功能需要的感性价值,企业的战略在于为品牌打造一个独特的形象。这时出现了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该理论三原则为:随着产品同质化的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理性选择减弱;人们同时追求功能及感性利益,广告应着重赋予品牌更多感性利益;任何一则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投资。形象时代的力士香皂,品牌战略就是塑造一个“当红女星容光焕发”的品牌形象,广告主角永远是当红女明星,从张柏芝、舒淇到现在的张雨绮,而且这个女星往往使用过力士后一定光彩照人。

1.3 定位时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尤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品牌形象理论逐步暴露出它的根本问题,由于企业都在塑造形象,形象与形象之间类似,使消费者难以区分。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与信息开始爆炸式增长,人们既无力区分,也懒得区分。因为人的头脑容纳信息的量有限,而消费者的选择是在太多,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已无暇应付,更不用说区分品牌各自的形象。截止2011年,我国的品牌至少170万个,而我们常用的也就那么几千,消费者面临的选择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杰克・特劳特发现,身处信息时代的人们心智启动了两项功能保护自己:一是排斥信息;二是自动将信息简化归类。在这种心智模式下,消费者不再去辨认哪个品牌的形象是怎样,而是把产品分成类别储存起来,同时每个类别又只记那么几个足够应付的品牌。有关品牌的新信息,只有符合这种分类才能接受,凡是与心智中已有信息或概念相冲突的信息,一律排斥在外。定位就是人们的一种保护机制,是人们在信息泛滥环境中的生存之道,通过定位,消费者把与之不符的信息统统划为多余,从而实现简化和自我保护。

2 定位及心智工作运行原理

2.1 竞争信息时代心智工作的原理

竞争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的爆炸式增长和随之而来的信息量的增加,竞争的激增和随之而来不同品类分裂成很多的的细分品类,导致社会“信息超载”、“过度传播”和“选择性爆炸”,太多的信息让人困惑,太多的选择导致混乱,而困惑、混乱的后果是“不必了,谢谢。”定位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实现差异化,他注重心智的工作原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心智是如何工作的,或者说人们是如何思考的呢?了解这个将能更好实施定位。

心智容量有限,疲于应付。在现代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心智完全是一个容量不足的容器,心智不仅拒绝接受与其现有知识或经验不符的信息,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或经验处理这些信息。所以要让人们接受新信息,尽量让信息看上去更像一则重要的新闻;要让人们接受新概念,最好针对老概念进行定位;要让人们接受新产品,告诉顾客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有效。特劳特先生基于心理学的“选择性记忆”机制发现了“心智阶梯原理”,他发现在市场的初始阶段,人们心智阶段上的选择不超过七个,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稳定,人们往往只记住两个品牌,二选一就够了,即“二元法则”,这样衍生出“数一数二”市场原理,即我们要在顾客心智中占据定位必须位于该品类的数一数二地位。

心智厌恶混乱,进入心智的最佳方法是保持简单。记忆不仅仅是记住某东西的能力,它是储存信息的方法,更是一个动态系统,用在思维处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记忆观察事物、理解语言和寻找出路,所以心智憎恨复杂和混乱,对复杂的事物有抵触情绪,它喜欢建议的东西,总想按以下按钮就一劳永逸。所以,进入心智的最佳方法就是简化信息,聚焦在一个强有力的差异化概念上,使其植入潜在顾客的心智中;让人记住你产品,产品的设计、购买的流程必须简单、明确。

心智缺乏安全感。逻辑不能保证说服顾客,心智总是倾向于感性而非理性。人们为什么要购买某种商品?人们在市场中的购买行为究竟如何?心理学家罗伯特.赛托认为:当被问及为何购买某个产品时,消费者的回答要么不准确,要么毫无意义。这可能是他们不愿意说出来,但更多情况是他们确实不太清楚自己的购买动机。这种行为主要是因为人们缺乏安全感,而导致心智缺乏安全感的原因,行为学家认为主要是金钱风险、功能风险、生理风险、社会风险和心理风险等五种形式的可预知风险。所以人们更倾向于跟风购买和从众心理,人们往往只有感知到别人认为某样事物正确,自己才跟着认定正确,看到别人在某种情况下做出何种行为,才判断该种行为是错是对。大家认为,如果许多人都这么做,那么这种做法就是正确的,社会认同原则的存在有利有弊,就像影响人们行为的其他因素。所以,老商品较新商品生命力更强,如果你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人们会更相信你,在购买时也更有安全感,所以传统是一个重要的差异化因素,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2.2 定位的概念及定位四步法

杰克・特劳特定义“定位”:企业必须在外部市场竞争中界定能被顾客心智接受的定位,回过头来引领内部运营,从而使品牌胜出竞争赢得优先选择,使企业产生的成果(产品和服务)被顾客接受而转化为业绩。简言之,定位是人们在信息泛滥环境中的一种保护机制,通过把与心智中不符的定位信息自我删除,实现简化和自我保护的生存之道;定位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实现差异化;定位最重要的不是你想要做什么,而是竞争对手允许你做什么;定位是简单,是聚焦,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定位主要分四步:第一步,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过多的选择和有限的心智,决定了经营方式已从顾客导向转向了竞争导向;第二步,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即定位;第三步,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即信任状;第四步,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组织结构、产品规划、运营设计并引导企业如何进行内外的沟通。

3 定位与品牌、战略、卓越绩效的关系

3.1 定位与品牌的关系

(1)商业竞争需要以“品牌”为基本单位,品牌是企业将成本转化为及绩效的转换器,衡量企业经营决定性绩效的方式也将从传统的财务盈利与否转向为占有定位心智资源与否。

企业用什么进入顾客心智并占得优势地位呢?那就是品牌,顾客心智中不存在企业,只有品牌。企业无法将整个组织装进人们头脑,只能代表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符号装入顾客头脑,这些符合就是品牌。每个企业无论实际的产品经营做的多么好,如果不能在顾客心智中建立起品牌,那所有的投入只是成本,无法转化为绩效。

信息和竞争时代,组织最有价值的资源不再是土地和资本资源,甚至也不是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而是品牌所代表的的心智资源,没有心智资源的牵引,其他所有资源都只是成本。联想最大资源是联想这个品牌本身,它在顾客心智中占据电脑的定位,联想成为顾客心智中电脑的代名词;百度最大资源也是百度这个品牌,它在顾客心智中占据搜索的定位,百度就是搜索的代名词;而可口可乐是可乐的代名词,它在顾客心智中占据可乐定位。为了创造顾客和争取市场,企业必须以品牌进入顾客心智并和对手展开竞争,使其品牌成为该品类的代名词,当顾客产生相关品类的需求,他会首先想到该品牌。当你占据一个定位之后,消费者还会附加其他的利益在你头上,这你被认为是同类中最好的,目前行业流行说:一流企业卖标准,而当你在顾客心智中建立了品牌后,你就掌握了一种标准,就是光环效应。

(2)定位本质是完成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注册。

定位就是定义了你将在哪一领域建立领导定位,而抢占心智资源是清楚明显的建立了领导地位,使你的品牌或企业成为某个代名词。成功的品牌都在顾客心智中拥有一块心智资源,这是品牌的基因,如豪华轿车行业,法拉利占有“速度”,奔驰拥有“名望”,宝马控制“超级驾驶机器”,沃尔沃讲究“安全”。

品牌仅在工商局注册是不够的,那仅是取得经营资格而已,关键要在顾客的心智中完成注册,品牌才算安全,抢占顾客心智中的定位资源才算是将品牌真正注册成功。企业家要弄清楚,你所在领域中顾客的心智资源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分布的?竞争对手已拥有何种心智资源?企业能抢占何种心智资源?如何去抢占?

目前国内企业“各领三五年”,原因是大多数企业缺乏“心智资源”,仍停留在产品经营的思维层面,而鲜有用品牌经营思维来统筹企业。但是产品有生命周期,科技提高越快,更新速度越快,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节奏,企业也不断起伏更迭,将产品做成了短期的时尚,如流行一时的商务通。另外,还有个误区,企业通常将名牌等同于品牌。名牌不等于品牌,名牌只是在需求高涨的特定时期,因为知名度而给顾客提供了品质的安全感而存在的短期现象。而只有在顾客心智中完成了注册,即成为某个类别或特性的代名词时才能成为品牌。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的品牌普遍面临着如何将名牌向品牌升级的严峻挑战。

3.2 定位与战略战术的关系

(1)战术决定战略,战略推动战术,战术好比特定波长的光,战略就是能射出这一波长的激光器,要穿透消费者心智,二者缺一不可。

战术是一个概念,是独特的或与众不同的视角。这个概念必须有差异化,有竞争性,如大众汽车推出的“第一款”小型轿车甲壳虫就是一个优秀的竞争性概念,大众甲壳虫不是市场上出现的第一款小型汽车,但它是第一款消费者心智中占据“小型”定位的汽车,它把小尺寸变成一种优势,正如大众广告语“想想还是小的好”。而战略则包括许多要素,这些要素都以此单一战术为核心。

战术是一个具有竞争性的心智切入点,而战略是一致性的营销方向。首先,战略以选定的战术为全部核心;其次,战略包含了一致性的营销活动,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营设计,产品规划,产品确定、定价、分销、广告、公关、包装、命名等各种营销手段,企业进行的内外沟通等所有运营和营销活动紧紧围绕既定的战术展开;最后,战略是一致性的营销方向。战略一旦确定,方向就不应该改变。

如果战术是钉子,战略就是锤子。战术是一个能产生成果的切入点,战略则是对竞争对手施加最大战术压力的配置方式;战术是外部的,它以传播为导向,战略是内部的,它以产品、服务或公司为导向;战略的目的是调动资源促使战术优势得以实现,防止竞争对手破坏你的战术。战术让业务相对于竞争对手实现差异化,战略则赋予战术翅膀,让业务腾飞。要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定位,二者缺一不可。

(2)定位战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思维,而传统战略是“自上而下”的思维。

战略的制定应该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即战略应该建立在对企业本身实际战术的深入了解和参与的基础上。“自上而下”以目标为导向,先设定目标,然后设计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大多数目标无法实现,设定目标像是在做挫折练习。而“自下而上”是找到一个有效的单一战术,将其纳入战略规划中,其原则很简单:由具体到整体,由短期到长期。

“自上而下”的思维易犯两个过错:一个是拒绝接受失利,人们往往只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另一个是不愿利用成功,即它导致人们忽略与既定战略路径无关的其他机会。“自上而下”的管理者强迫事情发生;“自下而上”的管理者则尝试开发现有的事物。“自上而下”的管理者追逐已存在的市场;“自下而上”的管理者寻求新的机会。“自上而下”的管理者由内部导向;“自下而上”的管理者是外部导向。“自上而下”的管理者相信远期的成功,接受短期的失败;“自下而上”的管理者只信奉自始至终的成功。

3.3 定位与卓越绩效的关系

企业取得卓越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运营效益和战略。

波特刊于1996年11-12月号《哈佛商业评论》的论文《什么是战略》中指出,运营效益和战略是企业确定卓越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

企业实际经营要做的,是根据外部竞争环境确定行得通的定位,然后围绕品牌打造规划内部的运营战略,最终实现以成功品牌赢得生意和打败对手。定位首先表现为品牌定位,一旦企业在市场确定了能被顾客优先选择的品牌定位,应立即引入企业内部,从而成为企业一致性的经营方向,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根据打造的品牌定位,决定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营设计,产品规划:确定产品、价格、分销、广告、公关、包装、命名等各种营销手段,并引导企业进行内外的沟通。

企业要以竞争性定位为核心,对运营活动进行取舍,建立独特的陪称,提升运营绩效。

当定位明确后,可以很明确识别出企业投入中哪些20%的运营产生了80%的绩效,从而通过删除大量不产生绩效的运营并加强有效的运营而大幅提升生产力。王老吉的成功实践就是很好的例证,王老吉通过每一年针对定位检索内部运营,总能发现不少于定位要求不合的运营,同时也存在对定位机会投入不足的运营活动,通过加强后者和删除前者,短短七年,有了飞跃性的突破,而且仍在高速成长中。

4 结束语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基石,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证,企业在发展中的首要任务是打造品牌,而竞争的本质是夺取顾客有限的心智资源。定位不准如同照相机没对准焦距,无论再多胶卷,也没有一张照片是可用的、清晰的。而定位成功的关键在于“由外而内”精准定位获得顾客心智的认同,“自下而上”确定企业投入与资源配置的方向,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心智阶梯中打上烙印,驱动企业卓越绩效。这意味着我们质检人需要更好的掌握如何在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建立品牌认知,从而应对国内乃至国际上无处不在的竞争,长久立足于质检事业的顶峰。

参考文献

[1](美)杰克・特劳特,艾・里斯.定位[M].谢伟山,苑爱冬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美)杰克・特劳特.什么是战略[M].火华强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