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材料论文范例

更新时间:2022-11-07 12:10:10

保温材料论文

保温材料论文范文1

天然材料的直接应用是一些产品常用的包装手法,可在整体或局部上进行创新应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使用最原始的包装方法,其材料和形态都取之于自然,再做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加工。这类利用天然材料的保护、容纳物品的原始功能和识别功能的方法,是天然材料的直接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很多天然材料直接应用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尤其在民间,这既是出于习惯,也是因为它成本低、材料易得、操作简单。草绳包装的景德镇瓷碗、云南民间的鸡蛋包装、竹筒饭、粽子包装、草绳捆扎的螃蟹等是典型案例。为了突出所包装产品的原生态感觉,很多现代产品包装在直接应用天然材料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现代印刷、染色等技术,改变造型或结构,并配合机器生产模式等方法来提升产品包装的设计感。

2天然材料的间接应用

受材料、工艺、成本、运输、贮藏等因素的限制,直接将某种天然材料或其工艺用于包装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出口包装中,不少国家对包装材料有严格的要求。如美国为了防止植物病虫害的传播,禁止使用稻草作为包装材料。直接应用法在一定条件下受到限制,可从材料形态的模仿、抽象应用和材料工艺创新等方面间接入手。

2.1材料形态的模仿

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包括了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模仿材料形态可从仿天然材质、仿产品造型等角度创新。

2.1.1仿天然材质

仿天然材质指模仿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物质形态,如岩石、树木、植物等自然的色泽、肌理、纹理、质感,包括天然包装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的材质和造型。在设计包装造型时应注重产品、造型的结合与统一的创新手法,重点突出产品特征。包装材料的造型本身可与产品结合,如赠送花生包装造型的礼品盒,用陶瓷制成,寓意长生长有,长命富贵。

2.1.2仿产品造型

另一种包装创新方式是仿天然材料制作的产品包装,如模仿竹编的纹理、粽子的包装造型等,运用竹、草、藤编的图案以增加产品的乡土气息,体现原生态特点。“酒鬼”酒采用陶瓷来模仿麻袋质地的包装是这一现代创新方法的典型案例。无论是仿天然材质还是模仿产品造型,都不能一味地套用,要打破常规才会收到意外的效果。如模仿竹纹理时可将容器造型设计为长方形,创造“方竹”的奇妙意境。包装造型模仿天然材料的重点在于体现其历史文化。传统食品多拥有悠久的历史,有相关典故或渊源。这些文化特质在包装造型上需加以强调。如三峡风味小吃——山野土豆粉的包装,模拟盖着红布的竹编提篮的造型,强调了该产品的“田园”风味,见图5。

2.2抽象应用

自然界的构造极富节奏感和变化性,运用抽象的点、线、面表现植物的内部构造可获得全新的视觉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令观者在其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形态浮现,使想象力扩大、释放。天然材料在包装中对自然物的某些局部特征通过夸张、简化、变形和组合等抽象的创作手段,构成各种具有装饰美的人工形态,是抽象应用的常见表现形式。抽象应用的创新除采用抽象的构成手法来体现包装的造型、肌理和结构外,还可采用不以具体包装形态出现的具象材料,来作为销售环节临时性的辅助展示用材,是一种隐喻和陪衬的手法。如用鹅卵石制作的展示台;用麻绳悬挂的包装等。

2.3材料工艺创新

在确保生产的前提下,需尽量简化工艺流程,降时降本,开发和利用新材料、新工艺。现代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出现了很多以天然材料为原料的新材料。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如玉米桔秆、麦秆、稻草、谷壳等)是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可再生资源。稻草经过加工成为稻草板,提高了强度,具有隔热、隔音等功能,且防水、抗震性明显高于原材和一些传统板材,其单位质量是同体积纸板材料的1/10,具有明显的优势;蒲叶经过热定性、漂白、杀菌可以制作成一次性包装,受到了国外进口商的重视;国内已开发了以稻草为原料的餐盒代替现有的泡沫餐盒;芦苇制成的碗,安全可靠,可用于微波炉加热。传统的工艺经过现代改进可以焕发新的生机。如在传统竹工艺中,一般是采用竹编工艺,材质加工后表现出特有肌理,而在包装造型设计中可结合多种工艺,如在竹筒表面用雕刻或压痕的工艺模仿出竹编的纹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传统竹工艺中的其他工艺,如拼、绑的工艺,经过改造后,效果上佳。“拼”就是指用竹片等拼接而成,用钉或绳固定而成。线材具有长度和方向感,在空间中有伸长的力量感,具有虚幻、轻巧、优美、流动的造型特色,极富现代工业气息。现代的工艺创新可追溯到天然材料的成材阶段。植物的生长是可以塑形的,将包装环节提前到植物的生长环节能起到独特的效果。如将包装的模具套在幼竹上,等竹子成材后得到特定的竹子造型,如方形、圆锥、浅浮雕等效果。传统工艺与人体工程学结合,也是现代包装工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人在使用商品时的动作依靠产品包装来实现,包装的尺寸、形态、纹理和质量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以竹为例,经过现代机械设备的热处理(高压蒸汽、火烤等),配合模具,可得到符合人体力学的竹包装造型,适用于把握、支持的动作。触摸则需要通过肌理的设计,以增加包装质感。

3天然材料在现代包装造型中的整合性设计

天然材料的整合性设计是指通过组合不同的包装材料、造型等,表达多种设计思维,将抽象零碎的、对美的知识的有关经验,根据需要进行整理、组合,完善地应用于材质的整体表达。天然材料的整合性设计可以从材料使用的单纯性、多种材料的对比、天然材料取代法等方面进行策划。

3.1材料使用的单纯性

产品包装鼓励不混入异种材料而采用单一天然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因为这样可简化制造工艺,便于包装的拆卸、回收、分类和再利用。复合材料结构形式的包装应设计成可拆卸式结构,利于拆卸分类。材料的单一性易导致单调感,可通过巧妙的结构和装潢设计加以弥补。

3.1.1反常规设计

打破对天然材料的固有材质特征、传统包装及器物造型等的传统认知是有效的反常规的设计创新。先入为主的经验认知对大众消费观的影响很大,一味循规蹈矩或顺应潮流容易陷入困境。反常规设计是指突破固有认识进行创新,对包装材质、造型与功能等进行优化重组。材料的刚柔性转换是简洁的反常规设计手法。竹给人坚韧不拔的印象,如能展示对竹相反的感觉,定能吸引眼球。可将竹包装和弹簧的特性结合在一起,竹筒可设计成弹簧的造型,当竹筒压缩时可以节省储纳空间,当竹筒伸长时又能容纳更多的包装物。保留天然材料的原色是传统的包装形式。可通过改变色彩的经验认识来进行创新,如对编织的草绳进行浸染;对叶形原材进行特殊处理,呈现不同时期叶的色彩等。

3.1.2自助式可拆卸包装

自助式可拆卸包装提供了一种和消费者交互的方式,通过简单手工操作展示包装。利用相对刚性的材料,用解构和重组的方式设计成可拆卸的伸缩式包装,改变了产品造型尺寸的固定模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和回收的成本。如通过可拆卸设计,把竹筒解构成块状的侧面和圆片状的上下底面,块状的垂直叠加可以直接改变容器的高度。

3.2多种材料的对比

天然材料的整合性设计可采用多种材料组合成包装容器来扬长避短,以增加材质对比,从而满足商品包装功能的要求,但过于强调其绿色环保的天性,有时会容易误入绝对化的误区。关于塑料椅与木椅谁更环保的争论中有观点认为:塑料虽然没有木头天然,但比木头更环保。因为木椅在制造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木材,在加工过程中又要添加大量化学试剂,油漆会释放有害物质,所以木椅并非绝对环保。从运输的角度看,木椅质量大,在运输过程中会耗费更多的能源和人力。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天然材料并不等同环保,一定条件下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需要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以弥补天然材料的不足。

3.3天然材料取代法

天然包装材料取代法可达到保护和装饰商品的效果。传统的酒、饮料、药剂液体商品,多用玻璃瓶作包装容器,如今用瓷瓶、铝薄、塑料薄膜袋、硬质纸盒来进行容器造型,使包装的形态有了相应的变化;肯德基、麦当劳曾用各种造型元素的冰制杯替代纸杯用于冷饮、冰激凌的一次性包装,真正实现了零包装。在现代包装中可采用天然材料替代工业材料,如用处理过的草绳替代尼龙绳,用天然石材替代塑料等;在传统包装领域可用现代类天然材料替代纯天然材料,如最近出现一种牛皮纸材质的纸藤材料,扁状、半圆状的纸藤,形状与平时看到的塑料扁藤相似,且颜色丰富多彩,安全无气味。另外,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到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的包装(如民族化包装)问题,在其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包装设计的适应性。

4结语

保温材料论文范文2

天然材料的直接应用是一些产品常用的包装手法,可在整体或局部上进行创新应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活的需要,使用最原始的包装方法,其材料和形态都取之于自然,再做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加工。这类利用天然材料的保护、容纳物品的原始功能和识别功能的方法,是天然材料的直接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很多天然材料直接应用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尤其在民间,这既是出于习惯,也是因为它成本低、材料易得、操作简单。草绳包装的景德镇瓷碗、云南民间的鸡蛋包装、竹筒饭、粽子包装、草绳捆扎的螃蟹等是典型案例。为了突出所包装产品的原生态感觉,很多现代产品包装在直接应用天然材料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现代印刷、染色等技术,改变造型或结构,并配合机器生产模式等方法来提升产品包装的设计感。如竹藤制的现代螃蟹包装篮。

2天然材料的间接应用

受材料、工艺、成本、运输、贮藏等因素的限制,直接将某种天然材料或其工艺用于包装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出口包装中,不少国家对包装材料有严格的要求。如美国为了防止植物病虫害的传播,禁止使用稻草作为包装材料。直接应用法在一定条件下受到限制,可从材料形态的模仿、抽象应用和材料工艺创新等方面间接入手。

2.1材料形态的模仿

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包括了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模仿材料形态可从仿天然材质、仿产品造型等角度创新。

2.1.1仿天然材质

在设计包装造型时应注重产品、造型的结合与统一的创新手法,重点突出产品特征。包装材料的造型本身可与产品结合,如赠送花生包装造型的礼品盒,用陶瓷制成,寓意长生长有,长命富贵,见图4。

2.1.2仿产品造型

另一种包装创新方式是仿天然材料制作的产品包装,如模仿竹编的纹理、粽子的包装造型等,运用竹、草、藤编的图案以增加产品的乡土气息,体现原生态特点。“酒鬼”酒采用陶瓷来模仿麻袋质地的包装是这一现代创新方法的典型案例。无论是仿天然材质还是模仿产品造型,都不能一味地套用,要打破常规才会收到意外的效果。如模仿竹纹理时可将容器造型设计为长方形,创造“方竹”的奇妙意境。包装造型模仿天然材料的重点在于体现其历史文化。传统食品多拥有悠久的历史,有相关典故或渊源。这些文化特质在包装造型上需加以强调。如三峡风味小吃——山野土豆粉的包装,模拟盖着红布的竹编提篮的造型,强调了该产品的“田园”风味。

2.2抽象应用

自然界的构造极富节奏感和变化性,运用抽象的点、线、面表现植物的内部构造可获得全新的视觉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令观者在其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形态浮现,使想象力扩大、释放。天然材料在包装中对自然物的某些局部特征通过夸张、简化、变形和组合等抽象的创作手段,构成各种具有装饰美的人工形态,是抽象应用的常见表现形式。抽象应用的创新除采用抽象的构成手法来体现包装的造型、肌理和结构外,还可采用不以具体包装形态出现的具象材料,来作为销售环节临时性的辅助展示用材,是一种隐喻和陪衬的手法。如用鹅卵石制作的展示台;用麻绳悬挂的包装等。

2.3材料工艺创新

在确保生产的前提下,需尽量简化工艺流程,降时降本,开发和利用新材料、新工艺。现代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出现了很多以天然材料为原料的新材料。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如玉米桔秆、麦秆、稻草、谷壳等)是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可再生资源。稻草经过加工成为稻草板,提高了强度,具有隔热、隔音等功能,且防水、抗震性明显高于原材和一些传统板材,其单位质量是同体积纸板材料的1/10,具有明显的优势;蒲叶经过热定性、漂白、杀菌可以制作成一次性包装,受到了国外进口商的重视;国内已开发了以稻草为原料的餐盒代替现有的泡沫餐盒;芦苇制成的碗,安全可靠,可用于微波炉加热。传统的工艺经过现代改进可以焕发新的生机。如在传统竹工艺中,一般是采用竹编工艺,材质加工后表现出特有肌理,而在包装造型设计中可结合多种工艺,如在竹筒表面用雕刻或压痕的工艺模仿出竹编的纹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传统竹工艺中的其他工艺,如拼、绑的工艺,经过改造后,效果上佳。“拼”就是指用竹片等拼接而成,用钉或绳固定而成。线材具有长度和方向感,在空间中有伸长的力量感,具有虚幻、轻巧、优美、流动的造型特色,极富现代工业气息。现代的工艺创新可追溯到天然材料的成材阶段。植物的生长是可以塑形的,将包装环节提前到植物的生长环节能起到独特的效果。如将包装的模具套在幼竹上,等竹子成材后得到特定的竹子造型,如方形、圆锥、浅浮雕等效果。传统工艺与人体工程学结合,也是现代包装工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人在使用商品时的动作依靠产品包装来实现,包装的尺寸、形态、纹理和质量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以竹为例,经过现代机械设备的热处理(高压蒸汽、火烤等),配合模具,可得到符合人体力学的竹包装造型,适用于把握、支持的动作。触摸则需要通过肌理的设计,以增加包装质感。

3天然材料在现代包装造型中的整合性设计

天然材料的整合性设计是指通过组合不同的包装材料、造型等,表达多种设计思维,将抽象零碎的、对美的知识的有关经验,根据需要进行整理、组合,完善地应用于材质的整体表达。天然材料的整合性设计可以从材料使用的单纯性、多种材料的对比、天然材料取代法等方面进行策划。

3.1材料使用的单纯性

产品包装鼓励不混入异种材料而采用单一天然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因为这样可简化制造工艺,便于包装的拆卸、回收、分类和再利用。复合材料结构形式的包装应设计成可拆卸式结构,利于拆卸分类。材料的单一性易导致单调感,可通过巧妙的结构和装潢设计加以弥补。

3.1.1反常规设计

打破对天然材料的固有材质特征、传统包装及器物造型等的传统认知是有效的反常规的设计创新。先入为主的经验认知对大众消费观的影响很大,一味循规蹈矩或顺应潮流容易陷入困境。反常规设计是指突破固有认识进行创新,对包装材质、造型与功能等进行优化重组。材料的刚柔性转换是简洁的反常规设计手法。竹给人坚韧不拔的印象,如能展示对竹相反的感觉,定能吸引眼球。可将竹包装和弹簧的特性结合在一起,竹筒可设计成弹簧的造型,当竹筒压缩时可以节省储纳空间,当竹筒伸长时又能容纳更多的包装物。保留天然材料的原色是传统的包装形式。可通过改变色彩的经验认识来进行创新,如对编织的草绳进行浸染;对叶形原材进行特殊处理,呈现不同时期叶的色彩等。

3.1.2自助式可拆卸包装

自助式可拆卸包装提供了一种和消费者交互的方式,通过简单手工操作展示包装。利用相对刚性的材料,用解构和重组的方式设计成可拆卸的伸缩式包装,改变了产品造型尺寸的固定模式,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和回收的成本。如通过可拆卸设计,把竹筒解构成块状的侧面和圆片状的上下底面,块状的垂直叠加可以直接改变容器的高度。

3.2多种材料的对比

天然材料的整合性设计可采用多种材料组合成包装容器来扬长避短,以增加材质对比,从而满足商品包装功能的要求,但过于强调其绿色环保的天性,有时会容易误入绝对化的误区。关于塑料椅与木椅谁更环保的争论中有观点认为:塑料虽然没有木头天然,但比木头更环保。因为木椅在制造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木材,在加工过程中又要添加大量化学试剂,油漆会释放有害物质,所以木椅并非绝对环保。从运输的角度看,木椅质量大,在运输过程中会耗费更多的能源和人力。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天然材料并不等同环保,一定条件下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需要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以弥补天然材料的不足。

3.3天然材料取代法

天然包装材料取代法可达到保护和装饰商品的效果。传统的酒、饮料、药剂液体商品,多用玻璃瓶作包装容器,如今用瓷瓶、铝薄、塑料薄膜袋、硬质纸盒来进行容器造型,使包装的形态有了相应的变化;肯德基、麦当劳曾用各种造型元素的冰制杯替代纸杯用于冷饮、冰激凌的一次性包装,真正实现了零包装。在现代包装中可采用天然材料替代工业材料,如用处理过的草绳替代尼龙绳,用天然石材替代塑料等;在传统包装领域可用现代类天然材料替代纯天然材料,如最近出现一种牛皮纸材质的纸藤材料,扁状、半圆状的纸藤,形状与平时看到的塑料扁藤相似,且颜色丰富多彩,安全无气味。另外,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到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的包装(如民族化包装)问题,在其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包装设计的适应性。

4结语

保温材料论文范文3

【关键词】住宅工程;外墙内保温;施工工艺

1引言

外墙内保温是相较于外墙外保温而言的,这是2种性质不同但作用一致的外墙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层因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裂缝、空鼓现象易发,诱发保温层剥落、坠毁,外保温层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遭到了否定。外墙内保温在否定外墙外保温结构诸多不良隐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外墙内保温优良性能,在住宅工程外墙保温系统制定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外墙内保温技术

2.1住宅工程外墙内保温的定义。外墙内保温系统是基于外墙的热传导系数,通过增强内墙保温层提升墙体的热工性能,降低热传导能耗,提高墙体的隔热性能,从而达到降耗保温的作用。外墙内保温系统就是用保温砂浆或固体保温材料在外墙的内侧部进行涂层、粘贴,以达到住宅工程内部保温的效果,满足工程建筑保温性能的需求【1】。

2.2外墙内保温技术的特点。外墙内保温技术既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在住宅工程外墙保温中选用内保温技术是基于对其内在优势的考量和分析。外墙内保温技术相较于外墙外保温技术,其优势性能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其安全性和质量保障方面。外墙内保温技术是在外墙的内部进行施工,不会对外墙的整体结构和外在装饰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从而保障了外墙外层装饰的整体性、稳定性和美观性。内保温施工对于墙体基层效果没有特别的要求,内墙所使用的混凝土、砌块、砖无需进行特殊的处理,且施工便捷,很好地避免了外墙因受外部风雨自然因素的侵袭而潜在的剥落、坠落危险,保温层处于外墙内部,安全性、耐久性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外墙内保温施工具有不影响其他项目施工的特点,可同时运作,且施工难度系数相较于外墙外保温施工低,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施工工期,施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就保温隔热效果而言,因其具有一定的热吸附作用,内保温技术的保温效果没有外保温技术显著,且外墙平均热传导系数较高。保温层设于围护结构内侧,“热桥”保温处理较困难,受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的影响,易出现冷凝结露和保温层与外墙间发霉或潮湿现象。同时,因热胀冷缩效应和内外温差的影响,外墙结构层表面温度应力大,易引发外墙内保温层的开裂。在室内装置较厚的保温层,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室内开展用的空间面积,且保温层较原墙体结构质地脆弱,不利于室内挂件和其他物品的垂挂和装订。

2.3外墙内保温施工中材料的选用。基于保温材料和建筑构造的特点和外在自然环境,不同的住宅工程形式在选用保温材料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外墙内保温材料一般以保温砂浆和固体保温材料为主。保温砂浆有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聚合物无机保温砂浆等,固体保温材料有聚苯板、挤塑板、聚苯颗粒等。从其硬度、拉伸强度、导热性、抗裂性等方面考量,不同的保温材料具有不同的应用特性。聚苯颗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固体保温材料,实践使用证明,其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但因其导热系数高,保温效果较差。聚苯板和挤塑板经工程实践表明,这2种材料导热系数低,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在抗裂性能方面,挤塑板的抗裂性能略差于聚苯板,但二者的硬度和拉伸强度较低,不利于室内在保温层上装订或悬挂物品。保温砂浆在具体的住宅工程建设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保温、抗裂和抗拉性能,尤其是玻化微珠砂浆,其强度和硬度与普通的混合砂浆接近,更加适用于内部装修。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高质保温型材料———聚合物无机保温砂浆,由超高强水泥、憎水改性膨胀珍珠岩、闭孔珍珠岩以及玻化微珠、粉煤灰、漂珠和聚苯烯单丝短纤维等材料配制而成,集聚了上述几种保温材料的优势性能,还具有了高超的防水防火性能,且施工方便,速度快捷【2】。

3外墙内保温一般施工流程

外墙内保温施工是在严格的流程控制下进行的,应从基层处理、灰饼制作、网格布施工、护角制作、热桥处理、保温层分步施工等几个方面着手,确保外墙内保温施工的有效性和保障后期应用效果的发挥。

3.1外墙内层的基层处理。外墙内保温层施工过程中,基层处理是十分关键的,若未进行严格的基层处理,很容易出现内保温层的空鼓和开裂。内墙保温层施工基层处理,应基于基层材料形式进行清理方式的选择,当基层为砖墙、砌块时应将墙面上残留的残余砂浆、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在进行界面处理时,将墙面浇水湿润。当基层为混凝土墙时,应用10%的火碱水来去除表面的污垢,之后用清水将碱液冲洗干净并晾干墙面。基于保温层选用材料对基层平整度的要求,使用2m靠尺进行检测和控制。界面处理一般采用喷枪或专用界面剂。按水泥、砂、界面剂的一般配比1∶1∶0.5的形式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喷涂墙面,墙面不应出现露白。

3.2灰饼制作。制作灰饼是内保温层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灰饼的作用在于对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和房间开间尺寸的有效控制。应基于保温层的设定厚度制作灰饼,其设置距离一般为1.2~1.5m,大小为50mm见方形状。从制作灰饼到灰饼连接成冲筋,以冲筋为参照系进行糙灰,从而有效控制内保温层的厚度。

3.3网格布施工。网格布施工时应沿水平方向绷紧绷直,并将弯曲的一面朝里,用摸刀边缘线压铺展固定,然后由中间向上下、左右方向将聚合物砂浆抹平整,确保砂浆紧贴网布黏接。网格布左右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上下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先压入一侧,在抹一些聚合物抹面胶浆后再压入另一侧,严禁干搭。网格布铺贴要平整,不要有褶皱、空鼓、翘边。不同界面处应该加强网格布的铺贴。

3.4护角制作。阳角、门窗口角、不同界面交接位置应铺贴双面标准网,翻边宽度应不小于200mm,严禁干搭。同时,要抹平、找直,保持阴阳角处的方正和垂直度。做好门窗洞口斜向网格布加强层的施工,防止在四角产生裂缝。

3.5热桥处理。热桥是外墙内保温系统中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内墙保温降耗的效能,应做好对热桥的处理。对于热桥部位易出现冷凝结露现象的问题,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制定有效解决措施。一般在热桥处理中采用在保温层与非保温层相接的拐角用相同的保温材料制定不小于300mm热桥缓冲带,以避免因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和热桥现象导致的墙面结露和发霉。

3.6保温层施工。内保温层施工应采用分遍施工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第一遍抹灰厚度应控制在10~15mm,以后各遍抹灰厚度不应超过20mm,涂抹时应抹平压实,待保温材料固化后再进行下一次抹灰,每一遍的抹灰时间应控制在24h左右,待达到设计厚度后,用大杠刮平,再用铁抹子提浆抹平压实。

4结语

综上所述,外墙内保温技术既具有自身的优势属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不同的住宅工程对于保温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经济适用性,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有序进行施工,确保外墙内保温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姚旦新.浅析住宅工程外墙内保温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9(8):33-34.

保温材料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民用建筑;外墙保温节能工程;特点;施工;监理措施

1民用建筑外墙保温节能工程的特点分析

1.1考虑环节较为复杂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节能工程并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工程,而是和多个施工环节有所联系的一个系统化工程。为此,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工程的立项、设计、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保温节能技术、施工组织、施工设计、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外墙保温节能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建筑工程的内部能耗,确保建筑行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1.2验收内容的理顺

由于民用建筑外墙的保温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因此,其中包含的分部分项工程数量较多,同时,这也意味着需要验收的工程内容也会变得十分复杂及烦琐。具体的外墙保温节能工程中,不但包括诸如墙体保温系统等建筑构造层次上的措施,还包含了具有节能性的机械设备等。之前的工程验收,在实际的验收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工作内容重叠的问题,导致工作效率有所下降。为此,今后的外墙保温节能工程需要在验收内容清楚且无重叠确认的前提下开展。

1.3需要专业化技术支持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节能工程属于一种较新的工程项目,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全新工艺以及材料,在不经过专业人员或者单位的指导下,盲目地选择或者购买保温材料,先不说保温材料是否符合建设需求,如果任由施工人员将这些从不同供应商处购买的保温材料随意进行组装施工,经常导致出现工程质量验收不达标的问题,甚至于频频出现返工情况,无形中就会大幅度提升建设成本。而在专业人员或单位的指导下购买的保温材料,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施工中都有着一定的保障。

1.4细节部分设计完善

民用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技术会因为在地区、类别以及结构类型上存在差异而出现选用上的差异。比如,严寒地区的民用建筑中,200mm厚度的混凝土剪力墙所需的保温层厚度要在130mm以上,并且在门窗口等部位的节点处也需要做特殊处理。为此,在建设外墙保温节能工程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士,对建筑自身的细节部分设计进行完善。

2民用建筑外墙保温节能工程主要施工环节分析

2.1抗裂砂浆施工环节

在这个施工环节中,需要在搅拌机中,投入比例为3∶1∶1的砂、31.4MPa的硅酸盐水泥、抗裂剂,并将之均匀进行搅拌。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材料的搅拌过程中,不可再次添加水分,这主要是为了保障材料配比数值的精准性。在材料搅拌完成之后,将搅拌出来的抗裂砂浆均匀地涂抹到建筑工程的外墙之上,在正常情况下,涂抹的厚度需要维持在3~5mm。在涂抹完部分的外墙之后,需要使用抹子,将耐碱性良好的网格布压入到抗裂砂浆内部,网格布之间的宽度要大于50mm。在压入网格布的过程中,需要在完全压入其中一侧之后,再完成另一侧的压入。在网格布压入抗裂砂浆的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其在阴阳两角的位置上进行搭接工作,而这个搭接的宽度在阳角上是1800mm,而在阴角上则是50mm最为合适。对于那些在施工环节中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出现的孔洞来说,需要在其周边位置上预留出25mm长的一个位置,并跳过此处的砂浆涂抹环节。在其余部分的砂浆涂抹工作完成之后,将网格布以对角线的形式裁开,将之划分为四个三角状区域,在孔洞的修补工作完成之后,在进行砂浆涂抹之前,需要压入之前预留出来的网格布,随后将之抹平即可。

2.2保温浆料施工环节

在建设外墙保温节能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保温浆料的施工环节。首先需完成的工作就是保温浆料的搅拌,将按比例计算换出的保温胶材料及24~26kg的水加入到搅拌机之中,经过30min的搅拌之后,就会成为一种材质十分均匀的胶质材料,随后将200L的聚苯颗粒轻骨料加入搅拌机之,再搅拌5min即可。在浆体已经变得十分均匀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施工。在材料搅拌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是浆料中各个原料比例及其数量的计算,为保温浆料自身比例合理提供保障。同时,材料搅拌的质量也是一个极为需要关注的点。检验材料具体搅拌质量的方式就是逐一检验浆料自身的状态、抗滑坠性及可操作性,并最终综合评价搅拌质量。在浆料搅拌完成且其质量检验合格之后,就需要进行浆料的外墙涂抹工作。在第一次进行涂抹的时候,浆料的厚度维持在25mm左右即可,同时,还需要在上一层浆料初凝之前开展下一次的抹灰工作,保障中间涂抹层的厚度维持在15~18mm。建筑外墙面涂抹的最后一层浆料的厚度需要维持在8~10mm。

2.3滴水线及分割槽线施工环节

建筑外墙的滴水线以及分格线的施工,可以通过嵌贴成品塑料槽线的方式开展,且滴水线与分格线两部分的施工工序基本类似。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从之前的施工设计出发,在涂抹完成的保温层上弹出滴水槽以及分格线的控制线,再使用壁纸刀沿着之前固定好的线路将原本设计的凹槽挖开,挖开深度在15mm左右即可。之后使用抗裂砂浆将这个裂缝填满,同时嵌入塑料槽线,并确保其和抗裂砂浆之间结合牢固。最后,收取线槽两边的浮浆。

3民用建筑外墙保温节能工程监理控制措施

3.1事前监理控制

在建设外墙保温节能工程的过程中,事前的监理工作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监理单位需要检查图纸内容是否完备。同时,监理人员也需要参与到图纸会审环节中,并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对比,保障设计的图纸和标准、规范以及各项强制性条文的内容完全吻合。同时,需要对图纸中的技术指标以及部分位置的特殊处理措施意图做到全面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和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将外墙保温节能工程和其他工程的关系做到正确处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并且在设计变更之后不可将节能指标调低,如果是涉及到诸如保温材料及保温层厚度的更改,需要经由最初的图纸审核中心审核。(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人员需要审查建筑企业编著的工程施工方案,并且重点审查其中的外墙保温节能工程质量是否低于规范标准的要求,同时重点关注其中针对性质量以及安全措施。最后,总监理工程师需要在经审查合格的施工技术方案签字。(3)编制监理规划以及监理工作实施细则。监理人员需要根据规范及管理条例和设计文件的实际要求,详细编制监理工作规划及其实施细则,并且需要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工程师共同参与编著。

3.2事中监理控制

在建设外墙保温节能工程的过程中,事中监理工作需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1)严格执行报审程序。需要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细致的核对工作,并从委托监理合同及相关标准规定出发,开展平行检验以及取样送样检测的见证工作。对于国家严令禁止使用的保温材料、设备等,监理人员不得签字确认,并通过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限期将这些不符合标准需求的建筑材料及设备清除出场。(2)督促建筑企业按照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及设计文件开展施工。如果出现工程部分构造上及节处理中并没有按照原有的设计进行施工的情况,监理人员需要严格审核建筑企业所提出的工程变更。根据《建筑保温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若设计变更影响到建筑的节能效果,其在正式实施之前,除了需要获得原本图纸审查机构同意之外,还需要获得监理、建设单位的同意。

3.3事后监理控制

外墙保温节能工程因为自身涉及到许多的分部分项工程,因此,在验收已经竣工的分布分项工程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接近最终的竣工验收阶段。在这个环节中的监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理单位需要参与到建设单位委托建筑节能测评单位开展的建筑节能能效测评工作中。(2)对建筑单位和报送的工程竣工资料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审查工作。(3)组织工程的验收工作,并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督建设单位及时更改并开展二次验收。在整体工程验收完成之后,签署相应的竣工报验单。

4结束语

监理人员在整体外墙保温节能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保障施工操作的规范化、建筑材料的高质化、建筑工程建设的合理化有着重要意义。监理工作只有贯穿于工程建设整个过程,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开展,才可以保障整体的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海军.论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质量的监理控制[C]//太原市民营企业工程技术发展推进会论文集.太原,2015:222.

保温材料论文范文5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环保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节能的关注也越来越强。如何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安装节能设备,达到节能效果,并且在节能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建设的主流。此外,新型技能的材料也不断被开发出来,极大地推动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并推动了我国建筑企业的高速发展。

2房屋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概述

现如今,我国建筑施工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出现急剧递增的趋势,这对于能源逐渐匮乏的现代社会来说,并不是一件乐观的事情。保护环境,尽量减少能源的损耗已经是当代各行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降低建筑施工中的能源损耗,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实现建筑施工的节能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1]。建筑施工过程中,节能一直是建筑企业追求的重点,同时也是国家一直提倡和支援的重点项目。要确保能源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就需要在科学的建筑节能知识的支撑下,并通过各项新型节能技术来带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的消耗:①加强建筑物结构中的保温能力;②在建筑物中供热和供冷输送渠道采用节能设备来运行;③对建筑墙体、一级屋面的技能保温性研究是降低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3在房屋建筑中使用节能技术

3.1在建筑外墙中使用节能材料

由于外界的温度、湿度以及阳光的直接照射等影响,房屋墙体的保温能力会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外温系统出现漏气现象,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现象。此外,保温层的结构与实际需求的方向不一致,也会导致建筑保温能力的下降。因此,我们在进行房屋建筑过程中,可以特别关注以上几点,不过虽然外墙的保温效果相比于内墙保温效果要好很多,但是从施工的成本以及材料费用的角度来说,前者的粘结性不是特别理想,同时施工处理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墙体脱落或者是渗水的情况,而且在费用上也会比后者要高出不少,极大地增加了成本压力[2]。因此,要想保证外墙保温节能材料在项目安装质量上得到控制,就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行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的前期,必须要做好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施工图纸,并且还要以这份图纸为基础,按照相关的规定严格执行,确定砖块的排列方式,开展砌墙施工的时候也必须要根据图纸来严格规范施工作业。第二,在施工的阶段内,要考虑空心钻在承重墙施工的时候,如何来保证施工的质量问题,可以采用整砖平齐的方式来进行施工,与此同时,还要对墙体热阻以及裂缝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整体来提升施工质量。第三,在对外墙保温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前期设计好的施工图纸来进行施工,同时还要注意清理好外墙上的杂物,施工起始点,需要选择在墙体的左右两端或者是墙角处,同时在进行水泥铺设的时候其厚度需要控制在5cm左右为宜,在施工完毕后,还要留意将现场的杂物和余渣处理干净,并且还要注意在水泥浆干燥之前对其进行及时的保温工作。第四,保温材料需要选用最佳的用料。我国有很多种保温材料,在整体上区分,可以分成以下两种,一种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另一种是聚苯颗粒保温建材,第一种由于具有保温性能强的特点,而且其还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节能环保建材,因此应用于建筑市场比较广泛,不过后者的施工难度系数比较低,针对墙体开裂的问题能够有效控制,因此这种材料的应用范围也比第一种要广泛很多。

3.2对采暖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主要的采暖节能方式有地热供暖以及新型热器供暖等方式,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个比较适合的方式。在进行安全采暖设施的施工期间,为了能够实现散热的效果和确保散热面积,必须要在安装前期对安装部位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计算,确保采暖设施的质量,并保障其美观性。在施工完成后,还要针对性地反复调试,并对调试的过程进行监控记录,确保采暖节能设备能够正常良好运行,并且还能够在投入使用后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3.3节能环保在屋面的应用

对于在屋面上进行节能施工的时候,保温材料的选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施工阶段一定要将保温材料放在屋面板和防水层中间。保温材料要求具有强度高、吸水率低、密度小等特点,当前很多物质都可以符合这个要求,如由玻璃棉、膨胀珍珠岩、废聚苯粒等构成的松散料,以及由珍珠岩、蜂石、浮石、炉渣等根据一定配合比例混合的胶结料等板块状的保温建材。还有,屋面反铺法也是一种保温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保温层下放置防水层来达成保温的效果。这种方法在质量以及售后问题上都有极大的优势,不但检修难度系数低,而且保温效果明显,但是,其成本相对于其他几种方式而言还是相对比较高的[3]。因此,施工方要根据实际要求,以及建筑的实际应用来选用一种比较合适的节能技术,来满足工程需求。

3.4节能环保技术在门窗上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门窗主要由玻璃、铝合金、木制品以及钢材等多种工程材料组成,这其中,塑料门和木制门的传热系统要明显小于铝合金等金属门窗,双层的玻璃门又会比单层的要小很多。因此,在安装的时候可以考虑结合这两点,采取双层的玻璃门以及单层的塑料门组成门窗,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保温性能,而且还可以极大地节省成本花费。通过严格的安装图纸制作,并对门窗的渗透性以及节能效果进行分析,选用最佳的方案进行安装,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效果以及节能效果,安装门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框角的角度必须达到90°,才能继续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最好在做完之后反复进行测量比对,确保每个框角都可以达到90°。在安装的时候可以将密封条全部安装于框扇之间,如果门窗的款式是推拉型的,可以考虑将密封膏密封在各个大缝隙之间,提高密封效果,控制渗水性。如果在安装过程中,有缝隙超标或者是密封不上的情况,就必须立刻停止施工,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施工质量。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将节能技术尽量运用到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其效应,不但可以加快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同时也是对能源有效利用以及节约能源的一种重要贡献。另外,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广泛的应用节能技术,不但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为缓解能源紧凑的现状做出一些贡献,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树民.浅析房屋建筑施工中节能环保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2):48-50.

【2】马宪存.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节能环保措施[J].工业,2016(12):167-168.

保温材料论文范文6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一、绿色设计简述

所谓绿色设计,就从设计开始到结束,整个设计过程,在材料的选择、使用、处理中,都要与绿色相联系,都要考虑对环境的污染,是不是对环境有很大的负面作用。这样的设计才符合绿色标准,才是绿色设计。绿色设计要考虑每个环节,对每个环节进行评估,使设计对环境产生最小维护。在设计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到节能、环保,这样的设计才是绿色的设计。在室内设计中,对于每个环节也要考虑是不是绿色设计,要使室内的每个元素做到绿色,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第一,健康需要。当前,人们对健康更加注重。在健康的呼唤之下,室内设计就应该向环保倾斜,就应该实现绿色设计,使绿色设计融入到室内中。只有这样,室内才能更加环保,才能让人们住着更加舒服,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健康指数。因此,绿色室内设计是健康的要求,是人们提升健康知识的需求。第二,融入整个室内设计过程。在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都要进行绿色设计,都要采用先进的科技实现绿色室内设计。绿色室内设计不应该只在施工中,在施工前和施工后都倡导绿色室内设计,要使室内设计从始至终都融入绿色理念。第三,室内与自然相互协调。绿色室内设计要求室内环境和自然相互协调。在室内设计中,不应该去破坏自然,而去搞室内设计。要利用自然,把室内设计融入到自然中,从而实现自然与室内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绿色设计理念如何运用到室内设计中

现在人们对周围环境非常重视,尤其是居住环境。在室内设计中,要融入绿色设计理念,使室内设计和自然环境相融合,实现和谐统一。

(一)在室内光环境的应用

在人们的居住环境中,照明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光的照射,植物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人们如果没有光,就不能正常生活。光照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发展,工业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在市场中,有了各种各样的灯饰。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灯饰,对室内进行装饰。虽然灯饰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各种各样的灯饰也使人们对自然光使用降低。因此,无形之中就浪费了许多的自然资源,并且,长期使用灯饰照明,就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危害,危及人的健康。因此,就需要对室内光环境进行绿色设计。在绿色设计中,昼光是非常重要元素,在室内设计昼光的时候,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地理位置;第二,一天光照时段;第三,一年中气候状况。昼光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石化燃料降低,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和环保。在墙体中,采用淡蓝色的表面,可以避免昼光所引起的炫目,不至于伤害人的眼睛。在灯具的选择上,要选择LED节能灯,使能源得到有效节约。在光的设计上,要尽量使用自然光,使自然光占据整个室内,这样,就会给人的心理、生理带来极大健康,给人一种自然感觉,也更加节能、环保。

(二)在室内热环境中的应用

在室内,热环境是非常重要一个部分。室内的热环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室内热环境中,主要通过两种手段进行调控。第一种,利用建筑物本身,比如运用隔热、保温、通风等,来条件室内温度,做到冬暖夏凉,使室内空气流动畅通;第二种,被动措施。比如,可以运用空调、加湿器、电扇、电暖气等进行室内热环境调控。在传统中,室内的热环境一般都是被动调控的,这不仅对人身体有害,而且还会消耗很多的能源。比如,夏天室内温度高,就通过空调进行降温,冬天室内温度低,就通过电暖气进行调控。被动的进行调控,对自然环境也是一种危害,更是对人身体的危害。因此,在绿色设计理念之下,设计者要从建筑物自身入手,加强隔热、保温和通风的设计。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在建筑物表面设置一层保温材料,在屋顶可以设置一块绿地,进行隔热、保温,调节室内温度平衡。现在,保温材料种类繁多。保温材料各有各的特征。比如,塑料泡沫保温材料虽然成本低,但是,它含有甲醛,并且不能被生物所分解,所以一般不用这种保温材料。一般,可以使用保温珍珠岩。因为这种材料重量轻,不容易燃烧,而且还很难与其他物体发生化学反应,对周围环境没有污染。这种材料,在安装的过程中,对呼吸刺激很小,因此,这种材料是目前理想的保温材料。设计绿色屋顶,一方面,可以使雨水保留下来,另一方面,使热容和热阻有效提高,使城市的热岛效应大大减小。绿色面积也大大增加,空气得到净化。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环保材料,从建筑物自身着手,使室内热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这种措施,就能对热环境进行自动调节,而不是被动去调节,这样,就更加环保、节能,符合绿色设计理念,对人的危害也非常小,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三)在室内声环境中的应用

当今,城市建筑和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道路很多的车辆,人来人往,非常拥挤。一到节假日,堵得寸步难行。车辆的喇叭声、鸣笛声、轰隆隆声非常刺耳,简直就是震耳欲聋。这些噪声日益增多,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大杀手。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不仅对人的耳朵造成很大危害,使听力下降,而且还会给身心带来巨大伤害,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各种疾病也会纷纷而来。因此,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到室内设计中非常必要。绿色设计就是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非常安静、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极大发展。通过绿色设计,可以让人们环境更加幽静,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人们的生活品质有极大提高。在设计的时候,在对外窗、外门的设计中,要做到整体隔声,对外墙材料、构造也要进行隔声设计。在室内,有卧室、书房、客厅,这些功能区对声音的要求各不相同。卧室要求隔声效果非常好,因为卧室是人们休息的地方,需要保持特别的安静,这样,才能容易睡眠。书房是人们学习的地方,要求隔声效果也要很好,这样,才能不被外界打扰,才能专心看书、学习。客厅对隔声效果不高,因为在客厅是和客人相互交流的地方。因此,在每个功能区,要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隔声设计,保证每个功能区都不受噪声干扰。在选择空调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低噪声的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也要选择低噪声的。在电气选择的中,要尽量选择节能环保的电器,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洗手间的马桶,可以选择虹吸式冲水方式,这样,可以在冲水中,减少噪声。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是噪声降到最低,尽量使用隔声材料,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安静,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升。总之,在现代社会中,大自然的和谐、宁静已经被侵蚀的寥寥无几。快节奏的生活虽然使人的物质上有了很大满足,但是,人的生活环境却受到很大的污染。因此,室内环境对于人们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成为人们最后的一块净土。在室内设计中,要融入绿色设计理念,给人们创造出一片绿色的环境,生活的更加舒适。

参考文献:

[1]王智睿,贺庆文.绿色设计理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9):130-131+156.

[2]张红雪,刘家豪.浅谈绿色室内理念在全装修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运用[C]//绿色•建材•钢构助力“一带一路”——第六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室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30-31.

[3]苏日娜,马向春.探讨如何把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在室内设计中[J].青年时代,2018(23):177-177.

[4]周光庆,贾振龙.对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标准实践中运用的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7(10x):210-211.

[5]于川东,郝向前.绿色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2(03):139-139+141.

保温材料论文范文7

建筑节能是国家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政策的重要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相关部门便相继出台各项建筑节能强制政策,我国建筑工程节能水平不断提高。据此背景,论文针对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技术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

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要点

1引言

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建筑舒适度的前提下,优化能源使用,是先将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亦或指在建筑规划建设、使用中执行国家节能标准,使用节能型工艺、产品,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空调制冷制热及采暖供热体系效率,强化建筑用途[1],而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建筑外墙保温的类型有外墙内、外保温及夹心保温3种。当前,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氨酯整体发泡保温、岩棉板、酚醛保温板、XPS保温板及EPS保温板,注意在选择保温材料时,应对建筑的地理位置、高度、使用性质、防火要求进行综合考虑[1]。本文针对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要点展开讨论,具体研究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聚氨酯+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复合外墙外保温体系。

2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

2.1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的介绍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具体由聚合物胶浆(粘贴、抹面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用)、自熄型聚苯乙烯泡沫板(自重小、导热系数低)组成[2]。此项技术的应用步骤为:用聚合物胶浆将聚苯板直接粘贴在建筑外墙外部→将玻璃纤维网格布粘贴在聚苯板表面→将聚合物水泥胶浆涂抹在面层作饰面层。实践证实,此种外保温体系具有操作工艺简单、保温效果好、造价低且回收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倍受青睐。虽然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应用价值较高,但多年的实践也暴露出此项技术的种种应用缺陷,如外层抹灰表层裂缝、玻璃纤维网格布施工不当、特殊部位或节点施工不当、聚苯板粘贴不牢。聚苯板粘贴不牢的原因包括:施工质量差、胶浆粘贴面积过窄;旧墙面处理不到位;施工材料质量不合规,如选用低碱或中性玻璃纤维网格布、聚苯板容重过低、聚合物胶浆黏结工作不到位、水泥强度等级低。上述问题的存在定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因此,在进一步推广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时,应重点攻克上述应用难题,否则,此项技术势必因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而逐步被淘汰。

2.2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技术要点

从上文可知,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从以下几方面浅析此项保温技术的应用要点。

1)优选黏结胶浆:

如果聚合物胶浆使用双组分,则现场掺入水泥的做法会增加对水泥质量与配比的控制难度,同时也会增加工艺的复杂程度。为此,应改双组分聚合物胶浆为单组分[3]。如此一来,无需现场掺入水泥或相关材料,即仅需现场搅拌,从而使施工工艺的难度系数更低及黏结胶浆的质量更高。

2)优选玻璃纤维网格布: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的使用年限为40~50a,外加玻璃纤维网格布被埋置于水泥胶浆内,因此玻璃纤维网格应有耐碱性,否则会缩短保温体系的使用寿命。

3)规范施工行为:

膨胀聚苯乙烯泡沫板应在生产储期>30d之后用于施工,且在施工中,应先粘贴完聚苯板后再抹灰,从而保证聚苯板充分完成后期收缩,以免抹灰面开裂。此外,聚合物胶浆中聚合物乳液有超过5℃的成膜温度,因此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施工的环境均温应>5℃,切忌冬季施工。

4)聚苯板采用条粘法粘贴:

条粘法是指先在整张苯板上铺满胶浆之后,用锯齿抹子抹平,最后再将多出的胶浆刮掉。实践表明,被平整的墙面上使用条粘法可防止聚苯板翘曲变形及在封边不严时产生透风、渗水、脱落现象。关于胶浆的用量,条粘法与点框法相当。

5)面层胶浆开裂的防治:

面层胶浆开裂的防治手段有:两遍抹灰,厚度约为3mm;将玻璃纤维网格布埋置于抹面层之内;塞紧板缝之间的聚苯板片,以免板接头处的抹面胶开裂。

3聚氨酯+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复合外墙外保温体系

3.1聚氨酯+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复合外墙外保温体系介绍

聚氨酯+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复合外墙外保温体系是一种性价比相当高的新型外墙外保温系统。此系统不仅满足建筑节能65%的要求,而且能有效弥补外墙外保温表层强度低、开裂及饰面施工难度大的弊端。总体来讲,此项保温技术的优点为:聚氨酯喷涂发泡对外墙面的附着力相当强,实现墙面与无空腔的高效黏结,因此保温性能相当好。此外,如果在聚氨酯表层添加厚度恰当的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则外墙表面的抗冲击力及聚氨酯保温层的抗老化性能定会大大增强[4]。针对此保温系统原材料的选用及主要生产工艺,本文认为应满足下列要求: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硬质泡聚氨酯、聚苯颗粒保温材料、聚氨酯界面剂、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浆及耐碱网格布分别按《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10800—89)、《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I58—2004)及《耐碱玻璃纤维格网布》(JC/T841—1999》的标准进行选择。2)生产工艺:聚合物干粉砂浆、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主要生产工序为:计量预混→原材料干混合→电子计量包装→成品→入库。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聚合物干粉砂浆主要用来粘贴保温材料、处理面层、粘贴外饰面瓷砖、处理瓷砖勾缝及用做界面剂。

3.2聚氨酯+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复合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技术要点

3.2.1聚氨酯硬泡保温层施工

聚氨酯保温层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为现场喷涂发泡成型,即将硬质聚氨酯原料等分为甲、乙料之后,再在超过100kg/cm2的压力下,用高压无气喷涂设备将原料雾化至完全混合,最后再均匀喷涂至建筑外墙表面[5]。此时,外墙面的混合料自由发泡,并形成密度相当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根据上述施工原理可知,聚氨酯硬泡保温层主要由薄、硬的表皮层及均匀的泡沫层组成,密度为35~40kg/m3。研究表明,此保温层具有导热系数小、吸水性差、机械强度高及与墙体黏结强度高的优点,其中平均导热系数≤0.22W/(m•K)。聚氨酯硬泡保温层施工中,应对下列要点进行综合考虑:外墙表面干燥、平整、洁净;施工温度应为10~35℃;施工之前,需刷聚氨酯防潮底漆来消除水分的影响,切忌雨天施工;风速应≤5m/s,必要时可设防风帷幕[6]。此外,聚氨酯硬泡保温层施工时,还应注意下列事项:1)聚氨酯泡沫的保温性相当好,保温层厚度设20~40mm即可,因此一次喷涂聚氨酯的厚度应≤10mm及保温层表面喷涂的平整度应不超过±5mm;2)聚氨酯硬泡外墙保温的施工平台多为吊篮或脚手架,因此控制好喷枪的角度及喷涂距离非常重要,即喷枪角度为70°~90°、喷距为0.8~1.5m。3)聚氨酯喷涂至要求厚度并停歇约30min之后,再喷涂聚氨酯界面剂,注意界面剂的喷涂时间应≤4h,理由是发泡30min之后聚氨酯硬泡的最佳强度>80%,尺寸变化率<5%,基本稳定,因此需尽早保护起来。聚氨酯界面剂在喷涂24h之后会进入终凝状态,因此可开始抹灰施工。

3.2.2找平层施工

找平层施工时,应注意下列施工要点:

1)明确抹灰周期

抹灰周期是聚氨酯硬泡发泡结束至抹灰找平作业之间的间隔时间。聚氨酯硬泡主要是现场发泡成型,因此抹灰周期时间过短会使聚氨酯硬泡成型的化学反应不完全,并会对某些物理及化学特征产生负面影响。聚氨酯硬泡发泡成型24h之后再开始抹灰作业,如此可避免线性尺寸变化率过大而使找平层发生不良现象。

2)明确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抹灰工艺

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的吸水率较低,外加界面剂厚度仅为0.5~1mm,因此,即使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厚度仅为20~30mm,但在抹灰作业时,也需采取分步施工方法,即第一遍抹灰厚15~20mm并干燥12h之后,再开始第二遍抹灰,最后先后用杠尺刮平、用抹子修补整平,注意第一遍抹灰厚度不可>20mm,以免基层不吸水后抹灰层空鼓[7]。

3)保护层施工

保护层的施工方法为聚合物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网格布法,喷涂厚度为3~4mm。

4结语

本文讨论的是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应用对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及实现建筑企业综合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但面对日渐严格的节能与舒适度要求,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遵循建筑外墙外保温规律,按照更加严格的技术要求,设计出更贴近人类居住要求的保温施工方案。此外,国外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因此,我国应秉承“积极引进、融会贯通”的学习态度,将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与国内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提出符合我国建筑节能要求的建筑外墙保温技术。

作者:朱洁辰 单位: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弘年.论外墙保温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10):229-230.

【2】高启亮.建筑外墙保温技术与节能材料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4):115-116.

【3】许剑飞.论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的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3(14):202-202.

【4】王首一,孔雪静,席晖,等.矿区建筑改造中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3(12):121-121,122.

【5】刘永义,闫瑾.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4):74-74,88.

保温材料论文范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实践

1引言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这就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相关企业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建筑工程施工满足高效、经济、环保、可持续一体化的需求。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施工技术人员应将其应用到施工全过程中,实现生态绿色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2绿色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

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有推动的作用,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控制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绿色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确保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1]。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应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不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满足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还可以实现各项资源的高效与合理利用,实现项目与社会、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

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太阳能绿色施工技术

在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太阳能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其主要特点是节能、环保、无污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例如,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在建筑顶层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这样太阳能辐射热可以转化成电能,并不断存储,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用电消耗。

3.2门窗节能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门窗保温效果相对较差,一般门窗传热系数约为3.0W/(m2•K),建筑物外墙的传热系数是0.6W/(m2•K),导致建筑内外部能量传递较多,能源消耗较大。因此,技术人员应明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此为基础合理设置外窗面积。另外,安装门窗时,需要考虑其散热性,尽量选择隔热、保温效果好的建筑门窗材料,充分发挥建筑门窗的结构功能,合理调整门窗玻璃厚度,并在门窗玻璃层中预留空气层,实现节能、环保的施工要求[2]。

3.3固体废料再利用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把控固体废料的处理,以回收为主,产生固体垃圾后,要将其放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挖方土料必须集中堆放,必要时可用于回填施工,可以实现土壤的充分利用,并且减少长距离运输以及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将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根据废料的特性进行合理存储,挑选并处理可回收垃圾,实现固体废料的再利用,有效处理不可回收垃圾,尤其是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实践

4.1工程实例

某艺术中心大楼工程总面积约2.0×105m2,地下室面积约3.5×103m2,地上面积约1.6×104m2,该建筑共13层。

4.2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4.2.1强化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力度

在该项目的建设中会用到了外墙保温绿色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施工技术要点:1)基层处理。首先,技术人员及时清理了外墙表面的油污、浮浆和灰尘,使用水泥砂浆修正墙面中的缺陷位置,及时地清理了穿墙螺栓孔,并使用膨胀混凝土进行堵塞,使用水泥砂浆对墙面进行喷浆,其厚度约10mm。2)无机保温层施工。将保温材料和水按照1∶1~1∶2的质量比加入干净的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后的浆料需要在2h内用完,随后进行涂抹,第一遍抹灰厚度是20mm,在与基层结构黏结成为整体后反复进行赶压,提高墙体和材料融合的密实性,第二遍保温砂浆的涂抹和第一遍的间隔时间是24h,抹浆厚度是15mm,抹完一个面需要使用大杠进行刮平并使用铁抹子压实赶平。3)抗裂层施工。保温层固化干燥时间一般是1~3d,在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抗裂砂浆施工,在遇到雨、雾等潮湿或低温天气的情况下,需要延长干燥时间,在干燥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保温层需要被放置在发白状态,进行冲水处理后进行抗裂砂浆施工,还要对门窗、洞口和阴阳角位置进行翻包处理。

4.2.2注重施工理念及技术创新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以及技术创新工作,尤其是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注重施工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引进高新的技术产品,进一步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应用能力和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突出建筑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技术优势[3]。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建筑企业需要将绿色施工理念、施工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其渗透到施工全过程中,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多效益。绿色施工理念、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彭海洋.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6):98-99.

【2】武学礼.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