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传统文学及旅游分析

彝族传统文学及旅游分析

本文作者:罗曲 曾明 李平凡 杨甫旺 王明贵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毕节地区研究室

一、建设休闲文化的必要性

为了说明彝文长诗与现代彝族休闲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空闲:是指事情或活动停下来,有了闲暇时间。闲暇:是指闲空,没有事情可做。消遣:把时间度过去,消磨时光。闲:是指没有事情做,没有活动。休闲: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以及相关的行为状态。休闲之事古已有之。《诗•商颂•长发》:“何天之休”。对此郑玄注:“休,美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礼承天之休。”杜预注:“休,福禄也。”《说文解字》说:“休,息止也。从人依木。”闲,过去有范围、限制、约束的意思。《论语•子张》说:“大德不逾闲。”闲通娴,具有娴静、纯洁与安宁之意。现之所以选择“休闲”来描述当今的社会生活,就是由于它不同于闲暇、空闲、消遣。休闲的一般意义指两个方面,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对人遭受的艰辛起补偿作用。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宣泄消解。休闲是社会劳动时间之外的一种活动,是人的精神状态及相关行为的表现。而对于人之生命意义来说,它是一种精神的态度,是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机会和能力,它对于人之成为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并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休闲文化的建设受到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休闲文化,是人在工作、睡眠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之外,将休闲时间自由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也可以理解为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后,为不断满足人类多方面需要而处于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从特点而言,休闲文化具有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活动方式的自我进行性,自娱、自乐、自教的目的性,形式与内容的丰富性、发展性。从功能而言,一是娱乐休息的功能,二是审美和陶冶情操的功能,三是增进知识、技能和智慧的功能,四是抒发情感、发挥才能的功能,第五具有增强体魄的功能。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人类在进入农耕时代时,只有10%的时间用于休闲,当工匠和手工业者们出现时,休闲时间增加到17%。到了蒸汽机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增加到23%。到了20世纪90年代,机械化、电子化的广泛运用,人们已经将生活中41%的时间用于追求娱乐休闲。据国外学者预测,2015年前后,随着知识经济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将有50%的时间用于休闲,发达国家和发达社区将进入休闲经济时代。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彝区与其他地区一样,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可自由支配时间大大增加,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也在不断降低,不再停留在过去的50%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后,必然会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尤其是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国家科技扶贫、建设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的推进,彝族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彝族的职业结构、产业结构、劳动方式、劳动空间、生活方式等方面必然发生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闲暇时间增多。在工作中除了必要社会劳动时间的减少而享受双休日和几个大假外,在彝族中还有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和彝族年也成为地方自治法定的假日,其休假的时间与春节一样。这样,对于彝族社区而言,加上与全国相同的双休日的节假日及“大假黄金周”的114天,全年的法定假日在120天以上,他们一年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闲暇”状态。闲暇时间的增加,又必然会随之出现怎样度过闲暇时间的问题。即出现以什么内容充实闲暇的时间,使人们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方式生活于闲暇时间之中的问题。为此,应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于是,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彝族特色的休闲文化,以充实彝族人的精神生活,使闲暇时间成为提升他们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的重要形式,在新形势下对生活有更高且健康的追求,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否则,人们在无事可做的闲暇时间里,由于缺少或缺乏积极健康的、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及其休闲文化设施而无处可去,无聊至极而出现不该出现的情况(如、吸毒、泛黄等)及由此而引起的其他社会问题。所以,发掘彝族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具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彝文文献长诗,建设彝族休闲文化,对于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的彝族在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他们的闲暇时间充实,从而促进彝区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二、彝文文献长诗是文化休闲旅游的重要开发对象

彝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俗、民族语言和文化传统,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珍品,其中的彝文文献长诗作品,是彝族传统文学中的精华,是彝族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这些长诗,除以民间流传的形式传播外,有的是彝文运用于彝族的社会生活后,彝族知识分子或对民间文学的改编再创作,或以民间文学为素材进行的创作,或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当时彝族社会生活为题材创作的佳作。这些以典籍形式保存下来的彝文文献长诗,涉及到彝族的历史、民俗、伦理、宗教等各个方面,对研究彝族文化,尤其对促进彝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是要离开暂住地而到异地他乡的一种生活体验,而休闲则可以在家中,在自己周边也可以进行。当然,到异地他乡旅游,其内容也包括了享受那里的休闲文化。所以,休闲与旅游往往是不能分离开的。从二者的关系看,离开了休闲内容,旅游就不是一种精神享受,这种旅游活动也会大打折扣,甚至难以开展。虽然休闲有了旅游活动更能体现其价值作用,但没有旅游,休闲活动仍能照旧实行。现代旅游中,人们为了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力,已经开始注重“休闲资源”,提出了“休闲旅游”的概念。休闲旅游是一项综合性较强,以文化为内在驱动力,依靠文化支持、支撑和扩张的文化经济产业。这个产业显著地标识出它强烈的文化底蕴。休闲旅游是文化与产业的高度结合,旅游文化体现在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全过程,是旅游产业整个体系文化的总称。世界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旅游业客源的增长,旅游产品魅力的增强及旅游效益的提高无不与旅游文化发展休戚相关。旅游的文化含量越高,越具有吸引力,产业链增长也越快。而这里所谓的文化含量,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p#分页标题#e#

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的立足之本和生存、发展的“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当今旅游业中具有举足举重的地位。旅游文化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中,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旅游文化的主体,它既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体现、展示民族风情、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等,更需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实质,而这些深层的内涵往往蕴藏在大量的传统文学艺术作品之中。彝文文献长诗可以说是彝民族文化之根的重要体现,负载了丰富了文化内涵,因而在当今休闲旅游开发中,彝文文献长诗无疑是彝族重要人文旅游资源的精髓之一。其实,彝族一些地区在开发彝文长诗作为彝区休闲旅游资源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阿诗玛》是著名的叙事长诗,为整齐的五言诗句,长达1000多行。除众多的彝文手抄本存世之外,还可以口碑的形式在彝族撒尼人民间口耳相传,流传甚广。长诗《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搜集、整理、出版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先后出版过8种版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拍过一部电影,上演过大型舞剧、撒尼剧、花灯剧和歌舞表演,在国外也出版过12种不同版本的《阿诗玛》。无疑,《阿诗玛》作为文学艺术典籍,已经成为中国及世界文学中的瑰宝。今天,人们通过叙事长诗《阿诗玛》或电影《阿诗玛》,认识了石林,认识了石林丰富多姿的彝族撒尼人文化,并把对石林的这种了解和认识转变为一种现实的产业,即旅游文化行为。这表明,彝文文献长诗已经在石林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长诗《阿诗玛》和影视艺术《阿诗玛》的启示

《阿诗玛》已经成为了彝族人的一种标志。一个彝人在北京或上海,当别人问是什么民族时,回答说是彝族,别人会表示不知道;当说是与“阿诗玛”是一个民族时,别人会赞赏地点头。由此,《阿诗玛》在民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是很高的。《阿诗玛》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在于人们对其的成功开发。《阿诗玛》之所以成为中外知名的一个文化品牌,全在于党和政府的文艺政策及职能部门的正确决策和领导。据知名学者杨知勇先生的回忆,早在1945年他就在《阿诗玛》流传之地路南县(现改称石林县)生活过一段时间。当时马识途通过隐蔽于基督教青年会中的地下党员李储文做工作成立了一个圭山工作队,杨知勇先生是筹备人员之一。但是当时他们主要开展培训教师和社会调查工作,没有注意到搜集《阿诗玛》的资料。1950年9月,《诗歌与散文》发表了杨放记录翻译的《阿诗玛》曲谱和部分歌词,引起强烈反响。1953年初,云南军区京剧团作了将阿诗玛故事改编为京剧的尝试,引起有关领导对《阿诗玛》的重视。经当时任云南省委宣传部长的黄铁倡议,组织了由杨知勇先生负责的工作组到圭山地区进行《阿诗玛》的搜集工作,准备将《阿诗玛》改编为歌剧。由于有当年在彝族撒尼人地区做地下工作的深厚群众基础,仅两个半月时间,他们就搜集到有关《阿诗玛》的不同传说20份,300多首民歌,数量众多的民间故事。①1954年1月30日,《云南日报》发表了长诗《阿诗玛》整理本,随后为《西南文艺》、《人民文学》、《新华月报》等刊物转载,并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少儿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以不同的版本出版。接着,先后被译为英、法、德、日、俄、罗马尼亚、泰、世界语等8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国。1964年,海燕电影制片厂根据民间长诗改编摄制了歌剧版《阿诗玛》。

现代大众传媒的传播,使《阿诗玛》走进了千家万户,走出了国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诗玛》成为了一个文化品牌,在新文化生活中不断发挥着作用。后来编导的舞剧《阿诗玛》上演以来,得到各方面好评。首先是在1992年的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中,得奖多项,接着又在中国第三届艺术节上获多项奖项。时间推进到2005年,人们又利用《阿诗玛》这张品牌,编导了电视剧《阿诗玛新传》,引起轰动。②《阿诗玛》的出现,对石林乃至云南的旅游业产生了很大作用,今天云南旅游业迅猛发展,云南旅游的名声越来越大,电影《阿诗玛》功不可没。电影《阿诗玛》无意间扮演了云南文化形象大使的角色。石林县县长、“阿诗玛文化丛书”主编赵德光先生说:“长诗《阿诗玛》的整理出版和电影《阿诗玛》的发行放映,让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民族走向世界,也让世界关注这个民族、这个民族文化、这个民族居住的环境———石林。”云南省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个初步评估,用《阿诗玛》、《五朵金花》片名作商标产生的经济效益,数十年来给云南带来超过1000亿元的收入。长诗《阿诗玛》的翻译整理和电影《阿诗玛》的成功,给我们很多启示。

第一,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民族文化被压制,被埋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阿诗玛》产生于彝族古代社会,千百年来在彝族撒尼人中口耳相传,甚至有彝文记载的文本,但一直处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19世纪,法国传教士保禄•维亚尔到石林传教,曾零散地对《阿诗玛》有所收集、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方面和个人对《阿诗玛》的搜集整理成效显著。到了粉碎,结束极左路线后的1979年,杨知勇等人第二次对《阿诗玛》进行整理。因此,对《阿诗玛》的整理开创了翻译、发掘、整理彝族民间文学的先河。中国民间文艺家研究协会将《阿诗玛》作为《民族文学丛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时,在“序言”中作了高度评价:“发现和整理出《阿诗玛》来,应该说是对我国各民族的巨大贡献,也是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巨大贡献。”事实正是如此,《阿诗玛》的整理和出版,对我国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产生了很明显地推动促进作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艺,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并在民间社会广泛流传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不仅在传统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具有特殊的贡献,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探求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历史上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民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为民族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等,包括传统文艺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可提供很好的借鉴。因此,和其他资源一样,民族传统文艺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宝贵的文化资源,其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p#分页标题#e#

第二,民族传统文化必须提升、转型、重构。《阿诗玛》的整理,采取的方法是“总合”。1953年,黄铁等人将搜集到的20份异文全部打散、拆开,按故事情节分门别类归纳,剔除其“不健康”的部分,集中其精华,而根据突出主题思想、丰富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结构等的需要进行加工、润饰、删节和补足。③据报道,迄今已搜集整理出了40多份原始资料。对《阿诗玛》的搜集、整理,就已经包含着对彝族撒尼人文化的改造与重构,包含着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与汉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接、融合和转换等因素。因为这些搜集整理文本都出于汉族知识分子之手,都不同程度地加入了创作的成分。虽然《阿诗玛》在整理过程中的选择、加工、改造比较明显,如1953年杨知勇等人在石林搜集到的有关阿诗玛的20个文本,都说阿黑与阿诗玛是兄妹关系;1958年至1980年研究者们又搜集到9个文本也说阿黑与阿诗玛是兄妹关系。1955年作为整理者之一的公刘到彝族撒尼人地区住了一个半月,发现民间对阿诗玛与阿黑的关系除了普通兄妹说之外,有传说和风俗证实他们是情侣关系。于是,以后的整理就采用了阿黑与阿诗玛的情侣关系,使故事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阿诗玛》又一次得到提升和重构。又如《阿诗玛》彝文文本稿中的结尾有3种:一是阿诗玛出嫁后不愿在夫家生活,违反了彝族撒尼人传统习俗,神给她惩罚,她终于逃不脱神的主宰;二是阿诗玛留在热布巴拉家,受苦一辈子;三是反抗到底,在路上被害,死后变成回声。整理者从表现阶级对立的立场出发,选择了充满“斗争到底”作为结尾,对阿诗玛作了符合时代叙事话语的重构和塑造。以20世纪50年代整理的长诗《阿诗玛》为基础,以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阿诗玛》为高潮,阿诗玛从西南地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美丽、善良的阿诗玛成了整个彝族人的文化符号。在这一过程中,叙事长诗《阿诗玛》提供了基本素材和基调,汉文化提供了与外部世界对接的语言和效果,源于西方现代文化的电影技术和艺术提供了载体和媒介。因此,原生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实现与汉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接,使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融,经过转化、提升、整合后,并借助强有力的现代媒介,才能重构出符合时代语境的民族文化,并走向世界。

第三,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重塑必须植根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长诗《阿诗玛》的整理者和电影《阿诗玛》编导者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首先,长诗《阿诗玛》和电影《阿诗玛》对撒尼彝人传统文化的发掘和重塑,主要体现在对彝族撒尼人民间口头流传和经籍流传的《阿诗玛》的整理和发掘。《阿诗玛》是撒尼彝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长期以来在撒尼民间口头流传,在毕摩文献中也有记载,深受彝族撒尼人的喜爱和怀念,人们赞美她“千万朵山茶花,你是最美的一朵,千万个撒尼姑娘,你是最好的一个”。因此,长诗的整理和出版,深受读者的喜爱。而拍摄成电影公映,使“阿诗玛”从零星、不完整的民间传说得到艺术化的提升,从而使之成为云南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其次是对撒尼彝人民间音乐、舞蹈和节庆资源的发掘。电影《阿诗玛》把彝族撒尼民间音乐如吹笛、吹唢呐、赛歌、对歌以及舞蹈阿细跳月等有生动的展现,特别是电影《阿诗玛》表现的彝族“火把节”盛况,让人们认识了彝族歌舞、节庆的魅力。再次,是对撒尼彝人美丽、壮观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环境的发掘和宣传。在电影《阿诗玛》的尾声,阿诗玛被洪水淹死,洪水退后从地上钻出石峰,上升的陡岩奇峰屹立成石林,石林因此而来,故而人们把阿诗玛和阿黑的传说看成是石林的传说。对于闻名世界的石林来说,有今天的知名度,不能不提电影《阿诗玛》的贡献。最后,是撒尼彝人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发掘和表现。长诗《阿诗玛》对阿诗玛与阿黑的关系的调整使之更能反映彝族撒尼人的婚俗,同时也满足了戏剧的需要,电影《阿诗玛》使得阿诗玛、阿黑、热布巴拉、阿支等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阿诗玛、阿黑追求幸福,对阻碍其幸福的恶势力坚决反抗。他们追求婚姻自由,并且勇敢地去争取自由,但这样的理想却在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传统观念面前显得势单力薄,以致上演了悲剧性的一幕。阿诗玛和阿黑正是彝族人民在追求幸福和自由中殉道者的化身,也正如此,阿诗玛的故事才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共鸣。

第四,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必须与旅游业相结合。历史发展告诉我们,一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离不开内部或外部的某种“启动力”。云南石林的发展是一条以“阿诗玛”文化为支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旅游促经济社会的道路。石林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地质公园,以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为基础发展旅游业,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连锁反应作用和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先导作用。旅游业在石林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这种“神奇之力”,使它成为石林县开放的代名词。但仅有优势资源而缺乏文化内涵,即没有文化作为资源的支撑,优势资源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石林县正好做到了资源与文化的互动,品牌与资源的共振,阿诗玛文化成为石林旅游业发展之魂。可以说,叙事长诗《阿诗玛》和电影《阿诗玛》为宣传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融合、转变、重构“三重变奏”成功的典范,为石林旅游业发展打下了文化根底。长诗《阿诗玛》和电影《阿诗玛》成为精品、品牌,又给石林旅游发展带来了积极效应,就是借文化宣传了石林,促销了石林;就是借文化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壮大了当地的旅游业;就是借文化重塑了一个地区的形象,一个民族的形象。因此,长诗《阿诗玛》的整理出版,电影《阿诗玛》的发行,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注入旅游业推动石林旅游业发展的连动效应,使彝族撒尼人文化发挥了数千年来未能展现的强力作用,从而使阿诗玛文化成为石林彝族撒尼人文化的象征,成为云南民族文化最响的品牌之一。阿诗玛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及其互动,使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不断光大、系统化和强化,即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留、继承,又符合现代文化发展的要求。这既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光大,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既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又能与现代其他文化相融。在旅游业积极促进和推动阿诗玛文化及品牌重塑的同时,阿诗玛文化又为石林旅游业发展注入了灵魂和动力。文化和旅游,构建起了良性互动的发展链。

由上述可见,《阿诗玛》之所以成为中外知名的一张文化品牌,一是在搜集上有一个好的历史机遇,有党和政府的文艺政策和职能部门的领导重视,且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搜集到理想的资料。二是搜集了丰富的素材版本,为整理提供了好的基础。三是在对《阿诗玛》的改编再创作上,非常成功,使传统的流传于彝族某一区域的长诗作品,成为影视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走出了国门。应当说,这是彝族传统文学作品开发利用于休闲旅游的典型,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文化思想激荡,保持文化的多元化和生态平衡的今天,是值得进一步发扬的。可以这样说,如果将彝文文献精品之作都改编为影视艺术加以传播,对于讲究文化旅游、旅游文化的当今社会,对于发展彝区休闲旅游,促进彝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有益的。#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