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儒家哲学可持续发展价值

谈儒家哲学可持续发展价值

作者:胡成胜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和谐、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普遍追求的目标,但人类从一诞生就不停地遭遇着冲突与矛盾,在现实社会中和谐总是与斗争冲突并存。人类文明从起源到今日的现代化,历经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但是,由于工业化文明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人们开始面临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于是开始省视工业化创造的价值与代价问题。从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掠夺性开采以求得发展,不得不转变为在谋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注重环境、人口、文化的综合发展,注重对子孙后代的影响,站在道德的层面上反思现代文明,注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者协调共进,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儒家哲学作为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主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智慧。他们这些光辉的观点可以为我们今天建构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刻启示。

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

几千年来,儒家往圣先贤对于“和”思想情有独钟。在儒学家们看来,“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和存在的形式,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而他们敬天畏命,流露出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将儒家价值理念贯穿在活生生的个体生命存在中,关心个体生命当下的实存感受,关心个体生命对天道性理的透悟,关心自然生命的超拔提升。“和”在儒学当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乃和谐、调和、平衡之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其实就是指事物存在着多样性,是形成事物的法则,是多样性的统一。周太史伯和与郑桓公讨论了“和”对于事物的重要作用:“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帮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335周太史伯早就意识到,不同事物的和谐关系是事物矛盾双方的有机统一。只有“和”,事物才能稳定、发展,新事物才能产生。《左传》记载了晏婴以烹调为喻向齐景公解释如何致“和”,要达到“和”须像厨师做汤一样,把不同的调料按一定比例加以人工的调和,才能做出理想的美味。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了“和为贵”的说法:“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640就是说,“和”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价值标准,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状态。亚圣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824。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因素。推及开来,齐家治国平天下也首先看“人和”的状况。荀子则将“和”引入到万物生成的本源高度,“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366。只要能遵循天地间的和谐法则,那么天地则各归其位,万物得以生长发育。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他们所讲的“和”并非没有差异的“同”。“和”是代表着求同存异,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处原则。“和”能生物,能帮助万物各归其位,是能让不同的事物共同生存的法则。在一个统一的整体当中,各个成分、各个因素和每个局部都有着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了和谐的秩序。我们追求可持续性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建设也应该充分尊重事物的多样性,而不是将人类自身的经济发展凌驾在其他事物之上,尤其是以牺牲环境作为财富增长的一种代价。这是儒家哲学“和”与“同”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纲。综上所述,儒家先哲们在讨论“和”的时候,在他们的言语间流露出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维护事物内部与外部各种因素平衡以保存事物、发展事物、创新事物的理念。这种“和”的思想是今天实践可持续发展珍贵的哲理之源。

二、“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

儒家不仅尚“和”,而且尚“中”,并且认为“和”与“中”是基本相通的,故常常把二者连称为“中和”。达到“和”必须用“中”,“中”是达到“和”的根本方法、手段、途径。《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19何谓“致中和”?以人应天,则自能致善;以人入天,则自能中;以人合天,则自能和。“中和”作为道德基本准则,它要求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保持适度,语言行为合乎礼仪,不偏不倚,中正不党。儒家强调执守中道,坚持以中庸之道待人接物,勇敢面对生死、富贫、贵贱、哀乐、善恶,用“中”求和,以保其身。推而广之,以“和”为基本准则,采取“中”的方法手段,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的人自身、人与人的精神与物质冲突的弊病,使人的身心保持在平和状态,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国际关系,以创建和谐社会。

儒家不仅只讨论人与人的关系,也用“中”的根本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周易•泰卦•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天地之宜,以左右民。”[1]600天地万物要和谐协调,才会安泰繁荣。孟子强调,“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777。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好的国家首先要保证百姓生活的物质需求,保护生产资源,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可称得上实施王道了。荀子也说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1]364。加强生产,节省开支,天就不能让人贫困;注重运动与养生之道,天就不能使人生病;遵循社会法则,天也不能降祸于人。董仲舒接续孔孟,主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尊重热爱自然。“天地之行美也……其可食者,益食之,天为之利人,独代生之;其不可食者,益蓄之,天愍州华之间。”[3]263他把自然资源分为“可食”资源和“不可食”资源,主张对“可食”资源要保持天天都可食,以不辜负“天为之利人”的目的;而对“不可食”资源也要“益蓄之”,加以蓄养保护,因为这是上天对天下九州和华夏的体恤赐福。程颢、程颐也主张人要同情、关爱自然界的生命,保持与世间万物的和谐相处。#p#分页标题#e#

儒家哲学提出敬天畏命,人不能改变天,否则要遭受失败。反而言之,按照自然规律来做事并不等于逆来顺受,人可以合理地利用它,即“人定胜天”。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认识并利用天的规律,变害为利,获得好的生活环境,为人类社会创造幸福。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1]690天是有规则的,要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相处,人们不仅必须主动地、积极地认识自然规律,而且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孟子同样也认识到自然界是有规律可循的。“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1]781在孟子看来,天虽高不可攀,变化莫测,但它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认识的。他告诫人们做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必然遭受灾难。荀子则进一步认为,“天”是具有独立运行规律的自然存在,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也具有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天有行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1]377万物的变化都是依自然规律而运动,不因人之憎恶、位之显卑而有不同。因此,人们只有认识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避凶趋吉,由乱致治。张载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4]65“诚”指天道,即认为天是自然万物又具有客观规律;“明”即是对于自然万物及其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诚明就是“天道”和“人性”的同一,是人顺应自然规律而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张载认为,人是天地所生,因而人能认识天地万物。人的道德的合理性,在于人认识“天道”,在于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总之,无论是在人与天和谐相处,还是在人定胜天的过程中,把握分寸,道行中庸,找到平衡点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方法,也是今天我们实现科学发展的另一要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之道。

三、“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终极情怀

西方人一直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所追求的终极情怀则是“天人合一”,反映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独到之处。中国哲学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它有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意蕴。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整体思维,从事物发展的全面性出发来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天人合一”是儒家文化一以贯之之道,即人与天地自然和生、和处,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思想家们从认识“人”与“天”之间不可分离的依存关系开始,逐步认识“天人合德”,发现“人道”与“天道”相契相通,人的存在与发展与自然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周易》将天、地与人并称“三才”,认为天和人在生理、心理诸多方面存在着内在联系,即“天人一理”。孔子虽然没有提出过“天人合一”,但将人和自然界看做一个整体:“天何言哉,四时兴焉,百物兴焉,天何言哉。”[1]757这里所说的天就是自然界。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他从人与禽兽区别出发,认为人性与天相通。“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1]957在孟子看来,天与人的本质具有内在的共同性、统一性。荀子指出,人和物生命皆源自于自然界,人根本离不开自然界。管子认为,人的功能就是要与天地配合,如果人上逆天道、下绝地理的话,则会“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1]672。人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董仲舒则把天地人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他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3]274;“以类言之,天人一也”[3]297。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三者合为一体,缺一不可,情同手足,构成了万物生化之根本。张载进一步提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4]125天如父亲,地如母亲,天地之体即是人之体,天地之性即是人之性。人与万物都源于自然和宇宙,人与宇宙中其他事物都可以看做是同一个躯体的不同部分,一切人彼此之间都是兄弟,宇宙万物都是我的亲密朋友,人与天地万物有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程颢继承张载思想的精华,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点。王阳明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提出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5]的主张。由此可见,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明确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其一部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只有尊重天地间之万物、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自然万物的本性,与天地自然一起,赞助天地养育万物,使人与天地化育相融合而成为一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生存环境和谐、协调、平衡的和生、和处。

现代工业社会大力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断罟匡君”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与枯竭。人类的发展现在步入了一个对现代化的反思阶段。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以生态文化代替工业文化,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互济。天地孕育了万物,那么它们就有生存的权利,我们要像对待自己一样爱护它们,而不是无休止地索取与挖掘,天地间的万物与人一样都应有它们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可竭泽而渔。我们要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将现代社会引入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轨道上来,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模式,而不能凭主观的要求盲目地改造与征服自然。“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2]20我们要以此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儒家强调阴阳对立而又统一,相应而又含抱,自然界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他们“民胞物与”的胸襟,“天人合一”的终极情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表明了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对解决现代人的生态危机极具启示性。只有保持“天人合一”的崇高道德境界,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在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所面临的困难。#p#分页标题#e#

总之,包括“和”、“中”、“天人合一”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对于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借助于它,历史才能得以延续,社会的文明成就才能得以保存和发展”。挖掘梳理儒家宝贵思想资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