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人才培育方式

汉英翻译人才培育方式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遗憾的是,我们在文化输出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如果这种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局面长期继续下去,势必会造成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我国的文化在世界影响越来越小,久而久之,很可能造成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越来越模糊,甚至逐渐失去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在东西文化趋同过程中被融合乃至消亡。”(包惠南、包昂,2004:序言)基于“文化逆差”现状,中国政府在不同场合强调了要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总书记在2003年12月5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2004年6月,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研讨会”,就中国文化企业如何才能走出去并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我国对汉英翻译人才的需求   为贯彻“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举行“中国文化年”、召开世界汉语大会、主办“汉语桥”演讲比赛等等。在所有的措施中,其中重要的一项是汉籍英译,中国外文局支持的“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版)翻译出版工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设立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汉籍英译需要大量合格乃至优秀的汉英翻译人才。自明末清初至上世纪末,汉籍英译大多由西方译者完成。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汉籍英译既需西方译者鼎力相助,更需中国翻译家勇挑重担。中国译者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长期浸润在中国语言文化语境当中,翻译时能够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正确理解原文,做到忠实传达原文内容、尤其是忠实传达原文中的文化成分;西方译者英译中国文化典籍可能还有其他的目的,再者由于受自己所处文化立场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翻译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进行跨文化操纵,结果导致中国文化经典在翻译过程中的扭曲和变形。但是,目前中国合格的汉译英人才十分缺乏,高端的汉译英人才更是寥若星晨。针对这种现状,中国译协副会长、国际译联理事及副主席黄友义先生呼吁中国教育界抓紧时间、花大力气培养更多合格的中译英人才,以便承担起汉籍英译这项历史性的任务。   三、汉英翻译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笔者结合当前中国外语院系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英语专业设置“汉译英”课程   根据穆雷教授(1999:33-38)的调查,尽管国内几乎所有的外语院系都将翻译列为英语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但课时数有限。笔者调查了省内外一些兄弟院校的外语院系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情况,发现由于受总课时数的影响,大部分外语院系的英语专业只在大三学年开设一个学期的翻译课,约32-36个课时。在这有限的课时内,有些教师只讲授“英译汉”;有些教师则既讲授“英译汉”,又讲授“汉译英”。很少有外语院系的英语专业独立开设“汉译英”课程。要想培养合格的汉籍英译人才,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汉译英”这门课程很有必要,通过为学生讲解汉译英基本理论和技巧,为他们的汉译英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外语院系的英语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我国对汉英翻译人才的需求,独立开设“汉译英”这门课程。   3.2 加强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现在,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面对一个个汉译英翻译任务时要么显得束手无策,要么翻译出来的英语译文错误百出,令外国人看得如坠云雾。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在大学期间翻译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所致。英语专业汉译英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该向学生讲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外,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因为翻译能力是一名合格的汉英翻译人才的必备素质。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百科知识能力、翻译策略与技巧能力、翻译技术能力以及交际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汉英双语能力是根本,因为汉英双语能力是确保译文准确和通顺的必要条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的外语院系大多忽视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语能力,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强调汉语对于翻译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可以提高汉语水平的书籍。其次,培养学生的百科知识能力也不容忽视。翻译家不但得是个“专家”,还得是个“杂家”。合格的汉英翻译人才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对中西文学、历史、艺术、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各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再次,培养学生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能力也至关重要。一名合格的汉英翻译人才应该精通并能够灵活运用一些常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教师在汉译英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讲解异化和归化、全译和变译这些基本的翻译策略,告诉他们什么时候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什么时候采取归化翻译策略、什么情况必须全译、什么情况最好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译手段。再者,应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术能力。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层出不穷,如机器翻译软件、电子语料库、在线词典、桌面排版系统、本地化工具、搜索引擎、网上百科全书和网上报刊杂志等等,有效使用它们可以大大提高翻译效率。美国学者Angelelli就曾经指出,“能否熟练地使用翻译工具,是翻译新手和资深之间的一大区别”(肖维青,2011:44)。教师在汉译英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介绍这些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最后,也是最值得强调的是,应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如何与客户谈判、和其他译者合作、恪受翻译职业道德等。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强调翻译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树立严守翻译职业道德的意识,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p#分页标题#e#   3.3 改善翻译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国内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都是沿袭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首先由老师向学生讲授基本翻译理论与技巧,然后给学生布置翻译练习,最后对答案。这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纠错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为终极目的,存在如下几个弊端。首先,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中心”和“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其次,教学方法缺乏现代翻译技术的参与。最后,学生翻译实践机会不多。翻译水平的提高是以大量的翻译实践为基础的。传统翻译教学中,除了教师平时布置的少量课后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其它的翻译实践活动,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翻译理论同翻译实践脱节这种“致命伤”。正是由于以上传统翻译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学生的翻译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近年兴起的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理论可以解决传统翻译教学的许多弊病。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理论提倡用“学生中心”替代传统翻译教学的“教师中心”,其指导性原则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外界环境和知识结构进行互动,进而获得翻译经验,发展翻译能力。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 基于项目的学习:从练习转移到实践(Project-based learning: From practiceto praxis); (2) 提倡重视翻译实践的课堂;(3)教师是翻译项目的管理者,是学生的示范者、鼓励者和帮助者;(4)学生的目标是培养翻译能力、自信和专业行为。显而易见,建构主义教学范式在注重学生与外部环境互动和个体对经验的构建、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上具有积极意义”(薄振杰、李和庆,2011:79)。在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翻译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基于真实翻译项目的过程教学法”,即将真实的翻译项目引入到翻译教学过程中,从而将翻译练习转变为翻译实践,增强翻译教学的真实性。例如,笔者将本校外国语学院承担的学校所在地市政府的英文网站建设项目引入到汉译英翻译教学过程中,将整个翻译教学过程分为“确定翻译项目—分配翻译任务—小组翻译—班级讨论—翻译评估”五个阶段,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翻译能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这个环节。目前国内英语专业学生毕业时都需要用英语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大多集中在文学、文化、语言学、翻译等方面。其中翻译又是一个热点选题范围。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每年翻译选题约占了论文总数的30%。由于学生数众多,每年翻译选题中都会出现重复现象,至于不同届学生之间的重复选题现象则更加普遍。此外,由于太多的学生以翻译为选题,导致论文内容陈腐,很少有新意,且许多学生的论文存在抄袭现象。凡此种种,导致学生的毕业论文流于形式。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对翻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将一篇长度和难度适中的中文文章翻译为英语,并就翻译过程的某个问题写一篇1000英文词左右的评论。这样既避免毕业论文流于形式的弊病,又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翻译能力。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要将中国的优秀文化译介到其他国家,既需西方译者鼎力相助,更需中国译者勇挑重担。因此,我们自己应该培养大量合格乃至优秀的汉英翻译人才。中国高校外语院系的英语专业是培养汉英翻译人才的起点,我们应该重视外语院系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译英翻译教学,从“汉译英”课程设置、加强学生汉英翻译能力培养、改善翻译教学模式三方面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