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建设,人才的战略价值日臻突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更是行业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本,其有效培育得到了多方关注。对此,国家亦是提出了系列教育方针政策,包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新路径。本文基于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相关概述,着重就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策略;保障

1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服务于道路工程建设领域,所涉及到的项目包括路基路面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及相关附属工程施工等,面向设计、施工、监理、造价等多个专业领域,对人才的综合素养品质提出了极高要求,职业院校教育亦因此迎来了莫大挑战。在此过程中,课程体系作为育人的核心,其合理建构势在必行,相关类课题探究备受关注。

2 高校课程体系概述

“课程”最早由拉丁语“跑道”转义而来,意蕴着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学习过程等。自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正式提出“课程”概念之后,迅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热议,并提出了不同理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安排、教学方法等,上述元素汇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忽视了学生课上体验,更容易将重点放在教学活动的结果上;另一种观点则从学生体验的视角切入,强调以人为本的思维导向,试图把握学生课程中获得了什么,但是由于未有统一标准,提高了执行难度。综上观念,私以为课程应当是学校为实现某目标而采取的系列教学内容与活动集合,其中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课内与课外。高校完整的课程体系架构应当包括几类核心要素,即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等,是指引教学前行的重要工具。其中,过程又包括技术、方法、手段、途径等。值得着重强调的是,课程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机构成,唯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等交换,才能正常运行和发展。

3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3.1 目标

宏观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驱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开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关重要,而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并且基于国家系列政策支持,各行业领域实现了全面爆发式增长,亦面临着严峻的行业挑战形势,而人才作为其参与竞争、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本,对之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决定了高等教育变革的必然性。综合来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全面对接,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本领,是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在科学的目标体系指引下,以职业能力岗位需求为主线,完善育人方案,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发展学生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而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关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紧密关照行业企业未来,精准对接行业标准,明确并细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吃苦耐劳、遵守施工规范职业精神,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知识以及施工管理、工程测量、预算编制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3.2 内容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服务于道路工程建设领域,包括路基路面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及相关附属工程施工等,涉及涉及、施工、监理、造价、第三方技术服务等多个专业领域,覆盖整个项目施工周期,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上述目标导向,丰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实现与企业行业岗位需求的完美对接,聚合有力元素支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完整的道路桥梁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依据学科特性,结合育人目标导向,有机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资源,科学引导行业企业的协同参与,以此来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此过程中,高校要加强与对口企业之间的沟通,牢牢把握育人方向的同时,从中吸收有效实践资源,与既有理论课程形成互补,组织展开多样活动,更好地迎合学生认知成长规律,达成育人目标。另外,人类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知识点亦是不断更新,要善于借力企业关注行业前沿动态,汇入先进成果,开发校本化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3 过程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实施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育人实效,包括技术、方法、路径等。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模态下,教师为中心,学生多处于从动状态,单纯的理论灌输,压制着学生个性思维,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参与能动性,未有足够的学科兴趣导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效偏低。随着我国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日益精进,师生身份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强调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职能,基于两者之间的有效交互,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是达成上述育人目标要求的必然选择。简单来讲,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实施中,教师首要摆正自身角色定位,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先循,依托教法创新,努力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能动意识及兴趣,潜移默化中训练他们的综合技能。例如,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优势,通过图片、影像、视频动画等形象展示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多重感官刺激给其留下深刻印象。之后,通过微视频恰当导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施工案例,提出富有探究性趣味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3.4 评价

完善的评价机制模型建构作为道路桥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嵌一环,亦可视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下阶段的深化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目前来讲,相同专业课程的课课程没有统一标准,考核亦是以应试考核为主,对学生成长动态的关注不足,影响了其学习思维,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比比皆是,与企业行业要求错位,降低了他们的岗位竞争能力,是导致就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对此,完善的评价机制建构应当尽快跳出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有机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结合起来,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进程,及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后进”成因,有的放矢地调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之开具个性化成长“处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在此过程中,还需重视多元化主体的协同评价参与,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从不同维度视角切入,理性关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汇聚多方智力支持,力求达到最优的育人状态。

4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保障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关涉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强调多个主体参与。事实上,各职业院校对于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已有初步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理论基础,但是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仍旧偏少,虽然对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一定的市场调研,但但是受制于经费和时间等因素,大部分调研停滞于表面,未有深入与企业沟通,导致其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为此,产学研一体化格局下,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式建设,以培育高质量人才为中轴,建立紧密联系的同盟关系,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扩充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支持,携手第二课堂开发,如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认知。同时,素质教育模态下,教师作为主导,亦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并对之综合素质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大力推动“现代学徒制”,以专兼相合的方式,吸引企业优秀职工的教学参与,与学校专业教师形成互补优势,拔高整体队伍水平,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十分重要和必要,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首要清楚其基本构成,包括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紧密关注行业企业需求动态,坚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对各个细节进行合理重置,联合企业支持,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输出全方位指导服务,实现职业教育的应有价值。

作者:刘凯山 周贺 单位: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