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完善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完善

 

安全工作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被提到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和“责任重于泰山”的高度予以重视。风险行业的航运企业更是将安全喻为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历来都把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从不敢懈怠。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至今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日臻完善,一些企业在引人IsMC(对e安全管理体系后,安全管理正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尽管如此,仍事故频繁,尤其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从1999年烟台‘“11.24”特大海难到2(XX)年四川合江‘’6.22”特大沉船事故,到今年初川江多起重大水仁交通事故,一个个悲剧触目惊心,揭示了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是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的结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旧的安全管理机制束缚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安全管理无法产生质的变化   解放后,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安全管理以行政命令、行政控制为主;考核安全状况好坏的标准,是以行政下达的安全指标为依据,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几乎都只围绕安全指标转,都只对上级领导或部门负责,[级指示抓什么就抓什么、不敢越雷池半步,_上情下达,动员布置,信息收集,总结仁报,安全管理部门忙得不亦乐乎,但对本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反而深入调查研究不多,谈不上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直处于被动地位,如果一段时间安个状况不好,事故多发,就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安全检查而一旦发生了重大事故,则从政府到企业的各级领导,纷纷赶赴现场作指示,深怕上级怪罪不重视凡此种种,都是计划经济体制年代的产物现在,改革开放已三十余年.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迄今为止,企业的安全竹理却依然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安个管理模式及其产物这种}f:l的安全管理机制,严重束缚r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怜理L作的自主开展我国目前领导干部任期考核、提拔使用注重任期内业绩,这种不尽完善的考核、提拔机制,使企业普一遍地存在追求短期利益、急功近利的经背思想这是一种不利于安全,也不利f企业生产稳定增长的经营思想.以行政控制及行政F达安全指标为标志的旧的安全竹理模式,进一步诱发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不少企业为J’解困、扭亏,为了盈利,在安全上所花的精力和投人的资金、人力,相当有限,普遍存在拼人力、拼设备,该停的不停,该修的不修,出了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r,甚至为r完成某个指标而弄虚作瑕、隐瞒不报等行为,即便企业发生J’垂大事故,也淡不上深入地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以避免币复性事故的再发生其结果年复一年,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始终没能产生质的变化,始终无法实现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   二、立法工作滞后   当前,我国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仍处于立法不严、立法不全和执法不力的状况。例如航运市场的无序竞争如何规范?违章挖沙、捞渔苗、水上养殖业等,侵占航道、水道、锚地,严重贻害船舶航行安全,如何协调监管?“三无”船舶如何通过法规加大监管、取缔力度?对从事水运风险行业的特殊群体—船员,如何加强管理和给予一定的政策保护等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对于现行的法规,也存有明显执法不力情况。例如,1999年某集装箱船航行于浙江海面,值班二副在明知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竟不听值班水手停船搜救的劝告,也不向船长报告,通自逃离现场,酿成渔船沉没,12人死亡,经济损失达279万元的重大事故,然而对该二副的处理仅仅是企业开除其公职而已,执法部门没有按国家《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处理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难以起到“杀一做百”的作用。   三、“安全第一”原则没有落到实处   安全水平是由国家、行业或企业的技术、经济水平所决定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生产力水平提高,技术与经济水平提高了,安全装备水平及安全管理水平必将提高,安全水平亦必随之提高。但我国当前的水上交通安全水平与我国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是不相称的。“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三重三轻”现象相当普遍。一些企业领导漠视安全工作,连一些起码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都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对事故隐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求企业自身效益,不管船员、旅客和国家财产安全,有章不循,冒险蛮干,其结果是事故频频发生。2(XX)年全国一次死亡失踪3人以上和一次直接经济损失2(X)万以上的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就达59件。   今年l一8月份,全国共发生船舶水上交通事故403起,其中重大事故146起,大事故128起,死亡失踪343人,沉船196艘。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企业、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也直接损害了职工的利益。“11.24”特大海难发生后,烟大公司从工商注册中消失了,企业生存都成了问题,职工利益从何谈起。这些企业的领导难道不应从中反思点什么吗?四、安全大检查治标不治本不少行业,每当发生重特大事故后,几乎都照例层层布置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似乎一开展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虽然大检查也查出一些问题,整改了一些项目,但总体上看成效有限。安全大检查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管得了表面,管不了深层次问题。检查过后,一切几乎依然,企业并没有产生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掌握的转变,安全管理并没有产生质的变化。   近些年来,水运企业轰轰烈烈的大检查少了,但检查密度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