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对策

谈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对策

1.实验室质量活动控制方法

所谓控制方法,就是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对实验室的各种措施和方法进行控制,最终达到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目的。

2.加强技术培训,深入质量意识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校准实验室的工作是以真实、准确、公正作为目的的,所以校准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将质量意识灌输给每个工作人员,培养敬业精神,保证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能够严格执行各种工作标准、规范,才能做好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所以在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校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将“质量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2强化专业知识。在校准实验室中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同样的试验条件下,不同的工作人员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这是由于工作人员对于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掌握不够,在检测过程中忽略某些关键细节或者直接是技术不过关造成的。这种现象对于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保证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能够就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合格的技术水平,熟悉校准实验室所有的操作规格和质量标准,能够独立、认真、准确完成实验室中各种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并且广泛吸收素质高技术好的专业人才加入,壮大校准实验室的力量。

3.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

工作都是由人力完成的,校准实验室也不例外。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对于测试结果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根据能力与岗位需求合理分配人员职位,也是提升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方法之一。在校准实验室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监督人员、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等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保证校准实验室日常工作阮杰东华计量测试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00能够实施,也正是这些岗位的相互配合,才保证校准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校准实验室常出现的问题包括:一是缺乏科学的组织机制,人员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存在死角和较差,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有些人员缺乏一定的能力,并不能够适应其本身的工作岗位;三是有的人担负很多职责,其精力并不能够满足所有岗位的需求;四是缺乏培训和考核制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相对较低。在制定校准实验室的组织机制的时候,应当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且与工作需求还有现实相互结合,不仅要关注当今的情况,还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对于校准实验室组织机制上的问题应当采取措施积极进行改革,并且应当与加强与其他实验室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

校准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是通过数据来体现的,而仪器和设备对于检测数据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所以,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精密要要求较高的仪器管理,也是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4.1设备管理的要求。应当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质量能够达到技术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仪器的性能达不到要求而导致的质量事故屡见不鲜,保证仪器设备的科学性,这是仪器设备管理的最基本的问题。计量器具应有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校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最主要的就是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与公正性,而数据的公正性与准确性都是通过计量得到的。计量工作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校准实验室素质、保证检测质量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效实行技术监督的必要手段。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国家指定的那些标准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4.2检测环境要求。在校准实验室的工作中,很多都是对试验的环境有着严格要求的。比如有些检测工作需要在背光的地方的进行,有些检测仪器必须在平稳无振动的环境中才能保证准确。校准实验室内应当配备完善的水电等基本设施,还要设置科学的消防措施和通风装置。

5.规范检测结果

测试结果是校准实验室的灵魂,不仅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还必须等够进行统计分析,这就要求实验数据的记录要有条理性,可追溯性,试验原始记录与计算结果分开整理,试验报告的数据要简明,要能说明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校准实验室中一般采取微机管理。运用计算机采集系统对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并进行处理,将原先的人工录入数据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步转化到开始安装使用的计算机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利用传感器将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测试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并进行处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试验工作的外来干预。

6.结束语

做好校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并不是只靠实验室管理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校准实验中所有成员共同努力。在工作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当将“质量”放在心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实验室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阮杰 单位:东华计量测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