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反应理论下手术室护理论文

应激反应理论下手术室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措施,将19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8例,男性50例,女性48例,患者年龄在2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0±15.20)岁;观察组患者98例,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占48例、50例,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21~79岁,平均(41.36±2.15)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初步统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流程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观察组患者临床期间加强手术室优质护理,主要有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随访,具体如下。

1.2.1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手术室护士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使患者能够事先熟悉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以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护士与患者交流期间应保证语言亲切、态度诚恳,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提高其依从性。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严格的观察和评估,对患者进行手术室环境的介绍,帮助患者了解麻醉方式和麻醉体位,使患者事先知晓麻醉期间的配合方式,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一般流程以及手术前的禁食、禁饮等注意事项。同时,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对临床治疗保持乐观态度。

1.2.2术中护理

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能够正确的面对治疗,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开始前与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对于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医护人员可采用语言交流方式进行沟通,给予患者肯定和鼓励,若患者的疾病症状或体征发生变化,医护人员应将临床治疗措施实施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并且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尽量减少患者隐私部位暴露的时间。

1.2.3术后护理和随访

加强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对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护理人员应在手术结束后给予病情的告知,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怀疑心理。术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擦拭患者皮肤上遗存的血迹和消毒液,帮助患者更换床单、衣物等,加强术后的手术切口保护和护理,做好常规引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并加强保暖。术后1~3d做好术后随访,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并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患者临床期间的疾病情况变化,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指标变化注意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1.4评价标准

采用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总分100分,以<70分、70~89分和>90分为界点,分别表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设计的所有数据均经SPSS15.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平为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焦虑状态、不良反应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焦虑状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正常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焦虑状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评估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肿瘤患者在病情、年龄、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存在不同,因此他们对于手术治疗、麻醉方式等情况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其中部分患者由于对医师的信任度不足,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就会对手术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在李玉兰的研究中表明,肿瘤患者一般都是首次接受手术治疗,面对的是陌生的手术室环境,加上各种器械的影响,就会产生心率加速、血压升高、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因此手术配合程度较低。加强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术中加强鼓励和支持,术后加强护理措施和随访,能够有针对性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打消患者的疑虑,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98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52例,基本满意43例,总满意度达到96.9%,高于对照组的86.7%。另外,患者的血压、心率正常例数明显增多,焦虑状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可见其临床应用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肿瘤患者的手术室综合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急反应,对于手术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海燕 单位: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