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产科床位资源配置现状

浅析我国产科床位资源配置现状

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现状,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因其能为卫生政策与卫生体制研究提供基础性论据而成为热点,包括卫生资源分类界定、投入产出规律、配置标准与方法等〔1〕。目前已经查阅到的较多文献均集中在卫生资源配置的方法学研究,主要有:卫生服务需要量法、卫生服务需求量法、需要调整服务目标法、卫生资源/人口比值法〔2〕、灰色模型法、项目预算与边际分析法、卫生资源密度指数法、马尔柯夫模型法、相对医疗服务需要法、卫生资源布局研究等多种方法,其中以前4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3〕。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卫生机构的设置、医院床位、卫生人力、卫生设备和卫生经费五个方面。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南非、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家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作了不少研究〔4〕,但是这些国家的国情与我国有较大差异,难以直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上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合理的无序状态,组织各地专家在总结各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和倡导区域卫生规划。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目标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效、经济、公平的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据WHO调查发现,全世界80%的卫生资源用于为10%的人服务,造成世界性卫生资源不合理的状况〔5〕。

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卫生资源的研究,如何合理公正地配置卫生资源、提高效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卫生改革关注的首要问题。我国对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起步较晚,全面、系统地开展卫生资源配置研究是从九十年代中期,特别是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内容后部分省份才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研究和编制各地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区域性卫生规划是我国现阶段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必须建立在卫生服务调查基础上,卫生部分别于1993、1998、2003年和2008年开展了4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了客观依据。和晋予等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在我国卫生资源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配置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国卫生资源在省级行政单位之间的配置也不平衡,此外,我国区域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也很不平衡,中国医疗资源配置的最大问题是农村现有的医疗资源不能满足农村的医疗需求问题〔6〕。我国农村地区卫生资源严重短缺,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医疗设备。占全国人口总数71%的农村人口,仅拥有全国卫生资源的20%,卫生资源配置呈“倒三角”,与居民健康需求“正三角”相矛盾。农村卫生机构分为县级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包括中心卫生院和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三级,农村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卫生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并存的问题仍较突出。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建设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要求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县、乡、村卫生机构功能,制定基本设施配置标准。针对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研究较少,主要方法有根据一定服务半径和服务人数调整农村卫生机构布局、卫生服务需求量法、需要调整服务目标法、卫生资源密度指数法、卫生服务可得性指数法等,但各地的标准并不统一,确定标准的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且难以推广。

我国床位资源配置现状

医院和卫生院是我国主要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机构,而病床是医院和卫生院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物质基础之一,作为重要的卫生资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资源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早在1964年WHO就将床位用于国家或地区间卫生资源的比较和研究。床位资源的配置方法主要有服务目标法、供需平衡法、卫生服务需要法、数学模型法〔7〕,卫生资源配置提出的床位配置标准主要是医院床位总量和每千人口床位数。通过查阅统计年鉴,2010年我国每万人口病床数为30张,远远低于同期欧洲水平(63张)。2010年我国东部省份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平均为3.96张,中部省份为3.30张,西部省份为3.35张。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最高的省份在东部的上海(7.44张),最低的省份在西部的贵州(2.51张),两者相差近5倍,地区之间的床位资源配置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农村乡镇卫生院床位千人口拥有量与城市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又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2010年农村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2.44张,不足城市千人口医院床位数(5.33张)的1/2。2010年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为1.12张,与2008、2009年相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0年卫生部门县属综合医院床位使用率为89.4%,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为59.0%,其中中心卫生院为61.0%,乡卫生院为57.6%。

我国产科床位资源研究现状

产科床位资源的重要性,妇女儿童占我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是弱势群体,有更高的卫生服务需求。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是作为世界上公认的衡量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的指标,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20年来,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国际上在1987年提出“母亲安全行动”,1994年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目标,1996年提出“爱母分娩行动”。建国以来,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1960年代前主要推广新法接生,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1960年代后,逐步转向建立规范化的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和网络,承担保护妇女儿童健康的特殊职责;1980年代后,妇幼卫生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期,妇幼卫生国际合作项目的大量实施有效促进了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2000年以来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是我国投入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受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行动计划;2008年我国启动了中西部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自2009年起在深化医改中,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从“贫困救助”走向“普惠救助”,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住院分娩率。在各项综合措施的共同影响下,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从1996年的64.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30.0/10万,下降53.2%,但与亚洲的日本(6/10万)和新加坡(9/10万)还有很大差距〔8〕。2010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30.1/10万)高于城市(29.7/10万),西部(46.1/10万)高于中部(29.1/10万)及东部地区(17.8/10万)。东、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7.76%、57.02%和66.27%,地区间孕产妇死亡率仍存在差异,农村和西部地区仍是孕产妇死亡干预的重点〔9〕。产科助产技术服务作为基本医疗服务事关母婴安全,有较大的医疗风险性。在助产机构结构布局和产科资源利用上如何实现以人为本、方便群众、母婴安全和优质服务的要求,合理规划、科学发展产科资源十分重要〔10〕。产科服务机构提供的产科保健服务的数量是降低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先决条件,质量则是必要的基础。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住院分娩与安全分娩有密切关联,住院分娩是保障产时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农村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p#分页标题#e#

产科床位研究现状早期一些学者在对围产期保健和产科服务研究中均指出产科床位使用率较低,尤其需要加强农村产科床位资源规划和配置。在二十世纪末期郝波等人通过对5省农村贫困地区围产期保健服务情况分析显示,县、乡级医院的产科床位使用率仅23.63%,并提出提高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及加强产前检查是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郭素芳等人〔11〕对《区域卫生规划项目》地区产科床位利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指出产科床位使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住院分娩率低、产科平均住院床日少、个别地区产科床位有些偏多等;沈汝刚等人〔12〕通过对17个省产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产科床位使用率平均为40.1%;胡烨等人〔13〕在对杭州市70所省、市、县和县级以下助产机构产科床位利用率(分娩数/床位数)分析比较中指出,以县级医疗机构为最高,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为最低,说明县级级别的医院老百姓就医率高,需要增加床位满足需求;傅苏林等人〔14〕在合肥市产科资源及服务现况调查与对策研究中显示,产科床位平均使用效率仅37.28%,并提出了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产科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但是该研究选取指标较简单,仅考虑助产机构和床位分布比例即做出助产机构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结论,缺乏必要的研究方法支撑。徐继承等人〔15〕通过对江苏省妇幼卫生资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江苏省妇幼卫生机构床位数过分集中在大中城市,提示县级及以下妇幼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能力不足,建议重点加强农村妇幼卫生工作力度,从政策和措施上明确政府投入农村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倾斜政策,以促进妇幼卫生事业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产科床位作为承担住院分娩任务主要的医疗卫生资源,有必要对床位利用率低下的农村地区产科床位规划配置进行指导。通过查阅国内外针对产科床位资源配置规划的方法,发现此类文献少之又少。国内各地对产科床位的规划配置基本上都是参照综合医院床位的配置方法,目前缺乏全国产科床位资源现状研究为产科床位规划配置提供政策性意见。近代中国对于医院的产科床位数并未有确切的统计资料,中国开展的4次卫生服务调查研究及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均是针对妇产科床位进行统计,缺乏全国产科床位基础数据。目前我国对于区域内尤其是受政策影响较大的农村地区的产科床位设置研究比较少,现有研究范围过于局限主要集中在省和地市级,开展研究的多为经济发达的地区,代表性较强,不能推广到贫困的农村地区。分析方法主要侧重于描述性分析,没有对产科目前床位的设置和使用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发掘,缺乏对产科床位资源现状及合理性进行研究和评价。

研究展望

卫生资源配置从简单计算卫生服务需求量到结合卫生服务需要量、发展速度、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研究,其研究正在逐步走向丰富和深入,但是以上研究多集中在对卫生资源总量的预测,对床位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较少,并且缺乏从效率和公平性的角度对产科床位配置合理性进行探索。此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向更高级别医疗机构就医的趋势日渐明显,随着大批年轻人进入生育期,加之流动人口涌入势必会对城市地区产科床位造成新的压力,同时对农村地区产科床位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提出新的考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流动人口高达2.6亿,同2000年相比增长81.03%,城镇人口增加2.1亿,乡村人口减少1.3亿。据统计,外来人口在沪分娩数占上海市分娩总数的比例从1990年的4.07%上升到2005年的51.12%,外来孕产妇死亡占全市孕产妇死亡总数的比例自1990年的26%上升到2005年的96.87%。流动人口成为产科资源调整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为了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每一位孕妇在分娩期间都要毫无例外地接受专业的有经验的保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新时期主要目标之一是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和13‰以下。因此为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和降低婴儿死亡率,新“两纲”提出了全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6%以上的目标。随着国家政策影响及妇幼卫生服务需求总量增加,未来的我国产科资源总量与结构亟需调整,有必要对我国产科床位设置现状进行评估,以便在此基础上对产科床位配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本文作者:胡文玲 罗荣 金曦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