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特色茶文化的发掘

庐山特色茶文化的发掘

 

庐山云雾茶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之一。1959年委员长在庐山参加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期间,品尝庐山云雾茶赞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波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如此美誉来源于庐山云雾茶的品质。茶叶的品质是指茶叶的卫生指标和物质理化指标呈现出来的感官品质。即茶叶品质指标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等为主体的卫生指标,茶多酚、水浸出物、粗纤维、水分、总灰分等为主体的理化指标,以及茶叶的色、香、味、形等品质因子综合反映的感官品质指标等。茶叶卫生指标非常重要,所有茶叶产品都必须首先满足最低门槛的卫生标准要求才能进入市场。庐山云雾茶的优秀品质是庐山特色茶文化加上庐山云雾茶“味醇、色秀、香馨、液清”的独特卫生理化感官品质的综合表现,成为优秀精神文化品质与优良物质理化品质相辅相成的部级传统名茶必须拥有的全质特征。   一、发掘庐山特色茶文化重要性   (一)庐山特色茶文化是庐山云雾茶品质的灵魂   庐山作为千古人文圣山,胜名于儒释道三家文化畅融,而庐山特色茶文化更是释家禅茶文化、道家仙茶文化和儒家雅茶文化水乳交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庐山特色茶文化作为庐山云雾茶的魂魄,与庐山云雾茶的清香和高雅相结合,完善和丰富了二十一世纪中国茶文化的新格局、新内容,成为刻画九江庐山云雾茶休闲、时尚、审美、鉴赏、健康、养生、长寿等优秀品质的重要形象,对促进庐山云雾茶成为提升九江魅力城市的代言形象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文化和经济意义。   (二)庐山特色茶文化有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   庐山特色茶文化秉承着中国茶文化天和、地和、人和、宇宙万事万物有机统一的“和谐”精神,倡导生活,凝聚文化。一个人养成喝庐山云雾茶的习惯,则收获的是修身养性,淡定心境;一个家庭坚持喝庐山云雾茶,则家人和睦,家庭美满;一个单位坚持普及庐山云雾茶,则同志间相敬如宾,组织间拥有相当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庐山特色茶文化用来提炼中国茶文化精神“和”心理念,有利于指导九江区域乃至全国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   (三)庐山特色茶文化是促进九江茶产业和茶经济融入国际化进程的媒介   在中国向世界推进茶文化和茶经济发展进程中,宏扬庐山特色茶文化和恢复九江品茶市场,可促使内外不同肤色的人们饮茶走向品茶,促使西方国家从喝袋泡茶进步到追求茶叶色香味形的品茶阶段,促进世界爱茶的人们来到九江从古到今地享用和品味庐山云雾茶,在品茗中感受心境畅远,升华人生,庐山特色茶文化和世界茶文化的与时俱进,促进庐山云雾茶国际化大发展,为推进“茶为国饮”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九江应有的贡献。   (四)庐山特色茶文化是促进科研人员培育庐   山云雾茶新品种、优化历史名茶种类的动力茶文化是茶树栽培、茶叶生产和茶艺、品饮等构成的系列有机整体。弘扬庐山特色茶文化可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茶融入特定理念。可定期举办“庐山云雾茶茶文化交流会”,推广庐山云雾茶品牌理念,培育庐山云雾茶精品;促进科技人员培育新品种、优化历史名茶种,为发展茶饮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含量高、优质优价、绿色环保、颇具市埸竞争力的新茶品;促进九江品茶市场开发,优化庐山云雾茶经营模式,加快九江茶产业支柱经济的发展。   二、发掘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   文化是庐山之魂,庐山特色茶文化则是庐山云雾茶品质之魂。从东汉起儒、释、道三家文化就交融五百里庐山,最为出名的是以东林寺、栖贤寺、诺那塔院为代表的中国佛教文化,以简寂观、太平宫、仙人洞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白鹿洞、濂溪书院、桃花源、庐山草堂为代表的儒教文化,相处和谐,主流融合,形成了庐山文化坚实的发展基础。庐山云雾茶文化则融汇九江庐山的佛家、道家和儒家思想文化宝库,互相渗透、互相同化,促使中国茶文化发祥于九江,形成了“三教一体”的“六好”特色,即“好茶、好泉水、好茶具、好人、好环境、好心情”茶水交融的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   (一)庐山特色茶文化之“好茶”   庐山特色茶文化之“好茶”的体现:庐山云雾茶即是品质上好的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又是社会公认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庐山云雾茶主产区,高耸于江湖之间。茶区土壤为酸性壤土,年平均气温11.5℃,年隆雨量1967.7毫米,年雾日190.6天,茶季相对湿度80%以上;庐山主峰海拔1543米,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林木茂密,泉水涌流,云雾弥漫,山中温差大,光照透过云层照在茶树上,非常有利于茶叶的芳香物质合成,使得庐山云雾茶有着“色香幽细比兰花”之喻。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以及优良的群种,耐寒性强,发芽整齐,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随海拔增高,鲜叶开采时间在“五一”节前后,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保持鲜叶纯净,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茶品,使得庐山云雾茶位入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列,拥有极度的殊荣。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庐山云雾茶产区内茶园依靠科技力量达到无公害茶园的标准,均通过QS认证以及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4月底,在中国(新昌)国际茶业博览会暨201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会上,庐山云雾茶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可达10.99亿元,在113个所评估茶叶品牌中名列第13位。庐山云雾茶是品质上好的历史悠久的“好茶”,以此为基础的庐山特色的茶文化则更具有畅融三家独特“好茶”的茶文化魅力。“茶禅一味”源于九江庐山。《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僧侣们攀危崖采摘具上好品质的庐山野茶。《庐山小志》记载:晋朝以来,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植。东晋时庐山野茶虽丰富,但常年供东林寺千人“事远”座前吟佛诵经的饮用仍是不足,所以慧远法师带领僧众出坡(僧人劳动称出坡)“道树移栽”庐山茶,用茶园边一个自然堰口“茶园堰”里的水浇灌茶树(现有“茶园堰”遗址)。慧远大师将此茶命名为“五净心茶”。唐朝日本天台宗先后三次派人到东林寺学佛取经时带到日本的“五净心茶”至今不衰[1]。#p#分页标题#e#   五代南唐阳宰李中在《寄庐山白大师》中赞美庐山云雾茶是“泉美茶香异”。白居易诗赞:“匡庐云雾窟,云蒸翠茶复。春来幽香似,岩泉蕊独浓。”茶圣陆羽在庐山南麓观音桥栖贤寺招隐泉旁隐居煮饮庐山云雾茶。《庐山志》载“宋太平兴国(公元997—984年宋代第二个年号)中,庐山例贡茶”。北宋黄庭坚赞美曰“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皑霏霏雪不如。”《九江府志》记载:“茶出于德安、瑞昌、彭泽,唯庐山所产,味香可啜。该山,尤以云雾茶为最惜,不可多得耳。”宋代丞相周必大赞叹“谈薄村村酒,甘香院院茶”。他还在《庐山录》中记载庐山“激水碓茶资其利。”用庐山溪水推动水碓自动舂捣末状庐山云雾茶做团茶,表明庐山云雾团茶是中国宋代的自动化机制茶。庐山水碓至民国仍存“共一百八联,每联两碓。”至今庐山天下第六泉附近村庄中还可见利用山溪水作动力的古老水碓。散茶倡导源于九江。元末明初,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屯兵在九江庐山天池峰附近,由于转战条件有限,无法煎煮茶叶,就将庐山云雾散茶用开水冲泡饮,他发现泡茶的味道香甜醇郁,而且可以观茶形、赏茶色、闻茶香、品茶味,别有情趣。建立明朝后,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倡导散茶,茶叶的加工方法就由“蒸青”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从煮饮变为泡饮,使人们获得了清饮所带来的茶之真味。清朝黄守羲在《匡庐游录》中说:“一心(庐山白石庵老僧)云,山中无别产,衣食取办于茶,…其在最高者为云雾茶,此间名品也。白香山(白居易)药圃茶园为产业,倍非虚语。”清代李绂在《六过庐山记》说:“山中皆种茶,循茶径而直下清溪,……僧以所携瓶盎,就桥下吸泉,置石隙间。拾枯枝煮泉,采林间新茶烹之,泉冽茶香,风味佳绝”。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也评价庐山云雾茶范畴的九江修水宁红茶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先有宁红,后有祁红”。1914年“宁红极品白字号太子茶”参加上海茶赛会,每磅售价48两白银,获五国外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奖匾,并在外贸销售中享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尊荣。现今庐山筛选出“露雨”、“七尖兰”、“碧绿”、“松柏”等品牌的庐山云雾茶是具有“香细如幽兰”花香的上好品质茶叶。庐山云雾茶广义好茶品质是庐山特色茶文化的重要基础。   (二)庐山特色茶文化之“好泉水”   水是茶之母,明代文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而“水甜幽泉霜雪魂,茶香高山之雾质”是茶圣陆羽《茶经》“名茶还须好水泡”名句的最好例证,更是庐山云雾茶与庐山好泉水密不可分的真实写照。陆羽在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品尝了各地的碧水清泉后,将宜泡茶的“好水”评价为“山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并按冲出茶水的美味程度,评论天下宜茶的好水有二十个,排列前十名中的谷帘泉水、招隐泉水和天池泉水均在九江庐山。庐山康王谷中的“谷帘泉水”被陆羽确认为“天下第一泉”。谷帘泉水具有清、冷、香、柔、甘、净、不噎人和可预防疾病八大优点。南宋庐山高道“太乙真人”白玉蟾,理学大师朱熹,丞相王禹?,精通茶道的品茗高手苏轼、陆游、张之洞等也都考究过谷帘泉水,吟诗作赋赞誉谷帘泉水不愧为宜茶的天下第一泉!庐山栖贤寺观音桥边的“招隐泉水”为裂隙泉,泉水自基岩裂隙中流出,色清如碧、味甘如饴,长流不竭,被陆羽评为宜茶“天下第六泉”。庐山天池峰山顶小天池泉水以海拔1213米庐山第八高峰山巅小池得名,水质清澈,久旱不涸,久雨不溢,自古蔚为奇观,被陆羽确认为“天下第十泉”。品尝用第六泉、第十泉水沏泡的庐山云雾茶令人清香留颊,心旷神怡。现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茶人来到九江庐山都要带一些庐山泉水返程,大有不饮庐山云雾茶水非好汉的境地。不仅如此,庐山东林寺中的“聪明泉”和“观音泉”水;归宗寺后的“玉帘泉”水;万杉寺后的“散珠泉”水;栖贤寺后的“飞锡泉”和寺东“橹断泉”水;庐山仙人洞中的“一滴泉”水和其下院庐山莲花洞报恩观中的“涌恩泉”水;简寂观的“双瀑泉”水;董奉杏林的“香泉”水;卧龙岗的“卧龙泉”水;方桥下的“潭泉”水;冰玉涧的“冰玉泉”和“灵秀泉”水;横塘的“玉井泉”水;白鹿洞书院的“圣泽泉”[2]水和白鹿洞后山的“折桂泉”水;香炉峰下城灵寺后的“报春泉”水等山泉;水体洁净,水温四季不变且流量稳定,符合泉源活、泉质清、泉味甘、泉温冽、泉水轻的宜茶上好佳泉标准。特别是莲花洞的“涌恩泉”水经过庐山茶人科学送检,其水质比现今农夫山泉商品水更佳。在陆羽之后也有一些帝王将相、才子名流都品评过天下宜茶之水排名,但都不能动摇陆羽茶圣作出的庐山泉水是宜茶“好水”的专家评价。庐山好泉水的地位是庐山特色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庐山特色茶文化之“好茶具”   古今茶人历来器重茶具。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赏心悦目的好茶具,以增加茶艺兴趣和享受。唐代斐汶在《茶述》中说:“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告诉我们品茶风气和茶文化起源于东晋盛于唐。2005年庐山东林寺在修建寮房时出土一批的东晋茶具“青釉瓷盏”、“青釉水孟”、“陶盏”和“锡壶”等物证庐山特色茶文化的好茶具在东晋就形成高档茶具系列,更展示晋代东林寺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九江是好茶具的重要出产和传播的基础之地。作为“中国的白金”的景德镇好茶具与九江是密不可分的。一是景德镇好茶具是用九江星子县的高岭土为原料制作的;二是景德镇好茶具是九江都昌县的陶瓷工人生产的,明清以来景德镇的窑业,从窑砖、挛砖、满窑到烧窑几乎全为都昌人专业,尤其是白坯成瓷的重要行当的把桩(烧窑看火人的俗称)更是都昌人父传子的手艺;三是景德镇好茶具由九江水运通道存储和外销的,蒋彝在《儿时琐记•我的故乡》中说:“几百年来,景德镇的瓷器都是经过九江这个口岸销售到中国各地以至世界各地。”[3]好茶具在庐山特色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p#分页标题#e#   (四)庐山特色茶文化之“好人”   好茶、好水和好茶具需要有好人来品饮和欣赏。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俭朴之美德,不单纯将饮茶看成仅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而是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追求真善美的境界风尚。庐山是是佛家的修行净土、道家的洞天福地、儒家的风水田园。庐山特色的茶文化,以起点早,品味高吸引大批的大师高道、先贤往哲、文人雅士在庐山读学品饮、隐居修行,促进了庐山特色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汉末三国时闽籍道医董奉在庐山“奉天地顺五行”济世救人几十年,达到了修道从医无为而为的最高境界,为回报救治之恩,人们以董奉施医居所为中心向周边延展种植“杏树”,日久郁然成“杏林”,这个“杏林”是银杏林,银杏药食兼优可养生延年,银杏叶更是上好的药茶。现今庐山杏林还存活有1600年的古银杏树“公孙长老”[4]。晋代慧远、陆修静、陶渊明,及白莲社十八高贤等名僧名道名士在东林寺常“话茶吟诗,叙事谈经”,致有著名“虎溪三笑”传世美谈。东晋时期的归隐文化和释、道文化相融和,开始将庐山特色茶文化由繁衍推向普及。唐代白居易在庐山香庐峰下结草堂种植茶园。历朝历代中,陆羽、王羲之、谢灵运、李白、张?、杜牧、孟浩然、王昌龄、杜甫、杜荀鹤、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欧阳修、周敦颐、黄庭坚、苏东坡、周必大、陆游、朱熹、陈三立、、、、、吴觉农、陈椽等文人雅士、茶圣、领袖们都到过庐山“泉远携茶看,峰高结伴登”与庐山文化和庐山云雾茶结缘。从古至今庐山茶文化畅融儒释道教三家“好人”独特魅力更比比皆是,对世界茶文化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在2007年11月1在东林寺举行的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汇集中国、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地的茶学和茶文化专家、佛门高僧、仙家高道、茶界人士,品味晋代陶器茶具、庐山泉水和庐山云雾茶,感悟庐山特色茶文化“好人”的深远内涵。   (五)庐山特色茶文化之“好环境”   1.九江庐山在历朝历代都有着种茶和管理的良好环境   唐代官府提倡种茶,使得九江种茶、饮茶成风。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庐山以“药圃茶园为产业”种植茶叶。“唐“贞观”年间,江州治以北有一条长达二里的街道,为茶叶集散地的场所。当时九江瑞昌县不少农户“不种五谷,专业种茶”。唐“开元”至天宝年间,九江、洪州、南康、浮梁、祁门等地就是重要的产茶区域,都依赖水运之便,江南大批茶叶集中在江州,待舟运往汉口后再转运洛阳。《琵琶行》诗中就清楚地叙述了商人采购茶叶通过九江转口销售的事情。宋史《食货志》记载:“宋代全国产茶地共有三十七州六军。而江西各州、军都种植茶叶,其中……江州(现今九江)茶的产量在南宋初年为一百四十六万斤。颇为丰厚。”《浔阳?醢》记载从宋代开始“江州德化令监兴国茶场”、“宋隆兴元年置江州会子务”、建炎三年(1129年)置“茶盐合同场于江州”,由朝廷直接派出官员或委任地方官征兼管茶政,收茶叶税并对茶市管理。元朝借鉴宋代经验对茶叶实行的一系列生产和贸易制度,“至元十七年置茶都转运司于九江,总江淮荆湖广之税”,因此江州茶税收入成为元朝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明清两朝政府在九江设有“批茶引所”,征收茶税和管理茶叶运输与买卖,成为茶叶的集散地。清同治末年至民国初年的五十年间,九江茶叶集散地进入鼎盛时期,江西的四个茶区(即修水茶区、浮梁茶区、河玉茶区和德兴茶区)五十余县种植茶树面积约一百万亩的茶叶生产量主要从九江茶市出口外销,九江成为“集四海之珍茗,会天下之大贾”的中国三大茶市中的通商最便利的首选之地。新中国以后九江把发展茶叶作为开拓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产业来抓,茶叶生产生机勃勃,不仅提供大批茶叶内销,而且出口苏联、法国、美国、荷兰、日本和港、澳、台地区。   2.九江庐山是品茗的风水宝地   庐山是禅茶的一味乐土,推崇佛家的内敛、喜平和淡定。慧远大师在《庐山略记》笔录庐山美景构成绝美的禅定茶缘环境。宋代著名画家李伯时(号龙眠)的《李龙眠莲社十八贤图》中,就有东林寺慧远大师与其三十二贤徒中十八贤的烹茶品饮场面。历史上各地高僧均以到九江东林寺聪明泉饮茶论禅为荣,留下无数精彩诗篇。现代庐山诺那塔院秉承传统禅文化和茶文化的精髓,也以“禅茶一味”为理念,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庐山禅茶会。庐山是仙茶的洞天福地,崇尚道家的自然、平朴和虚无。在山南的简寂观、山北的太平宫、山上的仙人洞,面临前陈巨壑,积水浮天,物色盈眸,烟霞满瞩,幽栖和归真的品茗圣地。太虚观、白云馆、朝真馆、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六朝松等,雄伟壮观,满目葱茏,青幽宜人的赏茗雅地,形成道教“咏真第八洞天”,品茶论道者蔚然成风。庐山更是雅茶的自然依托载体,提倡儒家的中庸、尚礼和尚俭,以茶融合秀美客观风物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如李白的《庐山谣》是诗人之瑰宝,天地精灵之气的化身,而茶的清心淡泊恰恰符合其心态,使心灵的纯净与山水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找回自然的真我,追求“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一杯茶”的境界,形成“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流白云,绿藓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的美妙品茗图景。这种环境正是文人墨客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陶渊明式“悠然见南山“的佳境。在白鹿书院丹桂树下,在莲花洞湫瀑水旁,在长江之滨浔阳楼上,在鄱阳湖光山色中,人们徜徉山水田园,浏览天设美景,于品茗之中赏景又于赏景之中品茗,茶与人、与天地、与山水、与云雾、与竹石花木融为一体,形成的天然茶寮是庐山特色茶文化与庐山文化情景交融的宜茗“好环境”。  #p#分页标题#e# (六)庐山特色茶文化之“好心情”   庐山特色茶文化讲求的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求形式,不拘一格,祛襟涤滞,薰陶德化。来九江庐山修行的佛释弟子讲求茶道重在茶之德,宁静提神,参禅悟道,定性成佛;来九江庐山云游的道家羽士讲求茶道重在茶之功,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来九江庐山讲学的儒家学子讲求茶道重在茶之韵,致清导和,激扬文思,交朋结友;在九江庐山生活的普通百姓讲求茶道,重在茶之味,除腥解腻,消烦止渴,享受人生。从古到今,庐山特色茶文化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采用的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饮茶之时的好茶、好泉水、好茶具、好环境要与品茗的茶事、茶人个性相符。释、道弟子要在青灯古刹中,体会茶的苦甘;文人要在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百姓要在民间俗饮中拥有茶的欢乐与亲情。参与有庐山特色茶文化的茶道,人们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唯茶助兴,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涤静心,百姓可怡然自得,使得饮茶的人融在庐山特色茶文化的情境中每天都获得一个“好心情”。这就是九江名山、名湖、名人、名茶、名具、名水交互相融的庐山特色茶文化的最大特色。   三、以庐山特色茶文化促庐山云雾茶品质改良提高和九江品茶市场的发展   (一)以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   21世纪是人类健康的世纪,茶是重要的世界性绿色饮料。庐山云雾茶拥有鄱阳湖地区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将庐山特色的茶文化体系与生态的优势和人们的的身心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九江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庐山云雾茶具有高品质、无污染、微量元素含量高等绿色有机优势,以良好的精神品质和物质品质高度融合,形成以品茗为基础的庐山特色茶文化以融于中国传统五行文化最高境界之中的理念。也就是:茶,是水的最高境界;茶具,紫砂、陶瓷、玻璃茶具是土的最高境界,红木茶具是木的最高境界,金银铜铁锡茶具是金的最高境界;炭火煮水和燃薰沉香是火的最高境界。以此为基础开发和改良庐山云雾顶级品种,强化绿色有机的科学种茶、制茶意识,提高茶园管理和茶叶制作水平,提高茶叶产业整体素质,结合深入开发庐山山泉产业和特色茶具产业,为九江品茶产业做优、做大、做强带来了新的生态发展契机。   (二)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使九江茶产业成为九江大旅游都市化和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九江特色茶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富有较高层次的品茶特色。为加快推进茶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营造品茶产业发展氛围,以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前卫发展促进全市和全国人民品茶理念时尚化宣传,举办采茶节、斗茶节、茶诗会、茶笔会、茶艺表演、茶道交流、茶摄影等茶文化专题活动。创建九江品茶网,开通九江电子品茶市场网站,开发最高品质茶叶、山泉水和特色茶具网上交易,经营构筑以九江庐山特色茶文化为中心的九江最高品质茶叶品茶市场模式。以茶乡生态为主题,形成优良品种茶树栽培、改良优选制茶工艺、开发茶饮、茶礼、茶仪、斗茶会等茶产业经济和茶旅游经济的特色发展,创造九江庐山优秀旅游文化都市化、国际化条件,满足中外品茶产业市埸和旅游市场创新开发的需求。   (三)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使九江品茶市场争得新三大茶市应有地位   政府在“十二五”中,将庐山云雾茶产业纳入促鄱阳湖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和农民新增收的增长点予以高度重视,组建九江茶学院,发掘庐山特色茶文化。以科研和茶文化为庐山云雾茶注入灵魂,改良优化庐山云雾茶品质为基础、有效整合全市现有的茶叶产学研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恢复、光大九江品茶市场,争得与广州芳村茶市、北京马莲道茶市等价的新三大茶市鼎足而立的地位。不断延伸茶叶相关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增加庐山云雾茶产业的附加值,不断提高庐山云雾茶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潜能,形成九江经济发展新的绿色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