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管理范例

筹划管理

筹划管理范文1

(一)搜集相关信息

信息是包括税收筹划在内一系列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只有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筹划方案,并科学设计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从税收筹划的客观要求来看,这一阶段需要搜集的信息既包括与税收相关的政策信息和经济信息,如涉及企业各税种的具体规定特别是税收优惠规定、各税种之间的相关性、税收征纳程序和税务行政制度、涉税风险、税收环境的变化趋势等内容,又包括企业自身的相关信息,如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对风险的态度等。

(二)明确筹划目标

尽管一般认为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直接目标是为了减轻税负,但除此之外,其往往同时还拥有财务、生产经营以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税收筹划的目标也可以有所不同。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税收筹划目标,不仅决定了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决定了其要达到的税负状态、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状况。因此,税收筹划的目标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税收筹划目标需要不同的筹划决策,必然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财务状况带来不同的影响。

(三)制定备选方案并比较分析

在税收筹划目标确定之后,企业接下来要依据筹划目标和搜集到的信息,设计出若干套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案。针对这些提出的备选方案,企业要对其进行合法性分析、合理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在各个方案的收益、风险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权衡,最终确定最优筹划方案。

(四)方案的实施

在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选出最优筹划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这一选出的方案,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

二、税收筹划战略管理理念

在市场形势千变万化、税收政策错综复杂的背景下,随着企业现代经营理念的逐步建立,将战略管理理念引入税收筹划便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不时之需。本质上,将战略管理思想引入到企业税收筹划活动,实际上是将全局观念、长远发展观念和动态管理的观念融入税收筹划过程,同时将企业的筹划行为置于一个可控制的框架内,以使其执行力度得到更为充分的保证,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筹划效率。具体而言,与一般的税收筹划程序相比,战略管理理念可以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指明长期、而非短期的发展方向,使整个筹划系统的目的更加明确;可以将企业税收筹划的总体目标转换为企业各部门要达到的具体业绩标准,从而建立起税收筹划总目标与各阶段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有效作用机制,激励各要素为实现目标而努力;通过制定筹划战略,将税收筹划活动置于管理学范畴内进行有效控制,并高效地实施和执行选择的筹划战略;通过评价企业的筹划结果,采取完整性措施,可使企业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变化的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会,调整企业的筹划战略发展方向、目标体系以及企业战略的执行。从可行性来看,将战略管理理念引入税收筹划也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因为,税收筹划本身就是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项内容,税收筹划涵盖的范围较企业战略狭窄,关心的主题也较企业战略单纯,但税收筹划在许多方面仍具有企业战略的一般特征。从根本上说,企业战略才是税收筹划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税收筹划必须考虑到其总体战略的要求。因此,虽然战略管理程序中各步骤的内容在税收筹划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战略管理的理念和基本思路对于税收筹划来说却仍然是适用的。

三、税收筹划战略管理体系构建

(一)战略分析阶段

在战略分析阶段,企业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税收筹划的内外环境,为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1)税收筹划的外部环境。

通常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和直接环境两部分。税收筹划一般环境主要从宏观方面间接地对企业的资金流动产生影响,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以及自然物质环境因素等内容;税收筹划直接环境体现了一般环境因素在某一领域里的综合作用,对于企业当前和今后的应纳税额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因素、竞争环境因素、金融环境因素等内容。

(2)税收筹划的内部环境。

主要是指决定或影响企业税收筹划的内部条件,是税收筹划决策制订的内在依据和实施的基础。相对于外部环境来说,企业内部环境具有稳定性和可控制性的特点。同时,不同企业的性质不同,内部环境也是不同的,具有各自的特点。对于税收筹划来说,一般可分为组织、人事、生产、营销和其他因素等五个方面。从税收筹划内外环境的作用来看,内部环境是决定税收筹划的内因,如果缺乏一定的企业内部环境,要制定一个良好的税收筹划方案并加以实施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研究分析税收筹划内外环境,可以明晰这些因素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同时发现企业自身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最终为制定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战略选择阶段

以战略分析为基础,企业要制定可供选择的筹划战略并进行筛选。这一过程包括提出备选战略方案、战略评估和最终选择将要被实施的战略。税收筹划的战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专业的税收筹划知识进行判断。从管理学角度看,税收筹划战略选择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适用性标准、可行性标准和可接受性标准。

(1)适用性标准。

这一标准主要用来评估备选筹划方案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筹划环境的适应程度。备选筹划方案通常是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反过来也完全适用于现实环境。进一步而言,即使备选方案与当前环境相适应,其也未必与即将发生的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用适用性标准来检验备选方案十分必要。

(2)可行性标准。

即使备选筹划方案在设计上完美无缺,也必须考虑到其现实的可行性,考虑到企业及相关利益者的接受能力:一旦备选筹划方案距离企业实际太远或者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该方案也是不可行的。比如,在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即使组建新企业的筹划方案可以带来较大的收益,也因无法实施的而不能成为最佳方案。

(3)可接受性标准。

这一标准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密切相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期望,他们各自偏爱并愿意接受的战略方案通常都会是不相同的。企业所选定的筹划方案能否被良好地实施与该方案能满足谁的期望有相当关系。比如,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某项筹划方案可能会降低其税负,但同时也可能降低其税后利润,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这对于投资者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个可接受的信号,而公司出于稳定股价的考虑,很可能不会采纳这一筹划方案。

(三)战略实施(控制)阶段

税收筹划的战略实施是将已选筹划方案付诸实施的行动阶段。筹划方案在实施之前只是存在于纸面上或者人们头脑中的理论性的计划,其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在制订和选择方案时未估计到或者不可能完全估计到的问题,比如税收环境的变化等。这些问题有可能给税收筹划带来风险。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对税收筹划的风险进行重点控制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遵循适度合理、灵活性和统一领导三个基本的原则。

(1)适度合理原则。

一方面,由于在筹划方案制定和选择的过程中信息、决策时限以及认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加之方案实施过程中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情况比较复杂,既定的筹划方案在现实中往往不可能完全实现;另一方面,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也并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执行过程,在必要的时候它还需要执行人员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创造。因此,在筹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其中的某些内容或特征有可能发生改变,但总的来看,其只要不妨碍总体目标及战略的实现,就是合理的。

(2)灵活性原则。

企业的内外环境是筹划方案形成的基础,因此,在既定筹划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一旦内外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筹划方案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是灵活性原则。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如何掌握环境变化的程度,如果当环境发生并不重要的变化时就修改了原定的筹划方案,往往会带来消极后果,最终只会一事无成;但如果环境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然坚持实施既定的方案,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而招致损失。为此,企业对外要及时关注宏观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法规的发展动态,对内要谨慎处理企业的重大事项,通过设置替代性的筹划方案、及时改变原有方案的内容等方式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

(3)统一领导原则。

筹划管理范文2

1.1时效性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每个事物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也不尽相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也是随着时展不断修正与完善的,纳税筹划措施其实是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助推力,可以适时根据纳税筹划执行的漏洞进行及时调整。

1.2筹划性

纳税筹划是企业进行有效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企业在进行企业活动之前,能够对国家的纳税行为进行合理的分析,了解到国家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采取相关的企业政策,使企业的赋税负担可以减少,最后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1.3专业性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纳税筹划的过程中,纳税筹划管理团队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又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政策,这样要求纳税筹划团队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2我国纳税筹划工作的现状

纳税筹划工作对于企业甚至是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其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相关问题也随之显现。

2.1缺乏对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视

国家税务机关缺少对纳税筹划工作的宣传,致使诸多企业无法正确理解纳税筹划工作的实质含义,因此这些企业对纳税筹划工作也就缺乏重视。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想,认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断进行生产与开发,不断拓展市场,纳税筹划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是完全多余的。诚然,企业的最根本业务还是生产和开发,若没有它们作为基础那企业肯定无法盈利,但是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工作,企业不仅由于税负增加无法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还有可能会面临法律制裁。

2.2纳税筹划人员缺乏专业性

纳税筹划属于专业型的财务管理工作,具备较高的技术性,因此对其相关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也要求较高。纳税筹划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相关的法律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此外,还要求他们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能够及时反应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企业税负负担,为企业节约税务成本。但如今这样的专业型人才十分缺乏,企业难以招到高素质的纳税筹划人员。因此,由于纳税筹划人员缺乏专业性,致使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成本居高不下,无法从根源上为企业减轻税负,难以获得更高的税收受益。

2.3纳税筹划工作的税收环境欠佳

纳税筹划工作是需要依靠税务机关的监督和指导,但这一点恰恰是实际工作中所欠缺的,目前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税收筹划尚未达到共赢的水平,导致企业偷税、逃税和漏税的情况时有发生,制约了企业纳税筹划事业的发展。

3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作用分析

3.1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采取纳税筹划的措施,需要从企业当前的实际经营状况出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当期产生的经营成本会对企业当前的利润的最大化产生影响,所以确定企业当期成本,并且尽可能的增加企业当期成本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基础,增加当期存在的费用,使企业的赋税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针对这些政策都是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权衡与分析,实现企业经营长期稳定发展。

3.2增加企业筹资水平,减少财务风险

在筹资活动过程中,企业主要进行的筹资主要是负债与权益两大类,在负债筹资过程中,借款是可以抵扣的,时间是在纳税之前,这个筹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使企业的赋税负担降低的;然而在在进行利润分配或者是分派股息的时候,权益投资一般是在企业税后,这个过程并不能减少企业的赋税负担。很明显,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筹资方式。我们得出结论,债务筹资是很好的,但是这个债务筹资行为只能在短期起到一定的作用,时间过长的话企业财务管理又会出现新的风险,因此我们在实施债务筹资的时候,对公司的整体筹资情况进行分析,平衡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减少企业财务风险。

3.3合理规划投资行为,实现企业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纳税筹划也是投资活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投资方案、投资对象、投资行业等,这些都要发挥税收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选择合适的企业组织时十分重要,因为不同的企业组织实施的税收政策各有不同,合伙企业可以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然而法人企业则不能,合伙企业只需根据合伙企业中个人的收入来缴纳个人所得税,法人企业不仅要交企业所得税还要交个人所得税。法人企业在增值税上比合伙企业有利,这些情况都需要企业合理规划纳税筹资行为。这些行为都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从而实现企业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3.4注重企业收益分配在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的作用

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工作之前,国家的一些政策对收益活动有很大的引导性,例如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出等,这些使很多新的企业在进入市场时,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这样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投入成本,来享受前期利益,这些都有利于企业根据不同的国家税收政策采取不同的税收筹划,使企业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同时也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提高国家国民收入。

3.5使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得到提高

除了公益企业,企业建立的最大目的就是使企业的利润得到最大化。国家的税收政策的实行不利于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因此纳税筹划的政策就被企业采用,由于国家的税收政策是在国家法律法规下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很多企业没有办法必须得执行,他们又不甘于自己利润的大打折扣,只有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之下,实施纳税筹划政策,这个既没有违背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也为企业减小了税收负担。使企业的利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同时也使国家宏观调控得到有效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期健康的发展。

3.6改善了财务管理的工作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就是在面对国家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采取的一些财务管理的相关措施,特别是在会计活动过程中调整相关经济活动在会计账簿上的记账方式,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专业性,会计人员记账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活动,这样为企业减少了税收负担,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做好纳税筹划工作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良好运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关键性作用。

3.7优化税收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曾强调,要加强税收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深化深化消费税和财产税的研究工作,逐步推进财产税体系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税制改革的宏观考虑。对此,可以采取调整直接税的收入比例,完善流转税、增加对小税种的重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等办法优化税制结构。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企业而言,施行纳税筹划工作,可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虑各种资源、各种税收在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协调作用进行权衡与协调,制定出符合该企业发展的纳税筹划政策。特别是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提出,利用先进技术,改善企业的投入状况,减少投资成本,降低税收负担,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促进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

3.8增加我国财政和税收收入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实施纳税筹划,从国家相关税率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出发,有很多法律法规还没有涉及到的灰色地带,企业们可以进行合法的纳税筹划,这样做并不具有欺瞒的嫌疑,只是采取一种合法的方式来执行税收活动,这个活动在短期上有利于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经济利润,企业会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经济利润,实现长远有效发展,这将有助于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企业更多的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企业的税收收入的增加,这个必然对我国的税收政策来讲也是一个有力的契机,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与经济的平衡与发展,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向平衡。

4结束语

筹划管理范文3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财务管理;应用分析

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得以生存发展的大前提,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运行,切实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财务管理而言,企业融资项目和企业资产管理是两大项目,更是其中税收筹划工作的重点对象。这项工作若想做好,财会人员应保证对其规划的科学性、合法性。

一、简析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第一,税收筹划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关系密切[1]。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成本水平直接受到税负影响。唯有通过事先科学筹划与合理安排财务管理活动,做出合法科学的税收筹划,择取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兼具的最优纳税方案分减税收负担,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符的税收筹划,才可以真正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第二,税收筹划和制定财务管理决策关系密切。筹资、投产、利润分配以及生存经营决策是构成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四大部分。上述决策会在直接或者是间接对企业税负带来影响。以筹资决策为例,通过不同的渠道与方式得到资金,有关成本列支方式是位于税前还是税后均会对企业税负造成影响,由此企业应要认真综合筹划选出最佳的融资结构,而且在投资决策当中投资的地区、方式及行业等要素的选择均会受限于税收政策,加之税收政策会直接影响到投资收益也应该开展事先筹划。有关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其中的存货管理、生产规模、成本与购销决策等都会对企业税负带来影响。至于企业利润决策分配,有关所选择的利润分配方式会被税法所影响,同样需要涉及税收筹划。由此可见,每个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环节都会涉及税收筹划工作,可以说其是财务决策不能或缺的内容。

二、简析税收筹划主要应用问题

第一,缺少针对性。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各类企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且企业财务建设格局也在不断完善。作为企业管理重点工作任务的税收筹划,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承受的运行压力。现阶段,一些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往往会沿用相同的税收筹划方案,没有意识到针对类型不同和方向业务不同的发展及经营特点,这样一方面会降低税收筹划水平,另一方面也会负面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第二,缺少原则性。将税收筹划有效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能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减少资金运转压力提供保障。现阶段,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存在着缺少原则性问题,和企业财务管理开展税收筹划初衷相背离,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承担的涉税风险,会进一步凸显与扩大企业财务管理当中的漏洞,提高了资金链条崩溃的可能性。第三,缺少目的性。有关税收筹划工作,在良好运行的企业财务管理中,可以帮助企业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经济利益所得[2]。当前税收筹划普遍存在着缺少目的性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财务管理人员未能全面正确认识税收筹划工作的问题,致使税收筹划方案的不科学不合理,阻碍企业采取管理中税收筹划的有序运行。

三、案例分析

以某有限公司为例,其主要经营范围为:提供环保、能源及有关领域的技术商务咨询、工程设计、设备进出口、资料翻译等。公司主要涉税种类如下:①增值税:销售业务适用增值税,公司销项税率是17%。②所得税:以25%的税率缴纳。③营业税:提供的劳务收入适用营业税税率是5%。2015年该公司税款解缴情况如下:公司缴纳税款总计48658771.17元。当中增值税缴纳总计38651595.50元;所得税缴纳2452352.71元;营业税缴纳3584400.48元;个人所得税缴纳4878740.43元;教育费附加税缴纳633579.84元(其他税种不做赘述)。当中增值税占据总税负约79.43%,所得税占据总税负的50.4%。工资薪金支出纳税调整增加596354.14元,在纳税年度未支付纳税中公司预提费用差旅费调增100000元。该年度弥补之前年度的亏损额为14644.12元。该公司财务管理当中的税收筹划工作,文章主要分析筹资决策中的筹划。通过该公司的财务指标比率表能知道在2014年、2015年资产负债率是90.18%与94.36%,通常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在40%~60%是适宜水平,针对类似该公司经营稳定但具有较高资产负债率的企业,应考虑银行贷款,充分应用借入资金带来的各种好处。该公司在向银行借款时所进行税收筹划如下:向银行贷款200万元,贷款期5年,年利率10%,预计项目年投资净收益率为18%,由此拟出的贷款偿本付息方案有4种:方案1:每年偿还等额的利息与本金。方案2:末期一次性还清所有本息。方案3:每年支付等额利息20万元而且在第五年末一次性还本。方案4:每年偿还等额年平均本金40万元并且当年期末应付的利息。该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25%,加之没有考虑其他税费。若采用方案1,公司虽然在五年内缴纳所得税最低,但是在五年内现金流的流出总和也是最多的,因此不能为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虽然方案3在五年内总共的纳税额要高于方案1,可是和其他方案相比,能够让企业现金流出总量达到最小。所以,基于企业经济效益层面分析,该公司应做好选择方案3偿本付息。

四、提高税收筹划工作水平建议分析

第一,负责人应提高对税收筹划重视,设立相应机构确保制度化正规化开展税收筹划[3]。应知道实现企业利益所得最大化、减少企业税收是最终的税收筹划目的。事先筹划与安排经营管理活动,针对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应将税收筹划放置于重要位置,设立专门机构并将具体职能分工细化,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能顺利实施。第二,财务人员应提高自身的税收筹划意识。出于顺利实施税收筹划工作,针对财务管理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应具有完善系统的财务会计制度,确保有关财务资料完备无缺;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而言,一方面应扎实掌握有关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需熟知我国现行的税法及有关法规;而且相关财务人员应遵照税法要求设立账簿记录企业经济业务,若是发生“税会”两者处理方法不统一的问题时应将税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从而进行合理地纳税筹划。第三,更新筹划理念。若想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税收筹划的实际效果,推动企业的持续性发展,需要在税收筹划中及时转变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筹划理念。以往的筹划理念,会将税收筹划当成一个非法避税借口,进而致使税收筹划工作难以在企业财务管理获得实质进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基于此,转变税收筹划理念应关注以下两方面:①有关政府部门需组织企业进行集中化培训,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税收筹划理念,而且将法律规定作为基础,在其原有思维体系上构建完善的税收筹划管理系统,确保坚实稳定地进行税收筹划理念建设。②在转变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需定组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培训与教育活动,在专家针对其进行重点、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将合法合理避税的理念充分渗透。切实帮助其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严格依据不违反税收法律规定、效率以及事前筹划等原则。通过切实转变税收筹划理念,一方面有利于财务管理格局更健全,有效修复企业存在的财务管理漏洞,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企业税收筹划成效,合理调动与高效应用企业资金。第四,税收筹划应更具可操作性。合理合法针对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的涉税事项加以税收筹划,减少企业税负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税收筹划也应和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不要因为盲目追求最小化税负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有关筹划方案是否实施困难,应在对其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后再制定决策[4]。第五,将税收筹划落实到财务管理全过程,筹划方案应是系统的全面的。事先筹划中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充分考虑财务管理等各环节各方面的税收筹划。

五、结语

筹划管理范文4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应用

引言

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来开展高校经营投资以及理财等相关活动称为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工作科学高效的开展能够实现税收负担降低、收入增加和更为高效的提升资金利用率。针对高校当前经济发展税收筹划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结构上的重组使得高校经济发展更为规范。

一、税收筹划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能力水平。高校在开展经营与会计管理过程中,高校主要涉及资金、经营成本及利润这三个基本的要素。税收筹划工作在整体财务经营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以高校资金流为中心实现整体资金活动下最大化的利润回收。第一,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财务决策工作,同样也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规范高校经营发展,提升高校发展决策制定的有效性。第二,税收筹划工作也能够促使高校实现成本的节约,使得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都能够减少支出,有效避免资金投入产生浪费,较好地实现高校整体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三,税收筹划工作整体来说具有复杂性,但同时也具备实用、规范以及严谨等相关特点,基于这些特点高校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好自身经营与财务管理的相关方面开展确保所确定的税收筹划方案行之有效。

(二)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高校经营发展的必然是利益的获取,而开展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最大化获取利润的目的。通过实现高效效益的增加来提升高校的税后利润,有效地降低高校的财务负担。在投资确定的情况下高校自身作为的效果具有局限性,因此要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去除投资发展中存在的水分,有效地增加税后利润,降低财税压力,更好地达成经营管理的目的。

(三)提升高校纳税意识。在当前发展中,越来越多的高校想要通过经营管理来降低税务压力,因此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更好地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税收上的偷漏税行为是犯法的,其会直接影响到高校自身的形象,对其未来发展造成极差的影响。因此税收筹划工作要依据相关法律,合理合法的开展经营实现税收压力的降低,并在实际发展中督促高校准确、及时的履行纳税义务,从而获得相关权益,同时也维护自身形象促进长远发展。

二、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问题

(一)对税收筹划认识不足。实现合理避税英国早在1935年就已经开始实行,历经长期发展其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但当前在我国对于税收筹划的运用仅仅是概念模式。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在财务管理中进行了纳税筹划,但由于无法全面完整的认识到筹划的本质内容,因此实际落实和实现相关计划和任务困难较大,只能达到减少部分税收的效果。另外由于认识不足税收筹划的风险也相应地增加,无法有效地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相关计划和任务困难较大,只能达到减少部分税收的效果。另外由于认识不足税收筹划的风险也相应地增加无法有效地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同样不能促进高校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二)缺乏法律意识。当前高校税收筹划的开展首先要基于法律要求以及合理匹配现实情况,才能最大化达成税收负担降低的目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但当前较多地高校只注重最终的经济效益,错误的开展税收筹划使得违反法律产生偷税漏税行为,超出自身经济现状开展使得产生了较多的损失。从当前来看,对于税收筹划没有正确的认识是较多的高校存在的通病从而产生超出法律范围行为,其短期内会直接影响高校经济效益的获取长期来看会使得高校纳税人形象损伤影响到其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同时在高校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不全在进行相应的工作开展的时候税收筹划工作没有能够按照实际要求进行,导致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风险控制意识不足。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上一项新的管理方法,其在高校中的筹划开展是针对纳税的经济活动。该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若没有相关税收筹划方案对其做好处理则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另外政策的变动也是筹划过程中的一项风险因素,若没有及时有效地调整好筹划方案则会导致筹划风险的增加。而针对筹划风险若高校没有正确的认识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管理,那么就会导致风险因素影响较大,税收筹划效果较差。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意识,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能够积极地将风险控制理念融入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应用内容不能够满足实际的要求继而增加了各种风险。

三、高校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工作开展措施

(一)融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融资活动开展税收筹划,要对债务和权益成本进行合理的选择我国税法对负债利息费用有明确的规定,其是期间费用要在税前对其进行扣除,从而实现一定效果抵税。时税法还明确出股息资本等支付都不属于期间费用,需要在税后利润中进行合理的分配。高校需要在投资渠道确定之后,对其债务资本的利用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要重点分析好负债的杠杆效应。当负债成本低于息税前的利润时,那么进行负债筹资渠道的筹资,最大化实现高校经济价值。而各大高校都具有自身的积累资金,其具体是指所占资金的机会成本,这些都是税后资金的范畴能够抵消一部分的税收负担。高校在进行金融机构贷款时,需要将其中的利息计为当期的损益中,用当期所获得的利润进行抵扣提升税收收益。在进行融资租赁时则可以将所管理的资产计为自有资产计提折旧,这样高校就可以在不需要筹集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具备使用资产,以此高校缴纳所得税的金额也会有效减少。

(二)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在开展筹资活动中也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投资税收筹划、投资的合理进行和选择投资行业。税收筹划在针对高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内容开展时,更多的开展是建筑行业,建高校在投资固定资产时,使用资产时可以开展分期折旧计提,使得高校所得税有效地减少。另外在回收高校所做的投资时,若产生税收制度的变化,则对其所回收的收益会产生影响。因此相关投资负责人需要把握好税收制度的变化及改革趋势。对于现代化社会高校而言,更需要考虑到高校所处的投资环境,国家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上会选择相关区域给予人、物、资源等相关的支持,若高校投资能够选择该区域,那么在其发展过程就可以减少税务甚至不交。而在政府在开展税收具体立法时要给予社会中的部分高校鼓励政策,同时也限制一些高校。

(三)高校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基于相关政策法规指引,如《教育部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建设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相关高校建立资产经营公司会以《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参考,划分经营性资产为负债经营和管理范畴。并针对资产经营公司实际运行状况开展税收筹划,最大程度上提升总体的收益。(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校所得税》有条例说明,在我国境内所设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营业机构的居民高校需要汇总合并纳税。即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高亏损的科研等项目与利润回收较大的项目合并从而降低税收负担。或者开展分公司从而有效地缓解亏损的存在实现盈亏状态的有效调节。(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校所得税法》中有条例规定,针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高校,高校所得税的征收税率以减少20%为标准,而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则减少以15%的税率征收。因此类似的小型微利高校,以及发展高新技术研究的高校,则要依据国家给予的税收减收政策,成立子公司推进更好的发展。(3)高校的内部管理职能中资产经营公司也是其中一种。其经济利益与高校具有一致性。因此,资产经营公司可以从自身发展出发以及所代办的高校的发展着手推进高校合理研究开发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地借助技术服务免征减收的税收政策实现整体税收负担的降低,从而达成最大程度利益的获取。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合理的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了解高校财务管理内容涉及的重点,我积极地将税收筹划工作落实到其中,从而保证高校内部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开展以促进该项工作的不断前进。

(四)经营活动中的税收筹划。高校当期发展中产生的税收负担,是需要结合当期收入的方式以及时间来确定好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更为有效的减税。高校在减少税收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选择销售结算来有效把握相关的收入确认时间来达成减税的目的。策划成本费用的摊销时要基于相关法律法规,采用相应的核算方式和摊销方式统筹好税收筹划。另外高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各项费用都要以各个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来开展对应的分摊进一步降低税收负担。结语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一种方式,即纳税人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借助税法所给予的减免抵扣的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对自身开展的筹资、投资、生产经营以及利润分配的相关经济活动做好筹划工作,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益获取。税收筹划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模式下,西方各大高校、公司、企业等都广泛应用。税收筹划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而在高校的经营管理中,税收筹划呈现出较大的复杂性,其涉及财务、科研、行政等多个部门的工作,需要相互之间进行合理相互配合。因此学校管理层需要做好总体的统筹,并由财务管理部门基于学校发展的相关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统筹规划筹资、投资、资产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相关的经济运营活动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税收的减少。

参考文献

[1]范娟.税收筹划在企业理财的运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24–25.

[2]张向历.关于提高我国企业税收筹划水平问题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0(07):148.

筹划管理范文5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是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对公司自身生产经营的详细,多方面的分析和管理,我们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减轻了公司的税收负担。税收筹划是减轻税收负担并最大化公司利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内涵与意义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必须继续加强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指公司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实施税收管理的管理方式。在税收筹划和管理中,企业应运用合理的税收筹划和科学计划,增加税后利润,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具体来说,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功能,公司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减少税收,同时又可以使用更多的有限资金和其他资源,它可以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并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效益。同时,为了进一步占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水平,可以指导公司进一步提高公司内部管理和控制水平,继续在每个环节上分配和使用资金和资源,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营改增新准则变化对税收筹划的影响分析

(一)影响企业税负随着“营改增”政策的不断落实,对企业的直接影响突出在企业税负。“营改增”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的重叠征税问题,削减重叠纳税所产生的负担,并以此作为基础条件,可以节约企业税款缴纳,增扩企业的规模,给予了企业更大的发展动力,进而大大提高国民经济的经济水平。

(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营改增”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在企业的经济收益之中。当今,各类企业主要税种均变更为增值税,与一般纳税人相同,若市场规律以及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则“营改增”实施后企业实现的最终经济收益比“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的经济收益减少。“营改增”政策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本产生影响,会一定程度地减少经营成本其影响也表现在固定资产入账金额方面,进而导致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变化。

三、企业针对税收筹划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关注。大多数公司财务经理也没有注意税收,也缺乏对可能增加公司税收成本的政策体系和机制的理解。由于当前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大多数公司非常重视提高竞争力,他们的视野相对较近,并且过分强调增强外部竞争力。由于缺乏内部竞争力培训。公司税收支出和总体规划缺乏管理,增加了公司税收负担的压力,影响了公司的经济增长,对公司的发展没有贡献。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体系。虽然税收筹划在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但税收筹划的发展取决于公司良好的税收筹划机制和环境。但是,大多数公司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税收计划,导致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与税收计划不一致。缺乏合理的税收筹划体系也导致税收筹划无法在其中发挥全部作用。

(三)未能有效执行税收筹划。公司税收筹划比财务管理有更多的专业要求。这就需要在管理公司财务方面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财务主管合理分配和整合公司的税收计划。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例如缺乏与公司相关的专家或无法执行与税务计划人员的工作有关的任务,公司无法有效地实施税务计划机制和实施税收筹划机制,未能以使其顺利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四、基于不同政策不同企业的税收筹划原则

(一)秉持合法性原则。强制性与无偿性是税收的显著特点,企业对税收做出筹划的过程中务必要秉持合法性的原则。绝对不能够违反我国的相关法律与法规,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行为,比如偷税、逃税、逾期纳税以及拖欠税款等等诸多违法违规行为,不但会为企业造成更高金额的罚款,使企业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也会使企业为此而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进而使企业的信誉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使得客户流失,影响企业销售业绩及发展。

(二)秉持合理性原则。税收筹划需要基于我国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做到合法,还需要秉持合理性的基本原则。制订税收筹划方案,需要遵循各地的地方规章制度以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税收筹划是我国倡议的,不但可以使企业资源实现优化,也能够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也利于企业对资金实现有效应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

为了减轻企业的压力以及支出,科学的税收筹划可以有效的降低这一系列的成本支出。当然税收筹划对于企业的经营以及发展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企业更加长远的发展,以及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定要完善税收筹划的政策,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从战略发展角度来说,企业税收是增加我国经济收入的重要保障之一。为了实现企业经济的做大化收益,一定要应用科学、合法、正确的税收筹划政策,同时,也要满足四个原则:①符合相关法律。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一定要以法律为基础,在科学、合法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同时也要严格的按照公司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避免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②提前筹划。提前筹划在企业中常常以税收筹划的工作而认定,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缴纳金额。如果企业在开展业务之前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对于企业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相关的经济收益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企业进行税收之前就应该进行相关的成本分配以及管理,这样才能科学减税。③收益优先。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同时,在企业开展工作时,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才能使企业的税收降低。税收不单单是针对某一项目进行减税,而是整个企业的税负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经济得到提高。④确认目的。在企业进行战略发展的同时,一定符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企业的税收筹划也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税收筹划工作不应该是单方面的,而应该从多个层面进行展开。首先,将企业的税收筹划融入企业的融资过程中。这一方面主要是企业的建立开始的时候,在注册时,应该选择当地政府政策优惠的地方进行建立,这样能够明显的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同时在企业进产品的研发时,应该选用政府扶持的产品,这样有可能享受减税优惠甚至还有可能先手免税福利。其次,在企业的建立初期,就应该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工作。在进行经济业务之前,针对税收工作进行详细的预算,同时,在企业进行纳税时,进行税收筹划工作,能够第一时间减少企业的纳税风险。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企业出现资金问题时,就可以采用延期纳税的方法,这样利用需要纳税的资金优先解决企业经济困难。这样能够最大化的缓解企业的问题。最后,在企业的经济分配时,将纳税资金以及企业的经济收益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才能使得企业的紧急收益最大化。现如今,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还有一些问题,使得无法实施减税策略。这方面问题无法实施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制度,导致实施策略与企业体系无法关联。针对以上问题,加强税收筹划工作,从而进一步完善税收筹划机制,现有如下策略: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工作,这句需要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合作制订出科学、合法、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时,应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需求制订相关的风险防范机制。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协调税收筹划方法。②针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正确的培训。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相关税收筹划工作的质量。③为了加强税收筹工作的质量,一定要加强税收筹划部门的沟通,在说瘦筹划之前就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及时地掌握该部门的反馈意见,从而避免因沟通问题产生的税收风险。综上所述,加强税收筹划质量,是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六、结语

筹划管理范文6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现状;税收筹划策略

引言

所谓税收筹划工作,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在遵循我国优惠政策和税法知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多重纳税方案,依照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实施该项工作的实质性目的是为了降低税负压力,获取诸多利润。税收筹划涉及了企业各个环节,可以为企业投资以及后期运行提供良好的依据,在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企业税务筹划管理工作。不过由于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不高,整体上还有着一些问题,所以必须依靠完善策略来实施税收筹划工作。

一、在企业财务管理期间实施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资金是确保企业良好运行的关键,基于此,在企业运行期间,务必强化财务监督管理力度,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想提升资金利用率,还应当注重税收筹划作业,该项工作的实质性目的是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在企业税收的前期阶段中,应当对国家税收政策进行分析,依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保持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其次,在财务管理期间实施统筹规划可以帮助企业对比分析开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对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期间税收筹划现状的分析

(一)管理水平较低,税收筹划概念不清晰。在企业运行期间,税收筹划属于一项新鲜的概念,因为人们对其了解不全面,使得企业普遍曲解税收筹划,甚至认为其属于偷税漏税的一种。受以往传统因素的影响,导致税收筹划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且由于企业规模不一致,企业管理水平有高有低,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账目,存在着做假账现象。这些原因的出现均不利于企业对税收筹划决策和管理工作的实施。

(二)没有加大对税收筹划的重视力度,风险意识缺乏。因为没有加大税收筹划宣传力度,使得税收筹划理念不清晰,难以在企业中快速进行推广,导致企业逐渐的产生错觉,觉得税收筹划和本身无关,是税务部门中的行政事务,相关人员片面的觉得进行税收筹划消耗的时间和物力比较多,还不如做好企业经营方面的活动。所以,因为不重视而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出现。

(三)税收筹划成本意识不强,制度不健全。在企业实施税收筹划操作作业期间,由于没有合理规划税收筹划,因此难以掌控税收筹划期间的各项成本。科学合理的实施税收筹划工作,不仅能够减缓企业税务压力,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学习税收筹划和法律法规,这些都要求企业支付相关的费用,再加上企业自身并不是专业类型的税务机构,因此无法全面掌握税收机构的含义。企业可以根据专业机构进行税收方面的筹划,但是当前因为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导致机构难以有效管理,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委托风险。

三、财务战略和税收筹划之间的联系性

(一)明确探究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战略目标的联系性。现阶段,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期间,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获取相应的利润,可以采取实施税收筹划工作的方式进一步缓解企业的税收压力,实现企业价值。在税收筹划期间,一般是依照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实施的,两者的目标处于一致状态。从实际情况进行探究,税收筹划处于财务战略内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可以将财务战略的整体优势以及效果体现出来。不过企业在税收筹划期间,当没有从企业财务战略整体目标进行探究和考虑的话,仅仅是以税负轻重为选择纳税方案的基本标准,必定会阻碍企业稳定运行。

(二)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战略的联系性。目前,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涉及了多项要点,具体表现为筹资方面、资金管理和利益分配等,这三方面经常受到税收筹划工作的影响。其一,在筹资战略中实施筹资组合和资本结构优化战略期间,需要延伸负债比率效益,提升整体效率。由于选择的筹资方法不一样,因此获得的税负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在这一现状下,就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引进符合要求的筹资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帮助企业获取良好收益。其二,实施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落实投资战略,合理的选取投资地点和具体方式,全面探究使用不同出资方式重组对税收造成的诸多影响,进而促使税收筹划工作良好开展。其三,在利益分配期间,利益分配和企业资金积累以及筹资、投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性,这些均包含了税收筹划的应用。其四,企业在利益分配期间经常受到资金流向因素的影响,投资和筹资等直接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在这一现状下,就需要制定完善的税收筹划方案,扭转该种局面,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目标。

四、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中的税收筹划策略

(一)企业筹资活动开展期间的税收筹划。当企业进行筹资期间,务必加强税收筹划力度,一般来讲,应当从以下几当面入手:其一,利用利息。针对企业本身而言,拥有债务利益是一项普遍的事情,只是大多数企业不知道如何对该项费用进行合理利用,长时间下来的话,就增加了企业运行的压力和难度,针对此种现象而言,企业可以严格遵循我国各项法律方面的要求,税前扣除企业的债务利息,以此达到降低税收的目的。而且企业管理人员还必须了解到,在税前并不是可以应用所有的债务利息,实际上视情况而定,以此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所以,在企业筹资期间,需要将企业利益发挥出最大化。其二,引进其他合理的筹资模式,综合性探究税收筹资方式,此种类型的方式优势极高,有利于降低税收。或者是引进自我累积的筹资模式,该项方式则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获取充足的利润,本身是消除税收筹划的主要模式。其三,融资租赁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普遍的一项筹资规划方法。在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过程中,需要以具体的收益为主,将收益看作企业的主要资产,准确计算提取折旧,降低企业筹资的难度和复杂性。此种方式的应用除了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之外,还可以促使企业稳定经营。另外,企业也必须找寻最佳的方式和途径来拓展经营范围,减少税收压力。

(二)企业经营期间纳税筹划工作的实施。在企业运行期间,生产经营活动是推动企业稳定运行的关键,当企业有着充足资金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时候,为了减少企业纳税支出,就需要依照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的税收筹划工作。在企业内部管理期间,可以将税收筹划划分为两点,分别是销售部门的税收筹划以及内部核算的税收筹划。从销售部门来看,当进行分期付款和赊账的时候,需要汇总结算,或者以支票方式进行,尽可能避免应用折扣销售的方式,以免对企业资金回笼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内部核算期间,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有很多种,应依照实际情况选取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将筹划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全面体现出来,综合性考虑市场变化对于材料价格产生的影响。另外,在费用支出期间,对于已经产生的费用必须进行核销入账,进而实现税务的降低。

(三)企业投资期间的税收筹划策略。在企业投资期间实施税收筹划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从三方面入手。其一,对固定资产进行税收筹划,该项方式通常是在房地产企业运行期间加以应用。在房地产实施投资工作的过程中,税收压力降低,税收制度有了明显改变后,企业后期运营状态也会受到限制。基于此,就需要参与筹资的人员有着专业性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综合性探究周围存在的各项风险,提前进行辨别和探究,确保风险被及时解决。其二,保持投资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投资工作是综合性考察风险问题的一项依据,当企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务必依照具体现象来确定最佳的投资方式,明确投资金额,将成本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在投资的前期阶段中,企业还需要加以判断以及评估。其三,选取合适的投资行业。当前,可以从地域、类型以及风险等方面选取投资企业。在投资的前期阶段中,对税收进行合理分析,比如,通常情况下,我国通常是每间隔一段时间便选择扶持一个领域,为了实现该项目标,国家纷纷落实一系列缓解税负压力的政策,以此降低税收压力,或者是不需要缴纳税收。另外我国还会开设一些政策,用于辅助行业发展,给予相关行业开放性政策,企业投资行业期间务必综合性考量政策。

(四)拓展企业税收筹划渠道。从企业自身角度进行探究,税收的概念表现为两方面,其一,合理选择筹资渠道。其二,还本还息。科学合理的筹资既能够减少企业利益,还可以降低风险,所以,相关人员需要依照市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创新,转移企业负担,促使企业稳定运行。

五、结语

税收筹划工作开展情况决定了财务管理整体质量,对于当代企业来讲,务必加强税收筹划的重视力度,加深对税收筹划理念的认识和了解,学习相关知识点,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对于税务机构来讲,也必须紧抓良好的机遇,抢占税务筹划行业的先机,依照企业税收筹划重点制定出完善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威廷.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中的税收筹划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20(15):225–226.

[2]姜斐斐.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0(06):145–146.

筹划管理范文7

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都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的定位为出发点,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税收筹划既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又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并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另一方面,税收筹划通过税收成本这一要素反作用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税收筹划;盈余管理;非应税项目损益;协调

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两者的独立研究也已经比较深入,但是探讨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并不多。本文以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的定位为出发点,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两者的协同作用。

一、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的界定

(一)税收筹划的定位

税收筹划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并在20世纪30年代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并得到法律界的认可。我国对税收筹划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且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税收筹划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不过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印度税务专家N.J.Yasaswy(1987)认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提供的包括减免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随着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美国的税务专家Scholes和Wolf-son(1992)提出了有效税收筹划(EffectiveTaxPlanning)的概念,该理论要求企业进行投融资决策时,充分考虑交易各方、显性税收和隐形税收、税收成本和非税成本三项因素,并以税后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国内比较有代表性和得到广泛认可的是盖地(2005)提出的: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税境和现行税法,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不允许”以及“非不允许”的项目和内容等,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税收筹划的定义表述有所不同,本文所界定的税收筹划是遵守或者至少不违反现行税收法律规范下进行的,并且将其初级目标和较高层次目标分别定位为“税收负担最小化”和“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的定位

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但目前仍缺乏一个权威或被广泛认可的盈余管理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Scott(2000)从编制财务报告是否遵从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角度,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美国学者Schipper(1989)从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角度,指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干涉和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从两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到,盈余管理目的是都与经营者自身利益有关,而经营者的自身利益和企业的生存状况又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盈余管理的目标应定位于改善企业的生存状况或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从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上看,将盈余管理基本上界定为一种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主观选择会计政策和构造真实的交易事项来影响那些基于财务数据履行的契约,从而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或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会计盈余管理过程(魏明海,2000;宁亚平,2004;吴联生,2005)。因此,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有着本质区别。虽然目前新的研究倾向于以中性的角度看待盈余管理行为,但要注意把控盈余管理的“尺度”。

二、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二者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平行独立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税收筹划既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又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并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另一方面,税收筹划通过税收成本这一要素反作用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一)税收筹划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

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可知,盈余管理力图通过主观选择会计政策和构造真实的交易事项以使企业的盈余水平达到既定目标,在财务报表上主要反映为税后利润指标。税后利润是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在利润总额一定的前提下,所得税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税后利润的大小。应纳税所得额是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选择税收政策、降低适用税率、调整涉税项目等一系列税收筹划方法,来达到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所得税费用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盈余管理目标。此外,税收规避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动机。王跃堂等(2009)以2008年实施的所得税制改革为研究背景,考察了税率变动对于盈余管理行为及其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于避税动机预期税率降低的公司确实发生了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而这种行为在预期税率提高的公司则不明显,但他们的研究仅考虑了应计项目的操控方式,而没有研究公司基于避税动机通过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方式。李增福等(2010,2011)、赵景文和许育瑜(2012)验证了王跃堂等(2009)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考察上市公司是否会通过采取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达到避税目的。实证结果显示,预期税率降低的公司的确存在采用显著的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延迟确认收益的行为,不存在显著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而预期税率上升的情况下,李增福等(2010,2011)发现公司主要通过实施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方式达到提早确认收益的目的;但学者赵景文和许育瑜(2012)发现公司均未采用显著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方式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因此,税收筹划既是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又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并且也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

(二)税收筹划能动地反作用于盈余管理

1.财务报告成本和税收成本的权衡。

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有成本的,除了要考量未来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外,还须考虑所得税成本。企业的盈余管理决策通常需要在盈余管理收益和盈余管理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而所得税成本就是盈余管理成本中的重要一项。当管理层为了提高利润而进行盈余管理时,不可避免地要以支付更高所得税成本为代价。因此,当企业过度地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将会导致高额的所得税成本,这与税收筹划的初始目标背道而驰。但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税收成本,又会导致财务报告成本的增加,不利于盈余目标的实现。因此,税收筹划通过税收成本这一要素反作用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2.基于不同方向盈余管理行为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就其实质而言,可划分为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两种不同方向的行为,两者在基本动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吴珊,2013)。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更加关注利润的平滑增长,即依据企业本期实际的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通过采取选择会计政策、非经常性损益、关联方交易、安排真实交易等方法,有目的地提早或延迟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进而使企业达到一个利润平稳增长的状态。因此,当企业预测本期实现的利润远高于预期水平,为了维持平稳地利润增长模式,企业通常会采取推迟收入的确认和提早费用或损失的确认等方式促使本期的盈余下降。所以,当企业以减少本期盈余为目标时,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税收筹划和盈余管理是一致的,通过税收筹划更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盈余。相反,当企业预测本期实现的利润远低于预期水平,企业则会采用提早收入的确认和推迟费用或损失的确认等方式促使本期的盈余增加。而与此同时,如果企业开展大量的税收筹划活动,盈余管理目标的实现无疑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企业向上管理盈余时,税收筹划可能对盈余管理活动产生抑制作用。

三、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协调

(一)非应税项目损益的调节

当企业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面临着盈余管理收益和税收成本之间的制衡,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冲突。因此企业势必会寻求一种既可以增加会计盈余,同时又不会导致所得税成本增加的方式,即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调节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两者间的冲突。当前研究表明,企业对盈余管理收益和税收成本进行权衡和抉择时,为了降低盈余管理产生的所得税成本,确实存在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这一方式来实现。那些只是影响会计利润,但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业务活动,叶康涛(2006)将其定义为非应税项目损益,相当于其他文献中的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会计—税收差异)。叶康涛(2006)最先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非应税项目损益成正比,证明公司的确存在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盈余管理带来的所得税成本的动机。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确可以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降低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但是大量利用非应税项目损益进行税收筹划的后果是产生高额的会计—税收差异,而这又容易引发审计师和监管者的关注和怀疑。胡婷(2010)、顾亚莉(2014)研究证实,税收成本与财务报告成本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时考量的重要因素,因而力图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调节两者的冲突;但他们均发现采取这种方式能够减少的所得税成本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公司仍为其盈余管理行为支付了相应的所得税成本。

(二)树立有效税收筹划的指导原则

有效税收筹划理论由美国的税务专家Scholes和Wolfson最先提出,该理论指出有效的税收筹划并不仅仅以税负最小化为目标,税收筹划成本除了税收成本以外,还存在非税成本。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带来的税收利益大于相关的非税成本,是确保税收筹划有效实施的前提。这与黄董良(2004)提出“最合理纳税”的税收筹划目标定位是一致的,即开展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不要忽视各种风险。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探讨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两者的相关关系。税收筹划作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一项管理活动,发挥其积极的一面,但如果不考量其他风险,而只是片面地追求税收利益最大化,最终也可能致使税收筹划方案的失败。

作者:吴珊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董良.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定位与风险问题探讨[J].北京:税务研究,2004(3):66-68

[2]虞凤凤.税务筹划、非应税项目损益与盈余管理[J].上海:新会计,2011(8):41-42

[3]吴珊.税收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3

筹划管理范文8

关键词:增值税;税收筹划;专业技能

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施行营改增政策,将建筑业、房地产行、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最后尚未施行增值税的领域纳入营改增范围,至此,增值税已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而营业税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同属于流转税的税种,增值税与营业税最大的区别是一个属于价外税、专票税额可以抵扣,而另一个属于价内税,税额无法抵扣。增值税下,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产生较大影响,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研究利用增值税的特点及征收方式,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最大化限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

一、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从广义角度考虑,营改增从根本上解决了纳税环节上的重复征税问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成本,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企业税负的影响

对一般纳税人而言,营业税与增值税最大的不同是,增值税下,税额可以抵扣,但是税率比营业税税率高,因此,税负是否增加,取决于进项发票的获取情况。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虽然税额不能抵扣,但3%的增值税征收率比5%的营业税税率低,因此,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税负下降较为明显。

(二)核算方式的影响

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的会计核算与营业税的会计核算有较大区别。营业税下,会计核算只需在“应交税费”下设置一个二级科目“应交营业税”即可,而根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文,需要设置多个二级和三级增值税核算科目,科目设置更为详细规范。此外,营业税下,税目是按行业进行设置,相应的会计核算也是根据行业进行处理,而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没有行业区别,采用的会计处理规则也是统一的。

(三)收入成本及财报的影响

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会计科目上的收入和成本无需扣减税额。而增值税是价外税,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并不包含增值税税额,所以,当流通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含税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在增值税征收方式下,销售收入一定会减少。此外,由于固定资产的进项可以抵扣,导致其入账金额减少,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金额随之降低,那么,在负债金额不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也会提高。同时,由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降低,相应的折旧也会随之减少,导致成本相对有所减少。

(四)发票管理的影响

营业税下,发票的开具相对而言并不十分规范,很多企业的成本发票,直接到税务局代开发票即可。而营改增后,销项与进项分开核算,税局对增值税发票的开具更为严格和规范。增值税发票分为专票和普票,并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况。同时,企业对增值税的保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财务人员知识面的影响

营改增后,营业税下的财务知识体系及惯性思维并不适应于增值税,在增值税的征税模式下,不管是会计科目的核算还是财务风险的管控或是税务风险的防范,都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和技术挑战。营业税惯性思维下的财务人员如何迎接挑战,完善财务管理水平,备受关注。

二、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税收筹划措施

(一)合理选择成本对象

当一般纳税人企业有采购需求时,是选择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或货物还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考验着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选择一般纳税人可以获得更高税率的进项发票,选择小规模只能获得较低税率的进项发票或普通发票。从增值税进项抵扣的原理看,降低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合理手段是尽可能多的收取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这样,选择一般纳税人可获取较多进项,税负较轻;而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作为采购对象,进项税额只能按3%或5%抵扣,或者普票无法抵扣,税负较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规模纳税人一般会降低价格,因此,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采购对象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增值税进项税率的选择,最终要落实到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上,只有实实在在增加企业利润的方案,才是企业应该选取的最优进项税率。如何在不同增值税税率的报价中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最简单的办法是比较不含增值税价格的大小,从更严谨的角度,还需综合考虑相应税率的增值税税额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的影响。

(二)纳税人身份的选择

在限定的销售额规模条件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判断是否申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如果自身能够充分获得进项发票,而且进项发票的税率高于自身销项发票的税率,则转变成为一般纳税人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若自身无法获取足额的进项发票,或即使获取进项发票后,整体税负也大于3%,则可保持小规模纳税人。

(三)优化业务模式

1.合理选择低税率的业务经营模式

现行的增值税有多个不同的税率档次,不同税率的业务之间有转化的机会。比如,动产租赁的税率为16%,而通过合适的业务调整,经营模式的改变,可以适用10%增值税税率的交通运输服务业。比如将“光租”变更成“程租”或“期租”,“干租”变更成“湿租”等等。当然,企业还需综合考虑各因素的成本关系,整体把控相应的模式变更的可能性。

2.混合销售行为的筹划选择

全面营改增背景下,混合销售行为主要是指一项销售行为即涉及应税劳务或货物,又涉及服务的行为。从增值税税率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由于应税劳务或货物的税率高于应税服务的税率,因此,主业为应税服务的企业混合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能够获利。而主业的评判标准是哪类型的业务销售额占比达到总销售额50%以上来确定。因此,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3.兼营销售行为的筹划选择

兼营销售行为在当前运用较为普遍。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兼营不同税率、税目的应税行为。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如果企业在会计上及合同条款中并未分开核算相应税率税目的销售额,则企业计征增值税时必须按照税率从高原则核算增值税税额,这样会加重企业税负,降低效益。二是兼营应税项目与免税项目行为。按照税法规定,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分开核算应税项目、减税项目和免税项目的销售额,否则,企业无法获得增值税的减免税额,无法实现税负的降低,享受税收优惠。

(四)优化合同条款

营业税下,合同条款中的价格都是含税总价,且大部分企业对发票的冲红、保管等条款不会做过多关注。但是在增值税下,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企业签订合同时,最好将含税价、不含税价、税率、税额都书写清楚。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缴纳印花税时,可将不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降低印花税;第二,表明合同签订双方认可不含税价才是合同标的的实际价格,增值税税额最终是缴纳给国家,由于政府政策的调整导致税率的变更,并不影响不含税价格,只是影响税额部分。此外,合同双方还需要对增值税发票的不合规性、遗失后的处理等相关事宜进行明确约束。

(五)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随着营改增的全面铺开,企业账务处理和计税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财务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财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相关知识点,提高会计和税务知识水平,培养财务人员防范风险、发现机会的能力。(六)严格规范发票管理增值税下,发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不仅要安装更新升级的增值税发票系统,对操作人员进行统一专业培训,而且还需要设置专岗专人负责发票的零购、开具、核销、认证和保管等一系列工作。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相应的发票联装订成册。

三、总结

作为新环境、新政策、新时代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增值税的知识结构体系,加强财务分析水平,完善财务风险制度,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前行。

参考文献:

[1]耿涛.浅析营改增企业的税收筹划[J].企业研究,2014(03).

[2]刘满成,张路.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06).

[3]张育明.营改增对企业成本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