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油画创作中的光与色

略谈油画创作中的光与色

1油画创作中的光

十七世纪开始,科学不断的进步,人们对光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光的颜色,牛顿发现了光谱。艺术家们也开始探索在科学上的这一发现,不在因循守旧的只表现固有色而忽略了光照射下的环境色,印象派率先做了尝试终于让人们认识到绘画中光的存在与地位,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光的表现远远的埋没了物体本身的地位,占据了上风,那是光在绘画中的一次解放性的变革。光在油画中有两大方面的具体体现:一是,光体现了物体的存在,也就是说有了光我们才能看见物体的轮廓、明暗、大小、质感,光与形体如影随形。绘画创作也是采用光来进行形体的塑造的,是通过对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造成的明暗变化来表现其立体感的。如果油画只是表现一个物体的轮廓线,那么我们只能说这是在进行装饰绘画的创作称不上是一幅画的油画,是二维的,平面的但如果表现明暗关系,光影效果,那么不仅增加了立体感且有另一番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让观赏者不自觉的发生视觉的错觉,就好比最近几年所流行的三维立体画,使其身临其境,难辨真伪。而且,有了光和光在物体的折射,每一种质感的物体在反射光线时都有其不同的表现,这也是油画创作时区分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即通过对物体受光面局部的观察与描绘,可以充分表现物体的真实质感。第二点,是光与色的关系问题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家都知道光源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没被折射时光是透明的,看起来无色,但经折射后,却是五颜六色的。好比一块白色的衬布,我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就会有很好地发挥空间,因为白色衬布所折射的光线最为丰富。因此印象派画家曾经认为“光既是色”有什么样的光就有什么样的色,光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颜色的变化。看来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知道自然是第一性的,一切创造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但印象派之前人们也只是单单对这个未知的客观世界的探索和研究,是科学驱走了我们人类的无知,但人类其实能够任由无知所宰割的呢?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价值与存在,这种存在感表现在油画上就是人们开始利用光原色为自己情感的表达创立新的方式。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利用光的反射与折射得丰富色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是用语言表达无法比拟的,创作出一幅幅壮丽的史诗,为今天的油画打下基础。我们谈了光,也在第二点里谈到了光色,那么色彩在油画中是怎样被艺术家们所认识和使用的呢?

2油画创作中的色

油画是从西方引进中国的,西方的油画家大多会自己研究颜料的研磨,所以每一位画家的用色都不一样,都有其自己的个性特点。文艺复兴时期油画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色彩在绘画中尤其是油画的地位变得尤其重要。首先矿物质颜料的研磨就是一种艺术,颜色要润且不能过分稀释,艳丽但不能刺眼,稳健而透彻,色彩的搭配更是一门学问。色彩的搭配是赋予创作者的感情在内的,也是观赏者感情刺激的共鸣,色彩搭配有明度、纯度、饱和度的考虑,也有冷暖色调、主色面积大小,对比度和调和度的学问在里面。因此想要掌握好油画的色彩绝非易事,在印象派画家研究环境色之前,油画色彩只有固有色的表现因此更需要油画颜料自身的美感,能将这大自然给予世间的颜色充分表现。油画是明代时期流传到中国的,但和中国画的画法完全不同,聪明的中国人试图找到中西方艺术的结合点,企图能够将油画颜料及颜色运用到中国画里面来,色彩的运用也都偏于中国人的视觉品味,在不断地探索中油画及油画色彩在中国一直处于动荡中求发展,绘画大师们对这一色彩的运用也有诸多争议,直到1977年才真正的开始得到发展,不短的探索让中国人掌握了油画的技巧,掌握了对油画色彩的运用,开创了属于中国人自己风格的油画。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截然不同,中国画的风格亦如此,中国人喜欢在绘画里融汇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对自然、对社会、对自身的赞美或是批判,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华中表达的是意境,在色彩上总是有种迷离的浪漫色彩,诗情伴随着画意。色彩上柔和委婉,不会只考虑毫无感情的光原色和物体的固有色,柔和有亲和力才是中国绘画色彩的主基调。这和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字体是一致的,和谐柔美,共同创造我们的家园,不分民族和人种,热爱和平。

中国油画的创作也是也是基于中国社会的,并高于中国人的生活,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因此绘画创作要回归原始,回归生活,色彩的表现也要和谐的表现现实生活,无论是写实主义还是抽象主义,中国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最引以为傲的,色彩的使用上面也符合人民群众的口味,去除西方的野人味道,吸收西方人的先进科技。为我所用,比如,中国传统的色彩搭配,讲究配合的规律性,一切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先进的中国油画已经打上中国的烙印,被世界认可,这是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开拓的中国绘画在色彩上的新道路,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本文作者:刘莹莹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