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老人作文范例6篇

孝敬老人作文

孝敬老人作文范文1

关键词:孝;文化;孝德教育;治国

引言

尊老敬老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世代传承。中华民族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一个农耕部落,并且是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所形成的社会组织。血缘关系产生了不同的辈分,随之形成了成员之间的等级关系,并且有了各自的分工。从三皇五帝,经历封建王朝,一直到现代社会,崇祖敬老的风尚也一脉相承世代相沿,因为只有凭借老者的经验与智慧,才能习得生产的技能,获得生活的幸福,从而推动部族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

历史上关于尊老敬老的记载,最早是从三皇五帝时代开始的。“有虞氏养国老于上痒,养庶老于下痒;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痒,虞痒在国之西郊。”①可见,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的孝文化历史悠久。不同的朝代对于尊老敬老出发点可能不尽相同,对待身份地位不同的老人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但是“畏祖敬老”的传统却一直没有改变。

根据史书的记载,夏商周时期就一直尊老敬老传承了尊老敬老的传统,并且一步步发展。周武王平定天下后,重新分封天下,使社会秩序又重新恢复正常。在这样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关于尊老敬老的制度建设也随之展开。周代不仅传承了前朝的传统,而且还开创了关于尊老敬老的风俗和节日。比如“乡饮酒”礼,就是周代独有的乡村聚会形式,用敬酒的方式来表达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宴会上要演奏古曲或者《诗经》中的篇章,颂扬老人的德望。在这样的氛围中,让人们不仅感受到礼乐的教化,而且使人们明白父慈子孝。

在周代,对于三老五更之类的老者,不仅普通人要表示自己的尊敬,就连天子都要对他们礼遇有加。这样做一是为了咨询政务,匡扶社稷,而是为了向天下做出敬老的表率。从国家制度层面上,赋税制度也针对老年人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刑罚规定中也有关于老人犯罪的特殊处罚办法,西周时期有“三赦”之法:“一曰幼弱,再曰老耄,三曰蠹愚。”②这样统治阶级从法律的层面,对老年人也给予了尊重。③

另外,在史料典籍中,也出现过关于敬老侍亲的故事,比如“郑庄公黄泉见母”、“灵辄为母遗食”等等。纵观整个历史过程,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从夏商周时代开始了文明的篇章,尊老敬老的传统也开始形成。虽然这个时期内物质不是很发达,但是淳朴的风气为以后中华民族的文明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

提到中国的思想文化,不得不说到儒家思想。孔子创立儒家之初,就提出了关于尊老敬老的思想。“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孟子继承了这一观点,提出“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儒家认为,孝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人活于世间,没有什么事情比孝敬长辈重要。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一切伦理道德的核心,引导着人的善念和善心。在儒家思想里,一个人有了孝悌之心,并把这种孝德从家推及到社会中,这样才能使整个人类感受到爱。

汉初,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与此同时,朝中的君臣钟情于黄老学说,政府提倡宽刑减税,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高祖二年下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④这就形成了西汉特有的三老制度,三老在县域之内德高望重,县的管理者遇事也必须与三老商量。正是由于汉朝政府在宽政持国的政策架构中把尊老敬老的政策作为基本国策。

汉武帝之后,儒家学说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儒家敬老尊贤思想的影响更为广泛,孝事父母传为美德,敬老尊老成为风尚。皇帝也多次颁诏书表达对忤逆行为的不满,令其俭省自行,善事老人。不仅如此,朝廷还通过受粥、赐杖等活动抬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以此弘扬社会上尊老敬老的风气。国家对老人有一定的补贴,同时赐予一定的赏赐,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三、魏晋至隋唐时期

魏晋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以孝治国,把孝作为治国之本。统治者亲力亲为的侍奉自己的母亲,为天下臣民做出了表率。魏晋的统治者对于《孝经》极其重视,不仅让大儒们讲授,而且还亲自作注。皇帝在讲授《孝经》的时候,必须有重臣在一旁相陪,并且分工明确,分别有侍坐、侍讲、执读、执经和摘句。由此可见,讲授《孝经》的隆重和皇帝的重视程度。

南朝梁武帝更是一个孝文化的坚定推崇者。他不仅和大臣们讲解《孝经》,而且撰写了《孝经讲疏》和《制旨孝经义》,同时要求太子也出席。重视孝文化不仅仅局限于汉族统治者,五胡十六国的北方少数民族也同样重视孝文化。对于《孝经》的研究,他们不仅作为教化外民的范本,而且作为汉化的手段之一。北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和孝文化紧密联系起来。魏晋南北朝继承了汉朝“举孝廉”的制度,又设立了九品中正制。其中中正官是用来评价人才的等级,以此来甄选官员。以孝选官,为人事任免制定了标准,这样将国家的意识形态推广开来并制定了奖罚。

唐高祖李渊在高举义旗的时候,就提出了“乞言将智,事属年高。老人等年馀七十,匍匐垒壁。见我义旗,子饣魅馈=盍χ礼,知不可为。肉帛之资,虑其多阙。式加荣秩,以Q其养,节级并如前授。自外当土毫隽,以资除授。”⑤到了唐太宗时期,李世民大力推行孝道。把孝作为百行之本,作为个人道德最基本的素质。在唐朝统治期间,唐太宗赏赐物品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唐玄宗两次执笔注释《孝经》。

在政治方面,朝廷对高龄老人授予一些荣誉性的官职,以此来表达国家对老人的尊崇。这种授官制度是一种非正规的任官制度,因为这些官职不掌握实际的权利,仅仅是一种政治荣誉。

唐朝设立“悲田养病坊”来救助病弱孤苦的老年人,并将悲田养病坊的范围推广到全国各州县,充分发挥扶弱救贫、赡养孤老的作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并逐渐成为唐朝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唐朝政府颁布了“侍丁养老”的法律诏令,为高龄而无子女者配备专员,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四、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的孝文化已经发展到了封建时代的顶峰。从孝文化本身来说,无论是封建政策,还是理论思想体系,都已经臻于完善;从影响范围来说,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宋代统治者不仅继续推行“以孝治国”的方略、而且更加重视《孝经》的推广和教育,另外推行尊老的国策,表彰孝子的行孝事迹,树立孝行模范。民间则有大量的劝孝诗、劝孝文和劝孝故事用来使人们行使孝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正是这样比较简单的形式才使得孝道文化能在民间流传开来。因此宋代的孝文化呈现通俗化的特点,且劝孝对象趋于民间化。

到了元明清时期,孝文化的扩展空间已经非常小。在国家层面,各种尊老敬老的政策也基本沿用历朝的传统,没有较大的创新。这一时期主要对历朝历代的孝行事迹以及尊老政策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另外,由于戏曲的高度繁荣,很多孝行事迹也被写进戏曲里,成为独有的“孝子戏”。元明清时期孝文化与前朝相比,内涵和内容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传播形式和途径上变得多样性。明清孝子戏的戏文不但有对李朝历代孝行的收录,而且还有戏曲家的构思创作。

明清时期,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化,都十分重视孝德的教育。在家庭方面,出现了家谱、家规、家训以及族谱、族规等诸多的教育形式,旨在教化族内或家人明教义、知礼仪、尊老幼,从而使孝德教育有一个指导性的规范。在社会教化方面,基本延续了历朝历代所流传下来的乡礼、祭礼、堂会、旌表孝子等手段,并创作了大量贴近大众的劝孝诗歌、评述及小说等。孝德的宣扬在这一时期,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阶级,语言的大众化和形式的多样化把孝德推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点。

总结

“孝”始终作为治国方略。从三皇五帝到明清,“以孝治国”一直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从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为了收服民心,提出一系列仁政的措施,尊老敬老就成为最基本的政策。从最简单的社会结构家庭来讲,老人是一家德高望重的长者,也是生活经验的传授者。尊老行为从家到国,有助于家庭的进步,从而促进国家的蒸蒸日上。纵观历朝历代,建国的国策都会有关于优待老年人的政策。

孝文化与法制和政治紧密联系,对古代司法制度产生重要影响。从汉朝开始,各个封建王朝就制定了惩处不孝行为的法律条文,并详细的根据情节处以不同的处罚,老年犯罪者可以从轻处罚,犯罪者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的情况,可以酌情转变服刑时间和方式。在古代,孝文化与官员的人事任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汉代的“举孝廉”制度开始,孝文化就开始与古代官员任免联系起来,并一直在封建王朝中延续下去。孝德是一个官员不可或缺的基本品德素质,也是考核官员的一项指标。

孝文化的传播载体趋于多样性,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随着物质载体的出现越来越强。“孝”文化传播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在先秦时期,主要依赖于人们口口相传的孝行典故;秦汉时期,一些思想家开始著书立说,并把孝也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魏晋至唐时期,关于孝的著作开始流行开来,同时出现宣扬孝德的碑文雕塑;宋元时期,孝德思想和儒家理学结合在一起,通过儒家著作传播,并且出现了家族内的纲领性规范,比如族规族谱;明清时期,孝文化和文学作品紧密结合起来,出现了大量有关孝德的传记、通俗小说及戏曲文本等,并随着戏曲广泛传播开来。(作者单位:1.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西安工程大学)

注解:

① 崔高维校点.里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② [明]董说.七国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③ 林尹.周礼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56

④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⑤ [清]董浩:《全唐文》卷一《授老人等官教》,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一册,第 17 页。

参考文献:

[1] 张敏. 汉代的敬老文化及启示[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01:32-36.

[2] 王建云. 敬老文化的东西方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22-25.

[3] 张鸿浩. 唐代之前“敬老”文化的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J]. 理论月刊,2012,08:157-160.

[4] 张鸿浩. 唐代“敬老”法律制度透析[D].烟台大学,2011.

[5] 关开华. 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6] 李建业. 孝文化与汉代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7.

[7] 徐玲. 汉代孝治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4.

[8] 王娟. 宋代孝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9] 余新忠. 明清时期孝行的文本解读――以江南方志记载为中心[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00:33-59.

孝敬老人作文范文2

关键词:孝道;和谐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75-02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繁衍发展中形成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成为支配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评判人之德行的标准。其核心内容为尊老、爱老、敬老、养老,实现代际和谐。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探索孝道文化,用科学的态度,客观地继承孝道文化,对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营造敬老养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就是代际和谐和家庭和睦,也就是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弘扬孝道的合理内涵,批判地继承传统养老敬老的美德,完善代际关系,保障老人和子女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孝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所谓社会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方方面面的有机协调。这种平衡协调的境界,才是社会和谐。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便是人。和谐社会的建设又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每个公民的努力。同志指出:“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尊老就是指孝道,总书记把尊老爱幼作为建立家庭美德的首要条件,尊老也是家庭和睦的前提条件,要想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社会首先应该从孝敬老人开始。孝是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是建设和谐家庭的宝贵精神资源。但是孝的作用不仅仅限于家庭,以孝作为出发点,推广开来,其对于社会和谐的建设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民族和传统思想文化,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把孝道推及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了社会发展中最基础的部分,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准则。就整个社会而言,用“孝”来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言行各有所依,这样家庭就能保持最大的稳定,从而使社会也得到稳定,这就是孝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所能起到的最大的社会作用。

第二,弘扬孝道文化,有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孝为入德之门,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德为成事之本,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由孝道教育来培养的。孝的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它不仅是德之本与起点,也是一切教化之本的起点。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思想更纯洁、情感更丰富、道德修养更加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孔孟儒学提倡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历史责任。在今天,倡导践行孝道,在全社会进行道德教育时,更加注重对公民的孝道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就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好基础。

第三,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我国现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例由13.3%增加到16%。截至2011年年底,石家庄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4.71%,到2015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5.92%,老年人口将超过170万。据悉,石家庄自1993年老年人与总人口比例开始超过10%,进入老龄化社会,先于全国6年,目前石家庄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未来人口老龄化形势比原来预测的要严重,而且人口快速老龄化与高龄化、空巢化相交织,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相伴随,给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了新的难度。而我国几千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中国老人对于亲情的需求远远胜于其他民族,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措施只能部分满足他们在经济上的需要,照顾护理尚可依靠老伴或社会服务,但精神慰藉方面则必须要求子女通过继承和践行中国孝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尊亲敬亲,弥补社会养老的空缺,以达到经济和精神的养老。因此我们在实行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孝文化对中国养老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制度和传统孝文化二者的优势,注重二者的结合和互补,通过制度建设弘扬和延续孝文化,建立一种以孝文化为依托、符合中国国民性格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而通过孝文化的发展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二、我市孝道现象的出现及影响

石家庄市行唐县是圣贤故里、千年古县,孝义传统自古传承,历史上曾经产生过郄、谷士廉等一大批忠贞慈孝之士,并形成了崇德、重孝、尚义、守礼的良好县风民俗。近年来,该县以实施“文化兴县”战略为引领,承旧启新,把传承慈孝文化、打造“孝义之县”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全力推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行唐县以提升干群素质为目的,不断创新宣传思想文化载体,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孝治县”,把“孝义行唐作为”文化兴县的重要抓手,使其成为全国唯一“孝老敬亲”的县级先进单位,先后开展了首届“感动行唐‘十大孝子’”、“感动行唐‘十大慈母、十大恩父’”、“双十佳美德少年”、第二届“感动行唐‘十大孝子’”等系列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尤其是割肝救公爹的行唐县首届十大孝子、大孝儿媳张建霞先后获得2008年度感动河北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现代二十四孝人物”、“当代中华最感动的十大慈孝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及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典范等荣誉,她的孝义之举感动了乡邻、感动了省城、更是感动了全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另外,行唐评选出的孝子刘兰英、闫文、郄秀英也荣登了“孝老敬亲”“中国好人”榜。该县成立了孝德文化协会,举办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会,开办孝德大讲堂,成立孝老敬亲基金会,设立孝德文化网,并将“孝德”纳入乡局干部和农村两委干部年度考核,营造出孝老敬亲、尽孝讲和、孝行天下的孝德文化氛围。用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使讲良心、讲道德的“慈孝”家风促进村风、乡风、党风、政风的转变。行唐县还把孝道实践于干部考评体系的完善与深化,实践于社会管理方式和县域发展方式的改革。行唐的孝义文化现象,并非传统孝道的简单复制,而是深深根植于当下,属于新孝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范畴,它同时也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赞皇县孤山村南台庄的“感恩书院”是由8位农民为了“弘扬孝道、感恩社会”这个共同愿望,自筹资金亲手建起了一座“感恩书院”,呈现了一个农村版的“百家讲堂”,冬闲时节,村民们到书院既能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学到农业知识,以往农闲时喝酒现象渐渐被取代。矿区精选了24个孝老敬亲的典型为“新二十四孝”,并制作成图文陈列在幸福家庭人口文化园内,以此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时代新风尚,使新型孝道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藁城市为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全市广泛开展“阳光老人之星、孝老爱亲之星”评选活动等。

如何把这些孝老敬老的典型事例推而广之并成为人们的一种理念、一种习惯,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成为石家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三、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引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孝是家庭和睦的首要前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全体公民的学习榜样,因此要大力倡导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

第一,利用社会多元文化元素推广孝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不断探索新媒体时代典型宣传的有效途径,注重创新宣传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如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乡风民俗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尊老敬老、孝德高尚的先进典型,鼓励人们学习先进,教育和引导广大公民树立孝敬意识,形成尊老敬老、崇尚孝德的良好风尚。二是设置宣传专栏,在电视台开辟专题节目,开办网站设立“弘扬孝道文化”网页,组织对典型孝道事例的跟踪报道,邀请学术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同时利用晚会、标语、板报、橱窗、黑板报、悬挂行孝名人画像、行孝名人名言、孝星挂历、台历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在全市推广“孝义行唐”、赞皇“感恩书院”、矿区新二十四孝等典型做法,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让在典型宣传中体现的主流价值观真正在人们心中扎根。三是深入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以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为主题,举办各类报告会,组建志愿者队伍,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进村居入社区,开展“敬老模范”、“慈孝之家”、“孝德思想教育进校园”、“帮孤助老送温暖”和为老年人指路、帮老年人过马路等公益活动,让敬老爱老蔚然成风。通过对孝文化的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氛围,使孝文化的优良传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践行。此外,成立编写小组,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古典故事、案例分析、社会反馈、家庭互动,汇编孝道教育读本,将全村、乡、县、全区等孝道建设典型事例编写进去,分发到学校、家庭、单位,作为各地各部门开展孝道教育的鲜活教材。同时,坚持把孝亲敬老的“小孝”与促进对事业、对国家、对民族的“大孝”相结合,加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培育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切实拓展孝的内涵,提升孝的境界。

第二,重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把培育、宣传先进典型作为弘扬孝道文化的关键举措来抓,典型示范是增强孝道文化建设感召力的重要基础,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孝星就是一个标杆,推广社会主义新孝道,要精心筹划,主动作为,大力培养孝道典型,树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典范,树立行孝榜样,政府应该像对待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一样地予以表彰,社会应该给他们以崇高的荣誉。在这方面,行唐、赞皇、矿区、鹿泉及青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只有这样做,在全社会才会形成一种敬老光荣、不孝耻辱的社会风气及人人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之精髓,建设现代孝道文化。弘扬传统孝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中的精华,并批判其糟粕,与时俱进,摒弃一些过时了的部分,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孝道文化。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把尊老爱幼作为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这是传统孝道在新时代的运用和弘扬,也是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人民群众生机勃勃地伟大创造中汲取养份,对传统孝道进行创新、发展,探索提出新时期弘扬孝道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对体现孝道的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动力,使传统孝道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

孝敬老人作文范文3

    一、代际间沟通缺失

    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为了生存,挣更多的收入不断地涌向城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固定生活模式被打破,使“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观念受到冲击,家居养老观念被改变。青壮年农民远离父母,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许多老人独立生活,承担着家里边很少的农田的耕作,自己得不到照顾和关心,反而还不得不替外出打工的子女照顾孙辈。代际间的相互沟通缺失,精神上的孝敬慰藉缺失,时间一久,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差距拉大,老少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困难。很多子女除了给老人很少的生活费用以外,很少问寒问暖,体贴关爱,节假日甚至连个电话似乎都忘了给老人打。

    二、贫富差距加大

    当前农村贫富差距加大,农村子女在孝敬老人上的做法也很不相同。物质条件较富裕的家庭的老人生活无忧,闲暇时可以到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活动活动,但绝大部分的农村老人需要忙于田间地头,为自己挣取一定的生活费。在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中给老人的生活费也不尽相同。少数子女甚至忘恩负义,不尽赡养孝道义务。有的“弃老”,认为年老的父母没有用了,是自己的“负担“。有的兄弟姐妹互相埋怨,推卸责任,造成老人的生活费用无着落。有的人甚至埋怨父母未能创造出财富,使家底贫,不能过上富裕日子。有的老人生病了,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医治,造成生活不能自理。而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往往又不能得到子女的精心照顾,以致早早去世。

    三、孝文化观念

    许多人重视子女的教育、生活、健康等,却忽视对老人的孝敬,存在着”孝老不足,爱幼有余“,或“幼不敬老”的现象。老人成了弱势群体。平时不孝敬老人,等老人死了,却大摆筵席,吹吹打打,又唱又跳,“白事当喜事办”,好不热闹,并以此证明自己孝敬老人。如能把那些用于讲排场的钱用于孝敬还健在的老人多好!

    四、家庭结构

    兄弟姐妹多,有可能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反而造成老人生活无着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一对独生子女小夫妻要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责任的确太大,这些老人如果都健健康康的倒还好,若有生病的,则这对独生子女小夫妻就很难忙过来。这当然也就影响尽“孝”的质量。

    五、评价缺失影响孝道文化进步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一家一户“单干”,使得农民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减少,相互监督和奖、惩、褒、贬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失去了群众性的评价,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道别人无法得知。另外,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就是某人不孝敬老人,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自己不孝敬老人,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农村中还存在着传统孝敬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思想的影响,比如老人活的时候不怎么孝顺,死后则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多子多福,传承“香火”,非要生男孩,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等消极现象,比比皆是。

    面对以上农村孝道文化的观点、思想、做法等,我觉得政府应重视并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扫除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旧思想,塑造新型的孝道观念。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解决新问题,大力弘扬孝道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把农村孝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来抓,使农村孝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建议几条做法如下:

    1、做好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和增强人们正确的孝道观念,让人们懂得为何要尽孝道和怎样孝敬老人。宣传途径很多,可以通过网络、板报、橱窗、电子荧屏、广播等多种舆论工具,认真宣传遵循孝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启发人们尊敬父母,赡养老人的自觉性,逐渐明确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意义,形成群众性的尊老爱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风气。做好典型宣传,进行“敬老先进单位”、“敬老好人”、“好儿媳”、“好公婆”、“爱心妈妈“等评比活动,让典型人物成为群众身边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活教材,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和榜样力量的作用。从学校开始抓起,要求学校经常进行尊敬师长,敬老爱老教育,从小就进行孝道孝德孝行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孝文化知识”种子“,使得优秀的孝文化能代代相传。作为父母更要言传身教,因为你孝敬父母、老人,你的孩子将来也会孝敬你;你若不孝敬父母、老人,你的孩子也许就会向你学习,也不会孝敬你。

    2、加强孝道文化建设

    在学校开展孝道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让和谐理念下的孝文化的传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目前许多学生存在一些道德上的问题,比如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为此就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比如班队活动,主题班会,读孝文化知识教育读本,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责任,回报社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尊敬师长,进老爱老助老。让他们从小就受到孝文化的熏陶。让每个家庭成为行孝的主要实践场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老年人生活的第一场所。要让每个家庭成员懂得敬老爱老的重要性,人人要有孝心,要身体力行,为老人着想,为老人服务,为老人提供一个精神舒畅的家庭环境。乡镇、村、居委会要设立老年委,不断加强对农民进行孝道教育与培养,节假日看望拜访老人,关心老人;设法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身体有疾病的老人;进行各种孝文化评选活动,挖掘孝文化典型,建立良好的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并能把敬老,养老,爱老助老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孝敬老人作文范文4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孝道文化蕴藏了丰富的养老敬老的思想,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教化、导向、凝聚、调控和传承作用。为发挥传统孝道文化在养老敬老中的作用,应在吸收传统孝道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弘扬和提倡现代社会的公民孝道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提供支持。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蕴藏了丰富的养老敬老的思想,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文化传统。什么是“孝”?《说文解字》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一解释指明了孝是儿女对父母的敬养。儒家的孝的学说从子女角度阐述了父辈与子辈之间有关敬养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行孝的规定要求。敬老和养老是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其精神所在。敬老是指对父母及老年人的敬爱和敬重,不仅包括在物质生活上保证父母和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合理需要,而且包括在精神上满足父母及老年人的需要。养老是指对父母和老年人提供物质供给,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统一于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条件和氛围,达到生命延续,社会发展之目的。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蕴藏的养老敬老思想自古有之,源远流长。孔子在《论语》中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中“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会思想。孟子在养老敬老方面的贡献表现在:首先,他从人的本性上论证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次,孟子提倡“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已归矣。”他把养老与“有善”、“仁人归矣”联系起来,并推崇“养老敬贤”、“敬老慈幼”。管仲在治国实践中提出国君出巡要行“九惠之教”,即行九项惠政,其中明确的养老措施有二项,即“老老”和“养疾”。所谓“老老”,就是“凡国都皆有掌老,年七十以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以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以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撑。劝子弟精膳食,间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这项措施规定,老人70岁以上,一个儿子不服役,每三个月政府馈送一次肉食;80岁以上,两个儿子不服役,每月都有馈肉;90岁以上的老人。全家不服役,每天都要有馈肉。老人死了,政府供给棺撑。平时劝导老人家里的弟子,要为老人精心供食。所谓“养疾”,就是“凡国都皆有掌病,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问之,九十以上,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七十以上,三日一问;众庶五日一问;疾甚者以告,上身问之,掌病行于国中,以问病为事,此之谓养疾。”即国家设掌病一官,对老人及一般庶民中的患病者给以问候,对于病危者,国君还要亲往探问。在20世纪初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阐释民生主义时指出“少等的人有教育,壮年的人有职业,老年的人有养活,全国男女,无论老小,都可以享安乐。这就是三民主义的用法。孙中山先生把养老问题和民生之本联系了起来。由此可见,养老问题不只是一家一人之事,而是社会之事,是社会管理、社会动策、社会革命、社会理想之事。人人都有老的一天,因而养老问题具有社会普遍性。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的社会制度里,各社会都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和文化传统处理这一问题。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蕴藏的养老敬老思想就是特定国情、社情下的产物。

从中国当前的养老方式看,虽然自助养老、社会养老有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养老方式在中国当代社会,所占比例较小,而且受到诸多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是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很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很难指望像某些西方发达福利国家那样,以社会和国家福利的形式全部解决养老的经济供给问题。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国大多数家庭主要的养老方式。加之孝道文化历经几千年,家庭养老也变成了老年人的一种文化精神需要,许多老年人还是愿意接受子辈的孝道养老方式。尽管现在大家庭多数不再聚族而居,甚至父母和成年子女也不在一起居住,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割断血浓于水的亲情,中国人还是非常重视家庭亲情,家庭仍然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父母仍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孝亲仍然是大多中国人深厚的情怀和实践。尽管有孝亲与工作、地域、居住、小家庭的诸多矛盾,但这也并没有影响很多人履行自己孝亲的伦理义务。经济供给、体力付出和照顾、精神关怀,这仍然是很多人的孝道实践。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教化、导向、凝聚、调控和传承作用。

1传统孝道文化具有养老的教化功能。

几千年来,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凡是尊老敬老和孝敬父母的,都受到社会的赞扬,凡是不尊老敬老和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老人的,都为世人所不齿。孔子说:“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是为人的美德,子女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古往今来,事亲至孝的感人事迹很多。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父母通过基本孝义的教育与自己对上一辈的行孝行为教育,通过这种耳提面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地教化子女,使之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培养其适应社会各种规章制度、风俗习惯的行为规范。

2传统孝道文化具有养老的导向功能。

孝道文化强调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职责与义务。在吃的方面,《礼记·王制》规定Csl,从父母50岁开始就要为他们特别准备精粮不,能再和自己一起吃粗粮;到了60岁每餐饭就要准备肉食;到了70岁,还要有精美的副食品佐餐;到了80岁还要经常给他们吃珍贵难得的食物,以补充营养;父母90岁的时候就要随时随地给老人提供食物和饮品。在穿的方面,《礼记》说,70岁以上的老人就要穿帛裘衣服。80岁以上的老人就是穿帛裘衣服也不暖和了,完全要靠做子女的问寒问暖和细心体贴。因为老人已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所以《礼记·王制》还规定子女必须从老人60岁开始为老人准备葬具。“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年龄越大,老人的精力和体力越来越衰微,这种将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分别给予不同权力和不同照顾的礼仪和方式是对老年人的一种体恤。朝廷还规定的子女的养老原则是“君了誉老不徒行,庶人着老不徒食”。在中国古代社会,只有尊者才能乘坐马车。皇帝出行乘坐马车称为“龙辈”。对士大夫阶层来说,6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吃肉已不成问题。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出必乘车成为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对一般的平民家庭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能否吃上肉还是个间题,所以国家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必须保证每餐都有肉食。

3传统孝道文化具有养老的凝聚功能。

在古代,养老行孝的道德的准则被看作是一种家庭道德,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政务包括五伦十义、家产、家风、家法等内容,这些内容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中华大文化中的子文化。孝道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因为文化可以使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得到教化,从而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产生巨大的认同抗异力量。尤其在家庭,作为社会的初级群体,群体内的成员具有不可替代性,作为其基本成员的父母与子女本身就存在着十分紧密的依赖关系和归属感,通过养老孝行的双向互动以及情感交流,使家庭产生巨大的聚合向心力,凝聚所有的家庭成员共建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4传统孝道文化具有养老的调控功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体现最基本的人伦关系。在家庭里,在孝与养的关系上,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最早存在的,也是最根本的。一切其他关系均是从这一关系中派生的。因此,孝必须首先敬爱父母,孝道所体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祖父母敬养之义务。这一义务的价值在于肯定生命与重视生命及其来源。生我者,父母也。父母之结合即夫妻之结合。夫妻之关系有再造生命的意义,同时也有使父母生命延续的意义。夫妇之关系可启后,父子之关系在承前。承前启后,血缘相联。这便是生命“纵”的意义。亲兄弟关系,可谓是生命“横”的意义。对兄弟关系的重视,乃是对生命来源扩展的尊重。盖兄弟之的生命,均从父母的生命而来。我们敬爱父母的生命,亦应敬爱父母生命所创造的生命。所以,孟子感慨曰:“尧舜之道,孝梯而己矣。在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会要求其成员在养老上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形成一定的家庭养老规范,使家庭成员在养老上明是非,辨善恶,趋向共同的价值观,以保证家庭得以在社会秩序中良好地运行发展。孔子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另一方面,他又要求“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可见,孔子是从敬、乐、忧、哀、严等的角度上规范了子女孝养父母的行为,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应该符合礼的要求。同时,这种符合是偿还性义务,而应该是从内心深处对父母进行孝养和敬爱。但是人都是有个性的,家庭也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父母与子女作为两代人,代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家庭孝道的倡导,发展家庭和谐的亲密人际关系,就能很好地调解家庭养老的矛盾,使家庭成员在养老问题上的矛盾关系得到调节。孝文化不仅能够通过孝养父母使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享受到有物质保障的生活,更可以通过孝敬,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缘关系基础上,建立起互爱互助、温暖愉快的亲情关系。和谐、安宁的家庭生活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5传统孝道文化具有养老的传承功能。

孝敬老人作文范文5

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观念,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亲”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最初与忠君并无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组织社会,建立了以皇帝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封建家天下。在这种封建等级制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对封建家长的绝对尽孝,扩大到国家就是对君主的绝对尽忠。这样,孝亲与忠君便密切联系起来。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还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为了忠,必须讲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要求人们“舍孝尽忠”。在当代民主社会,封建皇权统治已不复存在,但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特性与历史应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响。还有一些观点,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当时还是其后,都应予批判与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IZl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孑L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孝敬老人作文范文6

2、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重大国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春蚕到死丝方尽,儿女缘何不孝顺。

4、对父母不孝,对他人就不可能诚实和厚道。

5、父恩母爱千秋难忘,尊老敬老万代流芳。

6、父母尊贵,在于对儿女的关爱和无私。

7、干部要做敬老的表率,党员要当敬老的楷模,青年要当敬老的先锋。

8、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9、关心一下为我们奋斗了一辈子的人吧!

10、国家昌荣,生活质量提高,共享太平盛世,是老人的最大荣幸。

11、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唐山。

12、花开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3、家和万事兴,敬老树新风。

14、坚持科学发展观,老龄事业天地宽。

15、敬重老人,孝顺父母,是个人素养、文明高尚、社会公德的重要体现。

16、老龄智力宝库星火闪耀,老年科技人才余热生辉。

17、老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18、老人善待儿女,儿女报孝老人。共筑家庭和谐,安享天伦之乐。

19、老人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保持年德俱馨、颐养天年。

20、老人亦应关心国家大事,开阔视野,跟上新形势,做到有所学,有所乐、有所为。

21、没有老一辈,就没有新一代;世代传承,血脉相联。

22、你如何对待老人,你的孩子就将如何对待你。

23、品德高尚,孝贤为先;家庭和谐,关爱为基。

24、齐家美以孝,立世贵以和。

25、让一让,好榜样。

26、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应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27、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

28、赡养老年人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

29、市民敬老人,社区满园春;村民敬老人,共建文明村;儿媳敬老人,喜报送娘门;家家敬老人,社会更温馨。

30、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31、我们党的宗旨和人本理念,本质上体现了对老人的敬重和关爱。

32、孝敬父母,为“仁”之本,做人之本。

33、孝敬老人,孝顺父母,引领社会风俗道德。

34、孝顺父母光荣,冷漠老人可耻,虐待老人犯罪。

35、养老爱老,亲情所系;侍奉父母,尽心竭力。

36、养育之恩,真金难酬。极尽孝心,难于相报。

37、以人为本,善待老人。

38、应对白发浪潮,弘扬敬老新风。

39、迎接老龄社会挑战,创建多元养老体制。

40、尊老敬老爱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1、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