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的策略范例6篇

人际沟通的策略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1

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学生和老师之间信息、知识的交流和传递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师生之间的这种沟通过程称之为教学沟通。教学沟通应该是双向的、理解性的。教学沟通是基本要求是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真诚。我认为,真正理解学生,是要教师抛弃自己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断,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相通与共感,即罗杰斯所说的“移情性理解”。教学沟通还应立足于教师应真诚与学生分享自己,只有互动的沟通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的、自然真实地与学生分享,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2国际市场营销教学沟通模式设计

沟通的本质在于换位思考,那么教学沟通也应该站在学生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具体来说,就是依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传递所需要并愿意接受的沟通信息,并采用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考核方式获得学生的反馈。国际市场营销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一方面,作为大三的学生,他们本身也有很强的自我展现的欲望和对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因此学生希望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上升为主导地位,同时深入营销活动过程以培养自己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相关的营销技能。另一方面,该课程也涉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如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知识。因而,我认为在国际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教学沟通过程中应该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本文所设计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主导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为主,辅以学生与学生和教师与教师的教学沟通模式。

学生主导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模式是一种由老师设计学习过程并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则充分利用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依照所设计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自主地开展学习,这样老师只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的方式主要是一种课程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学习模式,即由老师根据开展营销活动的程序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安排课程任务,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课程任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避免自主学习的孤独感,同时又可以通过团队给学生的学习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之间的沟通主要是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开展教学研讨会以促进经验的交流以及协作式教学,协作式是指由各有所长的几位老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每个老师主讲自己擅长或研究的领域,这样可以解决学生视觉疲劳问题,又可以提高该课程总体教学质量。关于上述教学模式,本人已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初步尝试,虽然这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但总体来说,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且比较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国际市场营销教学沟通策略设计

既然教学沟通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那么在教学沟通过程中沟通的相关理论应该也同样可以适用。下面我们就用沟通的基本策略来分析一下国际市场营销的教学沟通活动。

1)沟通目的策略。国际贸易专业主要培养综合性应用型外贸人才。既要懂得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和主要工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又要掌握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因此,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沟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选择并进入国际目标市场,进行国际市场细分和定位,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能力以及其它相关能力。

2)沟通主体策略。沟通主体策略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我是谁、我在什么地方,即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以及自我提升。在教学沟通中,老师作为信息的最初发出者,在开展教学沟通之前应该做好自我沟通,首先认识自我,静下心来思考自我,了解自己的可信度;然后分析自己与学生之间应该确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最后不断地提升自我,如提高自己的学历、职称、教学技能等,或者是不断学习与所交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接着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对于国际市场营销这门课,应采用指导性沟通策略和咨询性沟通策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沟通,在认识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个性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国际营销的理论知识,然后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沟通客体策略。所谓的沟通客体策略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根据客体的需要和特点组织信息传递信息,实现建设性沟通。作为教学沟通,老师不能只考虑我觉得哪些章节比较容易讲或者说是我比较专长,我就讲哪些章节,而应该考虑作为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作为一门课程,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应该掌握哪些专业技能,然后再去安排教学内容。据我的经验,学生对国际市场营销的认识是,它是一门能够传授给自己在国际市场上开展营销活动能力的一门课程,他们想知道如何开展国际营销活动以及所需要的方法和策略。

4)沟通渠道策略。沟通渠道策略主要是指沟通方式的选择策略。沟通方式主要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又包括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沟通方式反映在教学沟通上就是指教学方式、方法。由于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在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意愿的基础上我对教学方式做了一些完善,除了传统的案例教学,我们安排了包括环境分析、市场调研、销售实践等实践环节,同时在课堂上情景模拟和情景分析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更简洁清晰的思路传递信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总之就是给学生一个多样化的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平台。

5)沟通信息策略。沟通信息策略包括沟通信息内容的组织策略和沟通信息表达策略。在教学沟通中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语言表达策略。在教学信息表达策略方面,主要的创新点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采用双语教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第二,尽可能使用启发性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心完成课程任务,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相关技能。

6)沟通环境策略。沟通环境策略就是指在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沟通时机和沟通氛围。现代大学生是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又善于表现自我的一代,他们喜欢一种比较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专业地玩,即在玩中思考获得知识,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因此,我在教学沟通中首先与学生建立一种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放下负担,把上课看作是一次平常的沟通而已,因为营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沟通,包括与客户、供应商、政府、社会公众等的沟通。然后在课堂上预先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景或是任务,大家一起交流思想观点,并给他们更多的肯定与鼓励。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总结给出理论指导,最终达到在玩中学习的目的。

4小结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2

关键词: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胜任力

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在面对职业压力情境或事件时,运用自身的内外部资源,做出任何旨在消除、减弱或预防该压力情境或事件的努力,它包括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教师胜任力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职业能力、责任和特质,是把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一种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对教师的工作绩效有较强的预测和鉴别能力。一些研究表明,个体的应对效能感和其他因素相联合对应对策略有直接效应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人格特征对其应对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②③。胜任力作为教师的职业能力,在职业压力情境中会增强应对效能感,影响应对策略的选择;国内尚无职业压力与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胜任力的关系。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河南省三个市的两所重点中学和一所普通中学的320名教师进行问卷测试,共回收有效问卷262份。其中重点中学119人(男教师60名,女教师59名),普通中学143人(男教师69名,女教师74名)。骨干教师85名,非骨干教师177名。教龄1~5年的149名,教龄6~10年的53名,教龄11~15年的22名,教龄16~20年的22名,教龄20年以上的16名,本次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二)研究工具

1.教师胜任力问卷④

徐建平编制,共有95个题项,包括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养、人际沟通、建立关系、信息收集、职业偏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等九个因素。采用1-5的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单个项目的平均分越高,表明胜任力水平越高。该问卷各分维度的同质信度为0.823,0.837,0.813,0.818,0.803,0.710,0.640,0.545,0.637,整个问卷的a系数为0.964,可以保证测量的可靠性。问卷各个因素之间基本上呈中等偏低相关,各个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592~0.837之间,存在较高相关,可见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问卷⑤

马娟编制,共有35个题项,包括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求助型应对和维持型应对四种应对策略。量表采用1-4的4级评分法,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从来不用”,“偶尔采用”,“比较常用”,“经常采用”。四种维度构成项目的同质信度分别是0.859,0.778,0.637,0.585,整个问卷的a系数为0.812,说明问卷具有可靠性。

(三)问卷施测

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在各校的校务会议上施测问卷。测试时间安排在年后学校上班的第一天,为保证教师真实回答,请学校领导回避。

(四)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l3.0for windows处理。

二、结果

(一)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胜任力的相关

注:*表示在 .05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 .01水平上显著相关。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胜任力的关系,为此,本研究首先考察了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四种应对策略与胜任力及其九个因子的相关(表1)。结果发现,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正相关,维持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求助型应对仅与教师胜任力及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存在显著负相关。

(二)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回归分析

注:*p

运用逐步回归的多元回归分析法,以调控型应对、维持型因对、求助型应对和情绪型应对为因变量,考察教师的胜任力及其人口学特征对它们的回归效应,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教师胜任力中的个人特质、关注学生和信息收集对调控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其中个人特质的预测性非常高。教师胜任力的人际沟通对维持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且标准化回归系数为负值。教师胜任力的个人特质、人际沟通和人口学特征的年龄、性别对求助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其中人际沟通的预测性较高,且人际沟通和年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负值。对情绪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的仅有胜任力中的关注学生。

三、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职业能力对职业压力的影响⑥⑦。但是,至今没有研究者对教师胜任力与应对策略的相对重要性进行量化比较。本研究对教师胜任力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胜任力水平高的教师善于选择成熟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维持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胜任力水平低的教师偏向于选择不成熟的应对策略,那么教师胜任力的提高有助于更有效地应对职业压力。求助型应对仅与教师胜任力及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存在显著负相关,可见教师胜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应对策略的选择,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和社会都认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模范,所以教师在遭遇职业压力情境或事件时,极少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而是采用其他三种应对策略。Banks的研究表明,进行两年专门辅导训练的大学生的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且与控制组差异显著⑧。这给教育很大的启示:虽然教师胜任力是较深层次的个人特征,但是教师胜任力是可以培养的。

进一步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尽管教师胜任力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存在显著相关,但是教师胜任力中只有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信息收集、人际沟通进入了不同应对策略的回归方程,这说明在对师范生教育和教师培训时,注重教师的个人特质,重点培养教师的爱心和耐心,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及有效收集信息的能力。以上结果也提示我们,教师胜任力解释调控型应对、维持型因对、求助型应对和情绪型应对变异分别是54.5%、63.5%、72.6%和64.9%,可能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影响着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胜任力中的其他五个因素均没有进入任何一个回归方程,表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师胜任力的关系可能较为复杂,限于本研究方法上的局限及所涉及的变量不多,无法继续深入揭示二者以及他们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年龄和性别对求助型应对有显著预测作用,但是年龄起着负向预测作用,这与Pithers的研究结果不一致⑨,与朱从书的研究结果相同⑩,这些矛盾型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至于年龄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归结于两个方面:(1)年轻的教师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他们把向别人学习和请教作为及时进步的途径,所以遭遇职业压力时会选择求助型应对方式;(2)随着教龄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直接经验得到有效融合,胜任水平的提高促使这些教师能够有效应对职业压力,所以很少选择求助去解决问题。另外,长久以来,我国的性别角色期待效应差异显著,女性视自己向别人求助是有效解决问题方式,众人也认为女性遇到困难时向外界求助是理所当然;而对男性的期待是独立解决困境,且一定要成功完成,这可能是造成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其他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索。

四、结论

(1)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胜任力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维持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求助型应对仅与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存在显著负相关。

(2)教师胜任力的各维度对不同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具有不同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中的个人特质、关注学生和信息收集对调控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中的人际沟通对维持型应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的个人特质和人际沟通对求助型应对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人际沟通是负向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的关注学生对情绪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3)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对求助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人口学特征中的年龄对求助型应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注释:

①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②徐富明,申继亮.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745-746.

③申继亮,徐富明,崔艳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91-93.

④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⑤马娟,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课堂互动行为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⑥刘秋颖,苏彦捷.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其人格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5)17-21.

⑦徐富明,朱从书,邵来成.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28( 5)1240-1242.

⑧Banks,Freddie,Jr.,Butt,Mahmood.Attracting Minorities Into Teacher Education: A Model Program That Works[J].Blacks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1997,13(26)49-52.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3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求同存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求同存异”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求同存异,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4

截至2014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组织“走进央企”系列活动已持续六个月。活动期间,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大批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走进央企进行调研采访。被媒体誉为“最难采访”的央企也一改往日形象,主动敞开大门,与社会各界坦诚相见。国资委并且在官网开设活动专栏,意在让各方“走进央企、了解央企”。

与之相应,国资委在2014年1月正式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中央企业品牌建设水平。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末,要涌现一批品牌战略明晰、品牌管理体系健全、品牌建设成果显著的企业;形成一批产品优质、服务上乘、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诚然,包括央企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都在努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有意识地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项目的投入,如降低碳排放、环境保护、减少浪费及提升服务效率等,借此来树立良好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最大限度地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但很多时候,企业付出的努力却未得到明显的社会回应,公众尤其对国企、央企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还颇有微词。

“央企的社会贡献率与它的社会美誉度不成正比。”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近期回复媒体相关置评请求时说。一直以来,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中央企业备受各方关注,可以说始终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是什么造成一方面企业很努力地在履行相关社会责任,一方面却又不被认可?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沟通问题。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社会责任与价值沟通领跑的责任品牌时代。责任品牌作为一个新事物,企业对于责任品牌的需求或认知方面还处于初期阶段或探索阶段。应该说,责任品牌的建设首先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沟通策略。对责任品牌的沟通渠道和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和调查分析,有助于为企业开展责任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责任品牌沟通的对象和价值

企业要实施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必须建构在与其投资人、员工、消费者、政府、供应商、非政府组织(NGO)、社区、媒体等等所有利益相关方以及社会公众对其企业愿景和品牌价值观充分认知与认同的基础上。而没有一个清晰的、有针对性的利益相关方沟通管理机制是很难解决企业发展战略中遇到的沟通问题,更无法起到最大化传递品牌核心价值的作用的。

责任品牌作为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与实践的新一代品牌类型,在塑造过程中需选择适合的沟通渠道、制定科学的沟通策略,面向内外利益相关方广泛的传播,从而实现在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互动中负责任形象的累积。责任品牌的沟通渠道和策略,架起企业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桥梁,有助于传播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打造负责任的品牌,提高企业的责任竞争力。

全方位利益相关方沟通

如何有效地与各利益相关方建立沟通,传递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现在仍然有很多企业将沟通看做是企业外部市场行为,是针对销售对象或与商品竞争相关的市场环节采取的沟通措施或推广活动。其沟通目的则是为了强化商品价值在销售过程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这对于因产品高度同质化而导致竞争力削弱的众多品牌而言,沟通只能是暂时的杯水车薪。

当然还有就是以国企或央企为代表的垄断型企业,其经济作用和市场地位使其承担更多的是整个国家或某个城市的民生福祉的责任而非市场份额争夺,其更主要的沟通目的则在于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如何采取更具亲和力的沟通方式,最大化地提升自身的品牌声誉和品牌信任度,解除因不良事件导致的公众消极心理。

然而,这些沟通都是比较单一的或表层的,往往只能解决个别问题或达到部分目的。责任品牌的沟通必须通过建立有效的全方位利益相关方沟通与传播机制,让各利益相关方认识到品牌与其利益的息息相关性,从而形成对品牌的认知甚至认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将品牌所呈现的社会价值根植于公众心里,从而塑造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形象,最终让企业获得持久的品牌感召力和价值提升。

责任品牌沟通的价值

要达成全方位利益相关方沟通这一目标,仅仅依靠传统的沟通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企业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相关方沟通。它是建立在洞察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品牌关系以及需求与认知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企业不仅要了解外部利益相关方――投资方、供应商、社区及顾客等对企业的实际期望与企业社会价值之间存在的认知差距,还要解决企业内部员工、组织及部门之间存在的责任意识差异,再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策略与传播方案加以弥补。

责任品牌传播的重要特点是结合企业自身运营和行业实际,在满足利益相关方期望和需求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沟通渠道,制定相应的沟通策略,针对利益相关方进行精准、有效的传播。企业在传播的过程中,结合公司的责任实践议题,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与传统的品牌沟通渠道相比,更具针对性、建设性。企业通过开展责任品牌传播,能够让股东、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公众等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增加企业信息披露透明度,消除不必要的责任误解,树立企业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同时,责任品牌传播能通过各利益相关方反馈意见,及时对品牌建设策略进行调整,保障公司品牌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通过推进责任品牌建设,创新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方式,有利于整合现有资源,利用自身优势,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责任品牌沟通的策略模型

为评估责任品牌沟通策略的有效性,在选择责任品牌传播的渠道和策略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科学有效的评估依据,构建责任品牌传播评估模型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在参照典型品牌传播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传播的内容、对象、介质和渠道等传播要要素,初步构建起一定的沟通策略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企业面对利益相关方恪守企业承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必尽义务和应尽义务时,还要更多地关注企业的愿尽义务。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讲,愿尽义务是指企业应该为社会繁荣、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和贡献;从服务意识来说,愿尽义务其实就是企业为提升服务获得更大的满意度,所提供的附加服务;从品牌角度讲,则是品牌将商品价值转化或是提升至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的体现。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声誉,重视企业愿尽义务行为是企业品牌快速获得社会及公众好感度的最佳途径。而这也是责任品牌沟通工作的重要一环。

责任品牌沟通策略的制定与应用

对于沟通策略,企业首要面对的是与各利益相关方需求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其次,再针对沟通对象进行沟通渠道规划。整体来看,这种规划涉及沟通策略的制定、实施、监控和调整等环节,从而才能保证企业在推动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责任品牌建设时,让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准确地理解企业传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价值主张。

沟通策略的制定即是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品牌沟通现状的基础上,吸取成功经验,根据评估模型有目的地制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能够有效传播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的品牌沟通策略。具体在沟通策略的选择过程中,需要以推动责任品牌建设为目标,以责任品牌实践和管理为核心,深入开展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沟通。

沟通策略的实施则要求在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目标,有组织、有秩序地展开责任品牌沟通工作,保证沟通策略的顺利实施。以广州供电局为例,在责任品牌沟通策略实施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类型的行动,具体实施不同的沟通策略。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话语沟通 策略 分析

基于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束缚下,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而言,要想打破灌输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落实教改的全面要求,就需要借助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明确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够为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奠定基础,并促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翁,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实现教学内容与策略的科学调整,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话语沟通来实现师生间的互动,能够促使教师明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以自身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促使教师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形象,以良好师生关系的打造来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促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此外,教师还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落实因材施教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借助激励性语言促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保障。尤其是在践行教改全面要求的过程中,借助师生双向互动的开展,能够明确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践行人文教育的内涵与要求提供出路。

二、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具体策略

(一)巧妙设问以搭建起师生沟通互动的桥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问题的巧妙设置,能够为师生间实现话语的有效沟通互动搭建起桥梁,进而借助课堂提问这一话语策略的实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实际践行中,对于教师而言,则需要实现对问题的巧妙设计,能够在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兴趣与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促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实现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进而在主游收知识的同时,为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挖掘与培养奠定基础。

以小学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为了促使当代小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出文中小女孩的实际生活境遇与情景,进而感受小女孩的悲哀与现实的残酷,实现对学生同情心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在文中“擦火柴”的部分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一次擦然火柴时小女孩都看到了什么,又为什么要连续不断的擦燃火柴。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精读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并给出答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火柴的光亮处看见大火炉等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与感悟,并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巧妙设问的方式来强化师生互动,为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以强化师生间的沟通互动

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促使教师与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与互动,这也是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有效策略之一。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尚未形成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借助直观形象且具体的事物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则可借助多媒体或是实物的方式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为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提供基础,并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提供保障。

以《盲人摸象》这一课为例,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很难体会到盲人的世界是怎样的,加上很多学生并没有摸过真实的大象,进而在学习这一课内容的过程中,也就无法理解到盲人摸象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想象。因此,在上课之初,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来展示一幅完整的大象图片,在以各个不同身体部位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展开想象力来想象一下,大象的象牙、耳朵、象腿、后背以及尾巴都像什么,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然后引出这一课的内容:几位盲人想知道大象长什么样,于是就用手就摸大象,那么他们摸到的大象到底长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下《盲人摸象》,学习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则语言故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三)借助实践操作来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互动

对于教师而言,要想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互动,还可借助实践操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观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与思考的过程中,与教师间实现良好的互动,进而为实现对课本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吸收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奠定基础。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从其身心发育的实际特点出发,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加的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动手实践,因而,教师可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借助实践教学的开展来搭建起师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比如:针对《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内容,如果单纯凭借学生的想象力,难以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的一幅绝美风景图,进而影响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弱化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可从作者描写桂林山水的视角出发,从网上寻找到与之相符合的实物图片或者是视频短片,然后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桂林山水的实际样貌相结合,进而更好的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分析与解决,强化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综上,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搭建起师生间有效的沟通互动桥梁,以明确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强化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可借助巧妙设问与实践操作以及创设教学互动情境的方式,促使师生间以有效的话语沟通策略来实现良好的互动交流,为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佳.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探析[J].留学生,2016,(06).

人际沟通的策略范文6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策略

一、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沟通问题及原因分析

1.沟通问题。(1)企业管理者未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还是想当然的认为只要下属听话就行,不需要多进行沟通。(2)员工之间观念的差异。在企业当中,某些员工本身感觉到地位的卑微,有自卑感,认为自己提的意见和建议也不会得到领导重视,所以,干脆就不提;有的员工认为员工在对领导汇报时,只是局限在溜须拍马方面;还有的员工为了保护自身小团体利益,对企业整体利益根本不关心,也不愿意和领导沟通。员工之间这些观念的差异,成为了沟通的严重阻碍。(3)指令多沟通少。特别大企业普遍存在会议、指示、指令多,而与基层员工双向交流沟通少。造成高层对基层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基层执行高层决策时积极性不高。

2.原因分析。(1)观念的不一致。由于管理者和下属之间,所处地位不一致,需要就自然不同,形成的理念也就存在差别。管理者与下属在沟通中双方基于这样或者是那样的考虑,在沟通时未能尽心交流。被动的情绪不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更不适合团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另外,还由于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也让沟通存在某些差别。(2)“金字塔型结构”的缺陷。企业内部普遍采取的金字塔型结构由于层次多,结构庞大,这让信息之间的沟通传递慢,影响组织效率。与此同时,在信息传递中存在交叉重叠现象,让组织流程与信息被曲解或被人为破坏。(3)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高层决策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层层向下推行形成惯例,忽视基层员工对决策的理解支持是影响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策略

(1)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企业的高管应该充分重视沟通,从上往下才能确保中层以及基层管理者、员工等对沟通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还应该构建畅通渠道,让信息能够便捷准确传达到各个方面,以便让各个方面获得有效而全面的信息。企业构建日常的沟通制度,将招聘录用时的沟通、岗位培训前的沟通、工作中的沟通、考核沟通、离职沟通等多个方面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按照员工的基本需求,召开座谈会、员工心理状况定期调查等非正式沟通,真正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2)充分发挥领导在沟通中的作用。企业沟通工作源于最上层的高管,好领导能清晰表述分析和决策,来引起员工的行为,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内部沟通成功主要决定于领导。企业领导者应该从企业实际出发,选取多元化的、适合的沟通渠道,假如脱离企业实际情况与具体要求,不注重沟通类型与渠道的选择的话,往往会带来企业内部的沟通障碍。(3)使用好的沟通方法。科学有效的沟通是主动与有效信息传递过程,需要发讯方与受讯方形成好的习惯,对沟通的方法进一步规范,尽量减少或者避免沟通过程中出现障碍。发讯方应该善于清晰说出自身的意愿,并在表达的过程中使用好的表达技巧,做到口齿清楚、观点明确,将语言和表情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受讯方需要学会倾听,做到全神贯注,对非语言信号要善于感受,避免对信息产生误解。(4)合理协调人际冲突。企业内部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兴趣、目标、期望等多个方面的差异,这容易发生人际冲突。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员工的真正意图,切中问题实质。管理者还需要重视组织制度与程序方面的完善,真正做到权责清晰。构建企业章程是预防与解决人际冲突的突径,可以有效激励与约束员工,处理不认真履行人员,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使用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员工的生活与工作,避免企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管理者应该提升员工的工作与生产积极性,使员工将精力主要放在工作上面,避免出现由于人际冲突造成的负面影响。(5)重视非正式组织在沟通中的作用。平时应注重与非正式组织的沟通,以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相关诉求,在涉及多数员工关心的问题时,与非正式组织中关键人员的有效沟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总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中,还存在员工之间观念的差异、企业管理者未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等问题,只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采取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领导在沟通中的作用、使用好的沟通方法、合理协调人际冲突等方式就能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打造和谐、高效的团队。

参考文献

[1]罗怡萍,何书安,沈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0(2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