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范例6篇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范文1

尽管“以学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如何体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如何基于学情设计教学目标、提出教学策略、生成课堂教学,成了每位教师研究的焦点。笔者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的教学为例,尝试在低年级开展借助“预习单”导学,依托学情诊断把握真实的学习起点,顺学而导。

【教学目标】

1.通过预学单反馈识字学情,借助拼音、查字典、课文情境、体验学习等方式识字学词,通读课文。

2.通过学生有疑反馈,自主解读课文,借助质疑课题、朗读、品味语言、课堂讨论等形式,立足体验,言意兼得,初步感受大画家的高超画技和虚心求教。

3.积累“一……就……”“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夸赞、称赞、赞扬”等词句运用,感受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表达的言简意赅。

【课前预学】

(一)课前学生根据预学单自主学习课文

(二)教师根据学情整理反馈,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觉得困难的词语基本集中为“戴嵩”“浓墨涂抹”“惭愧”“和蔼”几个新词,尤其是“浓墨涂抹”,这个成语学生感到十分陌生,构词规律不清楚,有的圈成“浓墨”“涂抹”,有的甚至圈成“墨涂”或“墨涂抹”;课文朗读重点基本集中在第一段“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一句的断句和第五自然段中牧童的语言。因此教学重点确定为读准“惭愧”“和蔼”等词语,理解、积累“浓墨涂抹”。

教学难点:学生对课文中两个人物的自主解读停留在浅层次,如70%的学生认为戴嵩是位“著名的画家”“和蔼的画家”,只有20%的学生解读到戴嵩的“虚心”“敢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而有25%的学生则认为戴嵩“粗心”“不认真”。因此教学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语言品读、课堂讨论,感受大画家的高超画技、虚心求教,提升自主学力。

【学程预设】

一、课前预热,赏画识人

借助课后资料袋欣赏国画,初识“戴嵩”。(正音识形“戴”)

二、引入课题,了解大概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与戴嵩的《斗牛图》有关。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这与课题有什么关系?以后我们给故事取题目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意图说明:题目是故事的眉目,故事的题目具有多重教学意义,可以渗透命题方法,可以了解故事梗概,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等。)

三、通读课文,识字学词

师:课文中的哪些句段写画家,哪些句段写牧童呢?

第一板块:通读写画家的句段。

学情预设:

1.学生尝试读相关句段。

2.教师根据学情导学。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师逐一出示词卡: 引导学生读好长句。

(意图说明:根据学生的学情反馈,跟进针对性的指导练习。这一长句学生朗读的重点在断句,教师设计“滚雪球”的趣味挑战练习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巧妙地解决了长句朗读的停顿,学生学得趣味盎然。)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师:这句话比较难读,是因为有不理解的词语,几乎每个小朋友都圈了这个词语。(出示预习时学生圈画“浓墨涂抹”的情况,有的圈成“墨涂抹”,有的圈成“墨涂”)这是个固定成语,浓墨/涂抹。“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是我国国画两种不同的绘画技巧。徐悲鸿的《八骏图》,哪儿用“浓墨涂抹”,哪儿用“轻笔细描”?(生上台指)

(意图说明:依托学生的先学诊断学情,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展开教学。借助课后插图《八骏图》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可谓情境学词,有情有趣。)

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小老师教学“和蔼”“拱手”“惭愧”。

第二板块:通读写牧童的句段。

学情预设:

1.学生尝试读相关句段。

2.教师根据学情导学。

“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牧童指着画上的牛,说:“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用尾巴驱赶牛蝇的样子。您没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吧?”

相机结合识字教学“驱赶”“牛蝇”,多音字“夹”当堂查字典,师指导根据意项选择读音。

(意图说明: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倡导“语文课堂上要把字典利用起来”。字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学生运用字典自己解决问题所获得的体验,要极大地优于教师的告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良好习惯,也就是养成思考、求索、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将会让学生终身受用。)

四、深读课文,言意兼得

师:课文读通理顺了,那么,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画家?老师从你们的预习单上发现30多个小朋友都认为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还有个别小朋友认为他是个虚心的画家、粗心的画家,读书读出自己的感受非常棒,我们可以展开有趣的讨论,各自说说是根据哪些句子读懂的。

学情预设:

1.著名的画家。

唐朝有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花大价钱购买。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如“教书先生”读错引导学生查字典验证)

师: “一……就……”写出了戴嵩的画非常受欢迎,你能不能也用“一……就……”来夸夸戴嵩的画技?(随堂作业:他的画一______,就______。)

师实物投影点评学生生字书写。(重点是“钱”)

师:课文中商人用“绝妙之作”、教书先生用“神笔”来称赞戴嵩,如果你也是围观的人,你会怎么称赞呢?(根据学生学情相机出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神来之笔”引导学生运用。)

2.虚心的画家。

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师:刚才我们用“一……就……”夸了戴嵩的画技高超,现在你能不能也用这个句式来夸夸他的虚心求教呢?(随堂作业:戴嵩一听牧童说他画错了,就________。)

师实物投影点评反馈书写。

(意图说明:“一……就……”是本文的一个语言训练点,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让学生在课文情境中循序渐进地积累并运用这一关联词语,并借助这一关联词引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表达出来,同时结合生字词的书写,先尝试写,再指导。)

3.粗心的画家。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粗心”?(学生可能会说“很快”)很快画成一定是粗心吗?其他画家来画牛能很快画成吗?这说明了什么?

(意图说明:认为“戴嵩是个粗心的画家”虽然为数不多,但却是很典型的儿童思维方式,几乎每个班中都有25%左右的学生会这样认为。课堂是个容错的地方,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出现了有疑解读,是最真实的学情,教师鼓励学生阐述个体的感受,引发群体的对话讨论,这不仅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个性差异的“内化”过程。)

五、小结课堂,后续存疑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范文2

没想到看到第3页就令我爱不释手。陈大伟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每个人都熟悉的坐井观天的故事,由此引发的思考却深深地震撼着我。他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大家都像故事中的青蛙一样,都在“井”里:我们所处有限的环境是一口“井”,我们过去狭隘的经验、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是一口“井”,书本、朋友、探索、自我反思资源是我们的“小鸟”,而无论我们怎么跳,最后也只是从一口“井”跳到一口更大的“井”中。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想做自由飞翔的“小鸟”,“333”工程正是这样的孵化器,而教学反思与改进犹如它有力的双翅。

震撼一:我们不要“用一生的辛苦忙碌攀登到人生阶梯尽头时,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

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该思考通过教学让学生得到什么。陈教授以《画家和牧童》教学为例: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

课文讲的是唐朝画家戴嵩画牛受世人追捧,但一位牧童却指出了他的错误的故事。

陈教授听很多老师讲这堂课大同小异。老师在写课题时把“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点,然后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板书有什么特点?”同学回答:“‘画家’写得大一些,‘牧童’写得小了一些。”正中老师下怀。老师接着说:“是的,这里的画家是一个著名的画家,牧童是一个十分普通的牧童,而且是一个小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著名画家和一个普通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是分析戴嵩画画的水平如何出神入化,一个如此著名的画家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在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时,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这种品德多么难得,多么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小小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我们应该学习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省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执教的老师获得了一等奖。在区级公开课的议课活动上,陈教授让大家讨论:“我们应该学习的是谦虚这种品质,还是名人的谦虚品质?刚才,你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读得不理想,先后有三位同学直言不讳地提出他在朗读中的问题,这位同学都虚心接受并感谢了帮助他的同学,这位同学虚心的品质是否宝贵?成就大了,人格是否就不平等了,我们还要用写大一点和写小一些来强化?我们是不是在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名人崇拜’?”

陈教授观课议课的目的并不只是提出问题,同时需要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他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最终大家认为,应当让学生明白做人应该虚心,善于观察,要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和大人,最终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

我读到这里,也犹如“感到一声炸雷”。

我的教学中何尝不是这样?我在上《大作家和小老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不也是这样设计的吗?更令我汗颜的是,连板书都是一样处理的。天哪,我过去自鸣得意的课堂都教给了学生什么!这不正是“梯子搭错了墙头”吗?我现在才明白,当萧伯纳要小女孩回家告诉家长“今天碰到了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时,小女孩反唇相讥“你别忘了今天你遇见了苏联小姑娘娜塔沙”的意义。当时我就事论事,只让学生总结出了小姑娘的机智,没有让学生从小姑娘口中体会人人平等的深意,确切地说,我这个自以为是的老师的思想境界连一个小姑娘还不如。换句话说,我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如同井底之蛙。

再反思反思,我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的都是学生所需要的吗?细细想来,恐怕还是以知识为主,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创造性就更不要说了。天天喊以学生为本,课堂上真的以学生为主体了吗?注意到那些只是机械参与的中等生和冷漠旁观的后进生了吗?也许只是偶尔吧!愈反思愈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但同时也愈激发对“大海”的渴望。

震撼二:提问重要,但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更为重要;自己的问题先自己想办法

陈教授给我们讲述了《苹果落地》教学案例,他启发我们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得到哪些东西?大多数人认为应让学生意识到好奇心很重要,要敢于提问。而他却认为,学生天生就有好奇心,重要的是如何进行保护,保护得好,就不用刻意激发,保护不好,以后激发困难重重。

陈教授的设计是让学生从文中感受到提问重要,但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更为重要;自己的问题先自己想办法。再进一步渗透观察、猜想、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自己不也是常用爱因斯坦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来激发学生大胆提问吗?但我注意过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吗?我强调过解决问题的重要吗?我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接着陈教授又举了第二个例子。当你的孩子问你蝴蝶飞舞为什么没有声音,而蜜蜂却有,你也许会很负责地告诉他是因为翅膀振动快慢的原因。看似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实质上是切断了孩子自主探究的途径,形成了知识的依赖,丧失了动脑的机遇。那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陈教授提醒我们,要通过实践培养孩子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正如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是一个好教师还是一个坏教师?我的学生也喜欢提问题,就是一个“小问号”,我不是常常充当百科全书的角色吗?不是常常为之而自鸣得意吗?

震撼三:勤快的老师包办出懒学生,勤快的老师带出被喂大、什么也不会做的学生

在教学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个老师处处包办代替,面面俱到,有些老师唯恐学生不懂,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担心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懂,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的过分“勤劳”换来的是学生的过分依赖,培养出的只能是不善思考、不具个性、不思创新、因循守旧的学生。

我今年接手四年级的一个班,第一次写课堂作业,我让学生拿出《补充习题》,好多学生呆呆地望着我不动笔,我开玩笑地说:“我脸上又没有题目,看什么?”一个胆大的学生说:“以前老师都是把答案抄在黑板上的!”这可把我给雷倒了。更雷人的还有,作文课上,有的学生掏出作文选就要照抄,有的盯着我。这次我有经验了,我问:“不是还要抄在黑板上吧?”我了解一下,以前有的班的确是这样的。我真佩服他们从前的勤快老师太有才了,把学生都变成了需人喂养的雏鸟。难怪上课很少有人回答问题,需要深思的难题,举手者更是寥寥无几。

好在从陈教授这里学到了许多应对的方法。首先是“断奶”,斩断他们对老师的过分依赖,让他们自己去思考问题。其次是教给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一些有梯度和广度的问题,让他们学会深入地、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第三是用追问法,多问问为什么。第四是用脑力碰撞法,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

震撼四: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教学。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陈大伟教授引用崔峦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的内容,向我阐述了多元模式的精髓。

我们所知的模式主要有常用的凯洛夫五步教学法,叶圣陶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模式,学、导、练模式,目前流行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整分整”模式。本学年,连云港市也在强力推进“三案六环节”模式,阻力重重,原因很多,比如大家对三案模式还没有清晰的概念―― 一线老师水平有限,需要形象的模式而不是深奥的理论;更有人们的习惯思维,当初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流入中国的时候,当时的人们一笑置之,后来不是在我国流行了几十年吗?今天要改变它,人们又像当年一样的态度,惯性使然。

当然,不管是过去的模式,还是现在的三案模式,我想它们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具备崔峦所说的“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而其本身的步骤环节并不重要,适合本班学生和老师的才是最好的。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阅读教学已成为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所以,教师对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抓住语言文学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了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就告诉我们,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内涵的最敏锐、最丰富的把握和感悟。情景阅读教学法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在创设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联想,激发美感、情感,展开理性感悟,进入品味语言表现的音色美、情感美、形态美等审美活动中去,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情景教学法:概念与特点

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即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它具有“四特点”:行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行真,主要是要求形象富有真切感,即神韵相似,能达到可意会,可想见就行。情切,即情感不仅仅作为手段,而且成为语文教学本身的任务,成为目的。意远,与情景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儿童的眼前,造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儿童的情绪,成为一种助推剂,成为学生想象的契机。理寓其中,就是从教材中心出发,由教材内容决定情景教学的形式。

二、情景教学法的原理:角色转换

小学情景阅读教学把教育的影响定位于情景,承认情景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情景教学,在优化的特定情景中进行,既有教师的意图,又有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的角色使儿童投入,再现教学内容的角色,体验角色和评价角色的心理活动中,产生进入情景角色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既有担当角色的知觉,产生体验角色的情感,又有发展角色的体验,合乎情理地感悟出相应的行为和语言。学生从过去只是静静听老师施教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的角色,进入教学活动情景,强化了主体性投入的意识。

三、情景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入戏、体验、出戏

情景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设置情景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入戏、体验及出戏,教师必须根据教材中的课文特点,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好一个“导演”:

(一)基础: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好的“引路人”,在教师的点拨下,他们就能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进入课文情景。如教《画家和牧童》一文,根据教材的重点,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巧妙引导:“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当一回老师,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几个问题,看谁最会动脑筋?待会儿来考考大家。”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激活了――画家跟牧童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牧童比画家更懂画牛呢?为什么旁边的观赏者都夸奖画家呢?为什么牧童敢于指出画家的错处?……学生在质疑、探究、品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画家与牧童由于生活体验不同,产生了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体会。

(二)关键:运用生活情景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将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有机地融为一体,寻找更适合学生阅读探究的鲜活的“生活话题”。如学习了《邮票齿孔的故事》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收集到的关于邮票的更多故事,课堂上孩子们非常踊跃,纷纷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跟同学们交流,并且更深刻地体会到课文的中心思想: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我们的收获肯定比别人多;而在学习了《小村庄的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调查家乡的环境污染及治污情况,让孩子们在调查中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可见把课文情景与生活情景相结合,能让孩子们在愉悦生动的生活中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核心:体验角色情景

在探索阅读过程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真情,把阅读和角色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积极读书的强烈愿望。如学习《丑小鸭》、《狐假虎威》、《揠苗助长》等童话寓言类文章的时候,我有意选择一些角色让孩子们表演,并配上适合的音乐。孩子们在课堂上有了当主角的主动性,都非常用心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朗读好自己的“对白”,上课的气氛一下子都被调动起来,对阅读更有兴趣,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转折:激发想象情景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范文4

教材分析

快乐的牧羊人是一首蒙古族儿童歌曲,歌曲模仿了羊的叫声,旋律欢快,活泼紧凑,与舒展的节奏交替出现,相得益彰,歌曲运用了领唱、齐唱、合唱、童声与男声等多种演唱形式,音色丰富。歌曲是用蒙语演唱,虽然我们不能听懂歌曲的词意。但是从音乐的旋律中就能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内容

欣赏《快乐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能感受歌曲《快乐的牧羊人》欢快的情绪,感受合唱时声音的优美。

2.能分辨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能小组合作编创舞蹈动作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分辨演唱形式。

2.用伴奏、舞蹈等多种形式来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当中,有一个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吗?学生回答。

2.师:是的,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牧马放羊,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内容是蒙古族的一首童谣,叫《快乐的牧羊人》。

二、简介歌曲相关内容

1.简介蒙古族,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了解蒙古族。

2.简介歌曲含义。

三、欣赏

1.初步欣赏,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特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1)教师提问: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答:欢快、活泼。

(2)分享交流想象的画面。教师提问:同学们,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所想象的画面呢?

2.第二遍聆听,区分乐段。

教师提问:歌曲有几段歌词内容?生答:有六段歌词内容。

3.第三遍聆听,分辨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1)教师提问:歌曲有哪些演唱形式?教师例举演唱形式,并讲解其区别,学生听辨。生答:领唱、齐唱、合唱。

(2)分段聆听,教师引导学生听辨歌曲具体的演唱形式。

四、简单学唱,加深歌曲旋律的记忆。

学习中文版的《快乐的牧羊人》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五、表现音乐

1.生用自制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2.教师指挥,学生集体演奏。

3.选出部分学生编创舞蹈形式表现,多种形式合作表演。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语文;小学;牧童;教学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

有感情的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学生读导读部分,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学习方法)

1.回顾旧知,切入新课

①读读以下诗句,你有什么发现呢?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

②、在这些诗句里,我们发现了许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儿童,有懂事的,有贪玩的,有聪明的,也有悠闲自在和淘气调皮的,他们各自在忙什么呢?

③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牧童,看看他在做什么?

2.自读自悟,感知诗词大意

①自由读三首古诗词,借助拼音读准诗句。

②认读生字。

③边读边想,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大意。可按以作提示:这首诗写了谁?他在做什么?从哪句中知道的?

3.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①欣赏美丽原野:

出示第一句诗:草铺横野六七里

A.指名朗读。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原野?

从那里看出来的?指导理解“铺”字

(一个“铺”字, 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B.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男女生分别读)

②倾听悠扬笛声:

A.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

B.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

C.播放悠扬的笛音。

D.多么悠扬的笛声,是谁在吹呢?(出示第二句诗)

E.指名朗读,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③体会自由生活:

A.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B.出示后两句古诗

C.轻声朗读诗句,想一想: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

品味“卧”的美妙。

是呀,牧童已经劳累了一天了,现在吃饱了饭,终于可以歇息了。这里诗人不用“立”“坐”,而是一个“卧”。你觉得“卧”这一个动作妙在哪?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用词的准确和精妙所在)

E.情感朗读诗歌。

这真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卧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清清的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温柔的抚摸,耳边还传来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声,此时此刻,躺卧在草地上的牧童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如果睡着了,梦里又会梦见什么呢?

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真是一个( )的牧童?

看到眼前这位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谁也不忍心去打扰他美丽的遐想。轻轻地诵读诗歌。

眼前的一切,在诗人吕洞宾看来,更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牧童休憩园,牧

童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再读诗。

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里,既想躺下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诗。低吟诗歌。

(配乐背诵)闭上眼,让这一切的诗情画意融入我们的脑海,伴着这轻风明月,背一背,送给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创设情境,学生更能入情入景地读,比老师说要怎样读,更能走进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儿)

④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A.吕岩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牧童呢?

B.介绍吕岩,知道原因。

(吕岩 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⑤改写短文

A.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这部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声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

B.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

五、板书设计

牧 童

铺 弄 卧

悠闲自在 纯真烂漫

参考文献

[1]成桂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J].都市家教,2011(10).

[2]鲁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新思路初探[J].新课程(教研版),2012(2).

教育学知识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范文6

一、 故事激趣法

故事是学生百听不厌的。在很多诗词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或有趣的传说,把这些故事或传说讲给学生听,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比如,诵读《所见》这首诗前,就可以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的诗人袁枚,在林间小路上,偶然看见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袁枚被牧童清脆的歌陶醉了,他静静地欣赏着,暗暗称赞牧童真是“金嗓子”。正听得出神的时候,不知怎么的,歌声突然中断了,这是怎么回事?袁枚往前走了几步,仔细观察动静,只听到知了在鸣叫,他看见牧童从黄牛背上慢慢地下来,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着、寻找着。袁枚一下子明白了,这个牧童是想捉那树上鸣叫的蝉呢!袁枚觉得这情景非常有趣,诗兴大发,立刻回到书房,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写成了我们今天要读的这首诗《所见》。

听完了这个童趣盎然的小故事,机灵可爱的牧童形象深深印入了学生的脑海,再诵读《所见》这首诗,理解诗意就水到渠成了。

同样,读《塞下曲》之前,给学生讲“飞将军”李广夜巡射“虎”,箭入巨石的传说;学《赠汪伦》时,告诉学生,聪明的汪伦巧借“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说辞,邀请诗仙李白来家乡欢聚的趣闻……有这样趣味盎然的故事或传说铺垫,学生对古诗词内容无不心领神会,印象深刻,诵读起来自然游刃有余。

二、 猜谜导入法

谜语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谜语初具雏形,到了唐代诗歌大兴,很多人用诗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了不少谜语诗。这类谜语诗集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读来琅琅上口,有着浓浓的诗味和谜语的情趣。学《画》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

小朋友们,远远地望去,有一座大山,山上树木茂盛,绿油油的一片,走近了细细观看,能看见山上的泉水在往下流淌。可是奇怪,怎么一点儿也听不到水流的声音?明明春天早已经过去了,可是树的枝头依然鲜花盛开,红艳夺目。最奇特的是,当人们走近时,树上停着的一群鸟儿还是一动也不动,一点儿也不害怕。你们猜,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回答后,再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无需老师再讲解,学生也会了然于胸,读得兴致勃勃。类似的谜语诗还有:

“什么吹落了秋天的树叶?什么能吹开春天的百花?什么拂过江面,掀起滔天巨浪?什么飞进竹林,刮倒竹枝一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头上顶着大红冠,身上穿着白皮袄,平时不愿多说话,嗓门一亮天下白。打一动物”(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唐寅《画鸡》)

这类“谜语诗”让学生在诵读中分析思索,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为古诗诵读增添了趣味。

三、 画面记忆法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诵读此类“诗中有画”的古诗名篇时,教师可用图片展示诗中描绘的景象,也可指导学生用简笔画勾勒出诗中的景物,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敕勒歌》描绘了一幅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画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一幅绝美的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诵读时,教师用投影映示一幅幅草原风光图:湛蓝的天空下,大草原一碧千里,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吃草。壮美苍茫的景象一下子就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起来轻松许多。

《咏华山》也蕴含着一幅绝妙的构图。诵读时,学生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一句,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一座高高耸立的华山和几座低矮的小山;读“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时,教师在天空画上太阳,在华山的山腰处画上几朵白云。简单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的记忆,诵读起来印象深刻。

像这样的古诗还有《咏柳》《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宿新市徐公店》等。诵读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图片或在黑板勾勒简笔画,丰富的画面能帮助学生将作品的内容深刻地贮存在脑中,对学生准确理解古诗非常有帮助。学生记住了诗中的画面,也就深刻地记住了这首诗。

四、 表演展示法

有些诗歌叙事性较强,简洁地描写了几个人物出场的场面。诵读这类古诗时,可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扮演诗中的人物角色,补充诗中的情节,既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李白在《夜宿山寺》中,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山寺之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教学时,可设计如下对话,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诗人神奇的想象力,理解古诗的意境。

小孩:伯伯,伯伯,这座寺庙真高啊!您站在阁楼上,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啦!请您给我摘一颗吧!

李白:嘘!我来摘,我来摘!小朋友,说话声小点儿!天上的神仙正从咱们寺庙顶上路过呢!不能被他们听到哦!

《清明》《回乡偶书》《寻隐者不遇》等古诗叙事性较强,诵读时也可以让学生依据古诗蕴含的情节来表演。这种读读古诗,再演一演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诗句内涵的体会,令学生过目不忘。

五、 快乐吟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