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传统节日范例6篇

彝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1

【关键词】彝族腊罗巴文化;彝族;民族传统体育

1.南涧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类型

南涧地区彝族民间形成了像跳火绳、爬油杆、打陀螺、赛马、斗牛、摔跤、蹲斗、磨儿秋、藤秋、射箭等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

跳火绳 :跳火绳是彝族独特的一项竞技活动,多在节日之夜举行。

爬油杆 :爬油杆是云南姚安彝乡的一项民间竞技活动,每逢男婚女嫁的日子,就由男家事先载好一棵高而滑的松树杆,剥下树皮,在杆上扎几道浸过油的油纸。由女方的兄弟或表兄弟中推选一个能爬上杆顶,则男方主婚人要饮清酒一杯表示祝贺。打陀螺 :打陀螺是流传较广的彝族民间竞技活动。赛马 :一般在场坝上开辟椭圆形马道进行赛马比赛。

斗牛 :云南路南撒尼彝人的斗牛独具特色。每年过火把节都要举行斗牛比赛。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半牛大会,并选出膘肥体壮的牛牵至会场,乡民们穿红着绿前来观看。

摔跤 :摔跤是彝族地区最为普遍的节日竞技活动内容,彝族摔跤的历史相当久远,形式别具特色。彝式摔跤有不同的类别和摔法。

射箭 :射箭一般在节日、庆祝丰收时举行。

磨儿秋 :也称为“磨担秋”、“打磨秋”、和“转转秋”,是彝族传统的娱乐竞技活动之一,一般在年节或火把节时举行。

藤秋 :住在山区的彝民在深涧相隔、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供暖 画于古树老藤荡过深壑,由此产生了藤秋这项民间竞技活动。

跳水牛 :即在水牛行走时起步助跑,横跃牛背,类似跳木马。只有具有娴熟的技巧和很好的弹跳力的选手,才有希望获胜。

2.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

2.1民族性

不少彝族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彝族腊罗巴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反映着彝族的祖先图腾崇拜、宗族祭祀、生产生活习俗等,具有非常强的本民族文化特色。

2.2艺术性

彝族不少传统体育项目有文艺元素植入,载歌载舞的,艺术表现力特别强,具有很

好的观赏价值。

2.3节庆性

彝族的节日文化非常丰富,众多的节日多源于祖先崇拜和劳动,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4健身、娱乐性

不少彝族传统体育活动带有游戏性,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的闲暇时间里经常参与的项目,有很强的健身、娱乐功能。

3.彝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彝族族传统体育具有多重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出了新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3.1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如开发得当,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3.2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独特作用

少数民族节庆体育是和密切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形式,对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3.3彝族传统体育是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少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最古老的彝族文化,一直到今天都是彝族传统文化构成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彝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具有深刻的彝族文化内涵,对其文化传承起着非常有效的作用。

4.南涧彝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的问题

(1)民族化相互交融使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冲击。

(2)政府重视不够,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还处于自发自生为主。

(3)研究发掘工作滞后,部分腊罗巴彝族文化在消失。

(4)发展腊罗巴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资金短缺。

5.结论

(1)南涧彝族地区的地缘关系、经济方式。腊罗巴文化为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构建了支撑平台。为南涧彝族群众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运行环境。

(2)南涧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目的在于扩大民族文化交流,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重视区域因素,加强民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可视为南涧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最终演化参与的直接诱因,宗教因素的积极吸纳是促使南涧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南涧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成因方面更为贴近现实生活的一面。

(3)在南涧彝族山区自发组织参与占主导地位,政府行为低;在城区政府行为为主导。地缘关系的生活风情;经济式的活动场所所需;点缀民族节日的时间安排;民族风情浓郁的活动项目等是南涧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

(4)群众对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希望得到政府重视,可具体视为增加传统体育活动经费,改善传统体育活动锻炼的环境,提高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的条件,保证参与的时间。

(5)制定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政策法规是南涧彝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首选因素,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改造、规范,优选有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立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专门机构,加强民族体育人才的培养,这种建设性要求与愿望,对今后民族体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极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思永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西南大学出版社.

[2]白兴发.《彝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

[3]《云南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2

楚雄州山峦叠嶂,秀水环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块古老、神奇、美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楚雄古称“威楚”,为楚将“庄F开滇”而得名,取楚地雄威震边陲之意。

楚雄被誉为“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楚雄州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底蕴厚实,境内的元谋土林、武定狮子山,禄丰世界恐龙谷,楚雄彝人古镇、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楚雄州博物馆和紫溪山部级森林公园都是著名的旅游景区。

楚雄是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全国近900万彝族同胞中,六大方言区、所有的支系在彝州都能看到。彝族的星象文化、祭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歌舞文化博大精深;创世史诗《查姆》、《梅葛》是彝族文化的瑰宝;卷轶浩繁的彝族经典古籍和数量众多的图腾遗迹,堪称世界记忆遗产;浓郁的彝族风情和璀璨夺目的彝族文化是炎黄子孙的共同骄傲。古老神奇的威楚文化和彝族文化、虎与火的图腾崇拜,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绚烂多姿的民族歌舞、缤纷艳丽的民族服饰、丰富独特的彝族饮食、世代传承的彝族语言文字、日益普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以及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彝族传统火把节,共同构成了风情浓郁、独具特色的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美丽画卷。

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是彝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滇中腹地,是省会昆明通往滇西各地州及南亚和西亚各国的交通要塞,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全市国土面积4433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5个乡镇、153个村(居)委会,居住有汉、彝、回、白、苗等22个民族,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52.14万人。

这里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历史悠久,彝族文化底蕴深远醇厚,民族风情浓郁,享有铜鼓编钟之乡、彝族文化大观园、彝族医药发源地和茶花之乡的美誉。

这里交通区位优越,彝族文化底蕴深厚,古朴原初,彝族的祭祀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彝药文化、星象文化不仅保存得比较完整,而且散布于彝族村寨。市府鹿城到处洋溢着浓厚的彝族文化氛围,历年都作为楚雄彝族火把节的主会场。按照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的要求,楚雄市正全力打造以彝人古镇为龙头的西北片区、大紫溪山片区、彝海公园片区、情人谷片区“四位一体”的部级旅游度假区,真正实现楚雄旅游定位从集散地向目的地转变。

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象征,是彝族传统中最为重要、最盛大的年节。它不仅包涵了彝族的火崇拜、原始崇拜以及歌、舞、乐等诸多文化现象,同时还包涵了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习俗、禁忌习俗、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火把节是彝族原始宗教传承的舞台,彝族歌舞、服饰、饮食展示的平台,其内涵积淀深厚,外延宽泛,包容了彝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农耕文化、星象文化、祭祀文化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活化石。

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每年农历6月24日开始,为期3天。节日期间,彝族村寨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邪除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3

【关键词】黑彝;传统文化;挖掘保护

【作者简介】覃利娟,广西卫生职业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2-0102-02

2002年,一个民俗文化商人在隆林德峨乡田坝村用200元人民币收到了一条破旧不堪的蜡染绣花百褶裙,然后又以2500美元卖给了一个日本民俗博物馆。这是一条全手工做的裙子,完成于20世纪20年代。按照当地风俗,苗民们将已故祖先的衣物挂在猪栏上,用以辟邪,祈求祖先保佑儿孙和六畜兴旺。后经民俗工艺品专家鉴定,这条裙子是迄今为止最有收藏和研究价值的苗族民间服饰文化精品。可惜的是隆林的后世子孙再要看到这条裙子,就要远渡重洋才能观瞻其风采了。这条被买走的百褶裙虽是个案,但类似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如在古老而又独具民族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木楼边矗立起越来越多刺目的白色水泥小楼,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看到的的绚烂的少数民族服装等等,逐渐消失的民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也激发了人们抢救广西民族民俗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关于广西隆林德峨乡黑彝的传统文化的挖掘

隆林,是广西乃至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由于其民间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据悉,至2011年,隆林全县总人口40万,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1.2%,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独特而又绚烂的传统文化。2007年,隆林“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继而又有“颠罗颠罗那”壮族歌会习俗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隆林德峨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苗族歌舞之乡”。在隆林县的4个少数民族中,对苗族、壮族的文化研究相对比较深入透彻。对彝族、仫佬族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可见一斑。

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广西彝族人口共计0.7万多人,其中居住在隆林县的彝族就有4403人,且主要集中在德峨乡。按当地习惯,彝族可分为黑彝、白彝、红彝3种f这里主要是按衣饰分,而不是等级意义上的黑彝、白彝之分),居住在隆林、西林县(自治县)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主要聚居在隆林县德峨乡。一般认为,他们不是土著居民,而是迁徙而来。对于广西黑彝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在此定居繁衍,目前,学术界还有很多争议。根据其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史料及当地的一些传说,广西黑彝的来源,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说是古代氏羌后裔。其先祖曾在四川省的邓都(今大凉山地区西昌一带)、贵州省的乌蒙和云南省的滇南等地区,这个观点得到较多的文字资料的证实。迁徙时间一般认为在蜀汉时期或更早,还有一部分于唐宋时期进入广西。至今,他们的服装和风俗习惯,仍与四川省大凉山、贵州省黔西北和云南省楚雄、大理等地区的彝族相同或相近:语言也基本相通,可以用于基本交际。

二说“广西隆林的彝族与云南省东川、会泽、宣威、沾益、曲靖一带的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滇西;刘锡蕃在其《岭表纪蛮》中论述,大约在三国的诸葛亮时代,广西那坡县一带就有彝族迁入,在唐朝、宋朝又有一部分彝族从贵州、云南省陆续迁入广西,最迟到明代初期进入隆林一带。

三说来自于江西湖广,也有说是云南省迤西,不过这种说法主要限于传说,没有充分的史料记载。

由此可见,居住在广西的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迁入广西的彝族,有以下特点:

一是多在偏远的高山峻岭安营扎寨,由于居住位置边远,交通很不方便,因此,与外界沟通较少,故而保持着比较原生态的云南、贵州省彝族的文化传统及民族特色。

二是迁入广西后。他们与当地的壮族、苗族、仫佬族和汉族和睦相处、互相渗透,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

由于史料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隆林彝族渊源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定论,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这种状态正说明隆林彝族历史之悠久。目前,对于广西彝族的研究,就笔者所能够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隆林县彝族的渊源、支系发展。(2)面临濒危边缘的隆林彝族的毕摩文化研究。(3)关于隆林彝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研究。(4)对隆林彝族民俗的一些具体研究,如火把节、饮食文化等。

而对于隆林黑彝的传统文化挖掘目前还是笼统的、介绍层面的、缺乏针对性的且是不成系统的。对其全面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系统全面研究广西隆林德峨黑彝的传统文化,可从以下7个方面入手:(1)宗教文化:德峨黑彝的,如毕摩文化;(2)节庆文化:如彝族特有的火把节、跳公节、护林节,它与白彝、花彝的区别;(3)风俗文化:如彝族特有的婚丧嫁娶的风俗,它与白彝、花彝的区别:(4)服饰文化:德峨黑彝的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服饰特点极其发展演变;(5)饮食文化:德峨黑彝特有的饮食、特色小吃及基本做法;(6)建筑文化:德峨黑彝的建筑特点及发展变化;(7)道德文化:德峨黑彝的行为规范。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4

【关键词】彝族民俗;变迁;现代化;调适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149-5

在当代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中,一些民族传统习俗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正在逐渐消失,淹没在现代文明的大海中;一些民族传统习俗因与现代化相互调适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彝族文化是我国古老的特色民族文化之一,正确认识彝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位置,把握时展的脉络,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拟以凉山彝族为例,对彝族传统习俗的变迁及其与现代化的调适问题进行探讨。

一、彝族传统习俗的变迁

民族传统习俗具有传承性和变迁性,其传承主要通过语言、仪式、习惯等形式将民族传统习俗世代积累和传播,变迁则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文化交往的需要对原有文化传统习俗进行调整和变革并使之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传承和变迁也就相伴而行,没有传承,传统习俗便不能积累和传播并会走向消失;不适时变迁,传统习俗会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自我灭失。所以,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变迁的关系,是民族传统习俗走向现代化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彝族地区原有的不同社会形态开始被纳入统一的国家制度内,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彝族传统习俗在国家意识形态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迁。在彝族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变迁中,国家意识形态和制度选择对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民主改革期间,国家提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获得少数民族的认同与支持。到了“”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民族消亡是个短暂过程,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即将来临,因而不重视民族差别和民族认同,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禁止和破坏。改革开放后,民族政策重新得到落实,国家进一步强调尊重和保护民族传统习俗,提倡在尊重少数民族意愿的前提下移风易俗,改革落后习俗使之适应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彝族地区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渗透,彝族古老的传统习俗发生了剧大变化,其变迁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一些传统习俗随着民族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逐渐被革除或自然消失,但部分落后习俗依然保持。彝族的许多落后习俗主要表现在一些陈旧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婚姻习俗上。如解放前凉山彝族地区还保留着刀耕火种、席地而睡、不讲卫生等生产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凉山彝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许多落后的生产生活习俗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而逐渐被革除。但由于传统习惯的根深蒂固,农村地区在婚姻习俗上长期保留着抢婚、订娃娃亲、早婚和等级婚姻等落后习俗。这些落后的婚姻习俗大多以两性的不平等为基础,以牺牲妇女的人格尊严和利益为代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依照《婚姻法》实行婚姻制度改革,上述陈旧的婚姻习俗总体上逐渐消失,但早婚、娃娃亲和婚姻买卖等传统婚姻习俗在一些边远彝族村寨还有一定市场。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5

彝族历史悠久,源于我国古代的氏羌人,与唐宋时的乌蛮有渊源关系,元明以来称“罗罗”或“倮倮”,有的地区还自称“诺苏”、“米撒”、“撒民”、“阿细”等。

彝族具有悠久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又有自己的民族文学彝文,史称“爨文”,又称“韪书”,并有历史、哲学、历法、谱牒、文学、医药、宗教等文献。同时还有自己的民族历法彝历、自己的民族的医药学彝医等等。

彝族的最大聚居地,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其余则大分散、小聚居于川、滇、黔、桂等地。在国外,缅甸、越南、泰国等国家亦有分部。

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亮点多多,成为我国各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便自然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课题。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实践与理性思考,对这重要课题发表几点探讨性意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继承文化传统的战略意义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继承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当前与未来的战略意义,这正如20世纪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克拉克洪所说:“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①

2.两个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多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来文化、商业文化、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受到严峻的挑战,有的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对它们的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很好地保护它们,势必影响到两个文明建设。

二、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1.彝剧。彝剧是彝族的民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大姚一带民族聚居区。由彝族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发展而成。原名“撒尼剧”,1958年定今名。今知最早剧目为清乾隆时的《阿佐分家》。音乐唱腔以《梅格调》为主,伴奏乐器以笛、三弦、芦笙为主,表演较为简单。

2.阿细跳月。阿细跳月即彝族跳月,因为彝族有“阿细”之别称,故名。系彝族的民间舞蹈。民族特色鲜明。

3.朵乐荷。朵乐荷是彝族的民间舞蹈中的女子群舞。民族特色亦十分鲜明。

4.口弦。口弦是彝族的民族器乐,按制作材料分为竹质与铜质两种,铜口弦又分为二弦、三弦、四弦、五弦等,均以口弦之片数命名。属于呐吹奏,民族特色浓郁。

5.高腔。高腔为彝族民歌中的山歌,是男子放牧时思念故乡、亲友时所唱。

6.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属节庆文化范畴。每年公历7月20日左右活动,既是庆祝丰收的节日,又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节日。活动内容主要有:斗牛、斗羊、斗鸡、选美等。

7.苏尼。苏尼是彝族民间的一种宗教活动,以祭祀、驱邪为特点。

8.达体舞。达体舞为彝族民间自娱性群体舞。

上述项目,有的已列入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均需大量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

三、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措施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采取必要的工作日程,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切实的保证。其二,文化主管部门抓实抓细,常抓不懈。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建立文化档案,举办传承培训班。抓好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等工作,如录音、录像、文字、曲谱、照片等资料,务须收集齐全完整。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6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