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生态养殖基底改良

河蟹生态养殖基底改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增大。一味追求高产的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养殖水环境的恶化一旦超过了养殖对象的适应范围,河蟹就会处于应激状态,应激降低了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表现为厌食、体弱、致病、甚至死亡。   一、底质恶化的危害   1.导致“氧债”增加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大量的残饵、粪便、死亡的藻类等都会沉淀在池塘的底部,有些池塘还会使用大量的粪肥或者菜子饼、豆粕用来肥水(但是这些物质大部分都不能被直接利用,要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分解才有部分可用),因而池底有机物含量远远高于水中溶解的有机物,有机物含量过高,导致底质经常发生恶化现象。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质产生发酵作用,产生很多还原性中间产物,这些物质强烈亲氧,当水中有氧时,它们就会与氧结合,从而消耗掉水中的氧气,直至全部被氧化后,水中溶氧才升高。由此可见,要增加底部的溶氧必须把这些能消耗掉氧气的还原性物质给去掉,这就好比把这些“债务”还清后才有可能让池塘底部溶氧提高。这就是所谓的“氧债”。很明显,“氧债”越高,对河蟹的生长就越有威胁。“氧债”的存在是水质恶化、鱼虾浮头缺氧的重要原因。而“氧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底质恶化,池塘中的溶氧至少有54%是被底质消耗掉的。   2.水体有毒物质大大增加   在淤泥较多的池塘中,有机物质也会分解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如氨、硫化氢、甲烷、氢、有机酸、低级胺类、硫醇等。这些物质大多对河蟹有着很大的毒害作用,它们在水中会不断积累,轻则会影响河蟹的生长、饵料系数增大,养殖成本升高;重则引起中毒死亡和泛塘,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常见河蟹上岸边就是底部有害物增多的缘故。   3.pH失衡   在淤泥较多的池塘中,淤泥中有机物会发酵产生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使底质和水质酸化,pH值明显下降。pH值对鱼的呼吸等有很大的影响,当pH值超过适宜限度时,将影响鱼体呼吸,造成新陈代谢下降、生长发育停滞等一系列异常变化。因此,pH值在不适的条件下,即使在富氧水域里也会出现缺氧症状。在有些养殖池塘中,底部酸化程度有时非常严重,这已成为健康养殖的障碍。有时检测水质的pH值很好,殊不知底部的pH值已经很低,而河蟹是在底部活动,有时看到黑鳃、黄鳃,都和pH值过低有关系。   4.有害细菌大量繁殖   一方面水体环境条件的恶化,容易造成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发生病理变化而发病。另一方面,当底质恶化,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水中有害菌的数量达到阈值(106个/毫升)时,养殖动物就可能发病。   5.养殖动物品质不高   底质恶化还会导致养殖的虾蟹发生黑壳或腐壳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有些河蟹黑底板、黄底板,造成售价过低或者有恶臭味影响销售。以上是底质恶化的危害,那么如何判断底质恶化了呢?可以通过观察以下数据来简单判断底质恶化程度。为了避免底质严重恶化,经常改底,尤其是老塘改底会取得很好的收益。其一,溶氧水平低,经常处在2~3毫克/升以下。实践证明这样的低溶氧会对河蟹的生长造成很大危害,比如生长停滞、上岸,甚至窒息死亡。其二,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致命毒性物质含量超标。这些都会对河蟹产生很强的毒性,会严重影响河蟹的健康和生长。其三,其他有机物中间分解产物增多,导致酸性底质出现。可检测底层水pH值。   二、有效管理池塘底质   1.投苗前应彻底清塘和晒塘,清除多余的淤泥。2.养殖过程中,栽种合理的水草。3.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微生物来改良水质和底质。4.经常使用“底安宁”和“底安康”来改善底质。   大量的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池底恶臭)是造成池塘底部“氧债”升高、pH失衡、有毒物质和有害细菌增加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整个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池底恶化轻则使鱼虾蟹摄食量下降乃至停食、蟹类夜间爬上岸、病害发生与蔓延,重则造成鱼虾蟹中毒、泛池,出现大量死亡。鱼虾蟹疾病的暴发、饲料效率不高、养殖成本增加、养殖风险加大等,其直接原因就是水质的恶化,而水质恶化的根本在于底质恶化。由于池塘底部承载了残留饵料、粪便和死亡藻类等大量的有机物,而且,河蟹主要生活的区域为池塘底层区域,因而,底质的好坏大大影响了河蟹能否正常生长。因此,延缓池底“老化”过程,及时改善底质已成为养殖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