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的教学现状

阳光体育的教学现状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并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落实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要措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体现出一种崭新的体育理念,体育成为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阳光体育”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实际上就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一种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一种积极、阳光、乐观、豁达的生活方式。综合相关理论可以为“阳光体育运动”定义为: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最终目标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学校体育活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教师、选运动时间、选运动项目,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重视个性化教学,坚持“身心一统”,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精神、强化规则与纪律意识,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实施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体育教学偏重竞技技术、技能的“体质观”的不足。本文结合排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对如何实施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让排球运动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可以更好的体现其健身价值。   1现阶段高校排球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高校排球课教学实施目的和目标在契合度上不够合理   目前,对高校排球课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认识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教师认为,排球课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有的教师则认为排球课的教学目标是面面俱到;还有的教师认为高校排球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娱乐一下,考试能及格就行。以上认识都有一定的偏颇,这些片面的理解和认识显然不利于提高高校排球课的教学效果。   1.2高校排球课教学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搭配不尽如人意   目前,在高校排球课教学中,投人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学校方面,对运动设施的投人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体育维持费投人与国家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政策方面,把体育教师工作量定得过高,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师方面,总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再加上学校没有什么激励措施,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积极性不高,这样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现阶段高校排球课教师在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等方面较以前有很大改善,但是大部分教师在科学研究以及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很难适应现在大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前沿科学探究等方面的需求。   1.3排球课教学内容和教材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   我国高校排球课教学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重竞技教学内容,单纯强调体育对于促进身体完善发展的意义,忽略了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混淆了体育与运动的概念,导致了体育目标和现实情况相背离。在排球课程教材的编创上,注重课程教材的传统性、继承性、稳定性,对排球课程的科学性、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新思想、新知识吸纳不够。课程教材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观念上滞后于体育新观念的发展。排球课教材编创内容单一,趣味性、娱乐性较差,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大学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习惯的内容体系。   1.4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滞后   当前高校排球课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互割裂。例如,在90分钟排球课教学中,不少时间都花在了组织管理、讲解示范、内容安排等方面,实际用在学生身体活动上的时间是很少的,这不能不使我们在时间利用率上产生极大的忧虑。此外,还存在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老化、简陋,现代信息技术很少使用等问题。   2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解析   2.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2.1.1科学性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并非主观捏造,而是以系统论和课程理论为指导,以《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身心健康为依据,结合大学排球课程实际情况提出并建设的,因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   2.1.2整体性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多种结构要素组成的,这些结构要素并不是互不关联或者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各种结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一个有序的体系,形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   2.1.3效益性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性,其科学性、整体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实效性。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纵横交织的大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能够大大拓宽排球教学的时空与教学渠道,有效地开发课堂与课外排球的功能,并使课内外排球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从而形成排球教学合力,产生最优化的排球教学效益。   2.2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内和课外完善地结合与统一,为学生自学、自练、自我创新、参与竞赛、体现自我价值和培养竞争意识等创造良好的氛围。该模式能体现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所追求的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空间大,弹性强,有利于学生在理想的环境与氛围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对发展其个性、弘扬创新精神起到卓有成效的催化作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为学生提供了个开放式的课外排球活动平台,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锻炼内容,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生机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排球运动需求。#p#分页标题#e#   2.3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评价新体系   传统的排球课程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方法,排球课程的评价指标都是以硬性的指标为主,如身体素质、技能和技术等方面。这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锻炼习惯、体育意识、兴趣爱好和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软性指标涉及的较少,显然不能与时俱进,影响了排球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健康指标、行为指标和情感指标作为排球课教学评价新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3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3.1重视排球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排球课堂教学质量   排球课堂教学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运行的一个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形成健康的体育观,掌握本专项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科学规律的认识水平;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意识和能力等)。在充分发掘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需要,应面向广大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排球课程。即一年级开设排球基础课,主要学习排球运动的起源、特征、健身价值、发展趋势等基础理论知识。实践部分以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基本技术及串联技术的学习为主,辅助以简单的战术训练,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年级开设排球专项课,主要学习排球运动的制胜规律、技战术分析、裁判法等理论知识。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巩固提高各单项技术的串联技术的基础上,主要训练排球的四攻战术系统,提高实战能力。两种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发现法、程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多球教学法等,教学组织以集体授课为主,突出“教”与“学”的互动,培养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更好的参与排球运动打下基础。   3.2建立排球课外俱乐部,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的有机结合   排球课的本质功能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然而,每周2学时的排球课仅90min,如果有效练习密度按45%计算,学生每周排球课上的练习时间不足45而n,这样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难以实现“增强体质”的目的。为了提高排球课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能够保持和发展已获得的排球技能、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排球锻炼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始终不间断地接受排球教育,并对所教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排球课外俱乐部活动,是课内外有机结合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学生每周应至少参加3次以上排球俱乐部的辅导活动,活动时有专门的教师进行辅导,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各种排球技术,举行排球比赛。对于在课外排球俱乐部活动中排球水平提高迅速、技术全面的学生还可以吸收到校排球队,并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的大学生排球比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排球技能、身体素质和锻炼习惯有个持续的动态发展,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加强高校大学生排球协会建设   排球协会一般都是由学生自行筹划组织、自愿参加的。尽管在排球协会中,教师直接参与的指导较少,但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排球组织工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排球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   3.4构建排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   建立排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认识特点,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将排球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课堂与网络互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上学习系统。在网络课程上设置“课程概要”、“课程资源”、“排球理论”、“实践课堂”、“排球宝库”、“最新动态”、“创新技术”和“师生互动”等内容供学生选择和学习。在“课程资源”中,详细介绍排球设施、排球教师的相关情况,使学生对开设排球课的软硬件有较全面的了解。在“课程概要”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排球实践课和理论课教学的具体内容、考试办法和标准。在“实践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个网络远程教学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能够获得排球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动作图解和技术录像,为学生预习、学习排球基本技术提供了便利。排球网上学习系统的建立,为排球教学信息的快速传递、学生需求的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的快速提升、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4结论   4.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整体性、效益性特点,可以使课内和课外完善地结合与统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空间扩大,弹性增强,给学生带来生机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排球运动需求。   4.2实施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现阶段高校排球课教学中存在的实施目的和目标、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的不合理问题。   4.3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除了排球课堂授课以外,还应加强高校大学生排球协会的建设、排球课外俱乐部的建立、排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的构建,结合排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评价新体系,更好的体现出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进而促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