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专业论文范例

医科专业论文

医科专业论文范文1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性质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的所有课程划分为六大类课程群: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课程。通识课程包括高教部规定的所有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基础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临床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学科,它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专业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卫生检验概论、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等。选修课程,除了学校目前已经存在的公共选修课和医药类选修课以外,还建议开设医学文献检索、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外语、医学科研设计、细胞病理学检验、床旁检测、实验室信息系统、试剂盒研发、实验动物学、检验核医学等选修课,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突出检验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专业选修课的最低学分。实训课程即实习课,应统计出学分,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2.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

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3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4课程学时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医科专业论文范文2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通常针对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对室内设计的概念、空间尺度的理解都较为初级,作为入门课程,这一阶段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概念,树立正确的审美习惯。传统课堂教学以教科书为蓝本,以大纲为参照,理论讲授与课题练习相结合。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循规蹈矩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多维度室内空间设计理念的要求,如今的室内设计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三维立体空间设计,而是将时间、情感等诸多客观或主观因素加诸建筑内环境之中,从而使环境设计更为饱满。所以,打破传统单一环境教学的模式,以课堂理论授课与施工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这一模式一方面坚持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性,同时将课堂搬至施工工地或各类展览馆等多维度空间,并与知名设计院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的作业提供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现场考察资源。创造一个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进入室内设计的基层学习,了解施工工艺,与工人、设计师交流,从而打破了课堂与工地的界限,避免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施工工地实践零经验的遗憾现状,使课程设置更具适时性,满足岗位任职实际需求。

二、课题练习项目化

环艺专业和传统文理科有所不同,没有基本公式可遵循,设计理论是学习的基础,动手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大量的设计作业进行训练。一般而言,室内设计专业根据不同功能空间进行课程划分,传统课程作业也是针对不同功能空间进行专项练习。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各功能空间的划分不再一成不变,多功能混合空间趋势明显。如此编排的授课过程,强调了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如上所述,笔者提倡将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课程作业安排,并为学生创造参与项目设计施工的全过程的条件,改革以假想空间为主的主流作业布置方式,甚至让学生有机会与实际项目委托方面对面交流,使学生全程参与设计项目市场化的操作流程,快速培养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使课程评价体系更具多维实践意义。

三、作业评比比赛制

作业评比是衡量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标准,而环艺专业课程考核方式多为考查课程,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中出勤、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占50%,平时作业占50%。学生对多年未变固有的成绩评定体系较为麻木,课程作业好坏与出勤率甚至任课教师对该生的印象等都有直接关系,所以无法刺激全体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在课题合适且时间契合的前提下,应积极鼓励本科生在校期间广泛尝试、参与各类型设计比赛。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能有效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班级里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四、结语

医科专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妇产科学;人文教育;调查分析

人文素养是指由个人的知识储备、交流能力、价值观念、自身情感、意志状态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思想、品性、认知等,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大量高端的医疗设备及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有效地提高了疾病诊疗成功率和有效率,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健康需求也逐渐提高,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除了科技水平的提高外,还要求医务人员重视人文关怀,诊疗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疾病本身,更要重视的是患病的人,要更多地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医学研究生作为未来的医疗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确保医学生走向临床岗位后能成为一名技术过硬、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2]。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病种涉及女性生殖器官,特别是临床问诊和相关操作、查体更是关系到患者隐私,紧张、害羞情绪会体现在整个诊疗的全程,患者容易出现心理压力大等现象[3]。守护女性身心健康、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是每位临床医生的必修课。妇产科专业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实践性、伦理性和社会性,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不但要掌握精湛的医学知识和手术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关注患者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关注“疾病”,患者的情感、期望以及对疾病的理解尤为重要。因此,提供给患者人性化综合服务更能体现医患之间相互尊重、对等合作关系。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师,承担人民健康重任,只有对其注重医师道德、责任担当、职业准则和敬业精神的培养才能提高其在今后工作岗位中的适应能力、胜任力以及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妇产科医学研究生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随着对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地高校近年加强了人文相关课程的体系建设,并由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逐渐向多元互动教学递进[4]。探索不同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提供针对性教育方案成为人文教育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妇产科专业研究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妇产科专业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寻找有效途径。

一、妇产科专业研究生人文教育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教师组包括锦州医科大学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及妇产科临床带教教师,学生组以2018~2020级妇产科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教师调查问卷100份,其中专业教师28份,思政教师32份,临床带教教师40份;男性教师42人,女性教师58人。选取2018级、2019级和2020级妇产科专业研究生100人,发放学生问卷调查100份,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82人,学术型研究生18人;男生20人,女生80人。

2.调查问卷设计。本文主要采用调研分析、文献分析、经验汇总等方法,结合妇产科专业实际情况设计教师版和学生版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情况。分别对教师性别、年龄、教授课程和学生性别、年龄、年级、专业进行基本信息收集;二是研究生人文教育现状。教师版问卷主要涵盖对当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效果评价、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责任分担、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形式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培养对今后工作岗位的影响等。学生问卷调查主要体现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研究生人文知识获得的方式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对研究生进入工作岗位的影响等。采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意见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确定最终版本。

3.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利用网络发放调查问卷,教师及学生填写后对信息进行统计,24小时内未返回者视为无效,多选、漏选等未按照问卷要求完成者视为无效,回收率>90%有效。

4.统计学方法。调查问卷采取封闭式问题定量分析,采用里克特量表分级方式对问卷进行评分,“没有效果”记0分,“效果一般”记1分,“效果显著”记2分。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结果

1.教师视角对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发放教师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为95%。其中专业教师27份,思政教师30份,临床带教教师38份。19%的教师认为学校对妇产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没有达到预期效果,52.6%的教师认为此种培养效果一般,认为效果显著的教师占总数的28.4%;63.5%的教师认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由思政教师、理论专业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一并承担,49.5%的教师认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应具有多元化,如课堂理论专业教学、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及所在医院环境医院文化影响等,27.4%的教师认为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中带教老师的人文教育对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一定影响;全部的教师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将来走入工作岗位的影响极其重要。由此可见,从教师的视角来看,目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效果不尽理想,有待进一步改善方式方法以达到教育效果的提升。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单单是临床带教教师的责任,思政教师及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也同等重要。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对研究生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将产生较大的影响,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情感共鸣,平稳处理医患关系,达到看“整体”而非看“疾病”的升华。

2.学生视角对妇产科专业研究生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8份,回收率为98%。有52%的妇产科研究生认为学校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后期效果一般,27.6%的学生认为接受培养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仅有20.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人文素质培养达到了显著效果;有38.8%的研究生认为在获得人文素养相关知识及处理问题方式来源于临床实践带教教师,而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仅占了13.3%;完成问卷调查的研究生中有61.2%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更为主要;而在医学人文知识对于以后进入工作岗位的影响中,有56.1%的学生认为有显著的影响,43.9%的学生认为一般。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立足于人性本质,对人性的认知、了解并能掌握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对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讨论

简单地说,医学人文就是医学中的人性体现。当今时代的人文医学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关爱与尊重生命、尊重人的生命权与健康权、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结合。虽然,医学的“人文”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在医学的发展史上,医学的“人文”属性却总是被遗漏、被忽略。我国医学人文领域著名学者杜治政教授提出医学人文不能抽象地、空洞地呼唤人文精神,医学人文要走进医学,特别要走进临床、走进病房,以“人性化医疗、医学人性化的医疗”为追求目标。从高校教育培养的角度来讲,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自身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平衡发展的过程,不能单单培养出仅具有临床业务能力和精准技术水平的研究生,不能只是培养专业“匠”才,更应注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医学人文知识的简单传授,最终需要医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医疗实践中做到不仅仅是看“病”,而是生病的“人”。本研究分别对教师及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现存的人文素质教育均未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是医学生步入职业生涯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对妇产科研究生的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找到合适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迫在眉睫[5]。在研究中我们发现:63.5%的教师认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共同承担,38.8%的医学研究生认为在临床带教教师身上可以获得人文知识,49.5%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医院环境均对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显著影响,而61.2%的学生则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实践教学。由此可见,在多样化的教师类型及教学模式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并非是单纯地依靠临床实践带教教师的影响,还需要专业教师结合实践以及思政教师的辅助配合实施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切忌单一化的培养模式。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学生本身和教学模式相互配合,应该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加强人文学科建设,重视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多方相互配合才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6]。不同专科医生面临的环境及患者人群各不相同,新形势下制定专科医生人文素养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医科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互联网+”;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12月31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制度正式建立。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颁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文件,指出应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硕研究生教育与规培制度衔接,实行“双轨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1专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1.1课程压力大,学习效果差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4〕48号)文件精神,规培要求专硕研究生在临床培训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专硕培养制度与规培制度并轨后,专硕研究生的学习、实践和科研的时间安排要同时遵从两种制度的要求。专硕研究生三年的学制内,学习时间只有34个月,规培占据33个月,这意味着用于理论课程学习、科研任务、学位论文和各种考试的时间非常有限。我校为保证专硕研究生的规培质量,将课程学习都安排在第一学期的晚上及周末。然而,专硕研究生同时要参加繁重的临床轮转工作,往往因精力不足或值班而导致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较低,学习效果较差。

1.2科研训练不够

对专硕研究生的培养而言,规培是基础学习,临床科研是能力的提高,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应用型高层次的临床医师[1]。因为规培的限制,专硕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学习、文献资料查阅、开题论证、科研能力训练只能靠学生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完成,加之课程学习又占据了一定时间,致使专硕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严重不足,科研课题压力较大。

1.3论文质量偏低

专硕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完成规培,在科研方面花费的时间较少,导致论文数据来源欠缺,而且也没有更多时间去查阅文献、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同时,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时间也很有限,学生既缺少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又缺乏导师指导,致使论文质量偏低。

1.4导师指导不到位

按照国家规培政策规定,专硕研究生在规培期间,学生要参与管理患者、采集病史、汇报病情、值班、门诊和急诊抢救、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临床带教等工作。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科室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在自己导师身边轮转的时间非常少。因此,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科研训练情况、临床能力水平、论文水平等都不了解,不能给予学生及时和充分的指导,没有真正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2基于“互联网+”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2.1建立多路径师生学习共同体

目前,师生之间是一种通过面对面、电话、电子邮件交流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互联网+”实现了师生间双向和多向交流,形成了师生虚拟化的的学习共同体。在该共同体中,所有成员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资源,形成了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和“共同体文化”[2]。共同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师生构建了可随时随地进行探讨交流的场所。一方面,学习不再是每个学生的独立经历,而是一种应用互联网思维和云技术,使教学资源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共同体[3]。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师生之间互动始于课堂,止于课堂的普遍现象[4]。通过互联网技术,师生在课后仍可密切交流沟通,学生可及时找到教师,教师也能通过平台及时教学信息。

2.2开发SPOC网络课程平台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引入了新的教学模式,购买了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SPOC平台课程,由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8所医科大学供课,包括《生物医学论文写作》《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三维游戏学习与消化内镜》等优质课程。SPOC网络课程丰富了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可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2.3建设在线课程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校建设了开放式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在线课程、药学案例库、临床医学案例库。

2.4建立案例教学库

案例教学能体现专业学位特点,案例素材来源于工作实践,对学生的实践工作具有参考性和启发性[5]。目前,我校构建了药学案例库、内科学案例库、外科学案例库、妇产科学案例库。通过开展案例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行业胜任力的人才。

2.5实现“互联网+”虚拟现实化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不再像教科书那样按先后顺序构成依次排列的线性结构,而是通过超链接形式,相互之间连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状、三维立体结构[6],增加了教育的虚拟现实化。虚拟现实化能使学生在脑中形成三维立体的网络形式,延伸思维领域,让学生在更真实的体验环境中学习。

2.6开通“互联网+”图书服务

针对学术论文工作开设“互联网+文献资料区”,应包括常用工具书、学术期刊、专业图书、音视频资料、翻译软件等文献资源,以供全校研究生和导师查阅。

2.7共享多平台信息数据

通过整合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科研系统、各实验室研究平台等,打破平台限制,实现多平台数据互通、信息融合、资源共享,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多部门数据协同机制,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3结语

“互联网+”为专硕研究生“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基于“互联网+”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专硕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的趋势。推进“互联网+”在专硕教育中的应用,以“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临床训练、学术论文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有助于专硕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志海,刘红旭.对“专硕”与“规培”并轨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中医药,2015,34(09):751-752.

[2]裘伟廷.网络教育中的虚拟学习共同体[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05):69-72.

[3]桑雷.“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共同体的演进与重构[J].高教探索,2016,(03):79-82.

[4]龚放.大学“师生共同体”:概念辨析与现实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6-10.

[5]张立国,王博.基于案例的“现代模式识别”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03):62-64.

医科专业论文范文5

一)材料

护理人员基本数据来源于医院历年人事统计报表。护理人员发表的论文数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应用CHKD《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输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检索,将2006-2013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作为统计对象;二是医院科研办公室统计的2006-2013年登记发表的论文数和期刊影响因子数。两方面的数据汇总后,筛除非医学专业期刊(含增刊),选择第一作者为护理人员的论文作为统计对象。

二)方法

以自然年为节点,将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影响因子、职称、学历等应用excel表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

一)学历

截至2013年底,护理人员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员占护理人员总数的44.34%,比2006年增加10.7倍。

二)职称比例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及2008年实行岗位等级设置后,护理人员高级职称的数量有了一定变化,2013年护理人员高级职称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总数已接近6%,高级职称的人数较2006年增加了近1倍。

三)用工结构

2006年起,医院使用派遣制护士逐年增加。2006-2013年派遣制护士人数及其占在编护理人员的比例依次为24人、5.4%,34人、7.7%,39人、8.8%,41人、9.5%,84人、20.0%,118人、27.1%,189人、51.2%,217人、55.4%。

四)情况

2006-2013年护理人员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三、讨论

医科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医学用途英语;进展分析;教学研究;中国知网

作为外语教学的英语一般分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和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EGP)两大类。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来划分,ESP又可以细分出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EAP)和职业英语(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s,EOP)。其中,EAP包括跨学科性质的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forGeneralAcademicPurposes,EGAP)和为特定学科服务的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AcademicPurposes,ESAP),国内针对ESP的研究至今已逾四十年[1]。2011年5月7日,“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旨在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水平[2],这标志着我国ESP教学和研究有了专门的学术组织,该领域研究也进入了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医学用途英语(EnglishforMedicalPur-poses,EMP)作为ESP大家族下的特色分支也迅速成为研究热点,经过多年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现阶段学界还缺乏针对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及总结。本研究以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性事件和起点,对此后十年(2011−2020年)我国学术界发表的医学用途英语学术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和进展分析,对其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等进行聚焦回顾和概要总结,以期承前启后,为我国未来医学用途英语的研究方向提供有益参考。

一、近十年医学用途英语教学情况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来源,以“医学英语”和“ESP”为主题词,在该平台进行组合检索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发现自2011年至2020年的近十年间,国内各类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相关主题论文合计342篇(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研究热度多年来保持整体平稳态势;其中2015年医学用途英语文献发文量达到顶峰,共发表学术论文51篇。从文献来源分布看,发文量排名前三位的期刊为《校园英语》《中国ESP研究》《海外英语》等人文社科类杂志;其次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医学教育技术》《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等医学教育类杂志(见图2)。但经过筛选后发现,发表于“北大核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数量非常少,仅有26篇(占比为7.6%),其中包括《教育探索》(3篇)、《黑龙江畜牧兽医》(3篇)、《外语电化教学》(2篇)、《黑龙江高教研究》(2篇)。这一研究现状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医学用途英语既有研究成果尚存在研究层次不高、重复研究等问题,相关主题研究质量有待继续提升和突破。从作者分布看,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作者依次为刘瑛(牡丹江医学院,9篇)、许丹凌(牡丹江医学院,6篇)、焦培慧(赣南医学院,6篇)、刘婷婷(包头医学院,5篇)、闫伟静(河北医科大学,5篇)、罗江霞(赣南医学院,5篇)、李晓微(牡丹江医学院,4篇)、刘彦哲(河北北方学院,4篇)、王焱(中国医科大学,4篇)、覃胜勇(中山大学,3篇)。从作者所属机构分布看,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机构分别为河北医科大学(13篇)、牡丹江医学院(13篇)、包头医学院(11篇)、哈尔滨医科大学(10篇)、西安医学院(9篇)、赣南医学院(9篇)、中国医科大学7篇)、广州医科大学(6篇)、济宁医学院(6篇)、南京中医药大学(5篇)。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医学用途英语的研究主体仍然以高等医学院校的外语学科教师为核心力量。从医学用途英语的主要文题分布看,现有文献多聚焦于ESP、医学英语、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需求分析、大学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等主题(见图3)。研究视角也呈现多元化特点,主要从医学用途英语所面临的挑战、需求分析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材编写以及医学用途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等角度进行讨论和研究。

二、近十年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视角

(一)医学用途英语面临挑战

首先,对于医学用途英语的定位和认识仍然含混不清。蔡基刚(2018)认为,ESP在中国被广泛看成是专业英语(或科技英语)和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代名词[1]。与此类似,医学用途英语往往被认为等同于医学专业英语。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重点一般放在医学专业的基本概念、专业词汇教学等学科知识上,主要由医学专业教师授课;而医学用途英语是为满足医学英语学习者特定需求而开设的一种语言教学,主要训练医学英语语言交流技能,并不基于专业的医学学科知识内容开展教学,一般由语言教师进行授课。其次,医学高校开展医学用途英语教学存在众多挑战。周一书等(2017)认为,高校ESP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理论、课程设置、授课方式、教材编写、师资建设、测评方式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制约其完善和发展[3]。在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用途英语教学还面临以下困境:医学英语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医学英语教学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规划管理,教学团队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医学英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学评估等方面都有待改革和完善[4]。

(二)医学用途英语需求分析

尽管面对争议和挑战,但专门用途英语(ESP)被普遍认为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5],学术英语(EAP)应该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6]。对于医学类院校、理工科院校和其他专业类特色院校而言,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方向应当以开展ESP和EAP教学为主流,培养大学生有效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英语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用英语熟练地查阅专业文献,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能够用英语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7]。不少调查结果都证实,医学用途英语(EMP)作为专门学术英语(ESAP)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刘艳峰(2013)等针对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对EMP课程具有明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但同时也发现学生需求与EMP实际教学效果之间存在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医学生对EMP课程整体满意度较差[8]。李丹云(2014)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needsanalysistheory)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从目标需求、学习需求、环境需求三个角度对临床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医学用途英语需求分析,认为医学用途英语教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探索和改进[9]。同样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张艳艳(2019)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对选修ESP课程的学习者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ESP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文理科学生在ESP学习需求的学习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建议各院校结合学习者的需求,根据不同学科类型、专业需求和学生水平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ESP系列课程[10]。

(三)医学用途英语教学模式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一直围绕专门用途英语(ESP)与通用英语(EGP)的取舍问题争执不休,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以蔡基刚为代表的学者提出,ESP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EGP应当边缘化并逐渐被替代;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EGP应继续主导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以文秋芳为代表的学者则持折中立场,力推ESP与EGP并存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11]。受上述三种不同思想的影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医学用途英语教学模式也出现分化。一方面,陈丕(2013)、高晓茜等(2019)主张在医学院校构建EGP+ESP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将通识教育(公共英语)和专业教育(医学英语)相结合,并认为该教学模式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同时也符合英语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12−13]。另一方面,针对医学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EAP轻EOP的倾向(例如重视医学研究论文、同行互评、推荐信等书面医学英语教学,但轻医患沟通等方面的职业英语教学),刘冰(2020)提出医学院校的ESP教学与实践应走EAP与EOP相结合之路,因为我国快速发展的医疗国际化需要培养类似医学英语口笔译等EOP医学职业人才,必须采取措施促进医学院校与医院、专业英语教师及医务工作者三方有机融合,才能满足我国医疗国际化对EOP日益增长的需求[14]。

(四)医学用途英语教学改革

医学用途英语教学改革话题一直是过去十年的研究热点。张姮(2011)、秦一竹(2015)、娄强(2019)等认为医科院校ESP教学应该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以及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同时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例如:可以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视为医学用途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促进EGP和ESP教学衔接、突出专业特色、引进优秀教材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张通过开设“大学英语视听说”“高级读写译”等通用英语课程、“医学英语词汇学”“医学英语泛读”等共性特征领域的医学英语课程,以及重点开设“医学文献阅读与翻译”“医学专业文献翻译与写作”等专业领域医学英语课程的方式来推进医学用途英语课程的有效改革[15−17]。有不少研究针对具体的医学用途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实验。刘冰(2016)对医学英语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教学形式进行了尝试,认为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医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切实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和医学生医学英语的应用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医学用途英语教学方法[4]。曹秀平(2016)基于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教学理念,对医学院校研究生开展了ESP教学试验,认为CBI教学理念注重学科知识与语言的融合,对医学用途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18];张姮等(2018)则基于RICH教学模型对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了ESP护理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讨[19]。此外,秦一竹(2016)等还介绍了如何在医学院校开展ESP任务型语言教学法[20]。

(五)医学用途英语教材编写

教材等有效ESP教学资源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学用途英语良性发展的一大瓶颈。国内ESP教材在内容、编排、取材、任务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引进国外ESP教材又会产生与国情、校情等水土不服的问题[3]。编写医学用途英语教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更好地开发适合我国医学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ESP教材,才能更好地配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刘红艳等(2015)对国内已出版的各种职业英语教材、学术英语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梳理,认为这两类教材的共同特点在于语言难度大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发现我国ESP教材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将双语教材与ESP教材混为一谈[21]。笪立(2015)提出在编写医学用途英语教材时必须遵循“整体观”“时代观”“实用观”和“精品观”的理念。具体做法如:医学英语教材不是简单地堆砌医学专业词汇,需要涵盖“什么是医学”“医学伦理道德”“医改、医患纠纷”等鲜活主题;选材要反映医学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新技术、新方法,满足时展变化的需要;教材编写者既要充分考虑医学生现有的专业知识水平、英语基础和实际需要,还要注重教材内部的知识衔接,致力于编写高质量的医学用途英语教材[22]。

(六)医学用途英语教师发展

高等医学院校普遍缺乏既擅长英语语言教学又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人才,由此导致大学英语教师在讲解医学英语文本、专业医学英语词汇时缺乏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流于表面[23]。在ESP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趋势的前提下,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主动、积极谋求向医学用途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早在2008年,刘利梅等就对大学英语教师转型为医学英语教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24]。孔祥国等(2014)认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面临较大的困境,例如,大学英语学科归属不明制约职业发展,教师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意识,知识结构陈旧,职业倦怠较为普遍[25]。王传功等(2017)在对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困惑进行问卷调查后认为,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竞争意识,学校需要开展ESP相关培训,这样才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师向医学用途英语教师成功转型[26]。焦培慧等(2019)结合ESP教材开发等实践经验建议大学英语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合作,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以此方式助力实现大学英语教师向医学用途英语教师转型发展;同时认为教师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适应教学改革才是实现课程转型与自我发展的关键[27]。

三、结束语

医科专业论文范文7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工作现状

目前已经形成双语教学、双语测试、滚动淘汰的专业教学特色。连续十届七年制毕业的医学生都呈供不应求的状态。因其工作后各方面表现突出、成绩斐然,目前大部分成长为本学科的青年骨干,其中一些已成为专家级学术带头人,或成为专业和领导能力兼备的新一代管理人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2]。从1998年开始,七年制的招生规模开始扩大一倍。2001年以后招生规模更是比最初增加了十倍。2005年开始,为体现我校的儿科优势,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进一步分化出儿科方向,专业培养从事儿科疾病防治和儿童保健工作及医学研究的儿科医学专门人才。目前,第一届毕业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学生已经毕业走向临床工作岗位。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大批同年毕业的七年制学生与统招的硕士研究生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虽然七年制学生基础条件好,阅读外文文献能力强、速度快、理解好,但由于学制的限制,在其培养的最后2年才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且注重在临床各科室的轮转,科研水平反而不高[1]。因此,如何让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学生及早建立科研平台,让他们及早进入科研角色,将对日后科研思维的形成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加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国内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医学生是参照统招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目标进行培养。在五年级的下半年开始进入生产实习第一阶段,六年级开学时开始选择专业,即自己的硕士研究方向,进入生产实习第二阶段。目前七年制医学生在选择专业后撰写综述及科研设计的能力普遍不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状态;由于毕业仅剩不到两年时间,倘若进入状态较晚,势必影响选题的难度和最终的科研质量。多年来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习惯于临床回顾性总结发表低质量的文章,很少进行前瞻性科研管理设计。鉴于此,学校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学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生产实习第一阶段即为他们选择一名“临时导师”,进行“一对一”训练,及早提供查阅文献、综述写作、科研设计的平台,大大提高其选择专业后的科研思维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3]。让学生在进入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前,即已了解所属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自己的科研方向,从而有目的地学习及研究,更早转化为成果[4]。随着本校医院诊疗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必须充分利用附属医院有大量患者来源和日益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以及目前国内外的信息网,加大对七年制研究生的培养力度,争取在国际上发表高素质的文章。

医科专业论文范文8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分重视,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扬州会议”的召开,在教育部、卫生部的直接领导下,各级政府对学校卫生工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网络逐步健全,一些地方成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使得我国学校卫生队伍日益壮大,能力不断加强,对推动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促进各项学校卫生措施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证。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服务与工作的能力,不断拓展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教科研的职能,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和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不断创新探索,努力融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三个支撑平台”,实施“三个行动计划”,为促进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和学校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

1搭建“三个支撑平台”,提升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科研能力

2008年以来,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积极创新、引导和团结下,《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联合全国10余家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进行广泛科研合作,至今已基本形成了校所联合的合作模式,打造出了“三个支撑平台”,即“以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主形成科研技术支撑平台,以各地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为主形成科研现场支撑平台,以《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为主形成科研成果支撑平台”。通过打造三个平台,有效地整合了全国资源,并形成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进而提升了学校卫生工作的能力,拓展了学校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1.1搭建三个平台,实现共利多赢“三个支撑平台”的建立,形成了互利多赢的良好局面。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建立并提供科研技术支撑平台,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收益: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年来,协作开展了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卫生行业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等;二是实现了全国性科研大协作,进一步推进了学院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完成了我国青少年身心病理症状、体育锻炼行为、睡眠质量、饮食结构、自伤行为数据库;三是经过科研现场的锻炼、学习,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奠定了基础,协作单位共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四是成为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如开展我国儿童青少年发育与健康队列研究、中国儿童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中国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等课题研究。通过科研合作和技术培训,不仅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人员科研能力提升“授之以渔”,同时也使高校承担部级科研项目的能力得到提高。全国各地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科研现场支撑平台的建设,一是打破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长期以来主要以开展学生体检工作为主的僵局,在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推动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转变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长期以来形成的“日常工作难以开展科学研究”的旧观念;三是有效提升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四是部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帮助下已开始积极申报当地的科研项目,并有成功范例;五是开始收获高质量的科研硕果,一批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已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以专版刊出,在学校卫生研究方面发出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工作者的声音。《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搭建的科研成果平台,一是真正实现了从被动“编”杂志到主动“办”杂志观念的转变,全面提升了期刊编辑水平;二是通过科研合作、协作和积极融入,进而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三是确保了杂志高质量的稿源,使组稿和约稿走向科研前沿,实现订单式约稿。

1.2搭建三个平台以来所取得的成果2007年12月30-31日,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联合发起,在合肥首次召开国家“863”项目“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课题培训和协作组会议,邀请全国9个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部分高校参与课题研究,来自哈尔滨、北京、太原、武汉、重庆、广州、贵阳、绍兴、蚌埠等地共22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高校的儿少卫生专家参会。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处与9家课题协作单位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并给予科研资助。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先后派出30余人次的专家和研究生到现场指导,2010年顺利结题。目前这一研究共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在SCI,S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篇;合作单位发表文章21篇,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并于2010年第12期出版了“绍兴市研究专版”。2008年8月,召开了国家“863”课题资料分析会议,9个地市的16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工作者参会并得到培训。同时,邀请8位来自全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的专家参加了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担的国家“十一五”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分课题“中小学健康体检表标准研究”的咨询。2009年10月,成立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青春期学组,邀请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贵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太原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家担任常委或委员,16家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工作者参加了“青春期发育与健康”论坛。2010年8月13-15日,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发起“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其健康危害效应”论坛及全国协作组会议,来自哈尔滨、沈阳、天津、上海、广州、昆明、武汉、郑州、太原、宁夏、重庆、马鞍山等地的25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高校的学校卫生专业工作者以及儿少卫生学专家与会,共同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健康问题和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健康危害效应,提出了研究策略和研究选题,形成了来自哈尔滨等13个单位合作的“中国儿童青春发动事件评定标准协作研究组”,部分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率先发表,近期在国际上发表我国城乡男女儿童青少年青春期主要发育事件的时间进程、评定标准等方面的论文3篇,再次展示了校所联合开展大协作研究的成功经验,为制定中国儿童青春期性和第二性征发育评定标准提供了基础性数据。2011年4月22-24日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发育与健康监测与队列研究论坛暨全国协作组会议”在合肥市召开。本次会议是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科研水平而召开的。来自北京、广州、中山、阳江、厦门、重庆、郑州、沈阳、呼和浩特、太原、西安、乌鲁木齐、新乡、蚌埠等地市的16家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学校卫生专业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精神健康状况和评价方法的挑战、世界范围内重要队列研究等进行学术交流。陶芳标教授和与会的27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家就我国儿童发育与健康队列研究设计构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研究设计构想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初步达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中国儿童发育与健康队列研究”两个协作研究。几年来的实践显示,三个平台的建设推进了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科研能力、服务能力和信息提供能力的提升,对促进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0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与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全面合作,认真总结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30年来发展的经验以及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方面的成就,全面反映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现状和变化,5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11年第5期发表。同时,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还与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合作。这一合作模式正在全国部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推行。2008年以来,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利用全国合作的课题,成功地培养了博士生1人,硕士生2人。#p#分页标题#e#

1.3三个平台在未来学科发展中前景广阔展望未来,三方合作力度将会不断深入,合作前景极其广阔。正如陶芳标教授所言,通过高校、学术期刊以及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合作,必将锻炼一支高水平的学校卫生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具备应对学校卫生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还能结合日常工作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并创新研究内容;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儿童发育与健康研究队列,利用我国学生人口基数大、民族多样、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家庭、教育、营养、体育锻炼等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建立一个多产出的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体系,在青少年生理病理症状、心理病理症状、意外伤害、故意伤害、体力活动行为和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饮食模式和心理社会促进因素以及评价教育、健康促进的效果等方面,每2年形成一个专题报告,为教育和卫生部门开展决策咨询和政策规划等服务;形成一批科学研究成果,通过5年合作,在中国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青少年健康和发育评价方法、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学校健康服务策略及措施研究等领域,形成具有大样本、多指标、多产出、应用强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儿少卫生与学校卫生研究领域展现中国学者的成就。

2实施“三个行动计划”,提升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实施“三个行动计划”,目的是建立健全与实施学校健康促进发展战略、推进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机制,使社会各方参与的学生健康促进网络和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全面促使中小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学生健康素养明显提高,心理社会应对能力显著增强,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2.1推进学校阳光体育与体教结合行动计划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应成立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每周各年级安排2节体育活动课(共90min),确保在学校推行“阳光体育课间活动”,并作为限定性拓展课程排入课表;学校将落实每天校园体育锻炼方案并向家长公布。因地制宜地开展“双A体力活动”,即适宜的(Appropriate)、有氧的(Aerobic)、每天2次、每次30min的体力活动。依托“体育社团”平台,5年内实现80%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结合体育课教学,让每一名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为其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2.1.1“双A”体力活动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双A体力活动”为基本原则,遵循探索“因地制宜、学校-家庭-社区配合、有氧运动为主、每次0.5h~每天1h”的体育活动模式,如组织学生每周参加“五个一”活动(一次跳绳、一次踢毽、一次立定跳远、一次俯卧撑、一次耐力跑)。

2.1.2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统一规定全校的早操活动内容以集体跑操为主;课间活动内容为校园集体舞、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分班级特色体育活动(如武术操、抖空竹、器械操、健身操、球操等项目),其中校园集体舞为必须开展的项目。推荐实行35min大课间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阳光。

2.1.3组建体育社团组织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田径、长绳、围棋、跆拳道等多种社团,为全体同学提供交流平台。规定各个社团的活动时间(如周四16:30-17:30),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在全校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校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进行,做到既有规定项目,又有各校特色。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初中主要开展舞蹈、韵律操等技能项目;在小学主要体现小场地、小器材、小游戏、小活动为主的快乐体育活动。深入拓展阳光体育运动内涵。要求全校教师每天早操、课间操同学生一起参加运动;将阳光体育运动与社会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积极组织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2.2落实学生健康素质监测及干预行动计划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学生健康素质监测制度,针对性地在新生入学2周内、期中或期末考试前2周进行学生肥胖、近视、饮食模式、睡眠质量、情绪健康、健康行为等健康素质监测,保证每学年每个年级学生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建立学生的健康素质档案。根据健康素质监测结果进行三级预防服务。针对普遍存在的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采取健康教育、行为训练、环境改造等措施,共同建立包括学生本人、家长、教师、社区、专家相结合的社会生态学干预联动机制。

2.2.1学生身心健康监测学生身心健康监测要覆盖中小学所有年级学生,并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内进行。监测内容包括:(1)生长发育状况。是评价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从下列方面挑选指标。①体格生长指标,如身高、体重、腰围、肩胛下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体脂百分比等。②心肺功能指标,如肺活量、耐力跑等。(2)疾病或异常,包括近视、伤害等。(3)因病缺课状况,包括因病缺课率及其病因分析等。(4)生活方式与行为指标,如睡眠行为、视频行为、饮食模式、体育锻炼、用眼行为等。(5)心理健康监测,包括身心生理病理症状、抑郁焦虑情绪、自杀和自伤行为、心理应对方式、亲子依恋行为等。

2.2.2学生健康促进与常见病干预学生健康促进与常见病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学生健康素质档案。对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视力不良、营养不良、饮食、阳光体育活动、心理健康等健康指标及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分析。(2)学生近视眼综合防治。建立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机制,创设良好的学校和家庭用眼卫生环境,改变不良用眼习惯,推广适宜技术,设计教室环境模板,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和眼放松行为,遏制近视低龄化和高发率。(3)学生肥胖综合防治。推广体质量指数个人监测,营养教育要强化家庭和个人饮食结构的改变,积极推广“双A”体力活动。(4)建立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建立因病缺课动态分析与(往年)同期比较制度,加强与当地CDC合作报告和监测传染病防控的合作机制,组织专家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安全事件关键控制点,研究突发公共事件桌面演示、演练等制度。#p#分页标题#e#

2.3实施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计划针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自杀意念与行为、考前焦虑等,由儿童发育心理学专家指导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倡导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传授心理知识、学科渗透心育、创设教育情境、坚持团体心理应对能力训练、实施心理健康监测、开展心理咨询、改善家庭氛围等,倡导学校和家长共同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面向全员(师生、家长、社会)、全程(深入课外、校内外、特别是班级与家庭)、一个部门为主(心理教育中心)、设置专兼职心理教师、多种工作方式(心理辅导课、展板、专刊、心理健康监测、学生心理小组、家长学校、专业化教师培训、个别辅导、电话专线、网上信箱、讲座)等。

2.3.1以心理社会应对能力和生活技能教育为主题的团体心理健康促进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形式有心理游戏、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旨在提高儿童青少年对健康行为的执行能力和对问题行为的预防能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对事、对己、对自然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能与质量。活动包括学生训练、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学生训练主题包括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有效沟通以及解决冲突的策略等。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将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由专业儿童精神卫生工作者到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转变。家长培训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了解训练的具体内容和过程,同时也可以在行为上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2.3.2组建学科渗透师资队伍组建“以专职带兼职,以兼职带全员”的学科渗透师资队伍。学校成立心理辅导中心(负责管理与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一至两名专职心理教师牵头,面向全校组建兼职心理教师队伍,要求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有“B证”以上资格或有参加过较系统的心理专业培训班培训经历的教师均要加入心育队伍,努力使学校心育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学科渗透”。

2.3.3新课程中学科渗透心育学科渗透心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心理的有效渠道,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和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学科类课程: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情绪调节、品德与行为、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自然学科类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艺术与体育类课程:情绪调节、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协助精神、团队凝聚力、人际交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