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现状及发展

土壤侵蚀现状及发展

 

水土资源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资源,水土流失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其地位和作用,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防止人为水土流失,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以水土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水土保持工作,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   1土壤侵蚀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调控目标   1.1土壤侵蚀现状   山东省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3.5987万km2。根据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以来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推算,2005年底山东省还有水土流失面积2.4万km2,其中:山丘区2.16万km2,主要是水力侵蚀;平原风沙区0.24万km2,主要是风力和水力交错侵蚀。从水力侵蚀强度看,轻度侵蚀面积5250km2,中度10635km2,强烈6506km2,极强烈1422km2,剧烈173km2,中度和强烈侵蚀主要分布在沂蒙山区的山地丘陵地带。水土流失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沂蒙山区的沂南、平邑、沂水、蒙阴、费县、泗水以及鲁西和鲁北风沙区的沾化、庆云、冠县、莘县均为部级贫困县。由此可见,山东省的土壤侵蚀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可持续发展调控目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憧憬,建设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制约。良好的生态环境要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以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出发点,以径流调控理论为指导[1],保证生态用水,遵循生态学原理,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以及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进行低山丘陵和平原区的生态建设,把山东省建成山水相依、和谐共生的生态地区:①山水相依体现。山地平原统筹,陆域海洋兼顾,增强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系统联动互促,增强环境的自我修复和承载能力,把山东建设成为海湾富饶、绿网交织、城市靓丽、森林环绕的滨海山水生态区。②和谐共生体现。建设生态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培育生态文化,增进人的福利,提升人的文明,建设山、水、城、乡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③共同打造、建设好部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2土壤侵蚀与可持续发展调控原则和思路   2.1调控原则   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把改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线贯穿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克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思想。在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中,要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着眼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要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注重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努力做到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注重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积极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永续利用,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安全“双赢”,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通过经济、社会和法律手段,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规范各种经济社会活动,防止造成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对生态环境良好的或经过恢复重建之后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保护。   (3)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原则。山东各地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各不相同,地域差异显著,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分区、分阶段有序地开展治理。   (4)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原则。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对重点区域、领域进行有效突破,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5)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原则。生态保护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调控手段,加大投入,强化监管,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对一些重要流域与区域实行由政府主导实施保护或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6)公众参与、开放合作原则。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须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和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要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鼓励与支持民间团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创建生态省的各项活动。   (7)科教支撑、体制创新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加快创新步伐,切实增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教支撑能力和机制活力。   2.2调控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量事实表明,现代的创新活动要把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水土保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目标是实现“两个可持续”,即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将实现“两个可持续”作为水土保持的根本目标,是水土保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半个多世纪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是对资源和生态规律更高层次上的把握,是水土保持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p#分页标题#e#   一般认为,调控具有调整、控制、管理的含义。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市场对资源起基本调节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规划,通过一些适当的途径、方式,采取合理的手段与对策实现本区的经济发展。当现实情况发生变化时,就应当对本区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进行调整、控制和管理,这些调控是通过决策者对评价指标的取值、临界值、承载能力和协调程度等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后,获得区域在发展中的效果反馈,确定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可能遇到的障碍,根据这些反馈,决策人员及时采取对策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控,且这些调控的目的在于“调”而不在于“压”。政府部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引导调节作用,引导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调节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以动态调控、收放自如为目标。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山东省土壤侵蚀与区域人类系统、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系统以及环境管理、生态安全、环境灾害、生态风险调控机制的总体思路[2]如图1所示。   3土壤侵蚀与可持续发展调控手段   土壤侵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调控是在时间、空间和要素中运行的,是一个多维的系统问题,因此仅仅用一种调控手段是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往往需要使用多种调控手段,以使区域的发展向预期的调控目标逼近。常用的调控手段有:   (1)政策手段。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国家的政策,在自己的权限内制定本地区的具体政策进行调整,如制定区域环境政策、植树造林政策、“四荒”开发政策等。   (2)行政手段。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特殊情况下通过一些行政命令和措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或障碍进行管理或疏导。   (3)经济手段。地方政府采取税收、收费、财政预算、押金制度等一些货币形式的控制方式进行调控。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对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   (4)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即通过立法和司法来实现的调控手段。由于法律手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经常变动,而政策、行政、经济手段具有灵活性,法律手段的运用需要有其他手段作为补充。要为公众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就要明确法律责任,强化法律监督以及完善水土保持法、循环经济法的配套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   (5)技术手段。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鼓励和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经济的技术创新。技术手段可以直接作用于区域要素,是前面几种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6)公众舆论手段。公众舆论手段是指用思想教育和社会舆论的方式作用于广大公众,以调节他们的意识、观念和行为。这种手段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其调控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4土壤侵蚀与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4.1山丘区生态经济高效发展与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坡耕地治理相结合   树立生态经济思想是实现流域可持续经营的关键。生态经济思想,就是要将流域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诊断、调控和经营管理,要求应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客观存在的生态经济系统,注意系统的整体性、结构质变、反馈调节和系统的层次性、发展过程及动态性。   (1)强化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坡改梯有效地解决了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同时也促进了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是保障粮食供应和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因此应据情况大力实施。   (2)山丘区生态经济高效发展,需要建设农林、农牧复合型坡地生态农业。充分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生产力是侵蚀环境调控的关键和基础。应主攻林果和粮食两项产业,提高经济收入与粮食产出,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行等高水平沟种植、沟垄种植、等高带状间作、少耕、免耕、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配置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使物尽其用、地尽其力。   4.2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实行科技攻关与基础性、规律性研究相结合   土壤侵蚀环境调控,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目前,国家虽然增加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但每年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治理任务,必须依靠地方各级党政和广大群众及全社会的力量。因此,应继续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机制,在积极争取中央增加补助资金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强治理中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研究,及时为治理提供科学技术指导,促进水土保持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要重视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基础性问题研究,以促进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侵蚀环境调控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机修梯田和坡地农林(果)、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植被建设的水量平衡,减少入河泥沙、防灾减灾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既要建立试验示范样板,又要进行有关宏观调控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软科学研究。   4.3实行治山与治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相结合,贯彻人工治理和自然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新思路   保护生态系统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保护和恢复植被,坚决遏制人为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以保护和自然恢复植被为主,局部地区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植被并举的方式,采取人工种植林草,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同时兴建各种水利水保设施,发展节水灌溉,保证林草成活率。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解决坡面径流的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问题[2]。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治山与治水、治标与治本、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问题,要将经济效益寓于生态效益之中,以经济效益促进生态效益。对一些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为保证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可采取粮食调拨或生态移民等统筹兼顾、宏观调控的措施。贯彻执行“小范围治理、大面积保护”的方针,一方面要依靠人工的力量,另一方面还必须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即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小范围内,集中人力和物力开展重点治理,而对广大的山区、丘陵区则实施大面积封禁保护。实施“人工治理+自然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种新思路[3]。人工治理主要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生态修复则是顺应自然规律,遏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着重解决加速恢复地表植被覆盖问题的又一有效措施。#p#分页标题#e#   4.4植被快速建造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山东省低山丘陵区自然生态条件脆弱的现实,要求必须加快植被建造。山东省低山丘陵区侵蚀环境现状说明,林草植被的破坏不仅加剧了土壤侵蚀,而且改变了地表下垫面状况,生态系统总体功能趋于下降,甚至出现岩漠化现象,在如此恶劣的侵蚀环境下,即使退耕也不能立即恢复原有植被。以往植被建设中出现小老头树、植被衰退和水资源过度消耗甚至枯竭的现象,原因在于忽视了对侵蚀环境的整治。侵蚀环境调控和植被重建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植被快速建造与可持续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同环境演变而选用快速生长的先锋树草种与后续树草种的合理调配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地形部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问题,尤其是掌握植被建造中的水量平衡问题,均是保证植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5实行土地整治与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相结合,抓好生态修复五大环节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生态退化的集中表现,又是导致生态进一步恶化的一个根源。生态恢复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不同侵蚀类型区(水蚀山区与风沙区)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优化设计,设计符合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侵蚀环境类型的农林牧良性生态产业链,合理配置高效植物群落,控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构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实现山区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目的。在认清土壤侵蚀环境内涵的基础上,在进行坡改梯等基本农田建设的同时,除注意保水保土功能外,还必须对已恶化的侵蚀环境进行整治。已临近枯竭的水资源的保护问题,降水径流的拦蓄和有限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已退化的贫瘠土壤的改良培肥问题,新修梯田的生土熟化问题,都必须纳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中。同时,抓好山东省山地丘陵区生态修复的五大环节:一是退耕还林还草;二是封山禁牧、舍饲养畜;三是综合治理、以小促大,沟坡兼治、以下保上;四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到可持续发展;五是生态移民、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