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选择方案范例

双向选择方案

双向选择方案范文1

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开始与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自愿报名,医院面试选拔,组建驻点教学班。从学院的2007-2012级高护专业学生中,每年组建一个驻点教学班,每班学生24-31人,年龄18-22岁。医院具备承担临床护理教学能力,开放床位1020张,有内、外、妇、儿等30多个业务科室,具备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条件。

2.方法

(1)通过双向选择,组建驻点教学班:

学院在高职护理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医院再到学院向学生作医院情况介绍,学生与医院进行双向选择,组建医院驻点教学班。

(2)选拔授课老师,组建教学班子:

医院理论教学老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热心教学工作,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护理老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医疗老师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热爱带教工作,工作责任心强,大专学历且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或以上职称,为临床护理骨干,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每个科室选拔2-4人,负责学生在第二学年理论期间本科室的临床见习和第三学年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

(3)教学方法:

第一学年,学生在学院完成公共课程(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等)、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生理、生物化学、药理、病理、病原生物及免疫、健康评估等)学习。第二学年,医院根据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医院完成护理学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危重症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护理管理学、临床营养、护患沟通、护理伦理等的学习。授课老师将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紧密联系,内、外、妇、儿科护理学一个系统的理论课授完,由授课老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床边教学。同时授课老师将该病例作为科内护理人员个案护理查房的病例准备,再组织学生和科内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学生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再到临床患者的观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制订基础护理操作临床见习计划表,将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根据各专科特点分解到各科室进行临床见习带教。第三学年,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根据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习计划、实纲的要求,在医院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学生在各科室实习期间由具备带教资格的老师进行带教。带教老师与实习学生每日进行问答互动,出科时进行双向评价。同时,在整个实习轮转期间医院安排带教老师一对一全程跟踪带教,关心指导学生在各科室的实习情况。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我院36位老师参与教学自我评价,在院校合作办学与护理学科建设结合后,教学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责任意识、沟通交流能力、为人师表意识、课件制作能力、理论知识水平、教学重点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示范能力、教学活动能力、授课互动能力均明显提高。实施驻点办班后,护理人员考试合格率及护理质量提高,与驻点办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1.参与教学后老师的自我评价较高

教师在理论授课前须进行备课、制作课件,备课阶段需要全面掌握教学大纲的设置,熟知教材内容及相关知识体系;还须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和专业知识,才有能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如教学评比活动,邀请学院的专职教授参与现场点评,学院老师来院上公开课,使老师们的授课技巧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办班,培养了一批护理骨干,使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知识水平等得到了提高。在医院每年新招护理人员进临床后必须纳入规范化培训,驻点班老师是护士规范化培训各阶段中进行理论教学与操作培训的骨干成员,他们的授课技巧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为医院培养护理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护理学科发展得到了提升

双向选择方案范文2

[关键词]双创实践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十分重视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此外,自2012年首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提出“新工科”的概念后,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2018年9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工程院联合《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新工科建设最大的核心在于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高校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等机构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地,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与平台。高校创客空间实践体系构建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高校创客空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与探索是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高校创客空间能破除学科壁垒,基于多元学科打破专业界限,集成创新、跨界融合,是高校适应新时代要求、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以“新工科”为背景加强普通高校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利用学院、教师和社会各界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普通高校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创客空间的日常工作中,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新常态,让高校的不同学科思维进行交叉融合,产生创新创业想法并将项目落地实践,是高校创客空间应当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普通高校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普通高校都建设了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等物理空间,但是这类空间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政策、师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普通高校的创客空间尚未建立规范完整的课程体系

创客课程的设置需要具备研创性、整合性和协同性等特征,课程内容体系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包容性,使每个学生既是研究者又是创造者,在课程教学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创客教育是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通高校尚未针对创客教育设立专门的课程,导致创客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参差不齐。目前普通高校广泛开展的创客教育活动,普遍由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创客教师任教,大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就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对创客教育的认知不全面,将创客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不足。二是部分教师未能转变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将自身角色转换为创客活动的引导者、监督者和管理者,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三是指导教师专业背景单一,跨学科思维缺乏,创造能力不足,知识结构较为狭窄。四是难以处理创新创业的时间成本问题,这就导致许多需要高耗时、高强度投入的优质项目难以产出。大学生创客素养的培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一批创客教育“金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不同专业知识体系、不同课程进度相互配合,增加学识和学分,内化到学生培养方案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常态化,是普通高校创客教育的关键。

2.普通高校的创客空间尚未完善实践体系

普通高校创新创业类项目重“产出”、少“培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创新创业类项目缺少实践平台,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缺少具体指导与相关辅导,创客空间不仅应提供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物理空间,也应该为创新创业项目“赋能”。普通高校的创业项目多,但是具体落地的项目较少,创业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不能很好地发挥模范作用,项目对接本地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差。学生参加学科类竞赛多,参与创新类竞赛则相对较少,部分高校忽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育和引导,也忽视带领青年学生进行学科思维交叉融合的文化交流活动。另外,竞赛的组织和开展可以引导和推动高校创客教育的运行,然而,普通高校鲜有完备的竞赛制度,缺失相应的过程管理制度。因此,应悉心培育项目,加强学生在创业项目、青红项目、科技竞赛过程中的实践平台建设,让学生在项目中完成自身的知识重构与能力建设,也让不同的学科思维进行碰撞,以产生更多创新想法。

3.普通高校创客空间的双创示范功能不突出

普通高校创客空间是向本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辐射周边的重要基地。通过创客空间以创意为主的创新创业体验,调动大学生主动获取创新创业知识的积极性。在实际的动手与实验操作过程中教授学生科学方法,在授人以渔的基础上,通过沟通交流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充分挖掘协作与集体性智慧,从而树立具有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普通高校创客空间没有规范科普活动,活动组织不规范,致使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并未有实际提升。高校没有促进学生参与创客活动的激励机制,学校的创客文化氛围和意识导向亟须得到加强。

高校创客空间“四位一体”双创实践体系介绍

通过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内容及作用规律的研究,本文从第二课堂的角度,研究建立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开展的选择机制和长效机制,包括创业实践、竞赛实践、青红实践、科普实践。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通过设计评价内容对创新创业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成果,为陕西科技大学创客空间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创业实践就是形成包括创业项目遴选方式、项目的孵化与培育和项目评价体系构建在内的创业项目教育制度体系。竞赛实践包括竞赛资源整合机制、项目双向选择机制和项目开展长效机制,其实质是集中竞赛资源,构建人才项目双向选择机制。青红实践是确定项目形式与来源、建立日常工作制度、构建项目评价体系,形成以创新创业驱动社会实践项目,促进项目可持续以及落地。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在培养青少年创新创业意识的基础上,保证创新创业的新鲜血液,提高青少年的创新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大众化、年轻化,形成长久发展机制。这四种类型的实践目的、方法与功效各不相同。普通高校创客空间“四位一体”双创实践体系从创业实践平台、竞赛项目孵化平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青少年科普教育四个侧重点不同的内容展开,从创业机会的攫取到创业思想的升华,都有一定的路径规划。创业项目的遴选方式不局限于过去优秀项目的重复,反而将重点集中于项目的创新性、落地性,改变思想与行动力不能前后一致的问题。在项目的孵化与培育阶段,要保证项目达到初始发展条件,完善项目评价体系的构建,既能通过已有的项目策划方案挖掘项目背后的价值,又能在此基础上找到问题并形成解决方案。最终达到形成项目制度教育体系的目的,在项目初选阶段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准备竞赛项目孵化平台时,要努力达到“三制共存”,即竞赛资源整合机制+项目双向选择机制+项目开展长效机制。三种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竞赛资源的整合为项目双向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项目负责人与培育项目平台达成合作才能更好地进行双向选择,才能长久地发展有前景的项目。也只有这样,创新创业项目背后的价值才能被深挖出来,才能使创新创业项目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更为全面和细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是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红色记忆紧紧相连的纽带与展示的平台,项目形式与来源更为多样。这是让红色文化在新世纪重新散发应有魅力的一大途径。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星星之火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辉映,碰撞出许多火花。而青年学子更应该从中汲取优秀精华,运用所学将红色文化赋予时代的内涵与魅力,以创新创业驱动实践项目落地,形成“红色文化”的创新创业体系,让更多人能够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让红色文化在如今的现代化社会熠熠生辉,让优秀革命前辈的光芒指引中华儿女走向民族复兴之路,坚定踏上青年红色筑梦之路。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培养青少年创新创业意识,可以让青少年的思维更加活跃敏捷,以此激发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让思维服务于生活并超越现有生活,才能形成创新创业方案的雏形。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创业意识,也保证了创新创业的新鲜血液,从方案的形成到打磨,这个过程既是传承也是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培育创新创业思维,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创新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大众化、年轻化,形成长久的发展机制。

普通高校创客空间“四位一体”双创实践体系构建的对策

1.创客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

将创客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中,构建完善的创客空间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实践体系。以学校全面培养具备“两创”精神的全新人才为契机,对专业培养方案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凸显创新创业教育。在创客空间的教育模块中,以创新创业为课题,开设围绕老师与学生的启发式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在创客空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块中,结合学生与项目特点,在全校实现创业实践、竞赛实践、青红实践、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进一步加大创客空间优秀创业团队与创客的联系,设立专项联系的项目,由创业团队带队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客实践能力,为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奠定基础。研究创新创业课程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完善创客空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建设,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研究建立创客空间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激励制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的参与热情。研究合理分配创客空间的区域,形成种子区域、功能区域、成熟区域。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结合全体学生的特点,探索出学生创新活动的引导、培养和管理机制,针对创客空间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制度体系。

2.搭建第二课堂

构建普通高校以创客空间为依托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实现创新创业在现实中的充分应用。学校已经为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如何将该课程应用于实践,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而创客空间的第二课堂能够使基础课堂的知识得到内化和深化,是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的重要延伸。创客空间将针对学生特点,结合自身优势,整合平台资源,推动资源共享化,让全校学生享受便利。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新疆沙拉木商贸有限公司和“画个小镇——特色文化小镇护航者”等青年红旅项目作为实践项目,搭建创客空间创业实践基地,使实践深入到创业活动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将实践成果落地转化,服务社会。以“挑战杯”、“创青春”和“互联网+”、“金相大赛”、“环保科技竞赛”和科技型社会实践等品牌竞赛为主要抓手,实现创新创业活动的全员覆盖。在组织形式上探索发展管理的新模式,对于组织内部而言,可以参考职能制组织形式,针对竞赛、宣传、日常事务等问题分块进行管理,各部门内部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部门负责人同创客空间负责人对接,进而实现整个组织的有效管理;在同各入驻团队的签约、管理、服务中,可以学习矩阵型组织形式,创客空间为入驻团队提供创新创业空间和资源支持,各入驻团队相对独立地进行研究和实践,同时加强入驻团队和创客空间内部的交流和互动,形成内外互联、相互促进的创新创业氛围,实现由创业团队带队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客实践能力的目的。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学校学院科研项目的双向选择机制,形成创新创业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上述研究揭示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规律,实现课堂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联动。

3.多方协同合作

将创客空间的建设重点落实在实践性平台体系建设上,打造以创业实践、科技竞赛实践、青年红旅实践、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四位一体化的平台。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红利和资金、平台,在大力倡导“双创”的大环境下,引导学生增强创新创业意识,让创新创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真正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招纳校内外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创客空间,同时以学院为纽带,汇聚大量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及校友和科研院所与孵化基地等校外优势资源。研究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校内科研资源,探索建立创客空间平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开放机制,充分发挥创客空间的平台作用,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硬科技含量。研究校外导师聘请、共享仪器设备场地等校内外资源的引入途径和机制,实现校外孵化机构平台的优势互补,共同指导作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持续循环改进的机制,达到学生受益和社会满意的效果。

4.实施科学合理的实践评价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开展涉及到双创师资队伍建设、双创项目、创客空间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的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成果和社会评价等是衡量双创教育成效的重要方面,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以大量的设计和实验为基础,研究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两个方面,研究建立创新创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一定数量的专家对各层指标进行调查打分,并建立评价模型。研究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创客空间入驻学生团队进行创新创业效果调查,进一步修正评价指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评价体系不是凭空而来的,虽然该机制是以高校为平台,但仍可以参考社会组织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营利组织常用的平衡记分卡,通过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衡量绩效,应用于创新创业平台则可以将创新成果、入驻团队、内部运营和实践及创业能力培养等作为评价的指标。同样可以作为参考的还有管理模块理论,通过分析组织的成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效率,得到对于组织一定时期内工作的考核结果,类推到创新创业平台即为对平台建设和维护成本、投入与成果的转化关系以及获奖数量、社会评价、成员技能掌握等方面进行考核。以“基于普通高校创客空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与探索”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创客空间的特点,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度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动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实践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二级学院、教师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结语

本文将“四位一体”双创实践体系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制度体系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指导,进一步规范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建立多层次的协同指导机制,并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评价体系。解决了实践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不规范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形式,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下一步,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在促进陕西高校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新创业始终与国情教育密不可分,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是探索创客空间实践体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叶静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04).

[3]樊继轩.新时代河南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基于人才强省战略的视角[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8,20(6).

双向选择方案范文3

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施工阶段均存在着项目风险,需要承担的项目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合同风险。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为了得以生存发展,投标时竞相压价,最终常以微利或成本价,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承包工程。低价中标策略要求对未来市场形势必须具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且对施工项目也应具有相应的经验。合同的不规范,不严密,不能合理妥善的处理合同的纠纷等都是存在的合同风险。过度竞争造成施工企业合理利益的流失,给企业正常经营和生产带来诸多困难,在施工项目承包过程中稍有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亏本经营。

2、用人风险。当前形势下,常有企业对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任用不当,项目经理以公司的名义乱接工程或由于本人业务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工程无法完成,对此,施工企业要对其造成的后果承担连带责任。许多企业因项目经理的不良行为而承担巨大经营风险。

3、资金风险。拖欠工程款是施工企业确知无法避免又不得不承受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拖欠工程款或垫资工程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实质上是业主把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转嫁给施工企业的不平等市场行为。因此,要加强对保证金、垫资款的回收,对垫资方式、违约责任等作出细致、明确的规定。

4、安全风险。建筑企业经常发生安全问题,因建筑产品露天生产,建筑业历来是事故多发行业。施工企业一旦遭遇安全事故,用于抢救、处理伤亡事故的时间和费用往往很大,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企业带来形象上的伤害,为以后的投标带来难度。

5、信誉风险。企业因各种原因,如因工程质量引发了安全事故、伤人事故、劳资纠纷、债务纠纷等,被公众媒体曝光,使企业公信力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就对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造成了影响。

6、自然风险。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很有可能的,是施工方在上场前不能预测到的。例如,台风、洪水、泥石流、地震等等,一旦发生,都会给施工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影响。

二、施工企业风险应对措施

1、树立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施工企业要在整个企业内部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做到无论是施工企业领导者还是工地工人,都必须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对于存在大量风险的施工企业来说,也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有效地防范、规避企业的风险。

2、严把合同签订关,完善合同签订评审。施工企业需要严把合同签订关,把好投标决策关,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的项目体制成本,提高中标率,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企业的价值链从源头上得到了控制,为下一步各环节的增值提供了活水源头,使企业真正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对项目承揽遵循以下原则:(1)“三不揽”原则。没有利润的项目不承揽,工程规模小、利润低的项目不承揽,施工不复杂、科技含量不高的一般工程项目不承揽;(2)双向选择原则。施工企业要筛选工程信息,对符合要求的工程信息输入顾客信息库,对顾客信息进行评估和投标决策,由原来单一的顾客选择承包商变为双向选择。遵循这两个原则选择的承揽项目才可以签订合同。在合同签订时,可以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士对合同进行评审,消灭掉合同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3、完善资金管理。施工企业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使公司管理层从整体上把握资金的运作情况、筹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情况,使企业资金处于可控的状态下,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协调企业的发展,增强资金利用率。对此,施工企业可以建立资金结算中心,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实行资金管理信息化,提升资金管理能力,集中资金管理权限,明确授权范围,建立资金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等。

4、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施工企业应加强成本控制,减少浪费损失,才能尽可能避免项目的亏损。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等,考虑施工现场条件以及合同工期等因素,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进而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施工企业必须推行责任成本管理,以责任成本为控制目标,加强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重点成本项目的监控,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

5、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施工企业应推行全面控制原则,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控制。针对人、财、物等制定全面控制制度,保证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其次,在施工企业内部实行全员目标管理,将制定的各项经济指标等下达到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内部控制的流程控制各项成本费用和技术、业务流程。

6、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安全、工期和质量。为达到利益最优化,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成本开支,首先应该制订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按照业主要求的工期和质量要求,结合施工单位自身的条件和能力,确定施工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计划全面落实施工方案和计划。在抓好材料管理、降低机械费的使用、降低管理费用的同时,完善施工生产环节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生产;优化各施工环节和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三、结束语

双向选择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实践

自从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来,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政、校、行、企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创新合作办学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提出了要求。以国家和省级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为龙头,带动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表现在校企合作育人协同性不强,合作深度和广度不足,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合作形式松散、合作育人质量较低,校企协同育人尚未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配模型。制约了校企协同育人的进步与发展。本文试图建立一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以解决以上问题。

一、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首先建立“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型。“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培养是学校与酒店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面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所谓“全方位校店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是指学校与酒店融合各自的资源和要素融为一个育人共同体,从不同角度形成多维合作方式以及致密的合作内容进行协同合作育人的“0123+4”模型。主要内容包括:

(一)基准:以校、企、生三方利益兼顾为准则的多赢型校企合作原点

在校企合作中,坚持以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利益兼顾作为标准的校企合作准则,使校企生结合为利益共同体。在合作中校方严格选择合作酒店,酒店与学生实行双向选择,签订三方协议,酒店不得安排学生从事不适合学生的岗位,学校安排指导教师跟随,同时不定期检查酒店工作环境和劳动报酬状况。,确保学生的利益。合作中实行酒店给学生总结评价,学生给酒店管理评价打分的双向评价体系。对得分较低的酒店予以沟通促改,并减少学生实习人数,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利益。

(二)平台:以专业学院为依托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依托专业酒店管理学院推行校企联合招生、双主体管理、双师育人、双场所培养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在平台上实现按企业订单安排招生计划、根据企业生产和运营周期制定教学进程、引入酒店行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实现优质就业。多主体的专业酒店管理学院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企业方和校方人员组成,其中企业方占50%以上。理事长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兼任,院长由企业主管人力资源副总兼任,设执行院长负责日常教育教学事务。

(三)维度:在平台上构筑的多样式合作方式维度和合作要素汇聚维度

形成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的多样化合作方式和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的多要素资源汇聚为两维度的校企协同育人形态。它决定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宽泛度。“全方位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中,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特点,选择工学交替、2+1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联合自主招生、现代学徒制培养、汇聚式育人等培养模式,这些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融合企业特点,更加符合企业人才需求和用人节奏,达到满足校企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全方位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中的要素汇聚,是指企业要素与学校要素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汇聚与融合。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企业文化等维度。人力资源汇聚方面,企业不仅要与学校共同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还应该成为教师企业经历锻炼的基地;学校也要为企业兼职教师提供提高教学方法和职业教育能力的平台。财力资源汇聚上,校企要制定教育成本分摊和汇聚机制,形成育人成本由用人酒店、学校和学生按约分摊的资金使用效率。在物资资源汇聚方面,企业投资参与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职业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建立毕业生预约优质就业机制,参与专业资源库建设的合作等。在信息资源汇聚方面,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联合自主招生,形成双主体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特点的合作。在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方面,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将职业素质教育具象化,既丰富的职业素质训练的内容,又为学生将来在对于企业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四)对接4共建(3+4):形成校企合作的紧密度,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质量

3对接指企业用人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对接,表现在企业人才战略与专业规划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节奏对接、酒店岗位标准与课程体系对接。4共建是指校企育人资源共建,表现在以专业学院为依托,校企共建专业教学标准、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建培训基地、共建融合企业精神的校园文化,形成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引导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协同紧密度,决定了校店协同育人的高度。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汇聚行业信息形成信息分享机制的合作;双主体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特点的合作;企业投资参与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职业化培训基地的建设,预约优质就业以及专业资源库建设的合作;形成学校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有机融合,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和职业培训团队的合作;校企共同筑建具有典型旅游企业文化特质的校园专业文化合作。“0123+4”模型构建了稳定、可靠、紧密、优质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以校企生三方利益为合作原点,搭建专业学院的合作平台,构造合作方式和合作要素两个协同维度,将育人目标对接和育人资源共建形成校企协同的紧密度,构建一个全面的、一体化的、立体的、高质量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型。(如图)

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与实践

(一)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校店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围绕着“0123+4”模型的实践要求系统构建。制定了维持平台运行的《专业酒店管理学院管理运行制度》;构筑两维度的《学生顶实习管理办法》、《订单培养管理办法》、《人才培养成本分摊机制》、《学生实习保险制度》等;提升协同育人质量的《校企联合自主招生制度和方法》、《现代学徒制试点办法》、《校企合作双向考评制度》等制度和管理办法。

(二)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方案设计和实施

在协同育人模型的指导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在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珠三角旅游服务人才协同育人中心的组建和实践中应用。2015年,在广东省旅游协会的指导下,我校与广州花园酒店、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等企业建立了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珠三角旅游服务人才协同育人中心。在这一校企合作平台上,校企协同育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1”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校企互评模式)。我校与多家五星级酒店开展“2+1”协同育人合作。学生实习结束时候,采用酒店与学生双向评价的考评方式,酒店对实习学生的评价作为学生实习成绩,而学生对实习酒店的考核,一方面反馈给企业,另一方面,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双方合作的依据。“洲际英才班”订制培养。我校与广州中心皇冠假日、广州翡翠皇冠假日签订了“洲际英才班”定制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商定共同出资培养、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完成培养任务。学生毕业后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优先在洲际集团辖下企业就业。校企联合自主招生。2015年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率先在学校开展实施了自主招生的招生模式改革,通过由校企双方专业人员组成面试小组面试,按照成绩择优录取。目前2届自主招生学生专业学习稳定,积极性较高。花园酒店现代学徒制试点班。2015年我校与广州花园酒店共同组建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花园酒店班。采用校企双导师团队交互训教的方式,以及学徒岗位实习,最后学生与酒店签订在岗培养协议书,成为正式学徒,享受企业员工待遇。建立洲际英才培养学院。洲际英才培养学院目前在国内共有46家,承担为洲际集团培养符合其所需员工的育人任务,同时也通过英才培养学院的“菁英人才培养计划”为洲际所属国外酒店提供恰当人才。

三、“全方位校店一体化”模型的特色与创新

(一)形成了依托专业学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基础路径

探索和实践了依托莲花酒店管理学院推行校企联合招生、双主体管理、双师育人、双场所培养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基本路径。实现按企业订单安排招生计划、根据企业生产和运营周期制定教学进程、引入酒店行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实现优质就业。

(二)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全方位一体化”模型,固化长期稳定、优质紧密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以校、企、生三方利益兼顾为标准的多赢性校企合作准则;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的多样化合作方式和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的多层次要素资源汇聚方位维度,以“三对四建”为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内容密度,有效提升了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期稳定高水平。

(三)完善了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建设框架

长期稳定和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完善的政策导向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监督调控机制、成本分摊机制、双向考评机制和沟通交流机制等基础上,本成果完善了构成长效合作基础的合作机制建设。

(四)探索了“酒店管理集团——个体酒店”校店两级合作育人的模式

针对酒店行业不同业态差异,依据“洲际酒店集团——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两级企业管理特征,联合“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探索符合单体酒店和酒管集团共同利益的全方位一体化协同育人的适配方案和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樊豫陇、朱茜.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博弈的路径优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6-12.

[2]巴佳慧.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制”育人模式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04.

双向选择方案范文5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实践;.产教融合.

0引言

在“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态势的影响与带动下,工程硕士的培养受到了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但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中目前还普遍存着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严重、实践性与应用性特色不明显、与产业界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与产业界需求适应性差等问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8年5月的《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还明确了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要环节,同时强调了专业实践与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同等重要,一般要求学位论文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可见专业实践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专业实践也将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重点。

1产教融合模式下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的现状与困难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产教融合与专业实践理念的深化,各大高校逐步意识到了与产业界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工程任务、工程训练过程的重要性,但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困难。

1.1思维固化造成改革阻力大

长久以来,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工程硕士与学术学位硕士混合培养的现象。培养单位与导师、工程硕士研究生都习惯了在校内实验室的环境中,由导师指导学生完成科研训练,很少强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与产业界的合作,甚至很少强调对工程硕士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出的产教融合、专业实践等要求与原有培养模式有较大差别,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各方的理解。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校内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大多习惯于全程主导、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内容。如果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开展长时间的专业实践训练,很容易削弱学生与校内导师之间的联系。②企业导师虽然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主动培养学生的意愿和精力,很多企业导师只是挂名,专业实践流于形式。因此校内导师担心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影响,不希望失去对研究生学习内容、进展,以及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质量的把控。研究生本人对于工程硕士的认知往往建立在往届学生传递的经验中,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业的模式已根深蒂固,改变固有模式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工程硕士不如学术硕士的想法。另一方面,学生对能否在企业中切实得到锻炼与提升,专业实践中的科研成果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位论文是否能够达到学校标准持怀疑态度,对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下毕业后能否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等都没有信心。

1.2校企合作模式不稳定,专业实践效果难以保证

目前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包括在企业中设立校外实践基地、企业在校内设立定向培养班、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等模式,从形式上建立了产教融合的通道,但部分合作模式仍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校内导师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如果不是基于校内导师与企业合作课题开展的专业实践,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时很难持续得到校内导师的指导,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缺乏良好的对接和沟通,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学位论文3个环节间易出现断层,难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难以促进学生在学术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两方面共同提升。(2)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诉求和目标不一致。高校希望通过专业实践开发研究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思想,让研究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得到锻炼,提升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能力。而企业基于自身需求,希望学生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倾向于让学生从事与其当前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而不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同时,出于对核心技术的保护,企业也不会将核心技术研发工作交给不能承诺毕业后到该单位就业的学生,学生接触到的仅仅是辅助性的工作,难以达到研究生专业实践的目的。(3)合作层次不高,难以形成规模。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初期,许多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仅仅是为了满足产教融合的要求,企业也有为获得社会影响力而配合高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想法。但由于缺乏合作基础,高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机结合,最终的结果往往只是校内导师与企业内某个部门或某些技术人员之间的小范围合作,企业只能接收个别学生开展专业实践,难以规模化,且缺乏系统管理与支持。

1.3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专业实践执行困难

在国家大力推进专业学位教育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宏观层面的设计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不断深入,《意见》也提出了相应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分工。但在微观层面,要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和企业的对接,做好专业实践与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的过渡衔接,实现对各个环节培养质量的把控,仍有不少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实践开始前,要确定合作企业的标准,明确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中高校、企业、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等各方的职责,避免出现把学生送入企业后无从把控培养质量或专业实践流于形式的情况。实践过程中,要选择校企合作的形式,在确定选题、研究方法、检查分析的过程中保证研究内容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保证校、企导师对学生指导的有效性和学生实践学习的有效性。在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进行过程控制。实践完成后,还要做好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情况的评价,根据评价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步提升。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清晰、具体的制度加以规范,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实现。

2产教融合模式下开展的工程实践

在过往的产教融合中,大多是高校与企业点对点接触,双方沟通渠道不畅。高校大多占据主导地位,合作中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而忽略了其利益诉求,合作根基不稳,效果不佳。

2.1校企利益融合,建立新型合作关系

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能力,取得技术研发的进展,吸引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继续为其服务;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实践资源,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推动校内导师与企业合作。在目前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企业合作紧密、横向课题丰富,能够较多参与横向项目实践工作的学生,其学位论文内容往往更丰满,评价更好,学生择业时也更受企业欢迎。因此,应鼓励校内导师转变观念,主动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项目可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够真正实现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参与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②联合企业开展定向培养。尝试订单式、项目制等培养模式,以企业人才需求或横向科研项目为依托,让企业从招生或导师选择环节开始加入对学生的培养中。以学生就业和项目合作要求为向导,有利于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加强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的融合。这种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中较为普遍,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华为、吉利等企业均与不少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订单式、项目制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基础。

2.2搭建第三方平台,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高校与企业作为两个独立的群体,要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对方在合作中的需求,以及能够提供的实践项目和其他资源,进而建立合作关系,这需要付出较高的沟通成本。在面向企业开展的产教融合培养现状调研中,很多企业反映有意向与高校开展合作,但找不到恰当的合作方式和机会。也有企业反映虽然与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没有实质的合作内容。通过第三方平台获得供需信息,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并监控合作质量。平台须具备以下内容和功能:①权威认证,提升信息可靠性。由行业协会或有关部门牵头,经地方政府认证搭建的第三方平台可以成为校企双方信息、查询合作需求的渠道,这种由行业协会等的信息公信力强,可为合作的建立打好基础。②严格监控,跟踪合作质量。行业协会能够了解企业综合实力,并判断其所提供的项目是否适合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训练。平台可以要求企业提供项目内容、企业导师资质、接收规模、培养条件、专业实践进度安排等详细信息,确立准入条件并严格把关,将优质的企业信息提供给高校。同时,可以要求校企双方定时向平台提交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材料和阶段性成果材料,定期组织考核与评估,监控专业实践的落实情况。第三方平台工作机制如图1所示。

2.3政府统筹支持,加强宣传引导

为了推动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公布了财税、用地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实施推进者,可以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加大对产教融合项目的投入。例如,对企业用于开展产教融合专业实践项目的资金减免部分税收,划拨专用土地用于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学生补贴和购买保险等。政府还可以发挥号召力,宣传成功案例,对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使产教融合模式下开展的专业实践被更多高校、企业、学生和家长所理解、认可。

3细化培养制度、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合作模式建立稳固后,还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保障制度,使专业实践过程处于有序的安排和严格的管理中,切实发挥实践环节在工程硕士培养中的作用。

3.1推行专业实践课题审核与双向选择制度

在专业实践开始前,要求教师(以校内导师为主)上报项目内容、合作企业、校内导师及企业导师的专业实践课题计划。成立校内专家与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课题项目的工程应用性、学术创新性、安排合理性等进行审核,筛选出适合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的课题供学生选择。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共同对选择其课题的学生进行考核并确认资格。课题审核与双向选择模式如图2所示。建立双向选择机制,可以促使校企双方在专业实践开始前充分沟通,预先安排,为实践的开展做好准备。可以将专业实践的研究内容、具体安排、成果要求等尽早提供给学生,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不能达到专业实践课题设立要求的导师将无法获得指导研究生的机会,这对校企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校企双方不断优化专业实践的内容与环节设计,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

3.2形成过程管理的系列制度

在原有的研究生过程管理方案基础上,针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设计更加细致的管理方案,在各个时间节点严格把关。①制定校企导师定期互访制度。校内导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现场了解实际项目环境与需求,企业导师定期到学校了解研究生培养相关要求,双方加强交流,巩固合作基础,共同推进专业实践进行。②制定定期汇报与评估制度。要求学生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制订一次实践计划,经校企双方审核后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实践工作。每个时间点计划中包括学生对本阶段工作内容及目标达成的总结,校企双方共同评估学生阶段性工作的效果,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督促。由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抽查评估结果,加强实践过程中的实时监控。③制定专业实践考核公开答辩制度。专业实践完成后,要求学生对专业实践报告内容进行公开答辩,由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对实践成果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毕业论文撰写环节,避免了形式化考核降低专业实践效果的现象。

4结语

专业实践是培养工程硕士的关键环节,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是推进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和产教协同育人的有力抓手。产教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合作模式的构建和管理制度的细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为提升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焦磊,郭瑞迎.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专业实践绩效管理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5):43-47,76.

[2]张志霞,卢才武,范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文汇,2018(9):71-72.

[3]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4(2):78-80,94.

[4]赵丽娜,王传毅.我国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职责、经验、问题、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46-50.

[5]李振武.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10):49-51,102.

双向选择方案范文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行业领域的管理技术也有着相应的完善和变革。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方面,如何加强度人才资源的发现、挖掘和利用,是一个既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新信息技术背景下对人才管理方面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管理的影响、当今信息化社会人才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善措施的思考提出等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改革创新目前,信息技术是一个高融合度、发展速度快、潜力较大的领域,甚至可以成为国家现代化水平的衡量标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人才的管理方面也提出了相应更高的要求;因为信息技术产业对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因为人才是使得信息技术得以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力量,相应的对人才进行合理的管理,对产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1管理技术和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政府方面的问题

从政府角度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方面的服务相对滞后,与现有的人才管理需求较为不相符,差异较大。二是政府、高校和企业三者在对人才的管理模式不相符,管理技术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三是政府对人才的管理体系不够规范化。

1.2企业方面的问题

由于我国教育和企业两者之间实行的管理体制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实行的是计划管理体制,而在企业的管理上则为双向选择的制度,所以就出现了专业型人才与企业的岗位要求之间的不相符。其次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意识不高,目前我国大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都不大,不管是资金方面,还是技术方面,即便是一些较为大型的企业,也没有对员工培训这一问题引起较大的重视;根据相关的调差数据显示,我国部分企业对人员进行培训的投入远低于国外的企业,不加强员工本身的专业素质,企业的整体效益就不会有太明显的提升。最后是在人才的管理机制上不够成熟和完善。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我国在人才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了很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探索,研究出好的方案来进行改革。

2新信息技术背景下管理技术的改革

2.1从政府角度出发考虑

一方面要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管理团队,政府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制度以及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度是实现改革的根本,因为管理者本身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对人才管理的效率和最终的效果。从领导到基层人员,都应主动积极地丰富自身,提高对人才的识别、选拔、管理、分配等能力,结合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快速发展壮大管理者的队伍;适当的可以进行考核制度的制定或调整,以促进管理人员个人的进步和发展。政府管理者是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力量,既是主导者也是参与者,所以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种较高的责任感,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进人才管理的工作中去,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细节,更好地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分配合适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才管理服务者,将原有的管理被动模式转换为主动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强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基于现有的信息技术人才是重要的社会资源,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都特别大,市场需求、人才供应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人才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所以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流的问题。还有在人才流动性较大的问题上,政府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比如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下发一定的奖励政策来吸引人才,避免出现在发达地区人才过多,落后地区人才奇缺的现象,同时奖励人员的流动性;然而对企业员工流动性的控制做不到绝对,只能是尽可能地进行控制,至少将人才的无序性的流动进行一定的有效限制,将法律政策和市场实际情况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分配和利用人才。

2.2从企业角度出发考虑

首先是结合企业的数据需求,在对员工薪资管理制度上实行层次化划分,比如高层的技术人员和基层普通员工之间,薪资标准福利待遇要有一定的区别,在晋升考核制度上,设定相应的标准,同时每晋升一个阶层,都会有相应不同的待遇;以这样的手段来吸引人才。同时要注重对公司环境、工作氛围的创建和营造,包括优质的企业文化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关键因素;另外招聘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团队的建设问题,因为任何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在保证企业人员架构的完备性和合理性基础上,加强对人员团结意识的培养,以更好地留住人才,从而降低人才流动性。其次考虑员工的实际需求,企业在选择人才的同事,人才对公式也具有挑选的权利,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人才选择企业,大多考虑的为薪资架构、福利待遇、公司环境、工作氛围,晋升空间和内部培训或专业领域知识的深造机会等,其中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培训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技术改革手段,根据员工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选择性的培训,同时促进员工不断丰富自我。另外就是人才流动方面的管理技术的改革,企业的人员流动是无法绝对控制的,然而从积极方面来考虑,不得不说一定的人员流动性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新的思想,也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但是过度的、无序的人员流动对企业无疑是一种人才的流失,所以对人员的流动性要进行合理的管控,不管是从企业的外在条件,还是内在的文化、架构或者薪资待遇、晋升机制等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增设一定的奖励机制,做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制度,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新信息技术也咋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在这样的变革过程中,社会对人才的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技术改革是必然的。然而在管理方面有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原因,要进行改革发展,也要从这两方面着手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将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之间的关系进行弱化考虑,将其概念逐渐模糊化,便于人才具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企业要对人才进行适当的培训,培养其快速成为具有信息化和知识背景的业务型人才。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出更好的管理技术,便于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臧伟 单位: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峰.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04)

双向选择方案范文7

针对目前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落伍的现状,结合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及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探索个性化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以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从确立人才培养理念和能力、构建个性化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应用环节、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及构建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出发,构建了一套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体系。该体系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培养出满足行业、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

工业工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0引言

工业工程是一门将工程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实践型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大规模工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等宏观系统,也包括生产系统中的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微观因素[1-5]。工业工程学科已建立近百年,其应用范围已经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是我国高校中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却明显落伍,难以满足社会对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要求。本文将以东北林业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个性化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路径。

1工业工程专业个性化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自2000年成立至今已培养出十二届合格的毕业生,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位于学校各专业前列。近年来,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与专业教师的不断努力,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培养体系的构建只关注了专业知识体系的本身,而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将培养方案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因此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存在许多问题。(1)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比较单调,缺乏课堂互动。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和“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等条件的限制,很多课程往往被作为纯理论的课程进行教授,学生感到内容枯燥,课堂氛围沉闷,缺乏互动,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2)过度强调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教学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寓情于景的案例式和启发式教学;一些课程虽有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但是实验类型单一且脱离实际,课程设计也脱离企业现场,既不能有效锻炼学生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生产实部分局限于参观,学生缺乏亲身实践的机会,实习效果差。导致工业工程学习与企业生产相脱节,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低,所培养毕业生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偏差。(3)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学生需要完成的学分包括:必修课程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和校内公共选修课程学分,课程繁多且可供选择的课程单一,大多是机械工程类课程,或是经济管理类课程,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挖掘自身的特长,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4)教学体系单调。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教学培养体系比较传统,追求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所开课程是否感兴趣,没有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较扎实,但是大部分学生缺乏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育体系缺乏一种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自主权和选择权的培养模式。(5)教学评价体系机械、单一。教学评价是一种综合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大多课程都采用期末考核一种形式,考核的内容以客观试题为主,学生经常只需要死记硬背,而主观试题较少,缺乏对于学生思考、分析和论述能力的考核。在评分标准上,主观题答案也与客观试题一样以教材或教师讲授为参考,学生发挥的余地有限,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在个性化培养模式研究进行了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体系。

2.1确立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

以个性化教育为人才培养理念,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工程技术、管理技能、实践应用和整合创新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体能力定位如下[6]。(1)具有扎实的数学和信息技术基础。(2)具备数据获得和处理的能力。(3)具有整体思维和全局意识。(4)具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自我投资主动学习能力和协同精神。(5)发现问题,提出和评价解决方案。(6)具有良好的专业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态度、较强的社会责任感。(7)有效的沟通协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8)面对危机或者突发事件具有初步的处理能力。(9)具备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10)关注当前问题。(11)掌握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技术、工具。(12)掌握工业工程的工具、理论和知识,了解专业领域标准和行业法律法规,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基础技能。(13)掌握学科前沿信息,判断学科最新的应用方向,并依据实际进行产品工艺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2.2构建个性化专业知识

(1)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对培养方案的认知[7-9]。东北林业大学在2014年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四年制本科专业的毕业总学分由180学分压缩至150学分,增加了公选课和实践课程学分比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挑战杯”等课外竞赛,依据自身兴趣特长参与第二课堂进行个性化自我培训。为了使工业工程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及工业工程专业在未来职场、社会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在新生刚入学时,开展系列专业教育讲座,加强学生对工业工程专业的认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热爱所学的专业,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始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在生产认识实习前,结合实习要求,进行工业工程专业认知讲座,明确专业的培养方案,重点强调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在实践中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使培养方案更具科学性,在工业工程各年级进行专业问卷调查,为专业方案的改革提供方向。(2)加强专业认知能力,拓宽专业口径。为了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学生更加了解专业应用面,对培养计划进行了改革,保证公共基础课不削弱,取消了一些课程,合并了一些课程,加强了一些课程,增加了一些课程,使新的培养计划满足社会真正的需求增强学生未来的竞争力[10]。(3)优化课程体系,加大选择性和灵活性。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扩大选修课的设置范围,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为了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愿望,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专业英语、现代项目管理、工业外贸概论、组织行为学、预测与决策、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工业统计与应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课程;将取消原教学计划连续两年没有学生选的课程。在每学期专业选修课程选课前,就每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教师和授课方法等向学生介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规划进行选课。将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并确定合适的比例。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将选修课提高至34学分,占总学分比例21.4%,并且将专业选修课分为“制造技术与管理方向课程群”和“制造信息化方向课程群”,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除此之外学生在校期间还需获得30学分实践教学,6.5学分的形势与政策及“思政课”实践,2学分的第二课堂学分。(4)隐性课程建设,个性和谐发展。每个学生在大学时期,收获的不是证书和文凭,而是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感,以及诚实、正直、善良、坚毅等许多受用不尽的财富[11]。因此,在培养体系中加强学生的专业伦理教育,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团队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5)涵养多元文化。“学术自由”是大学多元文化的内核之一[12],作为现代的大学,不仅是包容不同的学派、学术和研究者,也应该尊重学者和学生的人格,多一些包容,容忍失误者,善待失败者,褒奖成功者,进行良性竞争,尊重和包容必将营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

2.3加强实践应用环节

(1)增加实践性环节。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精神,培养出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工业工程人才,在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加大了课程设计的比重,增加了如社会实践、公益行动、竞赛参与等形式的第二课堂教学;加强了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学、质量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测试技术和现代制造系统课程的实验学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循序渐进的改革实践环节,依据实际将传统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逐渐转变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实践教学环节和企业实际进行结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认知。(2)对生产实习进行了改革。生产实习主要是让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对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感性认知,让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了解各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主要生产流程,了解我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和技术水平,丰富、完善和深化已学到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原则。新的教学计划对生产实习也进行了改革,原计划生产实习都采用一个方式,在两三个生产工厂进行生产实习,但是由于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及生产安全等的限制,学生只能站在一旁观看,实习效果非常差。新教学计划改革为在9个企业实习,企业中有大型国有企业,有中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实习,如在一些企业重点进行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等传统方式的实习;在另外一些企业重点实习现场管理方面的内容,主要采取观察、交流座谈的方式,通过与领导和现场人员接触,了解企业人、财、物等管理方面的具体情况,回校后再采取交流座谈、抽签答题等形式进行广泛交流和评审。鼓励学生依据个人意愿,结合暑期进行顶岗实习,以真实的工作环境来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减少学生步入社会后的不适应,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实习期间保证学校、企业等各方面能够相互协调,共同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发挥学校与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优化配置。(3)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实行双向选择。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采用双向选择制。在第七学期,指导教师将毕业论文题目,内容以及要求填写在毕业论文选题表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工作单位、就业情况选择自己喜爱的题目或者指导教师;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成绩的优劣,在尽量满足学生第一志愿的情况下,进行好中差搭配的基础上,选择需要指导的学生,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第八学期再正式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强调了其应用性强的特点,应尽量选择真实课题,以实际问题和应用来实践所学理论。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已签约的学生提前进入就业单位,熟悉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1~2周的一线工作实习,发现问题并选择毕业论文研究课题;第3~4周时间提出想法并酝酿改进方案;第5~6周的时间实施改善;第7~8周检验效果。学生更早地接触了实际工作,熟悉了工作环境,为毕业后正式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毕业论文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进行指导,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论文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4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大学的学习既有继承性的一面,又具有探索性、实践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因此,高校教学评价也应依据这些特点进行[13]。目前的教学评价基本只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考察,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14]。要对教学评价的方式进行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实施。(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首先,教师要转变原本的对教学和教学评价的认识,以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为视角,重新确立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学生应该抛弃仅仅对知识机械记忆即可的观念,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2)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增加阶段性考试,改变终结性一次评价的局面,评价要通过阶段考试、平时作业、学期终考核等多渠道进行。其次,注重对学生获得知识和运用过程的考察,依据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具备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3)改革考核考试制度。调整相关考试内容,提高题型设计的灵活性,主观题、客观题都应尽量避免过于侧重知识的机械记忆,使得考核内容更全面、考法更科学、考点更符合工业工程专业的要求。增大主观题的比例,主观题的评分不应拘泥于书本,为让试卷真正起到考察学生真实水平,尤其是应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作用。

2.5构建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个体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个性得以完全施展[15]。因此必须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1)进行教学制度体系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尊重学生自主权,逐步实施弹性管理。首先,要依据专业实际完善学分制。课程的学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学分制体现了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的思想。调整学分比例,适当减少一些公共基础课过高的学分,提高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放开对院系之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公选课程。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赋予学生知情权,向学生明确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师资、经费及有关措施和规定;给与学生选择权,在专业导师指导下,让他们自由选择课程、教师和学习方式等,给与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的空间。(2)以个性化的管理措施,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个性化进程。实现学生管理的个性化,要从了解学生的个人、专业课程的选择、价值观、个人创造能力开始,依据培养方案和学生个人成才的需求,来优化大学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创造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教育平台。将现代化和管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引入教育平台[16]。借助各类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将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贯穿到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如泰勒制辩论、福特生产方式意义、丰田式生产方式精髓的认知、通用破产的原因等,同学们亲自查阅资料、总结分析、共同探讨,对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随着东北林业大学官方网站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本专业建立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运作新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结论

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上经历了15年的历程。在15年期间,以市场经济和学科发展为导向,不断修订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加强学科建设,探索出了在工科院系培养工业工程人才、专业建设的一些经验。通过东北林业大学工业工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明确了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个性化专业知识体系,加强了实践应用环节,提出了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构建了个性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使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建立的核心课程及新的课程体系也为国内同类院校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设置提供借鉴。虽然笔者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探索,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在坚持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逐步完善适合东北林业大学实际的个性化培养模式。

作者:朱玉杰 冯国红 王巍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孟祥林.个性化教育的本质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4(1):92-97.

[2]宋官东,王思惠.高校个性化教育改革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48-51.

双向选择方案范文8

导师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了解甚至熟悉自己的学生,当学生出现状况的时候,导师作出应对,找出对策,这种帮助应该是及时、有效的,这不仅逐渐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而且学生将身心受益,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复合型人才。远程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它不受空间的限制,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导师制是高等教育上的一种改革和探索,更是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营造一种开放、生动和受教育者真正参与学习设计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得到最为充分的发挥。另外导师制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弥补管理上的缺陷。

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

(一)行政管理专业的导师制活动

自2011年秋季开始,为了深化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山西电大基础教学部决定以导师制为抓手,以省直开放学院为试点,以开放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为对象,实行导师制。导师制由学业导师、学外导师、学友导师组成四个教学小组,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和服务水平。导师制自实施以来,先后开展了多次活动,诸如入学教育活动、学习指导活动、学习交流研讨以及素质教育考察参观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业导师就开放教育的基本理念、学习准备、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就中央电大在线平台、山西电大在线平台的使用及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课程网络考核等问题对学生进行了技术培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学位申请要求、教育部统考课程、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学业导师和学外导师还对学生进行了个别辅导。并重点就入学以来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了思想上、学习上的疑惑与困难,以及入学初期面临的各种学习难题。为了帮助学生在期末取得优异成绩,课程的学业导师还在网上专程开辟了课程期末复习专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行政管理专业通过建立导师制,努力将开放教育的学生引导到“个别化”、“自主化”的学习模式上来,真正把导师制活动落到实处。

(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

实行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导学员体制出现了不少问题,导学员负责学生工作却不代课,很多学生却仅有一位导学员,工作做不到位,也不可能去教导每个学生做人、做学问,从而导致高校导学员工作难以开展。代课教师作为导师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要跟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理想追求确定适当的导师,同时也有利于导师根据科研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择自己看中且能担任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的学生,更有利于在培养过程中师生双方的磨合。

以制度确保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学新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实行导师制,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健康发展。导师与学生一确立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适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到导师制工作当中,向导师提出合理建议,推动导师制的发展,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此可见,导师和学生是在互动中协调有序进步的。学习小组活动与个性化学习指导相结合。个性化学习与学习小组活动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校中普遍的学习组织形式。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应采取自由组合与教师调剂相结合,教师是导师制活动的主要策划者,指定学习方案和学习目标,再选出一位学习成绩好,责任感强的学生当组长来分配工作,每一位小组成员通力配合,将个人目标与小组成果和教学计划三者有机统一,小组之间也相互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个人的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因而,以导师制为平台,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同小组学习教育相结合是推进导师制更稳、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与导师制相辅相成,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网络学习指导与传统指导相结合。网络指导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指导模式相比,它是一种可协调性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中的导师,应该关注网络学习中各个成员的需求,引导与帮助他们通过网络途径学习。显然,这种网络学习模式比较先进,根据导师与学生双方的兴趣、意愿与需求,进行指导、沟通。由于模式的灵活性、开放性、自由性,其活动组织难度很大,也不容易控制其发展进度。若组织不力,很容易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起不到预期的作用;在效果方面,传统指导模式是一对一,针对性强,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体现效果,而网络指导模式则由于其指导的开放性难以在短时期里有直接效果,而是需要慢慢使学生熟悉、接纳这种模式后,才能逐步体现它的效果。因传统指导模式有时间性,也就是在教学期限内的教育,往往在毕业后这种指导关系自然结束,只有极少数的关系会延续。而网络指导模式因多种交流联络软件的发展,使得关系大多数可以自然延续,这种关系容易在良性互动中延续下去。从而使学生长期受益,甚至在今后,导师也会因此转换角色受教受益。

三、实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导师制实行中存在的问题

导师资源不足。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变革,院校自主招生逐渐扩大,每年新生人数有增无减,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是师资队伍与入学新生形成明显差距,师资队伍显然不足。导师不仅要在教学上出类拔萃,而且在学术领域也要有所建树,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显然,符合要求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足,这样就自然形成一个导师带多名学生,也就使学校导师制有其名而无其实。我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行政管理专业目前教师资源不均,另外,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行政和科研任务一样不少,本来就师生比例失衡,造成困境更加窘迫。导师责任心不强。大多学校不重视大学生本科生导师制,因为从来都是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大学里一般都是导学员制,而作为教师本身也不重视本科生导师工作,看不清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一些教师认为,作为教师只要负责授业,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与个人素质有关,学的好坏无关自己的事,把教书和育人从思想上割裂开来。即使在指定了学生后,学生见导师次数也很少,甚至从未谋面,更谈不上履行导师职责,这样的导师制如同虚设。我校行政管理专业有多数学生对导师制知之甚少,被动地接受导师制,同样导师也不负责任,没有切实贯彻好导师制,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今后的择业都极为不利。

(二)完善导师制的主要措施

开展导师一帮一教学活动,优化师资配比。我们给年轻教师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能给予年轻教师专业的帮助和指导,这种指导关系有利于双方,指导教师愿意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利于整个导师制的良性发展,使年轻教师可以尽快适应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当然也有利于整个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指导教师越是无私,教学指导越有效果。然后逐级导学,由资历深厚的导师根据专业背景指导年轻教师,再有年轻教师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办法选择学生。这样的阶层关系,有利于提高导学效率,合理配置师资。本科生导师的工作难度不大,但要付出时间、精力来辅导、关心学生。本科生的导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切实的专业指导,导学有画龙点睛之效,这就要求导师本人要有坚实的综合性社会知识和优良的教学能力。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将教学环节节节相扣,上下贯通。

进一步合理化导师制运行模式。要使导师制更加有序有效的运行,要继续开展并且深化实行资深导师和年轻教师有机结合的模式,也就是将我们行政管理专业现行的“一帮一”的教学活动深入的贯彻执行。从制度上要确保人性化的选择导师,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消极怠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我们要为大学生尽可能按照不同阶段来确立不同导师,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缩短学生的适应期,先由导学员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详细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提供方方面面的帮助,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当学生进入高年级,时机成熟后,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意愿,再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导师,较快的提高学习和科研能力。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使本科生导师制事半功倍,以合理的师资获取最大的收益。

加强师生互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导师“学习和生活都要关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良师益友。但事实上导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不够,导师制名不副实。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通力配合才能使导师制有序发展,其中任何一方的不配合,就会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导师制的核心内容,才能使导师制落到实处。我校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实行导师制以来,为学生解决了不少实际的问题,导师的持续关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导师的沟通也帮助学生消除了一些学习疑难,无形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得到了提升。导师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学生从中受益后,就化被动为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学以致用,导师制名副其实地有序运行。2012年5月6日上午,基础部组织行管专业全体导师和开放学院11秋、12春行管专业50余名本科学生赴山西博物院参观学习,学习感受厚重的山西历史文化。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作为导师制深化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活动,得到了全体导师制成员的广泛赞誉,大家普遍认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赏析的饕餮大餐,也是导师制开展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通过参观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