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融合

物联网 “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融合

摘要: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对一线技能人才的技能和岗位要求也在不断变化。“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岗位职业素养以及相对应的综合能力。通过分析“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的共性,对融合和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行高职物联网专业“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融合发展研究。二者的有机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职;1+X;现代学徒制;融合;研究

2014年8月出台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1]。2018年,现代学徒制在教育部的推动下试点高职院校有400多所,通过国家政策、企业参与和职业院校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通过学习德国的“双元制”与“三元制”模式并通过实践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里,针对我国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明确提出启动“1+X”制度试点的要求。将“1+X”证书制度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得人才培养过程更规范更标准化,校企深度合作,是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又一实践探索,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

一、“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

“1+X”证书制度是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模式。早在2002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就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随之教育部推行“双证书”制度[3]。“1+X”证书制度是“双证书”制度的持续、深入和拓展,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涵,将职业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实际需求更加紧密联系,更进一步切实加深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又一新举措。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而形成的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它是对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的一种新时代诠释,是传统学徒制在我国新时代的延伸和拓展。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就鼓励各高校和职业院校实行现代学徒制。学校和企业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学生以就业为导向,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学徒,既接受学校理论教学,又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能力,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养系统。

二、“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目标分析

(一)宏观目标一致,解决经济发展与技能人才需求矛盾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我们成功完成了农业大国到制造业大国的转型。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发展迈入了工业4.0时代,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技能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传统技能人才必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而随着本科院校扩招和升本的途径多样化,年轻人从事制造业一线技能工作的意愿并不强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目前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都旨在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与高技能人才供应不足不匹配的矛盾。

(二)内在导向一致,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

现代学徒制企业传统的学徒制融入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共建人才培养目标、共建课程标准、共建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共建管理制度和方式、共建教师团队等[7-8]。在学生培养、企业产品生产和研发、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1+X”证书制度则从专业技能等级鉴定、技能培训项目内容和评价标准都需要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实现企业参与到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和考核过程中,加强企业和学校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三)培养目标一致,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共建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教师团队,校企共同育人,将专业相关岗位技能培养和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企业实践项目与学校课程项目相结合、企业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学校职业素养相结合,培养出达到企业岗位要求,符合物联网产业链岗位需求;“1+X”证书制度是将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相结合,并且改变传统技能证书考核的方式,让企业参与进来,和行业岗位结合更紧密[4]。“X”的考核内容、标准和等级由企业制定,学生的考核内容以企业项目为基础,切实将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和企业岗位要求相结合,真正提高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实际的实践能力。

三、“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融合现状分析

“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标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国家经济和企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形成切实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在推进和实施融合的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认识有待提高

目前高职生源中通过高考进入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小,大部分是单招生和五年一贯制。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文科出身居多和学习习惯松散等特点。这就使得他们对于逻辑性较、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理科专业专业课不感兴趣,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数比例逐年减少。思想上对于自己的认知和未来职业规划缺乏认识,对于进企业进工厂存在的抵触情绪,不愿意进工厂。在“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融合实施的过程中,未能真正地融入企业文化,进入岗位角色,觉得自己以后也不会做蓝领,从思想上就没有认真地接受此种培养模式。部分学生认为“1+X”考证内容对于自己难度较大,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学生实践技能两极分化严重。其次,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还是把自己当学生来思考问题,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为人处世、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企业为追求高效和利益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培养不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学生。最后对于企业的严格要求和在校宽松的管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能适应企业环境,频频跳槽现象严重,学生的认识度和接受度都有待提高。

(二)强化了X证书,弱化了基础学习

在“1+X”证书制度推行的过程中,人才培养课时是有限的,强化了X证书课程,势必就弱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而试点院校盲目跟风,为了满足“1+X”考证需求,新建和合并实验场地,致使出现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上课和实践场地不足的现象。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就会造就灵活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处理好X考证和基础课程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课程融合有待深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有效地推行“1+X”证书与现代学徒制融合。

(三)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备受国家重视,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出台各项技能人才培养改革政策,但是企业从根本上追求利益和生产效率,在“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融合的过程中,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和解决企业自身用工问题,而对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企业考虑时间成本,则只选择技能达标、综合职业素养高的优秀学生进企业实习。对于实践技能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高、代价较大,企业对于此的投入力度不够,参与度不高。从而出现了“1+X”设备企业只为卖设备,而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企业应共同合作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岗位标准和专业标准、评价标准、课程资源建设和整合以及实训基地和平台建设,加深校企合作深度,才能真正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

(四)符合“1+X”考证的双师型技能教师和企业导师数量不足

最近两年随着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越来越重视以及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一线教师的实践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学校一线教师脱离企业生产一线时间较长,在实践技能上是达不到“1+X”考证双师型技能教师的标准的,虽然国家组织了教师“1+X”的培训和考证,但数量和质量上还不够。同样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高技能、能讲课、高素质的企业导师,而企业追求劳动力的最大利用率和高生产效率,企业导师完成企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用在学生培养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企业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导师没有时间和机会走进学校课堂,学校教师也没有机会进入企业参与生产,这导致企业导师实践技能做比讲更好,而学校教师则是讲授更讲究方法,但实践脱离一线。这就导致真正符合“1+X”考证的双师型技能教师和企业导师数量不足。

四、高职物联网专业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融合发展研究

(一)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政社企校协作新机制

培养出满足新时展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不单是和学校相关,还和政府导向、社会氛围、企业有效参与相关。提高政府、社会、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才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进工厂。技能人才培养政社企校协作涉及多部门多单位协作,在政府的导向和行业牵头下,共建平台,探索共同育人新机制体制。学校深入行业和企业调研,企业走进校园课堂,分析物联网专业岗位能力和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目标、专业标准和评价标准,使“1+X”证书考核制度融合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相结合,使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更深入更规范化[5-6]。

(二)以“1+X”考证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是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世界,智能物联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科技手段。高职院校以“1+X”证书制度和“应用型本科”为契机,依托江浙沪等省级产业集群区域,找准合作切入点。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协会沟通,将“1+X”证书制度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协同制定岗位要求、专业标准和评价标准,共建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实训平台,共建开发课程和教师团队,使企业人员和教师教学互长,使学生专业技能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从而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我校物联网专业成功申报了“1+X”第一批试点项目———传感网开发,其涉及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多专业内容。对于物联网专业的学生不单掌握典型电子硬件电路、C语言开发、计算机网络配置等基础内容,并且要学会项目综合应用,能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调整硬件和软件设计。依托“1+X”考证中的企业项目,学生可以真实地体会到岗位的能力要求和自身的差距,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地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以1+X证书制度促进课程资源建设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技术更新快,这就使得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不断变化。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学生的成长背景,学生传统学校教学和现代学徒制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要将“1+X”证书制度融合到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中去,优化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建课程资源。改变传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设置,优化人才培养计划,以“1+X”项目为依托,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融入项目,这就大大地促进了校企共享课程资源建设。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开放课程、在线课程等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同时改变传统老师教师傅传授经验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微课、习题等数字化资源多方位的自主学习,改变了技能实践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四)校企深入合作,重视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在高职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的同时,对实训基地和教师队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目前学校专业教师脱离企业一线,而企业师傅只凭经验传授,不会教学。将“1+X”证书制度融合到现代学徒制,加强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成长。我校物联网技术专业通过与企业定制冠名班,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平台、实训基地、课程资源、教师团队。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及就业,教师可以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企业师傅也可以进课堂授课,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更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结语

“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岗位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高职物联网专业只有将二者真正深度融合,互惠互利,才能真正提高国家行业、企业和学校整体水平,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物联网专业“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聂琼 丁杰 陶杰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