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实训总结范例

构造实训总结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1

随着近年来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高校的室内设计教育也开始侧重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专业实践性以及技能针对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从事室内设计,室内外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概预算工程及相应多种工作岗位,成为具有绘画基础、空间造型能力、设计创意素养以及工程施工技术的高级职业人才。因此,基于当前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点,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专业基础技能课程重实践,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在工程实例的学习中,可以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加强建筑装饰构造课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不仅能巩固和充实课堂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1.将前沿的工程技术和新材料引入课堂,更新教学观念和内容,变通教学方法。室内设计教学是以培养能力和素质为基础的教育,要突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对传统的课程体系作根本性的改变。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如装饰材料,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紧跟现代工程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步伐。多带学生了解最新的装饰材料,市面上常用的装饰材料,及其装饰构造的常用处理方法、施工过程等。

2.变更教学思路。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不再拘泥于知识点所在的课程,而是与相关的知识点一起学习。如了解一种装饰材料,不单只是学习材料的基本性质,而是进一步了解此种材料的适用范围,材料应用时常用的构造处理方式,构造处理细节,此种材料与其他类型的材料共同运用时的构造处理,各种构造处理形式所需的施工方法和程序是怎样的。这样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就从单一的几门课变成了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的内容可以前后衔接,相互贯通,真正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真正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加强与主干课程的衔接。如以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引导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的教学,以设计课的虚拟项目为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学习运用装饰材料的性能,进行装饰构造设计,探讨相应的施工技术,使主干课程与基础技能课程同时进行,引导学生在室内设计中主动解决相关的基础技能问题,达到教学做的真正互动。

三、课程改革后的变化

1.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改革后,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专业基础技能课程的任课老师需要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各方面知识内容都非常熟悉,对设计的流程熟悉,能够融会贯通,在虚拟项目开始前,要与设计课老师进行课程内容的沟通、交流,项目进行中,要能针对项目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引导和深入。这就要求基础技能课程的任课老师要有很强的设计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

2.对实践教学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提升了实践的比重,要求有相应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基础技能课程的学习,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建设装饰材料陈列室和装饰构造及施工实训室。装饰材料陈列室既是一个展示材料的场所,也是展示材料被设计组合后的内部构造的场所,可供学生观摩,适用于学生对材料的初步了解。装饰构造及施工实训室,学生可以在实训室中对课堂上设计的装饰构造进行实物对照,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集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的人才。

四、经验总结与后续计划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研究;措施;实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实质上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在汽车专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汽车专业必学的基础性课程,并且这门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让学习的效率最大化。

一、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改革课程体系

在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电控装置结构与检修、汽车维修、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这六门汽车专业的课程之中都包含有汽车发动机相关的内容,但是在每种课程之中关于这个版块又不是十分的详细,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就是将这六门课程之中关于发动机的知识统一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了这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相关的知识点,如: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燃料供给系检修和故障诊断等汽车发动机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独自完成汽车发动机的装配、故障诊断等基本技能。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对于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学效率低下,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就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本次研究之中,笔者选择了这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总结来带动其它课程的改革,让整个专业的教学都能因此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重组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配套教材

由于这门课程是讲其它的课程中关于汽车发动机内容的部分进行组合的,因此在关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改革教学,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将讲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更新,编写出合适的配套教材。在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按照从基础知识教学开始,然后熟悉汽车发动机之中的各零部件、构成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检测方法,构建了发动机工作原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等章节内容,并在每个章节之中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编写: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技能训练和思考训练。在新教材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将关于汽车发动机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加的系统化,同时也避免各课程教学之间的重复。第二,采用模块化的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主要按照发动机各个部分各个系统进行规划和划分,每个大的系统为一个模块,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思路更加清晰,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于在每个部分都有着技能训练部分,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四,更新教学内容,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对原教材中较为落后的一些教学内容删除,并补充进入当前的一些新技术方面的内容,如电子控制等。同时在选择车型时,选择一些常见的车型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

三、制作多媒体课件,改进教学手段

在教材成功改革之后,为提升改革的效果,结合当前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为此对新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课件之中插入大量的图片与视频素材,让学生在跟随教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和视频的观看,能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清晰的认识。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一种实用性较强、操作较为简单的方式,而且多媒体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物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实物,让学生对于汽车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更加熟悉和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形式、考核的方式改革,建立课程题库和规范实训技能考核

为更好的提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现行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课程题库和实训技能考核规范,具体操作如下: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

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为充分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一体化教学首先应当做到结构、原理、拆装、检修、故障诊断一体化;其次在教学中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不拘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在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直接到实训的场地上,边讲解边让学生练习,既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让学生掌握了实际的操作技能,最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以项目任务引领学习的教学模式。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项目完成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当学生在项目结束之后,自身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升。第三,充分发挥“双师”作用。如果是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指导老师来完成,既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进行实际技能的培训。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训教学时,则安排实训指导教师来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有效的改善教学的效果。首先,在教学中采用小班教学,让教师具有更多的精力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次,充分利用当前的仿真模拟教学软件,通过这些模拟软件模拟现实中的实际故障,让学生在仿真软件上进行操作,掌握相关故障的解决方法,然后让学生再进行实操训练,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实训课所需要消耗的成本。第三,采用与实际操作完全一致的实训培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模块化”考核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考核成绩应当分为理论成绩和实训技能成绩两个部分,然后再将这两个部分的成绩统一结合起来进行评定,得出学生在这门课程上的考核成绩。然后再将这个考核成绩与学生平时的一些表现结合进行综合性考虑,得出最终的总成绩。其中在理论考核成绩上面既可以采取传统的考试方式——利用试卷答题的考核方式,也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课堂答辩的方式。在实训成绩考核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考核。

(四)建立该课程理论实践试题库

对于所建立的理论实践试题库应当具有全面的特点,试题库中包含教材内容的全部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每个章节都设置有单独的考核题目,并将考核题分为多种形式,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当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时,可以直接从该试题库中提取相应的试题,具有快速高校的特点。而对于实训考核的试题则主要是采用日常教学中的项目作为考试试题。

(五)结合实际岗位开展考核

为了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迅速的适应自己的岗位,能够在工作中取得良好的表现,在学校关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考核之中应当与实际岗位相结合来展开考核。在理论知识教导方面将高级汽车维修工的的岗位知识要求作为学习基本,将汽车维修技师的岗位知识作为教学的目标。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的内容都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中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汽车维修工汽车发动机部分内容为准,使得考核的最终成绩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合。

(六)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理论教学上来看,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录像、视频资料等进行教学。提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理论教学的效率。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实训教学上来看,利用先进的仿真实训系统,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

(七)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前是一个计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兴起的时代,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之中也应当将这些技术充分的应用进来。如:使用中锐教育集团搭建的OTO云课堂,上传一些具有学习价值的资料到网站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上网收索观看。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微视频、微课程,通过微信群、朋友圈、QQ群等移动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和探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提高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的效率。

五、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效果分析

经过以上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策略,使得课程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改善,经分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促进课程的建设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不断改革,推动了其它课程的改革与完善,让整个专业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同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成功改革,也为其它课程的改革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二)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

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使得本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进行调查和了解,发现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都标出明显的进步,关于汽车发动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维修拆装都能够从容的应付。

六、课程改革的特色分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实际型人才,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为此在本次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个转变”“三钟氛围”“三个能力”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其中所谓的三个转变指的是课程教学的结构和内容转变,教学场所转变以及教学的角色转变。所谓的三种氛围指的是合作氛围、学习氛围以及和谐氛围;三个能力指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经过这“三个转变”“三钟氛围”“三个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得到加强,更有助于学生面对今后的职业岗位。

七、结束语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让该课程的教学朝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与社会职业岗位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更有助于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同时也对其他主干课程的改革起到了促进及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48-50.

[2]王凤军,李效春,王甲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01:31-35.

[3]赵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02:50-52.

[4]崔树平,张亚军,崔涵.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和项目教学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25-27.

[5]王凤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70-73.

[6]吴东平,吕青.基于CDIO理念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风,2015,19:226.

[7]王洪章,常青."全程六步法做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课程改革案例分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59-65+80.

[8]卢勇.探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3,18:14.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能从事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能进行基本技术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其核心任务就是能根据设计文件(图纸)按照施工程序和房屋构造方式,在相应岗位上组织基层班组共同生产出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规范要求的建筑产品。据此我们对一般建筑的组成进行“拆解”,形成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即将一般建筑工程“拆解”为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分析其内部构造联系,熟悉各构件受力特征、构造方式、工艺标准和施工方法等,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对一般单体建筑形成整体认知,并与相应课程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房屋建筑是由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组装成分部工程进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单体建筑,这个过程涉及到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建设法规、现行《施工规范》的应用等诸多生产实际问题。即通过“营造”形成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建造房屋服务,而非结构设计、更非规划和建筑设计。因此,围绕“如何建造房屋进行课程体系改造和设计”就成了我们进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做法。通过“新课程体系”构造原理图解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按照建造房屋进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造和设计的做法是可行的。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把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纳入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形成了“两大课程体系”和“四分段课程模块”体系。即形成了新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详见本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图解”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图解”。

同时也形成了“四分段教学课程模块教学模式”(简称模块化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是符合职教规律和职业教育要求的。即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包括“两课”、体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基础、劳动实践、入学教育、军训等;专业基础素质与基本技能课程模块:包括识图、识图实训、建筑CAD、建筑CAD实训、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试验与实训、认识实习、建筑构造、建筑构造实训、施工组织、施工组织实训、建筑工程预算、建筑工程预算实训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包括建筑工程测量、测量实训、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施工课程实训、施工工艺实习、核心技能培训、测试、双证书培训与考试、毕业设计、顶岗实训等;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包括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有了新的比较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还是不够的,我们又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基础岗位、结合人才需求调研材料,大胆地对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整合后的课程我们组织编写教材,使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均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专业课程整合与教材建设

(一)专业课程整合

课程及内容整合应围绕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优化组合,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建造房屋和专业培养目标之需要。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遵循建造规律、认知规律、删减不相适应的老内容、增加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职业培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新内容、突出应用、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

(二)专业教材建设

根据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新的课程体系,按照“贴近工程实际、适应工程需要、反应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之职教特色要求,直接选用统编的公共基础课、选修课教材,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大部分采用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我校教师主编参编的有杨平均主编《建筑力学》(下册)、常跃军主编《建筑施工技术》、韩应军主编《建筑施工组织》、郭大州副主编《地基基础》、《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杨文选副主编《建筑施工组织》、参编《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王长平副主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李松岭副主编《建筑工程监理概念》、孙荣玲参编《建筑工程概预算》、牛元甫参编《建筑施工技术》等。建筑教研室、结构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自编了一批实用的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顶岗实训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总结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教学;模块化;考核机制

在高职建筑类专业中,《建筑施工技术》属于一门核心课程,是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必修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包含的内容丰富,有基础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等。以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或某一工程部位作为课程模块划分依据,形成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块,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不断优化,能创新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和优势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模块化教学(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MES),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之为任务模块[1]。MES 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不同职业工种和技术技能进行分析,将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和岗位规范相结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MES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化,教学活动不仅灵活,而且实践性较强,有助于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真正满足市场需求。

(二)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1.学校企业协同育人

模块化教学改进了课程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方式,将建筑市场和专业岗位联系起来,将岗位能力和课程知识、工作内容和技能培养联系起来。通过源头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就业打下基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工作岗位能力进行调研分析,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按照最新目标进行人才培养,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2.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模块化教学以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更新,建立建筑专业技术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此一来,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消除高分低能的弊端。

3.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

在横向对比(和其他高职院校对比)、纵向对比(和中职院校、本科院校对比)中,总结成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经验,为模块化教学设计提供支持,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和目标,突破传统教学管理的瓶颈和束缚。学校与企业、行业甚至政府联合开发具有职业生涯发展意义的模块库,学生自主选择对接,能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实训教学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目前来看实训教学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制约了教学水平提升,总结如下:

(一)教材内容滞后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施工规范标准也不断更新。然而,《建筑施工技术》使用的教材内容滞后,多是传统施工技术的总结和应用,新型技术的涉及较少,与建筑市场存在一定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直接服务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而且知识内容跨度大,学习起来有难度[2]。目前实训教学方法单一,多是教师指导演示后,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学习兴趣较低,而且实训效果较差。

(三)实训手段较少

从实训手段来看,高职院校重视实训教学环节,提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方法。但是,高职院校多采用 2.5+0.5 或 2+1 模式,为了保证理论教学质量,实训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且现有的实训手段过少。

(四)实训资源不足

建筑专业实训资源不足,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的重要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实训需要的场地要求高,且相关仪器设备比较昂贵,高职院校在实训资源的配置上存在较多短板。

三、《 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实训模块化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实训模块化教学,关键是筛选和提炼实训模块,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具有代表性。即在建筑施工现场经常用到的一些项目技能,如模板安装、脚手架搭设、钢筋绑扎、墙体砌筑、抹灰、饰面等项目,训练学生的基本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层次分明,多种样式。组别之间形成差异化,难度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三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既可丰富教学资源,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实训课程体系

基于以上原则,结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实训课程划分为 3 个大模块,13 个子模块,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见下图 1。

1.单一项目模块

依据 MES 教学模式的指导,将学生分成每3 ~ 5 人一组,每组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过程来编制。教学计划如下:(1)挑选实训项目。根据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在建筑工程技术各分部分项工程中挑选有代表性的项目,形成个性化实训项目表。这五个项目涵盖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三种常见的结构类型,以及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三大工程。(2)编制个性化实训任务书。针对每个实训项目编制任务书,根据在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不同的操作内容。(3)集成材料工具和教学资料。每一个项目实训中,先对使用到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准确计算,并按要求截取成相应的尺寸。再将钢筋弯制成型,将模板按需要切割成块,将钢管按任务要求尺寸切割。然后请专业技术工人,利用这些材料完成项目的钢筋、模板、支架、砌筑、装修等操作,并将理论计算和实践操作过程摄制成教学录像。最后将这些材料、工具及教学资料进行包装,全部集成到一个材料柜里,形成集成化[3]。(4)按项目流程开展实训。①理论计算: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力学计算,根据结果设计并绘制图纸;②施工准备:根据任务书中的建议图纸,进行材料下料计算,填写施工工具表,编制工程量清单;③答辩落实:计算完成并正确后每小组每个成员,就理论部分向教师讲解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将知识落实到每个同学;④实训操作:通过理论关后,学生领取与任务书相应材料柜,利用材料柜内的材料和工具,在实训馆指定的工位完成测量放样、施工操作、质量检测、资料整理等实践内容;⑤作品讲解:各小组按任务书要求完成项目后,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项目是如何计算、操作,并将图纸与实物一一对应起来;⑥清理总结。

2.综合实训模块

综合实训模块,主要是完成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建筑结构模型,设计相关空间布局,包括客厅、卫生间、厨房、卧室、阳台、楼梯等。将常用的、不同类型的梁板柱结构构件整合,如柱子包含了框架柱、构造柱及异型柱,梁包含了不同配筋形式的框架梁、主次梁、井字梁,板包含了双层双向及分离式的单双向板等。在综合实训模块中,让学生将零碎化的知识整合起来,经历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掌握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培养独立分析能力,能有效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此外,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在日常教学中养成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工匠精神[4]。

3.虚实结合加强模块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在实训模块化教学中,能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境,方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1)校企合作开发仿真实训动画。为了便于教学,提升学习兴趣,根据现有图集的细部规定,将每个构件的侧重点通过仿真动画展示出来。尤其是一些关键数据和细部构造的表现,采用高仿真的三维展示手段,让体验者身临其境,全方位查看这些细部构造和关键数据,使抽象的平法图集知识和施工工艺技术变得形象易懂[5]。(2)融内业计算与业外实践于一体。每个实训项目既涉及内业计算,又涵盖了施工工艺流程排序与施工工艺重点的把握,全方位训练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3)虚拟仿真软件学习与操作。软件所包含的构件实训模块,均具备任务书、指导书、教学视频、钢筋计算、模板计算、施工工艺流程学习与考核、虚拟仿真动画观看、理论成绩统计等内容,与硬件配套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设计考核机制

由教师制定和分配项目,学生主动参与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实践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分项评价。评价覆盖项目实施全过程,包括最开始的项目分组,小组理论答辩考核,具体项目实施过程的考核,项目成果的考核,项目分析报告的考核,虚拟仿真操作的考核等。

四、实训模块化教学成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实训模块化教学,以项目任务的完成为主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对学生而言,通过学习能掌握建筑岗位的作业流程,掌握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考核评价后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实现全方位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实训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升技能水平

实训模块化教学,真正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岗位与学生对接。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加法和减法,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明确了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增强了教学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操作、无序管理,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实训模块化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式,每组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组员分配角色和任务,并非一个人就能完成。在相互协作的环境下,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道德。这种实训模式,与真实的工作场景更为接近,让学生认可并尊重每个成员付出的努力,增强其团队精神和归属感。

五、结语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教学;模块化;考核机制

在高职建筑类专业中,《建筑施工技术》属于一门核心课程,是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必修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包含的内容丰富,有基础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等。以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或某一工程部位作为课程模块划分依据,形成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块,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不断优化,能创新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和优势

(一)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模块化教学(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MES),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之为任务模块。MES打破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不同职业工种和技术技能进行分析,将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和岗位规范相结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MES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化,教学活动不仅灵活,而且实践性较强,有助于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真正满足市场需求。

(二)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1.学校企业协同育人。模块化教学改进了课程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方式,将建筑市场和专业岗位联系起来,将岗位能力和课程知识、工作内容和技能培养联系起来。通过源头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就业打下基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工作岗位能力进行调研分析,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按照最新目标进行人才培养,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2.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以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更新,建立建筑专业技术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此一来,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消除高分低能的弊端。

3.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在横向对比(和其他高职院校对比)、纵向对比(和中职院校、本科院校对比)中,总结成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经验,为模块化教学设计提供支持,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和目标,突破传统教学管理的瓶颈和束缚。学校与企业、行业甚至政府联合开发具有职业生涯发展意义的模块库,学生自主选择对接,能实现学生职业生涯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实训教学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目前来看实训教学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制约了教学水平提升,总结如下:

(一)教材内容滞后。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施工规范标准也不断更新。然而,《建筑施工技术》使用的教材内容滞后,多是传统施工技术的总结和应用,新型技术的涉及较少,与建筑市场存在一定脱节。 

(二)教学方法单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直接服务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而且知识内容跨度大,学习起来有难度[2]。目前实训教学方法单一,多是教师指导演示后,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学习兴趣较低,而且实训效果较差。

(三)实训手段较少。从实训手段来看,高职院校重视实训教学环节,提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方法。但是,高职院校多采用2.5+0.5或2+1模式,为了保证理论教学质量,实训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且现有的实训手段过少。

(四)实训资源不足。建筑专业实训资源不足,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的重要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实训需要的场地要求高,且相关仪器设备比较昂贵,高职院校在实训资源的配置上存在较多短板。

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模块化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实训模块化教学,关键是筛选和提炼实训模块,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具有代表性。即在建筑施工现场经常用到的一些项目技能,如模板安装、脚手架搭设、钢筋绑扎、墙体砌筑、抹灰、饰面等项目,训练学生的基本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层次分明,多种样式。组别之间形成差异化,难度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三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既可丰富教学资源,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实训课程体系。基于以上原则,结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实训课程划分为3个大模块13个子模块,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1.单一项目模块依据MES教学模式的指导,将学生分成每3~5人一组,每组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过程来编制。教学计划如下:

(1)挑选实训项目。根据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在建筑工程技术各分部分项工程中挑选有代表性的项目,形成个性化实训项目表。这五个项目涵盖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三种常见的结构类型,以及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三大工程。

(2)编制个性化实训任务书。针对每个实训项目编制任务书,根据在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不同的操作内容。

(3)集成材料工具和教学资料。每一个项目实训中,先对使用到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准确计算,并按要求截取成相应的尺寸。再将钢筋弯制成型,将模板按需要切割成块,将钢管按任务要求尺寸切割。然后请专业技术工人,利用这些材料完成项目的钢筋、模板、支架、砌筑、装修等操作,并将理论计算和实践操作过程摄制成教学录像。最后将这些材料、工具及教学资料进行包装,全部集成到一个材料柜里,形成集成化[3]。

(4)按项目流程开展实训。①理论计算: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力学计算,根据结果设计并绘制图纸;②施工准备:根据任务书中的建议图纸,进行材料下料计算,填写施工工具表,编制工程量清单;③答辩落实:计算完成并正确后每小组每个成员,就理论部分向教师讲解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将知识落实到每个同学;④实训操作:通过理论关后,学生领取与任务书相应材料柜,利用材料柜内的材料和工具,在实训馆指定的工位完成测量放样、施工操作、质量检测、资料整理等实践内容;⑤作品讲解:各小组按任务书要求完成项目后,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项目是如何计算、操作,并将图纸与实物一一对应起来;⑥清理总结。2.综合实训模块综合实训模块,主要是完成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建筑结构模型,设计相关空间布局,包括客厅、卫生间、厨房、卧室、阳台、楼梯等。将常用的、不同类型的梁板柱结构构件整合,如柱子包含了框架柱、构造柱及异型柱,梁包含了不同配筋形式的框架梁、主次梁、井字梁,板包含了双层双向及分离式的单双向板等。在综合实训模块中,让学生将零碎化的知识整合起来,经历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掌握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培养独立分析能力,能有效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此外,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在日常教学中养成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工匠精神[4]。3.虚实结合加强模块。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在实训模块化教学中,能创设出逼真的教学情境,方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1)校企合作开发仿真实训动画。为了便于教学,提升学习兴趣,根据现有图集的细部规定,将每个构件的侧重点通过仿真动画展示出来。尤其是一些关键数据和细部构造的表现,采用高仿真的三维展示手段,让体验者身临其境,全方位查看这些细部构造和关键数据,使抽象的平法图集知识和施工工艺技术变得形象易懂[5]。(2)融内业计算与业外实践于一体。每个实训项目既涉及内业计算,又涵盖了施工工艺流程排序与施工工艺重点的把握,全方位训练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3)虚拟仿真软件学习与操作。软件所包含的构件实训模块,均具备任务书、指导书、教学视频、钢筋计算、模板计算、施工工艺流程学习与考核、虚拟仿真动画观看、理论成绩统计等内容,与硬件配套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设计考核机制

由教师制定和分配项目,学生主动参与项目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实践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分项评价。评价覆盖项目实施全过程,包括最开始的项目分组,小组理论答辩考核,具体项目实施过程的考核,项目成果的考核,项目分析报告的考核,虚拟仿真操作的考核等。

四、实训模块化教学成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实训模块化教学,以项目任务的完成为主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对学生而言,通过学习能掌握建筑岗位的作业流程,掌握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考核评价后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实现全方位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实训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升技能水平。实训模块化教学,真正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岗位与学生对接。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加法和减法,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明确了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增强了教学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操作、无序管理,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实训模块化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式,每组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组员分配角色和任务,并非一个人就能完成。在相互协作的环境下,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道德。这种实训模式,与真实的工作场景更为接近,让学生认可并尊重每个成员付出的努力,增强其团队精神和归属感。

五、结语

当前,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以其教学活动灵活、实践性较强的优势,促进了人员培养与从事职业的互相适应,真正地满足市场需求。本文探讨了实训模块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结果证明,实训模块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技能水平、增强团队精神,值得在高职院校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秦月华.中职学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工种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7):155-156.

[2]张晓楠,刘家春,王春,等.基于模糊规则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效应研究[J].教师,2021(11):101-102.

[3]秦志平.中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习实训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20(27):80-81.

[4]韦朝运,陈承,黄彬.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探究[J].数码世界,2020(1):178.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汽修;实训教学

1引言

汽修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大都在汽修企业生产第一线,他们实际操作水准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质量及信誉。为此,职业院校在对学生展开汽修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作为教学首要任务,关注汽修实训教学,让学生真正在实训过程中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为其今后实践操作及就业打好基础。项目教学法作为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常用手段,提倡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参与,将其应用于汽修实训教学课堂具有较高的价值,而本文也是就此展开了如下分析: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最开始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大多是应用于工读教育教学活动中,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步入20世纪之后,项目教学法理论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并且还发展成为了一整套理论模型,成现如今广受关注的教育理论下。项目教学法这一理论本就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通常是以大生产作为主要指引、实现社会性为主要目标而展开的教育教学。相较于其它教学模式而言,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之下,借助所学知识以及技能来完成一个个独立的工作项目,并且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其特点主要是将项目作为主线、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主体,是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及素质的有效方法。

3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3.1咨询

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来做好项目设计,制定出合理的目标,而其目标则应该是教学活动实施所追求的,学生在学习之后应该要实现的最终行为,是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项目教学实训之前,需要先分析汽修实训教学目标,然后基于此来明确相应的项目,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例如,考虑到汽修实训教学最终目的,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选择“蓄电池的结构与维修”这一项目来作为教学项目,借由此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2计划项目

教学法在实施的时候,通常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及安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做好合理的分组,同时设定出相应的行动方案,结合实际诉求以及人数来按照自愿结合的方式合理开展汽修实训教学,而且在小组划分的时候,还需要尽可能考虑到各个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在合理分组之后,教师即可让各个小组学生参与到项目合作探究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而学生则能在项目实践中提升自己。

3.3实施项目

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时候,项目实施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有效发挥出这一教学方法价值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各个小组均需要按照项目具体方案来展开实际操作,真正让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提升,从而最大程度优化汽修实训教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组织、引导作用,在学生实训操作期间强化对各个小组的观察,然后在其产生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指导,以此来有效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例如,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这一实训教学课堂上,其涉及到的项目较多,如“配气机构的拆装”、“发动机部件拆装”等等,教师在学生项目实训期间需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一个个小项目实践操作中最终获得大项目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以提升。

3.4项目检查

在项目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对项目成果进行互动与交流,而且教师还需要对各个小组项目成果进行点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以及平台,这样才能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提供良好保障。例如,教师在学生完成“配气机构气门传动组”安装之后,即可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这样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发现,然后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问题,从而有效发挥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4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4.1创新教学理念合理划分模块

汽修实训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传统教学模式导师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再由学生被动按照教师步骤来重复操作,处在这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整个学习都十分的被动,也缺少自主探究欲望及精神,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为了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一定要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来优化实训教学的时候,做好合理的模块划分,将汽修相关理论知识划分成为五大模块,其分别是汽车电气设备构造及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及维修、汽车维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车身修复。而在不同模块教学实训期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为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从而有效提升汽修实训教学效果。

4.2立足教学内容明确实训项目

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实践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不仅要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还需要在课堂上立足于教学内容来对实训项目进行明确,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从而真正发挥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首先,教师对实训项目进行明确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学校实训室条件,来为学生合理挑选能够满足培养目标,同时也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及发展前景的项目,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汽修实训课堂上得到提升与发展。其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电教资料、网络资源、实训室相关设备来对学生展开教学,这能为项目小组实训教学活动实施提供良好保障。此外,学校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寻找相应的实训岗位及设备,这样才能有效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最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行业生产实际来对实训项目进行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本就应该是市场诉求的学生,所以在汽修实训教学课堂上,项目选择也应当结合行业生产实际,而要想做好这一点,专业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对这一专业就业前景形成良好的了解,然后基于此来明确项目。例如,在汽车4S店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今后岗位可以是汽车维护,也可以是汽车保养,所以教师在项目选择的时候即可结合具体的岗位诉求来明确,从而有效确保项目的合理性,为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打好基础。

4.3合理规划项目实施

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还需要合理规划项目实施,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明确项目之后,对项目实施目标、实训操作方式来制定出合理的规划,以此来有效推进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项目内容,在教学课堂上真正让学生了解项目计划以及具体的内容,同时将课堂合理划分成为几个部分,并且还需要将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工具分配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实训期间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训操作中。例如,对于“蓄电池的结构与维修”这一项目,教师即可为学生准备蓄电池,而且考虑到不浪费过多的蓄电池,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蓄电池,之后再让各个小组寻找蓄电池的使用方式,同时要求学生按照相关步骤合理操作,这样就能真正让学生咋项目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及素质,有效提升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4注重项目实训模仿练习

项目教学法在汽修实训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还需要注重项目实训模仿练习,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中,这对于学生技能提升而言意义非常。模仿练习本就是学生实践操作的具体行为,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而展开的实训教学,教师在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汽修实训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强化对于学生的实训模仿练习指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真正理解汽修实训教学内容。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知道要如何拆卸发动机,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即可先为学生讲述一下其具体的步骤,同时以多媒体技术将这整个操作过程播放出来,之后再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训模仿练习中,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在模仿练习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及水准,有效优化项目教学法应用效果。又比如,教师在汽修实训教学课堂上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气缸内径检测实训项目,而且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还可以将其合理划分成为量具的认识、气缸测量、量缸表组装这三个子项目,之后再让各个小组参与到项目实训之中,这能降低整个实训项目的难度,而学生还可以在相互模仿与学习中更好地把握这一实训技能,真正提升项目教学法应用效果。

4.5以生为本强化指导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实训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强化对于学生的指导,这样才能在项目教学法应用中得到提升。项目教学法主张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学习项目,发挥出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主体作用来让学生独立、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借此来有效优化教学。为此,汽车实训教学活动在开展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准确认识到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尊重以生为本的同时发挥出自身引导、组织作用,强化对于学生的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例如,教师在“汽车的构造”教学课堂上,即可在课前为学生制作好相应的微课视频,将其作为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可见,同时提出一定的思考问题,如汽车的组成、发展是什么等?这样就能让学生提前预习及思索。而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围绕着课程内容来为学生设计合作学习项目,让学生在项目教学法中分析与总结这一课时要点,真正凸显学生主体作用;最后教师则需要做好归纳与总结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4.6营造轻松氛围提高学生项目参与度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实训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还需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真正让学生在汽修实训课堂上得到发展和提升。在修实训教学实践期间,教学氛围以及学生项目参与度均是项目教学法价值能否实现的关键,相关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也是提高学生汽修实训参与积极性的关键。为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要想有效发挥出项目教学法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这也能有效提高学生项目参与度。例如,教师在“汽车维修技能”讲解的时候,即可直接将学生带入到实训基地之中,然后让学生亲眼观察各种车辆、车辆常见故障,然后再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寻找汽车故障发生原因,并且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故障进行探讨,这样学生维修技能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真正提升项目教学法应用效果。

5结语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7

实践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一直是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难题。本文以手动变速器拆装实践课程为例,通过对课程性质、实训现状的分析,从考勤、核心内容、作业布置及拆卸与装配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了该实训课程的综合评价方案。即由传统的终考模式改为对学生的出勤率(5%)、作业(20%)、关键点重点小测试(45%)及最终考核(30%)等多种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综合应用与处理,多元化评价模式,力图使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合理、更科学。

关键词:

手动变速器;拆装;考试改革

1手动变速器拆装实训课程特点

(1)课程性质。手动变速器拆装是我校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汽车手动变速器整体结构,各基本总成的作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学好本专业后续课程——自动变速器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及时了解国内外汽车手动变速器发展的新结构、新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实训现状。目前我院工业中心手动变速器(MT)类型主要是以两轴式四挡及五档桑塔纳、起亚赛拉图为主,一位教师往往要独立完成一个班的实践教学,工作量很大。

2考核方式改革内容

2.1手动变速器的实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考勤改革。考勤管理方面,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授课情况记载册”,采用学生每次实训签到方式,考勤次数计入平时成绩,凡出现事假、旷课、病假,一次不来扣1分,满分5分,占总分的5%,扣完为止;4次迟到早退合计为1分。大大提高了出勤率,迟到、早退现象明显减少;(2)核心内容改革。与传统的三轴式手动变速器相比,两轴式变速器结构更紧凑、技巧掌握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及拆装技能,并能及时分解出核心技能和重点技能,让学生重复练习,最后才可以进行手动变速器的拆装。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手动变速器的核心技能提炼为同步器拆装、三根轴拆装、输入轴及3—4档拨叉轴拆装3个方面。并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考试测验,每个项目各占总分的15%,总45分,计入期末考核成绩;(3)作业布置及期末考核方式的改革。作业布置以学校“实习手册”为主,要求学生每天写写一篇实训日记,本着对于理论教学“学什么,写什么”;实践教学“干什么,写什么”的原则,着重写每个人、每个小组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及个人感想、一天的小结等。两周实习,共书写了10篇实训日志及一篇实习感想。期中考核时采用以团队形式拆装手动变速器总成的方法,该项目占总分的30%,总30分计入期末考核成绩。每个团队一般3-4人,1人主拆、做拆装标记;1人递工具;1人摆放零部件;1人做好清洁、拍照及全程监督工作;(4)手动变速器拆卸及装配。

2.2零部件识别

作为学生在初学一个新事物前,首先要对该事物要有一个直观的模像认识。作为老师,对于学生初学专业技能课程的指导非常关键。我首先一台基本完整的MT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步步地指点学生将其拆开,期间不断对学生灌输安全意识,并要求学生会针对性地做各种标识、记号,1轴和2轴总成可暂不分解。待全部分解完毕,逐一介绍各零部件名称、作用及工作原理,此时可结合PPT及实物照片投影,以加深学生感性认识;同时,初步讲解各档位形成及工作原理。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将变速器组装完毕。2.3知识和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为了让学生迅速掌握拆装技能,这时教师要迅速进入关键点——即3根轴的拆装及测试阶段。所谓“3根轴”即1,2档拨叉轴、3,4档拨叉轴和倒超速档拨叉轴。

3根轴的拆装因为牵涉到MT的锁止装置

即自锁、互锁和倒挡锁,初学学生往往不能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掌握技巧,极易造成粗暴拆卸,对MT造成损坏。通过教师的指导及学生训练,然后进行专项技能测试,按占总成绩的15%计入总分。3根轴的拆装熟练后,学生即可真正计入MT的拆装。由于此时3—4个工位几乎同时拆装,教师可选择2--3位较熟练的同学协助到各工位指点,各工位得以正常进行。但由于仅有少量学生拆装,大部分学生此时会感到无所事事,这时教师可选择进入同步器拆装或输入轴及3,4档拨叉轴拆装的测试,这两项测试同样各占总分的15%。通过正常实训结合局部重点测试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习热情高涨。还有少数此时没什么事的同学,要求他们书写实习日记。这样基本做到了人人有事做,基本实现了教学工厂的梦想。实训的最后两天,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MT总成拆装考试。考试前,先挑选4名同学进行总成拆装规范拆装,此时教师再进行规范拆装讲评,由于是最终考核前的示范操作,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替代强化作用明显,这可以从学生的实习日志中反应出来。3实训考核方式改革实训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学生最终考核成绩仅占总成绩的30%,充分体现每一位学生的真正掌握程度。通过对学生的出勤率(5%)、作业(20%)、关键点重点小测试(45%)及最终考核(30%)等多种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综合应用与处理,多元化评价的威力初现,学生学习技术、探讨经验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4小结

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对实践课程综合考核方式的变化,来最大程度地组织好教学,激发每一位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学校实践课程的改革探索一条合适的路子。学生要想真正学好MT拆装,必须熟记下面三句话:“学习拆装不怕难,安全寄语记心间;未知拆装想学老,勤做标记多拍照;要想拆装学得好,真学理论多动脑。”这是我在实训课程过程中一直强调和执行的,也是我对各类拆装经验的一点个人总结,愿与大家共享。让我们一起把实践课程改革做得更好、更全面,考核评价方式更合理、更科学。

作者:徐同华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姚美红,栾琪文.汽车构造与拆装实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构造实训总结范文8

[摘要]

课程的实训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安排好实训内容并科学地开展是提高实训教学成效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实训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桥梁建设市场的人才需求,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实训项目设计及实施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几种适用性强的实训项目,指出通过精心设计实训项目内容,并按步骤贯彻实施,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育;“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

1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

课程的实训环节一直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实训内容,并进行科学的开展是提高实训教学成效的重要保证。总体来说,实训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环节在设置时,都是带着学习任务进行的。在任务面前,学生们为了解决它,通常会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如找各种资料,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视频资料等,然后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训环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寻求答案,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角度来说,动手做获得的效果也远比老师讲要来得好。

(3)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们的团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实操性的实训内容,如搭设脚手架项目,必须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协同工作才能完成。通过实训培养学生们的团体意识,合作精神,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等,这些非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工作也是极其有利的。“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作为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应用型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抓好实训环节的应用,发挥其作用,推动教学的进行。

2实训环节的类型分析

2.1室内设计型实训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为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但教学内容上还是存在大量理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相应的实训项目可在室内进行。如各种桥梁结构、构造的学习,这些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工程量计算能力。另外,还可根据桥梁结构、地域环境特点等,要求学生进行桥梁施工方案设计等。这些实训内容,只需在室内,给出特定的桥梁图纸及其他设定条件即可进行。

2.2室外操作型实训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还有大量的设计桥梁施工的内容,如施工放样、工艺流程的学习,质量检测等内容,仅给出图纸也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到实际的施工现场,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体来进行。当然,如模板的设计及拼装;支架及脚手架的设计及搭设;混凝土的搅拌、振捣、养护等内容也可在实训室内进行,但这需要学校有配套的综合实训室才能进行。

3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3.1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

课程的教学一定要切合桥梁建筑市场的能力需求来进行,在教学上应该与时俱进,多讲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等,而对市场逐渐淘汰的施工方法、工艺等,则可少讲或不讲,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上也应符合此要求。因此,课程实训项目在内容设计上,教师应精心挑选题目进行设计,以便将实训所获能较多地应用于实际工程。根据桥梁建设市场的需求,对用人要求有识图、算量、放样、施工管理、质量检测等技能。根据这些要求,分别进行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进行的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结合具体桥梁构造图(如板桥的梁板构造图,轻型桥墩构造图或重力式桥台构造图等),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要求学生正确计算混凝土、钢筋、砌体等工程量,以考核学生的识图、工程量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上部结构布置图(如一定跨径和宽度的梁桥或拱桥结构布置图),进行模板、支架的计算及设计,或进行桥跨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前者要求学生能掌握模板、支架荷载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模板和支架结构设计,并完成模板的拼装,支架的搭设及拆除等工作。后者要求学生能掌握桥梁的各种施工方法,并在不同外部条件下灵活选用适宜的施工方法。

(3)结合具体钢筋结构图,进行梁体钢筋绑扎任务。要求学生能正确识读钢筋结构图,正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熟悉梁体的钢筋构造,并完成钢筋骨架的绑扎任务。

(4)结合具体桥梁施工项目,进行桥梁结构的施工放样,施工过程管理控制及成品质量检测等。要求学生具有桥梁放样能力,基本的施工管理能力,并熟悉桥梁各部位的检测要点,检测方法及质量标准等。此实训任务相对来说最难完成,因为桥梁工程总是不断完成的,要找到一个符合学生实训项目难度,并具可操作性的项目实体对教学来说是一大难题。若有配套的实训建设基地,能够不间断提供工程实体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则是最好的。

3.2实训教学项目的实施

以“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实训项目”为例,介绍实训项目的实施步骤。首先,由教师写出内容翔实可行的实训项目任务书和指导书,这是实训项目能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任务书应写明实训目的,内容,要求,提交成果,考核方法等。指导书应写明实训的具体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应注意事项等。其次,在任务实施前,教师需将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下发给学生,进行任务交底和安全交底,将实训的目的、内容、要求、考评方法等一并交代给学生,确保每位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实训任务,操作步骤和要点,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安全问题等。再次,要求学生按照实训任务书做一定的相关准备。例如:学习《脚手架搭设的构造规范》《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知识,进行脚手架构造图设计,绘出脚手架构造详图等。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脚手架搭设和完成后,还要分别组织学生对搭设过程和拆除过程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将正确做法进行总结和积累,以便今后使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实训项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后,在学生中取得一定好评,感觉受益颇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了扣件的类型及使用方法,学习了脚手架的构造要求,搭设要点及安全技术。通过该实训项目,同学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同工作氛围。在实训项目完成后,同学们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和避免办法等。

4实训教学项目的评价

实训的评价方法采用自评、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综合得分。学生在完成实训后,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总结自己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总结意见。然后,同学们之间互评。通过学生们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对于该实训项目应如何操作才能做得更好。最后,由老师对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给出成绩。实训成果的评价是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定要从实训过程中有所反思,有所体会,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达到本次实训的最终目的。

5结论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实训项目。教师通过实训内容的精心设计,并按步骤一步步实施,可以将实训的目的大大发挥出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胡晓敏 余丹丹 单位: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壮大,我国工程建设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技术也面临着革新,不但为我国道路桥梁的建筑质量提供了极大的助益,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水平有了很大的帮助。但在发展中也仍旧存在着不足之处,对于技术上所存在不足应该加以改进,快速推动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施工技术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并适当地提出了建议加以改进,同时分析了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道路桥梁施工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工程在此新时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但积累了一些施工经验以及知识理论,同时也使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是我国建筑工程的面貌得到了新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新型技术不断呈现于新环境中,对建筑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面对新的技术要求,推动技术的水平上升成为我国技术员工首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推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更进一步的关键之处。目前,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技术人员针对此问题已经展开了技术研究工作。

1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技术现状

1.1技术性的突破

随着新时期技术变革的到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道路桥梁建设工程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新兴的施工技术已经逐渐突破了传统技术的技术限制,对于提升道路桥梁的建筑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是道路桥梁建筑的地基加固问题,地基作为道路桥梁建筑工程最基础的部分,在投入建设之前就已经综合了地基加固技术的使用,此项技术是通过以桥梁建筑场地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综合优质的建筑材料以及适当的建筑工艺来开展道路桥梁建筑工程,具体包括碎石桩、渣土夯填桩、水泥搅拌桩以及石灰桩等;其次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以及钢筋的施工过程是道路桥梁建筑过程中比较普遍也是比较基础的部分,目前,钢筋的连接技术以及预应力技术是整个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在连接技术方面已经将螺纹钢筋应用到了实际工程施工中,并且对于高强度的钢丝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另外,预应力工艺以及一些锚夹具等也逐渐成为桥梁建设的重要应用手段;防水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研究的步伐也在逐渐加速,一些新型的防水材料开始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提供显著的帮助作用,例如一些柔性的防水材料已经逐渐成为道路桥梁建筑工程中主要应用材料,其中主要包括防水涂料、高分子片材以及沥青防水卷材、胶结密封等多个品种的防水材料,这些柔性防水材料在道路桥梁的施工工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1.2技术上的缺陷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加快,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技术水平也在逐渐增加,不但提高了道路桥梁的建筑水平,也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建筑的技术管理标准,但在发展的同时仍旧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缺陷:首先是工程质量上的缺陷,无法起到对工程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道路桥梁所应用到的技术逐渐增加,但是各项新型材料的供给趋势仍然无法达到项目施工的具体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情况,导致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体强度无法得到保障,例如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情况,目前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中所使用到的钢筋混凝土抗腐蚀能力较低,使得预应力的混凝土箱梁需要配合管道腹板的内部进行施工,不利于施工的便捷性体现并且还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很难达到施工项目的抗震要求;我国道路桥梁除了依赖于实际施工技术之外,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技术约束力,但就目前技术管理方面来讲,只能依靠于简单技术的施工实现施工,但无法做到施工整体的完整性以及实时动态的监控记录工作,同时管理人员也由于缺乏对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导致无法对道路桥梁的施工提出相应的技术建议。

2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工程在面临技术缺陷以及环境阻碍的条件下,技术员工已经逐渐加大对技术研究的力度,使得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总体发展趋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以下几点:

2.1技术智能化

道路桥梁等建筑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基础作用逐渐呈上升趋势,所以要求工程的舒适程度、实用性以及便捷性必须达到标准要求。而想要达到这一标准要求,就必须要通过管理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安全预警系统在道路桥梁的内部以及整个实施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智能化等手段来实现道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因此未来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工程将整体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技术智能化即将引领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主流,主要体现在GPS技术、RS技术以及GIS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例如GPS技术,能够使施工人员顺利开展测控工作,整体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大大提升了测控工作的精准程度以及便捷程度。

2.2技术节能化

新的技术时期已经到来,我国对于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改变,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这就使得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材料等方面的节能开发工作逐渐增加,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稳定的支撑条件,针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开发工作,组要体现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以及防水技术等方面,对于钢筋的连接技术来说,对头焊接以及冷轧扭等技术已经逐渐发展起来,而混凝土技术方面则实现了纤维板、竹胶板以及塑料板的代替工程。与此同时,一些低合金钢钢材已经逐渐代替了未来钢筋的主要材质,石膏板以及空心砌砖也逐渐取代了实心粘土砖。

2.3加固技术更新

2.4现代化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复杂程度逐渐提升,新型技术以及新型设备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加,在不久的将来,道路桥梁的建设工程必将会实现现代化的管理,也必将会实现借助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施工管理工作。一些施工单位即将利用Web技术以及GIS技术对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进行控制,例如GIS技术,GIS技术主要是利用对道路桥梁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多维空间分析以及可视化,帮助技术施工人员对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并对其他技术手段进行优选工作。另外各级建设单位即将建立起道路桥梁建设工作的信息库,信息库的建立能够有效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开展对于各项数据的高科技处理工作,实现对资产盈亏以及道路桥梁建筑报价等工作的实时反映情况,保证工程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收益。

3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发展,道路桥梁的建设工程已经逐渐实现了新型科技的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技术缺陷,所以施工人员必须要正视技术缺陷,努力研究新型施工技术,推动技术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作谋求更高的经济收益。

作者:哈双虎 单位:青海锂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沙智慧.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4):127~128.

[2]谭欢,徐超.浅析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因素及相应对策[J].交通建设,2016(01):271~272.

[3]李明,张晓磊,陈岩.浅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J].工程科技,2013(11):176.

第三篇:市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是目前桥梁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于市政桥梁而言。本文从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现状出发,详细地对目前的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并进一步提出了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的展望,希望为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发展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现状;展望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是市政桥梁工程建设中很多见的问题,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顺利直接关乎市政桥梁工程的建设。随着我国市政桥梁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递增,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趋于递增。面对繁杂的施工环境以及恶劣的自然条件,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的难度逐渐加大,因此,对于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顺利开展市政桥梁工程建设以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

1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市政桥梁建设工程量也大大增加,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复杂的地形地势条件,我国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方面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1.1防漏水技术有待加强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防水处理技术在施工构建阶段中属于非常关键性的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施工总体质量以及整体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首先,因为防水技术的滞后,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漏水的现象,给市政桥梁工程建设带来了阻碍;其次,因为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漏水问题的产生与材料使用不当具有密切的关联,防水材料的使用不当将使得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防水性能大大减弱。

1.2结构防腐技术有待加强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衬砌作为市政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对于提升市政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衬砌防腐技术的落后则使得衬砌结构并不能发挥保护性的作用,因而衬砌腐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目前我国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不完善的一个重要表现。

1.3防冻技术有待提升

防冻技术的不完善在我国高原及寒冷地区的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建设过程中最为常见。在某些高原地区或较为寒冷的地区,防冻技术的落后使得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内部的水分残余在遇到低温时冻结,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在气温升高时,便会使得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内部结构出现许多裂缝进行使得衬砌出现冻裂的状况,以至于整个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损害,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稳定性一旦受到损害,市政桥梁将无法正常使用。

1.4机械设备技术水平还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信息化技术的提高,虽然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方面的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联系到目前我国市政桥梁工程建设的旺盛需求,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更是难以适应这一需要。机械设备技术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机械设备使用的自然环境没有进行严格的分类,使得机械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其次,我国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还不高,功能还不够丰富。

2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做好衬砌工作、提高防渗漏技术以及防冻技术

首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性能的保障首先是与衬砌具有直接关联的,在衬砌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也将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容易出现化学反应。当衬砌已经无法满足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的要求时,要及时进行拆除或直接注入注浆以提高衬砌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整个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稳定性。其次,要提高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防渗漏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开展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基层防水工作,在进行基层防水工作时,要注意对基层材质平滑性的掌握和处理。而后要将防水板放置在适宜的位置,并严格按照放置要求进行。

2.2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压力桩施工技术的主要实用工具是静力压桩机,利用静力压桩对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产生的压力和反作用力将桩架牢固的压入土中。静压力桩施工技术的使用会对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进而产生水压。因此,静压力桩施工技术的使用十分讲究连续性,即施工过程不能中断,防止产生的水压对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造成冲击,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受到打击。静压力桩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静压力桩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对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破坏性小;其次,静压力桩施工技术工序较为简单,施工过程复杂性小,施工人员易于操作,施工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安全性有较大的保障。

2.3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借助电动机产生的强大振动力对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产生作用,使得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变得更加紧密、结实,以提高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工程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在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上方插入木桩,在木桩上安置振动装置,在振动装置发出振动的力量之后,木桩被打入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之中,此时土层将会受到巨大的压力产生位置的变化,施工工作到此结束。振动沉桩施工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振动沉桩施工技术相比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更加有效,因为振动沉桩施工技术对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压力较大,因而土层的稳定性将会大大加强;其次,振动沉桩施工技术耗费的成本较低,利用电力产生巨大压力,节约建筑资源和成本。

2.4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运用大大降低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同时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建设成本,对于提高建筑行业经济效益大有帮助。目前,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旋挖钻机。旋挖钻机更易于深入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同时,其施工速度较传统钻机大大提高且不需要反复使用泥浆,保证了建筑过程的整洁,节约了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建筑材料,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第二,压力分层型锚杆。传统的锚杆负荷力较小,锚杆长度大多不符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要求,而压力分层型锚杆增加了锚固节点,使之均匀分布在锚杆上,分层型的设计特点分散了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压力,加大了整个锚杆的负荷力,使得成孔工作进行的更加简易,大大减少了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障碍,提高了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效率,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量,有效节约了建筑成本,是对建筑新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

3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3.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的社会问题。受利润驱使,一些施工单位一味追求房屋数量而忽视质量,而检测单位缺乏较强的监测力度,诸如此类的因素致使市场上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对消费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也对社会安定产生了恶劣影响。

3.2做好设计准备工作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结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项目建设特点,做好一系列前期的准备,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工具的有关施工设备等。其次,在进行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前,要仔细分析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中桩基具体的运用,并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而后要对整个的施工环境进行检测,主要包括施工区域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地形特点以及地质状况,从而对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失误进行有关预测;最后,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要尽可能简化技术步骤,提高生产建设效率,降低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经济效益。

3.3预制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工艺技术

市场上建筑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建筑材料的性质复杂,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工艺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预制桩施工工艺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朝向应当与打桩的顺序一致,并且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施工顺序是从桩尖到桩顶。在使用预制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工艺技术可能会产生挤土问题,因此需要对预制桩施工工艺技术进行有关改良,具体是要将振动装置的频率进行调整,以适应土层的压力大小。此外,在实际的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中桩基础的使用情况实际考察桩基的使用数目,节省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成本。

4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对于稳定施工进程以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从做好前期准备以及合理使用使用技术等方面优化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提升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的效益性以及科学性。

作者:林令飞

参考文献

[1]李文标.吴颂良.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

[2]张平.刘元良.桥梁下部结构加固主要工艺[J].山东交通科技.2009.03.

[3]韩冰.论述桥梁下部结构设计[J].科技资讯.2009.16

第四篇:桥梁工程小箱梁预制施工技术

摘要: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箱梁的预制质量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并且在桥梁建设当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其方法会影响桥梁的成本和质量。在我国现阶段,架设桥梁的方法包括有几个方面,而主要的方法包括有支架现浇法,拼装法,移动模架法等都是比较常用的,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要桥梁预制箱梁的施工中进行应用对比,也对影响施工技术的因素做了研究分析,并且找出有效的几个施工工艺做了浅略的研究,在日后的施工当中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

桥梁;小箱梁;预制施工;措施

桥梁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施工质量也是我们所关注的,其中,箱梁在桥梁建设时占据了很高的比重,它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桥梁建设的成本,同时也要关注在进行客运专线时质量,在施工时都是不可或缺的。桥梁施工中的小箱梁技术不仅操作简便,体重较轻,并且它的结构也较为新颖,有着很强的承载力强,因此,这种施工技术已经普遍地应用在桥梁施工中,也逐步地成为一种施工趋势。在我国新建设的大桥当中普遍应用了这种技术,并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也细致地控制好了每个环节,保证了桥梁的施工质量,从而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

一、小箱梁概述

所谓小箱梁指的就是在桥梁装配式部分混凝土连续箱梁,它通过把连续桥梁以及简支梁桥的特点都集中到这项施工中。它不仅方便施工,具有连续性,低成本,同时也方便进行集中地预制,以及快捷地安装等特点,并且在当代的桥梁建设过程当中得到了普通应用。从施工工艺上来看,虽然外观不是很理想,但技术相对成熟,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在钢筋间距的质量上来看其合格率是较低的,对混凝土养生方面的控制还是需要注意的,这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它成为质量控制的一个软肋。由于在小箱梁的预制过程中,一般是统一预制的,而施工方式是以一次浇注成型为主,在安装其内模、钢筋时通常是绑扎进行,再用混凝土浇注而成,操作时较为便利。

二、预制施工中的具体工艺

(一)在施工时,必须由测量人员对底板的标高进行仔细的测定,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要随时用三角楔来调整,必须要达到设计的标高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反拱的要求,应根据直线的渐变对拱度做预留处理,固定好台座的边棱角,也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漏浆的现象,同时需要在底模的两侧贴上胶皮,做好防护。在安装钢筋时必须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先搭建一个棚,再绑扎在台座上,必须要按照设计好的间距以及尺寸大小绑扎,作为测量人员首先也要分出不同的间距和横向纵向的要求,在确定后方可进行绑扎。但是,因为在箱梁的腹板以及底板中会存在一定的波纹管,又不能对其造成损坏,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应考虑好安装的位置,一理安装好管道便不能再进行焊接工作,在后期进行焊接时也应用模板接挡,绝不能对波纹管造成破坏。如果波纹管和钢筋产生矛盾时,必须要保证管道的位置,可以移动钢筋处理。如果在进行绑扎时需要焊接,可以先把钢筋折向另一头,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偏心,让轴线一致。施工中的一个重点操作就是绑扎钢筋,其流程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首先要在梁底安装一个垫板,再准确的标出底模上坐标的位置,再绑扎腹板以及底板,再对波纹管进行全面的布设和安装,再对翼板钢筋以及顶板进行绑扎,布设连续波纹管,最后再绑扎预埋的钢筋。在整个流程当中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严格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来布控,埋设管道时也要注意位置的合理安排。进行绑扎前应分好坐标的位置,以便控制预应力的大小。如果在定位波纹管的间距时小于规定的范围内,则应该按照沿线的间隔来设置,保证位置的准确,并且绑扎牢靠。最后进行安装时必须要全面地对管道检查,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绝不能继续操作,应调整后再安装,同时要注意边梁钢筋的位置是否与集水箱的位置相符,不能出现差距。在安装齿板时也是要控制好标高的,防止在现浇层时出现厚度不一的现象,要保持它的均匀度。我们在安装好顶板的钢筋后,为了避免后续的工作把波纹管损坏,可以在波纹管内安装一个钢纹线,在一切安装工作完毕后再把钢纹线取出便可。

(二)在绑扎完顶板的钢筋以后,必须要仔细地进行检查,达到要求后才能继续下一步的浇注混凝土工作。所应用的混凝土必须要经拌合后才能使用,由搅拌车直接运送,龙门吊浆的方法进行浇注。浇筑的混凝土必须要达到规格,在浇筑时应先浇筑底板,待完后应保持底板的平整度,最后安装顶板模和底压板模,支撑牢固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后,就可以浇筑顶板的混凝土了。在这个环节作业时,可以将混凝土的一头向另一头操作,并且在接近另一头时再反过来浇筑。在进行浇注时,可以应用振捣器来辅助操作,但绝对不能触碰波纹管,这点必须要注意到,这也是为了防止波纹管出现破损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施工时也要注意到,首先要对波纹管进行检查,混凝土的密实度是否达到了要求,不能出现空洞以及蜂窝的状况,以免造成箱梁的质量受到破坏。在对腹板浇筑时,必须要分层进行操作,在对称的情况下才能浇筑,并且它的高度要达到规范。可以利用振动棒振捣,主要是在分层浇筑时它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遇到较多的钢筋以及波汶管时,应小心作业,以免断裂。当下料困难时,可以利用振捣器操作。由于在对腹板进行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对它的位置检查好,有没有出现变化,避免内模发生偏移的问题。最后,在对顶板浇筑时,用振捣器进行振捣,清除所有的浮浆,把标高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调整好预留孔以及预埋件,确保其位置的准确性,如果位置有偏移的现象应及时校正,进行振捣作业时,必须防止碰到波纹管。

(三)操作箱梁定位时,必须要找准它的精准位置,我们可以应用十字线以及墩顶支座作为一个测量的标准,也可以应用液压顶来定位和调整位置,要确保在箱梁十字线的间距在一定的范围以内,也就是说不能小于10mm。当确定完以后再进行浇筑的操作。当安装好箱梁后,也就是说当转换完以后就可以设置箱梁的顶面了,从而确保施工继续进行。如果需要架设箱梁时,可以应用运架船操作,当这个环节结束后,可以在箱梁间做一个跨区,也就是要做好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最后,要在箱梁的中线位置上用垂球作为标志,同时在墩顶的位置放好中心线,再设置一个粗定位。

(四)在施工箱梁混凝土时,它的强度必须要达到90%,并且不少于5天的养护。进行钢束张拉的顺序时,应根据图纸的要求操作,设计的标准是不能随意变动的,应用对称张拉的方法。同时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派专业的操作人员指挥,加压时也要注意节奏,确保加压的速度要平稳。在进行张拉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对千斤顶进行敲击,周围也不能站人。此外,无论是降压操作还是升压操作都应该平衡进行,不能急于操作。当完成张拉后便可以切割多余端头的预应力筋,在此必须要强调,切割时绝对不能应用电弧焊,剩余的长度要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张拉操作时,必须要认真记录,尤其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全程观测它的上拱度,控制好它的侧弯程度。在对腹板控制时,它的侧弯绝不可以超出设计标准,这也是防止预制梁发生折断的问题。一旦张拉结束后应快速的做压浆处理,对孔道进行彻底清理,并冲洗干净。在做压浆处理时,必须要应用净浆,也要注意水灰的比例。此外,在压浆时必须要做试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为了确保水泥砂浆的质量,也是一个评定依据。

(五)施工完成压浆的程序后,便可以对锚固端混凝土进行封锚操作。通常情况下,一般封锚会应用固定式加力架进行。首先在封锚前要把梁端的混凝土彻底地冲洗,凿毛,再对钢筋网进行全面地设置,我们在浇筑时所应用的水泥必须和梁体是同一个品种,而强度也应是一致的。如果在锚固区产生裂纹时,必须要马上进行处理,如果在其局部产生裂纹时应全面停止操作,找出不利因素并补救后再复工。一般情况下裂纹产生的因素有几点,不适当的钢筋设置,过大的张拉力,强度不够的混凝土,以及在设计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等,都是导致裂纹产生的原因,所以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到。

结论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地发展中,桥梁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的施工质量是我们所关注的,其中,箱梁在桥梁建设时占据了很高的比重,它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桥梁施工中的小箱梁技术不仅操作简便,体重较轻,并且它的结构也较为新颖,有着很强的承载力强,因此,这种施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桥梁施工中,也日益成为一种施工趋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任国忠 单位:青海省海南天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卫锋.浅析预应力小箱梁施工质量[J].现代经济信,2009(1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