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公安院校学生的情感培育的影响

议公安院校学生的情感培育的影响

一、“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表达个性化

“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是个性张扬的一代,在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情感表达个性化的特点。首先,心理承受力差。“90后”与“80后”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是改革开放富裕生活的体验者,同时“90后”是以独生子女为主要群体的一代人,受到整个家庭的呵护,从来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心理承受力差。其次,缺乏交际能力。“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在思想上独立开放,在行动上特立独行。

在人际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苛求别人,不懂得宽容、尊重,冲动而极端,单纯而脆弱,他们时常感到无聊、空虚,渴望交朋友,却不主动或者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朋友。再次,个性叛逆。大多数“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不用为生活发愁,由于长辈、父母一味宠爱,他们的情感最直接。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喜欢独立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判断事物,喜欢独立地思考和行动,不希望被外人打扰,不喜欢老师、父母、长辈过多地管教与指导。“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存在着自傲、自卑等自我认知障碍,烦恼、抑郁等情绪障碍,学习能力弱、自制力较弱等学习障碍。

(二)情感需要多元化

中国处于一个物质上空前丰富、知识上信息高度分享、思想上高度自由的时代,“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吸纳了时代元素,价值取向蕴涵了时代特征,使得情感需要多元化。“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在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注重与社会融合;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下,从不忽视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既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渴望,更注重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拥有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无私的奉献精神、严谨自律的法治精神、强健的身体素质、扎实的警体技能、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是一群更加追求自我实现需要的群体,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情感需要丰富多彩。与此同时,由于“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存在着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差异,也是情感需要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负面情感普遍化

我们可以看到,健康向上的情感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情感发展的主流,但是道德判断能力降低、价值观混乱和道德情感迷失等负面情感已经对“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情感产生消极的影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美化凶杀、暴力、复仇、色情等不良文化现象对“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健康情感产生严重威胁,社会上对金钱、权力等的过分渲染也使得“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迷茫。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技术,使“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渐渐忽视了握手、拥抱等社交行为细微中所能传达人与人之间重要的内心情感,家庭的过分溺爱、应试教育模式等都是影响“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因素。

二、加强“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需要

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体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遵守社会规范、社会道德准则、学校规章制度等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必经之路,接受教育和舆论形成信念、习惯和传统以约束个体行为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确认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对“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情感,为他们胜任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提供有利条件。

(二)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自由发展的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的发展时,很重视人的精神和道德意识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道德、志趣和个性等多方面的发展。“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后备军,大批高素质、创造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健康人格的“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推动。“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应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控制能力,这既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公安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

(三)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思想价值取向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概括。从公民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需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前途工程,是一项关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有利于“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加强“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情感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武装“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头脑。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是经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实践检验出的科学体系。向“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灌输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努力提高“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引导“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侵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帮助“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优化家庭示范环境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提出的根据作为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基础的思维结构来划分儿童道德观念发展阶段的理论,是一种认知的道德发展理论。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年龄及其相应的认知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这个年龄阶段,其认知、价值观、技能等的传授主要来源于家庭,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品德发展最早、最连续、最持久的环境因素,父母、长辈要做好孩子的模范,不要忽视自己在孩子整个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连续性、及时性等特点,家庭是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第一所学校。优化家庭示范环境,父母严于对自己的要求,严于对自己家庭的尊敬,严于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家庭示范环境中首要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三)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

道德情感教育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通道,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师生关系,使“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真正受益于公安高等院校教师对其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道德情感教育要做到以人格培养人格,以情感激发情感。”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及教师的人格力量时指出:“在教师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因此,为了培养“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高尚的情感素养,公安高等院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让情感成为“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品学兼优的催化剂。

(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着手。“硬环境”是公安高等院校自身的文化设施、校园设施和建筑的地理环境,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赖以学习和生活的物质保证,可以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也可以通过打造具有公安高等院校特色的文化符号,如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和校史等,加强“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爱校情感。“软环境”是公安高等院校中学校文化的取向和价值追求,是公安高等院校的氛围,是公安高等院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公安高等院校中的内在品质。

如公安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制度文化、优良传统、学术氛围、教风校风和文化价值等,都对“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情感教育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是加强“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成长的外在条件,是“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情感体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公安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这一有效载体,把校园硬环境与软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全面优化,全方面培养和激励“90后”公安高等院校学生高尚的情操,实现公安高等院校文化育情、环境育人的目标。

作者:宿钦静 单位:吉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