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的驱动力研究

退耕还林的驱动力研究

 

1引言   从动态系统的视角看,社会系统寄生在生态系统之上,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是社会系统持续的必要前提。林业不仅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而且是生态安全的保障和生态文明的标志。近年来,我国先后启动了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基本形成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新格局,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作为投资最大、造林面积最多、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如何形成有效的生态建设驱动机制,促使生态建设良性循环发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话题。目前的退耕还林驱动力分析一是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和假设为基础,强调基于“经济绩效”的(efficiencybased)的驱动作用。这种观点认为,退耕还林是根据相关的(或感知到的)成本/风险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而做出的理性选择,按照这个逻辑,参与生态建设是因为其经济净收益为正。例如刘璠从公共政策选择的角度,运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分析退耕还林的行为动因,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寻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行为的经济动因;二是依据组织社会学的制度理论(institutionaltheory),侧重“非效率”的(non-efficiencybased)视角,认为生态建设未必是理性的经济分析。这种观点认为,除了在经济利益上的细致计算,政府偏好、执政能力和社会期望等制度因素对退耕行为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例如王迎从生态和经济方面分析了退耕还林的动因,认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是退耕还林的动力因素。本文拟在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驱动力要素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淮南市退耕还林的案例分析,判断各种影响要素的本质属性,探索当前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发展动力。   2驱动力要素分析   2.1趋势驱动力   即生态安全问题而导致的生态安全动力。近二三百年来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富裕和繁荣,但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到了破坏,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威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已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中央政府为促使农民逐渐转出那些被认为是相对“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种植业,而转入被认为有利于“环境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畜牧业,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驱动引起土地覆盖的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2.2多元主体驱动力   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各级主体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产生的驱动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出现粮食结构性过剩,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粮食总产量和国家粮食库存量的下降。各级地方政府虽然具有各地区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但都存在着加强小流域生态治理的生态文化驱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驱动和应用农业科技,壮大优势产业科技驱动。作为直接实施者的农户,中央提出的“三补两减两落实”的基本政策让农户有了退耕从事第二三产业,增加收入,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驱动。正是这种多元主体利益的共同驱动,使得退耕还林规模得以实施并迅速扩张。   2.3反哺共生力   即退耕还林工程其巩固和发展依赖于效益的产生,反哺共生力就是这种效益生成作用的体现。反哺共生力和制度引力、经济引力、生态文化引力和技术引力都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政策开始实施时,退耕地块的退耕机会成本大多低于国家补贴标准,经济引力使得退耕还林工程在试点开始后就很快超标。而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制度安排,不同的技术措施也导致退耕收益不同,此外如果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意识,解决对土地的依赖,政策性补贴停止之日就是山林砍伐复垦之时,财政负担长期化,政策也就陷入被动。   3退耕还林驱动力机制模型   这三种驱动力及其要素在对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作用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由日益增强的生态安全需求和粮食结构调整的趋势动力F1构成退耕还林工程的推力系统,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迅速扩张起着主导推动作用。由经济引力、生态引力、制度引力和科技引力产生的反哺共生力F3形成退耕还林的引力系统,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间,各级政府和农户作为多元利益主体的代表,它们通过政策具体实施,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现,起着催化作用(F2)(图1)。从驱动力的作用而言,退耕还林工程由于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强制的意义,所以趋势动力对退耕还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趋势动力的推动下,即使没有多元主体动力的推动,退耕还林工程也会缓慢推进。也就是说,多元主体推动不能改变退耕还林的本质属性,因此,多元主体动力只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也是效益溢出的过程,只有当效益足够高形成足够的反哺共生力,才可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巩固和发展,也就是说反哺共生力是退耕还林工程生存和成长力(图2)。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退耕还林工程也就是效益决定的动态平衡,在趋势动力推动和多元主体动力的催化下,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6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多百分点,但建设成果能否巩固关键在于效益Q的属性,也即反哺共生力是否存在。为进一步分析,有必要进行实证的思考。   4退耕还林工程驱动力的实证思考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貌兼有平原和丘陵的特点,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为153.6亿t,占安徽省的63%,华东地区的32%,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据1999年统计,因矿产资源开发破坏土地面积621hm2,煤矿开采造成采煤塌陷区面积7262.1hm2,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仅在2002年、2003这头两年里,淮南市坡耕地造林总数相当于过去15年以上的造林总量,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4.1案例概况#p#分页标题#e#   项目区1:大同区上窑镇马岗村退耕还林地0.26hm2(4亩),原水稻田抛荒,2003年起退耕还生态林,种植杨树,株行距2m×3m,稻田土,耕作层薄,种植过于密集,林木长势差,基本属于小径材。农户外地打工,对土地无依赖,无返耕意愿。项目区2:毛集区淮河行洪区退耕还林地2.3hm2(35亩),沙化地,2003年起退耕还生态林,种植杨树,株行距4m×4m,基本属于中径材,外地老板承包,林下养鸡,退耕收益低于农田收益,返耕意愿强。项目区3:凤台县民族乡退耕还林地1333.3hm2(2万亩),坡耕地,土壤贫瘠,2002年退耕还经济林,种植石榴,株行距3m×4m,由于品种不耐运输,病虫害多,经济效益不明显,2008年后大户承包,合作社管理,年净收入48000元/hm2,无返耕意愿。项目区4:潘集区退耕还林地20hm2(300亩),洼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2007年利用退耕调整指标退耕还经济林,种植中山杉,15000株/hm2,公司承包经营,承包费用9000元/hm2,农户自己管护,另外获得劳动收入,暂无返耕意愿。   4.2驱动力对比分析   通过访谈、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将4个项目区的驱动力归纳如表1、表2和表3。   4.3效益变化与演变趋势   通过访谈和其它相关资料,可以对4个项目区的效益变化做出判断。退耕还林初期,在趋势动力和多元化主体动力的作用下,退耕还林达到了较高的初始效益。但在退耕还林进一步实施的过程中,效益在逐渐的降低。从趋势动力角度而言,1997年的黄河断流和1998年的长江洪水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使生态安全成为紧迫性需求,退耕还林工程因此出台,但在粮食产量及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影响下,国家和民众浓厚的粮食情结使得粮食安全需求代替生态安全需求,成为第一需求。从多元主体动力角度而言,退耕还林是在中央政府批准和地方政府推动下迅速大规模扩张,退耕还林为国家消化了大量的粮食库存,但在粮食减产、库存减少等因素的作用下2003年粮食价格的强劲反弹,2004年国家因此大幅削减了退耕指标(从计划400万hm2降为66.7万hm2(1000万亩),中央政府利用退耕还林调整土地种植结构的动力减弱。地方政府利用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的动力前提是中央政府全额买单,国家计划削减后,退耕还林不再是“免费午餐”,地方政府动力也因此减弱。此外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业补贴的实现,农户利用退耕还林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动力也逐渐减弱。从反哺共生力角度而言,效益的减弱使得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着返耕的压力,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强,经济引力越强,返耕的可能性越大。受文化素质和现有经济状况的制约,文化引力对效益影响较弱,而科技引力和制度引力有助于提高效益,降低返耕的可能性,但科技引力主要表现在直接效益。   5结论与讨论   在趋势动力、多元主体驱动力、反哺共生力共同作用下,退耕还林工程通过效益决定机制,形成一种动态平衡。趋势动力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因子,反哺共生力决定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两个力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内生动力,在退耕还林工程的不同时间段分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元主体驱动力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多元利益主体的能量注入,能够加速退耕还林的过程,是一种外生动力。由3种驱动力能量叠加形成的效益是退耕还林工程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当其始终高于返耕效益时,退耕还林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对4个案例的实证分析,证明了退耕还林中,经济引力和对土地的依赖性决定退耕还林的成败。同时制度和科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效益,将成为退耕还林后续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仅从定性的角度对退耕还林的驱动力进行了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这3个驱动力如何更好地量化生成量化模型,有待进一步研究。制度和科技在退耕还林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的量化分析,也将是后续研究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