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实训总结范例

行车实训总结

行车实训总结范文1

1.使用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柴鹏飞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

2.授课内容

第四章“其他常用机构”中的第二节“棘轮机构”。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介绍棘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及应用。

3.学习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矿山机电专业高专二年级的学生。学习状况: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等专业基础课。学生情况: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喜欢动手的特点,缺乏计划性和有目的观察以及分析总结的能力,对理论知识学习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解决对策:通过实际操作,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营造工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类型和应用等相关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矿山机电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情感目标:通过课堂交流及实训,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通过将任务驱动、分组教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学法:听中学,思考质疑,听教师讲授棘轮机构的定义、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看中学,探索发现,观看结构图、教学动画、棘轮机构的工作视频,发现其工作规律。动中学,提高升华,动手操作棘轮机构的模型,掌握其结构和工作过程(原理)。练中学,锻炼能力,操作手拉葫芦对绞车进行起吊,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掌握棘轮机构在矿山机电的应用(手拉葫芦)。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绞车拆装实训室。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图片、动画、视频模型等。实训资源:手拉葫芦、绞车及相关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回顾旧课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总结回顾,再现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并由此引入新课。

2.引入新课

播放自行车视频、棘轮扳手视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学生观看视频、操作棘轮扳手、思考;引入所学知识,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入新课。

3.新课讲授

教师讲述本课内容,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掌握棘轮机构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

4.实际操作

教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学会使用棘轮机构在矿山机电中的应用(手拉葫芦)。

5.总结与评价

教师分析、总结及评价:对本次操作进行总结、自评、互评;总结所学知识、评价操作规范。

六、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情景模拟对本次课程进行评价,这是本节课的考核标准,有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有情感态度、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手指口述和实训报告。

七、帮助和总结(教学反思)

行车实训总结范文2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情况

目前,汽修专业理论教材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性强,知识点多,以文字描述为主,难以满足直观性、启发性等教育教学要求,学生难理解,教师不好教;二是所教授内容脱离当下企业生产实际,与企业用工要求不符;三是内容陈旧,不符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需要。

(二)学生情况

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不能主动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入职业学校后,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就业前景不甚了解,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枯燥、复杂的专业课产生抵触情绪。

(三)教学现状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是传统汽修专业教学中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实训课更多是让学生重复教师的做法,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我校作为省内信息化提升工程示范校,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推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方法。汽修专业是理实过渡中难度较高的专业,针对目前中职生年龄特点与学习习惯,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其对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激发其实践热情,树立其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二、“三位一体”情景教学法特点及意义

对于汽修专业而言,“三位一体”情景教学法即分别在课堂、仿真环境、实操场所内模拟客户车辆报修情景,使学生循序渐进将理论教学与实操环境直观化,依次在三种环境下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通过案例展示,利用仿真三维空间增强课堂趣味性,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

(一)促进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方式

在“课堂—仿真—实操”环境下,教师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运用“信息化+实操化”的练习模式,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现实。同时,教学从传统单一的师生交互环境,转变到师生、人机、生生多个交互系统的有机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该模式能真正使教师作为引导者与组织者,将学生作为主体,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

(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仿真环境下可全方位地观察零配件结构,也可进行车辆模拟拆装、故障维修练习,将汽修课本的元器件原理和实车环境下的故障排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和难度偏高的实操变得有趣。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出学习热情,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合理控制成本,拓宽教学知识面

汽修实训设备如大梁校正仪、剪式举升机、扒胎机等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大,且价格往往动辄数十万元,如果进行大批量购买,学校难以负担。而虚拟仿真环境,可利用学校现有机房等硬件条件,在使用过程中,材料消耗低,设备可靠性高,维修概率小,经学校个别班级进行试用后,学生反映不错。

(四)解决学生的实训安全问题

传统实训教学都由理论讲解直接过渡到实训中,往往会造成学生对实体实训设备的不熟悉,常常造成意外危险和设备损坏。而虚拟仿真环境下,学生的人身安全性得到保障,在仿真环境下,还可进行一些故障相对复杂、难度较大的项目,比如训练各类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各种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技巧等,这样既解决了某些现实中无法开展的难题,又保证了学生人身与实训设备的安全。

三、“三位一体”情景教学法在汽修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施方案

2018年5月—6月:挑选拟实施此教学法的课程,大量查阅理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理论成果,包括国家相关政策、理论研究专著、论文等,夯实此教学法的理论基础。2018年7月—8月:准备机房,安装仿真软件,采用RedDot公司开发,PlayWayS.A.公司发行的CarMechanicSimulator仿真平台,准备实训场地。2018年9月—12月:在学校汽修专业课正常教学中,进行“三位一体”情景教学法的全面实施与开展。下面笔者以“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发动机点火系统和底盘制动系统为例来谈一谈相关问题。

1.每周理论教学1课时

讲授发动机点火系统,底盘制动系统结构及组成,点火系统中火花塞及制动系统中摩擦片的更换方法。

2.每周模拟仿真2课时

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可在计算机建立的仿真空间下,按照仿真环境下的提示,熟悉发动机点火系统,底盘制动系统的结构与拆装顺序。学生若不按操作指南规范操作,会导致后续零件无法拆装;实训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立的仿真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某个系统或组件进行单独练习。

3.每周修车实训3课时

教师可根据仿真环境下零件的形状、安装位置,让教师在实车上对发动机点火系统各部件位置和连接顺序进行拆装。最后,设置仿真环境下出现的故障,进行排障训练,让学生按照仿真环境下的检修步骤进行实车故障修复,完成教学。

(二)教学效果分析

1.教学效果指标的制订

我校2017级汽修4个班已完成了“汽车构造”“汽车电工电子”等基础理论课程,为了对比教学效果,总结“三位一体”情景教学法的优势,找出不足,笔者所在课题组最终决定在2017级1班、2017级2班应用本教学法。2017级3班、2017级4班作为对比样本,与上述两个班进行结果对比。本文拟采用三个指标进行对比。①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对本学期学生最满意的专业课程以及“电控发动机检测与修复”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调查,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②在每个班级随机抽取5个人,进行汽车配件识别测试,在货架上摆放20个汽车四大组成部分的常用配件并准备24个配件名称标签(有四个干扰项),学生将配件标签准确贴于对应配件下方,记录完成时间及正确率,于学期第2周、学期第14周各进行一次。③在每个班级随机抽取5个人,描述实训车辆故障现象:右前制动系统有异响,经检查需更换右前制动衬块,且行车总里程达到4万公里,车主要求更换火花塞及空气滤清器。学生接受车主委托,并完成发动机火花塞、空气滤清器和右前轮制动衬片的更换,记录完成时间(如图1、图2所示),于学期第2周、学期第14周各进行一次。

2.教学效果指标对比分析

行车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校企订单合作

1背景

1.1政策背景

职业教育鲜明的特色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组织特点是基于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党的报告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职教二十条”,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实践教学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1.2行业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对口就业单位为各城市地铁、有轨电车、城际铁路等,对口就业岗位为站务人员、乘务员、调度员等。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19年底我国内地40个城市开通城轨线路6730.27km,在建里程超过5063km,新开通线路运营人才需求中,站务和乘务人员需求约30~35人/公里。可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就业岗位明确,社会专业人才需求量巨大,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明确。

2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1969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首条线路开通,2008年后迎来行业高速发展期,2010年后部分城市线路逐步迎来线网发展阶段,高速发展历程约10余年;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模式,多源于铁路运营模式的演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也是从铁路类专业调整而来,大部分职业院校2010年后才成立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可见无论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还是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相对短暂。所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标准和组织方式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各城市地铁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而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层面,教学组织整体体系相对不足,尚未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2实践教学融合程度不足

实践教学体系在学校、学生、企业三者之间融合程度不足[1],集中表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不合理、实践教学硬件条件缺乏、实训条件不符合教学需求、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匮乏、教师队伍缺乏企业实践等。其中,校企合作教学是实践教学的最大短板,不只是企业导师参与教学程度不够,也体现在企业规章制度、上岗考证标准与实践教学融合程度不足,企业真实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无法有效转化为校内技能竞赛、整周实训等实践教学形式。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足,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对不强,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其适应期也相对较长。

2.3实践教学开展环节突出问题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2]。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与铁路类专业关系密切,致使实践教学体系照搬铁路类专业,而两者之间在工作性质、技术设备方面有着较大差距,造成专业实践教学仍然采用几十年前的设备和组织形式,没有及时把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不同于轨道交通设备类专业,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设备运用和运营组织管理,而非设备维护检修层面,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既要满足设备运用,又要符合组织管理需求。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内部运作相对封闭,且设备应用和管理模式差距较大,导致教学设备研发缺乏针对性的参照,或者开发的实训设备或软件与教学需求不符。这些因素导致了专业实践教学条件落后于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对口顶岗实习难度较大。近年来,随着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院校增多,人才需求出现了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大部分该专业毕业生没有开展专业类顶岗实习,或者在实习过程中,管理流于形式,跟进不到位,致使顶岗实习达不到效果。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师资队伍,多数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规划;实践教学考核不够科学合理;实践教学体系与职业标准、“1+X”证书制度等对接程度不够。

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及实践

3.1依托订单合作关系,调研分析职业能力体系

职业能力体系是细化实践教学内容重要前提,是把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落实到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的重要凭证。职业能力分析,以专业校企合作对象为调研主体,兼顾往届毕业生、职业教育专家等。以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为基准,结合岗位晋升及岗位调配,确定站务序列、乘务序列和调度序列的就业岗位,融入企业上岗培训标准、生产规章制度,结合各岗位真实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梳理得到客运、服务、票务、行车、安全、设备、应急等模块的典型职业能力分类。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标准,落实职业能力培养侧重点,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3.2建立基于校企协同的校内教学体系

在校企订单合作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材编制等[3],实现校内教学的双向对接: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现基础理论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深入和体现,使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二是实践教学与专业岗位技能对接,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把岗位技能提炼出来与课程实践教学相融合;三是素质培养与职业素养对接,通过企业案例、典型故障、工匠精神、企业历史与文化、岗位特性等带入校园教学,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四是学生角色与职业人角色对接,以硬件的实训室为依托,塑造真实地铁工作场景,模拟真实工作过程及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地铁志愿者活动,逐步实现职业人角色塑造[4]。具体实施层面上,实践教学不能孤立于课堂教学而存在,而是互为依存和促进的关系。整体上立足于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基于订单企业职业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从课程标准出发,编制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的教材。注重设计与企业培训标准相接的工作过程式、案例式、任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整周实训项目。注重与企业应急预案对接的专题及案例分析,开发与企业上岗标准相接的学生活动融入第二课堂教学。立足于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培育竞赛团队,建设与企业实践对接的技能竞赛实训室。

3.3建立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校企订单合作机制,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为依据,形成校企双方全过程协调,全过程参与管理的订单培养机制,形成共同教学、共建师资、共享资源、共同管理的系列制度和实施方案。从大一年级开始组建地铁订单班,订单企业每年度以回访的形式开展团组织活动。组织地铁志愿者团队,参与在校志愿服务,保障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定期组织“劳模进校园”、专家讲座、轨道交通文化节等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依托行业技能竞赛,每年度开展校企竞赛交流活动。大三年级,订单班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校内教学与企业考评互认,最后进行轮岗实习及考评并取得上岗证。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从大一入学、订单组建、顶岗验收到毕业入职,形成多层次共管、共建、共享的闭环教学活动。

3.4注重标准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实践过程中,适时调整实践教学体系。随着行业发展,相关职业标准、技能标准及相关教学标准逐步得到落实。2018年起,专业参与部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能竞赛,推动多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也带动了实训室建设升级。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司机、调度员等职业标准相继通过,规范了行业标准,指引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2019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公布,从整体上规范专业教学内容。2020年,专业订单合作企业成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第三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城市轨道交通乘务、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将融入实践教学体系。

4总结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是教学质量保障重要前提。实践教学体系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前提,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立足于专业培养方案,从课程教学层面落实实践教学,注重通过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第二课堂形式总结提升。校企合作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订单班为依托,形成共同教学、共建师资、共享资源、共同管理的闭环。注重与职业标准、教学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国赛标准及“1+X”证书制度对接,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硬软件条件。

参考文献:

[1]曹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式一体、三方联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8):6-8.

[2]薛春燕.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8):108-112.

[3]唐志贤,赵红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及其效果的思考——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4-77.

行车实训总结范文4

(1)整合院系资源,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和机会

没有实践,就没有实践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新能力。学院需要加大投入来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功能强大、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构筑实践教学平台,为工业设计实践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在实验设计中增加综合性、趣味性的实验命题,激发学生的热情来主动完成实验。甚至可由学生自主命题,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或设计。除开放计算机机房外,还可向学生开放一些专业实验室。比如工业设计的造型材料模型制作工作室可对有制作愿望的学生开放,锻炼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学校还应通过院系资源共享与整合,为实践教育创造更多的机会。这里所提的资源整合是指学校利用其社会知名度和学术综合研究能力,得到企业的信赖,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院系优势资源,争取企业项目的开发部分委托学校完成。这样,既可实现效益最大化,各个院系又充分发挥特长,也为师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目前很多著名大学在这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上海交通大学承接了某船厂的游艇制造项目,船厂看中的是交大百年船舶学科优势,学校以海洋船舶学院为基础,联合设计学院进行外观设计和后期策划,联合管理学院进行商业评估,成功的完成了该项目。在校师生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合作,在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中取长补短,各专业师生也在项目的每个环节中及时反馈并协调工程进度质量,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天津是自行车大城,天津大学搭建了自行车外观设计、结构设计、人机工学、市场等多个科研平台为某著名自行车公司设计未来10年的自行车款式,利用企业对学校科研前瞻能力的信任,系统的提出系列自行车开发套系。所以学校应将各院系的科研能力整合成为有机的整体资源,善打学校整体优势王牌以争取实际项目,为实践教育获得更多的实际机会。

(2)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工业设计在国内是一个较新兴的学科,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理论课教师比例较高,能进行实验实习指导的专业教师比例偏低;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偏少。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培养应用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就必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但不能认为“双师型”就是教师+工程师的简单叠加。从工作对象看,工程师面对的是物品,而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从知识和能力方面看,工程师需要熟悉生产工艺流程,能够解决现场的技术难题,而教师还要将生产过程的技术知识提炼并再现给学生。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引进实践能力强、有实际项目运作能力的教师,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室建设和实验项目开发,主动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承担设计开发的实际工作。

(3)培养注重实践、重视理论与应用结合的学风

优良的学风在学生成才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园内树立求真务实的风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扎扎实实的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研究,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学校可以举办“工程师论坛”、“专家论坛”等系列活动,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举办设计大赛等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外形成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

2教师——人才培养的执行者

(1)加强自身能力训练,注重产学研结合

教师既要提高基本素质,又要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更要不断接受本专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结合,实现从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教师应积极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更多的参与产品设计和工程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主动联合科研单位和企业申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协作产品研发等实践技能的训练,实地接触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及时了解本行业当前的生产水平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增强专业技能,还可以把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讲给学生,作为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与拓展。此外,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联合开办工作室,承接各种设计开发项目,即改善科研条件又能为师生提供实践机会。

(2)把学生引入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在实践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体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工业设计实践教育来说,教师可在教学、实验、实习和项目研究的各个环节中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首先,工业设计教学中实践环节比比皆是:金工实习、速写实习、色彩实习、水粉实习、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等实践环节,这些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到生活中去亲身实践。例如学生要到工厂了解车钳洗刨钻等工种特点并进行实际操作,用自己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创造新的产品。在这一过程可使学生领悟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指导设计实践,这种生产现场的亲身经历所带来的震撼与收获是令人难忘的。其次,在一些理论课中增加一些生动直观的实践环节。比如可以参观南京博物院的古代陶瓷青铜器馆等,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具的原因。参观回来后可在课程设计中安排对应的设计课题。再次,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去,提前进入产品设计师的角色。学生可以每2-3人一组进行调研、讨论并制定产品设计方案;亦可以学生自行制定任务书,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力,每星期进行小结,到一定阶段进行正式汇报。学生的交流实践可以是学生间的,也可以是与教师、专家间的互动,还可以与国外院校师生一起进行交流,了解其他国家学生的设计思维方法。最后还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广泛参加国际国内产品设计竞赛,锻炼设计能力。总之,设计独具专业特色、内容丰富的实践特色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实践创造的机会,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社会——人才培养大环境

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侧重于课程设计、校内实验等内容,虽然解决了实践性教学的部分问题,但终究不能替代现实的社会实践环境,不能展现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全貌。要达到实践性教学的完整目的,必须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需要社会——主要是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一种形式是学生到企业直接参加生产工作,有明确的岗位。通过岗位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锻炼专业技能。毕业设计的学生还可以在企业中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完成课题。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实效,基地建设质量上主要考虑规模大和效益好的企业,建立一个完整而系统化的校外实习基地。根据校内实习中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批把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进行实践,为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创造条件。学校还要与实践基地签订协议,定期与实践基地负责人沟通联系,维持好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经常邀请实践基地负责人或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由此建立一个固定的、结构日趋合理、设施日趋完善、管理日趋规范的实践基地。另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师生参与到企业具体项目的研发过程,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培养学生胜任某一项目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也为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4总结

行车实训总结范文5

1.对人的认识和防范方面

(1)购物安全问题:

有的学生购物时不会讨价还价,不能辨别事物真假好坏,对商家的吹嘘偏听偏信。

(2)人身安全问题:

大学生失联遇害案在网络上时有出现,分析产生失联的原因,除大学生防范意识不够外,缺乏社会经验也是主因。

(3)情感安全问题:

有的学生不会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与恋爱的关系,掉进情感的陷阱。

(4)食品安全问题:

许多学生喜欢到校园周边消费,而很多不良的商家只把目光盯住大学生的口袋,给大学生提供“问题食品”。常言道“病从口入”,吃多了不安全的食品,常引起大学生的身体出现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危及大学生的安全。

2.对事情的应对处理方面

(1)财产安全问题:

因对财物的保管不谨慎,让盗窃分子有机可乘的现象在大学校园较普遍。学生之所以容易丢失财物,主要是个人保管不力,没有牢记“客不离货,财不露白”的古训。

(2)交通安全问题:

当前在高职学生中,拥有汽车、摩托、自行车的有不少,但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没有常思“在外出门小心好,凡事低调平安行”的古人出行经验。

(3)网络安全问题:

有些学生痴迷网络,“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同时,网络犯罪、网络欺诈让学生难以分辨。需要青年学生克服网瘾,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4)防火安全问题:

高职学校里经常发生学生因为违规使用电器或使用大功率电器引起寝室火灾之事。人们常说:“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只有加强防范,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5)生产安全问题:

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时常发生伤残、失踪甚至死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小心使得万年船”,其实只要在实习中多点小心,很多安全问题就不会发生。

(6)防灾安全问题:

人们通过多年的观察总结出许多安全防范知识,如“燕子高飞晴天到,燕子低飞带雨来”的气象判断;“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的地震前兆。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的防灾避灾知识比较缺乏,当遇到自然灾害时不知道应对,可能会错过逃生的良机。

二、安全教育的举措

(1)加强安全教育。

把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放在学校教育管理的首位。定期研究学生安全的防范措施,消除学生安全方面的隐患,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开设人身安全教育课程和现行的基本法律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制订安全的规章制度。

针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出台安全知识手册,发给每位学生,使学生做到安全有规程,行为有规矩。

(3)加强学习指导。

通过大会宣讲、经验介绍、媒体宣传、知识讲座、主题班会、防灾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

(4)加强心理辅导。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其应对安全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

(5)加强社会实践。

行车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采购管理;职业道德;德育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中小型企业不断增多,对于物料采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采购成为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成为企业主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企业的采购做得很好,为企业争取了很多的利润空间,但是还有很多的企业由于缺乏专门的采购人员而在采购中花费了很多的成本,导致企业利润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将德育教育融入《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为企业提供兼技能与职业道德于一体的储备人才。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从职业素养的要求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科的特点,从平时的课堂切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在教中学,在学中渗透,让学生不觉得理论知识和德育教育那么枯燥而难以接受。

二、法律意识融入理论教学

知法、懂法是采购人员上岗前十分重要考核元素之一。近年来,中国采购网以及政府采购网上不间断地通报在采购业务中出问题的企业和个人,因此教师应该以此为课堂德育教育的主线,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载体,加强德育教育意识。通过采购员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内容的重难点,通过有效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融进课堂的教学之中。如今采购业务不断增加,但时常报道有采购流程不透明化、采购过程收回扣、采购过程谋求私利、劣质产品代替优质产品等问题,这种行为为个人以及企业与顾客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规范采购流程,教导学生知法懂法,以免在今后工作中出现因不知法而犯法的现象。通过自行车采购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独立思考采购经理的做法是否合适,结合案例讲解《采购员职责》。课后,通过职教云平台任务,让学生寻找采购中的违法案例,制作成PPT,下一次课与班上同学分享交流,加强学生对于采购人员职业法规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避免工作中出现此类现象。

三、实训中提高职业素养

课程教授过程中应设置很多单元的实训内容,比如市场调研、采购谈判、供应商选择等。

(一)培养学生掌握采购流程意识。学生对于采购的流程观念不熟,会导致自己在进行采购过程中因不熟流程而频繁出错,从而影响整个采购的时间,也会给公司增加很多的采购成本。规范采购流程是学生必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将采购的流程真实化,融入真实的企业,将不同企业的采购流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共同之处,从企业的发展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采购过程中为企业节约成本。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于采购流程的掌握相较于教师填塞式的教学更加有效,学生的掌握能力会更强。

(二)培养学生正确市场调研能力。采购工作的基础是开展市场调研,学生在进行采购工作时必要的市场调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上课期间,通过简单易懂的调查方法,与学生一起探讨市场的变化,于此同时结合对学生关于使用办公软件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市场调研PPT结果的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演讲困难的问题,随着多次的演练,学生的表现越来越好,以避免其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出现胆怯心理。

(三)培养谈判的能力。00后的学生,与别人争辩的能力很强,但在应对正式场合时,他们难以通过专业技能与别人谈判获取胜利。通过小组分组,将学生分成供应双方,分别针对一个采购事件进行现场模拟谈判,采取教师点评,同学互评的模式,将一些常见的谈判技巧展示出来,比如直捣黄龙、由浅入深等谈判技巧方法,在情景模拟中展示出来,并予以注意。通过谈判结果的不同,总结出不同的方法对应不同的策略,什么样的手段可以攻其不备,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获得成功,一目了然。情景演绎法的展示,可以增加学生的谈判技巧,为其适应残酷的现实谈判工作做准备[1]。

(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采购人员的采购工作圆满完成,需要团队的支撑,自身想要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就要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很好的人际环境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人际关系网中,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感觉,发现人世间的真情、真善美,从而渐渐地更加乐于与他人交流,有利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课堂内容细节化、简单化,形成自学互教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讨论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在单元任务教学结束后,设立小组总结展示的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学内容的掌握基础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更好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供应商资料的收集、汇总、分类,再总结。笔者设计的供应商调研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将当地服装批发的供应商的基本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统计,学生总结,整理成PPT,再拿到课堂上来展示,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对其他组的展示进行打分,最后在所有总成绩的平均分中列出排名,教师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于表现有待提高的小组给予鼓励,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评分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认真对展示小组的PPT制作、内容完整性、供应商代表性等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并给出改进意见,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性有很大提升,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校外实训合作共赢

校企深度融合能够实现双赢,学生在理论和技能训练过程获的能力需要通过企业的实践来验证。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将一些小的采购项目让学生实际操作,或者设计一些相关的采购项目给学生实际操作,借助企业的力量,挖掘一些职业素养课程,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根深蒂固。学生能力的培养可邀请企业高管来做培训,或通过与顺丰、申通、邮政合作,开展实训教学[2],或者经常性地做一些宣讲活动,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便利。另外,学生在企业工作过程中,面对采购工作的压力以及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各种不适应,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企业的磨练,学生对于今后工作过程中的挫折抵抗力增强,以能够承担强大的工作强度,为企业培养更好的人才。

五、结束语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自己对于思政工作不扎实、不重视,德育工作实践弱,校企合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正在不断地转型。作为高校管理者来说,对于采购人员缺口那么大的市场,更应该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3],将德育教育融入每一个堂课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发展可持续的思政教育。作为物流专业教师,更需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霞.加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3):232-233.

[2]胡媛.五年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导向德育教育评价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16(07):17-20.

行车实训总结范文7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以及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完善和落实“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推动我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切实减少一般事故,有效控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为维护好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六个”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主要任务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及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村“两委”及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各村、镇直各单位及各类企业坚持用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由企业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强化监管合力及执法力度,全面提升本镇安全水平。全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分2个专题、6个行业领域深入推动实施。

(一)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深入系统宣传贯彻、集中开展学习教育、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加强安全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实现三个工作目标:一是学深悟透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三是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切实做到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

(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一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二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规范承包租赁经营行为。三是强化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实现“一企一清单”。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举报、“双报告”“一报告双签字”和教育培训等制度。

(三)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整治。一是全面开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宣贯工作,推动各项制度措施落地见效。二是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深入开展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配合好各单位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打非治违”。

(四)消防安全整治。一是集中解决突出风险隐患,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商场市场(“三合一”场所)、“九小”场所及老旧社区、电动自行车等五个方面重点整治。二是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推进镇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三是提高消防信息化防控水平,推动建设基层消防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社会火灾动态监测、精准防控。四是提升群众消防安全素质和消防技能,持续针对一线重点人群,开展以“实操实训”为基本内容的消防技能培训,针对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五)城市建设安全整治。一是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城市安全查漏补缺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二是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责任,确保责任明晰、措施落地、闭环管理、整改到位。三是加强农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工作。

(六)建筑施工安全整治。一是严肃查处施工安全事故,完善事故查处机制。二是狠抓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强化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管。三是提升施工安全治理能力,加强现场施工与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四是严厉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各类非法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

(七)旅游安全整治。一是加强高风险旅游项目设施设备安全维护,加强安全风险提示和应急处置。二是抓好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管理,调节高峰时段客流量,合理控制景区流量。三是加强汛期旅游安全监管,全面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

(八)矿山安全整治。推进非煤矿山企业不断完善风险管控等安全管理长效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三、整治步骤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25日前)。对标对表全省、全市、全县三年专项整治要求,结合前两年十大专项整治情况及安全生产事故特点,制定全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整治氛围。各村、镇直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召开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积极宣传动员,推动贯彻落实。

(二)排查整治(2020年6月至12月)。各村、镇直各单位要深入分析本辖区、本行业领域事故发生的主客观原因,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各村、镇直各单位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参加现场推进会、学习先进典型经验,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着力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各村、镇直各单位要认真梳理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总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情况,健全长效机制,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定型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村、镇直各单位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抓好组织实施,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为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镇安委会负责全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组织领导,并成立镇“三年行动”推进组及其办公室,由常务副镇长李斌同志任推进组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推进组副组长,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负责人任成员,邱进鹏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建立联络员制度,联络员由各村安监员担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和协调。

(二)强化保障能力。完善支持安全生产工作政策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经费保障,优化支出结构,向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事故隐患消除工作倾斜。

行车实训总结范文8

摘要:

煤矿井下开采作业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在矿下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所以,需要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出发,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基于此,从加强煤矿技术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出发,突出煤矿技术管理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并强调煤矿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最终切实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发挥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重要作用

煤矿的生产需要以安全为主。如今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这不单单使得煤炭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也使得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受到干扰。煤炭行业的技术管理是保障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1]。而且煤矿的技术管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计划性,是一种指导性的管理工作。煤矿的井下作业十分危险,很多比较大型的煤矿安全事故都发生在井下作业中。导致煤矿发生井下安全作业事故的主要原因大多是技术管理出现漏洞。所以,需要加强煤矿生产中的技术化管理,并通过完善技术性管理问题来避免煤矿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煤矿安全事故的概率。

1技术管理现状

1.1煤炭行业的专业性人才严重缺失

煤炭市场发展比较早,所以随着煤炭开采力度的加大,煤炭市场出现疲软的现象。此外,煤矿施工作业的环境较差,因此,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报考相关院校,很多专攻地矿类的专业院校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变成综合类大学。上述原因导致煤炭行业缺乏高水平人才。

1.2老技术人员的知识比较陈旧

煤炭行业发生速度相对其他行业较快,在矿井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的刺激下,技术水平与日俱增,很多新的设备及新的开采技术和工艺已经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且煤炭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很多技术人员虽然有多年的煤炭行业开采经验,但是很难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形势。因此,需要尽快更新知识体系,以便于适应煤炭行业的发展。

1.3资金不足

煤炭市场愈来愈不景气,煤矿企业的资金变得愈来愈缺乏。资金不足使得煤炭行业的投资设备和技术极为不足,这使得煤炭行业的相关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不利于煤炭行业的长久发展。

1.4煤炭行业的教育培训水平较低

煤炭企业的教育培训不合格,致煤炭行业的现场操作出现差错。同时,使得煤炭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高。因此,煤炭行业工作人员很难适应现场技术能力要求,最终使得煤矿生产出现安全隐患。

2加强煤炭行业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2.1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较为完善的开采设计方案

煤炭行业的开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煤矿矿井的开采和设计环节是对矿井内部的巷道线路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而矿井的采区如何划分以及矿区的生产工艺如何开展都包含在开采技术方案中。此外,煤矿开采中所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措施的定制等也需要包含在开采的规划方案中进行统一安排。同时,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来配合勘探工作的开展。充分了解较为先进的工艺技术流程,并在设计方案中注重集中化的管理,才能确保矿区中的巷道布置更加简洁化。

2.2治理好煤炭行业的事故隐患

煤矿井下生产中的井下作业本身涉及到水、火及瓦斯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一旦在作业的过程中开采、挖掘和运输等过程不能合理地进行搭配,会导致煤矿开采过程出现问题,并引起事故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矿井的员工出现生命危险。所以,需要加大技术管理查处的力度,对事故隐患进行不断排查,并明确事故的工作重点内容,根据事故隐患的类型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2.3抓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煤矿的瓦斯保障事故发生概率较大,“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工作需得到重视,若稍微有懈怠,则会导致大型事故的发生,使得安全生产失去一定保障。所以,需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性,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控制好矿区生产中的瓦斯等大型事故的发生。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做好煤矿的通风管理工作,做到煤矿安全生产。

3建立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大量的煤矿管理实例中发现,我们需要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领导能力,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同时以煤矿生产的总工程师为煤矿生产的领导核心,建立一定的责任技术体系。总工程师需要全面负责煤矿的生产,并理清生产层次,做好生产决策,使得煤矿的生产效率有所提高。管理的内容需要从技术管理范围出发,并组织相应的管理机构,同时明确安全技术的管理职责。煤矿的基层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最低人数需要得到保障,这样才能使得安全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规范。煤矿的管理需要以煤矿的矿长为主要核心,并配合其他的安全管理人员,此外,为了保障安全生产还需要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生产检查。同时制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岗位职位明确,安全工作向着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4科技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助力

煤矿的安全生产离不开新技术的进步,所以,需要改进煤矿的作业技术和工艺,并使得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从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高水平技术人员等几个方面出发,使得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同时最大程度地改变矿区井下作业的工作环境。煤矿的实际生产作业中,除了受到煤矿开采的客观条件束缚之外,受到技术设备的制约程度较高,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是导致煤矿难以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所以,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来使得技术管理得到有效增强,并最终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助力。然而,实际的技术推广需要根据煤矿的实际发展情况而定,需要因地制宜,做好前期的探查工作,并根据煤矿的发展来进行新技术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不能盲目跟风。只有注重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并使得新技术可以适应煤矿的发展,才能有效地避免新的安全隐患影响安全生产,并切实地保障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作用的发挥。

5结语

在科技发展战略保障煤炭行业发展的大形势下,需要切实地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并使得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得到稳定性的发展。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从煤炭行业的技术管理现状出发,做好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技术管理工作,以设计方案为主要基础,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抓住“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最后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高水平的技术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展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活力。

作者:许矿伟 单位: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城郊煤矿

参考文献:

[1]李山龙.煤矿安全生产中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87

第二篇:民航安全技术管理建设研究

摘要:

本文从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建设的背景出发,结合专业发展现状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等几个方面建设提出研究思路,以期将我专业打造成省级特色专业,实现专业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习实训

一、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背景与意义

当前中国民航的规模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在由民航大国发展成为民航强国的过程中,我国民航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由于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存在,民航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作好航空安全保障呢?民航必须进一步加强安保系统的建设。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机场将达到270余家,民航业将需要大量的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这给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加快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培养出中国民航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中国民航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打造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特色专业也应运而生,。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目前已经是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的院级特色专业,随着专业建设的发展,5年内必将会将该专业打造成省级特色专业,关于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具体思路

(一)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在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和引进,改善现有教师知识结构,加强“双师”教师的培养和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素质教学队伍,鼓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一方面,安排专职教师到民航机场挂职锻炼,考取相应的民航安检员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聘请民航空防安全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精英与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优化教师整体结构,参与实训课程和学生实习指导工作。

(二)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发挥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建立动态行业需求和就业调研体系,跟踪民航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推进以行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以就业为导向,拓宽校企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增加工学结合的深度,以民航行业工作岗位工作流程、职业标准重组民航安全技术管制专业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与专业定位调整教学基本文件内容,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实验(训)指导书等教学资料,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将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管理知识的同事,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以民航安全技术检查岗位工作流程重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打造安全、正点、亲切、贴心、和谐的民航安检氛围,构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征程”核心价值观,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入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明确专项能力及其要素。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一专项能力及能力要素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科目,科学构建并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基于民航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并以此设计教学模块,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确定每门课的教学内容。将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实际项目或案例引入实训教学环节,完善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实行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方式,与企业共同培养高技能型民航安全技术人才。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借助我院依托海航办学海岛共建的背景,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日趋完善成熟,目前我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口美兰机场、深圳国际机场、新疆机场集团、西安咸阳机场等,随着我院的发展校外实习基地也在逐年增加,同时,我院与我院还与海南省公安厅警卫局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在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通过学校领导和兄弟公司的支持加强校内实训室,购买和引进民航机场安检设备,逐步扩大实训室规模。

(五)服务社会,强化职业技能培养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自2006年至今,每年按期举行校内职业技能大赛,至今已经形成规模,学生全员参与,企业专业担当评委,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校外,自2008年起参与“博鳌亚洲论坛”的安保任务,是论坛安全防范的中坚力量,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同时为中国热带兰花博览会、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世界沙滩排球赛、环岛自行车赛等大型活动提供安保服务。另外我专业与三亚凤凰国际检站,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安检站开展业务合作,针对“防爆检查”、“旅客检查”、“应急救援”等重要安防项目进行联合演习,并参与实际检查工作。

三、结语

本文就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思路,本文所提出的一些改革思路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已经陆续展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完成并且持续完善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也在逐年修改以跟进企业的用人需求,课程体系建设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从核心课程开始逐步实施改革,目前,我院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每个年级两个班发展到如今的每个年级七个班,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开拓过程中,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和社会各界民航企业的支持下,我专业建设不断地更上一层楼,必将在未来五年内打造成省级特色专业并规划走向全国。

作者:王勤勤 石月红 杨贇 单位: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红,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理论与研究,辽宁高职学报,第16卷,第12期

[2]邢亮,乔万敏.文化视阂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12,(1):9—13.

[3]朱永英,陈昌平,桂劲松,郑艳娜,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第24卷第1期

[4]王钦若,章云,陈玮,杨玲玲,杜玉晓,自动化专业部级特色专业建设之路,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增刊,2008年7月

[5]王能河,但汉久,部级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研究,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2期2014年5月

第三篇:市政高架桥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对策

【摘要】

本文按照市政高架桥施工顺序对施工安全技术管理的重点及对策进行了系统总结。

【关键词】

市政;高架桥;安全技术管理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在城市修建高架桥越来越多,但由于市政高架桥施工工期紧、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种类多且持续时间长,周围人口密度大,给安全技术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下面按照市政高架桥施工顺序对施工安全技术管理的重点及对策总结如下,不足之处,请同行斧正。

一、桩基施工

桩基施工时采用每孔必探以减少和避免因地下管线破坏引发安全事故。市政工程施工区域人员密集、地下管线众多,如石油管线、天然气管线、自来水、污水、高压电缆、军用光缆、通信电缆、光缆等,老城区时代久远地下管线资料缺乏,稍有不慎就会将地下管线破坏。施工中应采用每个孔必探的方式,探测深度不小于4m,有可疑情况,应将灌注桩护筒下去后再向下探至6m左右,减少和避免因地下管线的破坏引发安全事故。即使这样,钻孔时通知管线单位现场巡视人员到场后再开设钻孔,以便遇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通知到具备专业技术的应急抢险人员。桩基成型后采用钢筋网片覆盖,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防护。

二、承台施工

承台开挖时,做好放坡或边坡支护,确保边坡不发生坍塌事故。坍塌事故是建设工程中死亡率最高的,城区承台开挖施工,受场地限制,多数需要进行直立开挖,且基坑开口距离保通路很近,为此,开挖时采用短期封路让车辆绕行的方式尽快完成开挖,然后根据土质情况灵活采用素喷混凝土、挂钢筋网片后喷混凝土、工字钢等型钢支护、打钢板桩等方式,确保边坡不发生坍塌。

三、墩柱施工

1.墩柱钢筋笼绑扎工作

平台和墩柱模板固定系统相互独立,避免坍塌事故。墩柱钢筋笼高宽比大于3m时,自身稳定性差,钢筋笼应分段绑扎并及时扣上墩柱模板,避免大风将墩柱钢筋笼刮倒。墩柱模板应采用地锚固定的方式单独加以固定,禁止将模板固定在模板外侧的工作脚手架上,避免墩柱模板倒塌引起工作脚手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墩柱高度大于10m时应采取分段浇筑的方式,浇筑前检查模板连接螺栓是否全部拧紧,多次重复使用的螺栓应及时更换,避免爆模事故。

2.规范搭设墩柱施工作业平台,避免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设工程事故率最高的,避免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经济有效的做法就是做好个人劳动安全防护,但作业人员往往心存侥幸、嫌麻烦等做不到位,单凭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人员监管是不现实的,为此把监督建筑“三宝”(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落实到位作为分包协作队伍专(兼)职安全员的主要职责,奖惩兑现,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墩柱施工作业平台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马道板铺设,马道板的跨度不大于1m,并在马道板的下方悬挂安全平网,避免因马道板断裂引发高处坠落事故。墩柱高度大于10m时,外侧的工作脚手架高宽比应小于3。由于场地限制脚手架高宽比大于3时,应分层浇筑,并将外侧的工作脚手架及时和墩柱间隔2.4m进行抱箍固定(相当于连墙件),确保工作脚手架稳定。

四、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

1.严格按照专家评审方案进行搭设、验收,确保箱梁模板支撑系统安全。

市政高架桥一联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造价一般在1000万元左右,其模板支撑系统一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坍塌,对企业声誉的影响都是灾难性的。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相关部门审核并经专家评审、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施工现场箱梁模板支撑系统多数采用的是碗扣式支架,目前碗扣式支架市场上很难租到满足规范要求的壁厚3.5mm的钢管,为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有钢度壁厚2.8mm的验算(需要各方面共同监督管理这一普遍性问题———编者)。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50870-2013)的要求从具有相应的资质的租赁企业租用箱梁支架所需钢管及扣件,并要求租赁单位提供第三方年度抽检合格报告。搭设前采用称重等方式做好原材料的进场验收,根据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放线,做好首层支架的搭设验收,重点是立杆垂直度(1/400且不大于25mm)及水平杆的水平度。搭设时可设置临时水平横杆保证立杆垂直度,规范搭设底层水平剪刀撑、扫地杆、底托,使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保证接头错开500mm以上。搭设过程中竖向(包括纵向、横向)剪刀撑应做到超前搭设,水平剪刀撑做到同步搭设,所有剪刀撑扣件做到及时拧紧,拧紧力矩不小于50N•m。支架搭设完成后,项目经理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支架进行内部验收并报总监签字验收。在基础回填区域,必须按照《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分三级对支架进行预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三级依次施加的荷载应为单元内预压荷载值的60%、80%、100%。匝道箱梁支架和主线箱梁支架相比,高宽比更大,稳定性较差,应每间隔2.4m步距与墩柱进行抱箍加固,确保支架安全。

2.规范钢筋焊接,保证用电及消防安全。

箱梁钢筋焊接时,上部作业人员众多,用电设备多而场地狭小,用电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除做好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器设备外壳进行保护接零外,电焊机应接专用二次侧防漏电保护器。箱梁内模开始安装后,电焊作业时防火问题突出,内模应尽可能在下面制作好,减少在箱梁上部加工的工作量。因焊渣落入内模后引发火灾不易及时察觉,这时除了在箱梁上部配置灭火器外,还应把冲洗仓号用的水管及时引上来,以备应急之需。冬季施工时,箱梁下部采用炉火保温时,支架外侧使用阻燃性保温被。

3.做好箱梁上部的安全防护,避免高处坠落。

翼缘板外侧应设置高度1.5m的防护栏杆及宽度不少于600mm的人行通道并在外侧设置挡脚板,尤其是下方临近保通路时,避免因落物引发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4.规范使用特种设备,避免起重伤害。

高架桥施工通常使用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设备,为此项目经理部首先把好设备的入场关,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出租单位在出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等材料后才能签订租赁协议,同时签订租赁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有效规避自身风险。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设备要求租赁单位提供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险等方式,降低租赁风险。塔吊安拆过程极易发生事故,安装前应重点检查标准节吊耳焊缝的质量,发现不平顺有补焊嫌疑时,该标准节应避免安排作为顶升节使用。塔吊顶升时,影响区域内应设置警戒线。

5.交通及通道安全

每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数的70%以上,市政工程施工人员上下班途中需经常穿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异常突出。项目经理部应把接送工人上下班车辆列入重大危险进行管理,不定期对包括夜间交通安全在内的交通安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确保交通安全。上下箱梁的通道可以选择工厂化制作的组装式盘梯,也可以采用碗扣架局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字型或之字形安全通道。选择工厂化制作的组装式盘梯时应将盘梯和支架牢固固定,保证盘梯的刚度和稳定性。采用碗扣架局部向外延伸形成安全通道时,支架拆除时,应保证依附的支架高宽比小于2且扫地杆、剪刀撑齐全,确保通道安全。

五、桥面系施工

1.防撞墙及铺装层施工

混凝土箱梁支座解锁、箱梁钢绞线张拉结束后方可开始支架拆除及防撞墙施工,缺陷处理打磨作业人员、铺装层抛丸施工人员应进行进场前、岗中、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有疑似职业病患者禁止聘用。对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发放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建立监护档案,定期体检,必要时更换工作岗位。

2.沥青混凝土施工

路面施工,场地小,重型设备多且在不停运动,项目经理部应设专人监视,避免发生碾压伤害,沥青混凝土车辆禁止在桥上特别是跨中集中停放。

六、应急管理

遇到突发灾难性事件,慌乱是人性的本质弱点,为避免遇到突发事件时手足无措,项目经理部应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编制应急预案。预案编制时应了解周围合作医院的具体位置及120救护车辆可能走的路线,规划好救护车进场的最佳线路,必要时应安排人在路口引导120救护车辆,在120车辆到达之前做好现场急救(如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充分利用好黄金8分钟。

作者:谢贻辉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