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输电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摘要】输电线路具有点线结合的特点,跨度大,面广。因此,一条线路也常常跨越不同地形地貌单元、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岩层岩性单元、水文地质单元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一直作为电力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前期专题,对优化输变电方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藏中联网工程(林芝—波密500kV线路段)的实例分析,总结了西藏地区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基本特点与认识,相关结论对于本工程及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藏中联网;西藏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危险性分区

1藏中与昌都电网联网工程(林芝-波密500kV线路段)地质灾害评估概况

1.1工程概况

藏中与昌都电网联网工程(林芝—波密500kV线路段)起于拟建林芝500kV变电站(甲日卡站址)止于拟建波密500kV变电站(龙亚站址),全长2×242km(其中同塔双回71km,两个单回171km)。是解决西藏电网“大机小网”问题,推动中部地区水电开发进度,实现西藏中部电网与四川电网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建工程为大型电力工程,属于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类别,由此判定其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范围为线路两侧约500m,并且崩塌、滑坡其调查范围至第一斜坡带,泥石流包括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确定评估面积约245km2。

1.2地质环境条件

工程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属河流冲积和高山剥蚀地貌类型,区域地形多为高山峡谷,河谷多呈“V”字型,两岸山体雄厚,山体总体走向近东西,河谷地形坡度陡,水流切割作用强烈,谷底海拔为2680~3050m,山顶海拔为4600~5500m,相对高差达到1200~2500m,斜坡坡度一般约30°~40°,局部大于45°,地形完整性较差,植被覆盖茂密。河谷部位现代河床一般较狭窄,水流湍急,河曲明显,在河谷相对开阔的河段,两岸阶地、漫滩较发育,规模大小不一。工程区内有雅鲁藏布江、尼洋河、鲁朗曲、东久曲、拉月曲、迫龙曲、波都藏布、易贡藏布、波得藏布等9条河流,线路沿河流两岸走线,最小距离约200m,最大距离约2km。区内地貌单元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侵蚀、剥蚀高山地貌,河谷侵蚀堆积地貌区和冰川侵蚀地貌。沿线大部分山区地段覆盖层较薄,基岩裸露,岩性以板岩、片岩、片麻岩、花岗岩、闪长岩、变质石英砂岩及大理岩为主。岩层受构造和冻融影响,强风化层较厚,表层强风化呈碎块状;河流阶地、山间洼地及山前坡麓地带地表覆盖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粉土等,厚度变化大。线路附近的主要断裂构造有:雅鲁藏布深大断裂带北侧之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帕隆藏布断裂及波密冲断带。线路大多平行于这些构造行迹走线,受其影响较大,应注意塔位的选择并采取适宜的抗震处理措施。路径区域地震活动频繁,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区域稳定性较差。整个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级别。沿线山区地段基岩大多裸露于地表,基岩表层多为强风化,呈碎块状,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度变化大,由几十厘米到几米,甚至几十米。

1.3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根据野外踏勘调查评估区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全线均有季节性冻土分布,据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附录F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标准冻深为小于0.8m。线路跨尼洋河及沿线各河流的河谷及山麓地带,应考虑饱和砂土地震液化问题,地震液化问题的路径总长度约10km。滑坡18处,均为小型牵引式滑坡,部分G318国道旁滑坡已治理,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其危险性小。崩塌有8处,均为小型坠落式崩塌,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其危险性小。泥石流有13条,均为沟谷型泥石流。N6、N12为中型泥石流,N7、N9、N13为大型泥石流,其余规模均为小型,易发性为轻度易发~易发,主要威胁居民、道路及过往行人车辆等,危险性小~中等。

1.4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工程建设加剧已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铁塔建设将产生弃土,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报告中提出的措施处置弃土可有效避免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其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拟建线路跨域泥石流及河床堆积体的地段遭受季节性冻土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其余段遭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1.5地质灾害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区地质条件的差异通过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将评估区划分了危险性大、中、小三个区。1.6地质灾害适应性分区适应性分区与危险性相对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图件完成后,顺利通过了西藏国土资源厅专家组的评审及备案。

2该项目的特点

(1)工程等级高,重要性大,要求高。(2)线路路径长,跨越多种地形地貌单元,地质环境条件复杂。(3)地质灾害活动十分强烈,规模较大、破坏力极强。调查范围广。(4)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引发地质灾害越发频繁。(5)气候条件变化,短时强降雨诱发坡体失稳,泥石流等灾害可能性增大。(6)线路位于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全线冻土发育。自然条件艰苦,且线路多沿人烟稀少的山区分布,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性资料较少。

3该项目的总结

3.1野外调查前

收集水文、气象、地质、区域地质等相关资料,并收集2002年四川地勘局一〇一地质工程队所完成的《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200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眉山分院所完成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将各资料汇总。将线路路径及收资中的灾害点放到奥维地图。对路径进行预评估,标注重点调查区。

3.2野外调查中

沿线调查,对灾害点进行定位,测量,照相,填写野外记录表单,绘制灾害剖面示意图。重要点采用无人机进行航飞拍摄,必要时走访调查了解灾害点发生史、所造成的危害及损失等。

3.3野外调查后内业处理

整理外业资料,导入外业数据进行修正处理。以1:5万地形图为底图绘制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分布图及综合评估图。重点路段绘制综合评估剖面图。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分布图主要反映拟建线路工程沿线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与线路路径的位置关系。综合评估图根据分析将评估区分区,画出灾害点的影响范围。图面要求主次分明,美观清晰,简单明了地说明问题。

4结束语

西藏因为地域特殊性,需要充分收集、分析、研究已有的资料基础上,编写有针对性的评估工作大纲。并且西藏地区一级评估报告,需要先进行专家审查评估工作大纲,审查通过后才能进行后续相关工作。评估工作大纲中需确定合理的评估范围,重点调查区域等内容。在野外调查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奥维地图手机端与电脑端的数据同步功能对灾害点进行定位,测量,标注。最终编制出客观实际的评估报告和图件。

参考文献

[1]朱家良.输电线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特点与认识[J].电力勘测设计,2006(4):9-12.

[2]马鸣.某输电线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

[3]关朝阳,李章国.西藏昌都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29(2):104-107.

[4]连水星.西藏高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J].福建地质,2008(4):420-424.

作者:杨帆 单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