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空间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人居空间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改革的背景与条件

湘南学院地处湖南郴州,是一所有57年办学历史的地方高校。2014年2月学校正式启动了在国家宏观指导下,按照高等教育“分类化、多样化发展”这一基本特征,全面开展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应用型技术大学的转型工作。做为学校“四大支柱”之一的美术与设计专业,基于专业特性需求,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校企合作的前期摸索,与郴州市40多家装饰设计与施工企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合作模式,并与建筑装饰协会等机构建立了基本合作关系。但是受限于学校政策,市场机制等条件的约束,使教学改革始终处于半成品阶段。而当前大环境的转变,有力推动了环艺室内设计专业与市场接轨,为教学及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湘南学院从事环艺教学工作的教师基本是30—45岁之间的硕士毕业生,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职业尊严感。95%的老师都在积极关注或参与着教学改革,力图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满足时代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有立足之地。湖南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班、每个年级都特色鲜明,虽然他们自身带来的信息就具有地域性、差异性,但共性是他们越来越年轻化、科技化,排斥老一套、呆板的教学模式,对课堂学习求新求异,敬佩熟知市场运作规律并具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对知识吸收快,具有强烈成才的愿望,期待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期待学有所用,期待成功。

二、“人居空间设计”课程现状与问题分析

地方高校的环艺专业一般分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在室内设计专业中“,人居空间设计”作为主干课程,往往以学科建设为中心,脱离了市场需求,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一些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求职就业困难。他们感到在校期间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专业知识,有的学生甚至后悔选择这一专业,而与此同时很多急需高素质室内专业人才的单位又招聘不到符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设计内容不合理

在大学本科四年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针对性不强“,人居空间设计”课程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多,照本宣科的讲课方式多,有针对性的方案创新、施工工艺、谈单技巧等实践性教学内容涉及少,使学生毕业实习的适应期加长,不能较快进入角色。

(二)实训资金短缺,实训基地不完善

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建时间较短,学校缺乏资金去建设实训实验室,甚至为了完成上级检查,象征性地建设1-2个实训室,完全没有考虑学生年级人数和课程需求,如“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中,一个年级5个班,课程设置在同一时间段,由5个老师同时完成教学,如何能在1个模型实训室完成一个家装装饰空间模型的学习和制作?类似这样情况有很多,这样的状况给安排教学的领导和任课老师带来很大难题。同时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机制不完善,使学生很难校外进行真实的实践创作,针对此现状,国内各大高校纷纷对室内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改革力度和改革内容虽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学习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性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专业教师岗位责任不明确,造成教师自主学习时间无保障,知识更新与时代脱节

高校中普遍存在一人多职现象。专业老师既要课堂教学,又要完成科研任务,还要完成师生联系制度中每个教师对接20名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的保姆式联系工作;并且兼任班主任的专业老师还要完成年终考核中班主任的考核工作。造成专业教师学校工作疲于应付、课堂教学效果差的局面。同时老师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少,造成部分老师职业素养落后,知识更新慢,跟不上时代需求,课堂传授的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这又造成学生出现上课睡觉、逃课等现象。

三、基于市场需求的“人居空间设计”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一)改内容

“人居空间设计”课程是继“人体工程学”课程之后的第一个专业主干课程,大多开设在第四个学期(大二下学期),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其致力于解决家装空间中居住的舒适度与便捷性。虽然空间不大,但涉及的问题却很全,如照明、采光、材料、构造、施工绘图、通风、设计要素、空间界面处理、人体工程学等。课堂内容较繁杂,增加了学生的接受难度。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多偏重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一个老师,一个黑板,一个投影仪,一个班25个学生,整个课程基本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电视背景墙、沙发背景墙等空间设计都是在虚拟环境中认识和设计,学生学起来懵懵懂懂,课程学完了,还不知道飘窗有几种设计方案,不知道卫生间马桶的放置位置,做的设计方案缺乏生活常识,错误成堆,却又偏执地认为那是艺术。因此,基于市场需求的“人居空间设计”课程要解决系统化的人居空间设计方法,培养具有全局观的实战型专业人才。

(二)改模式

传统的“人居空间设计”课程侧重于理论,往往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学生到工作岗位上需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装饰公司的带教老师甚至坦言:学校学的都没用,全部得重新来过。于是从谈单,规范制图,施工工艺,材料认知,水电系统等等全部需要公司重新培训,才能达到公司对设计师的要求。因此,基于市场需求的“人居空间设计”课程必须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基于这样的认识,在2014年第二学期2013级室内设计1-3个班90个学生的“人居空间设计”课程中,积极联系郴州天宏装饰公司的彭总,与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关系,聘请有14年家装工作经验的彭总为企业教师,配备具有装修实践经验的两名校内教师,共同形成“1个企业教师+2个校内教师”的教学团队,合作中以企业老师为导向,并由企业提供2个家装任务,根据市场运作规律进行课程内容设置,6周96课时的课程中,穿插理论和真实项目演练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分组分批到项目现场量房,现场认知水电走线及民用建筑结构,并集中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方案设计制定过程中,校内老师和企业老师一起从理论、施工、审美、制图、表达、沟通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这两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创新“业主+教师+学生=方案评论团”的模式,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于一体,集多媒体网络、CAD软件、3D软件、PS软件、SU软件综合运用于一体,集学生、老师、业主之间的三方交流讨论于一体。实训基地的学习与训练使教学更接近企业技术发展的水平,并与企业实际技术同步。此次改革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为一体。强调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性与综合性,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除要求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教学装备外,还需具备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实现在同一空间,由同一支教师队伍实施同一个教学目标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三)改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注入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基于市场需求的“人居空间设计”课程改革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发现转变。特别要重视的是现在的学生所处的是信息化时代,知识来源除了学校学习,还有自主学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他们的眼界更为宽阔,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做他们的引导人,鼓励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习之后,大胆开拓思维、创新设计。

四、结语

在“人居空间设计”课程中,引入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堂与工地学习、教师与设计师共同教授,使学生掌握了人居空间设计的一系列过程,对材料工艺、设计步骤等实践能力逐渐增强,脱离了空洞的理论教育,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了任课老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得到提高,逐步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与对综合知识的培养方式上;同时引入市场需求的教学理念和手段,适应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使得企业能节约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培养新毕业的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提高,综合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不仅是单纯增加创新课程,更是一项系统完善的工程,其在网络思维模式发展的今天,更具研究价值。

作者:王丽娜 刘平 单位:湘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