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学基本属性的研究

浅谈图书馆学基本属性的研究

摘  要:图书馆学科的属性是多元的:服务性、公益性是图书馆学的本质属性;综合性、边缘性是图书馆学的基本属性;工具性、应用性是图书馆学的重要属性。

关键词:图书馆学;属性;研究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实践过程中诸种现象、基本原理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以图书馆长期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它具有图书馆实体固有的基本属性。图书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又借鉴了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它又具有某些相关学科彼此缘接的特点。我们正确认识图书馆学科的基本属性,又是构成人们图书馆学的性质观。我们廓清和明确图书馆学科的基本属性,对遵循和坚持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构建和完善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揭示和遵循图书馆实践的客观规律,对指导和评估图书馆工作和效益都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一、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服务性的公益学科

    从图书馆学科的宗旨而言,图书馆学是一门服务性较强的公益学科。其学科的服务性、公益性是图书馆学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标志。这是决定本学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方向的问题,是构成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首要问题。

    1.服务是一种理论。“以人为本”是服务理念的核心,是对服务理念科学内涵最高度的概括。它集中体现了图书馆建立之初衷,发展之根本。它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它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办馆,为谁办馆的根本方向,是办馆的宗旨,是构成本学科的本质特征。服务理念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上概括和诠释本学科的宗旨,更重要的还在于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图书馆工作实践规定了发展方向,在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中起着导向作用。图书馆从诞生以来,就是藏贮交流文献资源为社会公众服务做立馆兴业之本。这一点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本学科的本质特征。如果我们无视这一点,图书馆学科的理论研究就会迷失方向,本学科的本质属性就会发生异变,其学科的理论原则也将失去研究和存在的价值。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包括为谁服务的问题,也包括依靠谁服务的问题。不仅包括服务客体的读者,也包括提供服务主体的工作者。图书馆广大工作者是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最积极最活跃的人力资源,是立馆兴业依靠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图书馆一切服务措施的忠诚实践者,是图书馆一切服务活动内容改革创新的开拓者。他们的职业品格,敬业精神,业务素质,能力结构,对图书馆服务措施的组织,服务领域的拓展,服务质量的提高,开创服务新局面,与时俱进,起着决定性作用。按现代《人才学》的启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这是坚持办馆兴业的方向问题,实施方略的原则问题,对此决不可以掉以轻心。

    2.公益性是由图书馆公益事业的属性决定的,也是构也图书馆学科本质特征的基本要素。公益者,公共利益也。“读者至上”、“读者第一”实质是读者权益第一。我们这里所说的读者利益不是读者对物质利益的索取,而是指文献资源的共享,只能界定在读者自由地获取文献资源的期望值得到极大的满足。我们这里所说的读者权益不能随意扩大,只能界定在读者平等的获取文献资源的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图书馆学科的公益性,归根结底是保证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向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及时、高效的知识信息的服务,解决读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持续发展。这是图书馆工作要实现的最佳效益,是图书馆事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实现图书馆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更好服务的根本方向。

    图书馆不同于一般性的服务业。它是文献信息的中心,是平等无偿的向社会所有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公益机构。关于这一点联合国教科文组与国际图书协会于1994年联合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早已明确声明:“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保证所有人不受限制地获取信息资源。这是世界各国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基本准则。由此可见,平等无偿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是构成图书馆学科公益性内涵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图书馆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

    服务性和公益性都是构成图书馆学科的本质属性。服务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益性的核心是“读者至上”。前者是侧重强调服务的理念问题,后者侧重强调服务的效益问题。前者是解决为谁服务的方向问题,后者是解决怎么理好服务的方略问题。二者在学科本质属性中是相融的,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都是构成图书馆学科的本质特征。

    二、图书馆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从图书馆学科的构建而言,图书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其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性是图书馆学表现出来的两个最鲜明的基本属性。这是由图书馆学产生的特定的实践和特定的理论决定的。

    1.综合性是图书馆特定实践的复杂性的反映。图书馆的一切基本原理都源于它赖以生存的图书馆实践。无论追溯到它遥远的历史,还是审视它壮丽的今天。图书馆学的一切基本原理的诞生、建立和发展,无不是以图书馆特定的实践为基础,无不是以图书馆实践过程中诸种现象为唯一的研究对象,无不是对图书馆的各个子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实践经验,不断总结、不断概括,进行理性回答和说明的结果。从图书馆实践自身而言,它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它是由文献搜集、藏贮、组织、交流、开发和利用等环节,次第组合的系统工程。图书馆学就要从这些环节,这些子系统进行综合系统地研究,对图书馆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目的任务、理性原则、客观规律、社会功能、研究方法等都要做出科学的解释和理性的说明。从图书馆的发展前景来看,它又是荟萃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于一身的复合体。对文献藏贮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资源开发的智能化,方便、快捷、高效地信息连接、加工和利用,极大满足读者对海量信息的需求,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发挥着淋漓尽致的作用。人们对图书馆的观念,不再拘泥于传统图书馆的模式,已向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方向转变。馆际联网、区域合作、国际接轨、全球资源共享,早已突破时空的界限,人们面对图书馆实践发展的新形势、新领域、新特点,理论研究工作就要与时俱进,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及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开创理论研究的新局面。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学更有广泛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特点。#p#分页标题#e#

    2.综合性不仅取决于图书馆特定的实践,还取决于图书馆学特定的理论,受图书馆学理论的多科性制约。图书馆学在理论研究和建设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引进、移植或借鉴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引进,不仅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极大地扩展了研究的空间,丰富了研究的内容,为图书馆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竞相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引进和借鉴的学科已逾90。这虽然有些泛化之嫌,但也说明理论建设具有多种性的特点。其中引进的学科主要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生物学、思维学、脑科学、信息学、电子学、数字学、建筑学和美学等。这些学科的引进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图书馆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些学科研究成果的移植,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融会贯通;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结合实际、嫁接衍生、创造性地运用,从而形成与上述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独具特征的一门新兴学科。

    3.图书馆学的综合性,又受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左右。图书馆学在理论研究和建设过程中除发挥本学科固有的研究方法优势,又引进了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理论侧面向新的层次拓展,呈现出五彩缤纷、各显所长,竞相求新的局面。目前常见的方法主要有:现象观察法、实地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理性概括法、系统归纳法、纵横比较法、个案剖析法、定量分析法、历史考证法、资料查询法、继承创新法等。这些方法的引进和运用,为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注入了新鲜活力,在研究过程中各放异彩,使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出现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

    边缘性是图书馆学科另一个基本属性。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突飞发展,各学科之间不断分化组合,又嫁接衍生出许多新兴学科。如教育学分化出20多种子学科。心理学分化出30余种不同的分支。经济学分化出100多个不同的门类。图书馆学也不例外,先后分化出图书馆社会学、图书馆管理学、图书馆技术学、图书馆服务学、图书馆经济学等不同分支。因此,图书馆学是一门横跨多种学科,多种领域,交叉渗透、调整组合,嫁接而生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其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性,血脉相连,彼此孕育,二者统一构成图书馆学最基本特征。

    三、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工具性的应用学科

    从图书馆学的功用而言,图书馆学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其学科的工具性、应用性也是图书馆学的重要属性。这里所说的工具,不是指从事某种劳作使用的器具,而是指为了达到或实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一种比喻性的事物。这里所说的应用,是指图书馆这个特定的事物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我们探讨和认识图书馆学的工具性,就不能不对图书馆的多种社会功能进行全面的考察和逐一的研究。图书馆工具性的价值和作用,历来都要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1994年国际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用较多的文字对图书馆的工具性做了明确地表述:“公共图书馆是开展教育,传播文化和提供信息的有力工具。也是在人民的思想中树立和平观念和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这段文字是对图书馆工作性的界定和具体内容的阐述。它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意义。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下列几点认识:

    认识一:图书馆学是提供交流文献信息的工具。图书馆以图书、档案、数据库以及语言、文字、声音和图像为载体的各种不同内容的文献,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的神圣职责和根本任务的核心内容。图书馆为用户和读者服务的过程,实质就是提供和交流文献信息的过程。因此,图书馆是文献信息提供的中心,也是文献信息交流的中介。图书馆这一神圣职责也就决定了图书馆学的工具性。

    认识二:图书馆学是开展教育的工具。图书馆对发展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高人的思想、科学、文化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无论是对正规式的学校教育,还是对正在崛起的远程教育和以自学为主的终生教育,其教育功能更加显示强劲的优势。图书馆凭借自身藏贮的海量文献资源和门类齐全的知识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获取知识信息的需要,随时提供便利的条件和不同的服务保障。因此,图书馆具有服务于教育的属性,也就决定了图书馆学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认识三:图书馆学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图书馆对传承人类文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有着其它事物无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历史悠长,文化遗产灿烂辉煌,从历史的演进,到人性的写真;从博大精深的科学探密,到思想哲理的珍存,上承先祖,下启子孙,人类文明之精华,都荟萃于一身。因此,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科学技术的殿堂,是人类文化世代传递的工作。这一特点又决定了图书馆学具有传承文化工作的属性。

    认识四:图书馆学是传播科学技术的工具。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发展的今天,我国实施科教治国、科教兴国、科教强国的发展战略,图书馆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质和发明创新的能力,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图书馆使科学得以延续,使技术得以更新,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这是图书馆职能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因此,这一功用又决定了图书馆学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应用性是图书馆学又一重要属性。这是图书馆学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体现,也是图书馆学工具性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图书馆学的理论原则既来源于图书馆实践,又要在图书馆实践过程中,得到验证,得到发展,科学地解释和回答图书馆工作过程中的诸种现象和提出的具体问题,为图书馆实践提供行为准则和科学工作的理论依据。斯大林在《论马列主义基础》一文中指出:“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导,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我们研究和建立图书馆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图书馆实践,在于探讨图书馆的规律和提高图书馆效益的科学途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图书馆学工具性和应用性在图书馆实践运用中的结合。二者有机统一又是构成图书馆学科的重要属性。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价值,不仅作用于图书馆实践,它的建立和发展也必然丰富和促进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为国家民族的振兴和腾飞,为子孙后代的千秋福祉立下自己的功勋。#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图书馆学科的性质,不是一个,而是一组;不是一元,而是多重。服务性、公益性是本学科的本质属性;综合性、边缘性是本学科的基本属性;工具性、应用性是本学科的重要属性。当然还有一些属性,尚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认识,以便促进本学科理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日益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