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图腾元素与美术设计的融合

壮族图腾元素与美术设计的融合

摘要:文章首先对壮族地区的图腾载体进行了调研,并对图腾进行界定,然后对壮族图腾元素与中职美术设计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思考,最后举例分析了壮族图腾与美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融合方向。

关键词:壮族;图腾元素;美术设计

壮族地区传统文化正在快速消失,壮族年轻人越来越不了解本民族文化。中职学校学生均是16~19岁左右的年轻人群体,他们认为民族文化是老土的,表现在方方面面,如建筑、服饰最为明显。传统的壮族服饰只有中老年人穿戴,年轻人由于外出打工等原因基本不穿民族服饰,年轻人对壮族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1]。壮族聚居在祖国西南部,作为表现图腾意识的图腾艺术,诸如壮族铜鼓、舞蹈、诗歌、壁画、雕刻、建筑,乃至服饰等或多或少的还存在着。图腾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图腾物本身也在变化。因此,图腾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一种意识形态,有着多方面的价值。

一、壮族图腾调研

壮族历史悠久,曾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它是古代以百越群中的支系西瓯、骆越为主体繁衍发展而成的民族,散居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壮族文化是壮族人民生活所需而形成的文化。因此,壮族故事、传说、文化等均以口口相传或表现在生活用品的图案上。2013年6月起,广西华侨学校成立壮族民族图腾立项项目调研组,主要对广西和云南交界的文山壮族自治州及广南县壮族古村落进行了实地走访,考察调研与当地壮族文化研究专家进行交流。

二、图腾界定

壮族在历史上曾有过图腾崇拜吗?答案是肯定的。现在还有图腾崇拜的痕迹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从壮族的图腾中,我们可以窥见该民族的历史足印,了解他们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促进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德国的民族艺术史家格罗塞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的艺术科学还不能解决它的最困难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能获得文明民族的艺术的科学知识的一天,那一定要在我们能明了野蛮民族的艺术的性质和情况之后。这正等于在能够解决高等数学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学会乘法表一样。”[2]研究古老的图腾,目的也是为了认识民族的历史,认识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意识。图腾艺术,它不是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就拿舞蹈(包括诗歌)来说,原始社会的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图腾的仪式。再如,壮族铜鼓中的古代羽人舞,就是图腾舞蹈。其他种类的原始艺术如花山壁画、神话、雕塑、器皿和服饰等,也都有着图腾崇拜的印记,它们保持着艺术的原始性。

三、壮族图腾的载体

壮族图腾载体非常多,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铜鼓就是典型的代表。铜鼓原来是煮饭的锅,因古时战事频繁,它又是能发出声响的战鼓,后逐渐演变更富寓意漂亮的铜鼓。古代壮族统治阶级把铜鼓视为宝贵之物,在壮族社会生活中有很大的权威作用。可以利用铜鼓来作为作战的号角,可用来宣布战争,召集群众,发号施令,指挥战斗。壮族文化实际是壮族人民生活所需而形成的文化,比如,壮族的蛙图腾就出现在铜鼓中,服饰中,岩画中,现实生活的器物中。此外,壮族还有专门祭祀“蛙”的活动,可见“蛙”与壮族文化的联系。

四、壮族图腾元素与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之融合

经过调研了解了壮族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我们作为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群体都是一群16岁以上的年轻人。更应将相关的壮族图腾文化在美术设计类相关教学中融入课堂。4G网络技术、校园Wi-Fi覆盖使得移动学习在教育中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目前,互联网积累的在线学习资料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手机端的学习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欢迎。壮族图腾教学素材可以尝试多媒体教学与手机媒体设备结合起来,将多媒体课件资料通过移动学习设备传输给学生[3]。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将壮族图腾元素相关素材上传至在线教学习平台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积极地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有效学习,将壮族图腾素材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微课等转换成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料,使得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在想要应用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重复观看使用,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分享。同时,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一些有关壮族文化相关的信息的公众号,也还可以通过微信这一App进行群聊、信息转发,点赞投票等功能,创造集体学习、讨论学习、分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五、壮族图腾与美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方向融合之思考

壮族图腾以动物为主,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图案设计”课教学离不开动物图案设计这一重要章节。因此,可以在此处进行主题教学,师生共同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壮族优秀的图案,运用移动学生手机等移动终端有效实施教学,设计壮族图腾纹样。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图案设计”课作为视觉艺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从教师到学生都要充分重视。课前,教师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使用微课这个新的教学形式,结合蓝墨云班课、微信公众号、手机App、PC网页小游戏、网络等资源将壮族图腾素材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前利用业余时间自学[4]。课中,教师循循善诱,巧以壮族山歌快速进入课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师生分享壮族图腾民间故事和收集资料,教师大胆地选择壮族地区生活中熟悉、感兴趣、能借以抒发内心情感的壮族图素题材“绣球”“背带”“铜鼓”“壮锦”等分析提炼,启发实际操作,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例如,教师从铜鼓中提取“蛙”和“鹭鸟”壮族图腾元素进行教学。借用已有的壮族图腾外形“蛙”和“鹭鸟”,和“图案设计”课程点、线、面技巧。引导学生定位本组设计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微信求助,在思路的拓展过程中不断建立形象元素,这种过程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来发展进而画出壮族图腾的图案设计。完成后,教师将以游戏趣味抽号的形式请每组派代表进行,进行创意提案,请每组宣传员将本组提案用手机录小视频,发到班群供各组学习。提案同学对自己的创作过程、构思等进行讲解。课后,发挥余热,巩固提高课堂的成果。将作品和视频发于群里、朋友圈里供大家投票。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当一个提案讲完以后会有许多学生针对该组学生的创意、绘制技法、用色等许多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有时会争论不休,使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及时记录观察学习动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实现玩中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动漫设计专业和建筑装饰专业,在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根据专业的特殊性优选部分课程。动漫专业造型设计课程,可以合理加入壮族图腾课程内容,让学生捏制、绘制壮族图腾动物造型、绘制场景动漫形象并延伸到校园动漫社团展示真人秀,真正让学生学中做,做中玩。以绘制壮族图腾为例,首先,从动漫角色造型的表现形式入手,许多壮族图腾动物造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快速查阅动物具体造型进行写实表现,充分了解表现对象的结构与造型,并不是一味地如实摹写,在表现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融入思想认识、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是经过梳理提炼后的“真实”。因而,壮族图腾卡通形象将呈现出典型的个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5]。其次,可以运用动漫表现技法中的夸张变形的表现来对壮族图腾与人物进行表现。壮族图腾动画角色形象的夸张是基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原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归纳概括能力,将广西壮族人物、动物典型的特征和个性呈现出来;通过删减或强化,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有趣。因而,产生了比现实更“真实”的卡通世界。幽默风趣,轻松自由的表现风格,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符合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最后,运用抽象符号化表现服饰纹理,将壮族图腾中的典型因素抽取出来,用极为单纯的形式表达特定的主题人物服饰。这种表现形式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和色块表达动作、状态、和意境,具有很强的时尚感和前卫性。建筑装饰专业可以在模型设计课程中合理引导壮族图腾教学。例如,教师让学生学做壮族杆栏建筑模型,并以此为命题在民族建筑里融入壮族图腾纹样,适当保留和进行合理改造。还思考创作极富壮族特色的室内空间陈列及物品模型设计,如壮族图腾灯,壮族图腾椅、壮族图腾柱、壮族图腾装饰画等模型来对空间布局进行设计,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建筑装饰专业模型制作课程,就可以设计主题民族空间设计。改变原有程式化教科书式单一的模型设计课程教学,可以尝试充满民族情调的壮族图腾室内软装饰设计。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同时,教师大胆引入壮族图腾空间装饰风格主题让学生抽签分组进行教学,将会引起壮族地区学生兴趣。室内装饰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装饰化,由于一个模型的设计制作需要多人配合且空间内涉及的元素众多,教师将引导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分工合作,大量收集壮族图腾素材和壮族相关元素,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并根据现代生活的习惯,适当使用后现代的一些设计手法,把一些传统的设计重新组合,从而把壮族特有的图腾元素加入空间设计中,既体现民族情怀,又体现了非常美观和实用的设计风格,学生也在学习中掌握了一定壮族图腾知识和锻炼了小组合作能力。具有壮族图腾民族特色的装饰设计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匠心独具的智慧,也呈现了壮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艺术财富。学生的作品尽管仍显稚嫩,但这是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身边被忽略掉的文化,因此,此类教学也极富意义。总之,壮族地区的美术设计课程教学正在经历新技术的革命,也将迎来个新的纪元。专业设计课与壮族图腾元素的无缝对接,用优秀民族元素滋养学生,学习热爱生活。引导学生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同时,适当引导创新创意民族文化元素,才能不断地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认知更多的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东西,相信通过不断地去挖掘、去总结、去提炼,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会对学生、社会、国家有更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壮族图腾与美术设计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主要不是为了回顾历史,而是为了现在与未来。

参考文献:

[1]丘振声.壮族图腾考[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1-15.

[2]潘现璠,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455-457.

[3]张声振.壮族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156-160.

[4]徐英俊,曲艺.教学设计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5-26.

[5]刘道广,焦克莹.移动学习法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5,12(8):176-177.

作者:蒙守霞 单位:广西华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