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科学和化学期刊范例

数理科学和化学期刊

数理科学和化学期刊范文1

我国对高校通识教育的探讨始于20世纪末,通识教育以其自身对于价值教育、“全人”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的强调,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国高校均初步建立了通识教育体系。通过对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资料的梳理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的概念,厘清中美高校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及效果,探索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模式。

[关键词]

大学;通识教育;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自提出以来,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因其在人才培养中对“广博的知识”、“人的本质需要”、“全面发展”等主题的强调,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大学中推行专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通识教育”才被引入大学教育中来。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大学教育已从建国初期苏联模式下的专业教育逐渐转变为现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然而,时至今日,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仍有一部分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本文以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中的期刊杂志、学位论文为基础,对近二十年来关于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的已有文献进行总结,希望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的概念、梳理国内外已有的实践形式及其优缺点,从而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些许启示。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界定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无论是东方抑或是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早已不同程度地渗透在传统社会的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这一词语提出的具体时间现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从欧美社会中演进而来的,一般认为最初是那些提倡“文雅教育”的文雅高贵人士,认为含有“形而下”工作职业内涵的教育不能与其以高贵文雅为尚的教育形式相提并论,故采用“General”(普普通通,一般人接受的)教育以示区别。时至今日,通识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被普遍推崇的育人方式,从内容上说,它“除了包含古典语文、人文学科、艺术数理等文雅教育的学科之外,还包含许多工作职业、实用技术的科目,亦即人文、社会、自然科目均有,心灵培养和生活实用兼容”[1]。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1829年在《北美评论》撰文捍卫耶鲁报告,文中用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为共同学科辩护,提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2]。这被普遍认为是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相结合。学者李曼丽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一书中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丛慧卉在《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中指出,通识教育的内涵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就是把通识教育看成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大学的整体的办学思想或观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性教育,这是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广义的理解。另外一层就是把通识教育看作是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这是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狭义的理解[4]。台湾学者黄坤锦认为,美国大学现行的通识教育,系指大学生主修的专门教育之外,学校所实施的一切课程或教学。具体而言,通常包含基本能力的英语写作、数理统计、一种外国语文以及涵盖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知识领域的各种课程和科目,大致为40学分(学期制)或占总毕业学分的35%左右。台湾地区的大学目前一般所谓的“通识教育”,依台湾教育主管部门1992年修订的“大学共同必修科目表”及实行要点,系指共同必修科目28学分当中,除去国文6学分、外文6学分、中国历史4学分等领域类别之外的“通识课程”8学分而言[5]。《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将通识教育的目标概括为“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理论,重视学科渗透”[6],最终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林安梧则以台湾高校为例,发表了对通识教育的看法,他认为,大学应“以通识教养为体,以职业养成为用”。孔子提倡的“六艺之教”,即礼、乐、射、御、书、数与大学的博雅教养是相通的,所以进一步认为,“六艺之教”就是通识教育[7]。到目前为止,有关通识教育的内涵仍没有统一的界定,正如学者王生洪所指出的,通识教育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应”[8],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下,通识教育的理念也要随时而变、因地而变。基于已有研究,本文认为,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其次才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过分专业化带来的知识割裂等问题,通识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格健全之人。就现阶段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而言,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尊重学生兴趣特点、以培养具有较高道德品质和较强综合能力的学生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从狭义上讲,它就是各高校中公共必修科目学分当中,除去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军事理论等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课程之外的“通识课程”。

二、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现状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中,检索项为“篇名”,发表年度为“2013年”,检索词“通识教育”共427篇,检索词“大学通识教育”共116篇,检索词“国外通识教育”共66篇,检索词“美国通识教育”共60篇。在ProQuest期刊全文检索平台中,检索项为“全文”,检索词“Universitygeneraleducation”共385802条记录,发表年度“2010—2013年”共97374条记录,其中“US”共7772条记录,“China”共1887条记录,“UK”共1269条记录,“Europe”共1062条记录,“Canada”共1033条记录。基于以上数据,本文选取美国为比较对象。

1.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概况

熊雄、张亚雷指出,美国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情操优美、识见通达、知识博雅的高素质公民,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其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强调培养公民的思维方法、洞察力和情志等方面以加强对不同文化的重视和了解,其通识课程包括文化、科学、艺术、历史、文学、定量推理、道德推理、社会分析等[9]。

2.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李成明考察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进程,其中以哈佛大学的课程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即从产生到选修课制度的形成及第二次通识教育运动,到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课程与芝加哥计划,再到科南特与“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最后到博克的通识教育与核心课程,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内涵,侧面反映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大学领导人的教育理念密切关联[10]。师鑫研究了20世纪中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历程,即将20世纪中期划分为四十至五十年代和六十至七十年代,通过分析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布朗大学在不同时期的通识教育改革,从而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发展史、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美国大学的影响、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美国大学生的影响等三方面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历史评价,并提出了借鉴意义[11]。

3.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明确指出,通识教育旨在努力培养全人,即“好”人、善良正直的公民和有用的人,其逻辑起点和理想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建立一种新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主张追求广泛全面的教育内容,主张完整全面的培养目标,主张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教育机制[12]。AndrewF.Read认为,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一种鉴别能力,从而理解科学的力量、科学的运作方式、科学成为有效促进知识工具的原因以及科学可以提供什么。了解科学发现虽然也是令人向往的,但相比之下并没那么重要[13]。DavidJ.Helfand指出,通识教育是一种手段,不仅让学生学习广泛的知识,而且让学生熟练沟通,学会合作[14]。

4.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

陆勇和高田钦指出,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合理的结构设置、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校本”式的课程评价体系、多样化的模式等特点[15]。PaulFagette,Shih-JiunChen,GeorgeR.Baran、SolomonP.Samuel和MohammadF.Kiani创建了工程通识教育项目,设计了机械工程通识教育课程,一方面满足了通识教育项目的需求,另一方面促使更多的学生学习工程课程、理解塑造世界的力量[16]。

5.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评价

史彩计指出,课程嵌入式评价法是美国中等规模公立大学中通识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并进一步介绍了课程嵌入式评价法的产生背景、目的、优点、运行过程[17]。TanyaFurman认为,运用广泛调查或标准化工具来评估通识教育存在难以把握学习目标的问题,因此要想弥补这种情况,首先要采用一种清晰、可测量的方法来定义通识教育。其次教师的知识面要跨越多学科来解决通识教育的学习[18]。RyanMcLawhon和LoraineH.Phillips采取了一种四级的方法来设计和实现通识教育制度评估计划[19]。

6.侧重研究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个案

ArthurLevine指出,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类型包括四类:第一类为分布必修制,其指导思想是宽广,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基本包括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知识的学习;第二类为名著课程型,圣约翰学院为唯一实行该计划的学校;第三类为核心课程型,即综合传统独立学科中的基本内容、以向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知识背景为目的的课程设置,10%的美国大学实行核心课程制;第四类为自由选修型,院校本身无任何特别规定的通识教育计划,学生根据兴趣制定个人的通识教育计划[20]。熊雄、张亚雷指出,根据课程设置指导原则的差异,通识教育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对本科生统一要求,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其中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包括审美学理解、文化与信仰、以实验为依据的推理、道德推理、生存方式的科学、客观世界的科学、世界中的各种社会和美国与世界等;第二类为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对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要求有区别,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代表,理工科学生要求至少进修7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学期英文写作、2学期外国语言、4学期数学、2学期物理和1学期化学,文学院学生要求1学期英文写作、3—4学期外国语言、2学期历史哲学与宗教、2学期文学艺术、2学期社会科学、2学期自然科学和鼓励但不强制要求选修数学与计算机课程;第三类以理工科高校为主,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本科生在大学前两年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三年选择专业方向,其中包括17门课程作为通识必修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6%—28%,课程要求6门自然科学课、1门实验课、2门科技类选课、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21]。高黎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分析了耶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其中的发展包括古典通识教育课程、一年级共同课程、住宿学院研讨课程、全球化的通识教育课程等,其特点表现在一如既往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学生为本的通识教育课程、相融并举的学业课程与非学业课程、特有的时代性通识教育课程[22]。

(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在打破单一性专业化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通识教育在我国历经了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各高校已基本建立了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也愈发关注,仅从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来看,有关“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文献数量已从1995年的5篇激增到2014年的1730篇,相关研究内容也从国外模式的介绍、我国通识教育的总体概述发展到深入的个案分析和细致的比较分析,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有的通识教育模式。下面,我们主要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论述。

1.宏观层面的研究

所谓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指从全国高校整体着眼,研究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发展的普遍情况。该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通识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在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在理念探讨、课程管理与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丛慧卉认为目前通识教育的概念与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合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模糊、忽视人性发展的自由空间、缺少创新意识[23]。黄海认为,目前我国通识教育除了缺乏清晰的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健全的管理机构保障之外,还缺乏科学先进的政策和制度引领[24]。在对策建议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王生洪提出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课程改革,此外还需要体制创新的保障和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25]。韦玮、俞建伟等从课程设置方面着眼,他们建议除了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提高选修课的比例之外,还应该科学划分通识教育课程领域,设立专业管理机构规划管理,增加语言写作类课程,开展课程多样化试点,根据学校条件设置核心课与综合课,并使各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以学校特色为基础,加强其校本性与多样性[26]。

2.微观层面的研究

所谓微观层面的研究,则是指有针对性地选取一所或几所高校进行个案研究,具体分析其通识教育的开展状况。作为国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也是较早开展通识教育实践并形成有代表性模式的高校,其相关研究资料也比较丰富。如下表所示,北京大学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学生自由选课学分制。本科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扎实、知识全面、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准予毕业的总学分一般应在140学分以内,其中通识课程的学分为14学分[27]。清华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其培养方案要求建立适应“研究型”教学的课程结构,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加速向研究型教学体系的转变。清华大学本科总学分一般为170学分。一个学年三个学期,其中春、秋季16周授课,其中通识课程的学分为13学分[28]。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工作是在“大学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专业教育”的理念下开展的。本科生进校第一年开始接受通识教育,学校专门在综合教育课程板块中设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复旦学院既是一个本科教学单位,也是一个学生管理单位,所有本科新生不分专业,统一进入复旦学院下设书院接受一至两年的通识教育,设置专门的学生管理机构,充实学生工作队伍,实现了学生管理形态与通识教育课程组织结构之间的有机结合[29]。有学者对浙江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状况也进行了研究。浙江大学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通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实施卓越教育计划。该计划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了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使学生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和均衡的知识结构,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和未来的社会领导者。本科新生按文、理、工、文理结合、理工结合、艺术设计分成六大类进行为期两年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和自己的发展定位,确认需要主修的专业,开始正式进入专业学习。学生毕业学分为160学分左右,通识教育课程占17学分[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培养方案力求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人才培养口径,鼓励以院为基础构建本科人才培养平台,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整体结构上,本科阶段由通修课程、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高级课程四个层次组成。总学分一般为160学分,其中通识课程为8学分[31]。总体来看,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宏观层面,这类研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情况。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地域性、层级性差异比较明显,在通识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的今天,这种研究显得比较泛化,针对性和指导性比较弱。具体来看,一方面不利于发挥学校的特色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无法解决学校面临的个性化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微观层面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很多在个案研究基础上的比较研究、将高校按特点分类别的研究都将更加有利于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当然,在个案研究的过程中,为避免零散化,增强经验的推广意义,还要更加注重在各校实践基础上的总结提炼,将高校合理分类,探寻纷繁表象之下的内在的发展规律。

三、结论与启示

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高校在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体系,对其他国家及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各高校已初步建立了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其所培养的优秀人才对于当今社会具有巨大的价值。然而,在通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如何让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在学生培养中真正发挥应有之作用,获得持续发展动力,这必将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建设今后亟需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一)正确看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应的,但是,“对应”并不是对立。简单地将两者割裂开来,认为发展通识教育必然削弱专业教育的观念使高等教育只能停留在所谓“通才”或“专才”的无谓抉择中,既无法实现教育的价值,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文化素质教育、道德价值教育、文化传统的教育必将对学生今后的专业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否认专业教育对于创新发展与知识积累的巨大贡献,反而因其对于广博知识积累的强调而进一步促进各专业的发展,因为没有既有知识的累积与传承、没有开阔的视野与学科间的融合,在当今社会是无法解决好任何问题的,也就毫无创新可言。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也可以对通识教育形成巨大的支持。在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的开展过程中,非常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识课程的师资问题,通识课程的授课教师来自各个专业学院,通识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各专业学院的支持与配合。而且,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也正是在一些强调专业的研究型大学或综合性大学中体现出来的。

(二)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加强文化内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如何让大学生在不断被提及的“全球视野”、“国际化”中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我国古代大学之道,在教化,在育人育才、追求“至善”,这其中的精神与通识教育对于价值教育的强调具有高度一致性。所以,在当今的通识课程设置中,应该深入挖掘中国古籍中的可用素材,在培养学生道德价值的同时也着力锻炼其通融古今、学贯中西的能力。通识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必将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课程的质量,同时也大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扬光大。

(三)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教师切身利益的关系,保证其发展动力

通识教育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完善自身知识系统、提升能力素养、创新授课方式、充实课程内容,同时也需要他们不断提供实践中的反馈,以不断完善整个通识教育教学体系。然而,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通识教育所占比例普遍较低,容易导致教师对于通识课程乃至整个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不重视,这将必然导致校方主导建立起的通识教育体系缺乏发展后劲。有学者指出,通识教育的诸多困境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让学养丰厚、才情洋溢的大教授们,感到通识课的讲台可以安身立命,值得认真经营”[32]。所以,如何使教师有效参与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激发其热情、鼓励其实践,将关乎通识教育的持续发展乃至整个通识教育体系的成败。在通识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的今天,如何推动高校通识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预期的育人效果,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无论是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是教学体系的改革,其前提都应是从观念上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与既有专业教育的关系,重视知识的累积与文化的传承,重视教改主体的教师。

作者:甫玉龙 王同奇 李博 王君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参考文献]

[1][5]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207,p225.[2]张凤娟.“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发展历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3(9):p92~95.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p17,p17~23.

[4][23]丛慧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07,p6~7,p17~23.

[6][1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p40,p57~60.

[7]大学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EB/OL].

[8][25][29]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6(5):p5~10.[9][21]熊雄,张亚雷.对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一些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p51~53.

[10]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2001(2):p117~120.

[11]师鑫.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15]陆勇,高田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经验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p189~190.

[17]史彩计.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的一种方法:课程嵌入式评价法[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0):p84~86.

[22]高黎.耶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评论,2012(6):p153~155.

[24]黄海.当前我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现代教育管理,2014(4):p33~37.

[26]韦玮,俞建伟,陆开宏.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与课程设置探讨[J].高教探索,2009(2):p92~119.

[27][28][31]熊明艳.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观念与课程模式比较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p31~34.

数理科学和化学期刊范文2

一、科学设置学科系别

“农业为较复杂学科,复深于地域性,教学之实施,实宜因时因地而变,以谋当地需要之适应。”[2]“俞大绂在金陵大学办农学院的经验丰富。”[3]

(一)从理论和农业实践出发科学设置学科门类和系别

俞大绂在对北京大学农学院进行专业设置时进行综合考虑,最后确定了农艺学、园艺学、森林学、畜牧学、兽医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业化学、土壤学和农业经济学共10个系。大致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大门类。1.农业基础学科类植物病理学系要求必须具备高深的化学知识,防病比得病后再医治要有利且容易,要求在经济性原则下开展植物病害集体防除和抗病育种等研究。农业化学系开展农产品分析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当时的农产品加工以酿造为主,与园艺品制造不同,以理论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有机化学为基础。土壤学系研究土壤的改良和土壤与作物的关系,主修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学、土壤物理、测量学等课程。2.农业应用学科类农艺学系中遗传学是主课,也是育种学的基础;作物学则分门别类设有稻作、棉作等专门课程;还要学习偏重于田间的试验设计学。园艺学系的园艺品制造与高等物理化学有着密切关系,一切园艺产物需要调制、贮藏和装罐,这都是研究的对象。昆虫学系研究如何进行害虫的防治,主要学习昆虫毒理、杀虫药剂及经济昆虫学。森林学系以树木学为基础,研究造林学、森林利用,最终目标为促进林业发展。畜牧学系注重家畜育种和家畜饲养,动物遗传是其基础课程。兽医学系研究的对象是家畜,学习解剖学、药物学、组织学、寄生虫学等。农业经济学系着重于社会科学,学生要有自然科学与农业基本常识。主要有农业统计、农村经济、农村调查、农村社会、农业政策等课程。

(二)以前瞻性和因地制宜的理念指导科系设置

俞大绂1920—1924年在金陵大学农学院进行本科阶段学习,1928—1932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工研究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14年,金陵大学始办农科,1930年,金陵大学农科、林科改组为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仿照西方农科大学创设农业系科。至抗战结束,大学本部下设农业经济、农艺、农村教育、植物学、园艺、森林、蚕桑、植物病虫害与农业工程学共9个系以及农业专修科、林业专修科和农业推广部,学科门类已很齐全。而俞大绂在有悠久农业传统的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学习经历又使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想法。他在北京大学农学院进行系科设置时,针对中国南北地域差异,不开设金陵大学农学院和浙江大学农学院设置的蚕桑(学)系,针对北京大学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学术资源等特点,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培养。北京大学农学院在全国各农学院当中分系最多,其中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畜牧学、兽医学和土壤学都是国内第一次单独成系。其优势是“分系多则必修学科可以比较少,或者更适宜于学习的需要,在学生课程的排列上,的确有许多方便和合理之处”[4]。其实这些新系的设置,既填补了国内空白,又偏重于农业领域更为基础性的学科,同时也很好地利用了北京大学基础理论教学方面的优质资源。

(三)重视文史和数理基础教育

当时,北京大学农、理、医学院的一二年级学生修同样的基础课程,国文、英文都是必修课。农学院学生除农业经济系外必修微积分、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学实验、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实验,农经系则必修经济学和社会学,三年级必修纯理论的生物统计学。这是为了达到试验可靠性,更好判断试验结果真伪,以及是否可向农民推广的准绳[5]。北京大学拥有理科、文科、生物、医学等方面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水平高出所谓专科类大学甚多,北京大学农学院的学生所接受的基础课程教育,无疑为其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这显然是北京大学农学院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广揽人才

优秀的教学科研人员是打造优秀学校、培养优秀学生的先决条件。俞大绂首先在“选人”,尤其是系主任选拔上下功夫。北京大学复员后条件极其艰苦,俞大绂多方争取,从海内外延聘了大批知名学者。北平《益世报》1946年7月12日刊文《俞大绂谈农院计划》:“记者昨日趋访北大农学院院长俞大绂氏,询及下学年发展农学院之计划。俞氏称:在此政局不安中,实不敢有计划,但综诸过去经验,我国农业学生所最缺乏者,厥为基本知识,故希能在农学院中,培养研究学术风气,希教部拨给充足之研究费,以备教授从事研究所需。下学年农学院增设园艺、昆虫、病害、土壤等系,除农业经济系外,各系主任人事,现已决定,多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知名者,计:兽医系熊大仕,畜牧系汪国舆,农艺系李先闻,园艺系陈锡鑫,昆虫系周明牂,病害系林传光,土壤系陈华癸,森林系李应桢。现熊、汪二氏已来平,至于其他教授,尚未聘妥。临大四分班教员,可能留任。外籍教授,因经费关系本年不拟聘请,但请来华之农业专家到校讲学。仪器方面,临大四分班所保有者极少,现正积极增设中,仅显微镜一项,即须增至一百具,以供学生实验之用。罗道庄院址亦在恢复中,预计九月间始能使用。”俞大绂拟选拔的各系主任,均为国内甚至全球本领域最著名学者,很多人与俞大绂并无过往。俞大绂学术思想开明,不拘一派,有开放办学的世界眼光。俞大绂理想中的农学院是有良好学术风气,既注重农业基础教育,又着眼研究创新。

抗战胜利,俞大绂由重庆到京第二天,即写信给林传光(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真菌和病毒学家,俞大绂在金陵大学执教时的学生):“传光学兄,弟已于昨日由渝飞抵北平,明日将赴各处视察各农场并计划教室实验室等一切杂事。弟以此次北大毅然办农学院,胡适之与傅孟真两先生倍极热心,各方面亦对之抱极大之希望,正我辈做事之时。兄何日能来京盼速示知以便预备付处奉致旅费并有何计划盼先示知。又我兄以为关于人材尚有何人可聘请备盼提出,弟将尽力弄仪器图书设备使学院开始即具学术研究空气并拟筹备学术刊物一种。弟终不信须借以时日,中国之农业科学不能独树一帜在世界学术界上争逐也……弟俞大绂上。”《益世报》1946年8月13日报道,北京大学教授植病专家林传光来平。俞大绂志在高远,他的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农学院,使中国农业科学处于领先水平。李先闻是我国著名细胞遗传学家和作物育种学家,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当时他已收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份聘书,俞大绂则极力邀请他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思忖再三,最终决定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农艺学系主任。然而就在他准备携子动身北上之时,上海机场三次出事,全部停运,无奈退回聘书。遂改由年仅34岁的李景均(著名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担任系主任,为当时北京大学最年轻的系主任。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汤佩松在自传《为接朝霞顾夕阳》中提及:“由于当时生物系已有遗传学大师陈桢在任,我犹豫了一下,结果使我打算邀请的在英国留学的遗传学新秀吴仲贤被大绂先我一步将他聘请到北京大学农学院去了。”《北大化讯》1947年3月1日刊文:“新农学院历史的遗产中最丰富的是同学,最少的是教职员,教员中以前来过罗道庄的不出三五人,以前参加过北京大学任何活动的更少。……因此北京大学的传统习气,这里是感觉不到的,北京大学所能给予的人物虽然很少,而国内农学界的人才却在这里风云聚会,在俞大绂院长的领导下开辟一个农业教学和研究的园地。来这里的都是国内农学界的第一流人物,教授的阵容可说是全国最强的。”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评聘第一批一级教授,北京农业大学共有10位,6位来自北京大学农学院,分别是俞大绂、林传光、熊大仕、黄瑞纶、李连捷和周明牂。正是这些领先的学科带头人,使北京大学农学院短时间内迅速居于全国前列。

三、积极推进学院建设

(一)办学之初条件艰苦

北京大学农学院原处京西罗道庄,重办农学院等于垦熟荒。当时破败老房舍略事修葺便可利用的计有四幢。一幢是图书馆,另外是无一定功用的两幢楼房和一幢平房。农学院要先建学生宿舍以容纳300多学生,还要修葺向市政府借来“新市区”39幢平房作教职员宿舍。由于工程进度慢,当时农学院少数单身教职员暂时三人挤在图书馆小房间里,大多数教职员要每天清晨搭交通车从市区出城教书,有时车抛锚了,就搭卡车。农学院有两处圃场:一处在罗道庄,林地、旱田、水地俱有。因地形和土质特殊,不能代表华北一般农田土地。卢沟桥另有一处圃场,也因土质不正常而缺代表性。

(二)筹措经费推进建设

俞大绂就在这样的艰苦办学条件下,千方百计筹集经费,为农学院“找钱”,大力推进建设,以满足办学条件,落实教职工待遇。根据1946年9月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电要求,北京大学教员学术研究补助费标准为:教授5万元,副教授4万元,讲师3万元,助教2万元。当时,北京大学全年预算总额2亿元,其中农学院图书费2000万元,购置仪器费1200万元,购置化学用品费600万元。是年2月,北京大学编制研究设备费概算,农学院研究设备费达到1亿元,占到全校概算总额4亿元的25%。“此项研究设备,百分之九十须购自国外,包含研究用之图书,科学期刊,仪器,工厂,农场设备等。”1946年下半年,经俞大绂亲自出面极力争取和反映:农学院原址,为敌伪占用多年,驻兵毁坏不堪,现已开始修建,计费须在6亿元以上。原列2亿元不敷甚钜,增列修建费4亿元,农学院设置费原1亿元不敷应用,增列设置费3亿元。最终,临时费如数追加农学院院舍修建费3亿元,扩充实验林地购地费4亿元,添设电力机器洒水井塔费2亿元。合计达到9亿元之巨。综上可以看出,在北京大学的办学经费中,农学院所占的比例较其他学院为高,一方面农学院基础差、底子薄,需要更多投入;更重要的俞大绂积极争取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三)满足基本办学需要

北京大学农学院在房舍修理完成后于1946年11月18日正式上课。其后,经俞大绂及农学院全体教职员努力,至1948年,农学院已初具规模,教职工已能在罗道庄安身,不必再“冒着风雪去教书”。农学院每系差不多都有两个试验室,几片小型试验场。全院还有两个大型农场(在钓鱼台、卢沟桥),三个园艺试验场(罗道庄、陶然亭、卢沟桥),两个林场(南口、钓鱼台),一个牧场(钓鱼台),其他还有温室、养虫室、家畜诊疗所。到1949年,北京大学农学院已成为一个相当完备的教学研究部门。俞大绂把全部心血倾注于农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他积极争取经费,尽力为农学院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对于基本建设,从初期规划到具体落实,他都亲自把关。1949年,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因为北京大学农学院办学条件最好,388名教职工,627名学生得以齐聚罗道庄,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创业发展阶段。

四、办学思想影响深远

俞大绂在中国农业大学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弘扬他的办学思想,激励后辈晚学,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专门举办俞大绂诞辰110年专题纪念图片展,出版纪念文集等系列活动。其办学理念对今天中国农业大学乃至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仍有积极深远的意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确立高等农业教育目标

俞大绂60多年前就倡导高等农业教育充分结合“三农”需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在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北京农业专科学校大门上镌刻的“教民稼穑”四个大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农大人。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国家积贫积弱,俞大绂提出“学农不要再怀着经营私有田庄的迷梦”,要求教师、学生“走出狭小的实验室,去接触广大的农民,将所学的专长贡献给他们,了解农民的需要,设法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为更多的人群谋求生活的改善,这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为中国之农业科学独树一帜在世界学术界上争逐也”。虽然已经过去了近70个年头,但这正是当下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和农业高校办学的立足点所在。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近年来,各高等农业院校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些都是俞大绂办学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二)博采众长理实并举培养人才

俞大绂不仅在学科系别设置上重视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课程的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农学院初建时期,俞大绂千方百计购到各专业经典理论书籍和成套期刊。北平解放前夕,他亲自指挥用马车转到良乡解放区。北平和平解放,又运回了罗道庄。当时在图书馆工作的凌崇秀讲到:“以后这些珍贵的书刊,成为师生历年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这在其他农业院校中也是不多见的。”[6]俞大绂以身作则,博览群书。他的学生陈策回忆,俞大绂曾风趣地说:“植物病理学是在吸收其他学科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研究方法是从其他学科‘偷’来的,启发学生研究问题要视野开阔,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从中吸取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农业教育应该注重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联系农业生产实际。俞大绂亲自为本科生讲授植病与防治、农作物病害等课程,带动植物病理系教师组织每周一次植病讨论会,参加人员为全系教员和三年级以上学生,讨论植物病理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这些课题都是当时中国最前沿的。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到发生植物病害的田间亲自采集病株、研究病害,在他亲身示范下,学生每年都在教师带领下到农场实习,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增长服务“三农”的本领。

(三)准确定位大学校长的职责

数理科学和化学期刊范文3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535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

温馨提示:快捷查找期刊方法,按Ctrl+F 输入期刊名称即可

管理学(29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商学院 3 科研管理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 4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5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6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7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 8 研究与发展管理 复旦大学 9 公共管理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10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 11 管理科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13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等 14 管理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 15 管理评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6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17 预测 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 1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19 科技进步与对策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20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1 科学管理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 22 软科学 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23 系统工程 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 24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5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6 系统管理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 27 华东经济管理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28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29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12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 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4 国外理论动态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社会主义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6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等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8 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9 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 10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11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12 理论视野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哲学(12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3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4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 5 世界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6 伦理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7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8 现代哲学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9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10 系统科学学报 太原理工大学 11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 1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宗教学(3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2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3 中国宗教 国家宗教事务局 语言学汉语类(1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大学 3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4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5 语言科学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6 语言文字应用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7 汉语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 8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9 语言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10 古汉语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11 语文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类(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语言学外语类(1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 4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等 6 中国外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8 外语教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9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10 外语电化教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外国文学(6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2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3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4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5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 6 俄罗斯文艺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16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3 当代作家评论 辽宁省作家协会 4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5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馆 7 南方文坛 广西文联 8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9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 文艺理论与批评 中国艺术研究院 11 当代文坛 四川省作家协会 12 小说评论 陕西省作家协会 13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14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 15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6 明清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中心 艺术学(2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 2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3 民族艺术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 5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6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 7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8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9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 1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武汉音乐学院 11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1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南京艺术学院 13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津音乐学院 14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西安音乐学院 15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 16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 17 艺术百家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18 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19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四川音乐学院 20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历史学(26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国农史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 4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5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陕西师范大学 6 抗日战争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7 当代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8 史学月刊 河南大学 9 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 10 史林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1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12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13 安徽史学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14 史学集刊 吉林大学 15 世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1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7 文史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1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19 西域研究 新疆社会科学院 20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21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22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3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社 24 文献 国家图书馆 25 东南文化 南京博物院 26 历史教学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 考古学(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文物 文物出版社 2 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3 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4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5 中原文物 河南博物馆 6 江汉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7 敦煌学辑刊 兰州大学 经济学(73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 3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4 经济学(季刊)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5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6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7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8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9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 10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11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12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 13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14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等 15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16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17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18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19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科学术基金会 20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 2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2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23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 24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25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 26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 27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上海财经大学 28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等 29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0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 31 国际贸易 中国商务出版社 32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33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3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35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 36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37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38 南方经济 广东经济学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39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40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4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42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43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44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45 商业经济与管理 浙江工商大学 46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山西财经大学 47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48 经济与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9 财贸研究 安徽财经大学 50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51 政治经济学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 5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 53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广州金融学院 54 经济纵横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55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河北经贸大学 5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7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58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9 国际经贸探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0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 61 现代经济探讨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62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杂志社 63 财经论丛 浙江财经学院 64 当代经济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 65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 66 金融论坛 城市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学会 67 城市问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68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 69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江西财经大学 7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71 经济经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72 现代财经 天津财经大学 73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价格协会 政治学(39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3 当代亚太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等 4 国际观察 上海外国语大学 5 国际政治研究 北京大学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7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9 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 10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11 求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2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江苏省行政学院 1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14 欧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15 青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室 17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行政学院 18 公共行政评论 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 19 国际论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 理论探讨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1 妇女研究论丛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妇女研究会 22 德国研究 同济大学 23 南洋问题研究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24 东南亚研究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25 日本学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 26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27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 28 求实 江西行政学院 29 俄罗斯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30 南亚研究季刊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31 台湾研究集刊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32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研究会 33 探索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34 党史研究与教学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35 新视野 北京行政学院 36 理论探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 37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上海行政学院 38 南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南亚学会 39 理论学刊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法学(2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2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3 法商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 5 清华法学 清华大学 6 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 7 法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 8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西北政法大学 9 现代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10 法学 华东政法大学 11 法制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 12 行政法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13 法学评论 武汉大学 14 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15 环球法律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6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17 法学论坛 山东省法学会 18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华东政法大学 19 政治与法律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0 法学杂志 北京市法学会 21 当代法学 吉林大学 社会学(9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3 人口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4 人口学刊 吉林大学 5 社会:社会学丛刊 上海大学 6 人口与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 人口与发展 北京大学 8 南方人口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 9 西北人口 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 民族学与文化学(14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广西民族大学 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南民族大学 5 中国藏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6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中央民族大学 7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8 西北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 9 世界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0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11 青海民族研究 青海民族大学 12 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 13 文化遗产 中山大学 1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15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2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3 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 4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5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 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中国传媒大学 7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8 编辑之友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出版科学 湖北省编辑学会、武汉大学 10 科技与出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11 中国出版 新闻出版报社 12 中国编辑 中国编辑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 14 当代传播 新疆日报社、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 15 现代出版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等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 2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高校图情工作指导委员会 3 情报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4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5 图书情报知识 武汉大学 6 情报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等 7 图书与情报 甘肃省图书馆 8 国家图书馆学刊 国家图书馆 9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吉林大学 10 图书馆建设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省图书馆 11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 12 图书馆杂志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 13 图书馆论坛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14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5 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学会 16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7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协会等 1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等 19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 20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3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 3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等 4 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 5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 6 开放教育研究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 7 中国电化教育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8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华东师范大学 10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 1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等 12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教育报刊社 13 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14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 15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16 教育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 17 远程教育杂志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18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19 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 20 复旦教育论坛 复旦大学 2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2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23 全球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 24 现代大学教育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南大学 25 高教探索 广东省高等教育协会 26 江苏高教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27 现代教育技术 清华大学 28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 29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30 中国大学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1 中国特殊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3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33 现代远距离教育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等 34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35 大学教育科学 湖南大学、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36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37 研究生教育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体育学(1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 3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 4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西安体育学院 5 中国体育科技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6 体育与科学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7 体育学刊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 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 10 体育文化导刊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统计学(4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2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3 统计与决策 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4 统计与信息论坛 西安财经学院 心理学(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3 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4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5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6 心理与行为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 7 心理学探新 江西师范大学 人文、经济地理(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旅游学刊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2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等 3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4 人文地理 西安外国语大学 5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6 旅游科学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7 地域研究与开发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环境科学(5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 2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等 5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综合性社科期刊(5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开放时代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3 学术月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5 文史哲 山东大学 6 社会科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7 学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8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9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10 甘肃社会科学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11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2 读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 求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14 东南学术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5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16 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7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18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院 19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20 浙江学刊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21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2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3 广东社会科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4 学习与探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5 东岳论丛 山东社会科学院 26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27 东疆学刊 延边大学 28 人文杂志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29 思想战线 云南大学 30 河北学刊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31 云南社会科学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3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34 科学与社会 中国科学院学部等 35 学术界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6 探索与争鸣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7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38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9 中州学刊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40 学术论坛 广西社会科学院 41 宁夏社会科学 宁夏社会科学院 42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社会科学院 43 河南社会科学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4 天府新论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5 学习与实践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46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47 湖南社会科学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8 江淮论坛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49 青海社会科学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50 新疆社会科学 新疆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性学报(7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 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 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 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 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大学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山大学 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 10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大学 1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范大学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 13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 14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 16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 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 18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大学 19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湘潭大学 20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开大学 2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师范大学 2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农业大学 2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 24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大学 25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大学 2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大学 27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地质大学 28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 2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北师范大学 30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师范大学 3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 3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大学 33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大学 3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 3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 3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 37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 38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 39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 4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 41 求是学刊 黑龙江大学 4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连理工大学 4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暨南大学 4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 45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北大学 4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南大学 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 4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 4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 50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 5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学 5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新疆师范大学 5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大学 5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 5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安徽师范大学 5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 57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 58 北方论丛 哈尔滨师范大学 59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 60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武汉大学 6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2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同济大学 63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 6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烟台大学 65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 66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 67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海洋大学 68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大学 69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藏大学 70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新疆大学

数理科学和化学期刊范文4

一、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方面的因素造成我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学时分配不合理

高校为物理实验教学分配的课时一般为两个课时,教师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并介绍相关器材,学生需要撰写实验原理,两个课时的时间对实验教学来说捉襟见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在试验中遇到问题,大部分都是向教师请教,得到答案就万事大吉,虽然这样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但是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何谈思维发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大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只要背会定理和定律,能够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就足够了,忽视了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认为只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物理实验对自己的就业和未来没有什么帮助;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缺乏完善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器材、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愿投入人力和物力,造成教师和学生以应付的态度对待物理实验。

(三)实验项目不够新颖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即使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物理教师仍然坚持老旧的教学方法,实验项目也很少更新。学生虽然能够获得足够的实验理论知识,但是创新能力很难提高,部分高校甚至照搬中学的物理实验,毫无新意,项目陈旧。

二、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改革教学方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一)应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合理使用快速发展的网络和计算机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变性和趣味性,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学生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使实验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学生也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正确步骤,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积极性。此外,高校物理实验中有一部分较为抽象,在实验室中难以完成,如光的干涉实验、热量的传导实验等,这种抽象实验的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中的科学原理,这就能够弥补实验室的不足。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教师应该注意适度,不能顾此失彼。

(二)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物理现象,增加对物理的认识,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不够全面,对物理实验中的某些知识不甚了解,在实验中产生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和教师都应正视这种错误,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故意犯一些错误,引发学生对错误的思考,并进一步对物理实验展开自主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思维和能力。但是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防止这些错误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如果这些错误降低了他们的自信心,那就得不偿失了。举例来说,在和电路有关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将线路接错,造成短路或者其他错误,导致灯泡不亮,实验台也会发出警报,于是部分学生就不敢接通电源实验,害怕引起重大错误,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动手,让学生知道在实验台上有电路保护装置,即使短路也不会产生危害。这样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实验环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并且为学生设置开放的实验室

传统的物理实验内容陈旧,很难提起学生兴趣,高校可以根据当前教学内容,结合基础性实验,增加一部分设计性实验。这样,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物理知识,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力学中的碰撞实验,设计出诸如“匀加速运动物体特性”的设计性实验。高校应该使实验室由封闭转向开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前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实验,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高校可以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等策略,增加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将学生培养成高水平人才,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张昆 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

第二篇

一、实验内容多元化

(一)综合性实验

该层次实验项目涉及的仪器设备较为复杂,知识综合性较强,实验内容难度较大。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分析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实验仪器的能力,培养在比较复杂的条件下,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验异常现象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性实验

在掌握基础性实验和具备综合实验知识及能力之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尤其是为了科学实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开设的。通过这一层次的实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对学生实验技能及实验设计思想的培养,是一个再学习、再深化的过程。

(三)研究创新性实验

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为实验教学服务。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新疆碳化硅复合陶瓷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生联合培养“产学研”基地,这些重要平台将学科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使实验中心的实验项目富有特色,与时俱进。我院丰富的科研成果为实验项目提供了保证,如玻璃化转变研究实验、力学谱测量、介电谱测量、全息光学测量等。这些实验是由实验中心老师和科研课题组老师共同开发的。通过这一层次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故障及异常现象等能力。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创新学习的平台。学生在这两个层次的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实验教学中获得了成就感、满足感。该层次的实验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法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实验数据的获得,而对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反而不够重视。但是,从培养学生实验素质和实验能力方面来看,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强化实验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及提高实验素质的过程,也是正确、合理地获得实验数据的重要保证。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实验方法及实验仪器的构造和运行机理等基本知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会跟着实验教师的引导主动、积极地思考,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实验兴趣,从而发挥了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这也是实验课成败的关键。其次,引导学生在综合应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新知识、新方法的应用,这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实验教学与相应理论课中的知识密切相关,但它们之间又没有直接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实验教学中,更多的是综合性实验,即一个实验要用到几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点,而且更强调实验的方法和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教学方法上,针对多元化的实验内容采取分层次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基础实验教学中,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做的实验教学方法,采取学生相互讨论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分析和解决的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

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写出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自己进行合理搭配,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最后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整个实验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仅做针对性的指导。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在第二课堂中进行,不占用计划学时,主要针对那些学有余力或对实验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创新训练和培养的活动,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提供服务。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丰富教学内容。实验中心建有自己研发的具有特色的物理实验网站,可以实现学生下载教师电子教案、实验报告、学习资料,了解教学资源、设备管理和实验项目管理等。这些资源能满足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需要,并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式

实验考评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普通物理实验共开设四个学期,第一学期主要开设基础类实验,考核方式为平时实验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其中,期末成绩为实验理论综合考试,采取闭卷形式。其余学期的实验成绩考核方式为平时实验成绩占40%,期末操作考试占30%,设计性实验小论文占30%。平时实验成绩包含实验预习、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纪律、实验仪器的正确规范使用、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报告等各项指标。小论文根据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小论文的规范性等要素进行成绩评定。操作考试让学生以抽签的形式随机抽取实验项目及试卷,考试时间为20分钟。采取上述考核方式的目的在于表明对实验成绩的考评更注重实验过程及创新,消除了以往仅根据实验报告的好坏给成绩的弊端。

四、改革效果

通过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实施上述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有所提高。近三年,物理实验中心支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8项,一名同学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自治区优秀奖。关于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向兄弟院校学习,旨在通过不断改革,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李祯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三篇

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认知问题学生普遍不太重视物理实验,通常在做实验之前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没有预习、没有准备,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带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来上课,让同学报告;即便是来上课的学生,也不是所有的都认真听课.另外,实验课基本都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实验,用相同的方法、同一类实验仪器得到的数据和结果也大致相同,这样导致有些学生照搬别人的做法,不加思索地得到结果应付了事.总之,学生学学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

1.2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师通常在开设实验课之前首先讲授误差理论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分班抽取必做实验和选作实验.在开设的物理实验中,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一般都是照搬教师的操作过程,被动地接受知识和实验方法,任务性地完成每一次实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教学效果较差.

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1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并用

2.1.1开展物理演示实验学生可在实验室预约时间,由专门教师在该时间带领学生参观物理演示室,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讲解物理学发展历程、展示物理现象,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物理演示实验室面积100m2,历经多年的提炼与改造,现有实验项目20余个,参考资料100余种.物理演示实验积极配合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体现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的特点,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教学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物理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探索自然的意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1.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验室建立了内容丰富的物理实验网上教学与管理系统,包括实验背景、仪器介绍、预习要点、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分析思考等窗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习,下载相关资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利用Flash软件,开发了虚拟物理实验.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操作,仿真实验,并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可帮助学生实验预习、自学和扩展知识面,加深对物理思想和方法、仪器的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学习实验技能.同时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

2.1.3建立自学实验室为弥补演示设备的不足和不能演示的物理现象,实验室建立自学室,放置各类型实验仪器、设备,面对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在该室进行课前预习、课后研究.同时,积极开发物理实验教学课件,并挂到网上教学与管理系统中,鼓励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仿真与模拟演示,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1.4开设研讨讲座定期开设师生研讨讲座,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自由报名参加.该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新生的特点,重在激发新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具有科普性质,涵盖面广,涉及电子、光学、计算机、机械、环保等各领域.教学角度新颖,如“如何求解问题——融合启发方法的应用”、“经济中的数学方法”、“光镊——研究微观世界的新手段”、“数学中的逆问题”等.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演示、学生自由讨论等手段,启发学生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1.5拟开设百年诺贝尔物理奖系列讲座为了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拟开设百年诺贝尔物理奖系列讲座.以百年物理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事件为线索,剖析重要事件的背景和作用以及当事人取得成功的经验,展示科学家的风格与科学精神,探讨科学发展的规律、理论与实验的关系、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拓展学生的思路,强化物理文化素养教育.将人文精神与物理学相结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

2.2实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物理实验室将把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际应用中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引入实验中,采用了光纤传感技术、数字存储显示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技术等,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物理实验课程内容中去,使物理实验教学更贴近科技研究前沿.如将光纤传感技术应用到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中,丰富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对以后专业实验课的学习帮助很大.

2.3精选实验项目,优化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精选出一些物理思想突出、体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方法技巧较强的技术性实验项目.如良导体膨胀系数的测定、扭摆法测定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光栅衍射实验等.大幅增加综合性、设计性项目.如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使用、液晶电光效应的研究、微波模拟光和X射线的特性等.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注重“设计”性.例如:物理电学设计性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是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电表等独立元件,而不是成套的仪器,由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实现一定的功能,学生完成该实验后,有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豪感.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2.4推进应用型教学方法

为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应用性的小题目供学生讨论和研究.如在“霍尔效应实验”中,提出如何将霍尔器件用于汽车里程计的设计;在“声速测量”实验中,如何用声波测量距离和定位;在“光纤传感器实验中”,提出如何用光纤传感器测量压力、温度、杨氏模量和储油罐液面的高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把应用型教学的思想贯穿各级物理实验教学的始终.对于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施直到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只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传统实验教学所采用的把学生相对集中在某一确定时间进行实验的方法,由于时间紧,学生难以消化,效果差.为此,采取开放式教学管理办法,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

2.5实行开放式教学管理

实现了“时间、内容和空间”上全方位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建设了基于校园网的物理实验网上教学与管理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实验、下载讲义、仿真实验、查询成绩,实现了上网浏览主页进行异步学习,下载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拓展了知识传授的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实验教学的安排,各实验室的功能、要求以及开设的课程与实验内容.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对实验教学、人员设备、资料(软件)进行管理,并可报表统计等,使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时间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在实验内容上,开设足够多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与本专业密切联系的实验项目.在空间上,通过科技创新、科技竞赛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内外、实验室内外、网络平台、图书馆、虚拟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突破了传统物理实验室空间的约束,扩展了实验教学的空间.在实验教学仪器的安排上,每个实验室配置16或32台(套)仪器.同时在自学室配置本学期实验项目各1台(套)仪器,用于实验反复、失败重做,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2.6设立《1+1应用创新实践》课程

为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给“拔尖”学生提供创新训练环境与条件,实验室建有大学生创新与应用实践平台,把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宗旨是创立一个开放、流动、联合的创新和研究环境,选拔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以多种方式来实验室学习,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能力,并且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观察力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晓鹏 孙杨 韩仁学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实训中心

第四篇

1有利于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有两个条形磁体放置,在每一根条形磁体上放一根铁钉,当两极相互接触时,小铁钉会A.相互靠近B.相互远离C.落下D.静止不动在讲授磁极和磁体内容时,把此题作为课堂练习,先让学生们思考.接着欢迎学生们回答.部分学生认为:由于两条形磁体是异名磁极相接触,而两小铁钉由于磁化,因此要相互靠近,选择答案A.通过讨论之后,老师运用实验来验证,可知:小铁钉会落下,应为答案C.这种无可辩驳的事实,能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理由的热情,教师再总结归纳,从而对磁体和磁极的本质和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2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一位教师在巩固“电路的三种状态”这一知识点时选取了下面一道例题:某反恐小组的拆弹专家在拆除恐怖分子设置在飞机上的定时爆炸装置.如图3所示,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剪断线(填“a”或“b”).拆除前起爆器上电流通过,拆除后起爆器上电流通过.(填“有”或“没有”)这道题对于刚接触电学、对拆弹问题并不熟悉的同学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该教师第一节课对这道题进行教学时只通过电路图带领同学进行分析,效果并不理想,结合大家的建议,该教师将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并现场模拟演示后很多同学豁然开朗,轻松突破了难点,且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在进行电学教学时,对于电路的分析是学生的一大障碍,从而使部分同学望而怯步,但在习题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去分析问题对于帮助学生去跨越障碍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有几只灯泡发光?当同时闭合S1、S2时,情况又怎样?试分析其中道理.通过实验演示,可知当S1、S2都闭合时,发现L2灯不亮,这样学生认识到短路的效果,通过分析之后把这一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给分析电路奠定了基础,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4小结

总之,充分利用好物理实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中,通过思考把知识点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利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正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哲学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王金梅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教研室

第五篇

一、层次化

1.教学内容层次化

为了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删除一些陈旧的实验项目,增加一些反映新技术的实验项目。同时将实验项目层次化,将实验项目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实验,此实验教学阶段着重于对学生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的培养,基本仪器的使用。通过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常用仪器的用途、用法并能熟练使用: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熟悉基本实验方法,掌握基本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其次是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复杂程度,提供了许多内容广泛、实验类型齐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实验项目,及时将物理学前沿内容、科研成果经过浓缩提炼转化到实验教学中。许多实验采用了计算机数据处理、数字示波器、传感器等现代化的实验技术。最后是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最大特点是补充了代表当代物理学发展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手段。因此开出了传感器系列实验、相片的摄制及图片处理系列实验和微波系列实验等。设计性实验与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半导体、激光、材料、微电子、计算机等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新时代要求将与物理学密切相关的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地传授给学生。

2.教学过程的层次化

在对实验项目层次化以后,首先完成必做的基础、综合和设计实验。对于必做的基础或基本实验,我们的要求并不放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作了改革尝试:首先,对于一些最基本的实验采用实验室开放的方式来进行。然后对本学期所有开设的实验,分期开放相应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预习实验的良好条件。除此之外,还利用课程网站提供预习方式。在保证有良好预习实验的前提下,我们尝试着改革了目前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指导教师首先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包括提问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等部分内容,其次检查预习报告,在合格的情况下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指导教师不进行原理、仪器、步骤等内容的详细讲解,只是对该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强调,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损坏实验仪器。课程前段时间,要求学生自主实验,互相不要交流,有问题由指导教师帮助解决,在课程后半部分时间,允许学生相互交流,交流实验的体会、过程,讨论实验内容和步骤,完善实验数据。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一般只进行提示指导,不帮助具体的操作。所有的实验内容一般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另外,在规定的实验项目完成后还有部分实验项目可供选做,实验教学方法开放,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只负责提供实验条件、指导咨询及课堂纪律检查等,具体的实验步骤、数据采集及取舍直至做完实验完成报告,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其目的就是通过开放性实验的实践,培养锻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知识综合、提高,全面灵活地加以运用和发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队伍的层次化

为了统筹兼顾各层次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实验训练,确定的物理实验项目对学科分布、不同专业更具有针对性,因此需要教师不仅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还要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和教学精力,为了使指导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指导进行研究性课题的学生方面,可采用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协助指导一般实验的方法,降低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完成研究性课题的学生可由其它教师指导,并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减少了实验课指导教师的工作压力。这就迫使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二、系列化

按同一物理现象(原理)观测(验证)的多种方法和同一物理方法多种应用的一组实验组成实验系列模块。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启发创新。新体系将实验教学分为:激光器系列实验、示波器系列实验、光纤信息系列实验、CCD多功能系列实验、超声波系列实验、光学平台系列实验、相片摄制及图片处理系列实验、微波系列实验、传感器系列实验、物理仿真系列实验10个系列模块。不同的系列实验服务于不同的专业,以超声波系列实验为例,其系列实验项目有:超声声速的测定、多普勒效应测量超声声速、超声驻波中的光衍射与声光调制、超声测液位、利用超声测量厚度、超声光栅的应用、超声无损检测的原理与应用。超声波系列实验主要服务于机械类、土木类,这些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此系列中的相关实验项目,从而获得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与技能信息。

三、多样化

我们利用学生上实验课的轮空时间,每学期安排一次集中演示,介绍全息存储,彩色编码,超声测距、光纤通讯、半导体制冷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实验,激起了学生对高新技术学习的极大兴趣。这样会缩短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的独立设计与科研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使他们对最新的科学进展及其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四、基于层次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的预期效果

1.学生的专业素质明显增强

基于层次化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是在结合学校的学生的基础,学科分布及培养目标,进而确定的物理实验项目,并针对不同的专业,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如电气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必做传感器系列实验,土木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必做超声波系列实验等等,该体系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2.学生的实验能力明显提高

采用层次化、系列化、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各系列模块的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在每个功能模块中又形成层次化结构。通过同一方法解决不同问题和同一问题采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对比,启发学生纵横联想、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物理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作者:侯秀芳 陈亮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

第六篇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实验人才

高分低能的现象在民族地区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教师队伍中也表现得很明显。高校的发展要求新进教师既能进行物理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又能胜任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事实上,目前民族地区高校能引进的教师往往是在这两方面都不是很精通的人才,若是有上进心及责任心的教师,在教学中一边教一边学,还有望尽快度过这个两方面教学都艰难的过渡时期。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各阶段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较中东部落后很多,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师资力量大多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培养。虽然随着教学水平的发展,目前引进的高校教师至少是研究生学历,但是,学历不代表实验教学能力,大多数高学历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力往往不及多年专门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却只有专科学历的实验师。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被高校引进的教师在高中阶段都没有实际操作过物理实验或是操作得极少。作为一名高校物理教师,进入高校一年多以来,常常看见不少刚进的硕士和博士上实验课时由多年从事物理实验教学的老教师领着艰难地前行着。然而更多地凭经验教学的老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往往相对较为薄弱,知识相对陈旧,所以从物理实验教学的长远发展来看,也不足以胜任物理实验教学带头人的角色。

2学生因素导致的实验教学困难

2.1生源没多大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所招收的学生是由中东部等教学水平更好的学校录取后才有机会选择的。因此,进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也较差。因此,若是奢望他们自己能更多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物理实验创新是不切实际的。

2.2网路信息环境的充斥妨碍了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处在这样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他们往往不再像我们以前一样担心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无法完成,老师课后留的思考题下次课前无法回答,只要“百度一下”往往都不会令自己太失望,若是在分享他人资源前先经自己思考或是对他人的资料或是见解经自己消化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倒也有其优势,问题是大多数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共享资源。

2.3一群特殊的学生无法专注物理实验课

目前就读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大多数属于留守乡村的务工子弟或是少数独生子女。对于留守乡村的务工子弟,他们虽然从小就很少跟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对于初步成熟的她们,父母艰辛的劳作他们往往都能明白,在贫困的乡村,如今考上了大学更是家人的骄傲,最初的他们很想通过好好学习来为以后的担当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实践表明美好理想的实现几乎要求他面面俱到,通过几次现实学习成绩的不尽人意,使他们觉得距离理想好远,若是在这时期没有很好的心理疏通,渐渐地,他们就不能很好地专心于学习,物理实验课也不例外。对于独生子女而言,大多有娇惯的抚育背景,使得他们悟性虽好,但往往缺乏吃苦精神,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及相对高中较为宽松的教学管理模式下,他们往往选择过关的心态对待学习。在两名学生同组的实验课中,往往有一群学生只坐着等同组同学报出数据后做好记录,却不进行操作。当老师说其数据有问题时,他马上指着同组同学以“是他在操作”来回复老师,虽然在课上对于此类事件严加指正,但是实验课中抄袭数据图过关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3总结

本文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现状是根据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而来,由于刚涉足该课程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水平有限,可能有不全面之处还待以后在教学过程中细心发现。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如何来实现教学的改革,使物理实验教学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且实现“宽进严出,低进高出”的人才培养模式,这至少需要加强资金投入,且教师在上课之余更要努力学习,教师备课的同时一定要备学生,真正把因材施教贯彻到物理实验课中,使高校物理实验课能更好地实现其魅力及价值。

作者:黄意 单位:凯里学院

第七篇

一、石家庄经济学院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组织情况介绍

(一)第一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提高学生创新和协作能力,2011年物理实验中心组织了首届竞赛,竞赛分为初赛、实验操作和答辩三个环节进行,报名与参赛均以组为单位,每组两人。初赛以笔试形式考查报名选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操作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选手也可以自选设计实验题目。实验操作中要求两名选手团结协作,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仪器调试、数据测量、提交报告。

(二)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总结第一届竞赛的经验,2012年该校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1-4人组成一个参赛队,报名同时提交物理实验竞赛参赛申请报告。竞赛项目及要求:利用简单材料设计制作静电起电机,并演示与静电有关的现象。应用物理原理进行实验制作。要求作品具有创新性及实用价值。对物理实验中心现有仪器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加便捷、测量更加精确;对物理实验中心现有仪器进行重新组合,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完成新的实验功能;基于物理实验中心现有实验项目,提出新的实验方法。

(三)第三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总结前两届竞赛的经验教训,2013年该校继续举办了第三届竞赛,这次采用了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题目及组织方式,设置了四个题目。题目一:设计和制作一种机械摆的实验装置(单摆、复合摆、耦合摆、倒立摆、混沌摆...),并研究其运动规律。题目二:自组实验装置研究霍尔元件的物理特性,并利用霍尔效应制作一应用装置。题目三: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物理思想清晰,物理知识点明确的实验制作。题目四: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物理思想清晰、与实验相关的科研论文和教学论文。教学论文包括物理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现代测量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实验数据处理优化等。论文限3-5页,按《物理实验》期刊格式撰写。

二、物理实验竞赛推动和促进了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改革措施

1、分实验逐一考核,加强基础训练。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创新,是过去经验的积累遇上新问题而做出的及时反应,不根据自身特点、不加强基础训练、不根植于实际的创新是胡思乱想,是想入非非。对于基础实验我们严格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两次课进行一次操作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老师逐一检查并给出评判。经过三轮考查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力学、光学、电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2、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提高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要想创新,必须有大量的知识积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学习具体知识更重要。正可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团队协作能力也是教师的一个培养目标。在综合提高实验阶段,教师应改变教学思路,只进行启发性讲解,重点介绍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实验背景和需要了解的知识,不演示、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课下以团队的形式分工合作,自主学习,共同完成综合性实验,并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回答另一实验团队以及指导老师的提问。

3、讨论、辩论式教学,总结、反思,鼓励创新思维。除了传授基本知识,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之外,更注重实验内容的拓展,与学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鼓励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在完成两个同类型的综合实验之后,老师会组织两个实验团队进行辩论。共同分析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以及可能改进的方向。对有新想法的同学提出嘉奖并记录在案。

4、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平时,注重动手及创新。考核既是“指挥棒”,又是“风向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础实验阶段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注重动手,每个基础实验满分10分,共占60分;在综合提高实验阶段,每次考核教师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记录,例如学习态度、提出问题、问题回答、仪器操作、故障判断、答辩表现、辩论表现、创新思维等都会记录在案并决定其每个实验的成绩。每次课占10分,共占40分。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综合提高实验阶段直接参加物理实验竞赛,制作出有创新点的作品给予加分奖励。

(二)教学改革成果

1、实验室开放利用率大幅提高在基础实验阶段,学生要想在操作考试中顺利通过或是想拿到好成绩都需要在课下多多练习。在综合提高阶段,学生为了讲好课,以及在辩论中获胜,要多次在实验室备课、研究和练习。为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和预习、操作时间,实验中心增加开放时间,实验室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2、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物理实验中心新增一个“学生科技活动室”,并准备了各种元器件、工具、原材料和一些淘汰的旧设备,给参赛选手和爱动手的同学提供一个发挥潜能和创造力的空间。物理实验中心成立了“物理实验协会”,在校园开展科技宣传活动,每周组织同学们进行科技制作展示交流会。竞赛选手获得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申请国家专利一项,获“挑战杯”河北省二等奖一项。

三、结语

数理科学和化学期刊范文5

摘要: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现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依安县2所小学360名学生,其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按1∶1选取,采用自编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收集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留守与非留守儿童180对。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告诉谁、父母不在家的心情、身边好友个数及了解留守儿童与否问题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习教育状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与父母间关系、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在校成绩及是否参加补习班问题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受到严重忽视。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心理状况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一个新兴的名词-“农村留守儿童”因此诞生[1]。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因其可利用的生活、医疗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成为留守儿童中格外需要关注的群体[2]。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者的广泛研究,但是有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综合关注较少[3]。我们于2016年3月对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小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发展及教育现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6年3月,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所小学,以年级分层,每个年级抽取1~2个自然班。共调查360名学生,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名180人。

1.1.1留守儿童

选取父母双方或其中的任一方目前为在外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在外连续务工时间到调查时间为止≥6个月,儿童在当地居住的≥6个月(不论户口是否在当地)的儿童作为纳入标准。

1.1.2对照组儿童

选取父母双方目前均在户籍所在地工作,在当地连续工作时间到调查时间为止≥6个月,儿童在当地居住的时间≥6个月(不论户口是否在当地)的儿童作为纳入标准[4]。

1.2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委托班主任发放留守儿童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调查方式,现场填写,当场回收问卷211份。剔除不合作对象31名,得到留守儿童180人;再按照学校、班级、年龄、性别等条件选取非留守儿童180人,按照与留守儿童相同的程序展开调查。对所有调查问卷严格复核,发现漏填、错填的调查表及时找到被调查者补填、改正。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心理状况和教育状况。

1.3统计学分析

经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双人录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

2组儿童父母亲文化均以初中及初中以下为主;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家庭类型、与父母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是否有自己房间问题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告诉谁、父母不在家时心情、身边好友个数及是否了解留守儿童问题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想法、父母不在家时性格转变及感觉身边人关心自己与否问题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教育状况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件事、上课迟到、在校成绩、是否参加补习班及遇困难找谁帮助问题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与逃课现象、父母是否关心孩子学习及儿童感觉学习快乐与否问题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对比的分析来看,家庭环境因素在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是因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是父母不在身边以及父母长期在外忙于工作;而对于家庭文化氛围及子女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父母能否及时给予帮助的差异,这与父母是否陪在身边紧密相关,同时,重视文化教育的父母对于亲子教育愿意去实践,对于子女受到的教育水平也更加关注,常常以身作则[5]。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大都不在身边,多由长辈照顾,而非留守儿童父母随时随地的跟进式教育,主要是以子女为中心的核心家庭,这也使得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产生差异。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的分析来看,父母与孩子的分离,使得留守儿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情感支持上都属于弱者[6]。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在外奔波忙碌,不能及时的与孩子谈心、交流,忽略儿童在成长中对于父母心灵上的依赖;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长期心理失衡状态,会使其负面想法无法疏散,因而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水平均高于非留守儿童[7,8],无法正常融入朋友圈;同时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贴心的照顾与呵护,留守儿童会比非留守儿童心思更加细腻,成熟的也较早。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教育状况的对比分析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多因生活工作压力大,与孩子很少交流,因而在遇到困难时留守儿童多数选择和老师沟通,非留守儿童除了选择老师之外,他们也同样相信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留守儿童多由长辈照顾,大都十分溺爱,回家后活动自由,不受拘束。而非留守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要求严格,回家后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留守儿童父母多在外打工,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因而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非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异者居多;同时,留守儿童的德智体美也不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该地区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心理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家长及社会各界应予以重视,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并积极与其沟通,共同为儿童成长创建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家园。

作者:孟繁君 张蒙蒙 王福春 张艺潆 祝丽玲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宫相君,褚英,蒋立勇,等.徐州市农村中小学生忽视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2):1293-1295.

[3]潘建平,古桂雄.儿童虐待与忽视[M].//古桂雄,戴耀华.儿童保健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30-234.

[4]杨武悦,潘建平.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忽视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318-320.

[5]霍婷婷,祝丽玲,周宪君.佳木斯市城区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现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3):310-312.

[6]秦明芳,韩芳,潘建平,等.云南省农村低年级小学生忽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555-1556.

[8]杨文娟,潘建平,杨武悦,等.中国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169-174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困境与矫正

摘要:

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主体对其教育的影响入手调查,表明家庭教育缺场、学校管理缺失、社会保护缺位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依赖自我调节、深陷行动困境、伴随环境异化;从心理———行为———社会化三个层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矫正,使父母、老师、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多维支持,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矫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周期更短、间距更长,农村留守群体也随之扩大并逐渐成为乡村治理症结。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遵从市场规律,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后所面临的住房、生存、教育等问题,是一个持久性过程;另一方面,留守人群主要由老人、妇女、儿童三大主体构成,要缩小留守数量必须从三大主体入手、由主到次,以便科学、高效制定方案。学术界对留守问题的研究偏重从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老年社会学和女性社会学等视角出发,而对留守儿童尤其是对他们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理论。本文选择以留守群体中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跨学科的角度对关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等问题进行教育社会学视角的解读,并探寻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成长过程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资源支持现状及困境

温恒福认为农村教育的基本含义就是农村里的教育。[1]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生育观念的转变、城镇寄宿制学校的兴起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等诸多因素,造成农村学生特别是初、高中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农村教育更多的是指向对农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教育。

(一)农村教育资源支持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支持农村地区发展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教育费用支出数据显示,全国教育经费2007年投入了121,480,663万元,2011年投入238,692,936万元,期间共增长了50.4%左右;对农村普通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由2007年的18,834,664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7,975,040万元,教育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比重得到提高。[2]而从2011年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占国家总经费支出比来看仅为15.9%,农村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仍显不足。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退休继续任教人员。据统计,1990年全国只有4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而农村中学绝大多数没有达标。[3]近年来,部分学校虽然配备进行网络教学的微机房,但由于班级较多、电脑有限、维护费用较高,学生对电脑技术的掌握,利用电脑搜集信息的能力仍然有限。而农村学校也处在整合之中,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由2005年的316,791所缩减到2013年的140,328所,其背后是社会大环境下农村人口流出、生育观念转变等原因带来的生源减少。

(二)农村教育困境的表现及影响

教育不仅为了给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同时也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觉醒,最终促进社会理性发展。而如今,伴随着农村问题的出现,农村教育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环境退化。“退化”一词本是形容生物物种的消极发展状态,与“进化”相对。农村教育环境的退化表征为农村辍学学生增加、在校学生人格和身体遭受侮辱、物质社会对农村学生的侵蚀更明显等现象。另外,农村在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反而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下降,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退化问题已经显现;第二,教育资源挤压。农村学生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差距较明显,学校所获得的教育经费来源多限于县、乡财政划拨。县乡政府财力难以承担原先分担的财政责任。[4]县、乡财政收入在教育经费支出上的力不从心,使得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经费及享有的条件方面落差较大。农村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使得一些优秀大学毕业生难以扎根下来,而本地学校原有教师又多选择往县城调动,最终造成农村师源匮乏;第三,教育观念滞后。师源匮乏和教学条件落后成为阻碍教育革新的现实鸿沟,学生搜集信息的平台与能力尚未有效培养、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第四,教育制度错位。制度建构的理念是让每个人能在公平、公正的竞争中获得均等的社会机会,我国的高考制度正是从这个初衷而建构。国家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5]这并不意味着对现有高考制度的否决,只是预示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制度上的分裂和错位的可能性增加。可见,现有的乡村教育虽然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但与教育考核目标所提倡的对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培养的价值相背离,最终会导致农村教育在国民整体教育进程中的脱节。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农村教育主体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呈现出向县区、城市流动趋势。就资源支持而言,农村教育水平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远不及城市。一旦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严重脱节,这势必会影响到受教主体即留守学生的教育公平性,而其中,留守儿童作为势弱方在教育方面则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加上家庭教育缺场、学校管理缺失、社会保护缺位等外部因素,留守儿童的的教育困境也势必制约其群体的身心健康乃至农村教育发展。

二、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表征

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6]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是作为他们最直接监护人的父母由于外出务工而将他们交由亲属照料,甚至出现长子(长女)照顾弟、妹现象,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身心健康令人担忧。而家庭教育缺场也成为其成长记忆中的断裂带;留守儿童所在农村学校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没有完全倾注,个别素质较低的教师反而成为伤害儿童的凶手,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保护的第二道防线的崩溃;同时,农村社会也遭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民俗、民风遭到破坏,原本安宁的乡村在城市化下沦为“空心”并成为犯罪高发地。村风低俗化、村落空心化、村规虚设化等一系列变化使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持面临困境,农村社会在保护留守儿童的角色中也必然缺位。教育作为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场地,伴随着“三缺”现象的出现,社会功能弱化,为留守儿童演化成问题少年乃至社会犯罪人员埋下隐患。

(一)依赖自我调节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身心智的提高、调节自我心理能力的提升和对外界认识角度的变化,特别是心理韧性的增强,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去主动适应不利的外部环境,。心理韧性,是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过程。[7]然而并不是每个儿童都有心理韧性,其产生及增强与儿童自身的意志、能力、遗传、后期教育情况密切相关。一个具有较强心理韧性、能够积极适应不利环境的留守儿童会形成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之,一个孤独、胆怯、懦弱和满足现状的留守儿童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会加剧他们成为问题少年、越轨人员的可能。

(二)深陷行动困境

心理适应、调节并不是留守儿童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只有认识向行动、心理向行为的顺利转化才能提升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才利于其健康成长。而由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失防,没有对留守儿童尽到保护的责任,使得留守儿童在自控能力、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践行价值等行动方面都产生消极趋向。而周宗奎等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8]正是因为教育对留守儿童规训功能的弱化也造成留守儿童人格、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积极的教育引导、行为模仿等范例缺乏,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丧失应有的理性判断,陷入行为暴动,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摆脱所面临的困境,不能通过积极行动获得优质的社会支持。

(三)伴随环境异化

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异化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失防的必然结果。与流动儿童不同的是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速度更快、受社会环境尤其是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更明显,更易诱发他们心理和行为异化。实际上,留守儿童受环境的异化从父母外出就已经开始,并在学校演化,到社会集中爆发,并将成为社会治理对象。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异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祖父母隔代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较为叛逆、认识问题较为极端;而亲属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则更为自私、隐忍。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如果具有足够的自制加上学校的管理,异化的可能性会降低。寄宿制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学校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之间不良习惯的模仿、内部帮派林立、结交社会闲散人员、学生遭受性侵等都将使受害的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生异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异变,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而当这种异变群体成长为社会力量,拥有社会影响之后又会作用于社会环境,促使社会环境与这类群体之间互构异化。

三、留守儿童的矫正路径

“矫正”一词主要应用于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亚健康病人、社区、越轨群体、犯罪人员等。从社会学视角看,矫正主要是作用于问题个人、群体而进行的恢复功能,其主旨在于保护对象心理、行为稳定,以维护良性社会秩序。社区矫正旨在实现矫正对象恢复社会功能、顺利回归社会的目标,恢复性和回归性是社区矫正的典型特点。[9]事实上,对社会问题所采取的矫正治理能够帮助对象恢复和回归,有利于将社会的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力量。留守儿童教育失防,需要对其心理进行调控、干预矫正,行为进行规训、范式矫正以及社会的帮扶、支持矫正,从而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实现社会价值。

(一)心理矫正

留守儿童的心理重塑是矫正首选路径。对他们心理的调控与干预需要其直接监护人父母介入,给予他们家庭式保护教育。成长期的儿童与父母生活会获得更多的照顾和教育机会。[10]农村父母在承担儿童教育的同时还需面对经济上的困难,他们中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将子女的成长寄希望于他们并不具有操作性。但可以尝试先让留守儿童转化为流动儿童,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就近入学,等父母有足够的能力在城市定居再固定学校,这样可以使儿童与父母保持沟通、加深代际感情和对家庭的归属。只要父母双方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教育环境,即使是留守儿童,也会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11]此外,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兴起,使得教育与流动人口进一步联系起来,这种现象也植根于家庭制度的变化。[12]寄宿制学校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方面承担重要角色,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宿舍管理机制,重视对儿童心理的安慰、呵护,开展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此外,还需搭建家长与儿童之间的联系平台,利用节假日组织亲情交流会,利用学校的网络、电话帮助学生与家长沟通。最后政府与教育部门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校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组织社会力量、农民工单位帮助留守儿童与农民工父母,为农民工父母提供交通经费,节假日优先给他们安排休假;需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保护措施,借助政府力量建设儿童精神家园。

(二)行为矫正

青少年只知道不能怎么样,却不知道做了会怎么样,也就难以形成成熟、健全的人格。[13]而儿童不但不知道行为的结果,还不知道怎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长期缺乏关爱、保护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发生偏差、越轨、犯罪行为。由此,对留守儿童的矫正不能忽视对他们所作所为的教育介入,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与青春期少年不同,儿童时期孩子的心理认知、行为规范更具可塑性,因此,对儿童行为的正向引导、积极示范能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长效的规训作用。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以身作则。虽然不能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但要通过电话、节假日适时向子女传递做人、做事的基本理念。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要以批评教育为主,适度惩戒为辅。必要的时候可以带留守在农村的子女去自己工作的城市去感受一下现代社会的文明,开拓他们的视野和胸襟,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敦促他们努力勤奋;其次,学校要制定一定的校规、校纪以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要杜绝留守儿童与社会闲杂人员接触、防止他们沾染社会不良恶习。任课教师的言谈举止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且往往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老师需身正为范,树立师德、师品。另外,学校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宣传校园好人、看望留守老人等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良知,对他们的行为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针对那些僭越法律规范、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劳教儿童,政府也不能放任不管,要积极联系学校收留他们并尊重孩子的隐私。对于无心学习、惹是生非的留守儿童不能仅仅依靠惩罚来强制他们遵守规范,可以尝试把这类学生调离原来的关系群体,以换班、换座位等方式来循序渐进式引导。一些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政府需要发挥其服务职能,为这类儿童提供相应的政策照顾、经济援助和人文关怀。

(三)社会化矫正

由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复杂,涉及的关联群体多样,暴露了农村社会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裂变,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介入性矫正乃至对整个农村社会的探索性治理必然会触及社会深层的结构、心态、价值观等领域,从制度、文化等方面形成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融合的良性发展机制与氛围,强调政策的公平性,在环境建设与教育资源投入上给予弱势儿童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14]从社会制度层面看,改革现有的城乡分化的教育体制,使农村学生能够获得更公平的竞争机会是切实之举。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不仅是教育机会、教育保障、教育条件、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的公平,还应包括农村教育政策、学习环境、招生比例和农村毕业生的社会评价等的公平;从社会结构层面看,农民阶层的“市民化”和城市各类学校的兴起有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城市教育。在城乡一体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是必然趋势,而伴随着城市结构设计趋于合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取消、城市接纳农民的门槛逐步降低等,流动农民转化为市民阶层的数量将不断增长。从文化层面看,有必要对留守儿童幼教期给予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导他们认知社会、遵守规则,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其社会归属与社会认同感。此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冲突在留守儿童表现为,他们既习惯于乡村生活又憧憬城市文明,到城市上学又产生诸多不适应。因此,需要将乡村与城市进一步联系起来,加快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的融合步伐,村民与市民双向互动、增进了解,使农村学生能够融入城市、城市学生也能充分尊重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了解到共存,由共存到共生是应对留守儿童成长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切善之举。

四、结语

总之,关注农村社会变革、探索农村未来发展趋势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主题之一,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农村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心理———行为———社会化三个层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矫正,使父母、老师、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市民多方参与、多维支持,不但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成长环境,也有助于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许君 单位:中共六安市委党校理论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温恒福.农村教育的含义、性质与发展规律[J].教育探索,2005(1):43.

[2]国家统计局.教育经费年度数据[DB/OL].[2016-10-08]

[3]耿德英.浅谈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7614.

[4]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0.

[5]冯广兰.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及解决对策:国际比较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6.

[6]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

[8]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74.

[9]方舒.我国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机制的检视与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13(3):143.

[11]郑英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对策[J].教育评论,2014(10):99.

[13]段炼炼,毕宪顺.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的三重境界:兼论问题青少年矫正的困境[J].东岳论丛,2014(7):183.

[14]何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现状与辨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3(7):39.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及回归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其原因主要为: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不重视,监护人缺乏体育价值观,村委会干部对农村社区体育的认识欠缺。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意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的体育权利法律法规。

关键词:

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回归

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社会急剧转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半年及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监护照看,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1]。2013年,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全国有17岁及以下留守儿童6102.55万。龙岩市地处山区,全市户籍人口约300万,农村人口210万,约占70%,外出打工74万,约占农村人口的35%,且农村进城务工人数不断增多,虽然有些孩子随父母进城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还是有很多家庭因进城成本高,只好把孩子留在农村,由(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照看,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心理等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是当前民生值得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落实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一直处于淡漠和被忽视状态,在倡导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网站查询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分别设计了面向农村中学体育工作者及农村中学生的《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调查问卷》两份,对龙岩市28所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现状进行了调查。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并在问卷发放前请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向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发放问卷1120份,向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56份,共计发放问卷1176份。回收学生问卷1080份,有效问卷986份,有效率为91.3%;回收教师问卷56份,有效问卷为51份,有效率为91.1%。

1.2.3访谈法

走访了部分农村中学分管体育的领导、体育教师和留守儿童监护人。

1.2.4田野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实地调查了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的现状。

1.2.5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权利的了解情况

学生体育权利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确认和应享有的权利,是公民体育权利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化,更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化。更上一层次就是学生的人权[2]。《体育法》自1995年颁布以来已有二十多年了,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摇篮,有权利和义务普及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法律法规。然而调查发现,在龙岩市农村中学留守儿童中,只有41人约4.2%的学生听说过体育权利,92.4%的学生从来没听说过体育权利,这反映出学校和体育教师对体育法律法规没有很好宣传,对学生的体育权利重视不够,学生的体育知情权也受到侵害。

2.2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现状

2.2.1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权利缺失

学校体育权利主要包括受体育教育权利、体育财产权、体育运动中人身权、参与体育活动自由选择权等。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权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2.1.1农村留守儿童受体育教育权利缺失

受体育教育权利是学生享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学生享有其他体育权利的基础。通过对28所农村中学学生的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中学学生每周上1次体育课的比例为34.4%;每周上2次体育课的比例为51%,只有14.6%的学生每周上3次体育课。这与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每周要保证3课时体育课相违背。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体育课课时不足的很大原因是被其他科目占用,农村中学还存在轻视体育课现象,应试教育思想依然严重,学校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到初三,体育课基本被停掉或者被其他科目占用,这是对留守儿童受体育教育权利变相的剥夺。

2.2.1.2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财产权缺失

学生的体育财产权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项体育权利。《体育法》第22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学生有权利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使用体育场地和器材,但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和器材比较缺乏,标准田径场没有一个,学校基本上都有200米跑道,跑道用煤渣或者黄土铺设,且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每所学校篮球场基本都有1~2个,但有些场地还是泥巴场地,篮球架也破烂不堪,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在国家大力提倡校园足球运动的大环境下,龙岩市农村中学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足球场,极大影响了足球运动开展,这种现状应引起当地体育、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了解还发现,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很匮乏,破损很严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体育教学,造成留守儿童在使用体育场地、器材的权利缺失。

2.2.1.3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中人身权缺失

学生的体育人身权是学生实现体育权利的基础权利,是学生作为学校人所必须拥有的权利,人身权缺失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在体育活动中被教师辱骂、体罚上。龙岩市农村中学存在着体育教师辱骂、体罚学生的现象(见下页表4),经常受体育教师辱骂和体罚的学生占9.4%。虽然比例不是很高,但这也足以使这部分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导致他们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影响其终身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坚决杜绝这类情况发生。

2.2.1.4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自由选择权缺失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选择权主要通过自由选择活动项目、活动时间、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来体现。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选择权受到严重的侵犯,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主要还是以体育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缺失。这种现象会严重压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打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有少部分体育教师采用放羊式教学,造成学生完全“自由”,影响教学质量。

2.2.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权利缺失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作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3]。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权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2.2.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时间不足龙岩市农村农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农闲时间外出打短工,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带领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照看他们的长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陪孩子锻炼身体;加之留守儿童初中阶段学业繁重,他们把更多时间花在完成大量家庭作业上,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更有甚者,少部分孩子回到家中还要帮助干农活做家务,使得家庭体育时间严重不足。

2.2.2.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开展缺乏体育设施和场地

农村家庭受先天条件影响,缺乏良好的开展家庭体育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只能依靠周边的山坡、房前屋后宽敞的地方进行简单的锻炼,有些儿童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到村庄的河边或湖边游泳,常会导致悲剧发生———溺亡。当地农村地区的居民点比较分散,生活条件比较拮据,不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参与家庭体育活动,乡政府和村委会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他们创设良好的体育场所和设施。体育设施和场地缺乏也是造成儿童家庭体育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2.2.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文化交流缺失

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家庭成员的整体身体素质,更可以有效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4]。这也是很多家庭热衷于进行家庭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家庭体育可以作为文化交流活动的形式,为家长有效缓解孩子心理压力提供桥梁作用,同时对孩子适应社会能力起推动作用。但从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来看,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的家庭体育教育几乎为零,他们没有机会与家长交流沟通,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文化交流缺失。龙岩市农村学校中没有受过家庭体育教育的留守儿童有947人,所占比例为96%;受过家庭体育教育的留守儿童占4%;还有871人从未听说过“家庭体育教育”一词。

2.2.3农村留守儿童社区体育权利缺失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感情为主要目的,能随时随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5]。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社区体育权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2.3.1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不足

通过实地调查,龙岩市农村地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比较严重,虽然有些村部修建有篮球场,因平时打球锻炼的人少,篮球场几乎成摆设,成为村民晒谷子、晒农产品的场所,而且年久失修,篮板腐蚀严重,村委会也没有相关经费维修。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没有对体育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没有将公共体育设施纳入规划并合理布局。总之,政府对该地区的社区体育不重视,没有将社区体育落到实处,导致留守儿童社区体育权利受到伤害。

2.2.3.2缺乏专业社区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区体育都由政府管理,管理内容较为笼统。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各村委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社区体育相关部门,缺少社区体育具体管理组织和执行机构,村委会负责社区的体育活动内容又少,没有贯彻“业余、自愿、多元化、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管理原则;作为专业人才的体育教师,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发现,只有三位体育教师在课外指导过村民体育锻炼,龙岩市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有3000名,但真正参与指导的人很少,少部分爱锻炼的人则成了村民体育锻炼的带头人,但他们易造成体育锻炼方法等方面的误区。在这种形势下,留守儿童社区体育受到严重的制约,社区体育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2.2.3.3社会体育文化交流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性,他们平时与父母、社会交流相对较少,而社区体育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与外界交流的平台,他们在参与社区体育的过程中,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培养他们开朗的性格,提升他们生活的自信心,使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调查结果显示,龙岩市农村社区体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开展相应的社区体育,造成留守儿童社会体育文化交流缺失,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3原因与对策

3.1原因分析

3.1.1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课不重视

龙岩市农村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课不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体育课是门不重要的科目,体育课常常被其他文化课挤占,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还很严重。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学校为了规避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取消了很多体育项目,这实际上侵犯了学生的体育权利。体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生教育权加以保护,事实上这一权益也常常受到侵犯,体育课被占用、学生在体育课中被体罚、辱骂等现象时有发生。总之,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体育价值观不强,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了留守儿童体育权利受到严重侵犯。

3.1.2监护人重文轻武,缺乏体育价值观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质的厚度,体育锻炼能够为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农村留守儿童的直接监护人对体育教育认识不够,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不理解体育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监护人关心的只是孩子的作业是否完成、考试成绩怎样,很少询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参加体育锻炼,有没有参加群体运动,总是担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普遍重文轻武,缺乏体育价值观。

3.1.3村委会干部对农村社区体育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对社区体育重视不足、投入不够,导致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缓慢。村委会干部对社区体育的认识比较欠缺,理解较为模糊,在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中未起到主导作用,没有把全民健身工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中,对社区体育地位和作用的理解还跟不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乡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忽略民生发展,体育场地、器材缺损,社区体育形同虚设。作为特殊群体的留守儿童,无法参与社区体育,体会运动的乐趣,侵犯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区体育权利。

3.2对策建议

3.2.1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意识

一个人的意识往往决定一个人的行动。留守儿童对体育权利的概念还很模糊,对体育权利的意识严重不足,当他们的体育权利受到侵犯时,他们也意识不到。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保障留守儿童体育权利,必须加强他们的体育权利意识教育,使他们在体育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利,加强学生对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其体育权利的维护和保障力度的监督。

3.2.2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加大监督力度

国家制定的体育法律法规和提倡的体育理念在农村学校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要加强社会对体育法律实施的监督,确保关爱保护保障措施的实施,加强留守儿童、家长、教师以及政府官员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管理机构的监督权,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以确保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不受侵犯。

3.2.3加强和完善相关的体育权利法律法规

在现有的体育法律法规中,有关维护和保障学生体育权利的主题缺乏明确化和细节化。当学生的体育权利受到侵犯时,维权就难以有一个度的把握。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和完善与学生体育权利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学生享有体育权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权利观,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关爱保护。

作者:廖金琳 黄庆彩 林锦福 单位:龙岩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宋义,梁建平.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留守儿童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2(5):100-109.

[2]郝彩云.赣州市农村中学学生体育权利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2.

[3]刘江南,周在平,刘永东,等.穗、深、港家庭体育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9(4):77-80.

[4]李小进.制约我国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1):10-12.

[5]兰林,杨肇云.整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2008(1):124.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现状

摘要:

探讨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选取赣南地区留守儿童256名,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相比,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低。其中热爱感最低,幸福感较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生活情感中父母文化程度、与老师和朋友的关系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研究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设,加强对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和心理行为的规划指导”[1-2]。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生活幸福感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所谓生活情感(Lifefeeling)指的是个体在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包括幸福感、珍爱感、热爱感和自强感等[3]。如今,学者对留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多,但对生活情感现状研究报道较少。该文以赣南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问题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像,为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教育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赣南地区鹰潭市余江县、上饶市横峰县、弋阳县、萍乡市安源区、芦溪县256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34名,女生122名。

1.2研究方法

参考刘伟等[3]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情感》问卷,测试题20道(其中2道测谎题),采取6点计分,信度和效度优,主要包括幸福感、珍爱感、热爱感、自强感4个因子。

2研究结果

2.1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总体情况

该研究中,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均分为3.26,4个因子均分为2.56~3.45,其中4个因子均分中,幸福感最高,热爱感最低。单一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相比较,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均分明显较低(P<0.05)。

2.2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

单一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

单一样本F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在父母文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与老师和朋友关系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

单一样本F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除珍爱感外,与老师和朋友关系在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后期访谈后发现,通过建立与老师和朋友的可信度之后,留守儿童与老师和朋友关系会出现明显的“升温”,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得分也有明显的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全国平均水平与赣南地区留守儿童情况分析

该研究发现,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相比较,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现状很低,提示赣南地区有关的县市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该改地区留守儿童的关爱,认真履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方针和要求。在生活情感的4个因子中,留守儿童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幸福感、自强感、珍爱感、热爱感。留守儿童幸福感相对较高的结果与以往研究具有一致性[4],这可能与幸福感被社会广泛关注以及社会提倡的频率高有关。同时,政府的两项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幸福感,这一积极的诱因促使社会、学校等机构对留守儿童幸福感的培养投入有所提升[5]。

3.2男女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差异情况

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在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全国平均水平中仅珍爱感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生活情感无明显变化的研究结果相似[6-7],且这一研究结果与美国相关学者研究的结果相符[8]。男、女生活情感上的差异性的不同可能存在性别结构性差异,但这与总体水平上的差异有所不同,提示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及社会环境对生活情感可能存在有一定的影响性。

3.3父母文化程度及与教师和朋友关系情况分析

在父母文化程度及与教师和朋友关系方面,父母文化程度及与教师和朋友关系均分较高的留守儿童生活情感也高,这与相关学者研究相似[8]。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会对其子女产生一个良性的诱导和产生榜样效应,对其人格发展也有积极作用。调查中发现,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会积极的与留守在家的子女沟通和交流,其做法有利于其生活情感的发展。相反,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往往忽视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下降。相关学者研究指出,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对子女健全的人格和生活情感产生一定影响[8-9]。与教师和朋友关系方面。首先,青少年儿童正处于求学阶段,学习活动中与教师和同学、朋友的关系是他们的主要行为轨迹,即会对其生活情感产生左右的作用,而且研究中发现这种影响具有相互作用[9]。良好师生和朋友关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有积极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与余南宁[8]提出的与老师和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有较好预测作用的结论相似。

作者:巫文辉 周丽英 蔡科 孙焱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Z].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3]刘伟,卢家楣,李玲玲,等.中国当代青少年生活情感现状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10(6):1319-1323.

[4]匡仪,吕飒飒,刘枫,等.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6(6):919-921.

[5]陈曙,王京琼.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9):93-100.

[6]夏维海,蔡昭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11):23-27.

[7]史沙沙,崔文香.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研究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2(6):757-758.

[8]余南宁,薛甜,林平安.安徽省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现状调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6(1):103-106.

[9]翟莉.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1):44-47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体育治理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回顾近年来发生的有关留守儿童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有关留守儿童的事件很多,而且伤亡事件时有发生,让人很是心痛。通过文献检索法,梳理有关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大都存在着生理或者心理健康问题。不过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留守儿童的生理健康问题得到较好的改善,然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变得突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能健康成长,是我们社会应该关注的重要事情。体育作为改造人自身的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的一部分。积极发挥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可能性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

体育功能;留守儿童;可能性

2015年6月9日晚,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发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死亡事件,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服毒自杀。公众焦点再次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上。在国家大力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体育作为一种对人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可以发挥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值得去研究思考。

1研究目的及方法

1.1研究目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在急剧转型。而在转型过程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在近年来不断扩大,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在最近几年得到广泛关注。在我国目前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等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制约。目前,在政府积极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体育治理作为社会公共治理的一部分,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我们去研究思考。

1.2研究方法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查找法,通过在中国知网等期刊数据网站查找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及体育治理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得出自己的研究结果。

2农村留守儿童

2.1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

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问题,周福林在《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一文有详细的描述,他指出:要严格定义留守儿童,需要确定外出父母的数量、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和孩子的年龄界定3个要素。学界对第一个要素达成共识,但是对第二个、第三个要素没有达成共识。因为此文是研究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作用,结合周福林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综述,所以该文将农村留守儿童界定为农村地区单方或双方均外出,由别人监护或者独自生活的儿童。

2.2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2012年由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发表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根据对《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报告指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6000万,相比较2005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加了242万。同时,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占总数的38.37%。另外,近1/3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在一起居住,而且有3.37%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安徽、四川、河南等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很大,而且还在继续扩大。而且其中很多人与父母其中一方或者两方不能长时间在一起。缺少父母关爱呵护必然会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因素,进而导致各种问题。

2.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现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他们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3.1缺乏父母的家庭教育,导致生活缺少照顾

根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0年我国0~11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占总体的70.38%,其中0~5岁为2342万,相比较2005年增加757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时间外出打工,对急需父母呵护成长的低年龄段孩子来说,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他们生活无法自理,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

2.3.2学习成绩不理想,逃学等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缺少父母的监护,而且有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都要生活自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态度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学习不认真、逃学、沉溺于网络等现象比较普遍。

2.3.3行为容易出现偏差,与人交往能力较差

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时间不能陪在自己身边,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去处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和所面临的诱惑,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自主判断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容易出现偏差,走向极端。

3体育治理

3.1体育治理的界定

对体育治理的界定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对体育本身事务的治理,例如体育体制、体育市场行为的治理等;二是将体育作为一种手段治理其他事务。例如,该文研究的是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可能性,就是把体育作为一种手段,探究是否可以通过它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积极作用。

3.2体育的功能

熊晓正在《体育概论》一书中指出:体育作为改造人自身的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已经不仅仅是改造人的自身,强身健体这么简单,而是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因为该文研究视角的关系,所以这部分体育功能主要讲述的是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功能及作用于社会的教育功能。

3.2.1作用于个体的功能

首先,体现在强身健体上,这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会增强人的身体机能,使人体更加健康。其次,是人际交流功能。体育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交流手段。不同的人在一块交流自己对体育的认识,会促进健康人际交往。最后,是塑造人格,娱乐身心的功能。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涵,经常参加锻炼会增强人的道德水准,健全人格,养成公正的精神。

3.2.2作用于社会的教育功能

在我国,体育一直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同样在其他国家,体育也得到广泛重视。通过体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体育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具体体现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促进人的社会化两个方面。

4结论

从以上的描述不难看出,将体育作为一种手段来治理存在于农村留守儿童上的问题,具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性。体育的功能可以帮助改善以下这些问题。

4.1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

这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政府应该加强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是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学校体育作为大众体育的源泉,大力推广学校体育也有利于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

4.2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化

农村留守儿童有时在课堂上学习并不能得到缺乏的亲情,而体育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通过提高友情来弥补缺失的一部分亲情。另外,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化,为他们提供一个社会角色尝试的计划等。

4.3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

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学校体育背景下,在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的地方开展体育活动,或许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摆脱贫困的机会,形成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机会。既然存在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干预的可能性,那我们就应该积极去做、去实施。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创造有利条件,支持体育更好地进校园,保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应该更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支教的公益组织可以适当增加体育运动的教学。积极拓展体育治理的内容,更大发挥体育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有着特殊意义。

作者:管家磊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王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学海,2005(6):25-29.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3]陈晓荣,罗永义,柳永荣.公共治理视域中的体育治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1):23-27.

[4]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5]熊晓正.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62-80.

第六篇: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摘要:

采用亲子同伴依恋问卷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江西地区247名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进行亲子、同伴依恋及社会适应能力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是否留守不影响农村初中生的亲子、同伴依恋及社会适应能力;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受亲子依恋质量的显著影响,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的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好,与父母双方均不能形成安全依恋的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最差。

关键词:

留守初中生;依恋;社会适应能力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严峻,许多研究者纷纷开展了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关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社会适应的外显行为还是内隐行为上,留守儿童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1-4]。然而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受留守方式而不是留守本身的影响,与父母联系频率高的留守初中生其社会适应不良水平较低[5]。依恋理论告诉我们,儿童依恋形成于人生的早期,随着个体的发展,依恋也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影响到儿童的社会化,并最终形塑个体稳定的依恋模式。亲子依恋作为儿童的最主要依恋形式,是儿童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对自我价值感的认知的起点和来源,与父母的安全型依恋会使儿童认知到外界是可信的、自我是有价值的,他们会因此能深感安全并能自信地探索和应对各种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与父母的长时间和远距离空间上的分离必定会对个体的亲子依恋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可能会导致儿童认知到外界是不可靠和不值得依赖,自己是无价值和不值得时时关爱的。因此影响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能并不是留守本身,而是由于留守带来的情感支持缺失、安全探索港湾缺乏、人际交流与沟通的典型榜样和有效指导缺位导致的。本研究旨在以农村留守初中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与父母同伴的依恋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江西省几所不同的农村中学,选择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由本人及当地学校经过培训的教师一同施测。施测时,统一指导语,集体施测,问卷当场回收,收回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82%。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2-17岁,平均年龄14岁,其中男生132名,女生为115名。留守学生148人,非留守学生99人。

(二)方法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ofParentandPeerAttachment,IPPA)采用由王争艳等2005年修订的IPPA量表[6]。该量表最初由Armsden和Greenberg1987年编制[7],由父、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个分量表组成,王争艳等2005年对其进行了修订使之适合中国国情。本研究每个分量表各由25个项目和信任、沟通与疏离三个维度组成。每个项目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1表示“从来不是”,5表示“几乎总是这样”)。本研究三个分量表及各项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67-0.89.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由心理学家郑日昌编制,是一个包括20个项目的单维结构,采用Likert3点计分,得分范围为-40到40,总分越高代表社会适应能力越强[8]。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76。

三、结果

(一)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依恋关系的基本状况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在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是否是留守儿童并不影响初中生的亲子依恋,也不影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质量,是否留守对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亦无显著影响,这与肖聪阁等人[9]的研究结果不同。进一步比较父、母亲和同伴依恋,结果发现农村初中生在亲子依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同伴依恋(F=5.42,P<0.01),即在初一和初二阶段农村初中生与父母亲形成的依恋较与同伴形成的依恋更为牢固也更为重要。

(二)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比较

对不同性别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在母亲依恋上得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信任和沟通维度依恋得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以上维度上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形成的母子依恋质量较女生形成的母女依恋质量高,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男生表现出对母亲更高程度的信任,男生与母亲的沟通也好于女生与母亲的沟通。另外从整体上看,男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好于女初中生,差异显著。

(三)不同社会适应等级农村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比较

根据初中生在社会适应量表上的得分,采用郑日昌的方法,并根据样本的特点将农村初中生依社会适应能力的好坏划分为四个等级: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得分在29分及以上);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得分在17~28之间);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得分在6~16分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得分在5分以下)。结果各种等级的人数分布为:社会适应能力良好10人(占比4%),社会适应能力一般53人(占比21%),社会适应能力较差75人(占比30%),社会适应能力很差109人(占比44%)。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初中生总体社会适应能力偏弱,社会适应能力有待于整体加强。由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被试人数较少,为满足相关统计的要求,最终根据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将被试划分为三个等级:社会适应能力较好(一般及以上),社会适应能力差和社会适应能力极差。对三种社会适应等级的初中生在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上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不同社会适应等级的初中生与母亲依恋各维度的得分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与父亲依恋各维度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同伴依恋上,只是在同伴疏离维度上存在统计学上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社会适应能力等级较好的初中生,在母亲依恋的信任、沟通维度得分较高,而在疏离维度上得分较低。

(四)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亲子依恋相关分析

1.不同依恋类型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比较

依据Beyer的依恋类型划分方法[10],根据被试的亲子依恋得分将被试划分至四类不同的依恋模式组别中:①完全不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母亲的依恋均为不安全依恋);②只与母亲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亲不安全依恋、与母亲安全依恋);③只与父亲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亲安全依恋、与母亲不安全依恋);④完全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母亲均为安全依恋)。比较不同依恋类型农村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得分,结果表明四种依恋类型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显著(F=8.99,P<0.001)。事后检验表明完全安全依恋模式组及只与母亲安全依恋模式组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显著高于完全不安全依恋模式组及只与父亲安全依恋模式组的农村初中生。

2.不同依恋类型与不同社会适应等级初中生人数分布比较

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依恋类型农村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的人数分布,并检验其差异。不同依恋类型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完全安全依恋初中生适应能力总体较好。相比较而言,只与母亲安全依恋的初中生比只与父亲安全依恋的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完全不安全依恋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最差。进一步检验表明,农村初中生的亲子依恋类型在性别及是否为留守儿童上没有差异。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分布也与性别及是否留守儿童无关。由此可以看出依恋类型影响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否留守儿童却并不影响农村初中生的依恋模式,也不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

四、讨论

(一)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亲子、同伴依恋一般情况

本研究中农村留守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亲子及同伴依恋状况与非留守初中生之间并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整体高于女生,差异显著。在母亲依恋的信任与沟通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整体母亲依恋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即一方面农村初中男生较初中女生社会适应能力好,另一方面,男生形成了更高质量的母子依恋,他们信任母亲,与母亲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从整体上看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偏低,这与章鸣明等的研究结果类似,再次支持了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的结论,也说明对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干预和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农村初中生亲子、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

不同社会适应能力等级农村初中生在母亲信任、母亲沟通、母亲疏离三因子及母亲依恋整体维度上得分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同伴疏离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适应能力等级一般或良好的初中生在以上因子的得分都高于社会适应能力等级为较差或差的初中生。研究还发现没能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的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不足,而仅与母亲建立安全依恋就能显著增强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说明良好的依恋关系特别是良好的母子(女)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即使他们与母亲长期分离,这种依恋模式仍然发挥着作用,并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产生积极影响。与父母、同伴关系越亲密、沟通越密切的农村初中生,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得越积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时间也更短。而与父母、同伴沟通不足的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差。这类初中生一旦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困难,则易怨天尤人、消沉不振,他们常常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甚至有时虽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也难以适应环境,结果他们常常感到困惑,并因为与周围事物的格格不入而苦恼万分。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各种问题,并不是因为来自父母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低,而是他们对支持的利用度低[11]。对当今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往往并不缺乏来自父母的物质支持,他们更缺乏的往往是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本研究表明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特别是与母亲的沟通交流是使留守儿童在与父母亲长时期和远距离分离时仍能维持良好的亲子依恋并能保持和培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特别是与母亲的沟通交流,也许是解决留守儿童众多心理和行为适应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以上解决方法的前提是留守儿童在留守之前已经与母亲建立了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有大量的研究提供了此类证据,有研究表明父母和同伴支持均与心理复原力呈显著正相关[12]。与父母沟通不良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较差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12-14]。留守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抑郁水平受留守方式的影响,与父母沟通密切频率高的儿童较少会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其抑郁水平也较低[5]。因此,良好的父母、同伴依恋为儿童提供了安全基地和避风港,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在面对问题时能放下后顾之忧,不惧外界的挑战,勇于探索,表现出热情、乐观与自信。对留守儿童来说,成功应对留守生活的挑战和压力的基本力量是来自于对依恋对象的信任。当留守儿童没有建立对依恋对象的安全依恋时,他们对依恋对象没有信任感也难以相互沟通交流,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自信而积极乐观地加以应对,行为表现在外便是退缩、攻击、羞怯、消沉或手足无措[7]。本研究再次支持了儿童的留守状态并不必然造成适应问题,引起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儿童能否与父母同伴特别是母亲建立积极健康的相互影响。关注留守儿童,应着重关注留守儿童的亲子互动,尤其是与母亲的互动。

五、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家庭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儿童与依恋对象特别是母亲之间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只有当儿童对母亲产生了信任、愿意与母亲进行积极交流与沟通,才能使儿童在面临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时,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增强处理问题的积极信念和能力方法。因此过早的留守是对儿童的发展不利的,因为过早的留守使儿童难以与母亲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故在幼年期,儿童若能与母亲长时期相伴,社区及教育服务部门对母亲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教育培训,让广大的即将外出打工的母亲能在儿童幼年期能以良好的方式与幼儿互动,建构安全型的母子(女)依恋模式将极为重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曾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然而近年来的深入研究发现,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会不断因新的经验和新发展出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而不断得到修正和改变。因此,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即使他们暂时未能与父母之间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式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成为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只要新的经验和认知使他们感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使他们重新获得对他人的信任并获得对自我价值感的认同,从而重新设定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也能使他的内部工作模式得以重新形塑。

作者:梁凤华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71-79.

[2]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1,(6):6-9.

[3]张晖,刘静,陈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4):87-88.

[4]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3714-3715,3728.

[5]章鸣明,曹召伦,顾晨龙,汪凯.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10):875-877.

[6]王争艳,雷雳,刘红云.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J].心理科学,2004,27(5):1056-1059.

[8]郑日昌.初中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222.

[9]肖聪阁,陈旭.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92-96.

[11]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25(6):755-756.

[12]王坚杰,张洪波,许娟,王敏,吴泽俊.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3):162-164.

[14]方晓义,林丹华,孙莉.亲子沟通类型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1):18-22

第七篇: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技术探究

摘要:

文章从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安全问题、道德问题4个方面简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针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优势加以分析,最后基于信息技术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策略进行设计。

关键词:

信息技术;留守儿童;关爱;策略

伴随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受制于户籍、经济、入学等因素,无法随迁进城,而成为教育实践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农村留守儿童难以获得正常的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及教育培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提供了创新的实践思维和丰富的技术手段。在短期返乡就业及随迁进城难以实现的背景下[2],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概述

我国人口流动主要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农村留守儿童因而占据了留守儿童的主要比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3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3]。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儿童出于户籍、经济、入学等因素限制,只能留在农村托养于祖父母等亲人、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其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1.1心理问题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缺乏亲子交流的机会,难以获得父母的适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子关系表现疏离。留守儿童的苦闷、烦恼、压抑、恐惧等情绪往往积压内心,无法找到倾诉出口及途径。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对外部世界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自信心不足,少言寡语,胆小懦弱,害怕与他人交流交往,以至自我封闭,变得自卑孤僻[4]。

1.2学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离开父母,托养于祖父母等亲人、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无暇关心和顾及孩子的学业状况。另一方面以祖父母为代表的托管方,更多着眼于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在面对孩子的学业问题上,由于自身较低的文化水平而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儿童因而极易对学校产生疏离,出现孤立感、无意义感、无力感和无规范感[5],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缺乏,厌学、逃学,不求上进,不服管教;学习习惯不良,自觉性较差;学习基础薄弱,学业发展产生重重困难。

1.3安全问题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天性好动,生活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较差[6]的特点,极易陷入各种风险之中;其次,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及安全教育减弱,留守儿童被拐卖、受侵害、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最后,学校教育由于侧重文化教育,加之学习资源缺乏,面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实践薄弱,留守儿童所应具有的安全风险意识及风险防范知识较为缺失。

1.4道德问题

由于父母常年离家外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十分缺乏。家长难以通过身体力行,点滴示范,树立榜样,实现有效的道德引导,进而影响留守儿童正确是非观的树立,具体表现为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横行霸道,任意妄为。在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极易养成不良生活作风及行为习惯,误入歧途。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优势分析

2.1丰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形式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有效补充、延伸和创新传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活动,基于留守儿童关爱创设虚拟、多媒、开放、共享的协作交流、资源获取、工作管理的社区平台。活动开展形式更具时代性和技术性,使留守儿童关爱实践工作更为灵活、高效。

2.2突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时空限制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有效地突破时空限制,增强信息交流的直接性和便捷性,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学校三方之间提供随时随地的同步或异步交流,创立多维的沟通交流体系,为留守儿童关爱提供了畅通的信息交流基础。

2.3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资源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图、文、声、像多种媒体素材的高度集成以及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传输。其能满足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实践工作需要,提供多媒化的留守儿童宣传素材,加强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效果,营造关爱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此外,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和关爱需求,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终端,设计和开发立体化、形象化、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文化教育资源、安全教育等资源,从而丰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资源,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策略设计

3.1打造家校合育互动平台,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要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共同努力。以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为基础,创建家校合育互动平台,实现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之间多维、开放、高效沟通交流,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健全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首先,家校合育平台为留守儿童和家长提供了在线团聚功能,双方可利用平台的文字、语音、视频功能进行聊天、留言、评论等交流活动。多媒体信息传递,缓解了子女与父母间的思念之情,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留守儿童在突破时空限制的沟通交流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无奈,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进而获得心灵抚慰。其次,家校合育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过程性记录了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便于家长受孩子成长点滴,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家校在线交流”功能实现家长和学校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开展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深层次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家校协助共同解决孩子教育问题。最后,家校合育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功能,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当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无助、苦闷压抑时,可在线求助学校教师,通过倾诉和对话的方式,及时排解心理不适,进而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3.2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克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

学业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核心任务,学业问题因而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关注焦点之一。纵观诸多因素,学习动机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学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在文化学习中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能实现儿童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学业问题,实现学业成绩提升。首先,学校应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使信息化教学实施与推进成为可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时、合理、有效地引进信息化教学,以新颖、先进的教学形式吸引留守儿童的学习注意力。其次,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实施信息化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内容的多媒呈现与高效讲解,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帮助其建立牢固的知识基础,获取学习成就感。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内容学习,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应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所在,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习形式,实现从以听讲为主的传统学习形式向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转变,逐步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与自我规划能力,强化人际交往能力。在新型学习形式中,留守儿童初始由于学习形式新鲜参与尝试,随即在过程中获取学习成就感,体会知识学习快乐,学业成绩逐渐得以上升。

3.3巧用信息化学习资源,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由于缺乏父母的日常监护,人身安全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传统实践上,提升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风险普及和风险知识获取,是以学校为主体,实施安全教育课程。其实施形式单一,以课堂教授、专题讲座等说教的形式为主;学习资源较为单一,以课本、简单音像材料为主;内容呈现缺乏情境性、可参与性以及可视化特征,忽视了从留守儿童学习需求及学习特点出发,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各种基于学习者视角,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资源不断涌现,例如目前流行的教育游戏、微课等。教育游戏以传统游戏活动为原型,通过多媒化、情境化、虚拟化的学习环境将安全教育内容以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呈现,有效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疑、通关、奖惩等学习环节,实现留守儿童对安全教育内容的深入认知和理解。微课则是基于某一知识点或主题内容颗粒度,以一般不超过5~10分钟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多媒化、网络化的自主学习资源。可将留守儿童需要了解的安全教育知识加以碎片化,形成安全教育专题系列微课。其不仅适合教师用于拓展安全教育课堂的内容及资源,而且合适农村留守儿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信息终端,在课外进行安全教育学习的延伸、强化与巩固。富媒体化、情境化、教学设计精细的安全教育微课,有效契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需要及特点,有助于深层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微课中内嵌的问题思考、模拟操作、练习评价便于营造安全风险场景及氛围,通过多次重复播放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安全风险意识,深化安全教育知识的认知与记忆。

3.4建设思想道德微信平台,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关键因素。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修养,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目前,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为开展思想道德课程教学。为拓展和延伸思想道德课堂,可利用当前快速发展的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社区。平台设置思想道德学习、名人成长传记、同辈榜样掠影、励志名言警句、思想交流论坛、思想变化日志等栏目。通过多媒化、可视化的信息资源推送,回顾课程讲授,感受名人成长,学习同伴事迹,感悟励志文字,让农村留守儿童浸润于思想修养的正能量环境中,进而抵御不良思想和风气的侵袭。通过思想交流、思想记录与呈现进行自我反思,提升道德修养。

4结语

关注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心理、学习、安全、道德各个层面关爱留守儿童,最大限度地弥补情感关怀和教育缺失,才能促进其健康快乐发展。

作者:廖倩 单位:钦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5)[2016-02-14].

[2]赵延东,石长慧.用信息技术缓解“留守儿童”难题[J].当代广西,2016(5):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2-25)[2015-7-30].

[4]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症候探析[J].求索,2016(11):57.

[5]倪凤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疏离感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12.

[6]李新.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刍议[J].人民论坛,2012(3):82.

第八篇: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文献分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人口流动而出现的社会现象,这个群体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学科视角三个维度,对1993—2015年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类梳理和分析,展现已有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并对现有研究的总体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评述,旨在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文化问题;文献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伴随着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在安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并引起相关部门关注。2016年4月,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旨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效。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应该更确切地被界定为文化和教育极度匮乏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源于亲情的缺失,更在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了解在父母陪伴长期缺失的情境中,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有哪些,文化能力如何,如何消除留守儿童在文化知识获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让留守儿童在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优秀文化,缩小城乡儿童之间的文化能力差距,培养和提升留守儿童的文化竞争力,对留守儿童本人、所在家庭,以及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统计方法

为掌握国外学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状况,笔者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关键词=Left-behindChildren”为检索策略,检索获得1993—2015年发表的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外文文献135篇。文献梳理发现,SwansonJ于1993年开启国外学者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先河,他指出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需要整个社会体系引导与支持,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等层面,从而共同塑造儿童未来。[1]同时,对135篇文献进行计量操作,选出高影响力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可知,国外文献主要基于横截面数据和实际调研数据,研究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留守儿童成长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和亲情关怀缺失下的儿童个性等问题,但极少以留守儿童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能力培育等主题为研究着重点,缺乏系统研究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以国内学者对中国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状况为对象进行综述分析。在中国知网中检索1993—2015年发表的题名中同时包括“留守儿童”和“文化”的研究文献仅66篇,其中报纸文献8篇,考虑到报纸载体的特殊性,不将报纸文献列入研究对象。

2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内容

2.1实施主体对留守儿童文化需求的研究

自古以来,图书馆就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提升社会成员文化素质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职能,现实环境下也确实有众多的图书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始终如一、实实在在地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搜索显示,将图书馆作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责任主体的研究文献数量有15篇,约占研究文献的26%。这些文献的作者多来自于图书馆领域,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强调图书馆要立志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文化权益方面给予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同等的待遇;[2]②探讨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上的作用。[3]如,杨文东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图书馆的文化关怀》中分析了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指出图书馆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建立农村文化服务站、建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帮助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图书室等实实在在的举措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扶贫和关怀。[4]叶爱香[5]、刘云英[6]等人也提出了图书馆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文化关怀的观点。马爱玲提出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图书馆并将之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以充实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7]邓倩、胡登全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样本,深入调查分析其精神和文化生活特点,提出建设农家书屋,以农家书屋为平台提升留守儿童文化素养的建议,[8]刘国钰也表达了通过农家书屋为留守儿童服务的观点。[9]傅斌[10]、李忠实[11]则分别论述了图书馆应该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为留守儿童服务。从留守儿童中大部分属于学龄儿童的具体实情出发,将学校纳为留守儿童文化能力培养实施主体的研究文献有10篇,占17%。这些研究探讨从校园音乐文化[12]、体育文化建设上对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教育,形成良性的互动。师文月提出,可以依托校园体育环境特别是社会人文环境的教育功能,借助阳光体育活动这一平台,提高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调节他们的情绪状态,让他们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从而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3]查玉兰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作用,关爱留守儿童,营造团结友爱的校风,促进校园德育文化建设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14]胡淑娟认为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应该形成良性互动。[15]廖幸鸿通过对所在学校的调查,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学校观,并介绍了所在学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办好家长委员会等模式,践行让儿童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该校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代管人会议,总结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和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利用亲情视频聊天室,帮助学生与家长沟通,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6]

2.2留守儿童家庭对其影响的研究

这类文献主要从监护人、家庭文化水平及教育方法上来研究留守儿童的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且以调查研究方式进行研究的仅有1篇。江莉莉在2010年以所在城区某小学一年级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家庭为研究对象,针对他们的文化程度及不同类型家庭对留守儿童采取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对比研究,希求通过第一手材料寻找到一条针对城区小学留守儿童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17]

2.3文化资本对其影响的研究

社会学界的研究者在这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通过检索获得关于该研究内容的文献有10篇,约占17%。何瑞菲试图从文化资本角度来论述留守儿童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竞争力的培养,认为留守儿童在文化资本的获取上先天不足,必须通过后天培养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文化竞争力,从而使这一群体在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掌握和获得更多文化资本。[18]袁艾兰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文化资本拥有上的缺失是导致其处于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其文化资本缺失表现在具体化文化资本先天不足、客观化文化资本极度缺乏、体制化文化资本营养不良等方面,要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多渠道保障他们家庭的文化资本:①政府在财政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②呼吁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合作,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区开设乡村儿童图书馆,使留守儿童能够获得足够的客观化文化资本;③以社会工作者为桥梁,进行有效干预和普及,让家长知晓学校和社会无法代行家庭教育的职能,让从而使父母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④文化资本匮乏的家庭应不屈服于现状,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激发孩子健康的成长动机和培养进取心来获取文化资本,弥补不足。[19]李丹丹则采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CapitalCulturel)理论的分析框架,论述农民进城后文化资本发生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如对其留守在家的子女的知识掌握、学习观念、学业成绩、能力与认识、文明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其父母后获取的新文化资本的影响效果等问题。[20]

2.4文化及环境对其影响的研究

阐述环境对留守儿童文化养成的研究文献共11篇,约占19%。江立华的研究指出,当代文化的冲击,导致现实中的乡村文化与传统的乡村文化、乡村历史影象呈现断裂状态,农村陷入较为严重的文化、伦理及秩序危机,乡村文化逐渐衰落,乡村社区缺乏健康活力,乡村文化价值体系被迫解体,直接导致了乡村儿童精神世界的荒芜,加剧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需要从重建乡村文化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两个方面同时展开努力,通过建设乡村公共文化、重建乡村价值认同等方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21]夏治禹论述了亚文化,尤其是犯罪亚文化和亚群体对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传播主流文化和价值规范、控制亚文化传播,消除留守儿童的“差异化交往”,引导留守儿童社会化健康进行,积极提供机会,使之得到向善的社会互动并融入主文化群体。[22]韩亚旗以河南省某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得出如下结论:低俗文化对农村中小学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影响非常恶劣,由于缺少有力监管,留守儿童接触低俗文化的机率大于非留守儿童,在文化养成教育方面受低俗文化影响的程度也大于非留守儿童,倡导从创造高雅健康文化的浓郁社会氛围、强化学校在防御低俗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留守儿童自身的免疫力、发挥家长教育引导作用、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等方面防御低俗文化对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影响。[23]此外,陈运普从城乡文化冲突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教育进行了研究;[24]张婵通过对湖北省某村的乡村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了乡村文化变迁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25]王秋香探讨了农村集镇文化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正反向影响,提出了净化农村环境,让留守儿童实现正常社会化交往的若干措施。[26]上述研究均肯定了建设健康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对健康的精神环境有助于留守儿童早期文化养成教育形成了一致的认识。尚有部分研究者从其他方面对留守儿童的文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马燕?子以安徽省一个自然村为调查的田野点,对“留鸟”留守儿童和“候鸟”留守儿童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调查,从文化描述的角度进行了详细叙述。研究指出:针对“留鸟”和“候鸟”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政府等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力保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心智得以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及留守儿童归属家庭既要意识到实施良性教育儿童的重要性,更要致力于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能使留守儿童快乐成长的美好环境。[27]张硕等人则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留守幼儿的现状上,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实施以“田野调查”为前提、以“非正规化教育”为途径、以“教育文化补给”为目标的留守儿童教育援助行动。研究认为在科学组织管理的前提下,可以实施留守幼儿教育文化补给的大学生志愿者模式,让留守幼儿获得成长助力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极佳的平台,实现双赢。[28]

3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方法

归类分析58篇文献可知,学者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较为全面,既有理论研究,也有田野实践;既有个案分析,还有区域调查。思辨研究是大部分文献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学者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的首选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有:王晓京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分别从家庭与学校两个层面对阻碍留守儿童文化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29]罗建生、吴晓蓉从文化适应的视角分析,认为促进留守儿童适应文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源[30]等。采用调查研究的文献有16篇,是使用较广泛的研究方法。这类文献以某一学校或者某一地域为范围进行研究,如:李华成等对湖北省某村留守儿童文化权进行调研,分析其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邓倩、胡登全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例,研究通过建设农家书屋来满足留守儿童文化生活需求;潘?等人调查了湖北省某县四所学校的留守儿童文化现状;[31]李忠实以开县图书馆服务实践为例,阐述了文化资源共享的重要性。采用比较研究的文献有3篇,研究者通过对城乡文化的比较、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来研究留守儿童的文化问题。如,刘玉梅分析了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文化差异,对如何让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实现彼此融合做了深入探讨。[32]

4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学科视角

对检索到的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得知,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问题研究。从教育学视角研究的文献有24篇,约占41%;从文化和社会学视角研究的文献有31篇,约占53%;从心理学视角研究的文献有2篇,占4%;从法学角度研究的文献仅有1篇,占比不到2%。

4.1教育学视角

留守儿童的年龄决定了从教育学视角对其文化问题进行解读的比例是较高的。在某种意义上,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其文化能力的培养过程。大多数研究者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正好契合了教育的三大责任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处于文化弱势的根本原因应归结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学者提出了从非正规教育途径对学龄前留守幼儿进行文化教育援助的模式。[28]尹文波从极端文化方面剖析留守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令人担忧的处境。[33]李振堂则用“三喻文化”传递现状来分析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改善家庭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的解决途径。[34]

4.2文化和社会学视角

文化养成教育是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阶段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的文化问题是必备的。吴桂彬、龚剑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剖析,分析了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的诸多表现,认为留守儿童主要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和社区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这三者本身就蕴含着三种不同特征的“亚文化”,这些文化以各自独特的特性对个体施加着各种影响,而个体也从中接受不同的文化规范,逐步取得社会人的资格,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留守儿童由于其自身特殊性,在接受不同文化传递的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弱势”地位。[35]

4.3心理学视角

从心理学角度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有师文月和仲彩霞。两位研究者均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事关重大,认为健康的心理是留守儿童顺利获取文化信息的保障。

4.4法学视角

从对所有文献的分析中得出,从法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文化权利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多,仅有李华成等人通过对湖北某县某村的调研,分析留守儿童文化权实现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36]与受教育权、生存权、平等发展权等众多越来越受重视的权利相比,留守儿童的文化权还有待得到更多关注和保障。

5研究总结与后续研究展望

综观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的现状,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内容指向是多维的,文化问题仅是其一。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使得社会和政府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等问题的同时,也显示了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关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同时,不同领域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将会使该主题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研究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出台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实际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并能促进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解决。

5.1加大研究力度,完善研究体系

实现文献数量上的合理增长,逐渐扩大研究规模。与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献数量多达2854篇相比,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数量仅为60多篇,对比悬殊。虽然这与儿童是教育的主要受众密切相关,但我们也要知晓,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加大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一样不容忽视。综观本领域研究,可以看出,仅从学校教育、图书馆服务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的文献占据了研究数量的大多数,绝大多数调查研究对象的地域为内地省份,如湖北、湖南等,对边远省份、沿海省份中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几乎空白,需要在体现这一研究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上下功夫。

5.2加深研究层次,提高研究水平

通常来说,文献发文刊物的等级是文献学术水平的表现。分析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文化问题文献的发文载体可知,受研究者的学术背景限制,在权威性刊物上发表的文献廖廖无几,且有相当部分文献是发表在非学术性刊物上,因此,需要呼吁更多学者,尤其是研究功底深厚的学者加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来,引领研究方向,提升研究层次。

5.3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的学科视角

在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对研究的总结和验证还不够,多停留在设想层面。在今后的持续研究中,研究者可试着改变对研究方法与视角的被动选择,尝试新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提高个案研究、比较研究、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的运用比例,注重样本的选择,使之更具代表性;在比较研究上可以考虑对东西部区域和同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在研究的学科视角上,加强基于其他学科视角的研究,如多从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研究视角,丰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系统研究。将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置于法学视域下进行研究是当前和谐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期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法学研究者对此进行关注。从心理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把握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问题,也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保障,这将会成为今后留守儿童研究的重点之一。毫无疑问,多学科、多元化、多视角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李露芳 何义珠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浙江丽水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2]傅尔玲.关爱留守儿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1):14—16,80.

[3]毛太田,彭丽徽.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18—21.

[4]杨文东.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图书馆的文化关怀[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4):99—102.

[5]叶爱香.论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关怀[J].河北科技图苑,2007(3):15—16.

[6]刘云英.图书馆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文化关怀[J].图书情报研究,2013(1):43—45.

[7]马爱玲.建留守儿童图书馆繁荣农村少儿文化[J].中外企业家,2012(11):178—179.

[8]邓倩,胡登全.留守儿童文化生活需求下的农家书屋建设研究———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4):78—81.

[9]刘国钰.客家传统文化与面向留守儿童的农家书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5):33—36.

[10]傅斌.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公共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2):72—74.

[11]李忠实.共享文化资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开县图书馆服务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2):99—102.

[12]叶长浩.丰富校园音乐文化使“留守儿童”不再孤独[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11):33—35.

[13]师文月.论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C].西安:2012国际体育科学与学校体育学术会议.

[14]查玉兰.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问题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54—255.

[15]胡淑娟.论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82—84.

[16]廖幸鸿.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留守儿童的视角[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6—6.

[17]江莉莉.关于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及其教育方法的调查———以城区某小学一年级留守儿童监护人为例[J].新课程(教研),2010(11):14.

[18]何瑞菲.社会学视野下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留守儿童与文化竞争力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9—41.

[19]袁艾兰.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的社会学分析———以文化资本为视角[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7—9.

[20]李丹丹.农民工文化资本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1]江立华.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J].江海学刊,2011(4):108—114,238—239.

[22]夏治禹.亚文化理论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初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16.

[23]韩亚旗.低俗文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影响与防御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

[24]陈运普,董惠玉.城乡文化冲突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31—33.

[25]张婵.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6]王秋香.农村集镇文化与“留守儿童”社会化[J].湖湘论坛,2007(4):61—62.

[27]马燕?子.“留鸟”还是“侯鸟”?[D].合肥:安徽大学,2015.

[28]张硕,等.留守儿童教育文化补给的田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44—79.

[29]王晓京.阻碍留守儿童文化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7.

[30]罗建生,吴晓蓉.农村留守儿童文化适应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6):25—27.

[31]潘?,鲁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文化现状调研报告———以湖北省阳新县四所学校为例[J].考试周刊,2013(55):178—179.

[32]刘玉梅.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融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4—4.

[33]尹文波,翟翔宇.好莱坞大片极端文化解析———基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教育视角[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4—17.

[34]李振堂.从“三喻文化”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J].天中学刊,2012(4):71—72.

[35]吴桂彬,龚剑.文化传递缺失与留守儿童行为失范[J].现代教育科学,2007,(10):15—16,8.

[36]李华成,等.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对策———基于对湖北省L县B村的调研[J].广西社会科学,2014(6):196—200

第九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探索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涌入,逐渐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注度不够,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使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又一现实课题。

【关键词】

农村教育;留守儿童;弱势群体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SKL-2016-102)成果。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一起共同生活,而将他们远留在家乡长期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亲戚代为照顾的这一特殊儿童群体。基于生活所迫,农村的很多父母不得不外出到城市里谋生,养家糊口。由于收入有限和工作条件的约束,很多农村父母不得不将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乡,与子女分开生活,处于成长期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了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情感上的沟通,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也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在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上,将产生负面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深远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许多留守儿童跟父母一年能在一起团聚的机会屈指可数,有的孩子一年只能与父母见一面,短短的几天团聚又匆匆离开。子女与父母长期不能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平时与父母沟通的主要方式就是通电话。父母为了赚钱长期不在孩子身边,长期的分离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得到父母应有的爱护与关爱,遇到成长问题与困惑时,不能与父母及时面对面交流,父母也不能及时了解与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身心发展和心理变化,缺乏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引导。虽然这些孩子多由亲属代为管理,亲属作为监护人,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是任何亲属无法代替和弥补的。由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程度有限,平日这些孩子的教育很多只靠学校一方进行,只靠学校单方管理,不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长期以往,许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与关注,成长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缺失。[1]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孩子健康的心理需要在和谐而美好的家庭环境中形成。然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缺乏父母的理解与关爱,缺乏亲情的温暖,容易产生胆怯和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有话不敢说,有想法不敢真实表达,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性格会越来越孤僻。还有一些留守儿童与亲属生活在一起,长期得不到更多的关爱,就会对一切丧失信心,性情变得自私与冷漠。这些孩子在缺乏温暖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容易缺乏安全感,易形成消极冷漠,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也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公平和遭受欺负后,容易产生仇视社会、仇视他人的病态心理,使得他们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价值观扭曲,逐渐产生报复社会,报复他人的心理[2]。甚至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早早辍学,自暴自弃,他们抱着追求自由,强大自我的心理,跟着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学做一些扰乱社会、违法乱纪的事,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疏于父母的家庭管教,无法感受到父母在亲情上给予的关爱,因此,在这些孩子思想道德的塑造与价值观念的形成上,都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指导。留守儿童多与亲属生活在一起,大多数亲属只重视生活上最基本的物质满足,不重视思想道德与价值观的教育与规范,家庭传统教育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上容易产生不良表现。一些留守儿童思想叛逆,不服从学校和家人的管教,厌弃学习,在学校常常违反校规校纪,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对这些做法不以为然。他们常常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抽烟酗酒,偷人财物,扰乱公共秩序,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近些年来,刑事犯罪的留守儿童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不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的人生价值极易产生偏离,将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和谐幸福家庭,强化家长监护责任。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身心发展和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沟通与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家庭教育方面:一是提高父母监护人责任意识。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在外只要能给孩子赚足够多的钱,供起孩子上学,就是对孩子负责,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与教育,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对物质上的满足,还要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形成负责。二是父母应多与子女沟通交流。亲人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孩子养成良好性格的关键,如果缺乏沟通就会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通过电话、书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倾听孩子之所想,及时解决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三是尽量缩短与子女的分离时间。在外务工的父母要尽可能抽更多的时间与子女在一起,逢年过节多与子女团聚。在经济和住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接子女到身边上学,即使不能让子女留在身边,也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将子女接到自己身边生活。亲子之间相处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是学校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与帮助。学校不要总认为管住学生在学校不出事就是教育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作为班主任,在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多加强沟通,做留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二是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多联系。班主任要给班里的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父母打工的信息、联系方式和监护人具体信息等。班主任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反映孩子在校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父母清楚和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并向父母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意见和建议,帮助父母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同时,班主任定期去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与监护人面对面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帮助和指导监护人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三是重点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培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3]

(三)依靠政府力量,建立社会长效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除了解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国家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政府要保证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校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资源,优质的教学设备。政府支持学校建立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多开展积极向上,形式丰富,乐观活泼的文体娱乐活动,减少青少年去网吧的机会。二是政府大力发展农村本土经济,支持农民工家乡创业。要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要先解决留守儿童父母的就业问题。依靠政府的力量多引进外商到本土投资办企业,扩大当地经济商区,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政府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大力提倡并鼓励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积极回家乡创业。三是政府要发动省市妇联部门,建立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继续为农村留守儿童做大量而有富有成效的工作。要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幸福之家”、“爱心乐园”、“欢乐殿堂”等等,联系企事业单位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扶贫帮困,开展爱心助学、扶贫帮困结对子等活动。

作者:王姗姗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毕菁.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150~151

[2]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2:29~32

[3]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46~249

第十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与父母亲分离,使得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来自于父母的教育与关爱,这为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在文中结合具体案例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1.社会背景

不容置疑,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再加上在城里务工,收入与农村相比高出甚多,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出去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也就越来越高。有的父母双双出去,把孩子留给老人,甚至是叔父帮管教,一年到头很少回家,电话也少打回来。处于这样家庭中的儿童被称为双亲留守儿童,这样的孩子在性格及习惯的生成中,往往受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的影响。面临这样的一个社会问题,学校是留守儿童的集结地,留守儿童教育的难题自然就落在教师肩上了。[1]

2.具体典型案例

我任教的班级有这样的一位留守儿童,名叫黄明。他平时来学校作业懒得写,随便旷课,离家出走,还成了惯偷,很少说实话,大多是满口谎言。最为突出问题的是偷窃,有一次他的贼眼瞄准的一家人,为了很好地掌握偷窃的时间,他连续旷课几天,日夜察看那户人家,最终成功地进入那户人家偷走了一台手提电脑,还有几百块钱和一部手机。

3.案例分析

3.1家庭情况

黄明是四年级时由村小转到完小就读,是我接教的。第一个学期也许是来到了新环境,接触到新老师,他觉得新鲜,问题不大。到了第二学期,各种坏毛病就显露出来了。通过多次家访以及多方了解到:黄明家里还有个哥哥,他母亲妈外出打工好几年了都没回家,还想离婚,并且想带走一个孩子,他父亲死活不同意,直到目前婚没离成。他父亲为了挣钱养家也外出打工,把两个孩子留给老人看管。黄明转过来的第一个学期,我就发现有些问题,但却联系不到他的家人,开学注册所给的电话也打不通,刚开始以为是他记错电话号码的,然后我又去找他哥哥注册时所填的电话,发现号码是相同,可就是打不通,问他们两兄弟都说家人就给这个电话了。

3.2宠孩子

黄明父平时生亲怕孩子喜欢跟妻子亲,于是什么都依着孩子宠着孩子惯着孩子。家务也不让孩子做,铸造孩子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性,一懒什么都懒,书懒得读,作业不完成,老师说多了的就厌学,甚至干脆逃学,做了小偷小摸的事儿,村里人或老师告状他父亲还袒护着孩子。

3.3家长没有长远的教育规划

黄明爸爸没有长远的教育规划,没有想孩子的将来,只顾眼前,一味地宠着孩子。等到孩子慢慢地长大了,养成懒惰、偷窃恶习,并且越偷越大,才察觉到事态的严重。于是又从城里回到农村工作,想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孩子长期没有家长的教育,单纯的说教也不不起作用。做父亲的心急,孩子只要一犯错,就采用暴力教育孩子,如此一来,孩子觉得家里缺少父爱与母爱,没有温暖,只要一被打就选择离家出走,甚至露宿甘蔗地里,饿了仍然去偷东西。

3.4家长不想跟老师沟通

家长等孩子离家出走找不到孩子慌了,才来找老师,那时才肯给老师真实电话联系,这样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4.对策

4.1学校里的德育有待加强

针对个别学生在校内的不良行为,老师们应当尽职尽责去进行引导,每学期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老师的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不能及时跟进和矫正。要让每个学子成为有用之人,学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仍要加强。

4.2对症下药

针对黄明同学懒惰、随便旷课,离家出走,还成了惯偷,很少说实话,大多是满口谎言的坏习性,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一定时间内的与他谈心,了解他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让同学们找找他的优点,多表扬,让他慢慢地融入班集体、成为受人欢迎的同学。现在,黄明同学也能和班上其他同学一样,每天按时来到学校上课,还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作业,他的学习成绩在逐步提升,老师和同学校们都夸他。得到别人的欣赏,成为这个孩子学习的动力。对于留守儿童,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习成绩,更主要的是思想教育。于是我平常鼓励班上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喜爱学校,眷恋校园。上课时尽量运用幽默或感人的小故事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听课。针对留守儿童的偷窃行为我利用每周升旗时间或班会时间讲一些真人真事的故事.慢慢的,黄明同学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与其他同学交往范围也相应地扩大了,再也不是人人讨厌的小偷了,他找到了自尊与自信,恢复了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明白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小善小而不为”等做人的道理。

4.3想方设法与家长联系

黄明家长在我们的老师的诚心爱心引导下终于解开了心结,我还联系到黄明的母亲,动之经情,晓之以理,让她为孩子的未来着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终于,孩子的母亲明白了老师的苦心,愿意和老师共同合作教育孩子,还回到了家里,陪伴孩子成长。在我们多管齐下,这个曾经让邻里乡亲厌恶,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终于渐渐走上阳光大道。

5.案例反思

在农村,由于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农村的老人们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无法胜任的,很多未成年人成了学校的问题学生,甚至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更为迫切。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学校老师要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面对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也许他们有一些污点,但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学会尊重孩子,不能一味强行灌输,使用暴力,以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爱心陪伴和耐心教诲、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策略,才能放飞一双双翅膀。[2]

作者:刘德学 单位: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团阳小学

参考文献:

数理科学和化学期刊范文6

摘要:

目前我国的管理学研究深受西方管理研究的影响,变成了以西方旨趣和需求为导向的管理研究,这既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也不符合我们的学术使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当前,关于如何探索基于中国的文化智慧来理解当代中国的管理实践,进而发展中国本土管理的新概念和新理论已经成为许多海内外华人学者热衷的研究课题。华为、乐高等优秀企业应用阴阳思维不断进行创新,取得了商业的成功。国内外本土管理研究学者应凝聚中华文化的精华,把中华智慧归纳起来,发展成为有系统的理论架构。中华智慧可补充西方理论的不足,进而将管理之道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

传统文化智慧;本土管理研究;新概念;新理论

在过去一个世纪,管理学成为西方的一门显学。经过几代学者的探索与研究,管理学已被学术界确立为一门对行为科学有实质及重要贡献的独立学科,而管理学发展出来的概念和理论,例如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和一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以及麦卡锡提出的4Ps(营销组合)等,已被视为每一位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和掌握的管理工具和模式。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管理学的理论也随西方的商品及意识形态一起被引入并学习借鉴。经过30多年的实践,从事管理实务的高管人员及从事相关研究的中国学者开始反思以下两个问题:①植根于西方土壤的管理学理论和分析架构,是否完全适用于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环境,例如中国;②中国传统的智慧和哲学思想,能否补充主要由西方发展出来的管理学的不足之处,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养分。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需要对中西文化和管理的差异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1东西方文化和管理的差异

1.1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主要受三大古代文化的影响,它们包括:①希腊文化,它孕育了西方追求科学及逻辑的思想;②罗马文化,它为西方完整的法律系统提供了基础理念;③希伯来文化,它阐释了人的来源,以及人与大自然及神的关系。西方三大传统文化造就了一种长于逻辑思辨,崇尚科学,热衷于知识、权力、法治以及追求物质生活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深深影响了西方宗教、思想等方面的发展。追溯西方的哲学发展,由希腊苏格拉底开始,到他的学生柏拉图,以至亚里士多德,都专注发展理性,因而形成宗教及上帝的概念。相对于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文化至为深远的,则为儒、释、道3种思想或宗教理念。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品格修养及如何建立人与人的关系,“仁”、“义”、“礼”、“智”、“信”、“五伦”等观念为儒家所倡议,并由此衍生出中国文化中一些用以维系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以及建立和谐社会的独特机制,例如人情、关系及面子等。佛家的理念主要强调人与时间的因果关系,当今的果是前世种的因,而今世的因结出来世的果。佛学的“因”、“果”、“业”、“报”等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道家思想则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人应与大自然维持和谐的关系,并致力达到“天人合一,浑为一体”的境界,正如庄子所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除了儒、释、道之外,法家的刑法思想、墨家的博爱思想对中国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2东西方管理的差异

整体而言,西方的哲学思想是基于人为万物的中心,环境与外物皆为辅。此外,为了维持人的自立和独立性,西方文化特别强调平等、自由以及法律等观念。相对而言,“和谐”———维持内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则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理念。基于此,中国社会往往出现重关系、人情、面子而轻平等、法律等现象。MA等[1]通过研究中国最成功的15名企业家的管理实践,发现他们最主要的领导与管理理念是法,其次是儒,最后是道。在企业界,许多中日韩公司将《孙子兵法》列为其管理骨干的必读书目,以寻求竞争环境中的致胜之道。CHEN等[2]从“左右兼顾”的视角考察了亚洲企业后认为,比起西方企业,它们更善于同时兼顾毫不相干、甚至有时彼此干扰的两个目标,像拥有同样灵活的左右手一样。这种左右兼顾的作法在促进企业短期增长的同时,还确保了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地位。左右兼顾和亚洲企业的文化(如阴阳)和制度(如规则不确定)传统是一致的。东西方在制度、哲学思想、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境差异,使得东方社会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管理实践与商业体系。“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它的落脚点。中国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正己正人之学”或“修己治人之学”这一命题,不同于西方管理科学,它是从体用相结合的理论高度来立论的。儒、释、道在内的中国管理哲学,都强调管理主体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强调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然后再管理他人。这是东西方管理的一个本质性差别。中国管理哲学有“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两种基本模式以及多种管理手段,都强调重视实际,主张在变化之中探索最切合的方法,而忽视硬性规定的制度建设。西方管理理论强调黑白分明,着重计算和执行,更偏重硬实力管理的工具、方法和技术。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包括《易经》、《道德经》和其他经典,着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更偏重软实力的管理智慧,是为“道”,这是中西方管理的基本差异。

2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

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工具或概念相当熟悉。但是随着时空的洗礼和验证,企业界普遍发现在管理决策时,这些由西方学术界开发出来的工具或理论,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或缺失:它们只是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不是管理的智慧[3]。企业领导人在决策时,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更需要的是管理的智慧。因知识只强调决策的系统性,而智慧则强调决策的灵活性;知识受到时空的限制,而智慧却具有永恒的特性和价值;知识会因时而变,智慧则历久弥新,而且能够灵活变通。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我们对西方的了解不够,对中国自己的了解也不够。中国老祖宗的这些东西是已经过时了,可是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智慧却没有新旧,很多东西是越久越香,历久弥新,只是你会不会运用的问题[4]。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哲学,特别是先秦哲学,为构建中国本土管理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及坚实的基础。中国两岸三地的学者在如何将中国传统智慧应用在管理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和讨论。比如,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华人管理研究中心编著的《华人管理之挑战:管理学本土化之验证》就是其中典型代表。这些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得出以下3个初步结论[5]:①西方的管理理论应用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时,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修改;②中华智慧可补充西方理论的不足;③中西智慧的配合,可将管理理论提升至一个更好的层次。因此,西方管理学与中国传统智慧应互取所长,而非互相排斥。

3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现代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管理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宝藏,葛荣晋[6]认为它主要由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两部分构成。在理论层面上,主要有4点:①中国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治国方略与管理之道;②中国历代文人学者作品中所蕴涵的管理思想;③中国古代兵书中的管理之道;④中国古典小说和史书中的管理思想。在实践层面上,主要包括三方面:①明清商帮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艺术;②近百年来的海外华人企业家的成功管理之道;③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对于这些中国文化智慧,必须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度,对其进行新的诠释,为现代管理带来借鉴和启示。几千年来,我们仍然停留在“悟道”的抽象层面,没有结合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而进行情景化和理论化探索。中国近现代落后于西方,我们缺乏文化的自信和足够的话语权,导致许多学者有强烈的自卑心理,认为我们提出的东西不是前沿,不是大理论,盲目追随西方。其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道家核心思想的阴阳哲学便是中华民族传统管理智慧的优秀代表,阴阳鱼图高深莫测,具有典型的“整体论”特征并能够“提纲挈领”。下面就以道家智慧为重点进行阐述其在现代管理中的思想应用。

3.1阴阳平衡思维及其应用

道家老庄运用阴阳思维说明了万物的起源以及如何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作为“道”的最为本源的规律,“阴阳”思维可用“相生相克”为主题的阴阳平衡(Yin-YangBalancing)理念具体表述[7]。什么是阴阳平衡或阴阳思维呢?太极图已经涵盖了智慧的精髓。从两个阴阳鱼的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代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其核心原则是“对立互补”,既对立又统一。阴阳二元动态平衡哲学具体包含三大原理:①整体性原理;②动态平衡性原理;③对立统一性原理。阴阳平衡还能够用于现代管理研究中,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博士的《蓝海战略》就可以视为一部应用阴阳思维的经典之作。红海与蓝海本身就是一对阴阳,而且蓝海战略的具体操作工具,即四步动作框架(剔除和创造;减少和增加)就是两对阴阳[8]。阴阳二元平衡思维有着丰富的哲学底蕴,作为中华民族理性与智慧的结晶,其所蕴含的系统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于各种管理困境的解决有许多的启示。借鉴阴阳哲学,企业可以更好地在各种管理悖论(如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的整合等)中实现阴阳平衡,从而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

3.2道家智慧与企业成功之道:

华为与乐高(1)华为与任正非的“灰度管理”1987年,年满43岁的任正非和5个同伴集资2.1万元在深圳成立华为公司。28年后,华为公司由默默无闻的小作坊成长为通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2015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33%。而且华为整个集团超过70%的收入来自于海外,是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品牌企业。消费者业务是华为2015年度最显著增长亮点,消费者业务收入达12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在Interbrand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中,到2013年为止,中国企业品牌的上榜数量还是零。2014年中国企业中仅有华为一家名列其中,位列第94名,2015年华为的排名已升至第88名。中国企业国际化有3个不同阶段的转型升级:“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走出去”意味着让全球都认识该企业和品牌;“走进去”意味着成为当地的主流产品;“走上去”意味着真正成为全球品牌。可以说,华为真正实现了中国企业从“走出去”升级为“走进去”和“走上去”。华为的巨大成功和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哲学(华为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武亚军[9]通过整体认识和把握任正非关于创新创业的重要讲话,并对其进行扎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任正非具有典型的“悖论整合式”思维模式。他能够在两种矛盾或对立的因素中进行悖论式整合从而形成统一的战略对策。早在2000年前后,任正非在讲话中就开始明确提出所谓的“灰色”理念(悖论整合),在坚持原则和适度灵活中处理企业中的各种矛盾和悖论。任正非在《开放、妥协与灰度》的讲话中则更加明确地体现了“管理的灰度”这一范畴的重要性。在这篇讲话中,任正非明确地指出:“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把握方向和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任正非本人认为华为崛起的秘密在于“灰度管理/中庸之道”。一如走钢丝的平衡,它不是按照既定的模式或套路,而是在混沌、颤抖中把握节律和平衡的实际体验,是很多尝试和失败的精华[10]。(2)克伊尔与乐高的“阴阳文化”创办于1932年的丹麦LEGO集团,靠着小小积木成为全球最大的积木玩具生产商,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玩具制造企业。1999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对人类生活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世纪玩具”。根据乐高集团2015年年报,2015年的集团收入达358亿丹麦克朗,销售额同比增长19%。2015年的净利润达到了92亿丹麦克朗(约合13.4亿美元),较2014年的70亿丹麦克朗增长31%,创历史新高。现在乐高在玩具市场上把芭比娃娃和孩之宝甩在了身后。该公司首席财务官表示,公司2016年有望实现更快增长,特别是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2015年公司在中国市场业务增长35%,并仍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过去10年,该公司年均增长15%,净利润增长32倍。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北欧企业,驱动其高速持续发展的背后力量是什么?它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又有何管理特色?老板克伊尔声称乐高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于公司形成的“阴阳文化”,其企业文化的核心有11条原则所构成[11]:①和员工亲近,也要保持适当距离;②要出类拔萃,但不可鹤立鸡群;③向员工展示权威,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存在感;④有容忍心,但要牢记处理事情的原则;⑤对自己负责,同时忠于企业愿景;⑥工作要精细,计划须灵活;⑦勇于自我表达,但要注意策略;⑧要有远见,同时脚踏实地;⑨关注舆论,但不为其所累;⑩要有活力,但要三思而后行;○11自信而谦逊。乐高“童话”般的精彩,竟然是构筑在东方哲学之上,其管理思想来源于中国的“太极图”。这一丹麦首富家族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继续成长,像安徒生的童话一样,它以乐高积木“说着一种全世界人都能听得懂的共同语言”而骄傲[12]。

3.3道家智慧与现代创新思维

我们可以从新思想的内在表达出发,用“虚极”、“静笃”、“并作”、“观复”八个字全面系统地概括创新思维的途径。“虚极”和“静笃”概括了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并作”和“观复”结合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完整方略。因此,结合起来,“虚极”、“静笃”、“并作”、“观复”,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创新思维指导原则,推广应用这些指导原则将极大地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思维效率。刘汉辉[13]认为这一基于现代科学最新成果的创新思维途径本身却不是“新的”,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明确指出获得正确认识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道德经》第十六章)”。“虚极”指的是人要做到“虚怀若谷”,暂时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常识、观念、信仰、情感(偏见)等等,统统搁置一边,真正做到没有“好恶”,没有成见,这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因此,要打破思维定式,才能有所创新。“日心说”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就有了,但被压制了2000余年才又由哥白尼提出。“静笃”指的是要实实在在地清静下来,这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因为只有切切实实静下心来,大脑才能处于最佳状态。许多大科学家、大发明家都有如痴如醉的时候。具体的清净状态又有两种情况:“集中思考”和“放松畅想”(随机漫游),“有张有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谓的“灵感”与“顿悟”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后实现的。如牛顿根据苹果掉下来突然想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与他既有的物理学知识储备密切相关。“并作”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指要多线思维、并行、交替、反复思考,新思想才有可能“涌现”。“并作”要求同时思考两个以上的事物(并不要求严格的同时),造成代表不同思想内涵的神经通道簇并行同步激发,产生所谓“灵感”。“并作”的创新思维方法鼓励学科交叉,从多个角度、多个学科看问题,才更有利于创新的形成,比如头脑风暴法、隐喻等。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钱学森透露,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观复”指的是观察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注意客观过程的循环往复。“观复”是总体策略,是更高层次的看问题,考虑创新思维过程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客观事物都是循环往复的,因而要真正认识事物,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创新,就必须防止孤立和片面性,注重事物的相互作用,探究事物循环的总体。老子的说法与我们基于现代科学成果得到的结论居然如此一致,这有力说明《道德经》这一古老的东方文化典籍具有极其深刻的科学内涵[13]。另一个与突破式创新思维有关的概念是“忘却学习”,它是以打破原有路径和规则为主的。“忘却学习”就是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与《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的“为道日损”密切相关,只有逐渐淡忘已有经验和已有理论,才有可能另辟蹊径,从而实现突破性创新。

4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存在的困惑与出路

事实上,已有不少学者呼吁管理学走出西方苑囿,与东方管理实践相结合,汲取东方文化、哲学、以及更广泛的知识传统,从而丰富现有的管理学体系,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在全球视野下理解和管理组织和行为[14,15]。然而,虽然使用亚洲数据的论文在数量上有了显著增长,但其理论框架大多还是西方现有的,鲜有创新与发展。尽管管理学在过去的6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其理论范式大多源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北美,根据当时的管理现象及其文化、哲学和研究传统而创立。而在近几十年中,新理论的发展似乎处于停滞状态。中国有着新的社会环境,而又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其管理实践很可能与众不同。因此,诸多知名学者呼吁并鼓励华人管理学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合东方概念与情境来不断创造出新的管理理论和研究范式。与此同时,也指出了在检验东方概念有别于西方概念的难度,特别是这些理论构念的对等性、突显性和融入性[16]。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管理学科体系的建立和蓬勃发展,中国的管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学者还尝试将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的理论方法相结合,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管理学界仍然缺乏相应的本土管理研究,更没有形成所谓的“东方管理学”或“中国管理学派”。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不足:①缺乏本土理论的构建;②缺乏与本土哲学的衔接;③缺乏与西方哲学及理论的对话[17]。因此,需要国内外华人学者为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做出更大的努力。谢佩洪等[8]在《管理学报》的文章中指出,可以借鉴北京大学汤一介先生关于中国哲学“接着讲”的表述,提出了中国管理学研究如何“接着讲”的3个路径:“接着中国传统文化讲”、“接着中国管理实践讲”、“对着西方管理学讲”。并将“对着西方管理学讲”放在最后的位置,以此强调先有本土研究,然后再与西方研究平等对话。

4.1为何要构建中国本土管理理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中国的企业在经营与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国内外中国管理学者对于全球管理理论的贡献却与此并不相称,其中原创性的理论非常少。无论是丰富的中国管理实践还是悠久的中国管理哲学,都尚未对过去及当前的国际核心管理理论产生巨大影响。严格地说,完全基于中国管理实践并能对国际主流产生重大影响的大理论尚未产生[15]。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管理研究成为美国管理研究的附庸,甚至中国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成为了美国商学院在中国的分院,变成了以美国旨趣和需求为导向的管理研究,这既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也不符合我们的学术使命。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更多地聚焦于演绎式的西方管理理论的假设检验型研究。做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如果中国管理学者想要对全球管理知识有所贡献的话,那么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羊肠小道。这类研究需要从一个理论开始,而现在大多数的理论都是由美国的学者们创立的。当然,这些理论毫无疑问是根植于美国的制度、文化和历史情境之中。使用西方现有的理论是一个合理的学习策略,它有助于学者们学习符合国际标准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研究思想和研究成果。现在中国的这类管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没有错,但是如果一直满足于当学生去模仿和学习,“吃别人嚼过的馍”,不积极主动地争取学术的独立性和主导权,面对当今中国经济转型和企业升级发展的现实问题,则将会导致理论的残缺甚至空白。但是,30年过后,大量的研究并没有为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的管理现象提供具有洞察力的见解,也没有出现一个真正的中国管理理论[18]。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儒家文化、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转型和快速增长中很多独具特色的元素在现有管理理论中还没有得到体现。现在,我们十分需要构建能够解释中国独特管理困境和问题的理论。只有扎根于中国独特管理情景的管理知识创造,才有可能对全球管理知识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中国管理研究到底为全球学术界贡献了什么管理知识?JIA等[19]基于1980~2010年发表于7种国际顶级管理学期刊的259篇中国情境实证研究以及《组织与管理评论》自2005年创刊以来的43个实证研究作为样本,用来评价中国情境研究在构念(what)、关系(how)、逻辑(why)等方面的贡献。结果表明,过去的30年间中国管理研究仅仅贡献了市场转型[20]、网络资本主义[21]和关系[22]这3个新概念,并没有发展出真正中国本土的理论体系,只是贡献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概念(如面子、人情、仁、报等)而已。30多年来,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很快,但中国管理学研究对管理学贡献的新知却非常有限。采用中国样本的研究大多采用了西方尤其是美国情境中发展出来的既有理论作为逻辑基础,缺乏对中国本土情境的关切,并没有揭示出中国管理实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专有性特征[23]。库恩认为概念、理论和范式是特定地区、特定时代现实中的困惑、问题和世界观的反映(具体反映在制度、思想和文化信仰)。早期理论家关注其所在时代的社会问题,致力于解决组织的生产问题,并因组织形式和实践的多样而感到困惑。创立理论的动机在于解开管理谜题,并解决当时的管理问题。在理论创立早期,由于无可借鉴,研究者只能选择与其相关的管理谜题、异象和问题,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从而创造出新的概念和理论。中国商学院已经掌握了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但在理论构建上依然很薄弱。因此,有关“如何构建理论”方面的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提升的一个知识领域。本土管理研究的问题对于中国商学院的学者而言还比较欠缺,学习理论构建的目的是能够“解释和理解”本土情境的经验困境。我们为什么要开发本土管理理论,既不是为了发表文章,也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而是为了发展管理和商业世界里某些有趣但却深深困惑着我们的那些现象的富有洞见的理解和解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结构。

4.2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路

鉴于东西方在制度、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境差异,东方社会有着不同的管理实践和商业体系,从而导致了本土化研究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台湾学者率先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等领域开展的“本土化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天中国企业30多年的管理实践已经为理论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构建本土管理的新理论已经成为国内外大部分华人学者的共识。中国的管理学研究应该离开美国式的循规蹈矩和旨趣需求,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实践性。我们应该敢于自我欣赏,敢于建立自己的标准。是留在原地继续做美国研究的婢女,还是勇敢地奔向自由与向往之境,摆脱“皇帝的新衣”般的思想贫乏型研究,进而构建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答案似乎不言自明[24]。DUBIN[25]是较早强调理论开发对科学的重要性的学者之一。他指出,理论关注的焦点就是人类的思想。或者说,理论开发满足了人类对现实进行归类、理解的需求。60年前,卢因提出,好的理论具有无与伦比的实用性。44年以后,范德万重申了这一观点。好的理论非常实用,能够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理论通过提高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的关联性、有效性和结构性,推动科学的发展[26,27]。从实践角度来看,好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找到应该研究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这些关系背后的原因。高质量的理论还能够告诉我们,这些关系存在的条件和界限[25,28]。因此,我们通过开发新理论来推动整个学术领域的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动力是市场之手,但肯定也有管理之手。管理研究者应该走到中国组织管理实践中,探究新的管理实践。中国为什么仅有有限的贡献,或许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过于追随西方现有概念与理论,而缺乏理论创新的自信[29];二是迫于制度的压力,如升职称等,追求在西方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即SSCI导向的量化指标以及相关的制度羁绊导致不敢研究新的中国管理实践[30]。三是掣肘于当前主流研究方法论和所谓的研究范式。1996年,WE-ICK[31]在《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郑重呼吁组织管理学者要“DropYourTools”以便轻装前进。我们的问题,恰恰是WEICK所说的:因为装备过于沉重而落后。目前我国管理研究的理论探索仍需要在以下4个方面有所提升:

(1)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有待提高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欧博文[32]教授认为,目前学术研究存在两大潮流:一是课题专门化,二是学科专门化。本质上说,专题化研究生产出了一些像素很高的拼图零片,但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拼装这些零片,装零片的包装盒上也没有拼图全貌的示意图。学科化构成了一种威胁,它制造了新的、被学科术语和特有兴趣阻隔的研究孤岛。这不仅抑制了跨学科的研究,也妨碍了对研究对象的总体把握。这主要是由于我们越来越把精力放在取悦学科同行上,而不是强调我们的研究发现对于理解现实有什么意义。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混合研究方法、高级计量技术、以及最近令许多青年学者趋之若鹜的实验方法的时代,究竟是应该与学科理论对话还是与社会现实对话呢?研究者殚精竭虑地确立某个关系,而顶级期刊的很多论文可以轻松地浓缩为一句话[32]。爱因斯坦提醒我们:“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必须成为科学关注的首要目标。你在琢磨你的图表和方程式时,永远都不要忘记这一点!”中国国内却有不少管理思想创新的研究者,创新者的作品可能是大胆假设有余,而小心求证不足,但往往因为原创性和本土性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的管理现象提供具有洞察力的见解,并构建能够解释中国独特管理困境和问题的理论,中国学者必须摆脱过于注重计量、实验、统计的验证式研究范式而忽视其他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或者是盲目追求研究方法的复杂性与先进性,导致忽略了研究问题的本质,出现“高射炮打蚊子”的现象[33]。结果,顶级期刊上的论文长篇累牍地应付这些可能的方法论上的诘难,真正重要的研究发现也许反而黯然失色了。因此,管理学术研究需要在思想和验证之间,在理论想像和严谨研究方法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

(2)验证性研究为主而理论探索性研究不足

绝大多数组织管理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80年代之间,这一时期正是美国和欧洲快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期。提出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在理论形成的早期阶段在组织机构的管理中遇到的复杂现象。然而,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理论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陷入停滞。自那之后,大多数管理理论构建停留在扩展(通常是增加一个新的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限定(检验边界条件)、验证(如检验曲线效应)或改进现有理论的阶段[16]。从总体上说,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中国的管理学者热衷于检验从西方发展而来的管理问题、理论、构念乃至研究方法,而不是致力于挖掘基于中国现象的理论构建。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诠释、传播西方理论,那么,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的产生,将会变得遥遥无期。知识的匮乏、理论的残缺甚至空白,已经成为时代之痛。中国的管理者在实践中所遇到的挑战以及在理论上的困惑,都亟待通过详细描述方法和归纳式方法对它们进行解释和解析,因此,中国的管理研究迫切需要扎根式理论构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相比定量方法来说,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更有可能发展出高度中国情境化的理论[8,34]。正如徐淑英教授所言,我们需要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来构建能够解释中国独特管理困境和问题的理论。案例研究方法的影响广泛,因为它引导研究者专注于那些没有明显答案但却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那些研究问题时常“意义重大”。而且它的研究结果时常贴近现实,甚至具有实用价值,让管理实践者感同身受[35]。通常情况下,案例研究方法比较适合对以下几类问题进行研究:难以明确定义的问题;隐含在过程之中且难以观察的问题;以及挑战现有理论逻辑的问题。除了案例研究方法之外,其他归纳的方法对于中国本土情境的探索性理论研究也是合适的。归纳的方法注重观察事实数据,提炼基于事实数据的抽象概念和关联系统。通过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既可以包含定量研究也可以包含定性研究。中国管理学者通过基于归纳的理论化方法,从而对所要研究的本土情境的经验困境提供最有力的解释,进而构建出本土独特的管理理论。

(3)管理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导致本土化不足

管理研究者似乎都更专注于验证和完善理论,而不是开发和运用理论,这就导致了一个很自然的结果,缺少切题性(relevance)。他们都太忠诚于自己的研究范式,过分强调严谨性而不是实用性。因此导致了目前管理学术研究的通病,即管理研究与实践的脱节。如果没有现实世界的行,就产生不了理论世界的知。理论研究应以企业管理中的“实践问题”为导向。目前主流学术界重视的是对已有知识的理论贡献,即以“理论意义”为中心、以构建“一般规律”为先的研究范式[16]。观察西方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就能发现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理论服务于实践的重要意义。理论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更应该为真实管理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只有做到以“实践意义”为中心,以构建“地方知识”为先,本土管理研究才能有机会发展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36]。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研究者要抓住本土要素,特别要突出本土现象中的历史、语言、经验和文化内涵[37]。有了联系实际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商学院的研究一直饱受争议和批评,甚至有些人认为,当前的学术研究与商业世界严重脱节,已经沦为商学院和学者个人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的活动。管理新知来自于管理实践,如泰罗制、行为学、领导学、战略理论等都来自于现实世界的管理实践。反观战后的日本发展,其管理学研究至少贡献了诸如丰田制造技术(后发展为精益生产和精益思想)、核心能力、企业文化、知识创新公司、J组织、全员质量管理等全新概念和理论。这些理论和概念都是从日本企业发展实践中提炼出来,并抽象成管理知识的[38]。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企业和企业家的管理实践数不胜数,如华为与任正非,腾讯与马化腾,海尔与张瑞敏,格力与董明珠,阿里巴巴与马云,联想与柳传志等。中国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无限的机会。目前我国的管理学研究已成为美国管理研究的附庸,变成了以美国旨趣和需求为导向的管理研究,这既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也不符合我们的学术使命。

(4)缺乏权威的专业学术平台和学术刊物

尽管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主要聚焦于组织管理领域),但是目前我国大陆仍缺少像美国管理学会(AOM)、战略管理协会(SMS)、国际商务学会(AIB)那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权威学术学会,更缺乏专门的某个学术领域(如战略管理)的全国性权威学术组织。成立于1936年的AOM是世界最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专业致力于管理科学知识传播的学术性组织。截至2015年2月15日,在美国管理学会(AOM)的17846个会员中,来自美国的会员比例为54%,仍为大多数,而来自西方(北美和欧洲)以外的机构的会员仅占18%,且在这些机构中,又仅有9%在亚洲设有分支。此外,搭建中国本土管理理论发展的支持平台非常重要,尤其是应用型理论的学术期刊更适合中国探索性研究的需要,因此学术期刊界需要积极打造出中国式的《哈佛商业评论》和《斯隆管理评论》。AOM出版了6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杂志,它们风格迥异但又互相关联(如AMA可以进一步通向AMR,AMD也可以进一步通向AM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AMR)注重原创管理思想类理论构建文章的发表;《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AMJ)注重严谨验证性定量文章的发表;《A-cademyofManagementAnnals》(AMA)注重管理各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评论性文章的发表;《AcademyofManagementDiscoveries》(AMD)注重组织与管理现象探索性研究的发表;《AcademyofManagementPerspectives》(AMP)注重企业管理实践的实务类文章的发表;《TheAcademyofManagementLearningandEducation》(AMLE)注重管理学习和教育类文章的发表。AOM真正做到了让学者们能够百花齐放、学术争鸣,而这却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我们的学术刊物把计量模型和统计实证分析作为主流甚至是唯一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大大限制了中国学术和理论的本土创新。

5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未来与展望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应当关注中国的管理情景,发现有意义的独特管理实践现象,改进西方现有理论,构建中国的管理理论,对全球管理知识作出贡献。是时候了,我们离开陈旧的华堂,披荆斩棘,去建筑自己心中理想的城邦。我们一直以“顶天立地”作为研究追求的目标,真正的顶天立地是,我们堂堂正正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腰板笔直,脑袋在中国的天空里[24]。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背景下,并在中国丰富的管理实践和商业智慧的基础上,以“立足中国,关注实践,贡献主流,影响世界”为立意与宗旨,继续努力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丰富现有的管理理论体系,是海内外中国学者的重要时代使命[37]。那么,如何具体构建中国本土的管理理论呢?任兵认为在构建基于独特情境的本土管理理论时需要遵循5个原则:理论的构建要紧密联系实际、抓住“本土”、掌握“合适”的方法、提升理论的“品质”、保持“开放”[36]。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不是对西方主流理论的“修修补补”,必须实现库恩所说的范式革命,才有可能实现对原有理论体系硬核的突破。陆亚东[39]认为中国的管理学者既要了解和参照国际主流管理理论的构建模式,更需发挥自己的优势,走出独特而有效的6条路径:困惑驱动式、哲学引导式、分类式、框架式、比较式和隐喻式。笔者认为困惑驱动式、哲学引导式和隐喻式更有可能实现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的突破。困惑驱动式是华人学者实现全球管理理论贡献的绝佳机会,我们缺乏对真正商业实践的足够关注和深刻洞察。中国独特的本土制度环境、市场特征、商业实践和管理文化给管理学者提供了许多困惑性的难题,需要从理论的高度深入系统地探求实践中的真正困惑和问题。隐喻和哲学引导也是发展中国管理理论很好的方式,它既能包融中国特有的传统哲学和古典管理思想,又易被实践前沿的管理者理解和接受。这些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实践的理论智慧必将能够指引中国企业未来的战略制定和管理实践。德鲁克曾经明确指出:“管理是以文化为基础来转移的,并受社会价值、传统、习俗所支配,因而管理越是能够运用当地的社会传统价值与信念,越是能获得更大的成就”。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必须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智慧经过概念化的过程,发展成为有系统的理论架构。因为很多中国传统智慧都没有经过概念化的过程,并发展成理论。比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人们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上升到较高层次。中国人很久以前已经有“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已指出人的需要是分成不同层次的,但需求层次理论是由西方人提出,而非我们中国人,正是因为我们缺乏理论构架所致。中国人的智慧着重“悟”(非常深邃的直觉洞察力),强调靠个人的“修为”,因此,中国管理学派或东方管理学要在这方面下工夫。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必须基于文化深层结构这一基石的基础上。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表明中国的管理经验确有可取之处,管理的中国经验不仅具有“各美其美”的本土价值,而且还具备“美美与共”的全球价值[37]。形成中国的管理学派离不开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智慧,也离不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更离不开我国丰富的管理实践,应该秉承“以我为主、会通中西、熔铸古今、自成一家”的综合创新之路。中国学者构建本土管理理论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是如何“知古”,即对中国传统的了解;第二是中西的文化双融;第三是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双融[4]。21世纪是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及智慧的探讨,相信定能为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提供养分,互补不足,将管理之道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境界和层次!中国学者通过“中西双融”、“古今双融”、“理论与实践双融”来构建本土管理理论仍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但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有多远!鸣谢感谢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李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贾利军副教授与哥本哈根商学院李鑫助理教授的指导建议。

作者:谢佩洪 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3]冼日明,陈志辉,谢冠东.管理新思维:中华智慧与现代管理[M].香港:中华书局,2007

[4]吕力.管理学研究中的“精一”、“双融”和“经世致用”:对陈明哲的访谈[J].管理学报,2016,13(1):1~6

[5]游汉明.华人管理之挑战:管理学本土化之验证[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葛荣晋.中国管理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8]谢佩洪,魏农建.中国管理学派本土研究的路径探索[J].管理学报,2012,9(9):1255~1262

[9]武亚军.“战略框架式思考”、“悖论整合”与企业竞争优势———任正非的认知模式分析及管理启示[J].管理世界,2013(2):1~20

[10]王育琨.华为的中庸密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70~71

[11]李晓松.乐高:东方哲学上的丹麦神话[J].中外管理,2013(2):34~35

[12]张华,罗敏夏.“我的秘诀是阴阳理论”———丹麦首富家族成长路径[N/OL].(2012-10-27)[2016-03-16].

[13]刘汉辉.认知的神经系统机理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17]李平.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传统哲学[J].管理学报,2013,10(9):1249~1261

[18]吕力.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徐淑英的访谈[J].管理学报,2015,12(3):313~321

[24]陈冬华,李真.乡土与城邦[J].会计研究,2015(1):4~15

[32]欧博文.中国研究是应该面向理论还是应该面向中国?[DB/OL].(2016-03-04)[2016-03-16].

[33]金占明,杨鑫.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S2):18~35

[34]郑雅琴,贾良定,尤树洋,等.中国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基于10篇高度中国情境化研究论文的分析[J].管理学报,2013,10(11):1561~1566

[35]李平,曹仰锋.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凯瑟琳•艾森哈特论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6]徐淑英.科学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学术[J].管理世界,2015(1):156~163

[37]吕力.文化深层结构视角下管理的中国经验、逻辑及其扬弃[J].管理学报,2015,12(11):1571~1578

[38]贾良定,尤树洋,刘德鹏,等.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自信之路———从个体、团队到学术社区的跨层次对话过程理论[J].管理世界,2015(1):99~117

[39]陆亚东.中国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窘境与未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37(3):3~15

第二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

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过分重视学生应用技能的习得,而忽视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思想文化素养培育的中心环节。安徽三联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创新思政教育改革,开辟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新模式,在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文化;思政教育;人文素养

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过于重视标准化、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思想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将传统文化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辟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不仅是促进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也为思政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找到了契合点。安徽三联学院积极探索,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开辟出“论坛•讲堂•主题”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改革模式,着力于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养的基本概念

人文素养中的“人文”,在广义上指:“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关注人的精神与道德,重视人的权利与自由,追求人的旨趣与理想的一般主张。”[1]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为基础[2]。因此人文素养的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重工轻文,人文素养教育缺乏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往往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等的形成。一是缺少人文学科的设置;二是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不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出现了多元化的取向,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对大学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仁爱”“诚信”等思想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在大学生身上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更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契机。(三)大学生人文意识的欠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自身的人文素养基础较弱,对人文教育缺乏兴趣,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低,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运用恰当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安徽三联学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以丰富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养培育的探索———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模式

(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模式的目标与思路

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模式的目标与思路如下:①目标:依托安徽竹稞学宫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竹稞学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②思路:充分发挥竹稞学宫及学校社团的资源优势,开展竹稞论坛、竹稞大讲堂、主题教育活动等,以论坛、讲堂、主题活动等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中。

(二)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模式的过程与方法

1.竹稞论坛———强化学术研究,夯实人文素养教育理论基础。竹稞学宫是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学术性研究机构。2014年已成功举办了以“道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为主题的竹稞论坛,我校金会庆校长、安徽文史委副主任陆勤毅教授等30余名专家教授参加论坛。思政教师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形成了关于此次主题的论文集。

2.竹稞大讲堂———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丰富人文素养教育内容。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竹稞大讲堂旨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竹稞大讲堂由竹稞学宫和我校思政部主办,每年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4~5场文化讲座。目前已成功举办了7场,从中国道家思想、哲学到儒家文化、剪纸文化等,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3.“中国梦•文化魂”主题教育活动———理论外化于行,拓展人文素养教育实践。为了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政部和竹稞学宫联合举办了以“中国梦•文化魂”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主要开展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故事汇”征文比赛、故乡文化摄影展、“激情足球•缘起蹴鞠”趣味足球赛三大品牌活动。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丰富有趣的形式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加深了广大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模式的主要成果

第一,竹稞论坛为我校思政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掀起了一股学习与研究传统文化的热潮。自论坛开展以来,已有多名教师发表多篇文化类论文,多项课题立项,形成竹稞论文集。以研促教,部分研究成果已被运用于思政课堂教学。第二,竹稞大讲堂的开设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很多教师、学生慕名而来,每场讲座座无虚席。从学生所写的感想体会中发现,讲堂的开设更易引起他们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第三,“中国梦•文化魂”主题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不断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征文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结集出册。文化摄影展活动已有几十幅优秀作品在学校图书馆展出。趣味足球赛也已纳入到社团品牌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第四,探索出了“研究中心、教学单位、学生社团”有机融合、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思政部教师开展学术研究,研究成果反哺于思政课教学;竹稞学宫、思政部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是思政部的服务对象、得力助手,为思政部开展思政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者之间作用机制。

五、结语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模式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缺乏一种长效机制、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深度问题等。今后,学校应当继续深化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模式,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推动并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曾媛媛 单位:安徽三联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参考文献:

[1]何光沪.月映万川:宗教、社会与人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上官子木.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基础[N].南方周末,2004-02-26.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初中英语教学渗透

摘要: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这不仅对传承中国文化有帮助,还能促进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使得中西文化完美的结合;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英语这们课程的理解和学习,挺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

传统文化;英语教学;初中;渗透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由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中国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也成为了中国学生们学习的重要课程。语言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学习中,就必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用英语的语言方式进行理解与表达,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增添中国元素,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与表达能力。

一、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初中生进行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能够与外国人进行友好的交流,并同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传播传统文化,初中生首先要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从中体会到英语的表达习惯,避免在与他人进行英语交流时将所说的英文被中文化,或者是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不能够被他人准确的理解,从而产生了交流障碍。因此初中生首先要了解两方文化的差异,这样在表达事物或者感情的时候,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使得语言表达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认可。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将中国的格言警句翻译成英语时,如果老师将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些词语直接翻译成英语,尽管我们能分辨其中存在的差异性,但是西方人却理解不了这其中的含义,也不懂这句话到底表达了什么,它的巧妙之处又在什么地方。因此老师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就要多给学生们谈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再将它与西方文化进行很好的对比,从中认识到差异所在,就能让学生们用符合西方逻辑的英语表达方式来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内涵。

二、运用翻译促进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

目前大部分的英语老师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让初中生做一些翻译类的题,因为他们觉得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英语基础,并且掌握的英语水平还不能够达到翻译句子或者文章的水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翻译的同时,要意识到语言表达和语言翻译是存在差异的。当学生在用英语表述和传达对一件事物的想法时,使用的表达方式不正确或者太难表达时,就可以换一种方式,而翻译确是完全不同的。翻译的要求是要准确无误的体现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且要让需要翻译的人还能在翻译之后也能明白原文到底说了什么内容。尽管初中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应定的缺陷,但还是要正确面对,以期找出弥补缺陷的有效措施。

三、运用科学的英语教学方式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要借鉴学生已有的英语学习模式,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到正确引入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内容,提高初中生对两种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水平。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时,首先要立足教材,探讨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同时在讲授课程内容时科学的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根据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差异,英语的表达方式来对个节日的起源、内涵以及风俗进行阐述,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区别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还可以将中西文化中存在的鲜明对比以及多种多样的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有效的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去,达到传播优秀文化,实现文化教学的目的。另外英语老师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夯实自己的文化语言基础,同时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与研究,增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认知。这样在进行英语课堂讲授时,才能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四、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课程讲授时,要善于发现那些思想已经被西方化的学生,纠正学生普遍认为的要学好英语就要学好西方文化的偏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备课过程中深度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将其与西方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两者能够有效的进行对比。与此同时,要找到中国文化在艺术与其他领域向英语教学渗透的媒介,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向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另外还要把两种文化时刻进行对比,突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优势,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与西方人的交流,更是为了将我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到中国文化,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魅力与活力。

五、综合实践语与运用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要使用它,能否熟练的运用语言是评判语言掌握程度和水平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结束后,要进行实践运用,从而更加熟练的掌握英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平时英语老师要注重分析英语学习的运用和成果反馈的途径,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实践训练的的活动平台,同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策划一些互动游戏,是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将学习的知识加以巩固,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从中获得学习得充实感与愉悦感。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文艺汇演,选择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小故事将其编成英语话剧或者是组织英语竞赛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提高英语交流的水平。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而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还能让初中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掌握一门外语技能,提升初中生跨文化学习与交流的能力,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教育事业。

作者:王洁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浦晓红.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新课程(下),2013,(03).

[2]徐玲玲.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与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10).

[3]周适.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11).

[4]王春美.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讨[J].读书文摘,2015,(12).

[5]严姝.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渗透的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4,(32).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电视广告创意运用

摘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些媒体为了博得更多受众群体的眼球,将中国的传统元素融入媒体节目当中。其中,电视广告对传统元素的应用最为明显。本文主要研究电视广告当中,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创意结合起来。笔者从元素的种类谈起,并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元素所代表的各种文化内涵。本文还阐述了电视广告在文艺、道德以及民俗等方面的创意应用。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电视广告;创意应用

一、前言

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融的时代当中,传统媒体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注入新的创意元素。传统的文化元素能够带给电视广告以新颖的创意思路,使广告获得更多的关注。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电视广告具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传播效果上产生了民族认同感,促使电视广告拥有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发展空间。

二、传统文化元素分类

在传统文化当中,文化元素分为几个主要的类型。其中一个类型就是具有实体形象的元素。例如,十二生肖或神话传说当中的神兽,这类元素给予人们特殊的含义,使广告增添了神秘感和不一样内涵。广告在传统文化的融合下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实体元素以外,包含很多艺术内涵的元素也是广告创意者的最爱。一些传承的手艺赋予了广告以艺术美感,中国传统的剪纸、对联都是该类文化元素当中的一种。[1]很多现代广告当中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民众觉得该类型的广告更加古典和朴实,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以上两种文化类型,中国还有最为显著的文化元素代表,就是中国的道德观念比较强,在传统文化元素当中,存在很多强调道德伦理的名言古句。一些电视广告将这些朗朗上口的道德名句运用到创意当中,不仅给受众群体以道德方面的警醒,还使广告充满了公益的性质。

三、传统文化元素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是中国的民族精神,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包含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电视广告同样继承了传统文化当中的中国情结,从思想上就得到了受众群体的共鸣。在传统元素当中,“龙、凤凰”等神话元素都代表了吉祥和幸福,给人以祝福的感觉,而传统元素当中的剪纸、对联则代表了喜庆、红火。那是中国年的标志,也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期待。广告创意当中传统元素的融入使广告被赋予了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2]

四、电视广告对传统元素的具体应用

(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文化元素具有其独特的多样性,在众多的文化元素当中,很多适用于电视广告。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一些电影宣传片以及唱片宣传都需要以广告为宣传主体。那么,在广告盛行的时代,广告的创意已经成为受众群体较为关注的焦点。一些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电视广告正在呈现,一些以传统文化意境取胜的广告正在空前传播。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人们在传统节日当中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对剪纸艺术的喜爱来凝结美好的艺术设计。除了剪纸,中国的文化元素当中还包含了代表着人性高洁的“梅、兰、竹、菊”以及传播久远的“酒文化”。当中央卫视将某品牌酒的广告播放出来时,观众们可以从该广告当中找到古典的音乐、酒与竹的结合。传统文化当中,竹的含义代表君子,而酒是君子结交过程中的一项媒介。[3]该广告将酒与竹的元素巧妙融合起来并配以古典的感觉,促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古人饮酒时的豪爽以及酒所带来的君子人文情怀。

(二)道德价值的核心渗透

道德元素在广告创意当中的应用往往出现在公益广告当中。一些公益广告将有明显道德文化元素的传统文化融合到广告当中,试图提醒观众应道德的要求,要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对身边的事物多一些关心。也是在央视的广告当中,一个老人出现在画面中,同时广告配置了让人感到孤单的背景音乐,老人不断地拨打子女们的电话,但子女们都说没有时间回来,工作很忙。那天是老人的生日,老人一个人失落地看着桌子上的蛋糕和一桌子饭菜。无可奈何的老人将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告知了子女。广告的最后是大团圆结局,老人的子女结伴归来,为老人庆祝生日,老人一家幸福地笑着。该广告从对父母恩情的元素入手,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德伦理融入创意当中,使观众感同身受,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父母,达到了公益广告的目的。[4]

(三)民间习俗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习俗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代表了民族的向心力,也代表了民族的包容性。在很多公益广告当中也存在对民间习俗的应用。很多广告创意设计师在设计广告时,将民间习俗当中比较能引起共鸣的元素放置到广告当中,不仅激发了观众对广告内容的兴趣,还能将广告的寓意顺利地传播出去。同样是央视的一则广告,为了提醒国人不忘中国的传统节日,广告将一些中国古典节日的习俗串联起来,组成比较好记的顺口溜,小孩子们穿着红色的上衣,拿着代表喜庆的灯笼,笑着闹着并唱着节日的歌谣。[5]该广告想要将已经被人们忘记的民间习俗再次宣扬,督促人们牢记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在这些节日里,人们相聚在一起,拥有团结的意识和凝聚力,增添了家庭的幸福感。

五、结语

尽管时代在变,但永远不会改变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电视广告当中所融入的传统元素能够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传达出来,具有正能量的电视广告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心,也能帮助电视广告建立更多的公信力。传统的文化元素已经成为电视广告创意的源泉,为电视广告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作者:王竞超 单位: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雅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9(03):173-174.

[2]姜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视公益广告中的运用——以猴年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03(10):305-322.

[3]王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商业广告摄影中的运用[J].包装世界,2015,08(02):94-95.

[4]李海鹏.广告创意中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以水墨元素为例[J].学周刊,2015,02(10):232-233.

[5]陈琳.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分析[J].大众文艺,2014,11(08):55.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运用

摘要:

随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也得到很好的运用,众多的设计师们运用自身的灵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感悟,将其很好地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现代环境艺术的内涵,分析当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现状,并对如何加强其运用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环境艺术设计;西方现代设计理念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1.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且历史悠久的古国。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风土人情等。将这些很好地运用服装设计、土木建筑、绘画艺术之中,不仅可以传达我国中庸和谐的儒家思想,还可以体现无所不容、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复苏和传承。

1.2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开始于上世纪的80年代,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了效仿日本,将原本的“室内设计”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它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强调色彩搭配合理、形态自然天成、材质肌理美观大方,能够体现出环境与艺术的高度融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不仅局限于“室内设计”,当前还包括城市规划、室内装饰、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规划,等等。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统的土木建筑、园林艺术等方面自成一支,形成了拥有民族文化风格的独特艺术。艺术师需要结合时展,吸收先进设计艺术理念,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进行提纯凝练,获取其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使其能够创作出更加符合民族文化思想的现代化环境艺术作品。

2.1传统文化赋予环境艺术设计持久生命力

设计师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理念,以当前设计方法为手段,科学合理的融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特色,使所要设计的环境艺术拥有持久的活力,赋予其永久的生命力,使创作出的作品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民族文化韵味,促进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2.2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含蓄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处处渗透出“含蓄美”,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分支,它既包含形态语言,又存在感性语言,不仅有具体表现,还有抽象性的勾勒,不仅具体真实,而且还有朦胧模糊美感。所以,环境艺术设计时应注意以境感人,禁止艺术表达过于直观,言语运用过于泛滥,要让处于其中的人们拥有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为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提供足够的机会,这样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含蓄性,才能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含蓄美的价值。

2.3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神形合一、虚实相生等众多的和谐理念,这些理念勾勒出和为贵、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了人与环境应该和谐统一,应该和谐相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由于我国过去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因此,使得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遭受较为严重的破坏。所以设计师们要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在设计时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才能设计出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才能使得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进行。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

由于众多的外部因素,导致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走了许多的弯路,曾经设计师们一度崇洋,对西方的理念思想实行“拿来主义”,只追求高材质、高消费,而忽略设计中与环境的合理搭配,无视材料选取与实际景观的合理运用,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缺少整体规划的观念,这就使得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缺乏新颖、鲜有个性,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极为不利。

3.1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乘虚而入,后来居上

当前我国许多设计师否认民族传统的风水学理论,认为传统风水学是封建迷信,应该对其舍弃,这使得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缺失,甚至处于空白,最终导致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乘虚而入。同时,由于众多的外部因素,使得崇洋思想盛行,导致我国众多古城特色、文化遗产遭到遗弃,使其逐渐失去原来的光彩。城市的设计由于受到西方理念的影响,如今呈现千篇一律的形态,失去了原本地域特色,呈现出不伦不类的艺术形态。

3.2传统设计作品日渐减少,有待保护

我国现存的拥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环境设计作品每年都在减少,而且大多集中在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的偏僻乡村。这些乡村尊重传统,爱护古民居建筑,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也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但由于外部经济的冲击,金钱利益的诱惑,使得这样“神形合一”、“天人合一”的作品变得越来越少,并且范围也在逐年递减,有的甚至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使其损坏毁灭。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策略

4.1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复制或者仿制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把传统文化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理念融入进去,使得传统与先进相互碰撞,古代与现代相互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形态,使环境艺术品不仅具有现代化的艺术形式,简洁明了,而且具有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浓厚深沉。

4.2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变异和进化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具有发展性,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对其进行选择性继承和发展,对它本身的不足应该予以摒弃。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应该发现传统文化中的亮点,然后将这些亮点放置到创作中去,之后运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对其结构进行重组,使其表现出新的韵律,形成拥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4.3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创新

传统文化元素只有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才能得以传承发扬,现代设计理念只有以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支撑才能得以创新发展。就如同苏州博物馆新馆,它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遗产的内涵,而且还有效利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采用了现代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使其成为苏州城的一座奇葩,人们出入其中,不仅可以体验现代文化几何构型的唯美,还可以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浓厚气息。

作者:陈妍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方,梁朝昆.浅析产品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创意[C]//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2007.

[2]宋志军.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出版营销过程的启示[C]//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2008.

[3]冯涛.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第六篇:中国特色定格动画传统文化情怀

摘要:

定格动画或许没有二维动画自由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没有三维动画炫目的特效和场景,但定格动画有独特的魅力。定格动画中的手工物件所带来的视觉上的真实感与亲切感是其他动画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统服装、器皿物件、建筑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受人们的喜爱。我们应以锦衣、亭台楼阁和陶瓷木器作为定格动画的元素,述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巧妙,推动中国定格动画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

定格动画;中国特色;文化传承

动画工作者用各种材质制作出角色,操作角色的动作和表情,通过逐帧拍摄、连续播放的方式,述说故事和表现角色的特点,细腻质朴,清新有趣。这样的动画就是定格动画,这样的动画工作者是一名能工巧匠,也是一名能赋予动画角色生命的动画师。每一部定格动画的出现都是难能可贵的,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需要手工创造。定格动画定格的不仅是过程,还有艺术创作情怀。正是这一针一线带来的强烈的感情,让每一部优秀的定格动画成为宝贵的经典之作。正如中国传统艺术精雕细琢的表现方法一样,定格动画艺术沉淀着文化、沉淀着韵味。文章将定格动画概括为四个字,即“珍”“宝”“国”“缘”,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解读定格动画的特色与传统文化情怀。

一、“珍”字的内涵呈现

“珍”意为珍宝、珍贵。与主流的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相比,定格动画数量较少、质量较高,但定格动画传播速度慢、普及率低,这导致它急剧萎靡。定格动画既没有二维动画那样自由的想象力和表达力,也没有三维动画那样炫目的特效和震撼的场景,但定格动画的角色细腻、真实,还有精致的布料服装、黏土等材质的皮肤、随意变化的动作表情、点点滴滴的画作,可使观影者享受到造物的乐趣。在这个电脑动画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定格动画作为一种清新、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被传承下来。回顾动画的历史,动画在诞生之初是以单幅漫画形式存在的。中世纪之后思想解放,绘画风格由繁至简,漫画开始作为一种讽刺政治的夸张表现手法,被赋予了丰富的政治内涵。其后数百年间,漫画从讽刺政治发展为讽刺社会,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而后发展为有故事情节的色彩丰富的漫画,被人们津津乐道。20世纪初期,电影的发展使漫画随之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动画。幽默风趣的动画展现着深厚的文化魅力,用令人震撼的、神奇的画面满足人们的感官体验,用夸张、个性化的角色表达情感,用风趣幽默的故事表现想象的情节。运用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成为动画创作者有力的创作手段。动画通过生动、有趣的形象和故事表达人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发挥人们的想象力。然而定格动画创作受限颇多,角色、场景均由现实的材料制作。定格动画与电脑制作动画的高效、夸张、收益大等特点相差较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我国著名的动画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较早的动画制片厂之一,出品了很多优秀的定格动画,如《神笔马良》《阿凡提》《孔雀公主》等。在半个多世纪的动画创作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定格动画艺术家,制作了许多珍贵的定格动画作品。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创作陷入低谷。人才、资金的缺失,制约了中国美术片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脑三维动画、Flash动画等快速地发展起来,就连传统二维动画中的描线、上色等手绘工作也被电脑操作取代。在电脑使用越来越便利的现代,动画创作者的选择渐渐偏向高效率的电脑动画制作。一个夜晚的三维模型制作,后期动作表情只需要操作骨架肌肉就可以快速成片,并且生动有趣。反观定格动画,为了表现更流畅的动作和更丰富的表情,动画创作者需要制作几十乃至数百个模型才可以实现,耗时耗力,相比之下,电脑动画制作的优势显而易见。定格动画没有可取的地方吗?时代的发展是否一定会淘汰旧的、迎接新的?近百年来,定格动画虽然发展缓慢,但没有消失,还有人在追求那种情怀,追求动手、玩耍中的快乐。

二、“宝”字的技艺魅力

“宝”意为宝物。下面文章先从定格动画精神层面的意义入手,阐释定格动画是“造物”动画,然后从定格动画的实际优势方面讨论定格动画的发展和潜能,展现定格动画的独特魅力。定格动画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作为一种清新、亮丽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一直传承至今。定格动画是旧物,但不是糟粕。时代没有淘汰定格动画,它还能在现代社会中利用自身的特点不断改进、发展。定格动画的人物和场景取材于大自然中的事物,材料可以是容易造型的黏土,也可以是不能轻易改变形状的金属,人们自由地运用五花八门的材料和工具表达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丰富的材料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极大地调动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定格动画是一门手工艺术,不同的材质和手工制作技艺所带来的定格动画给予人们的视觉享受是其他动画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所以定格动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定格动画技术门槛低,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对器材的要求相对于电脑动画而言也比较低,但并不是无要求。定格动画不是“捏泥巴”,除了要求制作角色的材料丰富、多样且追求创意外,骨架的使用对定格动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骨架(或称关节)是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严格的定格动画对场景和灯光也有一定的要求,成功的灯光布置可以准确地暗示时间和营造气氛。一个影视公司,一个动画工作室,一个学生团队,甚至一位动画爱好者就可以制作出优秀的定格动画。一部优秀的定格动画作品因惊人的创意和细腻的手工而熠熠生辉,这一独特的动画艺术虽不似电脑动画那样,如大河奔腾,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细水长流。

三、“国”字的特色风格

各国动画都有各自的特点,中国的动画创作者只有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才能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动画特色。21世纪,世界上的主要动画出产国已经在半个世纪以来的摸索中确定了自己的动画风格,并且影响着世界。美国动画积极、乐观,娱乐性强;法国动画崇尚艺术,蕴含哲理;韩国动画表达了韩国人平和、静谧的思想,含蓄细腻,平和动人;日本动画深沉、庄严,令人深思。在世界各动画大国的绘画风格已经形成的情况下,笔者不禁思考:中国的动画应该是怎样的动画?我们看中国动画时,想到的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旧的未必是坏的,在这样庞大的文化基石上弘扬并创新传统文化,是一条无法被模仿的路。动画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体,是现代科技文明的展现,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会在动画中得以体现与传播,这也是中国动画的活力所在和命脉所系。

四、“缘”字的传承创新

下面笔者以皮影戏为例,叙述定格动画与中国的缘分。中国的定格动画创作者应该做到的不是让世界感叹中国的“巧物”,而是要让人们通过中国的“巧物”欣赏中国人的“巧手”,让人们欣赏的不仅是艺术品,还有艺术,传播的不仅是文化,还有精神。早在动画出现以前,定格动画其实就与中国结下了一段“缘分”——皮影戏,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作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配以打击乐和弦乐,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皮影戏其实就是最早的定格动画。皮影戏创作者用兽皮雕刻上色,对大自然中的物体进行加工、创造,使之变成生动的角色,就像定格动画一样,皮影戏艺人赋予物体生命,用角色创造故事。皮影戏对角色的动作要求没有那么严苛,角色的肌肉变化和微表情均很难被表现出来,但在服装和场景设计上别出心裁。定格动画在场景和服装上的要求很严格,优秀的定格动画能通过物件和服装更好地表现出自身的艺术价值。中国古代手工艺术璀璨夺目,雍容华丽的锦衣和精雕细琢的陶瓷,都是了不起的艺术品。从古到今,人们对于中国的手工技艺、人文与建筑等都有颇高的赞许,这样的艺术让全世界人民叹为观止。发展中国的定格动画,用有趣的故事、饱满的角色,配以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器物,一定能让定格动画走向世界,从而继承并弘扬中国文化。从商业的角度分析,可通过传媒手段带动衍生艺术品的发展,获得经济效益。数十年来,我国试过用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和动画等手段传播、弘扬民族文化。人们在提及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时充满自信,却往往忽略了文化最重要的作用——交流。文化因交流、融合而得以接受,因独特而得以傲世。目前,我们在让世界接受我们的文化方面做得还不够。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用他们自己的叙述方式讲述别人的故事;日本动漫创作者画出了欧美怪谈类作品,用他们自己的理解让别人感动。

结语

定格动画“定格”的是一种传统文化情怀,它需要创新、交融,才能越走越远。

作者:邓亚荣 黄迅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花.中国动漫产业民族道路探析.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朱学勤.浅谈定格动画的特色教学.科技资讯,2014(18).

[3]王嵋.中国传统艺术对中外动画片的影响.电影评介,2012(11).

第七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以国内外心理学领域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为切入点,以点观面,阐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作参考。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道家思想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加上市场经济下,竞争压力大,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想法存在于大部分学生心中。对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其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自闭、压抑、行为怪异、自杀、自残、杀人、伤人等恶性事件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针对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用传统文化的精华缔造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需要。

一、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1、缺乏理想、信仰

有观念称:八零后、九零后是信仰缺失的一代。以目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速度来看,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时期,就业难,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大,加上教育改革初期,大学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毕业就等于失业等等问题,让一些大学生感觉前途一片迷茫,没有理想,信仰缺失,浑浑噩噩度日。

2、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进步,物质上的不断丰富,竞争意识,商品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也容易造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泛滥滋生。部分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娱乐至上的思想深植其内心。特别是在恋爱婚姻观念上存在严重问题,如试婚、同居、第三者插足、未婚先孕等等。

3、价值观混乱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代大众传媒十分发达,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九零后为主,是生长在网络发达的一代,网络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但是其中充斥的暴力、色情、政治错误等等满是负能量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存在严重的干扰,导致其价值观念混乱。

二、道家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目前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与思想政治教育渐渐融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教师的教育工作越发地艰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一派思想就在此基础上渐渐步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中。当然这仅仅只是中国璀璨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此外的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等等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也越发的紧密。以道家思想来说,道家崇尚自然,倾向辩证法和无神论,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为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思想主张深受国内外心理学家和学者的青睐。荣格(瑞士分析心理学家)在其著作《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艺术中提出“真我实现”的概念。这是其深入研究道家思想后并纳入心理学体系中的结果。西方人本心理学,以人为主,而非以物,比如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提倡“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疗法。这些人本心理学的观念,也是受着道家文化中自然无为的人性论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普特执教的《中国哲学课》是深受哈佛学子喜爱的三大选修课之一。在其课上,强调道家哲学家庄子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培养“随性而为”的能力,不能只是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等等。很多有关道家思想内容在其教学中被采用。这是一个道家思想走出国门的一个典范。道家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心理学资源。但就国内研究这一方面的学者为数不多,不如国外研究的深入。从国内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道家文化结合起来的现状来看,道家思想中的心理学内容普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肯定。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上下五千年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心理学内容将是十分丰富的,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三观”不正确会造成大学生对社会和人生及身边的人和事错误的认识和认知,许多心理问题都是错误的认识和认知造成的。以九零后为主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人生、社会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和思考。可是,受当代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一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标准混乱,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内容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就是合法之道、仁道,是人安身立命的本钱和原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帮助。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无疾病、无体弱的状态是较为狭义的健康,人的肉体、精神、社会处于完善状态才称为健康。这种健康强调的是一种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圣人的和谐理想追求是不谋而合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仁者爱人(孔子)”强调的是人际关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心理健康的指导思想是心理和谐,将传统文化中的“和”理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才是具有独特生命力的。心理健康的基础是自信、乐观,大学生的心理并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引起自卑、消极等方面的负面情绪。在这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应该是不断进取的,但不能受困于外物,需淡泊名利,崇尚中庸之道。这就是自信乐观的集中体现,比如“否极泰来”(语出《周易》)。这些乐观、自信、和谐的传统文化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有效地调节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

3、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

正常的人际交往是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校园是大学生步入的社会的前哨,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依靠寝室和网络。寝室中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比重较大的一环,与寝室中与其他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的学生,极其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出现心理扭曲,憎恨他人,打击报复、悲观厌世等负面心理是比较常见的。殊不知,当前大学生自杀、自残、伤人等恶性事件频发的成因,与寝室关系处理不好有着很大关系。网络生活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的比重也是很大的,但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长期的网络生活会导致人际交往能力减弱,容易诱发自我封闭,变得孤僻。和谐思想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的比重很大。“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的这一主张将完美的人际关系做了标准注解。“礼、义、仁、孝、智、信”的道德主张,就是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目的。因此,将这种传统的和谐人际关系理论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的。

作者:高朋敏 王新峰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良.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成果[J].才智,2012,29.

[2]经纶.走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中的道家文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5).

[3]徐秀梅,赵金科.论法家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第八篇: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

汉字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载体,是世界上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的古老表意文字之一,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汉字的传承和记载,中华上下五千的历史文化才经久不衰。作为一种书写符号,它的形、音、义无不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汉字在起到反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当中,具有其他文字不可复制和比拟的美感。

关键词:

汉字;历程;传统文化

课题来源: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课题,课题名称:河南省国际汉语师资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编号:2016KY39。

汉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之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代表的意义也随着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演绎推进而逐渐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形成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语言的形成与稳定,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自汉字产生后,就注定与传统文化挂钩,它的形、音、义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社会,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汉字作为“活的化石”,记载了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我们从汉字的造字方式和内涵,便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然而,许多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我们当今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接,通过汉字,我们便可以找到书籍中所记载的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具体内涵。

一、汉字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虽然可信度有待进一步考察,但是确实能够证明汉字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汉字发展史上,由于历史悠久,发展历程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分期是以字体变化为根据,即以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为标准划分为四个阶段。但字体变化不是汉字发展中的本质变化,因此传统的分期并不能说明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关于汉字的本质变化主要还是靠汉字构造方法的变化说明,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提出了汉字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即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包括商代以前的文字;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包括从甲骨文到秦代时期的文字;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同时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包括从秦汉到现代的汉字。

二、汉字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一)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之本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保留文化至今且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形成的根本,而汉字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之本。自商周时期甲骨文产生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便逐渐开始兴起。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记录了从上古时期到现代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为后人考察某段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正是因为有了文字的记载,先贤伟人们才能够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如《论语》《春秋》《四书》《五经》等,被我们后来人所熟知了解。

(二)汉字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保留

汉字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使中国传统文化永葆生机,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汉字作为各民族的通用文字,记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为全世界所震惊的无数发明创造成果,直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以方块字为主要形式的汉字,体现出中华儿女严谨、有礼貌的民族秉性1。长期以来,中华儿女在汉字书写的千年伦理道德的熏陶下形成了重仁重孝、谦虚礼让、和谐融洽的优良民族传统。第二,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延续和繁荣离不开汉字的记载。汉字早已融入进中华文化里面,成为中华文化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对传播中华文明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方言都可以使用汉字作为书写载体,对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汉字的发展创作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歌、对联等文化,以及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2。第三,汉字创造了谚语、成语、诗歌、对联、散曲等多样的文学艺术形式。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生动化形象化描述,淋漓尽致的将圣贤们想要表达的精神表达出来。

三、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物质生活

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采集狩猎到农耕经济的转变,汉字对于中华民族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都有一定的记载,其中对农耕经济的记载最为全面丰富。随着铁器的使用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演进,生产方式也经历了渔猎、畜牧和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相应也出现了与生产方面有关的词语。在畜牧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工具就是牲畜,牲畜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先秦时代便有“六畜”的说法。伴随着畜牧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反映“六畜”的汉字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对猪、牛、羊、马的象形汉字最多,这也间接说明了猪牛羊马等牲畜,在畜牧经济时代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3。到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时代,农业文明在汉字中的记载更加丰富。据相关史料记载,我国农耕文明发端于上古时期植被茂盛的黄河流域,一场大火将森林变为耕地之后,“火耕”一词由此而来,这一耕作技术在汉字中反映为“焚”,《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记载的,“焚,烧田也。”

(二)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制度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意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深刻而又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第一,汉字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最贴切的反映体现在古老的姓氏文化上面。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姓氏主要表示血统来源,但当时女性占主导地位,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也只能靠母方决定,因此子女大都随母姓。第二,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祭祀在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对天地宗庙、山川神邸的祭祀都是祖先非常重视的活动。祭祀时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杀牲取血、供献牺牲,而这里的牺牲一般指的都是为祭祀所贡献的牲畜。许慎就曾在《说文解字》中把“牲”和“牺”合在一起统称为祭祀品。第三,汉字对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习俗方面也有一定的体现。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曾记载,“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因为古代黄昏时迎亲,故“昏”。“婚”是从“女子”和“黄昏”中会意形成的字。“娶妇以昏时”,则是与先民传统的“抢婚”习俗相关,为避免抢夺女子行为引起的骚乱,以及防止女性逃婚和反抗,“抢婚”一般是在日落天黑时进行。因此,“日落成婚”的习俗也逐渐被流传下来,这一独特传统的婚姻习俗在汉字中也被逐渐显示出来。

(三)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汉字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物质文化生活和传统的风俗习惯,对我国的传统的哲学思想,如:“以人为本”“对立统一”“天人合一”等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一,古代人观察世界,突出强调人亲眼所见的客观真实世界。在他们眼中,很多事物都包括“人”的特质,并且这种主体性质的思维方式通过不断地演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并在汉字中广泛生动的体现着。比如:两个人坐在地上为“坐”,三个人以上为“众”,趴在地上的人为“匕”等,类似于这样的“人”字构形的汉字还有很多。第二,汉字与许多伦理观念也相关。“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两两相对的手,双臂的内侧是个一个“口”,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一个面朝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大礼的大臣,而在《说文解字》中“臣”的解释为一只竖立着的眼睛,人在低头时,眼睛处于竖立的状态,故“臣”字的人体构形展示了为人臣子的俯首屈从之态。“民”的古字更像是一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本应该面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由原来的面向左改为面向右,便成了现在的“臣”和“民”。第三,孝文化在汉字中的体现。“孝”字很明显是由上面的“老字头”和下面的“子”构成的,其想要表达的意义主要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从字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文化,从小就要尽心侍奉父母,照顾父母。实际上到了汉代以后,孝道被统治者所大力提倡,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来维护孝道,对于不孝顺的子女就要定罪判刑。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最大”。在不孝的所有罪行中,没有后代被看成是最大的不孝。而这里的“无后”主要说的是没有男孩子,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这与当今我们竭力倡导的男女平等背道而驰。除此之外,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讲究“阴阳调和”。它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辩证思想,即在把握矛盾双方统一对立的辩证关系中,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客观的事物。

四、结语

汉字作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都通用的文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简单书写符号,它是音、形、义的统一结合体。形成于上古时期,被汉民族所发明创造,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到行书等多种书写形式的发展,再到成为一门书法艺术,中间经历了漫长久远的历史演变,才逐渐由繁体字演变成为今天的简体字。研究汉字发展的漫长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和了解到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作为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不可磨灭。不仅促进了中国汉民族共同语言的形成和稳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当今对中国古老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通过简单介绍汉字的发展历程,根据汉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笔者查阅大量有关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进行深入思考之后,从对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中得出:汉字中深深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为学好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先从汉字中去体会,汉字作为当今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完全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命脉。

作者:季雪冰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文理学院

注释:

1.徐旭春伊.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辨析[J].参花(上),2015,04:145.

2.紫烟.中国汉字与文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金嘉祺.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J].赤子(上中旬),2014(15):63-64

第九篇: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人文和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积淀。如何以设计的手段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文将从从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方面应用现状和对产品设计的影响着手,归纳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相关性。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手段,希望以此能在相关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传统文化;产品设计;影响;手段

一、引言

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世界的多元化推进,传统文化也受到了现代社会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自身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统文化之重要性在于它往往包含着及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历史沉淀,并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演变为对美的追求。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都能为我们的设计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学习传统文化,将对我们设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设计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

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各国的设计也都在力求挖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此来向世界展现本国的形象,本土化文化价值正逐渐被体现出来。从目前我国传统文化在设计方面应用的现状来看,大部分设计师更多只是针对于传统文化的表面形式的借鉴,仅追求与古代某种相同的符号或“片段”,并没有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景观设计、酒店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有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在产品设计方面,设计所传达出来的文化符号,地域特色还不明显。因此,只有让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才能形成我们特有的民族设计风格,这也应该是我们现代设计应走之路。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产品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在此之间,不仅影响了古代的造物设计思想,同时影响了当代产品设计思想,同时也对当代产品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天人合一”与当代产品设计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观念,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道与自然和谐统一。而当代产品设计中,可持续性设计思想正与“天人合一”具有相同之处。因此,在现代设计的可持续性方面,我国古代“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可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可借鉴的思想体系。

(二)“以人为本”与当代产品设计

尹慧《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及现实选择》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当代以人为本的文化基础。作者追溯了古代、近代民本思想的形成历程,清晰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现代以人为本思想——产品设计的相互关系,论证了当代的以人为本对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的扬弃。

(三)“知行合一”与当代产品设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是设计哲学的本质。因此,思想与生活实践应是统一为一体的。那么,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其影响因素,既包括知识、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也包括形而下的具体造物形式,其过程事实上也是知行合一的体现。因此,“知行合一”的思想也将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对产品设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产品设计中运用的手段

设计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既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表达,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目前来说,在我国设计领域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重视了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与继承,但总体来讲,当代产品并没有体现出很明确的民族本土化特征。那么,如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有效结合,以达到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产品设计对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借鉴

传统文化的形式是设计师从中国传统文化里汲取营养,并将其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最容易呈现结果的一种表现手法。这一层次的设计作品往往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提炼、抽象、再设计而产生的。它表现在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图腾纹样,通过设计处理将其运用于产品设计中,从深层的角度来讲,缺乏深刻的内涵。但如果对传统文化的把握到位,对设计目标人群需求明确,对设计的创新性、协调性、整体性都没问题的话,且具有一定的表现力,这同样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肯定。

(二)产品设计对传统文化意境上的借鉴

意境是中国古人追求最高境界,给人一种虚实相生的感觉,体现了生命律动、无穷韵味的境界。例如:中国书法艺术中古人崇尚的意境和精神体现;国画中高远、平远、清远的审美表达;园林设计中曲径通幽、情景交融的艺术诠释;古建筑中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等。在产品设计中,大部分作品都可以得其形,却很难得其意,因此我们很难做到对古人的这种意境借鉴和应用。产品设计对传统文意境上的借鉴属较高层次,同时也有较高的要求和难度,因此大多数设计师来都难以达到,当然所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应属精品了。

(三)产品设计对传统文化思想上的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其思想体现在以儒、道、佛等多元文化之中。它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的思想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所共鸣的,因此其设计思想是能够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的。例如《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设计理念,正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体现,也正是明式家具受世人尊崇原因之一。因此设计的最高层次则为,设计师应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思想上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设计出真正属于本民族同时又能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设计作品。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见一斑。如果当今中国设计师想要找到了真正的归宿,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当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不是直接的、生搬硬套的,而是在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观念、历史以及生活习惯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借鉴,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表达民族精神。

作者:姜杰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周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崔华春.酒包装设计发展趋势研究[D].江南大学,2004.

[3]尹惠.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及现实选择[D].山东理工大学,2010.

[4]何丽华.传统文化在设计应用中的现状探究[J].设计,2016,11

第十篇:中国化传统文化研究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不懈推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传统文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从鸦片战争?始,中华民族在各个方面都遭遇了西方强势文明的冲击与挑战,民族、国家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华大地上无数仁人志士虽然经过艰辛的探索,勾画了众多解决危机的方案,却都无法从根本上挽救民族危亡。直到马克思主义这样先进、科学的思想武器传人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使这一窘境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创造解除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文化窘境。中国作为迟发展国家,其现代化进程是在外来压力和影响下启动的,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处于被动的、消极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奠定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基础。中国传统化作为一个历史的客观存在,是以民族这个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体形态为存在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现代化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中国社会的独特性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社会的历史实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必将居于核心地位。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杰出贡献就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不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飞跃。从文化选择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包含着三个层面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融合。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相促进建国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探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并以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为原则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些奠定了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理论基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以民族独立和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前提。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成果奠定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现实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在中国丰富实践中的灵活应用,与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正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它们针对相互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的时代主题,科学地指导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在继承、弘扬的基础上,不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逐渐为其注人现代性,使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发挥作用。这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3传统文化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现代化的不懈推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艰巨、复杂的事业,是伴随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而不断发展的,既有理论创新的要求,又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而且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要不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将这一工作引向深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恰恰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精神动力。正是在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激发下,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为世人瞩目的人间奇迹,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到新的境界。其次,传统文化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优化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和外来文化,它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应该符合文化传播、发展的规律。一个民族吸收的外来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取决于外来文化与本民族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因此,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扎根,融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适合其生长的文化土壤。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可能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其一,产生于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恰恰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表面的相似性,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就与中国的“天下大同”理想有着表面的相似。这虽然可能利于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的传播,但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其二,正如恩格斯所言:“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这样两种情况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展,一定程度上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现了“器”不对“用”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的深层次内涵正是一种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也只有当中国文化逐渐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获得更为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土壤。因此,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提升中华民族成员的整体素质,就成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而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教训也是没有与启蒙现代思想联合,一方面利用其口号,另一方面却又否定其思想体系,导致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体系的逻辑混乱和内容空洞化”。因此,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促进传统人格的解体和现代人格的生发,从而造就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这样才能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的整体素质,在更高层次上坚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基础。

作者:杨宗党 单位:甘肃省华池县乔河中学

参考文献

[1]顾龙生.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2]方铁,何星亮.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61

[3]路日亮.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397

[4]段治文,钟学敏,詹于虹.中国现代化进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

[6]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王国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张蕴岭.亚洲现代化透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