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环境下的乡村养老保障体制

老龄化环境下的乡村养老保障体制

 

世界人口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着。调查表明,仅在2000年到2007年短短的7年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地由1.26亿增长到1.53亿,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它也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然而,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还需要各个方面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二者平衡,中国是全世界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状况最严重的国家。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人口7.84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达7.51%。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与城市的退休老年职工的重大差异是,他们没有薪水,没有退休年龄的规定、在他们年老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后,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因此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一大难题。这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发展和团结,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形成是现在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第一,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的下降。有人说计划生育在农村根本得不到彻底实行,所以笔者去了老家明光市紫阳村调查。调查表明,偷生孩子的现象已经很少很少。路边很多墙上或者招牌上写着:“男女平等,一个孩子好”,“坚持计划生育”。出生率降低了,然而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增加,间接导致了老龄化现象的产生。第二,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逐年增长,中国老龄化程度也逐渐加深。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第三,随着农村户籍限制的松动和人均耕地的减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而这些人中80%都是青壮年,这就导致了农村青壮年的减少和老年人的增多,这也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之一。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有着多方面的影响。第一,随着劳动年龄日益老化,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劳动年龄的人群比例降低,导致劳动力资源减少,间接导致了劳动生产率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到了经济增长。第二,老年保障投入增多,农村经济发展投资减少。国家要把大把的钱花在老年保障建设上,因此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就会相对减少。第三,家庭负担重,供养比重提高,农业投入开始减少。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村养老保障不全面,待遇不高,管理水平很低。首先,在大部分实行农村养老保障的地区,农民投保的保率很低,拿到手的钱少之又少,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再次,国家和地方财政对于农村的养老保险经费投入不足,保险费用几乎全部由各人承担,这对节约了一辈子的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另外,农村的养老保障管理机构不健全,并没有专门的人员支持,相关法律也不完善,更不要谈对于养老保障的监督了。监督不好,管理不好,又没有必要的法律支撑,试问农村养老保障怎么做好?   (二)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化。现代农村的中青年人作为大家庭中唯一的劳动力,负担尤其沉重,重经济利益而淡漠亲情血缘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农村外出务工的人比较多,导致老年人无人赡养。随着农民观念和家庭规模的转变,传统的那种大家庭模式正在被核心家庭模式甚至于空巢家庭模式所取代,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化很明显,它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   (三)农民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率低。农民自我保障意识不强和参保能力不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很多农民认为参保的钱不如拿到手里放心,不愿参保;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导致农民缺乏向政府、向国家争取权益的勇气,不敢参保;此外,农民收入偏低且工作不稳定,由个人缴纳保险费负担过重,无能力保。   (四)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不健全。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施行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发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的基础上略作修改而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容易受外在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影响。国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随时都会变化,缺乏稳定性,导致农村养老保险无法正常实施,农村养老保障也无法走上正轨。   (五)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差距很大。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系统建设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更是得不到维护。城乡二元制结构造成的不合理不完整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得到公平的对待。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把中国经济搞上来,政府一直把重心放在城镇,有很大一部分的社会保障内容将整个农村老年人口排挤在保障体制之外。   三、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给农村的社会保障处配以专门的宣传和管理人员,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优抚安置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管理内容全部集中到农村的社会保障部门,实现统一管理和各个部门的资源共享。同时,还要建立便捷完善的信息平台。最后,要把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流程透明化,减去那些繁琐的过程,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管理好,是社会保障普及的基础。   (二)巩固农村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家庭养老永远都会是我国公民养老的主要方式。在现在的社会形势下,需要继承和发扬家庭养老的传统优势,同时赋予农村家庭养老以新的内涵。一是继续倡导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强化家庭养老的良好观念;二是完善家庭养老的规章制度,让家庭养老不仅仅列在伦理范畴内,还要走入法制;三是把赡养农村老年人同其子女的财产继承联系在一起,鼓励其儿女尊老敬老。[1]同时,还需要正确引导农村老年人加强自我养老的意识。农村老年人应当切实转变观念,未雨绸缪,早日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提高自我养护能力。#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对农民参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农民的养老保障已经走向了现代化,农民们必须从传统的养老模式中走出来,这也意味着农民的心理、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都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让农民快速接受新事物,当然需要专门人员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让农民了解这一政策的好处和优势。   (四)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养老保障部门在开展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时候,最大的阻力就是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撑。针对这种现状,国家总结这20年来的保障工作经验,并借鉴国外的一些实施成功经验,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纳入法律范畴,通过法律形式,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方式、管理机构、参保人群、缴费标准和实施期限等方面加以规范,明确各个部门的权利、职责和义务。[2]   (五)加大老龄工作经费投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由于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比较贫困,在养老和看病方面都很困难,所以我们的政府应该从各个方面集结社会力量,多层次地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老龄工作的经费投入;对于极度贫困又符合条件的老人应该纳入低保范畴,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还要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村老年人的看病负担。   (六)保持城乡兼顾的发展模式。城镇要发展,农村也要发展。城镇老年人需要社会保障,农村老年人也需要。何况现在中国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农村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显然很重要,不能因为过于重视城镇就忽略了农村。   (七)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国有许多农村老人生活太贫困又失去了劳动能力,根本没有能力交保险的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希望国家可以出台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农村里也有富人和穷人的区别,所以划分这个最低保障的标准很重要,要准确确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群。   (八)完善农村的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在农村建设一个老年大学或者老年活动中心,在大学里面免费教授书法、画画、文学等等,在活动中心下棋、打羽毛球,甚至打麻将,都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色彩。当然,这就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争取社会各界公益事业、慈善机构、社会力量的资金投入了。还可以建立一些有偿服务的养老机构,给一些希望群居的老人选择居住。   四、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基本要求。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就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也就加强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和谐农村的建设,也就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准备,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也可以扩大我国的消费需求,加快经济的发展。[3]   (二)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全民性,体现了国家的公平正义。目前我国所有的城镇都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却不能明确地确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相同的社会保障权益,这是农民应该享有的国民待遇,也是我国公平公正原则的体现。   (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坚持城乡兼顾原则,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加快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发展缓慢的问题,更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权益,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平等。   (四)有利于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的一系列变化,如人均土地的减少,小家庭、空巢家庭的出现,使农村老年人的传统养老方式受到威胁。[1]所以我们要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这样才能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解决农村特殊的情况,让老年人没有后顾之忧。   (五)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创新地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让农民体会到新政策的优势,解除农民在新形势下对于养老问题的恐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