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检验论文范例

理化检验论文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1

西周末年,中国逐渐分裂为多个诸侯自治的国家,社会进入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化也迎来了百家争鸣的盛世,具有代表性的是法、儒、墨、道、农家。法家作为推崇改革的君主们利益的代表,主张对宗法奴隶制度进行改革。法家代表人物主要有商鞅、韩非、李斯。他们作为改革的设计者和推行者,大力实施社会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废除井田制,实行名田制;废除贵族制,建立官僚制;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废除贵族等级分权制,建立君主专制集权制;用法治代替礼治,对礼乐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儒家作为国人阶层利益的代表,主张重视民生、重视人道,重视道德价值的作用。他们提出了“天地之性人为贵”和道德至上的价值观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如孔子讲“仁”学,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墨子主张“兼爱”。儒家、道家、农家在其著作中还具有反对剥削、压迫、侵略,追求自由的思想。对未来社会发展,儒、墨、道、农提出了追求“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望,如孔子的“大同”理想社会、孟子的“王道”、庄子的“至德之世”、老子的“小国寡民”等。“从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是礼乐文化的分化与整合时期,显出了从整合到分化(礼崩乐坏,文质分裂)再到整合的全体过程。”①在这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文化斗争中,最终以具有改革精神的法家取得胜利。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国家。但是,由于秦朝重法轻儒,重集权轻民生,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法家思想文化也由顶峰开始走向衰落。汉唐以来,社会逐步进入繁荣稳定时期,儒家文化逐渐取得统治地位,从此奠定了中国文化儒、法、道、易等文化竞争、并存的局面,中国文化“由于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体系的基本格局自秦汉时期后,至鸦片战争前,没有发生质的变化。”②

中国文化的第三次历史变迁发生在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近现代。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实行日益加深的侵略,在文化问题上也引起了思想混乱。面对此情景,顽固的保守派盲目排外,拒绝向西方学习,一些先进人物的革命呼声得不到社会的响应,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中国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新觉醒。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并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识分子推广到全国群众,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风气,西方各种新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带来巨大影响。至此,在中国就有先进的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三者并存的局面。中国文化格局发生变化的实质是以儒家为主导的封建的中国传统文化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新文化经历了旧文化系统的摧毁和新文化系统的构建两个阶段。

近代新文化理论建设及其历史局限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是中国近代社会动荡变化的80年。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受到西方的全面冲击,传统思想文化被质疑、否定,新的思想不断涌现,整个社会出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断交织、冲突的局面,中国旧文化系统遭到了彻底的破坏。一方面,中国文化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压迫,争取独立、民主、富强成为其历史使命,另一方面科学与民主成为时展要求。从戊戌维新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文化冲突在规模、范围和影响程度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文化倾向上主要出现以下四种观点:一是以梁漱溟、张君厉为代表所主张的“东方文化”论;二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三是以陈立夫、陶希圣为代表的“中国本位文化”论;四是由中国共产党及鲁迅提出的“民族的大众的革命的文化”。这四种观点在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和道路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中国文化在不断的论争中摸索前进,直到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标志中国文化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论》“在文化问题上的最大贡献是明确了1840年以来的新文化的社会性质,即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都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③《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文化主张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940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沿着中国共产党指引的方向,中国人民在整理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从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由于教条主义的干扰和破坏,我们不仅未能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民主主义论》所揭示的真理,而且在文化建设上人们又陷入历史的迷茫,重蹈历史的覆辙,开始了最新一轮的文化论争。这里仅列举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儒学复兴论”认为,儒家学说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先秦到西汉和宋元明清两个时期后,从70年代末开始至今进入第三期。儒家第三期的代表人物有国内的如梁漱溟、熊十力、牟宗山、唐君毅、徐复观、冯友兰等,海外学者陈荣捷、余英时、杜维明、成中英。他们认为,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崛起,儒家精神与现代化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能将儒学伦理色彩与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必须反省五四时期的“全盘西化”极端倾向,重新估价中国的文化传统,发扬作为文化认同的那些有价值的思想,同时清除封建遗毒,以求得儒学的复兴。对于“儒学复兴论”,张岱年先生认为,“随着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文化上的多元化,儒家作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一派,完全有可能活跃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上。但是,儒家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④“全盘西化论”是80年代文化论坛上的一种文化主张。该观点认为,应当全方位引进西方文化,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等学说和制度。他们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完全照搬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的司法体系等。这种主张完全照搬的思想与胡适的“全盘西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效法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是必要的,但完全忽视文化的民族性问题,抛弃中国固有文化传承,一股脑照搬西方是不可取的。“全盘西化论”与“儒学复兴论”一样,是文化思想争鸣中的一种观点,不能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的主流。#p#分页标题#e#

“西体中用论”是李泽厚提出的一种观点。李泽厚认为自己既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不同于现代港台新儒家或大陆新国学家,他自称新儒家第四期。李泽厚的“西体”指社会存在的本体及本体意识,具体包括该社会的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及日常现实生活以及科技思想、意识形态,“中用”是指将这些现代化的“西体”如何运用于中国的各种实际情况和实践活动中。所谓“西体中用”简单地说,就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生活理念、科技思想、意识形态这些“体”套用于中国。他所说的“体”的本质就是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并非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其本质是西方化。

新文化理论建设需要重大文化创新

西学与中学、科技与人文、古代与现代的大论战持续近百年,辩论异常激烈,但“五四新文化运动90年来的三次大论战都未能及时转入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新范式’建设,与大论战规模相匹配的新理论建设高潮始终未能形成”。⑤让人略感欣慰的是一些学者已经看到这种缺陷,并在新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这里我们重点评介一下“综合创新”论的一些观点。

(一)在综合创新文化理论创建方面。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先生就提出中国文化建设的“综合创造论”,并通过《天人五论》阐发新文化的基本观点。到了80年代,张先生将“综合创造论”发展为“综合创新论”。他认为:无论是“西体中用”还是“中体西用”、国粹主义还是“全盘西化”,都是走不通的,“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国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⑥因此,张岱年先生提出了中国文化建设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原则,在弘扬民族主体意识基础上,走中西融合之路。其基本思路如下:首先,中国新文化建设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新文化建设之所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总结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基础上产生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文化成果。它不仅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而且它所拥有的辩证法,是综合创新论的方法论基础。其次,中国新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弘扬民族主体精神。民族的主体性,是一个民族在延续发展中一以贯之的中心,是一个民族得以以独立的身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诸性质的综合。它包括民族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一个民族,只有产生了民族的主体意识,才能具有自觉的内在凝聚力和有推动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中国民族的主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再次,中国新文化建设之路:走中西融合、综合创造之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近代实证科学和民主传统,那么只有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创造性的转化才能获得。而如何才能中西融合,张岱年先生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在“民主、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中国新文化主旋律基础上进行综合创造。

(二)在综合创新文化理论建设方针方面。方克立在继承张岱年先生综合创新论基础上,提出“马魂、中体、西用”的中国新文化建设方针。方先生根据我国当前的三大思潮对立和互动的状况,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本质上没有超出“五四”以来文化论争的思想格局。三大思潮代表着中国现代化的三种不同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派坚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自由主义西化派要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现代“新儒学”则希望走“儒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方克立先生认为,中国三大思潮的对立互动仍然不能有效解决中国文化建设的问题。在文化建设上“全盘西化”和“回归传统”路线上都不是正确的道路,“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折中态度也不符合时展的要求,而应从中国几千年文明传统的国情出发,从中国必须适应现代化的大潮出发,采取辩证分析态度,即“同情的理解、客观的评价、批判的超越”,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态度。而在中西马三者的关系方面,不仅是将唯物、理想、辨析,综合于一,而且要保证新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和主导地位,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古今结合、中外(东西)结合是其基本特征。”⑦所以,方克立提出了“马魂、中体、西用”的观点,是对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发展和深化。

(三)在综合创新文化理论具体建构方面。在张岱年先生指导下,刘仲林出版《新精神》《新思维》《新认识》系列专著⑧,提出了以中国文化“道统”的传承为基础,以代表人的最高本性和现时代精神的“创造”为灵魂,形成以“创造之道”为核心的中国新文化理论架构,简称之为“创学”。刘先生借用“画龙点睛”比喻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这个‘龙’,就是‘道’,代表中国文化道统的传承;这个‘睛’就是‘创’,代表中国文化价值观和思维观的更新。”⑨道,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其含义很多,但其“境界”的含义更能揭示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刘仲林给出道的含义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⑩众所周知,儒家以“仁”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孔子的学说被称为“仁学”,而综合创新论以“创”作为价值观核心,所以称为“创学”,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变革,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的转换,由此引发出中国文化思想体系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新文化理论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张岱年先生指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当是‘人之再造’,或者说是‘造新人’的工作,要使人民的目的、兴趣、行为,皆有一种改变。要创造在新的社会中生活的新的人类,使一般人民都能过着新的文化生活。”???,秉承这一思想,刘仲林认为,“中国哲学思想,特别是‘道’能不能大众化,能不能被普通百姓理解并在实践中亲证,是影响中国哲学发展和普及的大问题。”???因此,刘先生近20年来一直从事大众普及工作,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写出亲切悟道体会。刘先生主编出版《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中华文化精修入门》、《中华文化人生亲证》等普及著作,2010年在中科大大力支持下,发起成立向社会开放的“中华文化大学堂“,开启学子与百姓同学共修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创新文化的探索之路,综合创新文化理论走出书斋,正在变成大众的”日用之学“,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p#分页标题#e#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2

一、工程师文化的研究背景与价值

1研究背景

工程师一词源于300多年前的西方国家。《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认为,工程师是对机械、设备、桥梁、铁路、矿山等进行设计、建造或加以维护的人。《辞海》认为工程师是技术干部的职务名称之一,指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本课题认为,工程师是指那些在工程专业领域开展工程规划、科研、勘察、设计、咨询、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等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群体在特定专业领域和工作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精神风貌、思维模式、行为特征、工作方式等群体特质的总和,被称为“工程师文化”。西方工程师文化泛指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文化,主要特质有:热爱创造、爱惜工具、永不满足、理性思维、好奇、热爱专业、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中国的工程师文化源于悠久传统文化的积淀,古代产生了改天换地的“大禹精神”、精雕细刻的“鲁班精神”,近代形成了以“詹天佑精神”为代表的早期工程师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工业培育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凝结成了集体奉献、科学严谨、专注专业、精益求精、勤奋敬业、坚韧执着等中国工程师文化的共性特质。然而,国内学术界研究工程师文化的成果不多,尚无工程师文化研究专著;一些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工程师文化进行了论述,但没有体系化、实证化研究,也没有对中西方工程师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更没有对工程师文化如何创新发展并在企业中落地生根的专项课题研究。中国能建作为中国建筑工程企业的标志性集体,在电力工程领域创造了一系列堪称国之重器、享誉全球的精品工程,筑起了优秀的工程建设人才高地。2017年,中国能建首次党代会提出,中国能建具有优秀的工程师文化,并正式启动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研究。力求在实现文化管理的总体布局中,挖掘工程师文化优秀基因,系统推进工程师文化研究,以工程师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2研究价值

助力中国能建组织目标实现的现实需要中国能建以建筑工程承包为主业,工程技术和产品的创造铸就了工程师群体。当前中国能建拥有13万职工,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各类人才汇聚,而工程师群体最庞大。工程师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的主力军,深刻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因此,研究工程师文化,有助于中国能建更好地开发工程师的智力资源,加快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塑造一流工程品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中国能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人才兴则企业兴。中国能建制定了新时期人才发展战略,出台了较为系统的机制及配套制度,保证工程师队伍的发展。但对工程师群体激励导向不够,人才流失较多;一些工程技术专业出现人才断层,一些工程项目部难以配备到合格的总工程师人选;工程师群体中“高、精、尖”的专家型人才比例偏低,整体科研实力有待提升。因此,研究工程师文化,抓住了人才强企的关键,有助于推动新时期人才战略目标落地。实现中国能建文化落地和深植的有效途径中国能建坚定文化自信,确立了包括组织使命、战略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要素在内的核心理念,明确了“两同两创”的行为准则。工程师文化是中国能建企业文化的主体部分,成为文化个性的突出反映。在全球业务拓展中,工程师群体对文化的落地和深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工程师文化、讲好工程师故事,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能建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全方位提高中国能建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工业文明发展的积极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与西方工业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现代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文化引领与支撑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工程师群体对推动工业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国能建率先启动对工程师文化的系统研究,提出中国能建方案,为中国企业工程师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以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从而共同推动中国现代工业文明进步。

二、工程师文化的特征分析

中国能建厚植科学技术土壤,汇聚了一大批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方面的优秀工程师,拥有享誉海内外的众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高素质人才队伍。工程师群体人数从2011年公司成立之初的3.6万余人攀升至目前的5.1万余人。为深入分析中国能建工程师群体特征,课题组发放了2 700份抽样调查问卷,分析归纳出工程师文化的八种特征。

1崇尚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程师群体将长期积累的技术凝结成为立业之本,形成企业发展独特的竞争力。调查显示,80%的被访者认为“崇尚技术”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能建的工程师群体发挥技术优势,推动公司在核电、电网、新能源等电力工程领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取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重大科技成果751项,其中部级科技奖8项;拥有专利授权8 79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32项,科技成果数量及水平在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科学思维

工程师是一个具有高度理性思维能力的群体,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调查显示,62%的被访者认为科学思维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能建高度重视将科学思维具体转化为工程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工程师群体不仅遵循规范标准,而且注重引领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据统计,中国能建所属企业完成了中国90%以上的电力规划、咨询评审、勘测设计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充分彰显了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科学思维。

3目标引领

工程师群体始终关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善于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问题,在实现目标、解决问题中体现自身价值。中国能建践行“精益创造价值,精品引领未来”的企业宗旨,是工程师统一明确的目标。他们坚持目标引领的结果导向思维,着眼长远、拓展思维、引领未来。因此,“目标引领”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典型特征,他们能够娴熟地运用这种文化特质,演绎着“从无到有,由通至精”的技术进步传奇。

4自我驱动

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是工程师群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富有高度遵循规范、塑造精品、持续创新、担当奉献的自觉意识。调查显示,72%的被访者认为中国能建工程师群体具有潜心钻研的特征,78%的被访者认为这一群体具有责任担当的特征,72.66%的被访者认为这一群体具有规范管理的特征,48%的被访者认为这一群具有标准执行的特征。这些特质都是“自我驱动”特征在工程师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5善用它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程师群体善于利用现有工具、创造新工具,进而改造世界。调查中,中国能建工程师群体对“善用它力”表现出较高的认同,认为60多年的电力工程发展,始终伴随着勘测设计方法和施工工具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正是“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因此,“善用它力”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重要特征。

6注重效率

工程师群体相信,效率是工业化的精髓,效率提升是技术进步的效用结果和完整体现。调查显示,62%的被访者认为“注重效率”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能建的工程师群体在实践中追求技术效率、劳动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始终把“注重效率”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最有效率的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制定最佳方案。因此,“注重效率”是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典型特征。7团队协作工程师群体善于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小单元、多模块,以独特的班组、项目组等形式的小团队模式协同攻坚。调查显示,79%的被访者高度认同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应该加强团队建设。中国能建工程师群体涌现出创造中国电力建设史上奇迹的优秀班组,立足本职、敬业守信、无私奉献的“全国青年文明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青年突击队”。中国能建小团队作业模式,塑造了工程师群体忠诚担当、崇尚实干、素质优良、善打硬仗的团队特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铸就了无数项精品工程。8平等交流以事实说话、用数据论证是工程师群体平等交流的鲜明特征。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是由各类子企业的工程师文化经过无数次交流、碰撞、融合而成,呈现出百川归海、兼容并蓄的特征。面对技术迭代更新,工程师群体平等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强。调查显示,59%的被访者认为要强化信息平等、促进平等交流。中国能建搭建了技术、经验和兴趣等交流平台,为工程师群体良性互动创造了条件,也为技术传承、流程再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新时期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体系构建

1新时期工程师文化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工程师文化的体系构建,指工程师文化的内容体系、建设机制等要素的传播和深植的过程。新时期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体系构建的目标是:构建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和文化管理规律、促进工程师群体素质提升的特色文化体系,用文化引领集团战略实施,用文化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工程师群体的发展推动企业进步,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新时期中国能建工程师文化的体系构建遵循五项基本原则:重人本,能力至上,善为善成;善借力,整合资源,乘势而上;容个性,求同存异,同心同向;保长久,厚德载物,行稳致远;强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新时期工程师文化面临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面对新时代及企业全面发展,工程师文化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可靠”和“稳固”的工程技术职业思维,与具有创新和冒险内核的企业家精神存在一定冲突;“唯理论、唯规范”,墨守成规,存在教条主义倾向,参与经营管理时应变不够;沉湎于技术,单纯地陷于工程的具体问题之中,不同程度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惯性;专注技术改造和升级,市场观念和商业思维相对淡薄;面对客户或业主个性化需求时,容易过于自负,现代服务意识欠缺,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不足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漫长过程中,重视科技、效益等有形的物质因素,忽略精神价值,导致工程师群体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局限性;二是长期“重理轻文”“应试教育”的环境,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理工科知识背景的工程师在不同程度上缺乏人文素养;三是知识分子群体“拥有知识、掌握真理”的心理优势,容易形成“清高”“偏执”等思维。

3新时期工程师文化的重塑思路

传统的工程师文化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全面发展的要求,必须在理性批判的基础上进行重塑。新时期工程师文化的重塑,秉承“工程师文化+”的思维模式,强化与“两种精神、三种思维”的相结合,借助其他思想文化的力量,推动工程师文化创新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相结合。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开拓创新、不畏风险、执着追求、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范。以工程师为主体的企业,要以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要素,坚持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和主导地位,构筑“风险防范+创新开拓”的文化管理模式,积极遴选和培养具有企业家潜质的工程师,持续引导工程师群体尊重和适应企业家文化,促进两种文化互相交融,实现工程师文化迭代创新。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首先,树立“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人本观念,将人才视为企业最大的财富,强化人文关怀,努力建设一支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其次,提升工程师的人文素质,引导工程师用人文精神修养身心。再次,践行人文精神,工程师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要树立绿色生态的工程建设观,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要位置。与全局思维相结合。“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工程师的全局思维能力,就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工程师群体应转变单一的工程思维,树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工业模式思维,对工程技术乃至相关科技趋势开展预见性研究,站在企业和行业发展前沿,在企业谋划科技战略、市场战略乃至整体中长期发展战略进程中发挥“科技智囊”作用。与商业思维紧密结合。工程师群体要遵循基本商业法则,瞄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基本功能,推动领先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盈利服务。要用商业思维考量各产业的发展,将科技能力转化为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全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要切实将“单纯的技术思维”转变为“以技术为支撑的市场思维”,以先进科技支撑市场营销和业务管理。与精益服务思维紧密结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纯提供优质的工程方案,无法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需要工程师推陈出新,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把准客户需求脉搏,提供更优质的技术供给。切实增强工程师的精益服务意识,掌握精益服务的策略和方法。吸收工匠精神中坚守执着、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追求极致、一丝不苟等优秀文化内涵,树立敬业爱岗的风范。

4新时期工程师文化的深植策略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3

1.铁烧钢试验处理功能。①炼铁、炼钢收样管理:根据取样的要求从MES系统,接收来自炼铁或炼钢工序的检验试样,并确认相关的信息,为检测和报告的生成提供准备。接样人确定样坯实物是否与送样信息一致。②铁烧检验数据导入、录入、审核、取消审核:铁烧实验人员接收试样后,进行分析检验任务、仪器设备的分配等,可自动采集数据的检验设备照所规定的数据格式txt文件,将检验数据导出到与之连接的计算机上的指定文件夹,操作人员再经本界面将数据上传到检化验系统,审核发送,同时有取消审核功能。具有手动录入分析结果功能,再审核发送到相关部门进行判定。③炼钢化验数据导入、录入、审核、取消审核:接收炼钢请验数据后,分配仪器设备,分析试样,以文本文件的格式导入到检化验系统,炼钢厂的部分试样的分析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并报送检验结果;并可以根据需要取消审核、回退数据。

2.标准和基础数据设置。①检化验各检验项目方法标准。②检验项目实验室分配的规则。③与检化验有关的其它基础数据设定。

3.查询与报表。根据不同查询条件查询相应的信息。

4.系统管理。①角色管理:角色是具有相同权限的一类人员的总称,可以理解为工作岗位。不同的角色设置有不同的权限。②用户管理:用角色设置各用户的权限;设置用户账号,密码。

二、按业务流程编码

1.收样人员比对请验数据和试样实物进行收样,或根据委托信息自行录入试样基础信息和需检验的试验项目(如需上一级人员确定是否能接收此委托业务,还需由上级人员审核此数据),并收样。

2.收样后,根据实验室的分配按实验室生成检验编码,对需要记录试样加工数据的试样(由标准定义),生成制样加工单,由试样加工人员加工试样。

3.加工好的试样,交由各实验室接收,并进行试验;对能自动采集试验结果的试验机,自动采集实验数据,并由试验人员上传至检化验信息系统。

4.对不能自动采集的试验结果试验人员必须人工录入。

5.根据对试验的设置标准,分级审核实验结果,并发送试验报告给相应MES系统,或打印纸质报告。

6.当发现试验结果有误,需根据审核路径反向取消审核后,才能修改试验数据。

三、与其它系统的关系

1.请验:炼铁厂MES、炼钢厂MES、烧结厂MES、4100MES、1780MES从检验标准得到所需检验的项目,并按照约定的请验编码规则编码,进行请验。实验室人员比对实物与请验数据接收试样。如果比对有误,则不接收请验,并返回相应MES错误信息;如果比对无误,则接收请验,并返回给对应的MES已接收的信息。

2.试样异常:试样异常,无法加工,或无法实验,应通知对应MES重新取样。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4

笔者以为,只有把文化研究的方法引入民族文学研究,注重对其作一种文化的透视,才能够真正把握民族文学的特性,并使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文学理论的建设成为可能。究其原因,其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主要取决于研究对象本身的性质。民族文学首先是文学,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文学的第一特性是审美性,从这点看主张对民族文学进行审美研究有其合理性。但这只是从一般情况而言。如果深入考察民族文学的性质就会发现,作为文学的民族文学有其特殊性,而且这种特殊性已然构成了民族文学的又一种显著的特性,这就是民族文学的文化特色。当代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最有代表性的一批小说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正红旗下》、《茫茫的草原》、乌热尔图小说、《心灵史》、扎西达娃小说、《尘埃落定》、《摄魂之地》、《太阳部落》等。“这些作品或对民族文化资源作了新的阐释,或对民族文化心理作了艺术描绘,或表现了不同文化碰撞中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理困惑与嬗变等等。”基于民族文学的这个基本事实,研究的方法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正如关纪新所言:“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不能就文学而论文学,必须将其与相关的民族文化历史命运的考察和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比较准确、深入的研讨。”民族文学之所以会显现出显著的文化特色,其原因与民族文学作家对文学本身的认识有关。不妨看两位作家的自述。侗族作家滕树嵩在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之后,说过:“坦率地讲,在这部作品中,我但能将我所属的侗家这个民族,特别是这个民族的气质,让侗家山区以外的人们有所了解,就很满足了。”侗族作家张泽忠也曾坦诚地说:“我是一位侗胞,当初选择文学,无疑是想借文学这种形式,传达我的思想情感,进行我的思索,为我的民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想法:选择文学,是为了服务于自己的民族。而这种文学的服务,显然不是“审美地表现”所能涵盖的,或许应是“文化的表现”。这样的创作意图在民族文学作家中绝非偶然,而是较为普遍,它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学作家民族认同感的体现。也就是说,民族文学作家往往倾向于从民族和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创作,这可说是他们与汉族作家的不同之处。而这种创作意图也就使得民族作家文学往往成了民族文化的载体,具有了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由此可见,从研究对象上看,对民族文学作文化意义的研究就具有了某种合理性。其二,在宣扬民族文化、挑战话语霸权、反抗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同质化威胁等创作意图指导下,民族文学作家往往自觉地借助文学作品来传达母族文化,甚至不惜以牺牲作品的审美性为代价,比如前几年兴起的“民族志写作”就是如此。这就使得民族文学的文化现象异常丰富,呈现出一种学科综合性。对此,单纯的文学审美研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无法道出民族文学的全部真相,甚至会产生误读。因为如果忽视了文化因素单从审美形态的角度考察,有时哪怕民族特色非常强烈的作品也看不出它与其它民族比如汉族的作品有何差别之处,甚至导致对这些作品价值的某种遮蔽。比如民族作家文学中,在一种宗教(文化)观念指导下的现实主义叙事很可能被误认为是一般意义上的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叙事,这就是单纯以审美的尺度来鉴定民族文学作品所难免的误解。而若把文化的因素考虑进去,就会明白这种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显得玄妙的叙事其实并不玄妙,只不过带上了特定民族的宗教文化观念而已。笔者在以前的研究中曾将之命名为“宗教文化叙事”,并发现它具有叙事学上的理论意义。其三,文学本来就是文化的形态之一种,对文学作一种文化的研究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当代的文化研究本是肇始于文学研究,而在当前很多时候却疏离甚至放弃了文学,从文学研究的意义上说是走入了一个误区。我以为,文化研究走到这个地步其实与某些研究者们误解了文化研究的作用和没找到合适的文学研究对象有关。文化研究不仅能够以文学为研究对象,而且还可以照顾到文学的审美特性并与其有机地和谐共处(这并非意味着文化研究与审美研究不会冲突),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深刻地认识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在具体的研究中加以有机地协调。为使文学为文化研究提供用武之地并发挥最大作用,选择那些具有鲜明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颇为重要,而民族作家文学正是这种可以选择的最好对象之一。

二、民族文学的文化研究价值

对民族文学的文化研究有何价值呢?首先,可以真正把握民族文学的独特内涵,更好地阐释民族文学,为民族文学的理论建设服务。在民族文学中,审美性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悬置,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却得到凸显。对此,仅从审美的角度给以否定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根据民族文学的实际情况,把研究的目光更多地放在其文化性上。这不仅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甚至可能以此为立足点和契机,建构具有民族文学特色的新的文学理论体系,当然,这种文学理论体系是要把“文化”的维度包括在内的。在今天的后现代语境下,建立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的文学理论已不再可能。与此相对的是,在“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地方性的文学理论”反而成了大势所趋。正如论者所言“:作为过去几年里强烈抗议全球化的一部分,相当多的理论家认为,差异性的激增、向更为地方化的话语和实践的迈进,成了当代场景的特色。照这种观点看来,理论和政治应当从全球化及与之伴随着、通常是总体化的宏观维度的层面转移开来,以便集中关注日常经验的地方性、具体性、特殊性、异质性及微观层面的东西。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相关联的一系列理论,就比针对更加综合性或普遍性状况的更一般的理论和政治,较为瞩目于差异性、他者性、边缘性、个体性、特殊性和具体性。”笔者以为,我们所倡导建设的“民族文学理论”就应该是这样一种“地方性的文学理论”。这样一种地方性理论的建立着眼于我国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特质之上。帕里和洛德在《故事的歌手》一书中通过对口头史诗的研究,发现了其有别于作家创作的独特的创作和传播方法,以此建立了口头文学新的理论和批评标准,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口头文学的不正确认识,这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关于民族文学研究的有益借鉴。其次,为文学的文化研究探索一条新路。文化研究虽从文学起步,现在却远离文学,从西方到中国的发展皆是如此。有的文化研究虽然兼顾到文学,但往往对作品随意肢解,断章取义地随意发挥,完全放逐了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真地无法兼容吗?文化研究又应该如何在文学研究的领域大显身手而又兼顾到文学的审美性呢?我以为,民族文学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很好的研究平台和实验范本。或许,我们可以在对民族文学进行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新的、有价值的理论突破。这是我国的民族文学给我们文学研究者的一种馈赠,这种研究也是颇具吸引力的。再次,可以带来如文学史等其它研究领域的突破。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学史对民族作家作品采取了一种轻视或忽视态度,所谓的中国文学史基本上等同于汉族文学史,这种局面直到近些年才得到某些改观,但要改变由来已久的偏见还有待时日。实际上,民族文学相对于汉族文学而言有很多独特之处,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给既往的中国文学史带来诸多挑战。比如关于寻根文学的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被公认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诞生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的作家作品,但在文学史认定的代表性的寻根作家中却几乎看不到民族文学作家的身影。实际上,从精神实质上说,所谓寻根就是寻“民族的文化之根”。寻根文学寻找的其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而中华文化其实是一种多民族的文化。但“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所追寻的典型的文化形态如吴越文化、道家文化等说到底都属于汉族的文化,并不能代表全部的中华文化,因为它并没有把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在内。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根文学所寻之根是不完整的。民族作家文学中不仅有寻根意义上的文学(尽管没有被划为“寻根文学”的范畴,如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小说《西藏,隐秘岁月》、满族作家边玲玲的小说《德布达理》等),而且其发生的时间更早,持续的时间更长(一直到现在这样的作品还经常可见),只不过它们寻的是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之根。相对于当年“寻根文学”不彻底的寻根实践而言,民族作家文学今天的寻根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现在的文化转型、文化反思和重建都不无启示。总之,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其实是一次不完整和不彻底的寻根,而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寻根发生更早,且一直延续至今,从精神内涵上说也有其独特意义,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不无启发。如此看来,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民族文学的思路就颠覆了以往文学史对“寻根文学”的一般认识,这对我们今后重写中国文学史都不无参照意义。

三、民族文学的文化研究策略

必须说明的是,以前的研究并非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学的文化特色,但大都将之限制在审美研究的框架之内,也就无形之中束缚了文化研究的深度。笔者所倡导的文化研究试图转换研究视野,更强调以民族文学的文化特色为中心来展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获得更多的理论发现。具体的研究策略很多,已有论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加以研究。比如有人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观照少数民族文学,发现其独特的生态文化意义。有人从当代少数民族的文化“混血”特点发现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混血”现象。而笔者所做的研究则是从民族(文化)认同的角度来介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认同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本质的认同论”到“建构的认同论”的发展历程。建构的认同论认为,认同是一种建构的行为和结果而非对于某种本质属性的归附。建构需要借助于手段,文学作为一种话语表意的实践活动,是建构认同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认同本身的形态也是多样的,比如民族认同、阶级认同、性别认同等,笔者关注的主要是民族认同,而所谓民族认同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民族文化认同。在我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文学对民族认同的建构表现得尤为丰富和复杂,这些小说往往通过特定的途径和策略来完成民族认同的建构,如作品中的故事、人物、题材、文体、语言、叙事等都可能参与这种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两个层面,如故事、人物、题材等对民族认同的建构属于显性的,如文体、语言、叙事等的建构则属于显性的。当然,在实际的情形中显性的建构和隐性的建构往往结合在一起。比如藏族作家阿来通过“重述神话”的小说《格萨尔王》,实际上完成了一次对藏民族的复杂建构,笔者称之为“差异的建构”——小说《格萨尔王》是通过对藏族神话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回归与疏离的双重张力书写中完成的。基于如上认识,笔者所做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是如何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其建构的原因、策略、机制、手段、意义和限度等是什么?这种建构对民族作家文学文本造成何种影响?给民族文学理论和批评带来何种启示?等等。笔者的这一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这里不再赘述。一直以来,审美的研究方法在民族文学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笔者对这种方法并不排斥和否定,只是认为要针对民族文学的文化特色适时地采用文化的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为民族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建设服务。基于这种研究思想,在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民族认同建构所作的研究中,一方面笔者注意到文学本身的审美特性,并让审美价值成为我选择理论个案的重要标准(这与一般的文化研究只关心个案对理论的阐发意义而不关心文本的文学价值不同);另一方面,鉴于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我又积极地引入认同理论、文化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等相关的知识作为理论资源,这就使得这种研究逸出了传统的审美研究范畴,而在一种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双重维度中展开。这样一种研究的思路是别开生面的,由此也获得了许多新的理论认识。比如: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一种鲜明的特点,是民族文学作家一种无意识或自觉的创作追求。这种民族认同建构赋予了民族作家文学以独特的价值,比如宣扬了本民族文化、彰显了边缘写作的意义等,但也有其自身的限度,如二元对立的逻辑建构原则、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悖论等。

四、结语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5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或者多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融会贯通、知识与技能牢固掌握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才能。

2.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实现零距离就业。

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甚至学校可以与医院进行合作,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医学检验,经过这种方式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仿真的医院(实验室)环境下,提前体验职场环境,了解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让学生学习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需的操作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逐步实现零距离就业,让用人单位满意。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实施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能有效促使专业教师主动地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钻研教学方法、通过下医院(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来掌握新技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不足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很多高职院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不足,如多门专业课程、多个班级只能安排在少量的仿真实验室上课,在教学实施中会出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紧张、运转不畅的现象。

2.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亟需编写与完善。

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传统的教材已无法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3.缺少用于医学检验的仪器设备。

医学检验的很多检查项目都是依靠医学检验仪器来进行检验的。但是由于学校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大多数的学校都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医学检验的仪器设备大多价格不菲,因此学校想要完全配备像医院检验科使用的仪器设备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进行医学检验仪器的操作实践课程中,往往几个学生一组使用一台仪器,加之课堂时间有限等等因素,就会导致学生还没能熟练掌握使用仪器时,课程就草草结束。仪器设备的缺乏会降低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的教学质量。

4.教师的专业能力、责任心需要加强。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而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受各种条件限制,实践操作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责任心需进一步加强。如果教学过程中,老师认为既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老师自己则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不管不问,这就不算真正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5.学校的教学评价体制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学校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评,这种评价的标准比较单一,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比较的片面,而且不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通过此种评价方式,往往只能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一个了解,而对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就一无所知,只能反映学生片面的学习程度,而不能对学生综合掌握的情况做一个考核。

三、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及措施

1.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增加经费投入。

政府、学校、社会、医院(企业)多方力量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地产经济和产业的重大作用,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大经费投入。如学校可以向政府提交申请书,说明学校的情况,政府通过审核,专门给学校在购置仪器设备的款项上拨款。另一方面,学校和医院(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如可利用到医院检验科见习的机会开展现场教学;医院检验科在购买新的仪器设备后可以捐献一些不用的检验仪器设备给学校。

2.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适合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值得推广。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第一,学校要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宣传,不定期的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观摩,邀请教师去听课,让教师们真实的感受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效果。第二,学校要加大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给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师专业提升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激励措施。第三,教师应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和自身情况,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要求,积极编写适用、可操作性强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第四,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向学生传授文明规范、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维持好课堂秩序,做到有条不紊、有的放矢。

3.调整学校的教学评价体制。

在医学检验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中,要改变以往以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考评主要依据的传统做法,需要对教学评价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强化过程考核,政府、学校、社会、医院(企业)、学生、家长应共同参与考核和评价。

四、结语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6

[关键词]医药高校;化学教育;融合教学

化学课程是医学院校医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化学课程在大学前两个学年开设,在课程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方法论和理论指导,是重要的基础课程。[1-2]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在有不少学生认为化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化学教材与医药专业联系不多,给学生一种学之无用的感觉。[3-4]所以,如何使医药专业的化学课程的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且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应从加强医药学专业知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为配合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使学生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内以化学的观点从分子水平观察和探索生命现象,能应用化学的理论、规律、方法、手段去分析和解决医药专业相关的问题[5-6],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医药高校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以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为平台,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多学科渗透交叉融合点转化为教学和研究的创新点,教学和研究的的兴趣点

对传统四大化学课程进行改革,重组、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构筑了与医药课程密切相关的化学课程新体系。以化学与医药学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与研究为切入点,形成了能在化学基础课程与生物无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无机药物、物理药剂学等交叉学科中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教学和学习群体。以物理化学为例,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专业课提供方法和理论指导,同时它还是联系药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应用的桥梁,因此,物理化学已渗透到药学专业各个领域。将物理化学基础课程与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渗透交叉融合,将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转化为教学和研究的创新点,教学和研究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热情。下面是物理化学与物理药剂学课程融合的例子。两门课程融合形成新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有效促进了《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以化学实验为载体,使实验室成为综合培养

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最好场所通过编写大学实验化学(应用型医药专业)教材,改变传统的四大化学实验各自为阵、自成体系,各自依附于其理论课程的传统模式,建立一个在一级学科水平上的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该体系从教材编写、实验教学组织等各方面进行实施运行,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调整实验课结构,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基础化学实验精选了元素性质的实验,以60%化学定量分析的综合性实验,保证医学生在医学检验及生化检验方面的基本需要。无机化学实验精选了元素性质的实验,重点突出了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分析检验的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与药剂学紧密结合起来,满足药学专业的需要。综合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占50%,基础实验占50%,增加动手动脑的综合性训练。

3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媒介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工具,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媒介。调整章节内容使基础化学课程与生物无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无机药物、物理药剂学等交叉学科中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大学化学教育与医药专业教育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材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学团队主编或参编了《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20余部教材,其中国家规划教材6部,全国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3部。

4采用多种多样灵活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积极倡导研究性自主学习。以教师引导,选择应用性特点显著的章节(例如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胶体化学等),组织学生实验性讲课。发掘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要求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知识和结论,尽力扩大知识面,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多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提倡学习的多维性、多元性和自主性和自觉性。模拟科研论文的撰写。以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及方法在医药学专业中的应用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模拟科研论文的撰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设计性实验考核。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自由发挥、自由驰骋:他们查文献、查期刊,他们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很有创意的实验层出不穷。学生的研究型自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认真评定,评定时与学生共同论证、共同讨论、不断完善。教师认准后,同学可自由选择时间实施实验。实验室全天候对研究型自设计实验开放。学生完成研究型自设计实验后以论文的形代提交实验结果。重视教学效果反馈工作,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采用两种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1)网上评教;(2)学生座谈会。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团队统一进行处理和回复,实现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

5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并重,协调发展。通过教学工作拓展团队的知识领域,带动教学水平提高。在科研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建设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创新团队。团队专业学术水平较高,发展方向多元化,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学团队形成了生物物理化学及物理药剂学、配位化学与无机药物、手性药物、纳米材料化学和界面化学及生物功能等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通过医药专业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化学教育改革惠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等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为了检验我们的化学教学质量,促进能力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了广西教育厅广西化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两项专业最高赛事,组队参加了“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及化学化工论文设计竞赛,学生参赛涌跃,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学生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各届化学(化工)类论文设计竞赛获奖十四篇及广西各届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共10余项,大学生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已汇编学生物理化学论文集3本,共计约30万字。学生在化学基础课程打下的扎实基础也为其在以后专业学习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创新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学生参赛团队在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姚杰,卫建琮,乔华,等.通识教育背景下医学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2):96-98.

[2]肖锡林,廖力夫,林英武,等.专业认证背景下《医学基础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714-717.

[3]李晨,李小强,曹蔚,等.国内外药学专业学位发展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5,29(8):736-739.

[4]田青平,丁红,邢桂琴.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4):360-361.

[5]郭恒俊,王晓云,张立立,等.构建生物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99-100.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7

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实验性工作能力为主的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目前卫生检验在专业设置上有卫生检验专业(学制4年或5年)、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和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1]。在培养模式上有学校自办、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卫生检验做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卫生检验工作范围越来越宽、要求越来越高的新情况。因此为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进一步强化检验医学人才尤其是卫生检验人才的实践能力,我们从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期望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出符合我院具体实际,又能加速检验医学人才特别是卫生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山东省卫生检验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卫生检验人才。

1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层次,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卫生检验专业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县级以上卫生防疫人员26万余名,其中15%~20%为卫生检验人员,卫生检验专业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不高,业务素质不强,专业背景不深等突出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我省总体卫生检验队伍的现状与全国基本相同,公共卫生形势的发展要求与队伍现状不相适应的矛盾也较为突出。经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我院将该专业设置为“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考虑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两大学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要求较高,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卫生检验专业的全部课程。本着基础深厚、专业突出的原则,我们将课程模块设计成人文公共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医学检验5个模块,开设了人文公共基础课程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医用物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科研概论、医学信息检索以及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要等临床医学课程,还有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基础等预防医学课程;有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职业医学检验、化妆品检验和生物材料检验等与分析检验密切相关的卫生检验课程;有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等医学检验课程。2003年和2006年我们两次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人文教育基础课占24•1%,学科基础科占22•9%,专业必修课占19•4%,专业限定选修课占14•2%,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占10•4%,课外创新教育占5%。与2003年相比,本次课程调整的特点是大幅压缩了教学学时,从3712学时降低到3223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扩大了专业门数和增加了一定的学时,突出专业知识的学习;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时,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比例由过去一般的1∶0•6~0•7提高到1∶1;部分专业课程甚至达到1:2。首次将课外创新教育学分纳入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课外创新教育学分。为突出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方向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部分涉及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的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例如我们将医学检验的临床微生物与微生物检验课程改成为细菌学检验和病毒学检验,加深了有关微生物检验的理论和检验水平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构建检验医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不仅是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的主要阵地,更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的主要渠道。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既要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更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各种实验基本技能并养成创新性科研思维习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科研型和开拓型复合人才[3],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主体,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当中,教师以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努力目标,学生则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定论、定性的知识为目的。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摸索,我们认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这一弊端进行改革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去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式思维方法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互动空间和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特别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卫生检验领域的技术“尖兵”,即所谓“GoldHand”(“金手”)。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求所有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都要坚持一切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原则,主讲教师实验要准备充分(包括坚持做预备实验),指导实验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巡视学生操作了如指掌)、嘴勤(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手勤(做必要的示范)。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够圆满完成教师规定的实验任务,而且独立设计并积极要求参加开放实验的热情非常高。根据专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引入新的实验技术,更新实验项目,对所有课程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进行了重新认证,在开设的20门专业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比例达90%。例如: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检验实验课中,我们把现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采样、实验室的检验、结果的综合评价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在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中,我们把生物学样品的采集、处理、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报告的书写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同时,我们还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科学的、公正的检验医学实验课程考核机制,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实验和学习过程中就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严格实验规范,要求学生必须绝对遵守原始实验数据的记录保存,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从平时测评及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基础和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占10%、实验操作(如给出相关理论假说,请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占20%;试题测验(考察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占70%;等多种方法进行,最后综合评定得出成绩。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全面开放实验室,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都是处于相对开放状态,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性学习过程[4]。检验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操作多,动手能力强。学生仅仅依靠实验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要熟练掌握各环节就必须经常练习,如细菌形态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形态辨认、血细胞计数等都离不开显微镜。一次显微镜观察记忆不深或没有掌握,就必须反复练,才可达到记忆深刻。再如刻度吸量管的取样、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经过多次使用才能熟能生巧。目前检验医学实验室全面向本科生开放。我们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安排专门教师,随时随地开放实验室,尽可能的满足学生需求。在开放实验室的同时我们安排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的实验内容,以提高实验室开放效率。#p#分页标题#e#

3注重专业实习环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培养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在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时注意医学检验与卫生检验的结合。卫生检验实习共24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10周时间在教研室进行专题实习,即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实习,或与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共同制定紧密结合实际的专题实习计划;另一部分为疾病控制中心14周的毕业实习。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临床医学检验实习共24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批三级医院作为教学基地,与医院一起选聘了一批业务水平高的带教队伍。每个科室均有负责医师,制定了详细的技能考核项目和内容,日常学生有充分的实际操作机会,每一次出科轮转都要组织出科技能考核,考核达不到合格者继续在原科室实习,随同下一批学生进行考核,并在实习鉴定表中记录每一次考核情况。这样严格的实习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对临床工作实际的了解,而且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临床医师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体会到高质量的检验工作对临床医师诊断的重要性,每年学生都从这一阶段的实习过程中获益匪浅。由于卫生检验工作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紧密相关,并且我院已经和实习基地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这一实际,故而安排卫生检验实习在我省21所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室中进行。我们组织带教教师与基地工作人员一起根据实习工作安排,拟定每个学生的实习研究课题。课题由基地带教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研究。学生不仅要积极投入到这一过程中来,而且研究结束后要独立撰写并上交相关论文。这种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的实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避免学生实习过程的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为基地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大大提高了基地工作人员的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与基地的科研协作关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4精心组织专题实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科研能力

专题实习是我院后期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专题实习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是卫生检验方向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必不可少的条件,并且这一实践对于本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卫生检验工作尤为重要。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论文题目,查找并消化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做开题报告并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汇总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合理的解释结论,撰写毕业论文,答辩。如此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在10周内完成,时间非常紧张[5]。因此就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和部署。我们根据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方向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临床实习-医学检验实习-卫生检验实习-毕业论文专题实习四结合的后期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对专题实习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对带教老师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必须由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教师担任,另一方面调整并延长专题实习的时间,整个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我们要求每位带教老师必须严格把握从开题报告,实验过程,论文写作过程,论文答辩每一个环节。在对课题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不仅要报告出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与研究热点,而且要结合本实验室的条件,选出自己的突破方向、论文方案及进行理论上的可行性论证,经开题报告后,方能进入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注重原始数据的记录,将每次实验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并在实习结束后交带教老师审核保存。对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求学生首先独立思考或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文献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工作的精神及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教师从严把关,反复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在论文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多媒体课件答辩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并接受由教师组成的答辩小组的答辩,最后从每个答辩小组中挑选2名优秀学生进行全院性示范性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完成一个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经过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学生的积极努力,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专题实习从不知道如何进行课题立项、调查、数据处理、论文撰写到最后基本上得心应手,确实达到了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理化检验论文范文8

卫生检验工作所获取的各个检测数据,几乎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我国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日益重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逐渐加大,卫生检验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优秀的卫生检验检疫技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但在培养的过程中,仍有很多的不足。本文针对目前卫生检验专业大专生实习中的缺陷,对实习模式进行了探索。

1卫检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

作为卫生检验工作和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卫生检验专业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1]。如广西全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学历、高职称卫生检验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82个县区无1名高级职称卫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2]。又如山东省潍坊市卫生检验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构成主体为初级和中级,高级职称最少,仅占2•92%;且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人员太少,无学历者比例较高,占22•22%[3]。目前的卫生检验队伍无论从数量到质量都无法适应今后的发展,加快卫生检验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医学院校专业发展的契机[4]。因此,培养合格甚至优秀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后文中简称“卫检专业”)人才意义重大。由于目前国内有卫检专业(含预防医学卫检方向)的院校仅20余所,每年招收本科生人数仅约800人,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5],这给卫检专业专科生的培养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2目前卫检专业实习模式及不足

卫检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6]。为了搞好卫检专业的教学,已有学校探索将该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安排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制订教学大纲,让学生参与实习单位实验的全过程[7]。但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一般是以工作带实习,也就是说不可能为了实习而专门开展某项工作(直属型附属院、所或中心除外)。另一方面,专科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如本科生,自律性相对较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在实习的中后期,出于就业压力,学生忙于找关系、联系用人单位、参加各种供需见面洽谈会以及到用人单位面试,耽误了大量的实习时间,实习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习质量[8]。

3卫检专业专科生实习模式探索

由于专科生在就业大战中处于劣势,缺实习的现象更为严重,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实习量化管理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实习工作,杜绝缺实习现象,让学生真正地从实习中学到新知识并强化理论教学的效果。按照教学计划,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该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须到省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CDC)及各级医院进行为期10个月的生产实习,主要实习基地安排在疾控中心。专业实习采取与疾控中心及医院联合带教的方式,让学生由疾控中心与医院的老师带教,以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3•1卫检专业实习宜量化学生的实习内容(任务)

卫检专业的实习可分解为3大模块:卫生理化检验、卫生微生物检验和临床医学检验(主要是免疫学和生化检验)。由于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疾控中心,因此,在量化实习任务时,卫生理化检验部分的比重也相应加大。

3•1•1宏观量化宏观上,从实习结束时要求学生交一定数量的实习报告复印件来量化实习内容(任务),如卫生理化检验类报告60份,卫生微生物类报告30份,临床检验类报告30份。综合性的实习内容如参加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疾病爆发流行等)处理3~5次,常规卫生监测5~10次。

3•1•2微观量化微观上,从项目和样本2个方面来量化实习内容,限制宏观数量。根据检验项目的应用频率和对专业操作技能的影响程度将实习内容划分为甲、乙2个等级。卫生微生物检验部分: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弧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和钩端螺旋体等的分离和培养以及ADIS初筛试验等作为甲类项目。卫生理化检验部分:铅、砷、汞、甲醇、有机磷农药、蛋白质、酸价等列为甲级项目。临床医学检验部分:反映肝功能的AST、ALT,反映肾功能的BUN、UA、Gr,电解质和血气分析,脑脊液和腹水的生化检验,免疫学中抗“O”、肥达氏反应等列为甲级项目。余下的归为乙级项目。样本方面可这样量化:如饮用水样本不少于5次、污水样本不少于2次、空气样本不少于5次、定型包装食品样本不少于5种、粮食类样本不少于3种、化妆品样本不少于2种、粪便类样本不少于2次、尿样不少于2次、血样不少于4次、食品容器样本不少于2次、脑脊液和腹水样本均不少于1次等规定,要求检验项目符合以上标(样)本及其频次或种类的要求。另外,要求交1篇某种检验分析方法新进展的学习笔记或小综述。

3•1•3实习量化管理的优势由于某些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要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实习量化管理无疑给实习生撰写论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不但能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和质量,还可优化答辩时的应答效果。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改善和提高了卫检专业的教学效果和水平;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

3•2写实习日记给每位实习生发1本实习日记,要求学生逐日记录每天的专业实习工作内容。为了杜绝个别学生造假,要求带教老师在日记上审核签字(为减轻带教老师的负担可2~3d审核1次)。实习日记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专业实习过程。

3•2•1实习日记的要求日记上不仅要记录1d的主要专业实习工作内容,还应重点要求学生记录实习工作中的得失,如实验不成功时,怎样查找原因,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规范操作重要性的认识,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习结束返校时,要求根据实习日记每人总结自己的实习工作量,并列出尚未实习到的项目和实验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