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工科下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谈新工科下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在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的国家战略提出以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新开始支撑着各项服务产业进行创新动力的不断提升,新工科建设也同步引领着高校对新时期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向,在建设内涵方面不断加以深化。而工程管理专业属于新兴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学科,该专业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信息工程等相关技术的基础知识,操控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理论与方法,并将培养科学顶尖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为终极目标。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不足,缺少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伴随新工科的提出,21世纪的各种高新技术成为主流,这对加快我国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反观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下,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而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有效培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便成为众多教育工作所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了迎合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组战略计划,面向新工科背景的推动,高校的教育体系为了迎合新兴产业需求,专业逐渐产生了转变。现如今,摆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面前的难题大多从两个方面体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加上企业用人形式的传统,很多刚刚步入企业的专业人才难以立足,这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缺少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培养,促使学生的能力与社会产业结构需求发生的脱离。当前,传统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并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务必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对照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针对突出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和完善,要最大限度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以及用人企业吃不饱的两难困境。

1深刻理解新工科建设内涵

新工科建设从本质上对应着新经济的发展与挑战,从服务国家战略到满足产业需求等方面都以未来发展的质量与高度为目标,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的基础上,提出新工科建设,归属于一项持续深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计划。目前,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新工科的理念,当产业转型的升级与新旧动能的转换一直呼应着新工科,尤其是针对工程管理相关的企业,在时代的发展下,如果相符合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企业战略转型是当务之急,而人才的稀缺,必然要从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中提炼。高校新工科建设思路,必须要构建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模式、新文化、新技术,有效实现从科学导向变为企业人才需求的导向中。新工科建设,并非要抛弃传统工科,而是以新形势的设计布局规划新工科,并改造与升级过去的传统工科,以此来不断推动学科交叉与专业的有序改革,其主旨就是要通过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建立大工程观念、全面工程教育以及绿色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在正规过程中不断探索建立工程教育的新质量,组建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

2培养方案、目标的确定

对于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在培养方案、目标的确定上,需要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与新工科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在走进企业之前务必要具备一些综合竞争力,包括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针对复杂工程的分析能力、实验分析和工程事务研究能力、复杂工程设计及开发能力、工程师职业道德意识能力、计算机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力、节能环保意识能力、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良好的工作沟通能力。首先,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包括众多与土木工程有关的学科,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必须要遵循综合能力的培养,制定好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策略,除了理论知识的灌输,必须要塑造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校企联合,定期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实践教学,即使学生面对着复杂的工程问题,也能够应用所学的科学技术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解决,可开展定期能力考核,针对那些能力不足的学生,制定好全新的培养目标,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迈入社会,走进企业。

3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构建

跨学科从本质上来说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的相互融合渗透,也被称为交叉学科,跨学科在相互交叉地带相互融合,之后就会产生跨越单一学科的新学科体系。学科之间的交叉可以理解为是当今知识的创新与融合,更是目前社会实践与稳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时代的发展下,现代工程其实就是多学科知识系统集成的结合体,面对各类跨学科融入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把握好新工科背景下的多学科交叉特征,重点构建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的全部课程体系,不但要展现出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要拥有一个交叉学科基础坚实的知识结构体系。更重要的是,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积极探索工程管理基础知识在新工科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也要明确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训练模式与各个学科的整合能力,只有通过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才会让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科能力,真正的实现对社会有价值的应用型人才。

4课程体系探索

在新工科的建设发展下,教育改革浪潮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新工科的发展是为了建设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将传统工科专业进修转型与升级,为了有效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并促进工科和其他学科的有效交互融合,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探索尤为重要。第一,课程体系的探索必须要保持传统工科教育的优秀教育方法,吸收和保留优势,对传统的工科进行转型、改造与升级,从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入手,授课教师需要改变自我思想,对课程体系进行机制上的改革,在专有固定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搜集更多的网络资源加以融合升华,促使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变得更全面和丰富。第二,课程体系的探索需要基于多学科的交叉、产学研融合,需要面向课程能够为学生带来怎样的收益而进行改革,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是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工程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时,具有能力进行解决,回归于现实,课程的探索与改革都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加适应企业革新发展的趋势,在课程体系逐渐增多集成化的背景下,促使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都能够成为应用型的全能力人才。第三,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设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思想,通过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具有高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一项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育人体系。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思路总结,课程体系探索需要深入探究解决的问题,在培养目标确定之后,以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创新科研能力为基础。在课程结构上设置公共必修课程与公共选修课程,在两种课程模式中,包括土木专业的必修课程与交叉学科的必修课程。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备有关土木工程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内容上需要构建出关于工程材料性能、建筑工程结构分析、计算机语言学习编程等。而工程应用能力是重点构建学生工程应用学科交叉,包括工程的实例分析,各种接口软件的应用等,最后在创新能力方面,课程的体系构建需要教师紧跟教学标准,定期进行科研探讨,带领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需要参与各类的科研创新竞赛。

5探索新型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的建设

不可否认,在新工科的背景推动下,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进行一系列的建设教学活动时,最重要的还是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壮大。师资队伍的质量与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符合时代所需。由此可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十分重要。但是,必须要明确教师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执行者。基于此,需要面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潜在的诸多问题,以多种方式加以完善专业教师队伍的资质,可以按照走出去锻炼,在融合引进来传授的改革原则,建设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度政策,由此来对学生展开更为全面的指导教学。这样一来,教师队伍会针对不同学习状态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校园内,更多的要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园,前往企业进行锻炼,并培养教师专业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而在校园外,学校也要聘请一些企业内部经验丰富的专业导师,这类人员不仅理论知识丰富,并且实操能力很强,在双导师制度的培养模式下,全面促进协同育人的教学能够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建设量化级的考评体系,通过学生专业实践成果数量进行统计设计,或者是与论文材料的质量进行评定,做好专业汇报与答辩工作,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做到全方位的考核,以此来不断加强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教育,相信这样的教师团队会更好地带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基本要根据新工科的理念标准进行,不断优化和提升教师团队的职称结构、教学结构以及科研能力结构,努力建设成为一支具有活力,并适应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水准师资队伍。另外,对于社会教育资源的引进与融合也十分重要,可邀请或者是聘请设计院、施工单位、研究院等一系列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在校指导教学,有效从学生的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融合教学,促使整个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在探索新型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的建设同时,必须一致明确构建建筑企业、研究机构、设计院等多种主体参与协同培养的模式会在产学融合的新工科背景下不断被重视,这也是符合21世纪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关键推动力。

6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应该有效促进产学融合,不断增强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要知道,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问题就在于,想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却无法符合当前市场所需标准,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工程实践层面的能力掌握情况过差。因此,从其他方面来考虑,最有效的机遇便是不断去深化产学合作与构建校园企业实践平台,在尝试创新与改革一部分实践教学方式的同时,不断深度强化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程度与考核的评价体系,立志要达到符合市场所需的实践教学质量。新工科背景下,要求课后才能体系建设必须在系统性、交叉性、应用型等诸多方面进行突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指定的环节中,需要不断强化校外企业之间的联动合作,要在传统理论课堂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展开实训操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两手抓,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导向,不断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与效果,校企之间的联动无疑是为学生走向岗位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在企业专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团队的融合教育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显著增强。而且,健全产学合作体制也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隐私,按照专业实际情况,可联系多家合作企业,相互指派教师职工进行交互学习,沟通教学与技术知识,从教学根源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推动帮助学生的成长,促使学生的工程管理专业素养不断符合当下社会企业发展所需。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时展的趋势,尤其是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关于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从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入手,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出具有学科融合、富有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这才是新工科背景下,有关人才培养理念思想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在新工科背景推动下,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能够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增添更多的年轻动力,而在宏观视角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土木工程建设市场的经济增长,并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建鑫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