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物理论文范例

中师物理论文

中师物理论文范文1

一、合理运用小型实验,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在学习功的相关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已经知道作用力跟反作用力之间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特性,他们在处理力做功的相关问题时,经常会错误地得出这对正反作用力做功代数和等于零,或者作用力做的是正功,反作用力做的是负功的结论。帮助他们纠正这些错误认识,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小型演示实验:在两辆小车上分别绑上强磁性的磁铁,保持正负极相对,对向而行,在磁力吸引下相互靠近并且速度越来越快,表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在做正功,导致动能都变大。相反,把小车上的磁铁同极相对,对向而行,会发现速度越来越慢,说明磁铁间的作用力在做负功。有了这样一个小型演示实验,就能帮助学生全面而又正确地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如何做功的。

二、进行科学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制订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表格、收集实验信息、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进行实验分析,让学生经历实验的所有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意识。例如,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这个实验的时候,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发挥各自的专长,有的学生想到使用“单摆振动法”,有的想到平抛运动法、圆锥摆法、滴水法,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各种实验方案的利与弊,得出实验结果最准确的实验方案。这样不但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能力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操作的机会,通过亲身参与感受物理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变压器这节时,笔者引导学生亲自实验:首先将原线圈接入直流电,然后将原线圈接入交流电,接着将原线圈接入交流电,并将上端条形铁芯拆掉,观察副线圈中的小灯泡亮度,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实验交流,学生会对变压器工作原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好习惯。

四、总结

总之,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水平。

作者:杨介守 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

第二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浅谈

一、充分认识实验教学重要性,透彻领会实验教学要求

《高中物理新课标》中对实验教学内容标准通过“通过实验认识”“经历某某实验的研究过程”“通过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认识”等语句对可进行实验的地方进行说明,而没有确定要求该实验应该由教师演示实验还是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这就要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程要求的把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实验器材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并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器材.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实验探究中,必须涉及选择实验器材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会时常发现教师将实验所需器材直接给出,而没有让学生经历尝试自己选择探究所需器材的过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虽不能一开始就对学生要求太高,但教师应积极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步领悟选择条件,发展学生对实验器材的选择能力.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熟悉的器材,可以使学生对实验探究产生亲近感,学生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还增强了实验的可行性.

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通过分析教学情况、学生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理解情况,适当调整实验的次数和时机,适当调整实验的难度和目标,灵活开展实验教学,学生都能通过实验,完成教学目标.

三、注重激励教学机制,增强实验兴趣培养

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同,动手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同学可能由于动手能力较差,在实验中只能保持旁观者的地位,不敢动手操作.教师要对这些同学进行鼓励和引导,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使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得到锻炼,增强实验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充分利用课件等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但是,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小,现象细微,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过.利用高中物理仿真实验将演示现象放大或制作电脑动画,使其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缩短了观察时间,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五、通过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在新的物理课改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不断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组实验中有几点要注意:一是实验前,一定要预习实验内容、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做到成竹在胸.二是小组中组长带头,指导和督促组员完成实验.三是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小组内的合作,也体现在全班的交流合作.如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关系.最后几个大组的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四是若在交流中有的小组得出相反的结论,或提出其他见解,教师不要回避,而应该在组织学生讨论中给出明确的答案.

六、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制作、小实验,并让学生的制作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其他同学起到榜样作用;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和演示,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

七、总结

总之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与时俱进,转变过去陈旧的观念,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教学,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创新教学新实验,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取得更大的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得到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为完成课改实验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高显付 单位:江苏省宿豫中学

第三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困境原因探讨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1.“无米,巧妇难为炊”。

乡镇高中学校,地处乡下,位置偏僻,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实验设备配备不齐全。笔者所在的学校,还是原农垦系统重点建设的学校,可物理实验室的实验台是十几年前的,台上内置的电源和各种电表都已老化锈蚀不能使用,而更新没有经费,于是所有电学实验因此就“这个真没有”了。高中物理的另一大块儿,力学部分的实验,实验室里只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其他的像电火花计时器、光电门、数字传感器等,根本就没见过。学校由于人员编制问题,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要么由老师兼职,或者干脆随便找个人作为器材管理员,无米难死巧妇,客观条件如此,老师心安理得。经费不足,专业人员不足,这些硬件跟不上,是现在的乡镇高中物理实验无法开展的最大障碍。

2.“君子动口不动手”。

现在对于物理实验内容的评价,是以高考试卷中的实验题为唯一方式,近几年实验题类型虽有些改变,也有一些效果,但仍然是白纸黑字的解答实验题。即使老师花了时间精力做了演示实验,让学生也进实验室做了实验,考试时学生的实验题得分还是很低,学生做不做实验分数不影响考试分数。甚至很多的物理老师,在大学读书时没有进行过实验方面的系统学习,毕业后到中学又因各种原因,没有机会提高实验能力和基本操作水平,造成老师本身对实验操作不熟悉、不懂怎么操作,以至于在学生面前不敢动手。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就干脆把实验教学由动手操作改为了“课堂上讲,课堂下练”甚至是“讲实验,背实验”的形式,老师也真正是谦谦君子,至于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得到其他能力的培养,这些更深远的东西,则是飘缈九霄云外的事情。

3.以“动”代“动”。

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的背景下,现在乡镇的很多学校也已经有几间多媒体教室。网络里各种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ppt)很多,有些能很清晰地展示实验的详细过程,同时有各种需要的数据。比如测量电阻率的实验中,如果用动画播放,从展示器材,到电路连接,到读取数据,到数据处理包括图像和代数计算,不到五分钟就可以播完。省时,省事,于是,就以播放动画代替动手操作,用视觉刺激代替动手动脑的实验,认为“百闻不如一看”,认为看看动画模拟的过程,就能达到跟做实验同样的效果。但是,看过动画的学生,给他导线、开关、变阻器等,让他连接限流或者分压电路,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没几个能正确的连接。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困境的对策探讨

在现在新课改正在向更深层次推进的背景下,在追求有效教学的环境下,对以上原因进行情景归因,作为乡镇高中的物理老师,该怎么做呢?

1.要提高认识,做明白人。

作为物理老师,要明白物理实验是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让现象和规律集中地、突出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获得正确而稳固的物理知识;要明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要明白“百闻不如一看”,更要明白“百看不如一做”的道理,明白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本”。明白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才能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方法性知识,而不是通过老师讲,在“记”中学,把方法性知识变成事实性知识,造成“老师累,学生苦,大家都不致富”的低效教学活动。

2.要自力更生,找米下锅。

物理老师要做多面手,习惯“瓶瓶罐罐做文章”。器材缺失,可以“自力更生”,用身边的物品自制教具,用简单的物品组合代替昂贵复杂的实验装备。比如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部分时,可以在去底的大饮料瓶中充入蚊香的烟,来直观的展示激光笔照射时的光路,或者再改进为充入空气加湿器产生的水雾,来显示光的传播过程,让现象更清晰。

3.要加强学习,学训齐飞。

现在的教师培训项目,有国培、省培、、市县级以及校本培训,跟班培训,全员培训等,等级、种类很多,可对于物理实验员的培训却还是个空白。在2013年海南省物理课堂教学大赛中,首先进行的就是参赛教师的实验操作部分的比赛,另外在2012年也进行了初中物理老师的实验操作的专项比赛,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教育管理部门对物理学科的实验部分的重视程度比以往增加了很多,这种改变肯定会让老师比以前更重视实验教学。老师有了提高实验水平的动机和自发的行为,如果有关教育管理或培训部门再有相应的专业培训,自学与培训双管齐下,相信乡镇学校物理老师实验水平和能力肯定会迅速地提高。老师先有一桶水,然后才能有一杯水给学生。

4.要动动结合,合理使用。

实验动画,具有直观、方便,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使用时也容易引起学习兴趣等优点。尤其下面几种,比如像实验本身或现实条件的限制,真实实验情境的再现受到很多局限,或者实验时间跨度很长或稍纵即逝,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或者实验条件过于苛刻、实验设备过于昂贵难以完成,或者实验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不便控制,变化细节和内在的变化规律不一定能直观地看到等,像这些实验,完全可以发挥动画的积极作用,用实验动画帮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再现实验现象。但动画也有让实验过程简单、理想化,不能再现真实的自然现象,显示不出人在真实实验中的主动性、个体差异性等缺陷。

三、结束语

笔者认为,对于实验动画,要牢固树立动画不能代替动手实验的观念,动画仅仅是教学辅助手段,任何时候都不能代替动手操作,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过程,而非仅仅取一个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动手操作为主,动画演示为辅,取动画演示与动手操作两者之长,合理使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比如笔者在高三的复习中,每年都使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的动画,通过投影,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方法和测量数据读取的方法,然后再给学生这几种工具,让学生实际测量铅笔笔芯的直径,测量头发的直径,这样就避免了直接用实物教学时,由于测量工具小后排学生看不清楚的弊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白猫黑猫,知道该抓老鼠并且去抓老鼠的,都是好猫。提高乡镇中学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我们都在路上。

作者:黄新安 单位:海南省农垦加来高中

第四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一、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动力,对于各种物理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来说,物理实验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对各种物理现象进行实验,才能真正的理解与感悟到高中物理的博大精深,才能真正的运用物理。动手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不知不觉的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足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物理知识水平自然能够不断得到提升。物理实验对于高中物理这一学科具有不容小觑的重大意义。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验教学已被纳入课堂教学之中,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加强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教师在实验课堂中进行演示,不仅仅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的变化,也应该要求学生思考这一变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实验的基本原理,当然,最主要的环节不是演示,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在教给学生物理实验安全知识以后,应该让学生亲身实验、自行操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新课标已把实验教学纳入教学目标中,但是许多学校并未真正实施,一方面他们觉得物理实验存在安全隐患,易出事故,因为怕承担责任而并未让学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当前的高考体系物理实验的比重不高,为了应付考试,学校觉得应该一切以高考为重,不进行物理实验也是可以的。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改革高考体系,同时要转变高校的教学观念。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引进探究式实验教学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传统的验证型实验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探究问题而在于验证课上所讲书本内容是否正确,这样教学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但是并不能帮助提高学生的探知能力,这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当改变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引进探究式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知能力。

(二)注重分组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演示实验即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学生只是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众所周知,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导者,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则必须改变传统的演示实验引进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团队中亲自进行实验发现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分组实验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具有重大的作用。在实验的过程中,分歧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当发生与书本知识不同的意见时,教师这时不应该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加强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解决问题。分组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成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当前社会对人们的团队精神要求越来越高,无疑是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而是应当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运用

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各个高中的实验设备与器材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开放,学生很难接触到实验器材,这无疑妨碍了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所以,学校应当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进行物理实验,同时,学校也应当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进行实验。当然,对于实验应该统一管理,学生在自主进行实验之后应当进行总结,与老师与同学互相交流与学习。开放性实验教学也不是学生可以自由的出入实验室,必要的管理是不容忽视的,毕竟,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加强管理是必须的。想要进行物理实验的学生应该向老师提交申请,得到老师的同意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当然老师也应当客观的看待申请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而对一切申请进行拒绝而是应当对实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不然就违背了管理的初衷。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扮演好协助学生实验的作用,指导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学生进行实验后应当总结实验结果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不负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这一学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辉中进行物理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方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达到物理教学目标。

作者:政建伟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职教中心

第五篇:高中物理实验课有效教学策略

一、探究理念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树立

实验是物理学科中的基础,不仅是揭示物理发生与发展的基础,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高中物理实验的建立,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仪器、设备和材料对物理概念、定理或规律进行探索验证,从而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获取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究式的高中物理实验,促进了学生积极地调动现有的认知,对物理问题进行科学细致分析,通过设计严谨的实验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经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实验操作,鲜明的实验现象展示在眼前,物理概念、原理与规律也就自然浮出水面,在学生的心理留下深刻地印象,确保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探究式理念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对实验进行分析、操作和改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综合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值得大家重点研究的热门课题.

二、探究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的实施策略

1.演示实验中探究,激发学生兴趣

演示实验显著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现象鲜明、针对性强.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激活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犹如魔术一样,学生都想要知道现象背后的本质,教师就可以顺势将学生带入理性的思考之中,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比如学习有关“惯性”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简单的演示实验,利用鲜明的实验现象来刺激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一个矿泉水瓶,装入水并留有一个较大的气泡,平放以后,学生会明显的看到矿泉水瓶的中间部分有一个较大的气泡,矿泉水瓶在进行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或忽然停止的过程中,气泡也会跟着前后运动.简单的实验、鲜明的现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愿意动手进行操作,十分认真地观察矿泉水瓶的运用与其中气泡的运动,进而建立两个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不断地讨论中得出了“惯性”的概念,知道了“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非常熟练地学习和掌握了新知.正如麦克斯韦所说:“演示实验使用的越简单,学生所思考的就越彻底.”这样的实验,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推进了学生对现象的思考,直观、生动、耐人寻味,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2.操作实验中探究,引发学生猜想

操作让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接近科学,利用感官来感受物理知识的存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操作,让学生学会仪器的规范操作,使实验现象诞生在学生操作下,学生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积极调动思维,非常用心的进行观察、分析和猜想,学生的思考要远比观看来的更为深刻.比如在学习有关“光导纤维对光的传导作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光在光导纤维中传导的真实存在.利用剪刀将硬纸板沿着烧杯口剪成一个圆形的盖,让烧杯的尖嘴部分露出来,在圆形盖的中央钻一个直径大约为2厘米的洞,然后用胶带将圆形盖粘在烧杯上,同时确保边缘处不会漏水,利用导管通过圆形盖上的小孔往烧杯里注水,注满水后缓缓的将烧杯倒放,可以看到水从小孔慢慢的流出,这里利用激光手电筒从杯底向小孔处照射,学生会惊奇的发现光会随着弯曲的水流流出来,接水盘上呈现一片红光.这样的实验操作使学生非常细心认真,在一步步接近成功时,学生反而比老师还兴奋,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格外珍惜,学生就会主动对实验进行猜想,想要解释现象背后的真相,明白了光可以沿着水流进行弯曲的传播,并不沿直线传播.学生对实验的猜想迁移到了光导纤维对光的传导作用上,对新知有了很好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感受、亲眼所见,对知识的探究真实、自然、高效.

3.合作实验中探究,促进思维交流

合作实验,不仅促进了学生相互之间的配合,还有效促进了学生思想的交流与沟通,积极主动搭建更为合理高效的实验,从而对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实验,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确保学生思维碰撞的有效性,以使学生相互配合的更默契,知识分析的更透彻.比如学习“利用平抛运动的物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实验,利用相互之间的配合来进行探索、获取新知.让学生站在不同楼层的窗口上平抛小球,或者使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用秒表记录小球下落的时间(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然后利用细线下方栓一个金属块做重锤线测量窗户到地面的高度,再用米尺量出细线的长度(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这样就可以得到小球运动的时间t,小球下落的高度h,从而根据小球的质量,计算小球的重力势能和小球下落到地面时的动能,利用数据之间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明确了自己改怎么做,记录什么样的数据,每个学生都对自己负责的事情都一丝不苟,确保在自己这一方面不出错,同时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积极分析,计算、分析、验证每个环节都非常的认真,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快乐,理解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积极思维的交流、探索,实现了最终的突破与创新.

4.课外实验中探究,实现突破创新

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回归于生活,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那么课外实验在这一方面起到了补充的作用,使学生可以在广阔的空间中,充分的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起来,借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来实现自己的想法,体验思维突破创新所带来的快乐.比如学完“电学”的部分内容之后,学生对“电话窃听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可以顺势将它设置为学生的课外实验,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寻找材料,制作一个“电话窃听器”,这个任务使学生感到非常的兴奋,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收集、分析和讨论,学生分析得出,现在的固定电话都是通过电流进行传输的,主要为:电信号———声信号———电信号.人们通话的过程中,电路中就会产生一个与声音相同的频率、振幅相同的交流电,使得电流产生的磁场随电流大小、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故通话过程中,电话线周围就会产生频率、振幅与声音相同的磁场,最终得出了实验原理: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会使闭合电路感应出电流.在学生的积极探索中,学生还从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个集成电路用来放大音频,从而制作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电话窃听器”.成功的实验给了学生极大地动力,学生充分体会到实验制作的快乐,学生的思维实现了质的飞跃,在物理的学习上更为积极、主动.

三、总结

总之,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只要广大的教育者,对探究教学的设计原则、思想等相关理论进行潜心研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认知规律,围绕“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探究设计,就能够使探究式实验教学与学生一步步接近、融洽、和谐、奋进,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盛志强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第六篇:高中物理实验动力学教材对比研究

一、必修实验在四种版本教材中的知识表现

1.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

例如在关于“运动的描述”中,人教版、粤教版、沪教版和科教版的教材重视位移、加速度的基本概念,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讲解说明,表现了四种教材均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2.关注学生水平存在差异的发展。

例如“沪教版”教材有适当拓展,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四种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课题研究”等灵活设置,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3.实验阅读材料具有时代性。

在人教版中通过“科学漫步”的技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材料,这类材料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速度与现代社会”等设置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4.考虑地域因素。

由于不同地区的学生有较大差异,那么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地域因素。比如“沪教版”在实验设置中更多地采用了计算机软件的数据分析软件,增加了实验结论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当然,每一个版本针对的学生群体不同,所采用的目标与方法也就不同了。无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在运动学方面都加强了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重要性,数量和前面总结的静力学实验有着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同时也在教材实验中引入了新型实验器材的使用。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我们就发现多次提到了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必修实验在四种版本教材中的设计特点

1.物理实验安排上的创新点。

(1)实验思路:封闭到开放。

像实验中必有的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实验结论等在教材中都有多角度的设计,新课程不再强调实验的验证只有一条路可走,解放了学生禁锢的思想,这对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2)实验的数目:少到多。

强调实验是物理定律形成与发展的客观研究基础不是光靠嘴喊出来的,而是真正通过实验结果来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四种版本的教材在实验部分的编排上都体现出了这个特点。

(3)实验类型:验证到探究。

新课程在三维目标中明确强调注重过程探究与研究方法的培养。四种版本教材在实验的编写上,都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经历发现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习和体会科学方法。在实验教材中均增添了科学性、探究性和实验性。

(4)实验手段:单一性到信息化。

每版教材中均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到实验过程中,这样既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了解现代实验技术的思想方法。上海地区采用的是DIS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兴趣和能力起到推动作用,也促进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

2.物理实验教材编排上的创新点。

(1)四种版本教材在知识内容上均十分重视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

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关注到了学生心理因素和智力因素,即把握住基础,同时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2)四种版本教材要体现物理领域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中,科学知识的教育是不可少的,尤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材中一定要表现科学领域中的科学文化价值,为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3)四种版本教材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重视高中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每个人)必须有能力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现在“学会学习”已成为学生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四种版本的实验教材在编排上关键还是要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三、总结

中师物理论文范文2

1进行正确的教学实验的演示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同时在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教师要进行正确规范的教学演示.实验本身如果操作不当的话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要保障操作人员和实验仪器都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才能够取得想要的实验效果,因此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开始的阶段,教师就需要将实验用到的器材准备好,做好基本的检查工作,接下来就是教师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对于其中的注意事项都要在具体的操作时进行重点强调,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这样的互动过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验证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实验仪器来完成,用到一个广口瓶、水、硬纸板等实验材料,首先教师应该先将广口瓶装满水,然后将硬纸板覆盖在瓶口处,按住硬纸板然后将整个瓶子倒置过来,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将按住瓶口的手拿开,这时学生惊讶地发现广口瓶中的水没有流出来.这一实验现象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在进行演示的时候要谨慎地操作,每一步操作都要认真仔细,给学生做好示范,并且在揭示实验最终现象的时候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去猜想实验的结果,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不能只是看着教师的演示,课堂的真正参与者还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将整个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开始的阶段要认真地听教师的讲解以及观察实验演示的步骤,当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实验的过程之后,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只有自己动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才能够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实验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对实验的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规范实验步骤,并且通过做实验,学生也能够对一些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巩固学过的物理知识.比如,在“测量小灯泡发光的功率”的实验中,学生应该对每一步操作都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首先要画出记录需要用到的表格,以便将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要看实验器材是否够用,是不是适合这个实验,检查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将实验器材按照合理的方法摆放好,根据电路图进行连线,正确地完成接线之后,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的情况下,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电路的用电器不会被烧毁,正确连线之后,闭合电路的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发生变化,调节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之后停止,这时读出并记录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然后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就能够计算出小灯泡的发光功率是多少,这样一来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就完成了.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实验器材,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收集实验中需要或缺少的器材,为实验的顺利进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在做天平实验室,由于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天平砝码丢失,这时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就会利用泥捏成和天平砝码等效的泥砝码,从而让天平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在做弹簧实验时没有弹簧,一些有生活经验的同学会用生活中常见的铁丝烧制成土弹簧.再比如自制滑动变阻器时实验室没有滑片,学生可以找一些烟盒里废弃的锡纸,这些锡纸电阻极小,可以起到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等效的作用,从而保证实验的进行.在初中物理小实验中大力倡导学生的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可以让学生大大了解生活成果的来之不易,养成热爱劳动、珍惜资源的良好品德.

3联系实际生活,设置实验任务

在实际生活当中,一些现象也涉及到了物理知识,但是学生却很少能够发现,所以大多数的学生觉得物理和自己的生活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这是因为学生缺少观察能力.为了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的形式,联系实际生活布置一些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去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这样的实验教学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水缸出汗的秘密”,这一教学主题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可以回想到,在夏天的时候会经常看见水缸表面会有一层细密的水珠,好像出汗一样,那么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任务来设计实验内容,对这样的生活现象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能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对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初中物理生活小实验是通过一些科学有趣的手段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就采取了生活小实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们进行授课.老师根据本节课所讲关于液体浮力的内容让学生们自制一个密度计对物体进行测量.浮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物理中比较困惑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们更清楚地了解浮力学的原理,物理教学老师利用物理小实验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在小实验开始前,老师要求学生们首先准备一个小细圆木棍,然后在木棍表面涂上一层石蜡,以确保木棍的光洁程度.在小实验开始时,老师要求学生们首先在小木棍表面缠绕铁丝,缠绕的圈数以木棍能够直立在水面上,并且木棍的五分之一处能够露出水面为准.而后,分别倒入水、牛奶、盐水进行三种液体的密度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三种液体的不同之处及不同的密度关系,并通过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三种液体中,牛奶倒入后小木棍线圈露出水面的距离最短,而盐水倒入后所露出水面的距离最长,也就是说,在三种液体中,牛奶的密度是最小的,而盐水的密度最大的.

4结语

总之,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将物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将这二者进行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实验演示工作,给学生展示规范准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同时让学生自己亲自尝试实验过程,从中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作者:马忠 单位: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1生活实例,激发兴趣

在上《磁体和磁场》一节内容时,笔者出示了如图1所示的写字板,演示磁力笔和磁力板擦相互配合写字和清除字迹的过程,请同学思考原理.很多学生小时候都用过写字板,觉得很亲切,但就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师的话勾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为了知道其中的奥秘,接下来的课程中同学们异常投入.学到“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时,他们豁然开朗.笔者提问:“有个小朋友很调皮,把这只神奇的笔丢了,他能用铅笔代替吗?”大家异口同声:“不行!”笔者犯愁了“那写字板没用了吗?哪位同学有解决的办法?”“用磁铁!”早有学生迫不及待地喊出来了.笔者把一块磁铁递给他,让他证实了一下.同学们终于揭开了儿时的迷,显得心满意足.

2巧设障碍,激发思维

笔者将伏安法测电阻设计成学生实验,把电阻阻值用白纸贴住,学生们有了欧姆定律的基础,很快就测出了阻值.接着笔者设置了一个障碍:换成阻值很大的未知电阻,让他们继续测量.学生发现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法使用.笔者借着设计的情景,指出当电流表无法使用时,能否利用电压表和刚才已测电阻测出新的未知电阻阻值呢?这下可难倒了一些同学,但是在另一些同学的带动下,他们很快也参与探究,并取得了成功,喜不胜收.笔者接着再设置障碍:“只做了一次实验,误差太大,能否利用手边器材,改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桌上的电阻箱,便又动手做了起来.单表测电阻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3展示魔术,引发想象

在讲《光的色彩颜色》一节时,笔者播放了黑光剧:一位演员用手将另一位演员吸上吸下,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笔者提问:“人为什么悬空?”“有透明线吊着”、“有气功”、“有引力”……答案五花八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当讲到“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反射所有色光,黑色吸收所有色光”时,很多同学领会了其中的玄机:原来该魔术的核心道具是黑色的背景,一个穿黑色衣服的演员背着白衣演员上上下下.同学们都乐了,深切体会到了“黑色能吸收所有的色光”.

4设计情境,引发争议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老师把串联的两个小灯出示给学生,亮暗不同,问两小灯为什么亮度不同呢?因为老师知道学生只学过电流和电压,没有学过电功率,预料到他们都会从电流和电压方面考虑,总有部分同学认为电流流经一个用电器后会消耗一部分电能,所以另一个会变暗,但也会有一部分同学受上节课老师把电流比作水流的影响,认为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大小不变.争议由此产生,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老师顺势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有些机灵的小孩想到了把小灯的位置互换看亮度,有些聪明的学生想到了上节课学过测电流的仪器电流表,拆开电路测一下不就知道了嘛.智慧的火花四溅,学生们动手开始实践,老师预期的结论和一些生成性的小知识小技巧应运而生.

5逆向思维,发人深省

在讲机械能和内能时,笔者通过让学生们弯折铁丝,得到了“机械能可以转化成内能”的结论,很快有同学嘀咕开了:“那内能能转化成机械能吗?”笔者因势利导,问同学们说:“你们觉得可以吗?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有学生想到了烧水的例子,笔者立马拿出了酒精灯,给一个放有少量热水且用塞子塞紧的试管加热,随着“嘭”的一声巨响,学生们的身子都猛然向后一仰,大吃一惊,一起“哇”了出来,大家看到了塞子被喷出很远,试管口产生大量白雾,定了一下神,原理已经了然于心.如果再加上陈秋民教授的一个实验,那他们印象就更深了.在饮料瓶子放一点点烟雾,肉眼几乎看不见,拧紧瓶盖,用力一捏,瓶子是透明的,一放,瓶中充满白雾,一捏又透明了……如此重复展示给学生看,像变魔术似的.原来用手捏时,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白雾汽化;放手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极少量的烟雾起到了凝结核的作用。再比如,笔者与学生在研究完奥斯特实验后,学生们知道了磁能生电,笔者问学生:“大自然中很多现象都是对称的,互逆的,那电能生磁吗?”学生们不假思索地说:“行!”笔者接着问:“那你们能实现吗?”教室里鸦雀无声.问题直奔主题,但跨度太大,笔者开始铺设台阶了:“想想要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答:“电压和通路.”笔者继续启发:“那你们能用身边的导线、开关、灵敏电流计、线圈、磁体组成一个含有电源的通路吗?谁会是电源呢?你怎么知道有没有电流产生呢?自己动手能尝试一下这个伟大的发现过程吗?”学生们凭着对逆向思维的执着,在老师的指引下,认真地动起了手来.终于有几组成功了,笔者把先做成功的组员安排到有困难的小组中,就这样,像链式反应似的,很快全班同学都经历了一次真正的探索,异常兴奋.我们不断地深入下去,顺理成章地探究完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还讲了科顿错失良机的故事,学生们觉得好玩,又为他惋惜,感受到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类似的例子还有电动机和发电机可以互相改造,话筒和扬声器可以互相改造等.

6分析诱导,作出猜想

在探究完浮力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有关后,笔者引导同学们猜想,浮力是力,但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决定的是排开液体的质量,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很多同学经老师一提示,马上就猜想到“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某种联系”.于是笔者让同学们从小桶、下沉的重物和漂浮的重物、弹簧测力计、细线中选择器材探究自己的猜想.因为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猜想,他们目的明确,做起实验来有板有眼.有的组得出了下沉的重物“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的组得出了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的组两个结论都得到了,最后笔者告诉他们,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发现了这个原理.笔者让一位知识渊博的学生把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的故事给大家讲了一下,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

7神奇现象,引人入胜

在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特点实验时,冰的熔化实验很容易做,只要事先用孩子吃果冻的塑料袋装些水,插入温度计,放入冰柜冷冻,到时取出观察读数即可,然而要做凝固实验用通常的思维方式却很难成功,因为不可能拿个冰柜来做该实验,然而当笔者出示一种神奇的液体,将试管放入其中时,学生发现纯水居然凝固了,同学们顿时惊奇万分,观察完凝固规律后,笔者揭秘其中的原理:笔者用了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盐水溶液,低于纯水的凝固点,试管浸在里面,相当于放在冰柜里,同学们豁然开朗.本实验的另一个收获是使孩子们深刻理解了不同晶体有不同的凝固点.当然想现场制冰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比如陈秋民教授就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水,将高压灌装液体倒置喷向烧杯,水很快就结冰了.老师如果顺势把汽化吸热的知识点复习一下,学生一定印象极深.但该实验不建议学生模仿,因为这种方式温度可降到-50℃.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好的实验教学方式举不胜举,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迎玉的作用。

作者:丁建方 单位:昆山市第二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欲

对于刚接触物理课程的初中生来说,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动力。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上,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以演示性的实验教学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这会让学生觉得物理实验课堂枯燥乏味,很难长时间保持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的认知、理解与记忆。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初中物理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实验教学思维的限制,要积极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出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初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先设置一些“趣味化”的问题情境:如果没有摩擦力,前进中的人怎样停下来?谁能讲一讲身边摩擦力的好处和坏处?这些问题一经提出,会有效激发出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物理实验教学也会显得更有针对性。

2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实验空间

为了有效消除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障碍,减少物理实验教学的阻力,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对于相对抽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内容,单纯让学生观察实验、记诵知识,容易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影响到学习热情的保持。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科学的价值,还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心理障碍,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更多的生活现象与案例的引入,拓宽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的探究空间,如在讲到“光的反射”课程内容时,教师不妨选择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情境,如玻璃幕墙的全反射,雪天的雪盲现象等,也可以通过“照镜子”这种生活化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亲自动手演示,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信心。

3优化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基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等主要特征,以及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职能。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原有物理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实验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以及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浮力”的教学中,在实验教学中通常会用到盛水容器、漂浮物等常规实验器材,此时教师完全可以将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自己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废弃材料,然后自制实验器材,如有的学生找的实验器材能够漂浮,有的学生找的实验器材不能漂浮,还有的在漂浮一段时间后下沉,这时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不仅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针对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4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全过程指导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案的制定,必须保证面向全体学生,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全程指导。由于每个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兴趣偏好、学习积极性等都不尽相同,如果教师单纯进行统一化的指导,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能够结合物理实验课堂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困难和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和引导措施,强化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提高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尤其是在教学评价环节,要全面考核学生在物理实验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进步情况、动手实践能力,保护好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精彩课堂的打造,需要物理教师转变传统以单向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给学生更多亲自动手、主动实践的空间,增强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和探究欲望,从而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更具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这样才能保证初中物理课堂的精彩纷呈。

作者:杜鹏飞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

第四篇:初中物理实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1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化和生活化要求

1.1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的活动

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了解物理理论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学会观察、探究、分析和总结那些原本枯燥的理论,既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应用物理教学中的理论,又增加了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实现良好的互动,不能忽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的作用,创造机会给学生足够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围绕主题充分开展.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

1.2将物理实验的教学生活化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的生活化要求教师要实现实验情景生活化,实验设计生活化,实验过程生活化和实验应用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实验教学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实验情景生活化要求教师提供的生活情景要富有趣味性,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并且在解决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实验设计的生活化要求实验设计来源于生活,实验器材也要与生活相贴近,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用自己熟知的生活用品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验过程的生活化要求我们可以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如小组合作学习、社区调查、社区服务和劳动、实践活动等.实验应用生活化要求实验结论可以回归生活,教师要让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实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帮助学生实现这个认知过渡,引导学生将实验结论应用于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也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

2.1合理设计物理实验教学的选题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我们启示,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将学生的实际水平作为目标设计的基础.所以在进行目标设计之前,我们一定要综合考察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实践的有趣,在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于科学文化探究的兴趣.

2.2合理布置任务和分组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通常建议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细化分工.这样实现实验教学的良好进行,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学生学习活动的挫败感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任务分组和细化分工有利于实现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降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畏惧情绪,即使在实验失败的情况下,对于小组内个人的打击也会减小,因为大家会觉得这是小组的责任,这种责任分担的心理也会让学生对于实践学习失败的情绪大大减小.在教师的指导下细化分工,有利于各个小组教学实践计划的顺利完成,学生在明确自己的主要责任之后也会更加清楚当前自己的责任,在提高教学实践效率的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分工协作的精神.这样在细化分工的条件下老师的一旁指导会让学生觉得有事可做,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大大提高。

2.3鼓励学生将实验结果应用到实践中去

学生在得出最后的实验结果之后可举行短暂的讨论会,让学生踊跃发言,指出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的现象,以及还有哪些现象还可以用这个方法解决.最后总结一下这个实验结果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作者:曹纪明 单位:临海市台州学院附属中学

第五篇: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一、物理实验教学概述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是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的自然学科,需要在实验中概括和分析课本中的一些定义和规律。在初中阶段,采用实验授课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强,精力充沛,求知欲望强。在物理授课中,教师的身份应该为合作者、服务者、研究者以及探索者,要变之前传统的授课形式为学生能自主学习的授课模式。通过实验,既能指引广大学生动脑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以让他们动手去分析问题或找出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物理实验授课的最大优点。我国现行的物理教学课本早就提出了日常教学中应有学生实验和教师实验两个部分,然而在实际的授课中这一点并没有引起重视,实验课很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就更少。要想改善这样的局面,学校要为各种实验提供条件,教师更要勇于创新,突破以前陈旧的教学模式,在上课的时候多通过实验讲解。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地多动脑、多动手,还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枯燥的物理知识,懂得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描述各种物理定义。

二、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观念,提高物理实验的授课意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必须要跟得上时代的潮流,我们塑造的人才必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不重技能、只重书本理论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一味追求考试分数的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了,现在的社会需要学校多培养一些具有创新能力、较强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物理教师必须要将实验授课与理论授课放在相同的高度,不断创造能让广大学生多操作、多思考的实验机会。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合理利用资源,增加演示实验授课

现代化授课的重要标志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在初中物理课本上往往会有一些微观的、难以用现实实验演示的、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因为它们的可见度小,演绎现象不明显,或者基于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做出实验。这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器材来演绎这些复杂地实验,以便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文中所提到的概念和规律。

(三)完善实验结构,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

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猜想是广大学生实验能力体现的关键。当前,大部分教师都是预先安排好整个学生实验的过程,把步骤、目的、现象、结论都提前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只需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即可,这种形式的教学会促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为学生安排好一切。第一,在实验的授课过程中,要秉持由简及繁的原则,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接近学生生活的例子,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第二,鼓励学生在实验后比较,及时归纳总结。如当学生对电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四)贴近生活,进一步完善实验授课方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物理源于生活。在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授课应该跟实际生活结合,这不但可以避免物理课堂的枯燥气氛,丰富授课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教授电路的时候,可以根据生活中楼梯开关的实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楼下的开关打开后,楼上的开关可以关掉,从而引导他们画出电路图,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此类授课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懂得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开展虚拟实验,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中师物理论文范文3

一、易于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基于传统考试升学的压力,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往往用于讲解物理习题,搞题海战术,物理实验被当作次要的教学,只留一少部分时间,甚至有的实验课程直接跳过.造成学生严重依赖老师,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差,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受到严重过制约.事实上,转变一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传统教学观念,只要合理的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堂上多进行物理实验,不但会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进行物理实验是直接简便的方式.同一物理原理的实验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在课后也可以进行.例如讲解浮力的公式时,课前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小水杯,课堂上给每位同学发一小块橡皮泥.这时候同学们就好奇了,边听边鼓弄手上的橡皮泥来.“请同学们把橡皮泥放在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要是把它做成一个船型,大家再试试!”“它浮在水面上!”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改变了初中物理教师以往一味传授的权威,使物理原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灵活性、趣味性增强

物理老师课堂上经常做一些实验,不但增加了课堂教学方试,还可以让同学接触生活,从生活的日常现象中学习,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做些课堂、课后小实验,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课堂上多开展关于实验的讨论与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加了,学生比以往对物理也更加感兴趣了.如讲解压力时,老师先让同学把手指按按桌面,手施加的力量不一样,手指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告诉同学们压力是确实存在的.然后拿出来一个塑料小杯,装满水,用一张白纸盖住.“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将水杯倒过来,发现纸张像盖子一样,将水牢牢盖住,水没有撒出来.“这就是压力神奇的魔力.”教师以学生自身的感受与神奇的物理现象相结合,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扩展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现在的企业不但要求员工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更要求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只会学习的读书人,在现今的社会中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通过教学中演示,学生学习实际操作,进行物理原理研究,教师围绕研究安排教学过程,利用实验手段去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的科学方法,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与能力.例如学习密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都认为天平是称量物理质量的,“如何用天平称这个不规则形状的小铁块物体的体积呢?”这时学生就会给出答案,一下便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如直接测量.等同学们都说出答案,但是都不符合现状.这时可以引出密度一词以及密度的公式ρ=m/V.“除了直接用密度的方法呢?如果我们不知道不规则小铁块的密度呢?”把方法都说完,这时同学们就会陷入沉思,还有什么方法解决.这时老师拿出来几个正方体的小铁块,放在天平上称出与不规则小铁块一样的重量,由于两者质量相同,密度相同,这几个小铁块的体积就是那个不规则铁块的体积.以上内容说明,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发散思维,摆脱传统思维学习方式的禁锢.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在自我学习与探索中获取答案.

四、易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精神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生活阅历有限,受制于传统教学的影响,思维偏重于具体思维,联想和发散思维较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则可以引导学生广开思路,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初中物理教师不但要在教学过程当中教会学生物理原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发散思维、创新想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有效提高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层次的了解物理教学的意义.例如讲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以防盗门上的“猫眼”为例,从屋里往外看,镜面是凸出来的,我们便叫它凸透镜.门口的人离门上的“猫眼”凸透镜很近,但是我们却能看见门外人的整个成像,那是因为外面的人被凸透镜放大成虚像.然后让同学举例子,“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像猫眼这么神奇的凸透镜?”这时候同学们就会说出老花镜、投影仪、放大镜、照相机等等.如此问答,由此及彼,由浅入深,透过教师演示的某个物理现象,衍生出多个物理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或者生活用品.教师不仅可以把教材要求的实验展示给同学们,还可以把教材上的一句话、一幅图、一道练习题在课堂上做成实验,展示给同学们,帮助同学们分析问题,一题多解,易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精神,使学生热爱物理,热爱大自然.

五、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更多侧重对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为主,实验教学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以进行独立思考与操作能力的训练.在同组实验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动、接纳,增进了同学之间友谊;教师在发现问题、运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

作者:饶发根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1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质疑能力尤为重要.质疑就是学生在学习遇到难题难点或者学习中的疑惑时,敢于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去思考它并且想办法去解决这个疑惑.初中物理学科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难学习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难点和疑点,于是就需要学生的质疑能力,只有敢于质疑,才能熟练掌握新的知识.然而质疑不是随便的提出疑惑,而是要挖掘有深度、有内涵的问题,是对物理规律的发现、对物理新技巧的创新.如何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而物理实验则是一个很适合的途径,通过物理实验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内能的变化规律”和“热能和功”的时候,在教学方案里面有一个演示实验:在实验中,有一个厚的玻璃筒,在玻璃筒里有一些易燃物品,这时候用活塞压缩玻璃筒里面的空气,这时候玻璃筒内的易燃物品自己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经过压缩,玻璃筒中的空气内能得到了增加,从而玻璃筒里的温度上升了,当温度达到燃点时,易燃物品就自己燃烧起来了.学生往往很容易被这个有趣的物理实验所吸引,因此实验过后很多学生都会提出疑惑:这个物理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玻璃筒内部的温度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玻璃筒内的温度变化了?还有这个实验的实际运用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是具有创新思想的问题,是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上就可以帮助学生去锻炼自己的质疑能力.比如,在“玻璃筒内的温度是否变化”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来帮助学生.教师可以改变一下原本教学方案的实验方法,不直接在玻璃筒里放入易燃物品,而是直接用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然后让学生观察玻璃筒内的空气内能是否增加了.空气的内能当然是无法用肉眼能够观察到的,因此,学生就会心存疑惑,怎么能看得到空气内能是否增加了呢?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证明玻璃筒内的空气内能变化了.然后学生就可以展开讨论,自己去思考这个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当学生自己思考过后,经过不断的尝试之后,教师再把易燃物品放进玻璃筒的方案提出来,这样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对其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同时又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热爱质疑.

2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物理是充满想象的学科,只有不断地发挥想象去创新,才可以发现新的物理知识,熟练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原子物理学是物理学中较为重要的知识,而原子的学习就需要运用到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去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这一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在讲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这一知识点时,需要向学生讲解α粒子撞击氮核的实验.众所周知,α粒子撞击氮核后会形成一种新物质,那就是质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学生提出两种预想的实验结果:(1)α粒子在撞击氮核的时候直接穿过了氮核;(2)α粒子在撞击氮核后,被氮核吸收然后变成一个新核,最后分裂出质子.然后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猜想这两个预想的实验结果哪个是正确的.学生因为缺少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所以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一种预想结果,即α粒子撞击氮核后会穿过氮核.因此,在学生经过了充分的猜想、思考过后,教师再公布正确的答案,向学生呈现实验的真实照片,让学生发现α粒子撞击氮核后出现的三条轨迹线.这样,学生就能完全吸收这一个知识点,加深对α粒子撞击氮核实验的理解,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是最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之一,物理实验则是最主要的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最考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就是设计型的实验,就是需要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去设计一个物理实验,然后证实自己的猜想或者得出正确的结果.设计实验就需要学生考虑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步骤、实验的过程、实验的分析方法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学生去思考,从各种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去引入实验之中.教师在其中只是担任一个辅助的角色,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对于实验方案的选择、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最后数据的总结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设计的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实验是否成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总结后再给予正确的指导.例如,教师在教到“重力加速度”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值.重力加速度的值在测量中的误差还是挺大的,每个学生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可能都不一样,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让学生相互讨论,探索产生误差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让学生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充分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再如某初中物理课中,老师要对学生们讲解如何利用工具对物理的电性进行测量.该校老师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学生们知识的获取量,采用物理小实验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首先,该校老师要求学生们自制验电器.由于该教学实验正值初冬,老师为了方便学生们寻找实验材料,要求学生们首先找一个玻璃瓶,并将其清洁后晾干.然后在实验时将一根拉直的曲别针从瓶塞中穿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曲别针穿入瓶塞前,要将其两端尖锐的部分磨圆.以保证其达到最佳的测量效果.在曲别针穿入瓶塞后,将其一端弯曲成一个小圆圈,而另一端弯曲成直角.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铝纸剪成一个4×0.6厘米的条形状,将其对折后放置到直角弯曲的一边,就制成了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学生们通过利用自己制作的验电器对物体的带电量进行实验,得出了不同物体带电量不同的结论,使学生们不仅能够快速掌握物理科学知识,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对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4总结

通过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物理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适应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作者:韩晖 单位: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1、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分析

学习的交流活动与既定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衔接性,因此任何的断层性的反应都有科恩给你导致知识的接收方面存在着消极的反应,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顺应考该的目的来进行针对性的意义解读。为了能够实现对于细节问题的深入发掘与引导,这就需要在进行旧知识的整合同时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进而为学习提供动力。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主要是承担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支柱作用,通过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以及实验态度等多方面的利用和分析来实现结果的获得。诸如,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四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就能够被吸引,同时实现了思维成果方面的共享,最终能够保证后期分析活动所存在的实际价值。

2、初中物理课程实验探究模式浅析

学生主要通过异质化假说的方式来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项非常具有探究性的活动,师生通过对实现的效果进行猜想和分析,进而不断的启发实现的思路,最终实现实验方式上的完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物理知识的认知能力。

2.1必要的信息资源提供

实验实际上就是一项贯彻了创造性发展指标的重要行为的过程中,因此其对后期的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充分的把握其中所蕴含的的内容和线索,最终实现科学的管理和搜集。

2.2模拟性试验流程的支持

由于部分的物理实验容易出现设备以及仪器损坏的问题,这就使得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计算机的模拟仪器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虚拟化的电学实验来为传统的探究模式发展提供辅助的作用,最终为其内容提供更加抽象化的处理,最终为自由的交流与渗透创造环境。

3、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科学分析

3.1设置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讲解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展示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从惯性的原理方面来进行思考,并且能够根据内容来提供一定的实验工具,证明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惯性,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来进行实验思想以及技术的准确性。

3.2教学构成的反馈作用

课后的测试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物理规律以及物理概念来进行。从课堂的发展来看,学生在整个的课堂之中一直是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这就能够使得学生无论是课上的发言还是小组的讨论等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与试验的设计大同小异,但是其中仍然会存在一些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来进行问题的解决。

4、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环境下物理实验的探究模式教学需要进行全面的验证,这就使得其需要对于实施的要求来进行完整性的处理,进而获得学生的不断认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还能够制定阶段的交流目标以及学习目标的制定,实现实践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

作者:白合提古丽·克尤木 单位:新疆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中学物理教研组

第四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思考

1实验教学延续传统观念,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和看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观众,静静地坐在台下,听老师在台上眉飞色舞,唾沫横飞.老师讲完了,学生感觉听了一场演讲,接受能力强一点的留在脑海里的是这一步实验要怎么做,不然会怎么样;接受能力弱一点的基本上在老师讲完后已经忘光了.而做起题目来,前一类学生只要把问题换个说法,他就不会,因为他是背实验;后一类学生,老师总批评他,因为讲了这么久,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因为他背得很辛苦,然后又忘记,如此反复.

2学生分组实验依葫芦画瓢,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成为主导.于是,实验教学成了很多老师的一个响应新课标号召的温床.实验课上,先把实验一通大讲,然后把实验探究过程演示一遍,再给学生发放同样的器材,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把实验过程再重新做一遍.学生的实验过程只是简单地重复,实验过程中没有思考,没有探索,极大地违背了实验要培养学生会思考、会探索、会动手的初衷,而且让学生丧失了实验的兴趣,觉得实验一点意思都没有,自己是老师的傀儡,还不如不做实验,安安静静地听老师多讲几道题.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上危害极大.

3毫不牵制的放手,过度开放的实验

与上一种情况截然相反,还有一些老师,让实验课堂过分地自由和开放.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忘了教师在课堂上仍旧是主导.于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就万事大吉,随便学生在实验室里干什么.于是,有的同学开始玩各种器材,有的同学完成了实验开始打闹.实验室里经常是一片狼藉,课堂纪律难以控制.如此一来,学生都把实验课当成了放松课,把它与正常的物理课堂区分开来.这样的实验教学依旧没有起到作用.诚然,实验教学确实有难度,但也不是改善不了的.实验教学难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是问题的生成.一个实验,从实验的目的到设计,再到出现的问题和最后解决的方法,每一个环节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把这些问题串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掌握了该实验.如果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实验教学就达到了它的效果.下面以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为例,谈谈笔者的做法和思考.课本对该实验的描述是:将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只等大的蜡烛分别放在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蜡烛B与A的像重合为止,此时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这段描述实际上有很多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正是该实验的考点重点.也是这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3)为什么要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4)为什么成像物体要用点燃的蜡烛?(5)为什么还要一只等大的蜡烛?而这些问题,一般老师都是主动提出,然后向学生解释原因.可是,学生不明白,这些问题是基于什么提出的.所以,对于问题的答案,学生基本上靠背诵,一旦题目有所变动,学生就感觉到束手无策了.笔者认为物理课堂的教学一定要注意问题的生成,尤其是实验教学.这就好像带领学生跨进物理知识的殿堂要靠引导,让他们感觉到有趣进而跟随老师的思路走,而不是被老师“绑架”着硬推入门.因此,这个实验要怎么做,从实验的设计上就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首先,笔者出示一面大镜子,让学生透过镜子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并提问:你的像和你本人是一样大吗?坐得近的同学和坐得远的同学在镜中的像一样远吗?当你靠近镜子的时候,像有变化吗?这三个问题的提出是有目的的.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以免出现各种不着边际的回答.这就是老师主导地位的体现.学生的答案实际上就是对问题的猜想.所以,接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这时,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需要的器材有哪些?学生很容易想到要有一块平面镜和一个放在镜前的物体.按照学生的想法,摆好平面镜和物体后,接着引导学生寻找镜中的像.学生会发现这个像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手放在镜子后找像时无法确定是否找到了像的位置.因为镜子不透光,把手给挡住了.于是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能透光的镜子,不就既能看见镜中的像又能看见镜子后的手,从而知道是否找到了像的位置.这时老师介绍镜子实际上是由玻璃板后面镀一层不透光的膜制成的,只要将该层膜去掉,镜子就透光了.去了膜的镜子实际上是玻璃板,所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际上是用玻璃板来完成的,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以往在讲到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时,老师只是告诉学生原因是平面镜不透光,确定不了像的位置,为什么确定不了?为什么平面镜不行就要用玻璃板来替代?这两个问题学生还是很困惑的.笔者通过学生自己伸手,对于看得见摸不着有了真实体验.通过现场撕膜,让学生认识到撕了膜的平面镜就是玻璃板,这样,对以上两个问题就有了感性认识.当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镜后,学生马上就发现,镜中的像变得十分暗淡,看不太清晰,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用生活经验告诉老师可以提高物体本身的亮度,那么像的亮度也会增强.怎么提高物体亮度?用光照.当笔者用手电筒照向物体时,果然镜中像亮了不少.笔者又提出,用电筒照不太方便,如果让镜前的物体自行发光就好了.能自行发光的是什么呢?光源.而最常见的光源又是什么呢?于是学生马上想到了点燃的蜡烛.这样,问题也解决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发现一个现象马上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案在脑海里形成马上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再想办法解决.环环相扣,思维活跃而且严谨,让学生边学边做,动眼动脑,使教学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使教学效果上升了一个新台阶.像找到了,也清晰了,接下来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了.怎么比较?引导学生用比身高的方法来比大小.比身高时,两同学站在一起背靠背,比较像与物,也要把蜡烛拿到镜后去跟像站在一起比.但拿开蜡烛时发现,镜中的像也消失了.看来像和物不能放在一起比,怎么办?物体不能和自己的像在一块比大小,那我们给物体找一个替身代替它去跟像比.这个替身有什么要求呢?与物体等大.所以,实验器材中还需要一支等大的蜡烛.这样,为什么要等大的蜡烛问题也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解决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也基本明晰了.学生也知道实验大致按照什么思路去完成了.这时,再放手让学生分组实验,自行解决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如何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提供了多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并且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现象.比如,玻璃板较厚的时候,会清晰地看到两个烛焰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的时候,像呈现在半空中等等.而这些问题,全都是平面镜成像实验的相关考点,在实验的过程中,已经被学生掌握和理解了.当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再碰到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就游刃有余,胸有成竹了.这节实验课,笔者和学生都有了较大的收获.学生收获了知识,而笔者则收获了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不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时,首先要把握该实验的主要问题,并且将思路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参与到问题中来,并共同思考解决方案,把方案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又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学生和老师一起在不断地否定和被否定中,完善实验操作,培养物理思维.

4总结

其实,成功的科学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无疑是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它不仅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科学态度、创新能力以及意识的重要途径.所谓实验探究,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科学规律,体会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但是,有很多实验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对于物理实验该如何思考也一片茫然.如果教师重讲授而轻操作,忽视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就缺少动手机会,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可是,如果教师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可能让学生多走弯路,甚至违背当时的初衷.如何将新课标落到实处,真正让实验教学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应该对此作出思考.也许,我们可以预先了解学生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难点,设置合理场景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在提问—解决—再提问—再解决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新方法,而不是让其直接被动地接受前人留下的知识,这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者:周莹 单位:南昌市第二中学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及策略探析

1.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使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高度的集中和注意力,并且能够提高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单从物理的理论知识学习来看,学生不免会感觉到有些枯燥和单调,长时间下去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集中。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若穿插一定的实验环节,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1.2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物理实验探究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分析,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如果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1.3有利于形成和谐互助的课堂学习氛围

任何一门学科的实验都需要学生拥有老老实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尤其要注意尊重事实,操作的过程和步骤要科学严谨,切不可弄虚作假。这就需要全体学生能够同力合作,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通过相互的配合与帮助,对实验遇到的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并加以解决。在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形成和谐互助的课堂学习氛围。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部分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误区

当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利用实验来进行知识探究的教学形式很少。不少物理教师认为,进行实验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如直接讲解的效率高,只要学生能够做题,就无需再去进行专门的实验。加之,部分实验演示起来确实比较麻烦,并且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而且很多学生在实验课时,行动自如,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课堂纪律表现较差。这些因素的出现影响了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使得实验教学的成效难以实现。

2.2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目前初中课堂实验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首先,对于演示实验来说,通常是以教师示范,而学生负责观看为主;其次,对于分组实验,一般老师会把原理讲解一遍,有时甚至把详细的步骤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几乎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者各自的实验,缺乏足够的探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与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相悖。

2.3物理实验设备陈旧且匮乏

虽说大多数中学都设立了专门的物理实验室,并且里面的设备和器材也能够满足基本的实验要求。但是,由于这些器材购置的时间比较久,且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换,使得很多的实验器材和设备过于陈旧,并有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在一些落后的乡镇小学,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几乎没有专门的物理实验室,实验器材也严重匮乏,使得实验教学根本无法开展。

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3.1转变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必须要转变社会观念,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及学校自身要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要以担心学生的安全以及破坏实验器材为由限制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施。尤其是部分的学校领导,更加应该更新观念,全面提倡实验教学,通过制定一定的制度措施来加强实验教学的实施。同时,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物理教师自身更要转变观念,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好实验教学的各项工作,促使实验教学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3.2加大投入,完善实验教学资源

完善的实验教学资源有利于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学习的实验教学资源,对于陈旧的实验器材进行更换,对于缺乏的实验器材进行及时地补充。同时学校对于国家投资建设的实验器材和设备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做到合理的安排和利用,从而达到共同维护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3.3改变评价模式,实现物理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应试教育及升学的思想早已在学校教育思想中根深蒂固。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对物理教学的评价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冲击,使得教师和学生只关注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实验教学所带来动手能力的培养。

4.结语

初中物理作为物理教学的基础教育,其目的不仅在于要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还要勇于实践,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人们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启发,使得物理实验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对物理教师实施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从而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符华 单位:防城港市第四中学

第六篇: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

1引言

初中物理学主要研究力、热、声、光、电、原子物理学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从现象中升华认知的学科.它与生活联系密切,但是同时,它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大多数人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初中阶段起步学习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没有实验的物理课就不是物理课.新课改之后,国家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强调了要重视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深入对实验过程和实验误差的分析、重视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的评估等;另外,在新课标教材中,许多验证性实验已经被提升为探究性实验,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要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乐于做实验、善于做实验,最终将学来的知识正确地、有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实验情形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2什么是物理实验能力

初中阶段对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大概可以归纳为:(1)能独立完成要求的实验;(2)能明确实验目的;(3)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4)能控制实验条件;(5)会使用仪器;(6)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7)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8)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9)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方面的能力要求并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种能力的考查实际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本文以若干实例来探讨一下,在具体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如何将以上的思考融入到我们物理教师的授课中.

3实验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愿意做实验最主要的动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对实验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究实验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进而通过分析个别事物的因果联系来寻找和掌握物理知识和一般规律,自行探索,亲自动手设计实验,从而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但是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许多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仅仅只是停留在看一看、动一动的层次上,并没有上升到想一想、自行设计的高度,极少有自主的思考和创新.本文仅就实验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3.1实验要尽量使用简单、通俗易懂的实验装置、方法

如学习“大气压”时演示“吹气漏斗倒吸乒乓球”,实验器材只有漏斗、乒乓球.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实验过程上,能帮助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2实验设计要形象鲜明,能引起学生兴趣

如学习“光的折射”时演示“铅笔在水中看起来折断了”.只有鲜明对比,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大脑皮层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从而形成深刻的概念.

3.3演示实验要尽可能保证一次成功

实验的第一印象对学生来说是最深刻而又最易接受的.如果演示实验失败,学生很有可能会失去兴趣,甚至把失败实验的影像留在大脑里,形成顽固的错误认识,所以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将仪器准备好、调试好,确保实验成功.

3.4演示实验要尽量让学生参与

以往的演示实验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仅仅是观看而已.事实上,演示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更容易把实验牢记于心.

3.5合理改进实验,提高准确性

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实验设备简陋、实验仪器精度不高等具体原因,对具体操作中科学准确性不高,分析不够透彻、说服力不够强的演示实验要大胆改进,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3.6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

如学习“大气压”时演示“吞、吐剥壳熟鸡蛋”;学习“沸腾”时演示“纸盒烧开水”等很多有趣但学生意想不到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3.7多进行课外小实验

课外小实验所需材料操作简单,能提供学生多动手,多观察的机会,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测力计、杠杆等器材,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加深了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在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其实验兴趣.

3.8利用好探究实验

新教材中的有些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自行回家观察、实验,并在课堂上讨论结果.如用长辈的老花镜和自己的近视眼镜分别对近处和远处的物体进行观察,把结论在同学间进行交流;再如用筷子、碗、水等物品做光的折射现象;用杯子、水、硬纸片等做大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的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究物理规律.

4实验能力的培养

4.1培养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目的和理论依据的能力

在实验进行之前,一般应将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向学生说明,以利于学生对整个实验的目的、原理的把握,从而构建出知识框架,更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该实验.

4.2培养学生正确调试和安装仪器、正确读取数据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实验的有关注意事项了如指掌,例如调节托盘天平时,左侧托盘向下偏,则应调节螺母向右移动;再如在读取装水量筒示数时,视线应垂直于量筒、与液面最低处平行等等.

4.3培养学生正确完成实验的能力

包括能回答该实验用的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的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如课本上的探究实验“牛顿第二定律”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最终的结论也要在充分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物理规律.

4.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实验过程中,应在明确观察目的的基础上,使学生迅速地对仪器装置和实验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会分清主次现象、捕捉不易发现或容易消失的主要现象并进行分析、综合.还要使学生养成认真、细致、有始有终地观察实验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如在做“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时,可以让学生亲手感受各面的粗糙程度,强调其变化,使学生认识到了这个实验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了摩擦力的大小.

4.5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科学家式探究客观规律方法”,即需要探究的课题,采用启发式教学,可由学生猜想结果后,再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正确操作后,得出实验数据或现象,然后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推理、概括,抽象出物理公式、总结出物理规律,从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时,可先引导学生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然后再将各电表依次接入相应电路,探究各示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总结出规律,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4.6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实验的能力

古语有云“书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需躬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独立实验能力的培养是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节.例如,在2009年科创大赛上学生利用废旧原材料设计的“自动收衣晾衣杆”,主要由测风装置、下雨报警装置、光检测装置、滑杆、固定架、定滑轮、牵引绳、绳收放装置、滑块Ⅰ、滑块Ⅱ、绳子组成,其主要功能是防雨、防天黑、防风和自动控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收衣晾衣杆.极大地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5结论

物理世界引人入胜的实验众多,但面对琳琅满目的实验,怎样让学生要学、乐学、善学?怎样让学生能从看一看、动一动上升到自行猜想、设计、验证实验的高度?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能力,使之成为一个具备极强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这是每个中学物理教师都必须要去深刻思考、积极努力的问题.希望有我们的努力,未来祖国的物理实验和成果能更加让世界骄傲.

作者:左欣 单位:成都市电子科大实验中学

第七篇: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1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化和生活化要求

1.1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的活动

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了解物理理论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学会观察、探究、分析和总结那些原本枯燥的理论,既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应用物理教学中的理论,又增加了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实现良好的互动,不能忽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的作用,创造机会给学生足够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围绕主题充分开展.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

1.2将物理实验的教学生活化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的生活化要求教师要实现实验情景生活化,实验设计生活化,实验过程生活化和实验应用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实验教学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实验情景生活化要求教师提供的生活情景要富有趣味性,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并且在解决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实验设计的生活化要求实验设计来源于生活,实验器材也要与生活相贴近,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用自己熟知的生活用品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验过程的生活化要求我们可以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如小组合作学习、社区调查、社区服务和劳动、实践活动等.实验应用生活化要求实验结论可以回归生活,教师要让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实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帮助学生实现这个认知过渡,引导学生将实验结论应用于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也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

2.1合理设计物理实验教学的选题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我们启示,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将学生的实际水平作为目标设计的基础.所以在进行目标设计之前,我们一定要综合考察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实践的有趣,在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于科学文化探究的兴趣.

2.2合理布置任务和分组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通常建议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细化分工.这样实现实验教学的良好进行,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学生学习活动的挫败感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任务分组和细化分工有利于实现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降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畏惧情绪,即使在实验失败的情况下,对于小组内个人的打击也会减小,因为大家会觉得这是小组的责任,这种责任分担的心理也会让学生对于实践学习失败的情绪大大减小.在教师的指导下细化分工,有利于各个小组教学实践计划的顺利完成,学生在明确自己的主要责任之后也会更加清楚当前自己的责任,在提高教学实践效率的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分工协作的精神.这样在细化分工的条件下老师的一旁指导会让学生觉得有事可做,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大大提高.

2.3跟进实验进程,加强交流小组间汇报

老师在整个实验教学实践中起到的是指导和辅助的作用,老师跟进实验进程有利于了解学生实践活动的进度,把握教学活动的进程,并且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从旁给予指导.对于实践活动偏离实验主题的情况,老师要及时予以指正,对于学生碰到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循循善诱帮助其解决.加强小组间交流汇报,有利于小组间进度的了解.各个小组的交流汇报能够让各小组在意识到竞争的情况下加快本小组的进程,同时也有利于借鉴别组的意见和观点来完善本组的实验进程.

2.4汇报总结和继续研究

在分组实践活动的末尾阶段,老师要举行实践总结报告会,在班会上老师指导学生将各组的实验成果进行展示,并且交流各组的实验心得和实践经验的交流.并且让各小组提出是否还有更好的实践办法,然后让各个小组继续研究,或者尝试其他小组的办法是否可行,是否比自己的办法更好.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实验结果.最后鼓励学生提出一个完善的实践方案.

2.5鼓励学生将实验结果应用到实践中去

学生在得出最后的实验结果之后可举行短暂的讨论会,让学生踊跃发言,指出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的现象,以及还有哪些现象还可以用这个方法解决.最后总结一下这个实验结果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结论

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社会调查和劳动实践活动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多种形式,这些形式不仅丰富和补充了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而且还使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在此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作者:曹纪明 单位:临海市台州学院附属中学

第八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思考

1进行正确的教学实验的演示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同时在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教师要进行正确规范的教学演示.实验本身如果操作不当的话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要保障操作人员和实验仪器都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才能够取得想要的实验效果,因此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开始的阶段,教师就需要将实验用到的器材准备好,做好基本的检查工作,接下来就是教师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对于其中的注意事项都要在具体的操作时进行重点强调,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这样的互动过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验证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实验仪器来完成,用到一个广口瓶、水、硬纸板等实验材料,首先教师应该先将广口瓶装满水,然后将硬纸板覆盖在瓶口处,按住硬纸板然后将整个瓶子倒置过来,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将按住瓶口的手拿开,这时学生惊讶地发现广口瓶中的水没有流出来.这一实验现象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在进行演示的时候要谨慎地操作,每一步操作都要认真仔细,给学生做好示范,并且在揭示实验最终现象的时候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去猜想实验的结果,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不能只是看着教师的演示,课堂的真正参与者还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将整个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开始的阶段要认真地听教师的讲解以及观察实验演示的步骤,当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实验的过程之后,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只有自己动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才能够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实验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对实验的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规范实验步骤,并且通过做实验,学生也能够对一些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巩固学过的物理知识.比如,在“测量小灯泡发光的功率”的实验中,学生应该对每一步操作都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首先要画出记录需要用到的表格,以便将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要看实验器材是否够用,是不是适合这个实验,检查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将实验器材按照合理的方法摆放好,根据电路图进行连线,正确地完成接线之后,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的情况下,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电路的用电器不会被烧毁,正确连线之后,闭合电路的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发生变化,调节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之后停止,这时读出并记录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然后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就能够计算出小灯泡的发光功率是多少,这样一来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就完成了.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实验器材,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收集实验中需要或缺少的器材,为实验的顺利进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在做天平实验室,由于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天平砝码丢失,这时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就会利用泥捏成和天平砝码等效的泥砝码,从而让天平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在做弹簧实验时没有弹簧,一些有生活经验的同学会用生活中常见的铁丝烧制成土弹簧.再比如自制滑动变阻器时实验室没有滑片,学生可以找一些烟盒里废弃的锡纸,这些锡纸电阻极小,可以起到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等效的作用,从而保证实验的进行.在初中物理小实验中大力倡导学生的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可以让学生大大了解生活成果的来之不易,养成热爱劳动、珍惜资源的良好品德.

3联系实际生活,设置实验任务

在实际生活当中,一些现象也涉及到了物理知识,但是学生却很少能够发现,所以大多数的学生觉得物理和自己的生活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这是因为学生缺少观察能力.为了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的形式,联系实际生活布置一些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去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这样的实验教学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水缸出汗的秘密”,这一教学主题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可以回想到,在夏天的时候会经常看见水缸表面会有一层细密的水珠,好像出汗一样,那么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任务来设计实验内容,对这样的生活现象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能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对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初中物理生活小实验是通过一些科学有趣的手段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就采取了生活小实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们进行授课.老师根据本节课所讲关于液体浮力的内容让学生们自制一个密度计对物体进行测量.浮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物理中比较困惑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们更清楚地了解浮力学的原理,物理教学老师利用物理小实验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在小实验开始前,老师要求学生们首先准备一个小细圆木棍,然后在木棍表面涂上一层石蜡,以确保木棍的光洁程度.在小实验开始时,老师要求学生们首先在小木棍表面缠绕铁丝,缠绕的圈数以木棍能够直立在水面上,并且木棍的五分之一处能够露出水面为准.而后,分别倒入水、牛奶、盐水进行三种液体的密度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三种液体的不同之处及不同的密度关系,并通过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三种液体中,牛奶倒入后小木棍线圈露出水面的距离最短,而盐水倒入后所露出水面的距离最长,也就是说,在三种液体中,牛奶的密度是最小的,而盐水的密度最大的.

4总结

中师物理论文范文4

1物理实验教学应立足于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可加以改进、创新,让实验更科学,误差更小。比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教材中的实验是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运动时,难以控制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故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且拉动时弹簧测力计处于运动状态,给读数带来困难。学生既然在实验中发现了问题,老师这时就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此实验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从而更好地完成实验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原实验中拉动木块改为拉动长木板,就可克服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当拉动长木板时,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木块都能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出摩擦力大小就是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这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再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小木块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进行探究,在物理学中,光滑表示不计摩擦力,但实际实验中不可能找到表面绝对光滑的物体,因而在此实验中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中二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时,学生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木块受摩擦力影响,松手后木块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实验失败,同样此装置也难以探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就顺势引导,又对此实验加以改进,学生已经学习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上边实验木块既受摩擦力较大,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可从减轻木块质量或增大木块所受拉力克服摩擦力大的影响。但要探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还可对实验进行怎样的改进呢?我们将小木块换成轻小硬纸片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从而使实验更合理,更易于学生理解。当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时,将纸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立即看到纸片转动到二力在同一直线时才处于静止,当探究二力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用剪刀将纸片从中间剪为两部分,观察到纸片两部分在两边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进而证明二力要平衡,二力需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但此装置仍的改进之处,让学生自己加以改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热爱物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实验效果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教材,教师利用实验器材,创设必要的实验条件,展现实验过程,揭示物理规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由于受条件限制,现象细微,学生观察不到实验现象,难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也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难度。如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老师用磁感线演示仪进行教学,磁感线演示仪是平放的,老师只有走下讲台,让学生依次观察,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降低教学效率。我们改用多媒体投影教学,可以在屏幕上呈现出条形磁体、“U”形磁体、同名及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情况,弥补了磁感线演示仪的不足,从而加深学生对“磁场”的认识。又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实验现象虽然明显,但要在实验现象中归纳,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却有很大困难。如“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像儿跟着物体跑”。若利用动画投影教学,在展示凸透镜成像动画时配合光路图,将凸透镜成像特点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增强实验效果,进一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

3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极少,因此,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应让学生了解仪器的结构、原理、用途、量程、分度值、调零等使用方法和操作原则,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就生动地说明了实验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如在做水的沸腾实验中,学生就要会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秒表等测量工具,还要知道铁架台、石棉网、烧杯的用途。通过学生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4对实验进行反思、有助于对实验的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课堂实验外,要求学生课外对物理实验进行反思,学生将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现象、实验过程进行梳理,回顾,找出现象产生的原因,本质,找出其规律。加深对物理实验的理解。总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有做好实验教学,才能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活动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绍友 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双山新区响水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浅析

一、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求异、求趣、求新的心理,引用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玻璃瓶吞鸡蛋”的实验,通过将去壳的熟鸡蛋放在瓶口上,这时的鸡蛋外壳大落不下去,再将一端浸过酒精棉的铁丝点燃插入烧瓶中,当燃烧完后立刻抽出铁丝将鸡蛋放在瓶口发现鸡蛋滑落到瓶中了,这一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了学生的成功体验。

二、利用认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认知冲突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大气压强”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冲突性实验,如将小试管插入盛满水的大试管中,竖直倒悬于空中,学生会看到小试管不会掉下来,针对这样一个与认知冲突的实验,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定的印象,对于课堂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利用身边随堂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生活中有很多体现物理知识内容的实验,教师充分发挥这些身边随堂实验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和主体参与,再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掌去替代一个接触面来实验,如引导学生通过对身体的触觉体验来理解摩擦力这一知识难点。

四、利用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探究性实验强化学生的理解过程,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堂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物理知识教师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受到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设置探究性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浮力”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浮在水中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与浮力大小的关系这一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沉浸在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系这一知识点。

五、总结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趣味性实验、认知实验、身边随堂实验、探究性实验等几个方面出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作者:王怀军 单位:甘肃省泾川县党原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

1前言

一个成功的学术研究绝对不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努力之上得来的,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量。”物理科学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无数的实验基础上的。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有一个领导集体在背后的付出,每一项著名的理论的得出,它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研究团队,只有众人团结在一起才能够取长补短,弥补自己的不足。那么小到日常的物理教学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现在需要的是懂得团结合作、创新实践的学生,这是当代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

2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教师都曾走过学生时代,由于存在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通常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课的热爱程度远远超过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播,当把合作小组的计划告知的时候,出于好奇心,学生热情高涨,纷纷选择搭档,好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可以合作。但是,随着教学计划的开展,物理实验小组合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存在的一些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便会出现,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合作的效用,减小了学生那种对实验课的热情。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组问题为了体现教学的人性化,将分组的问题交予学生自行安排,这也是锻炼他们的一种方法。由于学习成绩的差异,学生平时所在的朋友圈大不相同。在安排选择实验搭档的时候,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就是大家要以学习为目的,寻找可以相互帮助的同学作为搭档。可是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发现,学生的小组水平差异太大,优秀的学生组在了一组,那些学习一般、之前单独实验的时候不会的那些学生又组在了一组,平时玩得好的学生组在了一组。。这样使得那些优秀的小组成绩更加优异,一般的小组要解决的问题还是难以解决,那些玩得好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任务,总在开小差,聊天去了。合作问题撇开分组的问题,发现在实验过程之中,通常也是问题百出,往往就是合作难以持续。在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大家各执己见,意见不尽相同,然而又由于学生都比较倔强,通常在实验的时候会闹得不欢而散,使得实验无法继续。面子问题为了促进学生互帮互助提高成绩,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在分组的时候选择优秀生与一般的学生相互搭配,希望借此帮助他们补缺补差,利用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集体的荣誉感让他们完成任务。可是由于一般的学生羞于将自己不会的问题提出来,甚至因为在优秀学生面前怕出错惹得同学的嘲笑,更是连动手操作的勇气都没有了。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争先恐后,乱成一团,毫无组织纪律可言。忘记职责有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忘记自己的职责是做实验,探究物理原理,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而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味地在聊天。

3解决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物理知识,开拓更多的物理创新思维,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增加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了解物理原理的来源,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具体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首先,既要考虑教学方法的人性化,也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组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教师也应该在一旁指导,使得学生分组时优秀与一般搭配,顺利地完成分组。其次,团队合作的精神是当今时展的要求,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关于此类的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明白当中的重要性,为国家人才建设做出贡献,尽心培育祖国的未来。在之前由于设备的原因,在物理教学方面,通常只是教师在课堂上说,学生在下面听着,很多物理现象由于外部原因而无法向学生展示,就会导致学生听着无趣,教师也会失去教学的热情。这样的教学往往比不上学生亲身实践的效果好。亲身实践,自己动手实践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创造,而且可以勾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真真正正提起学习的热情。现在社会进步了,国家重视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给许多学校拨款购置教学设备,新增的设备给教学实践带来福音,学生再也不用凭借想象来听教师教学了。比如在讲到关于电压电阻的有关课程时便可以不用再空讲,而是带着学生实验,在传授光的知识时常常需要做关于平面镜成像以及小孔成像的实验。起初在物理实验课程之中,让每个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某项实验时,通常会出现优秀的学生很快完成实验,而学习一般的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实验,甚至有时不知从何下手的现象。由于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学生往往会为了自身的荣誉而不愿意去帮助其他的学生;而那些学习一般的学生往往又会因为害羞,不好意思而羞于请教。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是比较严重的。经过不断地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在物理实验课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用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方案的提出不仅可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且可以为学生将来参加学术研究奠定基础,因为他们从小就培养了可贵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再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成长,心灵的成长更加重要,应该增设心理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是“不耻下问”,这样有利于团队合作的实现,也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在实验完成之后回答问题的时候应该严守课堂纪律,按照顺序,一个个慢慢来,这样也会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以及问题的解决。最后,针对学生上课爱说话忘记自己职责的问题,教师应该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其自身的职责,在学习中马虎不得,应该稳重。

4总结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学无止境,学习的道路是遥远的,在学习的道路上少不了合作,世界上哪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不是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团队?因为团队合作,补缺补差,善于倾听解决问题,最后到达成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是教学的一个突破,也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重要举措。

作者: 许东 单位:淄博市周村区城北中学

第四篇: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

1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理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更为深入地理解与记忆,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获取新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对改变枯燥的课程氛围起到积极影响。尽管如此,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应试教育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教育风格,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较大的改变。从学校、教师到家长、亲戚,都以让学生升入更好的高一级学校为目标,致使分数成为学生唯一的教学期待。在此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忽视物理实验教学,进而对硬件设施的构建不上心,部分物理实验器材不全,老旧的实验器材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在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中,缺少专业实验员,对物理实验室缺乏专业管理,实验器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使用。由于实验设备跟不上,致使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受到较大的影响。如在做电流的相关实验时,因某些实验器材陈旧、破损没有及时更新,使得学生严格遵照实验操作步骤来实验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常常找不到原因所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热情,慢慢对物理实验失去兴趣,甚至放弃物理实验的实践学习,仅仅为应付考试而背一下实验的理论知识,最终使得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得不得培养,实验技能低,进而对学生的将来产生影响。教育观念陈旧,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大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转变,而部分教师则仍停留在原有的教育观念,或是还没有得到及时转换。在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中,一些教师往往以掌握实验理论为中心,忽视实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在这些实验课中,教师常常会重点讲解实验结论,而对结论的获取过程和途径不够重视,仅仅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使得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这些较为生硬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掌握此知识增加了难度。有部分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师则因教学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导致效率不高。如在进行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实验时,教师都是一步一步地直接讲解该如何操作,学生只用机械的模仿就能得到实验的结论,如此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逐渐不感兴趣。在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只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自发去逐步探索,才能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2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与方法,既解放了教师沉重的教学压力,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天性得以解放,突出了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强烈愿望。为了让探究式教学获得更大的教学收益,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硬件设施的配备在初中物理实验课上,要利用探究式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重新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新课改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重在教授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物理实验恰恰能够为此提供较好的平台,通过探究式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发融入学习过程中。因此,学校要重视物理实验,积极组织完善实验仪器和设备,安排专业的实验员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对一些能够修理的实验器材及时进行修理和补充,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层层递进的模式将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先让学生课前预习,然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再靠自身去解决。教师应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来对实验进行探究。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明白知识的根源,掌握整个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加强对实验课程的引导在初中物理实验教材中,有着各种不同种类的实验,其中探究性实验占据主要位置。教师在开展探究式物理实验时应科学选择实验,依据实验的特性来因材施教。如在进行凸透镜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凸透镜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见到,而关于凸透镜的原理大部分学生却不知道,在一定程度学生对其存在好奇心。在实验进行中,教师应放开一段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可以不涉及课本知识点,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条线索,让学生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以及光具座放在一条直线上,不告诉学生它们之间的摆放位置以及摆放距离,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摆放方法和距离,逐渐的教师可以通过疑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往实验的下一步骤进行。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问题引导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既不能过于困难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失去探索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小组合作,转变评价机制在探究式教学中常常与小组合作学习相交叉使用。教师依据日常学习能力的不同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一个组中同时有学习能力不一的学生。在对实验进行探究时,教师可以依据实验内容设置一些小组比赛,评出“提问题最多小组”“解决问题最多小组”“解决问题最快小组”“动手能力最强小组”等,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动脑动手能力。如关于电路实验,就可以评比“最快联好电路组”等。在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价时,教师应重点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评价,而不是简单通过实验报告或是试题测验来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制定一个评价表,让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充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突破。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做好课前准备,精心选择所要探究的实验课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多方面的搜索,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的启发,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进行创新。

作者:李秀荣 单位:海阳市行村镇赵疃学校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STS教育浅议

一、STS教育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简称,STS教育重点强调现代科学素养以及社会价值观。初中阶段对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学生智力、认知、感觉、思维、想象力以及记忆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理解、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也在成长。而初中阶段增加物理科目主要是为让学生引起对物理的兴趣,进而对生活中其他的科学技术进行关注,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和科学素养打好基础。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中以实验为主导地位。通过实验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理解总结出物理学中重要的理论。而实施STS教育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能有以下作用:

(一)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的偏向

物理教学是一门实验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初中物理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初步知识以及应用,结合比较全面的物理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逐步了解物理以及其他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学科。但是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比较偏向物理教学的理论知识而不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缺乏实际的应用。STS教育能结合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实际问题,突出物理实验和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还深刻的认识到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

(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STS教育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其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其所涉及到的知识和学科比较多。在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试中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命题,考察的知识多样、复杂。可见,STS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用整体的、综合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三)开辟多样化、开放式教学

传统教学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要的吸收工具,且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而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能将现代科技以及社会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时地渗透到物理教学之中,教学内容的选取突破了教材内容的限制,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使物理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实施STS教育,将学校与家庭、社会以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的教学。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STS教育的应用

(一)STS教育的内容选取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采取渗透式教学,然后选取合适的内容。由于STS教育内容较为广泛,因此,在选择内容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所选择的STS教育内容应该与物理教学内容联系密切且相适应,应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做到深度和广度适当。(2)时效性:STS教育内容能够及时反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相联系的社会问题。(3)综合性:STS教育内容应体现学科之间的综合,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根据以上原则选取渗透式教学内容。

(二)STS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STS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其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根据编写的STS教材和STS教案适时地开展STS活动课。具体如下:(1)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的活动课系列。一是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小创新、小发明以及实验操作活动,如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照相机、潜望镜、潜水艇等。二是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操作,如测定炉子的效率,安装照明电路,测定太阳的直径等。(2)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活动课系列。如举办“生活用电知识竞赛”“生活中的大气压知识竞赛”等。(3)增长学生见识、扩大学生视野的科技讲座系列。例如,超导、新兴电源的发展前景、核能的利用等。(4)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的STS报和科技小论文系列。如举办物理STS报和开展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等。

(三)STS教育的社会实践

STS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接触大自然,领会物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本地的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如环境污染调查,围绕环保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别到油漆厂、特种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等地进行调查、访问,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白色污染、光污染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并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怎样控制、消除这些污染等。

三、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建议

(一)开放实验教学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要开放;传统的实践教学中主要是以课本的实验内容为主,教师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讲解并做出来,最后得出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告知学生即可。实际上,这样的实验教学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现代物理实验教学应该不局限于课本的内容,既要将课本中的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扎扎实实地做好,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又要注重适当增加实验内容,特别是探索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遇到实验现象与课本中的内容有出入时,有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改变实验教学形式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除了课堂上老师演示、学生操作课内实验这些传统、简单的教学形式外,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室外进行各种实践教学。实验教师可以提倡学生根据实验教学相关物理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完成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小修理等实践操作。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电子仪器厂等进行实践,定期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学习。使得学生更加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技术的内涵和重要性。除此之外,学生可以课外到图书馆、科技馆等地方阅读学习,增加物理兴趣。

(三)把握实验教学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验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在面对问题时,能独立的思考,积极进行探索。同时,还要根据物理知识进行实践。但是实验所用知识最好不要超过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要与教材紧密结合,对实验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应用延伸。不要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太远,要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实验过程提出的要求不要太高,最好是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够达到的要求,否则学生会失去信心。

四、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主在培养学生的动手、管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而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STS教育则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滕烨平 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

第六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析

一、灵活处理实验教材,改进实验,更加直观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传统的实验(图左)要三次实验,让小车分别从相同斜面相同的高度滑下,观察小车在铺有毛巾、铺有棉布和木板的平面上前进的距离,实验步骤多,浪费时间。我对此实验进行了小的改进:把三个斜面并排固定在一起,让三辆小车从相同高度同时滑下: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一目了然。又如,在学习分子运动时,演示分子间有间隙,书上的实验用试管混合水和酒精,可见度较差,也不好操作。我改用量筒来做,具体做法是用注射器分别向量筒注10毫升的酒精和水,混合后让学生读总体积是不是20毫升。练习了量筒的使用,现象非常直观。

二、实验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让学生做实验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实验教学完全是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学生不提问题,也提不出问题,教师说实验现象,得实验结论,即使是学生实验,也是验证性的,教师反复讲实验步骤,学生才动手操作。这种毫无创新的实验完全偏离实验教学根本,也是新课程要求改革的重点。在开始学物理时,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自然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想用实验去探索问题的习惯。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实验,完全放开让学生做。即使失败也没有关系,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学习品质。例如,在学习第二章《测平均速度》后,就把学生带出教室,三人一组在操场上用自制的刻度尺、手表测定步行的平均速度,平时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让学生体验自己动手,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验问题。探究性的实验以“新颖、有趣、可操作性”为原则,先从学生身边实际问题出发,先易后难。例如,在教学《热现象》时,刚入冬季,就从学生喝水问题入手,倒入玻璃杯的开水很快就变冷了,以此现象提出问题:玻璃杯内的开水冷得快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探究。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自己提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方案,找到原因,并讨论今后如何防止开水冷得快的具体措施。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感受到此探究实验成功的乐趣。又如,探究“冬天口呼出的白气和夏天吃冰棒时周围的白气有什么不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三、多种实验模式共存,丰富物理实验内容新课程的精髓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形成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因此,要求实验要多元化,形式多样。1.进行实用型的实践教学,在学完《光的折射后》,让学生每五人一组自带照相机进行室外的摄影,让学生认识凸透成像的应用,又学到一门实用操作技能。2.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小制作、小发明的实验活动,安排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利用节假日,完成小实验、小制作,在家中完成课堂中的拓展实验。3.培养实验能手和骨干,以点带面。每班都由几名学习带头人组成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兴趣活动,再由其辅导其他学生,使全班学生共同提高发展。

三、总结

实验教学是渗透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主线和主体,动手、实践、运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将是造就一代物理人才的时代要求,更是教师对学生物理启蒙教学,奠定科学思想的神圣职责。实施新课程,树立面向未来的前瞻意识,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地位,将是实施物理新教材的当务之急和必然要求。

作者:武定德 单位:陕西省西乡县第五中学

第七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思考

一、农村初中生的现状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初中生数量逐年减少,且多数学生是来自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当作包袱,缺乏独立精神,不愿参加物理学习活动,缺乏求知欲,对学习丧失信心,致使部分学生放弃物理学习。

二、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是课本知识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知识点均以实验为基础,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探究“欧姆定律”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控制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结论一: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控制电压,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得出结论二: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综合两个结论,总结出欧姆定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的操作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欧姆定律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在解电路计算题时对电路的分析,对电路中三个重要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的变与不变的精准锁定。

三、实验课教学的措施

1.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为实验课的开设创造条件但是,在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忽视了实验教学。教师只从应试角度出发,急功近利,看重考分。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最后成绩照样“优异”,结果名利双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不让学生真正到实验室里实际操作,又怎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黑板上讲实验的时代应该结束了。实践出真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物理实验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

2.发现和认识身边的自然现象,激发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农村学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对自然现象充满着好奇。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认识身边的自然现象,弄清其现象发生的条件、过程和特征,有助于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我在教学物态变化的“液化”时,由于气温高,教室外一根常年裸露在外的自来水管上有大量小水珠。我就给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空气中是否有水蒸气?大家观察教室外的自来水管上是否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怎么来的?自来水管上的小水珠经常在什么季节出现?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学生自己得出:自来水管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小水珠(液化),此现象一般出现在炎热的夏秋两季(液化现象是一个放热过程)。

3.通过画图、识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画图、识图贯穿于整个初中物理教学。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和滑轮组装配图,光学中的光路图,电学中的电路图识别,对学生的实验探究和知识的掌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画图、识图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活跃,增强了参与意识,并且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在学习“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小制作,参照课后迷你实验室中制作简易电动机的方法,让感兴趣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制作简易电动机,返校后由教师提供磁铁和电池,看谁制作的电动机最好。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我借磁铁和电池,要把自己的制作演示给大家看,兴趣之高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通过动手制作,学生能够深刻掌握物理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四、总结

农村教师需要加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实践出真知,适者生存,多培养创新型人才,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这既是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改进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探索和研究。

作者:刘代祥 单位:梁平县城北乡中心学校

第八篇:物理实验激活初中生科学思维策略研究

1大数据对物理实验的影响

大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影响着中学物理实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大数据对传统物理实验的冲击

1.1.1传统的物理实验室与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实验室的矛盾冲突

传统的物理实验室使用的是诸如刻度尺、量筒、天平、弹簧测力计、电压表、电流表等器材,这些器材的测量数据需要学生记录、整理和总结,往往占用了大量的实验时间,在需要重点探究的环节花的时间反而偏少,不利于学生享受实验探究的过程.大数据要求的数字化实验室由计算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相关的软件等组成,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比如曲线图像、柱状图等直观地挖掘物理现象的本质.例如,在比热容实验中,要探究不同物质吸放热的本领,就需要以多种物质为研究对象,测量它们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得出比较少的几组数据.由于比热容概念的抽象性,同学们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如果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实验室温度计换成温度传感器,利用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动态地将大量的温度数据实时地发送给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软件就可以“秒处理”这些实验数据,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规律,总结结论.

1.1.2教师演示实验有可能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

部分传统的物理实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只能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往往成为旁观者.由于没有参与到实验中来,缺乏浓厚的兴趣,长此以往必将打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束缚科学思维的发展.如在《动能》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到不同质量的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后,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这一结论的时候,都是采用陈述的方式,直接告知学生.由于没有经过实验验证,学生会对这一结论存疑.利用大数据技术,只要在小车即将到达水平面前的很短的距离内(可以控制在几个毫米范围内),放置两个光电门,将信号传送给计算机,实时显示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对如何控制速度相同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1.1.3传统的物理实验获得新生

我国传统的物理实验经过几十年的教学沉淀,已经逐渐固定为一种模式,大家都按照实验教材做,创新少.大数据可以为传统的实验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如《声现象》的实验教学,在探究声音具有能量的实验中,教材是采用录影机播放音乐,使蜡烛火焰“跳舞”来证明声音具有能量.笔者将书本的实验改为比赛:让多位同学施展“狮吼功”,震碎玻璃杯,利用DISLab数字化信息系统,将不同同学发出的声音经过声传感器反馈给计算机,在教室的液晶屏幕上展示,同学们能够根据波形了解不同同学在不同时刻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频率大小,知道什么样的声音能量最大,能够有效地震碎玻璃杯.

1.2大数据对物理教师的要求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正在悄然地改变着整个社会,也必将彻底改变物理实验的现状,对我们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自我,学数据的相关技术并且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物理教师相比较其它学科的教师有着先天优势,对实验仪器和数字化教学有着一定的基础,能够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自觉地更新已有的科技水平,整合大数据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及时熟练地利用数据软件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

2大数据视野下物理实验激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

2.1利用计算机交互性展示实验课件、实验视频

有些同学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实验并不需要走进实验室,可以利用计算机交互性展示实验课件和实验视频等数据资源简单地让学生自学.在初三的一轮复习中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资源给学生展示物理实验.比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初三复习课中,教师课前制作好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上课的时候,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利用网络互联,将实验的数据提交给服务器,在每位同学的电脑软件中实时反馈相关规律.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就可以实现对整个实验的再回顾,理清实验的科学思维过程,对初三后期的复习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实验实录、制作微课

每一次的物理实验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利用摄像头数据采集系统录制同学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如在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中,将纯净水桶口安装两个DIS力传感器,两个力传感器之间放一个小纸团,老师安排各实验小组代表依次轮流对纸团吹气,结果发现纸团不仅没有被吹入桶内,反而从桶口射出,越是用力,效果越明显.此时学生的质疑精神被激发起来,为什么纸团反而射出了?再经过老师的引导,利用软件知道原来是纸团前后两个表面存在压强差,纸团被吹的那一面流速大,气压小.教师将整个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录制下来,存储到学校服务器,供学生利用互联网随时观看和学习.教师制作物理实验微课也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将物理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等提前录制好,存储到学校服务器.同学们利用假期在家自学,真正做到教学延伸到校外,帮助同学们随时随地激活科学思维.

2.3建立历年物理实验中考真题网络数据库

统一将历年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配有相关答案,利用WEB2.0技术制作交互网页,同学们能利用网络在线答题,并且能及时反馈错误.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同学们多次大量答题错误的数据记录,分析中考易错知识点,找出实验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知识点再巩固,对个别学困生再关注.

2.4DISLab数字化实验室

2.4.1利用数字化实验装备提高实验效率

DISLab数字化实验装备正在走入各个学校,使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弥补传统实验变为可能.在笔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将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和测量小灯泡电阻以及电功率的实验有机统一起来的想法.但是由于传统实验的时间限制,都是将这两个实验分在两节实验课进行,由于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教学效果降低了,就要再花更多的时间强调该知识点,给同学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利用数字化实验,将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以及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利用一节实验课的课堂时间将三个实验全部完成,提升了实验容量.利用霍尔传感器测电压、电流和电功率,实验数据反馈给数据库保存,利用软件分析定值电阻和小灯泡阻值的不同点,并根据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学生利用软件图像,直观地知道灯泡阻值和温度有关,电功率越大,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的结论.

2.4.2利用数字化实验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实验数据需要学生处理大量的数据,耗时费力,学生自己绘图,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绘图会有一定的偏差,造成对实验结论的错误认识.学生循规蹈矩,按照实验步骤亦步亦趋,不敢做稍微的变更,这些都束缚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数字化实验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实验教学,这就必然会对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3总结

中师物理论文范文5

我们特别要重视观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例如课本中波的干涉特点是根据水波干涉演示实验和波的干涉示意图总结得出的,如若不加以引导,大部分学生对眼花缭乱的水波只能是走马观花看看热闹,很难从纷乱复杂的干涉条文中发现干涉的特点,以致于学生对波的干涉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演示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干涉图样,教师要想方设法突出实验的关键部分,或者可以向学生提一些引出重点的问题,比如水波干涉的演示实验中,我们可以问学生:亮的区域是怎么形成的?暗的区域又是怎么形成的?它们的分布有何特点?它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总结出来的结论,在被学生接受过后才是理解透彻的,印象深刻的。

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的前提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做物理实验必备的。在学生操作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由于在实验过程中的多多少少的失误,在做完实验后得不到理想结论,就开始对实验数据进行胡编乱造,以求达到与公式、定理相吻合,这样就完全悖逆了实事求是的科学观,也使实验完全失去了意义。比如在做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有些学生根本不去考虑重力加速度值的地区差异,就开始编造数据,强行使自己的结论等于9.8m/s2,而不是认真去做实验误差分析。其实由于摆线长度测量的误差,单摆周期的测量方法和计算也比较粗略等多种原因,得到实验结论有较大误差也是正常的。甚至存在个别学生由于不清楚实验原理,不了解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本身就存在操作上的错误。

三、能力培养———实验的重中之重

教材中的大部分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实验原理及其操作步骤都写得非常清楚,学生只需在搞清楚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照做,就能较好地完成实验。这样对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大帮助,也能加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做了以下尝试:

1、增加探索性实验的数量和力度。除了课本上“探索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外,我还增加了“研究火箭的射程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测定最大静摩擦力的方法”等一系列探索性实验。

2、加强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并不是做完实验得到一个马马虎虎的结果就算了事。要力争精益求精,越精确的实验结果应该是越成功的实验结果。

中师物理论文范文6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改变以往的“口头式”实验教学,改变以往教师枯燥和乏味的教学现象,将学生致力于教学的主体。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放置到学生实验中去,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加实验活动的次数,让学生通过实验增加体会和感悟,真正地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物理实验的内容接近于生活主题,提供了书本知识的应用能力。除此之外,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设计好实验的步骤和内容,准备好实验设备,同时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步骤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思路、技能和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路

(一)探索式实验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中,教师一般是课堂实验教学的主体,学生根据教师的实验思路进行观察与思考,直接参与到教学实验活动的机会很少,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中,如果将演示性实验教学活动改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时,在讲授浮力的大小与相关联的因素时,教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否与深度、密度、形状有关呢?学生可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二)多做教材中没有的实验

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几乎在书本能够找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扩展实验教学主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举一反三,增加实验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物理实验教学的器材比较多,可以以实验室的设备作为器材,也可以自备实验器材,甚至把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事实说明,一个优秀的学生对物理现象很感兴趣,具有很强的悟性。物理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不是智力的因素,而是缺少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丰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情景。

(三)提高实验教学的自主性,突出教学的“新颖”

在初中物理试验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必要给学生留充分的思考空间。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地选择实验教材,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步骤,独立地完成实验结果,并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颖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设置创设情境,激发求新求异,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扩展学生思考的视野。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和非常规性思考。学生思维是创造的起点,是学生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的催化剂。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思考的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提出科学、合理和独特的方法。

三、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建议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

初中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开展学生对物理知识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这样可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个性化发展,同时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接受。

(二)教师要有所专

中师物理论文范文7

一、探究教学和探究性教学和高中物理相结合的合理性

(一)探究教学的定义

探究性教学就是一种以探究性为主要特点的课堂内容教学方式,一般情况下的探究性教学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某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某种引导,学生则采用自主思考与小组讨论合作的模式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从而提升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让课堂学习变得更有效率,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适应性

实验的探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师针对实验本身的启发或者引导下对实验进行自行设计,并对该实验设计进行执行,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试验结果等有一个较好的感悟,从而真正地对实验进行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有一定的帮助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之一,在课程的设置和课堂教学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创造性,对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精神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要以实践探究教学为重要部分,按照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实验设计与探究、结果分析的步骤来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加上使用情景教学法等方法辅助,对课堂中所需要探索的物理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索,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高思维活动水平的状态,从而使得课堂效率得到很大提升。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应该有以下的几种特点:探究性实验教学应该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注重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地位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保障学生对实验有自己的解释和理解,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下对实验的核心和精神进行理解。

二、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采用探究性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要时刻明确学生在探究性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突出学生在探究性教学的主体性地位,就要做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供条件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在明确学生在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主题地位的时候也要重视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和以往的高中课堂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不同,教师讲解物理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探究性学习的课堂,而应该让学生来主导实验。

(二)要具有探索性

探索性是针对高中物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未知结果的必要探究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自己的实验来发现事物所蕴含的规律,探索性原则是指教师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为目的,根据学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把事物或现象所遵循的规律设置为不同的“疑问”,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分析现象,总结规律,解开“疑问”,通过探索完成实验。例如,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中,根据初中的经验,学生一般会认为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一定的电流,可是在实际的情况下,把整个电路放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没有产生感应电流,这与以前的经验相矛盾。这时这种矛盾就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使学生的课堂集中程度得到增强。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通过科学的问题设置,引导在高中物理实验开始之前,就开始进行相关方面的思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深入了解,帮助学生在更深的层面上进行学习与体悟。当实验结束以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反思,对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发掘自身的潜能,而反思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1.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主题是什么?2.需要自己在实验之中验证什么?3.进行实验的最好方式是什么?4.自身在试验中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5.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高?通着这些方面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更为科学的进行物理实验。

三、结语

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教学当中,探究性学习是贴合实验本身的内涵和科学要求的最佳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要对此进行分析和实际策略的探索,这样才能使物理课堂的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能带给学生更多和更大的进步。

作者:顾国梅 单位: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第二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析

1.高中物理实验面临的问题

1.1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应付高考,对物理化学实验进行简单化教学。在实验课上,列出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过程。让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最多是边做边演示,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没有起到物理实验的真正目的。教师的不重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物理实验。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实验的设计性达不到标准。

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对物理知识的巩固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才能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按照物理实验的目的进行,知识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2.实验课程的作用

2.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当中。教师设计新鲜有趣地力、热、光、电等物理现象,把学生带进一个神秘有趣的物理世界,让学生从好奇转变成对物理学科的喜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2.2切实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实验以他的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等基础知识营造物理情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学习知识,比学生仅仅通过文字去记忆效果要好很多。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上台演示,变教师给学生演示实验为,教师指导学生演示实验。

3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

3.1激发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想保守,只会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不敢大胆创新,一旦没有了明确的实验范本,就不会进行实验。这严重违反了在物理实验课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本质。因此,我们教师在实验课上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克服这一障碍,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让大家在实验尝试中获取知识。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实验思维,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3.2创设课外实验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有趣的课外实验活动。这样既对课本内容进行了延伸,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实验创新思想。在这些课外实验活动中,趣味性较高,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将会为实验提供很好的促进。比如,在学习“玻璃折射率”的知识点时,利用三角板改造实验,画出玻璃砖的边界和入射光线,将玻璃砖的另一条边与三角板顶角接触,透过玻璃砖,利用三角板把入射光线华仔同一直线上,这时三角板的斜边也是折射光线的方向。这样,通过实验改造,打破了课本实验的局限性,利用多种形式的实验让学生在课余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

3.3合作交流式的实验方式促进知识交融:

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多种,利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思想,促进自身的发展。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的准备过程中,可以分工安排,这对学生的组织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在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线圈、电源、永磁体这些是必备的,还有闭合回路、可调电流等都是细节需要的东西,这些在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实验漏洞。但是,在学生独立实验的过程中,他们自己通过操作会发现这些细节问题,同时也加深的对实验的理解。所以,合作交流实验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节观察能力,改善学习态度,避免大问题的产生。

3.4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在现在的物理实验教材里面,有一些小实验,但是教师往往认为这些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所以很多时候忽略了它的作用。其实这些小实验与现实生活更贴近,更简洁明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己课下亲手实验,也有利于知识的加深。

3.5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有部分同学喜欢动手实验,他们不满足于课上或课本上的知识,他们想进行更多的实验。可是,由于自信心的原因,他们对自己实验不是很有把握,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实验。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为喜欢动手的同学提供了场所。实验的方式是自愿参加,学生可以反复自己进行操作,能够极大地增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动手能力的培养。

4.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实施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只有明确了实验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用思维引导学生的观察活动,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才能使我们的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刘尔联 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第三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构建探析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介绍

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云模式,是从计算机网络用语中借用过来的。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一系列的各种实验相关的子模式,所有这些模式有一定的相通性,单一对比起来也各有特点,但是实验教学是一个整体概念,因而,各种模式的集合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云模式”,这种云模式下,所有定义、概念、原理、设备、程序、公式等都可以形成一个数据库样式的集合,掌握了这种模式,学生可以自如地在这个集合中攫取实验应选用的方法、归纳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效果和理论等。云模式具体表现则是在物理实验教学新课改的四个要素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的,这四个要素是“理论指导”、“教学目标”、“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当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将目光集中于实验步骤和结果的记忆时,云模式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引入进新的境界,在云端数据库中,建立“问-答”形式,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掌握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资源建设,以解决实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目标,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的教学框架可总结如下:新课改理论指导—新课改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新课改实现条件—新课改教学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实现了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构和超越”,这与创新精神相一致,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的特点

1.拥有宏观的视角,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

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和实验的步骤上都墨守成规,学生很难在实验中有自己的思想和发挥,只不过是按照课本上的要求来完成实验内容。而云模式下,实验的操作程序是开放式的,这种模式改变了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而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地自我发问和自我解答中完成实验内容,这对高中生理解实验、掌握实验方面有非常大的帮助和提高。

2.创新应用新课程理念,实现实践为主的教学创新。

物理学习归根到底学习的是一种实验方法和实验精神,并不是单纯学习物理概念和解题思路。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想停留在记忆理论和学习解题方面,而对于真正的物理实验精神无从知晓。云模式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模式,它将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实现了最大化的共享和利用。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的实现步骤

1.根据每次实验课的要求,提前确定实验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目标”。以电磁转换实验为例,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前安排好实验目标,学生应自主预习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操作程序,预先明确实验的教学目标。在电磁转换实验中,学生需要明确了解电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究竟是通过何种原理进行转换的。

2.教师需预先检查实验的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室、实验设备、器材,以及实验展开的形式要求。这一步对于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有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3.提前制定出一套适合高中生的实验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应是双向的,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二者相辅相成。

4.建立物理实验的“操作程序”库。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物理实验主要是电学、力学方面的实验,这些课本上标注的必做实验都有相应的操作程序,而其他的相关的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物理实验可能并没有既定的指导程序。通过建立物理实验的“操作程序”库,可以让一个学校的学生共享操作程序库带来的便利,学生可以自己预习实验,在某些时候,学生还可以自行从库中学习新知识。如果这一数据库继续扩大,对学生们学习物理实验是大有裨益的。在操作程序这一步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可分为“可解答问题”与“不可解答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还可以为每个实验再建立“知识问答库”。

5.将所有“不可解答问题”向“可解答问题”实现过渡,建立愈加完备的物理实验数据库,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资源共享。

四、小结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的构建还在初步的探索之中,具体这一模式的构建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但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方法,相信它能够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康志娟 单位:甘肃皋兰县一中

第四篇:高中物理实验设计问题及对策探究

1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1)实验设计缺乏学生主体性考虑

很多教师在实验设计阶段,往往过多地站在自身角度去思考问题,虽然是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但处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考虑,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实验过程中,学生没有较高的参与度.比如,有些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这节实验课中就从头到尾自己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只是看老师做实验,听老师灌输知识而已.

2)实验设计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偏差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很多教师会考虑在实验设计阶段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验当中,但却对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举棋不定,于是在实验设计中便考虑把实验的过程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现出来,认为这种方法不仅节省时间,还节省精力.学生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不能真正体会到实验的乐趣,同时也违背了实验的初衷.

3)物理实验设计过于僵化

教师在物理实验设计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的情况.整个实验过程的设计都是沿袭旧的教学理念,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误差较大的数据时,教师往往不会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而是直接归结为实验存在误差,导致学生也养成不良的实验习惯,不能从知识上分析实验结果与结论不相符的原因,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地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造成实验作用甚微.

2高中物理实验设计问题的改进措施

1)在实验设计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物理实验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因素,教师要不断创新物理实验,把实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能够把学生对知识的欲望激发出来.在实验中体现出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真负责.

2)在实验设计的思想上考虑实验与生活的结合

物理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很多教师在物理实验设计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理论,忽视了在实验设计中对生活因素的考虑.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物理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在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中,教师要在实验设计中体现物理联系生活的思想,要善于把物理知识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把同生活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融合到物理实验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是来源于生活的.例如在学习“频率”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测量脉搏的实验,使用秒表测出1min之内心脏跳动的频率,由于这个实验同物理知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集中.

3)在实验设计中对信息技术的选用

传统的物理仪器在数据的分析、处理方面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很多漏洞,而在物理实验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以计算机为终端,通过接口、传感器等仪器形成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对数据和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的结果更加精确,极大地弥补了传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更加完美地把物理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学习“自感现象”这部分知识时,教材中的实验虽然能把自感现象的存在体现出来,但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例如通电时电流的变化情况是不能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而运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就能够很好地展现这个问题.再例如在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这部分知识时,传统的验证动能定理的方法是使用光电计时器和气垫导轨来实现的,在计算方面和图表的处理方面都比较复杂,而应用辅助实验系统则能够精确地记录滑块的速度,把数据统计起来并进行图表的制作,能够把实验的最终结果真实合理地呈现出来,科学而高效.

3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实验资源,尽最大的可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把物理知识同生活联系到一起,打破传统实验教学设计中的弊端和不足,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王平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

第五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考

一、重视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体,由于教师拥有较高的实验技术和教学经验,实验都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这样在学生心理上就会形成一种权威,即教师做的都是正确的,减少了对教师教授内容的质疑,课堂缺少活跃的气氛,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就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实验,消除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即使实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是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启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行探究性实验,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应该给予尊重,并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一次次的实验,消除或者解除学生的质疑,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探究性实验,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实验的过程,学生能够主动地从实验中获取物理知识及物理原理,深化学生对抽象的物理原理和知识的理解。随着探究性实验次数的增加,学生能很好的体会创新带来的快感,逐渐产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理念,增强实践创新的欲望,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的自信心。

二、强化学生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也是体现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并且使学生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验方案。在开始阶段,学生设计的方案一定不完善,需要教师从旁帮助学生不断的修改方案,最终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出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然后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不断的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完善。既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对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学习物理课程更为有热情。另外,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实验教学的模式,将带有科研性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与教师、同学相互交流沟通,不断完善实验方案。这样一方面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尊重,对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给予公正的评价,不因为学生提出的观点不可实现,就给予严厉的批评,首先要给予学生表扬,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启发学生继续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增强学生创新的自信心,提高创新的热情。

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实验方法进行创新改造

在物理实验课堂上,为锻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提倡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创新实验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器具,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实验。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也能提高学生的反应及应变能力。在不断的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全局意识,在实验情景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改变实验方法和方案,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应该开始一些综合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强化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工作的联系,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深入到实践环节当中,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课余实践,教师和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进行实验。比如利用玻璃杯做热、力、声、光等小实验,利用废纸盒做小孔成像的实验等等。这种利用生活废弃物进行实验的方法,既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对物理这门学科最好的诠释,物理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源于生活实践。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分析、实验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加以灵活的运用,对学生创造新事物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创造新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创新教育是响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号召,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学校是知识的海洋,能够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知识,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前行。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气氛压抑,经常使学生学习兴趣低迷,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学校教授的知识,不能使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起不到帮助。因此,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注意到创新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课堂中,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物理实验中,体会动手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起探究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采取多种实验方法的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促进创新意识的觉醒。并且利用生活废弃物进行实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作者:杨宏燕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中学

第六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一、实验器材的创新

实验器材是帮助教师开展物理实验的主要工具,如果器材出现损坏、缺失等情况,不仅影响整体的实验效果,而且还浪费了时间。因此,在研究物理实验创新策略时,对实验器材进行创新是物理教师所要优先考虑的方面。对此,笔者围绕牛顿管的创新为例展开分析。牛顿管是《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实验的重要器材,如果出现缺失或损毁,必然会导致实验活动的终止。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新型的牛顿管。材料方面需要准备永久磁铁、固定铁环、透明玻璃管(长度一米左右)、铁片和羽毛、密封性良好的物质(环氧树脂等)、空气阀门开关、胶管、三通联通器。在制作的过程,可以将准备好的羽毛、铁片放到玻璃管当中(分开放入),然后利用密封良好的物质封住玻璃管,并按上空气阀门。当密封物质干涸后,再利用铁环和橡胶垫对玻璃管进行固定,然后再使用胶管连接三通和两个阀门。这种创新设计在试验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效果,并降低无关因素的干扰。为了增强可视性,还可以将材料中的羽毛涂上明艳的色彩。当然,除了新型牛顿管之外,还有许多实验仪器值得创新,比如楞次定律实验中所要用到的魔术筒,简易电磁波接收演示器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实验方案的创新

1.革新探究实验,让实验具有创造性

探究实验具有神秘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未知因素具有无尽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参与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操作能力。如果对探究实验进行革新,让其具有创造性,那么一方面可以提高探究实验的整体功能和价值,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的乐趣。但具体该如何实现这一点呢?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在创新阶段,老师修改了原实验的相关理念和目标,让探究实验具有了更深层的内涵。原实验中提及“硬币和纸片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果将硬币和纸片都放在真空环境当中,那么将会出现哪些变化?”。经过修改,变成了“在大风天,下落状态中的硬币和纸片会发生哪些变化?如果将纸片团成一团,那么在下落的时候会出现哪些变化?”通过这样的整改,不但让探究实验更具备了悬念性的特点,而且还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挖掘知识和探究知识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对物理的热爱情绪。值得注意的是,在修改实验方案和目标方面,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改良,目的是为了诱发学生潜意识中的探究积极性,间接增强他们观察事物和挖掘问题的良好习惯。

2.修改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演示实验,通过组织这些演示实验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但是在传统课堂中,这些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中完成,而学生只能机械地观看,偶尔配合教师进行思考。这种方法不仅有局限性,而且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对此,让学生成为演示实验的操作者,由教师配合指导,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加强了学生操作能力。以《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为例,在这次实验中,教师改变以往的实验规则,由学生在台下进行自主操作,观察实验的过程,以及出现了哪些情况和问题。笔者观察发现,学生在操作期间兴致都非常高昂,虽然他们出现了不少的错误,但经过老师指点,他们都能快速发现错误、修改错误。在这期间,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还可以延伸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如果不存在空气阻力,所有的物体都只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会出现哪些结果?由此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综上可见,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之后,他们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将会得到提高。期间,哪怕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经历改良后,他们也会及时地把握重点。

三、总结

总之,实验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功能在物理课堂中不可或缺。合理地对实验进行创新,可以让严谨、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具直观性、具体性和可视性,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把握知识的运作规律和原理,从而达到“看得到、摸得着”的效果。但是,如何完成创新,如何保证创新后的实验活动具有价值,这却是一个难点中的难点,也是对广大物理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的综合性考验。

作者:施正华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

第七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析

一、转变观念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行动,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单单归咎于物理教师,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来统一考虑。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的,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学课时等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找寻更好的实验教学方法。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以及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是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从追求短期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这样才能给广大物理教师一个广阔的发挥才干的空间,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基础地位的认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改变教材结构

1.优化实验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渗透进备课的过程中,优化实验教学目标。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实验教学目标。

2.注重实验的开放性、多变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在实验目的、原理、器材以及实验条件和数据的处理上进行创新,可给出多种方案让学生思考、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3.预习是上好实验课的基础。教程可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些与本节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和习题让学生在课前思考,为实验做好理论准备。

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将由教师一手包办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设计、探索、改进、完成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预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邀请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课前准备及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并鼓励他们把自己设计的实验带回课堂进行演示。实验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研究实验原理,探讨实验方法。

四、改变实验评价体制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该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促使学生提高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焦顺生 单位:山西省曲沃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八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操作能力培养探析

一、分组实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

物理分组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通过思维、实践,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深入领悟并升华成理论思维的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实验目标,激发学生积极观察、认真思考实验问题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实践。比如,在使用打点计时器对小汽车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时,由于测量过程中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所画的V—T图并不能与书上的规律一样,即每个点都在一条直线上。在实验作图的时候,有的小组会把所有的点精确地表现在一条直线上,这显然是学生在收集数据的时候改变了原有的测量数据。对于这一问题,教师要理解学生追求完美的初衷,但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即使进行准确的实验设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也难以避免出现误差,我们只能尽量减少误差而不能消除误差,并且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测得各点并不完全落在一条直线上,在偏差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得出在没有误差存在时V—T图像中各个点在一条直线上的结论。这样在分组实验时学生就会摒弃追求完美的心态,力求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二、实验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物理是一门以生活和实践为基础的科学,书本上介绍的许多有趣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出现。因此,物理实验教学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积极营造有趣的实验氛围,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物理。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需要用实验来探究力、加速度和物体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进行深入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对生活中涉及的与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的现象进行讲解,如坐电梯、去游乐场玩过山车等,由于学生有相关的生活体验,因此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就会有更深的认识,对质量、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明了。又如,学习《超重和失重》时,学生会有超重就是物体质量增加的错误认识,同样,他们也会认为失重就是物体质量减少。为了消除学生的误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在塑料瓶中装满水,然后在瓶侧钻一个孔,问学生:“装满水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水会流出来。”教师接着追问:“要是让装满水的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时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教师可以借机开展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当学生发现水并没有从瓶中流出时,教师可以引入失重的概念,也可以设置同样的实验引入超重的概念。

三、采取有效的设计性实验

现行的物理课本中没有多少设计性实验,教师可以结合所学内容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完全可以将其设计成探究性实验,以此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如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你能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测出来吗?测当地重力加速度,你有几种方法?学生进行实验时,在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小组内的同学可以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照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测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如,学习伏安法测电阻时,教师可以提问:“测电阻的方法有哪几种?”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后得出结论:运用电路的串联关系、使用电压表以及电阻箱、利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关系都可以测出电阻。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旁相机指导,但切不可打乱学生的学习计划。如在对电压进行测量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怎样运用串联法和并联法,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串联法和并联法。

四、总结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有效,教师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精心准备实验材料,优化实验设计,运用恰当的实验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

作者:黄静 单位:福建莆田华侨中学

第九篇:高中物理实验数据处理误差理论探析

一、误差理论的应用价值

高中物理课程中有大量的物理实验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但是要经过合理、严密的实验来完成。而实验的正确性又要根据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来判定。怎样的实验数据才是最可靠的,这是影响老师讲好实验课程的重要因素。由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很多实验产生的数据都会出现不同的误差,但是这又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情况,只有在保证实验原理没有错误的同时将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并运用误差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说在物理实验中物理实验数据是必不可少的,而对物理实验数据的记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实验步骤。

二、误差理论的具体应用

如果一个实验的误差范围比较小,得到的实验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验的实际值,这样的实验质量就比较高,实验的数据就是有意义的;当然如果一个实验的实验误差比较大,那么这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值与实际值就会有严重不符的情况,那么这个实验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下面我就以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次实验测量中,有一个数据需要重复大量的实验就用N来代替。其每次测量的值为N1、N2、N3…Nx,假如这些数据所能构成的偏差是很多情况下像这样的必须依据数据的分析方法,像这样需要被表示为有标准偏差的量u(m)以A类评论标准来评定,也就是它的不确定性。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N=N±u(m)所以正如你看到的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值。这就是误差理论在物理数据处理中的具体运用。又如,学习“打点计时器”的数据处理应用。在判断小车是否在匀变速的直线运动时,随着小车的速度加快,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其实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快速运动产生的风的阻力是我们在实验当中不可控制的。但是到最后我们依然可以打出小车在做着匀变速的直线运动。小车在向前奔跑时在打点计时器上产生的距离,由于受到外界不可控制而产生的误差并没有影响到实验结论的正确性。所以根据误差理论的数据分析,这样的误差是在误差范围内的,所以得到的结论也是正确的。

三、总结

中师物理论文范文8

1.1调查时间和对象

调查时间:2014年6-9月;调查对象:清水河普通高级中学

1.2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实验教学状况;实验条件状况;学生实验学习状况。调查方法:问卷、访谈.

2结果与分析

2.1物理实验教学状况及学生调查(百分比)

①学校重视物理实验教学19.7%②物理实验很有乐趣69.7%③时间太少,动手机会不多94.3%④实验器材不配套38%⑤实验教师的培训和工资补贴0%

2.2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满意程度的调查(分数最高)

①所代班级物理实验教学完成情况:一般②对学校实验条件的满意程度:一般③通过实验教学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一般

3结论与应对策略

3.1结论:

(1)实验时间太少、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实验教学徒有其名,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锻炼,实验能力得不到足够的培养;(2)学生对学校实验室的条件不太满意,比如实验器材不配套,器材不足等等。实验条件虽然有了改善,但距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3)实验环节过于单挑,显得枯燥乏味,并且学生在实验过程的收获不足,成就感较低,导致很多学生丧失实验兴趣,严重的影响着教学效果(;4)教育工作者(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更高,能够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参与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但是教学本身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严重,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开展困难的情况产生;(5)在教师能力方面,没有形成长效的教师实验综合能力培养机制,教师所掌握的实验技术及相关能力较为薄弱,在实验环节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较低,因而阻碍学生成长。

3.2应对建议

(1)在学生实验中增加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能全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目前实验教学的改革主要有:①将实验从验证性向探索性转变;②教师实验向设计性实验转变;③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实验,完成研究型课题。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查阅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原理、归纳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2)尽量拓展学生实验的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多年的的实践和调查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物理实验的心境,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实验的兴趣,他们就会反映物理有趣,物理易学,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因此,可以在教材范围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宽泛的实验空间和实验内容,如选择课后小实验,向学生下达实验任务,或者是根据教材内容选取相关的教材所没有记录的实验,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3)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树立起全面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努力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统一、知识与技能的统一、态度与价值的统一。要将实验教学看作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途径,保障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不断探究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辨证关系,完善教学过程。

(4)加大经费投入,改变教学条件:

教学本身既然受制于物质条件,就应当从物质投入着手,优先改变教学环境基础,不仅包含了对教师待遇的从优考虑,以此增加对教师的后勤保障,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包括对教学资源的完善。具体如下:①改变单一的行政投入集资模式,实现校外募资为主的多形式集资,获得更多的建设资金,添置和更新实验室设备,增强实验室的利用性能;②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参与,打造区域化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校际实验教学资源互补;③从新思考和制定实验教师工作待遇,同时落实实验室责任制度和绩效制度,多方面提高教师的工作主动性。.

(5)有机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教具制作:

继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同样该技术也能适用于物理实验教学,通过一系列先进科技设备的利用,能够直观地展示实验数据,简化实验过程的同时增强了实验的科学性,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更为直观细致地展现示范实验要领,减少了教师负担,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明显作用;此外,教具的制作较为全面地展现物理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其实验思维,还能够有效地弥补实验器材的缺省。

(6)建立长效的教师能力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