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基础教育效果探析

增强基础教育效果探析

作者:刘新成 孟繁华 陈正华

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建设与发展的过程是与项目建设理念或指导思想的不断发展密切相关的。从总体上看,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从一期(2006-2008年)发展到二期,其项目建设理念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合作共享———和谐共生———协同创新。可以说,这是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建设运行的内在逻辑发展过程。学科群二期建设初期,以“和谐共生”为核心建设理念,是在学科群一期资源整合与合作共享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强调项目合作单位之间在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这个互惠共生体中的和谐关系、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以形成服务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合力与贡献力。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二期建设发展到2011年,紧紧围绕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理念指导学科群项目建设。实践表明,在协同创新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实现了建设思想、思路与成果上的一次大的发展和飞跃。学科群项目合作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等六个主体)针对关涉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热点、难点与重大问题,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在基础教育学科队伍、资源、人才、组织和研究等方面的优势,相互间开放共享,最大限度地整合协同创新要素,确定了四个协同创新领域———基础教育政策与质量监控、教师教育与合作共同体、校长专业发展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并通过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逐渐形成了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这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学科群各成员单位定位准确,分工明确,协同合作。政府(主要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大学授权,在学科群这一协同创新体建设中主要发挥组织、协调与服务作用;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则主要在专业事务方面发挥功效,所有专业活动的发起、设计与实施均由大学与教育科研机构负责组织完成。

创新体制机制,搭建首都教育

(基础教育)学科群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关键在“协同”,主旨在“创新”。简单地说,协同创新就是各协同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目标指引下,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整合各创新要素,通过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深度合作,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2]对学科群协同创新而言,就是要在学科群各成员单位之间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目标,致力于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在这一共同目标指引下,项目组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建立良好的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机制,充分调动各主体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使学科群各参与主体在北京市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战略联盟,开展深度合作,产出丰硕的、高质量的协同创新成果。

(一)将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确立为协同创新目标协同创新强调多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形成一个整体,即协同创新体。然而,要实现多个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首要的前提是在多主体之间达成共识———确立协同创新目标。没有共同的目标,就没有共识,就难以开展有效的合作,因为协同创新体中的每个主体都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目标,组织中的个人也有自己的个人目标。因此,作为一个协同创新体,必须超越各主体的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寻找组织共性,在此基础上确立协同创新目标。这一协同创新目标是大家协同、合作的主旨所在,是凝聚协同创新体、开展深度合作与创新的前提。在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这个协同创新体中,各主体的组织属性是多样的,既有政府组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又有教育研究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培训机构———北京教育学院,社团组织———北京市教育学会,高等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显然,这些具有不同组织属性的主体都有自己明确的组织定位和组织目标,彼此之间有组织上的差异,包括组织目标上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缺乏共性,没有共同点,达不成共识。这几个主体都是北京地区重要的教育组织机构,都具有公益性特点,它们在教育领域都有各自的组织优势,而且都有致力于为首都教育发展服务的责任和义务,[3]尤其是在服务首都基础教育上各主体间有很多的结合点。这就为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建设协同创新目标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结合当前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需求、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及首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要全面提高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将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的协同创新目标确立为致力于推进首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这一协同创新目标的确立,有利于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和氛围,学科群便能紧紧围绕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合作与探索。

(二)建立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协同创新利益和责任机制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这一协同创新体是各主体为了满足首都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这一公共利益,为解决这一公共利益发展受阻的重要问题、热点问题而合作组建的。这一协同创新目标是明确的,与公共利益是一致的。然而,在学科群协作运行过程中,各主体之间难免会有具体组织或个人利益上的不一致乃至出现分歧等问题。学科群成员单位的这些利益问题和分歧必须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否则必然会影响相互间的深度合作,影响协同创新主体协作的动力和积极性。因此,学科群必须建立各合作主体都能接纳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各主体都有协同合作的巨大动力,并乐意为之积极努力。为此,学科群建立了有利于全体成员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即利益共享机制。这一机制不仅要考虑组织成员利益的共享,同时也必须考虑个人利益的共享,并正确处理好组织利益分配和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公平的利益分配原则紧密联结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力量。[4]基础教育学科群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学术论文、科研奖励、中小学实践应用等方面。主要根据学科群成员单位及其个体教育专家在其中的参与程度、贡献大小来综合考虑,让协同创新成果的分配遵循利益共享与贡献优先原则,从而激发学科群成员单位与个体教育专家的积极性。在利益共享机制建设中,学科群全体成员都注意自身组织目标的公益性特征,树立大局意识,着眼于学科群的整体利益,致力于推进首都北京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满足首都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这一最大的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同时,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总是并存的。在学科群协同创新体运作中,各成员单位及其个体教育专家在利益共享的同时,严格执行责任和风险共担机制,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同在。在联合申报、组织研究重大基础教育科研项目时,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都能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做到分工协作,权、责、利明确,优质高效完成协同创新目标,产出优质的协同创新成果。#p#分页标题#e#

(三)探索多单位、多类型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是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多年来的积累与探索,学科群成员单位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实践中探索了多种有效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1.大学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U-S)大学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了大学的理论优势和中小学校的实践平台作用,实现了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发展、理论和实践“双向激活”,走出了一条“理论基础坚实、实践效果显著”的教师教育改革道路,并形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和“中小学实践反哺大学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有效提升了教师教育质量。这种合作形式集中表现为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学科群二期建设期间,由首都师范大学开创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得到了新发展。现已开设网上教师发展学校(U-TDS),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网页,在中国教师网开辟专栏,以视频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视频会议、专题论坛和网络共同体等多种形式把师范生、在职教师和大学教师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建立了更大范围的虚拟合作共同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现在,教师发展学校已成为组织开展教师教育的重要实习和见习基地。

2.大学与区县政府协同体(U-D)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科群成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与北京市郊区县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中小学领导干部,推进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同时,学科群成员单位还与教育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相关部门合作(U-G),联合培养骨干教师和中小学领导干部。

3.大学-区县政府-中小学协同体(U-D-S)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大学与区县政府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三角合作关系,形成了新的协同体制,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也因区县政府的介入而进入了更实质的阶段,获得了更大的规模效应。大学与区县政府的合作,也因为将学校纳入而获得了更实质的内容。

4.中小学-大学—中小学协同体(S-U-S)首都师范大学专门组建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合作共同体,它为首都师范大学所有附属学校搭建了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创新平台。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各附属学校的联结纽带,以特殊的方式发挥重要功能,支持各附属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各附属学校之间基于共同愿景,协同创新,加强体系内合作,将合作共同体建设成为具有首都基础教育特色、活动效果显著、国内知名的教育品牌。

5.大学-大学协同体(U-U)大学-大学协同体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一是学科群成员单位的教育专家以个人名义与其他成员单位合作的人才联合培养方式。如,学科群的教育专家到成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或首都师范大学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二是学科群成员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如,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合作开办了新加坡教育管理硕士班,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教育学院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等等。

6.特级教师研究院为了更好地促进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组建了特级教师研究院。该院先后聘请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市中小学工作的19名特级教师,分别以建立工作室,参与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本科生教育见习、实习,指导毕业论文等方式参与了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

(四)以四个协同创新领域为抓手开展科研协同攻关首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研课题,需要充分发挥学科群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协同攻关。学科群根据首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中的重点问题,确定了四个协同创新领域———基础教育政策与质量监控、教师教育与合作共同体、校长专业发展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以这四个领域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协同攻关工作。一是组建由首席专家负责的专家团队。重大科研项目首先需要有强大的专家团队,而在团队建设中,首要的是要选拔有影响力的领军型专家或首席专家,否则学科群中的专家容易变成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因为协同创新体的成员往往都是各单位的佼佼者,都在各自研究领域有所建树。而有了好的首席专家,再根据学科群的研究需要,从学科群各成员单位选聘多学科的专家组建新的科研团队,就为协同攻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采用项目运作方式。除了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外,学科群的具体运作主要采用项目运作的方式。具体而言,在学科群的四个协同创新领域,分别设立子项目、子课题,面向团队成员进行招标,由中标者主持完成该课题研究。首席专家负责组织专家们开展课题评审、检查督促与成果验收鉴定工作。这种项目运作方式,提高了研究工作的效率,促进了高水平协同创新成果的产生,推进了整个协同创新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三是搭建协同创新科研平台。科研协同创新需要有载体,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与专门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利于协同创新体联合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多单位、多部门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近年来,学科群成员单位已经建立了多个研究机构,并将其作为协同创新科研平台,如北京基础教育研究基地、首都教育经济研究基地、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等,组建了紫竹教育沙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跨学科教育沙龙等学术交流平台,并即将组建首都教师教育与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五)通过专门教育政策研究与咨询服务机构为政府和社会服务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组建的初衷就是为了整合北京地区基础教育学科力量、研究队伍和教育资源,服务于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社会服务是其重要任务之一。针对政府决策、中小学校发展而提供专门研究与咨询服务,是学科群协同创新服务的重要方面。学科群成员单位中协同服务政府决策的机构主要有: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政策评估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等。如,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小学校安全问题起草了“校园安全条例(专家意见稿)”、针对北京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起草了“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修订专家意见稿)”等;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针对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情况出版“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针对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首都基础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等。同时,学科群成员单位通过多种协同方式服务中小学校。一是依托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二是为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北京市学习型学校促进中心;三是通过远程校本研修方式支持中小学教师发展。#p#分页标题#e#

以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首

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建设,为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服务2012年,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圆满完成了二期建设任务,为促进首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作出了贡献。回顾学科群二期建设,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协同创新效应和协同创新成果显著,但由于时间短、任务重,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上开展更深入的探索,尤其要在组织建设上下更大的工夫,争取在推进深度合作、资源深度开放与成果分配共享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一)破解制约学科群协同创新的核心问题:组织建设问题协同创新体能否开展深度合作,能否产出高质量的协同创新成果,主要取决于组织建设与团队建设。因此,协同创新体的组织建设、团队建设是关键。目前,学科群建设主要采用非实体的方式运作,尚未建立实体性组织,研究人员和专家团队也是一种松散的组合。这种非实体性的、松散型组织和组合,主要依靠强有力的领军型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发挥领导和组织作用。然而,这类松散型学术组织一旦离开了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沟通,往往容易导致组织目标模糊,主体权利与责任不够明确,组织成员利益分配不够明晰,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运行的效率,给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尤其当领军型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面临人事关系的变化时,就会给学科群的管理带来新的问题,需要重新组织、协调、沟通,需要再次就组织目标与运作机制等问题增进了解,达成理解和共识。如前所述,学科群是由具有不同组织属性的多个实体组织联合组建的,这必然带来协同合作上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具有不同组织属性的学科群成员单位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和组织利益,它们之间往往难以发现彼此间的共性与协同合作领域,难以达成共识,凝聚学科群协同创新目标;二是来自不同实体组织的教育专家也有自身的个体利益和追求,难以调动其协同积极性;三是学科群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一般只供内部使用,难以打破资源壁垒,实现全面、深入的开放和共享;四是学科群不同成员单位的不同学科之间、同一成员单位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研究队伍和学科资源难以有效开展跨学科的协同研究。[5]因此,未来学科群项目建设必须在组织建设、团队建设上进行认真、深入的探索,必须破解制约学科群协同发展的组织建设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科群协同创新管理实效,学科群应考虑建立实体性协同创新体,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将协同创新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促进学科群持续健康发展。

(二)深入推进学科群建设,为首都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服务

1.未来学科群协同创新目标定位未来,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协同创新体的发展,将面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对教育的需求,以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两大主题———“质量”与“公平”为核心,将“教师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和“教育政策科学公平有效”作为“提升质量”与“促进公平”的突破口和抓手,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首都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协同创新体将通过实现大学—政府—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等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教育教学机构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研究视角—行政视角—实践视角的协同),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中小学各学科的协同,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师等多层面的协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的协同,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多种教育主体的协同以及国内—国际教育实体的协同,以机制创新为着眼点,深入展开多层次、多类型的基础教育改革试验,解决首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热点与独特问题,推进首都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首都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从而把学科群协同创新体建设成为首都素质教育推进中心、创新教育推进中心与公平教育推进中心。

2.未来学科群协同创新体研究工作如上文所述,未来学科群协同创新体的主要研究工作将以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两大主题———“质量”与“公平”为核心,将“教师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和“教育政策科学公平有效”作为“提升质量”与“促进公平”的突破口和抓手开展研究工作。之所以选择这两个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主要基于两点:首先,教育质量的提升,最终依赖的是高素质、高水准的专业化教师,也只有当每位学生遇到的每一位教师都是优秀的教师时,才能实现每位学生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而这正是终极的教育公平。其次,所有教育问题的解决,基本的渠道或载体就是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对教育问题的把握,教育政策本身的科学性,教育政策执行的力度、效果,教育政策的完善与改进等都将决定教育问题解决的效果与程度。第一,有关首都教师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问题的研究工作。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这里的教师教育,是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中的教师教育,既包括职前教师培养,也包括在职教师的培训与进修。学科群将关注首都教师专业生活问题,探讨教师培养、准入、使用、评价等方面的机制问题,解决困扰教师专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期营造良好的政策、文化与专业生活环境,使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师经济社会地位问题及其政策、教师职业伦理问题及其政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及其政策、教师管理问题及其政策、教师评价问题及其政策、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涯问题及其政策、教师与教育发展关系的理论模型等。第二,有关首都教育政策科学、公平、有效问题的研究工作。公共政策是指向公共问题的,绝大多数公共问题的解决必然依赖于某项公共政策的出台。教育政策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发展的支持系统与平台。因此,首都基础教育政策研究,必然要以首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紧迫问题为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的实践推进策略问题、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支持问题、首都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学龄前儿童入学问题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首都社会教育的功利化及其治理问题、择校问题、高考改革问题、外地来京儿童入学问题等。#p#分页标题#e#

3.学科群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点未来,学科群将继续在协同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总结二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协同合作,促进高水平成果的诞生。一是要建立协同创新体的实质性组织机构。设立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协同创新中心,下设学术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办公室。同时,设立若干工作室,以工作室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项目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统一。二是要展开多层次、多类型的协同创新体高效运作机制探索。探索高效运作、深度合作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运作机制与模式,实现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有机统一,使教育问题解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使教育研究具有明显的社会实效。三是要建立开放的人才引进与流动体制。打破学科群创新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壁垒,展开人才引进与聘任工作,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打造高水平学术共同体。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特殊人才的特殊作用,谋求整体效应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