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论文范例

今日科技论文

今日科技论文范文1

1今日头条号的特点

1.1类型多样,注册简便

目前,头条号可分为个人类和机构类2大类。机构类账号包括企业、群媒体、国家机构、新闻媒体和其他组织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账号权限稍有不同,注册所需资料也有所不同。一张身份证最多可注册1个个人头条号,1张营业执照最多可注册2个机构主体的头条号,已注册过个人账号的身份证支持注册机构账号。注册流程简便,只需5步即可完成。个人头条号可通过手机端注册,企业、群媒体、国家机构、新闻媒体和其他组织等需通过电脑端注册。

1.2功能强大,体裁全面

头条号功能强大,形式新颖,体裁全面,包括文章、微头条、图集、小视频和问答。1)文章:除图文、视频、音频、小程序、超链接外,还支持doc/docx/pdf/txt格式文档直接导入,提高了排版效率;后台编辑界面提供了发文规范,方便初学者快速掌握发文技巧,提高文章质量;发文助手也会对拟文章进行自动检测,并就不合适内容提出修改建议;已发表的文章在发表14d内可修改5次,方便运营者及时纠错;目前不限制每日图文、图集、视频等的发文篇数。2)微头条:是一种基于社交的内容形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短内容,可以是图文,亦可以转发其他头条号的内容。3)图集:每张图片可添加200字的说明,可满足读者的读图需求。4)小视频:时常限制在1min以内,并添加50字以内的视频介绍,可同步至抖音平台。5)问答:平台会根据每个头条号的特点,邀请回答感兴趣问题。头条号也可就相关问题,发起提问。

1.3智能推荐,高效分发

今日头条之所以能在新闻资讯类平台中迅速崛起与其创新性研发出的智能推荐引擎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新闻资讯行业密切相关。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1)内容刻画:系统提取内容的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对内容进行分类。2)用户刻画:系统根据用户的历史浏览内容、身份标签和环境特征等信息,计算出用户的阅读兴趣。3)智能推荐:推荐算法利用内容池内文章的特征、用户特征及环境特征,拟合一个用户对内容满意度的函数,估算用户对每篇文章的点击概率,由高到低排序,自动推荐概率最高的文章。通过这一智能推荐机制,实现了内容的高效分发,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1.4内容变现,途径丰富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而内容变现是新媒体运营者的目标之一,也是当下新媒体运营的难点之一。今日头条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了头条广告、自营广告、征文活动、青云计划、原创连载、签约计划、付费专栏、头条圈子、直播打赏、用户赞赏、内容电商和软文合作10余种变现方式,以充分调动广大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帮助优质内容创作者提高收益。这些变现方式仍在不断的更新迭代中,未来头条平台还会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变现方式。综上所述,今日头条号特点鲜明,凭借其在功能、算法和变现等方面的优势和海量的用户,为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提供了重要平台。

2CSCD期刊头条号的应用现状

2.1应用现状

以2019—2020年度CSCD为研究对象,采用普查法进行调研,通过今日头条平台搜索功能,逐个搜索期刊中文名或关键词,添加关注,查看历史发文情况,或通过期刊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查找相应信息,逐一比对和验证,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数据截至2020年2月5日。

2.1.1开通情况

1231种CSCD收录期刊中,仅有来自10个学科的26种期刊开通了今日头条号,占总数的2.1%,开通比率非常低。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开通头条号的期刊均为中文期刊。从学科分布来看,医药卫生领域有11种期刊开通了头条号,占比最高,达42.3%;机械、仪表工艺领域有4种期刊开通了头条号,占比为15.4%;自然科学总论领域有3种期刊开通了头条号,占比为11.5%。

2.1.2基本资料

头像方面,已开通头条号的26种期刊中有24种期刊均采用母刊封面或logo作为头条号的头像,使用比率达92.3%;官方认证方面,有12种期刊完成了头条号的认证,占比46.2%,总体认证率不高;功能创建方面,目前已开通头条号的26种期刊中,尚未有期刊创建自定义菜单。仅有《黄金科学技术》一种期刊使用了飞聊粉丝群功能。总体来看,26种期刊头条号的建设水平较低。

2.1.3运营情况

粉丝量是头条号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由表1可知,26种期刊中,头条号粉丝量超过10000的期刊共有9种,其中《协和医院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循环杂志》分别以110000、54000和52000名粉丝位居前三;粉丝量在1000~9999的期刊共有4种;粉丝量不足1000的期刊共有19种,其中,《地质力学学报》粉丝量尚未破百,《中华消化内镜杂志》《航空学报》《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沉积学报》《中国公共卫生》粉丝量还停留在个位数。经研究得知,有14种期刊发文量较低,发文频率无法统计,说明这些期刊头条号尚未形成规律的运营状态。有12种期刊已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运营,其中最为活跃的期刊有《中国循环杂志》《测绘学报》《中国护理管理》《科技导报》,每天都有更新。从传播效果来看,篇均阅读量超过10000的头条号有:《协和医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科技导报》;篇均阅读量在1000~9999之间的期刊有9种;篇均阅读量低于1000的有11种期刊,其中,《航空学报》《实用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尚未发表过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协和医学杂志》篇均获赞量达到了116,说明该头条号的粉丝互动性较好;《中华皮肤科杂志》篇均获赞量也达到了49。综合考虑粉丝量、发文量和篇均阅读量,目前,《协和医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工程科学》《科技导报》《中华皮肤科杂志》的头条号已具备了一定影响力。其余期刊尚处于运营的起步阶段,未形成系统的运营机制,影响力一般。

2.1.4典型案例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协和医学杂志》是目前科技期刊头条号中的佼佼者,故本研究对其在调研期间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内容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主要为:医学专家人物传记、针对与期刊报道方向相关社会热点进行专业解读或提供专业知识、科普知识、主办单位的获奖信息及SCI论文写作技巧等。如该头条号的关于性传播和艾滋病传播的科普文章阅读量高达57.5万,关于“高尿酸”的科普文章阅读量高达50.8万,关于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郎景和院士团队获奖信息阅读量达1.7万,钟南山院士的父亲———钟世藩教授人物传记的文章阅读量达1.1万。《协和医学杂志》通过头条号的运营,一方面满足了普通大众对于权威医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对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让普通大众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杂志,显著提升了杂志的综合影响力,为杂志今后市场化运营奠定了基础。

2.2发展建议

2.2.1适应时展,入驻头条平台今日头条凭借其算法优势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异军突起,已经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内容生态,成为国家机构、新闻媒体、企业和内容创作者连接用户的综合信息平台。CSCD期刊作为科技成果宣传、展示的核心力量,应快速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发展形势,尽快入驻今日头条平台,以适应用户新的阅读习惯,更好地传播科技成果,促进科技创新。

2.2.2完善基本资料,突显期刊品牌

CSCD期刊开通头条号后,应围绕母刊特点,尽快完善头条号的基本资料。头条号名称宜采用母刊全称或关键词,头像宜采用母刊logo或封面,以突显期刊品牌,也便于期刊读者查询和关注;简介部分应简明扼要地阐述头条号的功能,以便于用户快速了解;科技期刊头条号应尽快完成官方认证,提升权威性;此外,还应重视自定义菜单、飞聊粉丝群等辅助功能的创建和开发,充分利用今日头条平台的优势,丰富自身头条号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和阅读体验。

2.2.3明确平台定位,构建运营体系

CSCD收录的科技期刊数量众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且每种期刊的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应结合刊物特色和目标,确定头条号的定位,并据此建立头条号的运营体系。建议科技期刊承办单位安排专人运营头条号,制定系统的运营计划,固定发文时间和周期,尽可能多的运用文章、微头条、图集、小视频和问答等体裁,切忌将期刊学术论文直接照搬到头条平台,应进行创造性二次加工,使其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适合新媒体阅读。此外,还应及时针对社会热点和读者的兴趣点,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和作者,进行专业解读,创建独具特色的优质科普内容,及时宣传相关科技动态,从而充分利用平台的智能推荐机制,快速提升用户量,同时也为实现内容变现奠定基础。

今日科技论文范文2

关键词:论文外流对策;学术评价;中国期刊;科技期刊

科技工作者优秀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是优秀的科技论文。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相当大比例的高水平科技论文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这导致在我国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学术水平相对较低,期刊影响因子和论文被引频次也普遍较低[1]。徐婕等[2]对我国高水平论文外流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高质量国际期刊吸引优质论文和国际化学术交流的趋势、学术评价机制导向的偏差和国内期刊国际化发展程度不足是国内优秀论文外流的原因。由于未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国内期刊得不到科技工作者的垂青,国内期刊吸引不到优秀论文[3],优秀论文流向国外科技期刊。这种情况造成我国科技核心技术外流、丧失学术话语权、科研经费流失、国家科技信息外泄等,对我国科技信息安全造成威胁。我国已意识到发展国内期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识到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4],因此相继了相关政策,鼓励科技工作者在国内期刊。2016年,在“科技三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5]”。这表示我国学术论文成果大量外流的现象需要被重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建议完善学术评价和人才评价,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6]。2018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60周年之际,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发出的《科技中国梦建功新时代》倡议中提到:“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把论文写在新时代中国大地上[7]”。科学技术部等5个单位联合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8],强调了9个主要清理范围。2019年,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9]中,提到“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2020年2月,科学技术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破除“唯论文”若干措施》)[10],鼓励培育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提出实行代表作制,将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上,吸收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2019年,朱邦芬[11]在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提到,中国一流科技期刊要把发表国内科技工作者最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作为光荣使命。本文从学术评价机制、编委专家、期刊运营模式、期刊论文奖励和编辑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引导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内高质量期刊发表优秀论文的策略。

1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

学术评价是衡量学者能力、科研成果价值、学术机构学术水平的主要尺度[12]。学术评价机制对于论文质量的认定一般与期刊类别和影响因子挂钩[13]。国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把是否发表SCI或SSCI国际论文作为考核研究生的标准,并直接与奖学金和学位挂钩。不少高校科研单位对应聘人员和职称评定也有论文要求,对发表在SCI、EI期刊的论文具有更高的隐形权重,这导致有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更倾向于将优秀到国际影响力更高的国外期刊上,优秀科技论文不断外流,严重影响了国内科技期刊水平的提升。因此,只有打破“指标量化”“以刊评文”“唯SCI论文”等学术评价机制,才能使我国具有原创性和价值的优秀论文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14]。学术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15]。当前学术评价机制带来各行业科技期刊结构不合理、期刊发展水平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在优秀论文增长性外流的背景下,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起公平、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引导我国科技工作者把优秀在国内高质量期刊上,鼓励科研成果在国内首发。学术评价机构需要完善和建立单篇论文的评价体系,由“期刊评价”向“论文评价”转变,突出论文本身的价值和影响。2020年,中国知网评价中心联合文献计量、数理统计等领域专家经过对我国科技论文被引频次分布的研究,设计了被引频次标准化方法———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PaperCitationStandardizedIndex,PCSI)[16]。PCSI使得每篇论文有1个标准化的指标,以对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强度进行直接比较,合理地表现论文的实际影响力。国内可以借鉴PCSI构建学术评价体系,改变“以刊论文”的做法,注重对论文自身的评价。科技工作者在申请学位、职称、基金资助、奖励和其他学术荣誉时,建议各高校、科研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引导,在进行学术评价时给予国内高质量期刊论文同等待遇,做到将国内高质量期刊与SCI、EI检索期刊一视同仁,形成论文自身水平与期刊水平结合的综合学术评价体系,吸引我国科技工作者把优秀到国内高质量期刊。

2调动编委专家工作积极性

期刊编委会是保障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组织,编委一般都在相应的学术领域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有的编委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有能力指导期刊编辑部对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行把关[17]。在鼓励将在国内期刊的背景下,应调动编委专家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编委作用,承担起国内期刊发展的职责。本文从期刊编委团队和青年专家团队2个角度提出引导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的策略。

2.1编委团队带头在国内期刊。期刊编委团队应认识到发展我国高质量期刊对遏制国家科技信息外泄、减少我国科技核心技术外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等的重要性。期刊编委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行把关,成为编委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热衷于期刊工作,带头撰写稿件和积极承担审稿任务[18]。身为科技工作者的编委意识到了优秀论文外流问题,应该用实际行动倡导“把在祖国大地上”,国内期刊编委应带头将优秀科技在国内高质量期刊上,将自己所在科研团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全部或部分发表在自己作为编委的科技期刊上。呼吁国外编委,尤其是华侨编委给国内科技期刊投稿,用自身的学术声誉和优秀论文成果来提升国内高质量期刊的国际知名度。有些华侨编委已经习惯用外语写作,对于国内主办的非中文期刊或双语期刊,华侨编委可用外语,也鼓励用中文。对于母语非中文的国外编委的稿件,可翻译成中文在国内期刊发表,让更多的国内读者了解世界科技前沿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科技期刊。

2.2成立青年专家团队在国内期刊。青年专家学者可助力推动国内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期刊可考虑成立青年编委会,将优秀的青年专家学者聚拢起来,形成青年专家团队,建立青年专家为期刊服务的机制,对期刊编委团队进行补充[19]。通过期刊搭建青年学术交流的平台,给青年专家展示个人科研能力的机会,引导青年专家将优秀科技论文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同时,期刊可以考虑策划青年人才科技成果专题或专栏,鼓励青年专家参与国内期刊审稿工作。对具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可以邀请他们在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寻求多种方式宣传推荐青年专家学者的重要科研成果[20]。

3拓展期刊运营模式国内期刊

通过拓展运营模式提升期刊影响力,吸引我国科技工作者把代表本学科和行业发展水平的优秀在国内期刊上。本文从开通“论文回归”绿色通道和新媒体融合推广2个角度阐述引导策略。

3.1开通“论文回归”绿色通道。一些国内科技工作者原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投到国际期刊之后,经常因语言和写作等非科学因素而被退稿或拖延发表,甚至失去原创知识产权。由于国际学术界的共识是获得论文的首发权并保证拥有研究工作的原创性成果,而不在于在哪个刊物上。因此,对于投到国际著名期刊的仅因语言和写作原因而被退稿的论文,如果其学术水平较高、创新性较强,国内期刊可考虑开通“论文回归”绿色通道,尽快安排具有一定原创性的优秀科技论文快速发表。这样既可保护我国科技成果原创性和首发知识产权,又将优秀在了国内期刊上,遏制优秀论文外流。

3.2新媒体融合推广。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在信息呈现方式上更加多样,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可承载信息量大,承载内容丰富,传播互动性强,不受时间、空间影响[21]。以311种科技期刊为样本的调查结果表明,76.85%的期刊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22]。为吸引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内高质量期刊发表优秀论文,国内期刊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复合呈现方式,在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对优秀论文成果进行多渠道融合推广。这样既传播了科技成果,又突出了作者们的贡献,也宣传了期刊工作,实现“一举三得”的效果。期刊形成“官方平台”“群体”“个人”3个维度的策略方案提升论文传播力,吸引国内科技工作者投稿。在“官方平台”维度上,期刊编辑部邀请作者录制科技成果视频,主要介绍论文研究背景、方法和结论等,在期刊官方新媒体上进行。期刊除了作者稿件之外,应关注国内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动态,在得到作者授权的基础上,可在新媒体上积极宣传与作者相关的科研成果。为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可在Twitter(推特)、Facebook(脸书)等国外新媒体平台上国内科技工作者的优秀论文。在“群体”维度上,编辑部可利用QQ或微信等社交平台组建作者群、专家群和同行交流群,广泛宣传自己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成果和专家科研动态。在“个人”维度上,期刊编辑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转发分享期刊官方新媒体的内容,形成“三维一体”的新媒体融合推广模式。《智慧农业(中英文)》作为2018年创刊的新刊,在建设期刊的同时,同步运营本刊各种官方新媒体,从创刊号第1篇文章开始进行多渠道融合推广,包括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新浪微博和官方网站。在期刊官方网站上文章开放获取(OpenAccess),在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号上文章摘要,在新浪微博上逐条文章精练观点,在本刊全部新媒体上与作者有关的科研动态。

4构建期刊论文奖励机制

《破除“唯论文”若干措施》规范了财政科研经费对的支持行为,不允许使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奖励[10]。为了激励我国科技工作者将优秀在国内高质量期刊上,可考虑划拨期刊发展经费,用于期刊对优秀作者进行奖励,鼓励在国内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据了解,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学协会定期组织优秀论文评选[13]。一些国内期刊编辑部也会组织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比如,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的《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简称《Light》)在2020年7月评选出了2019年度优秀审稿专家、优秀论文、高被引论文和热门下载论文[23]。《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20年12月评选出了2018—2019年优秀课题组、优秀论文及2020年优秀专题论文[24]。为激励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内高质量期刊上,各高校、科研院所应重视各学协会、期刊的论文奖项,将期刊论文奖项作为重大荣誉列入科研管理考核体系中,形成“学协会机构—期刊—高校科研院所”一体化的期刊论文奖励机制,增强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内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动力。

5编辑挖掘与引导作者投稿

期刊编辑责任之一是组约到优秀稿件并使其及时发表,这是期刊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25]。高质量的稿源是期刊质量的保障,国内期刊编辑挖掘到高质量文章在自己刊物上发表是提高国内期刊质量的基础。为了吸引国内科技工作者的优秀论文,国内期刊编辑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之外,还要具有精准的判断力和前瞻能力,及时发现和跟踪科学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有能力挖掘出高质量的科技热点稿件。编辑要提升与作者沟通的能力,以国内科技工作者为中心,满足国内作者发文需求,尽力缩短论文出版周期,提升期刊的媒体传播能力和综合学术实力,努力引导国内科技工作者将优秀论文成果投给国内高质量期刊。编辑要做好科技论文创新性选题策划、组稿和审稿工作;联络、协调和配合自己刊物编委进行期刊发展工作,调动编委工作积极性。在鼓励“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新形势下,国内期刊编辑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营造良好的国内学术环境,不断推进国内期刊水平向国际化发展。

今日科技论文范文3

1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络出版平台的快速反馈

1.1快速响应,免费开放相关优质学术期刊,为肺炎防控提供学术支撑

为确保中国医护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遴选了包括《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在内的刊登肺炎防治相关内容的期刊,自2020年1月31日起,先后开放41种期刊全部文献供读者免费阅读、下载,为肺炎防控提供学术支撑,开放期刊最早可追溯至1915年,预计开放全文阅读的文献总数超过30万篇。读者可以通过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华医学全文数据库、各期刊的官方网站以及中华医学期刊APP访问下载。表1说明了本次疫情期间开放的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与此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发起《关于在中国知网开展“病毒感染的肺炎”学术论文OA出版的倡议》,号召国内期刊以最快的速度将科研成果用于战胜疫情,向全国、全球广泛传播[1]。

1.2高效应对,开通肺炎相关稿件的绿色服务通道

2020年2月1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了《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征集“病毒肺炎”论文的通知》,号召系列杂志通过各种媒体(杂志、网站、微信、微博等)广泛开展肺炎专题论文征集活动。肺炎专题论文全部开通“快速审稿”通道,并免收所有稿件处理费用。全系列期刊启动稿件快速处理程序完成同行评议,杂志社总编室及社领导对各期刊上报文章在24小时内完成审核,新媒体部在收到稿件24小时内完成文章的在线。

1.3高效联动,开展入选稿件的优先出版

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数字系统已经历了5年多的发展,完成了3次重大版本的迭代[2],充分体现了其在数字出版和内容传播中的中枢地位。在2020年1月30日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数字出版部门已开始对平台的优先出版服务进行部署和调试,逐渐为100多家期刊官网开通了优先出版的模块,并协调多部门和下游企业组成联动服务保障团队,7×24小时确保响应。总编室对接各期刊编辑部,数字出版部对接总编室,一旦稿件通过总编室和社领导终审,即刻通过邮件和微信双通道快速反馈给相应编辑部负责人或供稿编辑,再通过微信的一对一方式接受编辑部的修后发排稿,进入稿件文档规范审查、数据加工流程,待稿件加工回后,经由系统完成快速格式审查完成预,之后进入知识标引系统完成价格设置,最后审核后对外。疫情前期,为追求稿件的时效性,基本做到了发稿后12小时内上线,最快的文章1小时内上线。前期的统计数据显示,收稿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仅为6.22天,可见协同作业机制的高效运作水平。所有论文在数据加工中,我们同时制备了DOI注册和PubMed注册的XML文档,在平台的同时,向中文DOI总部进行注册,并将数据上传至PubMed数据管理后台。此部分笔者获得经验是——将DOI注册权和PubMed的上传权控制在出版社自己手中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我们还借助于以往的由数据库运营方注册DOI,会有相当长时间的滞后,且不能指向到我们的平台,会延误向全球推广科研成果的“战机”。

1.4快速迭代,实现平台的升级改造

疫情初期,为高效地向一线医护工作者“输送弹药”,我们于2020年1月31日在中华医学期刊网开设了“病毒肺炎防控和诊治”专栏,将平台优先出版的文献收录到专栏中,并按照文献的类型进行归类,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专栏的初衷是确保及时汇聚与肺炎相关的研究和诊治经验,为疫情防控和临床诊治发挥指导和参考作用。为适应移动端的阅读需求,同时研发了专栏的手机端页面。该专栏上线后,很快受到上级部门及相关媒体的高度关注。2月15日,为贯彻落实关于坚决打赢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华医学会开设专题学术交流平台[4],并指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进一步完善、运行中华医学期刊网(图2)供科技人员成果、发表观点、参与讨论、开展述评。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肺炎科研应急攻关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研究论文、实验数据、临床病例、重要进展等,通过这一专业性平台共享、交流探讨。2月22日,中国科协参与成为平台建设的共建机构。自此,“病毒肺炎防控和诊治”专栏重装上阵,升级为“病毒肺炎科研成果交流平台”。随着平台的使命日益加强,平台的文献也越来越丰富,读者阅读体验也越加复杂,之前专栏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最新的需求,由中华医学会领导亲自指导,开始新平台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从确定原型、美工设计、前后端研发、系统部署、测试到所有数据的迁移,经过10天的紧张工作,新平台于3月5日完成所有升级优化工作,于3月7日正式上线(图3、4)[4]。新平台同样兼顾电脑端和手机端,升级改造的平台有以下几个特点:

1.4.1组建学术委员会,保障平台文献学术质量

为确保平台收录文献的学术质量,中华医学会组建了交流平台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院士领衔,同时汇聚了相关学科的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主编及编委会成员,以及中华护理学会等相关专家。为进一步加强读者与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杂志社还以党员为骨干,组成平台专栏编辑组,及时与专家联系,对专栏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解读,回答读者的关切,为平台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

1.4.2科学分类,实现文献快速定位和检索

鉴于肺炎相关学术成果的爆发式增长,为改善平台查阅体验,进一步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文献,升级版平台依据疾病流程、学科方向、文献类型3个维度对文献进行了科学分类,同时辅助有重要性排序、出版日期排序和点击量排序。此外,平台改进了查询功能,可满足用户通过文题、作者和期刊名称搜索平台内的相关文献。通过上述调整,丰富了用户的文献查询服务,得到了读者和编辑部的一致好评。

1.4.3图形化方式播报平台数据,让读者快速了解平台动态

平台新增的“今日概览”栏目以数据和报表形式每日播报平台文献的整体情况和变化情况,包括平台收录期刊和文献的总数,平台所有文献的阅读总量,以及每日新增的论文数和阅读数。图形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比较直观的汇总信息体现。此外,栏目编辑每天从最新发表的文献中挑选最具份量和潜在影响力的文章推荐至“今日推荐”,以吸引读者第一时间关注和阅读。

1.5不辱使命,勇担部级学术交流平台重任

为了尽快集中展示更多的肺炎科研成果、诊治防控经验,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治一线,2月25日中华医学会、中国期刊协会联合向全国生物医药卫生期刊发出倡议,欢迎相关期刊出版单位将拟发表的肺炎相关论文通过“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进行网上集中优先。疫情防控期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提供平台服务并承担稿件处理相关费用。自此,平台优先出版内容不仅限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旗下的期刊,还发表国内其他期刊的论文,截至3月16日,共有15种期刊向平台投稿,中华医学期刊网充分发挥了部级学术交流平台作用,聚集了国内一批优质的科研成果。

2平台收录文献和期刊统计

2.1平台收录文献和文献统计

1月25日,《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收到了第一篇由中国科学家联合完成的病毒病原发现和鉴定论文。经多方协调、共同配合,1月27日该文新闻稿上线,1月29日全文实现在线优先出版,该刊成为国内针对肺炎研究的首发期刊。自此中华医学期刊网旗下期刊陆续在线发表更多肺炎相关的文献,截至2020年3月15日24时,平台共收录文献总量为713篇,其中19篇来自国内外的卫生机构,比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的重大指导类文献;48篇来源自国外的学术期刊;646篇自中华医学期刊网的数字出版平台。图5显示了自1月29日后平台发表文献、收录期刊、被PUBMED收录论文数量的变化情况。

2.2平台在线出版期刊统计

截至2020年3月15日24时点,累计97种杂志利用中华医学期刊网的在线出版平台实现网络优先。其中82种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15种为国内的其他期刊,这些文献也通过中华医学期刊网的数字出版平台进行了优先发表,数字出版流程与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无异。如图6所示,从发文量统计,最多的期刊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5篇)、《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7篇)、《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5篇)、《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3篇)、《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2篇)、《中华放射学杂志》(20篇),其他期刊分布见图6。专栏创建伊始,优先出版文献均以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为主,2月23日,平台第一次接收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以外的期刊《协和医学期刊》并上线成功。2月25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联合中国期刊协会向全社会倡议后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兄弟期刊的来稿,截至3月16日,已有63篇文献论文通过该平台优先出版,占到发文总量的9.7%。表3显示了国内其他生物医药卫生期刊的发文情况。

2.3平台在线出版文献的阅读量统计

自专栏上线后,每天我们对文献的阅读量进行记录(图7),由于无法获取通过外链形式收录的文献数据,系统仅记录了平台优先发表文献的阅读量。截至2020年3月15日24时,中华医学期刊网平台在线文献的总阅读量超过215.9万次。从阅读量的走势来看,一开始平台的声音比较微弱,访问量不大,但随着平台的宣传的扩大和优质论文的不断涌现,平台的阅读量出现了快速增长,在2月10日左右随着几本期刊同时了重要的专家述评和指南,单日的阅读量超过了16万,之后平台的流量一直处于高位,篇均阅读量超过了5000次。进入到3月中旬,疫情逐渐好转,关注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篇均阅读量下降至3200次。总体来说,相比中华医学期刊网之前的文献访问量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从中华医学网数字出版平台的第三方统计工具来观察,也可以验证数字出版平台整体的阅读量增长趋势与我们监控的趋势基本一致(图8)。

2.4发表文献作者和文献类型统计

截至3月15日24时,平台已经发表的文献中,作者均来自疫区(湖北省)的共计109篇,占总发文的16.9%,均来自非疫区的稿件共432篇(66.9%),合作稿件共105篇(16.3%)。从文献的类型来看,发表最多的是述评/专论类文献(200篇,31.0%),在疫情的防控和诊治过程中将一线医生,尤其是专家的声音和经验快速传播出去是最为紧迫的要务。其次是论著(164篇,25.4%)。第三为指南共识类文献(137篇,21.2%),这是在疫情的防控过程中的总结出来的集体经验,非常有利于指导他们开展肺炎的防控、诊疗、预后、心理辅导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这些文献都是一线战士最核心的“武器”。其他为综述(86篇,13.3%)、病例报告(50篇,7.7%)、资讯(9篇,1.4%)。

3全面学术运营,让优质学术成果服务中国与全世界

基于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运营一直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近些年不断重视的议题,我们不断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疫情期间,中华医学杂志社有效地利用多种学术推广技术/工具让内容广为传播,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仅探讨笔者认为中国科技期刊普遍薄弱或容易忽略的运营手段。

3.1主动掌控在线出版文献的DOI注册流程

中文科技期刊的DOI注册非常依赖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二家数据库运营公司,导致很多期刊编辑部对于DOI的注册流程及其后续的应用知之甚少,最终忽略了DOI对期刊内容快速高效传播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纸刊出版后的在线出版大部分由上述公司完成,并由他们进行DOI注册,这可能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数据的在线发表速度变慢,期刊的在线需要经过纸刊寄送、数据加工、数据标引,其上线明显滞后于纸刊的出版时间;二是DOI的生效时间滞后,虽然在纸刊出版前已经赋予了文献的DOI,但如果数据库运营商不将数据加工完成上线是没有办法提前注册DOI的,这就好比论文的“身份证号”虽早已确定,但“身份证”迟迟没有,论文“身份”自然也无法确认。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2019年底主动收回了DOI数据注册的权利,改由数字出版部门上传,虽然为之需支付长期的费用,但在本次疫情中,我们发现该权利的重要性,在数据上线的同时即刻完成中文DOI注册,这个决策的转换为后续的期刊论文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广打下了非常重要的物理基础。

3.2完成向国际生物医学题录数据库PubMed的数据上传

为向全世界推送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在优先发表的同时,我们也同时将数据上传至PubMed,后者提供了经由DOI规则的链出机制(LinkOut)直接跳转访问中华医学期刊网的全文页。由于我们第一时间进行DOI注册,使得该机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全球读者可以通过DOI跳转至中华医学期刊网的全文页。从PubMed提供的访问月报来看,2月份的总访问量比平时增长了2倍,倘若DOI的注册稍有延误,那读者在PubMed只能看到题录信息,优先出版的文献就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为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论文的曝光度,我们要求所有的文献尽可能在优先出版前配备英文文题、作者和摘要。

3.3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冠状病毒病出版物数据库的组成部分

随着武汉市方舱医院的全部休舱,中国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逐步走向全面胜利。在肺炎全球暴发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正得到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中国经验”开始进入全球学习时。3月3日至4日,钟南山院士受邀通过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分享了中国抗击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3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分享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上,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中国此次应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在科学出版领域,中国期刊发表的相关学术内容正逐步被全球各大数据库收录,不断为全球科研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及公众提供及时、全面、系统的科学知识。世界卫生组织(WHO)特别建立了冠状病毒病出版物数据库(DatabaseofPublicationsonCoronavirusDisease)[5],每天通过书目数据库搜索、相关期刊目录检索等方式从全球收集更新有关肺炎的最新科学发现和知识。截至3月16日,已有20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超过150篇文章被该数据库收录,充分发挥了中国科研成果在全球的价值。此外,我们也获悉,近期一些国际学术机构在制订本地区的诊疗方案时,也将中国的原创性研究和指南类文献作为他们的参考文献之一。

3.4启动应急共享机制,为国内行业性网站、新闻媒体提供内容和数据支持

为加快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除通过自营的100多个网站、中华医学期刊APP和官方微信矩阵(40多个微信公众号)不断和推送最新论文和平台相关讯息外,也将部分内容授权给医学媒体使用,比如丁香园、医脉通、医师报等。中国知网在肺炎专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平台(OA)的显要位置展示了本平台,引导用户阅读更多的文献[6]。此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向疫情相关的内容聚合平台定期提供一手数据,比如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肺炎(COVID-19)知识与数据信息系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易阅通”平台提供每日新增的题录信息。鉴于公众需要及时获悉肺炎相关专业科普知识,包括疾病的防控知识、流行病学数据、诊治技术进展等,一些重磅论文在上线后立即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包括新华社、科学网、凤凰网、健康报等,有效地促进了这些科学信息在公众间的传播,为科学防治提供了及时的科普支持。

4科技期刊在突发公共事件下数字出版的思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得到控制,国内肺炎相关研究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平台阶段性地完成了其使命,在经历这一个半月的“战斗”后,笔者将一些在实践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与同仁共享。

4.1强化科技期刊的文化自觉,勇担社会责任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在任何时刻都要以社会效益优先,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科技期刊更应发挥其公开信息、传播科学、交流技术、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为一线的抗疫战士提供最需要的学术交流服务。不论处于哪个行业,不管传播平台是否完备,我们理应向一线的同志一样,与疫情展开搏斗,只不过我们手中拿的不是医疗设备,而是我们的笔和电脑。

4.2抓住机遇、身体力行探索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早日打造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认可,中国的成功经验成为国际社会学习的模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集中精力办大事。随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9年四部委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各项措施正在逐步落实中,中国科技期刊理应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疫情期间,恰逢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通知》中强调了中国科技期刊的重要地位,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这些政策的落实给予了中国科技期刊人极大的动力。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科技期刊人应责无旁贷,发挥主观能力性,确立长期和短期发展目标,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在数字出版平台,需要群策群力,发挥中国社会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优势,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不喊口号、不要空谈、撸起袖子闯出去,把先进的出版理念与中国的期刊实践融合起来,早日建成几家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出版集团,打造一批具备国际话语权的英文期刊。

4.3大胆改革,标准先行,让期刊数字出版符合真实世界的发展规律

欣喜和畏惧是业界对于数字出版的两大主流情感,由于数字出版为传统出版带来了很多红利,使得科技期刊出版人热情拥抱之;但由于其技术壁垒和商业模式的困顿又让很多科技期刊人限于被动。很多情形下,编辑部不能抵达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的核心区域,在从事数字出版工作时就陷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现状。我们需要直面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勇于做出改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做好优先出版,通过杂志社学术和专家委员会的集体讨论,修订了2项编排规范:其一是DOI的命名机制,确定在3月15日之后出版文献全部实施新的DOI编排方案,调整后的DOI不再使用发表年、发表期、文章在该期中的次序来组织,而取代以采编系统的稿号作为主要命名的方式,这样发排前就确定DOI,使得优先出版与正式出版的DOI同号,避免了后续潜在的同文被引频次的累计问题。其二是制定了优先出版的引用格式规范,由于国内对于中文优先出版文献的著录规范不适用真实使用场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

今日科技论文范文4

数字出版的概念诞生于传统的纸质出版内容和新型的媒体介质基础之上,伴随多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互联网时代的繁荣、通讯业的发展,数字出版这种新兴的出版形式应运而生。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手段为沟通渠道,将出版内容数字化,将出版过程网络化,它的出现给原有的出版产业链带来了革新。在其背景下,“数字化生存”这个新概念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方面,人类社会真正进入数字化时代,无论老小都生存在这种被手机、电脑以及各种数码产品包围的数字化环境中;另一方面,数字化的技术革新对很多产业带来了挑战。在传统媒体环境中,相当数量的报纸、杂志已经成为最先倒下的沙滩前浪,而可能就在十年前,这些单位如日中天,完全无法想象今日的局面,它们没有在数字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科技期刊,这个与杂志属性一线之隔的战友要如何在这场数字化战役中求得生存?经过分析与调研,我们发现新时代的科技期刊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1.1新时代科技期刊生产复合型的出版产品

从出版物形态方面来说,新型科技期刊的最终产品,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传统论文,还有增强型论文、全过程论文、数据论文、双语论文等,这些论文的共性是在传统论文的基础上,提供给读者有关论文的更多信息,比如过程数据、论文写作思路PPT、实验过程视频等,这些与传统论文一并注册、登记、、分享,但增加部分可以不印刷出版,通过数字平台能够自由获取,与传统论文一同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复合数字作品。

1.2新时代科技期刊采用复合型的经营模式

数字出版时代背景下的科技期刊越来越多地采用复合型的经营运作方式,以《金属加工》期刊社为例,其打破传统的纸刊发行模式,以四刊带两网的形式,将现有资源、内容、服务进行创新,同时,期刊社开发APP并悉心经营微信公众号,从产品经营走向品牌经营,由为用户提供单一的内容服务到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解决方案转变。目前公众号粉丝已达46万,在业界成为龙头标杆。这样说来,数字出版时代背景下的科技期刊已然带有复合属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渴求数字化、复合型的编辑出版人才。但是面对这种形势,出版行业的编辑队伍却呈现一种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出版行业不缺乏专业学科编辑力量,甚至随着高校教师岗位的要求的限制,许多科技期刊都招到了博士学历的专业人员,同时编辑部里老编辑们长于案头,经验丰富,逐步形成梯队;另一方面,集多项才能于一身,特别是能够灵活使用新型数字化技术手段的、且工作经验丰富的编辑出版人才却又十分紧缺。

2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基本素养

2.1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相统一

复合型编辑善于学习,并且能够紧跟时代,及时追踪当下学术研究动态。复合型编辑需要能够不断适应新情况,具有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深度学习的特性,具有准确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的能力。

2.2传承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结合

复合型编辑能够悉心地从有经验的资深编辑处学习传统编校知识、专业知识,但是面对新的时代形势,他们又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拉近与作者、专家的距离。只有这样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建立新的知识架构,拓展能力、提升水平,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复合型编辑。

2.3专业知识与博学知识相整合

复合型编辑通常能够做到既术业有专攻,又知识广博。若仅有专业知识的编辑,只能编校本专业方向的文章,不能跨学科编稿,亦或是,万金油一般的广博,则无法编出影响深远的精品论文。复合型编辑既要有自己学科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能够利用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需求进行更多选题的挖掘。他们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元、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知识体系比较完整,他们的工作方式往往能做到与时俱进。

3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及能力提升策略

面对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期刊编辑向复合型的人才转变是必然趋势。除了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对排版、印刷、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了如指掌,这其中有些需要学习新的数字技术、有的需要树立起新的意识,只有技能、意识两手抓才能够使编辑工作的环节紧密衔接,流转顺畅。

3.1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技能培养

1)提升编辑编稿、组稿的核心技能

论文稿件的质量与价值取决于作者,但是期刊成刊的质量与价值则取决于编辑。编辑的编辑能力来源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深厚的编辑业务和人文知识。编辑应该要不断深化专业知识、编辑理论,提升编辑技能,切实地用编辑职业操守维护住每一篇稿件的品质。同时,对一般的科技期刊而言,虽然不存在“无米下锅”的问题,但是期刊为了发展,往往会不断追求更优秀的稿件,以保证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同时许多期刊会出现收到的稿件专业比例失衡的问题,所以为了使每期期刊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时下的研究热点,除了分专辑、专栏来化解这种问题以外,还会要求编辑们进行深度组稿工作。高质量的作者群是保证科技期刊办刊质量的必要条件,高品质的稿件对科技期刊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所以复合型编辑提高组稿的核心能力是必然要求,除了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以外,要更多地关注高水平专家的研究方向,在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把握好机会向其约稿。与年轻作者交流时,更注意挖掘潜力作者,给予他们论文写作和投稿方面的指导与建议,潜移默化地培养年轻作者群,在合适的时候向其进行约稿。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还要积极地利用好网络学术圈,加入到专业领域的微信群中获取最新资讯,组织作者QQ群,通过数字手段加强与作者间的联系。

2)提升计算机网络认知及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化、高效率的设备与应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编辑日常工作中来。借助技术手段进行审稿、排版、付印、发行,传统办刊流程与模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从一方面来说,复合型编辑人才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特别是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技术又如此发达,本身就为编辑们获取国内外优势资源提供了便利。这就要求复合型编辑人才能够及时跟踪国内外最新的出版动态及出版成果,积极学习优秀的出版方式与工作方式。站在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的视角下不断精进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复合型编辑人才要积极地参与到期刊出版全流程中去,传统时代文字编辑、策划编辑、校对员、录排员与发行员各司其职,但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期刊出版要求编辑能够熟悉每一个环节,在必要的时刻能够直接上手。目前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推出的方正学术出版云服务平台,就从技术角度使原先有操作壁垒的排版工作变成了编辑也可以上手的事情,编辑们可以自主安排编校稿件、排版稿件的时间,工作的自主性与工作效率能够显著提升。

3)提升驾驭市场经营、营销的技能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所有的市场资源与资本运作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科技期刊即使不像出版社那样完全走向市场化运作,其运作模式也不可能完全规避市场规则。传统期刊编辑文字编校能力较强,但选题策划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公关交际能力都较弱,致使市场经济的大海稍有波动时,期刊出版经营就容易受到牵连,而编辑们的应对也都显得相当消极与被动。所以复合型编辑人才应当积极地学习一些市场经营、风险应对的知识。伴随期刊出版形式从单一纸刊出版向数字出版物转变,编辑们要更快地了解数字出版市场的状况。同时市场经营离不开营销,编辑作为期刊生产中的关键人物,要把期刊当做自己生产的产品,去积极地营销、推广它,由被动办刊向主动办刊、主动推广转变。

3.2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意识提升

1)提升精品意识

精品意识的具体体现是提供给读者们兼具创新性、科学性、思想性的高品质文章。这既是编辑出版工作者对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读者高度负责的责任心的体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复合型出版编辑需要做到以精品的标准进行稿件的筛选,以精品的标准进行专题、专辑的策划,以精品的标准组织作者、专家评审,以精品的标准进行编校工作,以精品的目标进行期刊的宣传。

2)提升品牌意识

品牌是科技期刊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强弱的标志之一,品牌是一种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可的结果。科技期刊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自有品牌,能够吸引到更多优势作者、专家,占据优质稿源,从源头上建立起良性循环。而复合型出版编辑具有的品牌意识是期刊赢得读者信赖、获得社会影响力,延续出版活力的关键。只有提升期刊品牌才能提升期刊的核心影响力与竞争力。

3)提升主体意识

编辑的主体意识来源于编辑对自身主体价值、主体判断、主体能力的一种把控,是编辑提升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的前提。作为复合型的期刊编辑除了不断提升对自我能力、自我价值的把控之外,还应该积极提高主观能动性,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扩大稿件被监督的范围。

4)提升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能够通过创新性的思维对编辑工作提出新想法、新创意。在办刊理念与思想方面,要有数字视角;在期刊选题组稿方面,从文章的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表达,都要在严谨的前提下追求变化;在期刊风格和学术思想方面,要有独特性;在管理模式与体制方面,要不断改革创新。

3.3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环境提升

除了以上编辑们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外,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还应为编辑们搭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1)加强科技期刊数字化理论宣传,建立和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科技期刊出版机构要把培养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作为单位发展的长远任务,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健全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除了日常编辑们能接触到的编辑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当加强数字化理论知识的学习。鼓励编辑们自主深造、积极提供学术研讨机会、组织相关理论的培训班或讲座,让编辑们通过对新方法、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2)制定人才培养量化目标,建立复合型编辑人才管理长效机制

今日科技论文范文5

一、选题策划、组稿和内容分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选题策划环节:学术动态的海量化

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学科内部各个领域的高精尖趋势,都使得前沿的学术信息更加分散、无序,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中,时不时还会受到肤浅或虚假、不实学术成果的干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互联网时代学术动态也已经日益海量化。然而,选题策划却要求编辑能够把握学科发展走势、热点领域、交叉和新兴领域以及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难点问题。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巨量信息,编辑必须通过查询、搜索、积累原始选题,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视角。在海量化的知识信息中进行查询、搜索,积累选题,依靠人力作用非常有限。通过互联网或人工智能技术,积累得越多,挖掘得越深,就越有利于提取出正确的信息,找到合理的选题角度。

(二)组稿和内容分发环节:媒体环境的全媒化、智能化

媒体环境是各种媒介所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首先,“互联网+人工智能”支配的媒体环境在从两个相反的方向构建受众:一是不断地细化受众,使特定的受众群体变小;同时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媒介又为聚合大规模的受众群体提供了可能。比如,今日头条就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它根据用户需求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其次,“互联网+智能技术”为科技文化产品的传播载体和内容形式提供了各种新的可能。例如,期刊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微博进行信息传播,推送摘要,突出“快”;也可找准出击点,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示论文,吸引读者,突出“巧”。同时,在后续的不同时间节点,跟踪传播动向,不断深化和拓展同一主题,以巩固期刊栏目的传播效果。在这种情形下,组稿和内容的分发变得不再是一个主动搜索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关系匹配、兴趣耦合,应运而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稿和分发的内容要十分贴近受众,才能将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三)组稿和内容分发环节:新媒体及其互动生态化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与接收的方式[2]。“融合”是新媒体技术最大的特征。网络、数字化与信息内容本身的融合和叠加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和繁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媒体”已经进入生态时代,开始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型。在生态互联网时代,期刊和传播平台的知识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是开放的,作者或读者可以通过整个传播圈的任何一个节点参与科技成果的共享。因此,通过依附于互联网的社群,科技文化产品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开始分离。比如,有些精读外刊使用付费阅读、学习社群、分享打卡的运作模式来进行运营。同时,通过社群互动,作者、读者和出版者的角色也出现了多元化和互换的可能。读者可向传播者推送新的选题;传播者也可以借助积累的选题资料,参与作者的选题,并就新的选题组稿、约稿。

二、多源数据融合的选题策略

科技领域如同整个社会一样,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不仅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而且实时性强、数据所蕴藏的价值大。它的特点是无法通过人脑在一定时间内撷取、处理,并整理成帮助决策的资讯。选题策划的实质是编辑立足本刊、本栏目的定位,依据现有的学术资讯,按照学科发展和读者需要实施的决策经营活动。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的特点,笔者所在编辑部采用学术情报检索、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方法,建立了多源数据融合的选题策略。多源数据融合的选题策略由三个步骤组成:多源数据准备(学术情报检索)、数据挖掘、结果的表达和解释。

(一)多源数据准备

1.编委会的推荐

以编委会定期会议提供的关键词作为依据,在数据库中查询专业领域信息,对新兴交叉学科可适当扩大匹配范围,将情报检索结果列入备选。以分子筛研究领域为例,编委会提供了“Molecular”“Zeolite”“Zeolum”三个词作为主题检索的关键词。

2.学术会议论文及其参考文献

选取行业内最高级别或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以论文和参考文献的关键词为依据,将情报检索结果列入备选。国际分子筛协会的国际分子筛会议、无机材料的国际会议(ACIN)被作为分子筛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入选。

3.学科研究热点

在AMiner数据库中,按照学科字段进行专业领域的论文筛选,并按照论文引用次数等指标排序高被引作者。然后,在荷兰ElsevierScopus数据库中提取相关作者的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采取上述办法选取学科研究热点,将情报检索结果列入备选。以“MolecularScreen”或“Molecular”作为学科字段,发现分子筛研究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4位作者。

(二)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指通过统计分析、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等方法发现多源数据准备中的关键词隐藏的规律。本文的数据挖掘依靠学科领域的活跃度、学科领域的影响力、肤浅学术排查等3个初选策略,对选题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

1.学科领域的活跃度

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经多源数据准备得到的分子筛研究领域关键词的突发强度和突发历史。具有高突发强度的关键词代表着某个时间段内,这些学科领域的研究兴趣在急剧增加。由此,“nanosheet”“reduction”“adsorbent”“metalorganicframework”可被视为较活跃的学科领域。突发历史较近的关键词则被视为新兴学科领域。

2.学科领域的影响力

引用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系数(CategoryNormalizedCitationImpact,简称CNCI)的指标设计,衡量较活跃的学科领域和新兴学科领域的影响力。CNCI由被引次数除以同文献类型、同出版年、同学科领域的期望被引次数获得。通过引文影响系数指标,对突发强度较高的学科领域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影响力较高的文献,首先值得注意的是,ThommesM等主要是对分子筛吸附气体的纳米孔结构研究。另外的则是研究沸石分子筛的催化性,并涉及有烃化和金属有机骨架,与两个高强度突发的关键词“metalorganicframework”和“adsorbent”对应。

3.肤浅学术排查

针对突发历史较近的关键词的来源文献,作肤浅学术排查。主要排查来源文献是否基本上无法重复,来源文献是否是通过拆分或稍作修改同时向多个刊物投稿的无质量的重复发表,来源文献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与其他学者是否有相对紧密的学术关系,以排除无法高质量重复的肤浅或虚假、不实学术成果的干扰。与近期有高强度突发的两个关键词“metalorganicframework”和“adsorbent”对应,经过肤浅学术排查后发现7篇相关论文的内容为分子筛的催化应用,5篇论文的内容为分子筛的合成机理,3篇论文涉及沸石纳米片。

(三)结果的表述和解释

最后,依靠专家或编委对结果进行复选,完成结果的表达和解释。依靠多源数据融合的选题策略,我们认为近期选题策划的领域应为:沸石纳米片的催化机理及其应用。毫无疑问,多源数据融合的选题策略有助于编辑在巨量资料中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避免选题环节对编辑个人经验的高度依赖,提高了遴选的效率。

三、基于媒介融合的组稿和内容分发

(一)科技期刊媒介融合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的组稿和内容分发都开始走向媒介融合,以通过全媒体运作,扩大期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受众的参与和互动。但是,现阶段的媒介融合也存在一些问题:(1)过于迎合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对感性体验关注较多,对受众群体的参与度、所分发内容的知识含金量等因素考虑不多;(2)在媒介融合的形式上选用“刊—网”“刊—网—公众号”的简单模式,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组稿信息的推送和内容分发只是在不同媒介上的复制,其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策和措施

2016年2月11日,美国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科技导报》马上决定策划出版“引力波”专题。专题包括4篇专题论文,以及通过微信公众号、其他新闻媒介发表的卷首语、科技风云、科技事件、科学人物等8篇相关文章,以及6篇由学科编辑对该领域专家以访谈的形式进行采写的评论性文章,总计共18篇原创文章[3]。文章体裁丰富、分发载体形式多样,不仅对专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而且满足了不同背景读者的工作和文化生活的双重需求。针对“引力波”这一热点,通过深入挖掘它的新闻性、社会性和科学性,引发了学界读者的高度关注。受此启发,在期刊的组稿和内容分发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媒介融合的措施。

1.丰富稿件题材

通过同一领域不同题材的文章,例如综合性论述、研究论文以及编委会对专题的解读、解说等,吸引读者参与,兼顾科技传播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在相应的时间节点,转载主题领域的科技风云和瓶颈问题等,实现科技知识的合理延伸和适度丰富,不仅实现了期刊内容的分发,又可以提供新闻、社交等服务,以满足读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多重需求。同时,通过科技文化产品的形态重组,把知识变成产品和服务,实现科技传播效果的增值。

今日科技论文范文6

一、中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

我国与中亚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创办较晚,第一份期刊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的复兴时期,此后另外一些与中亚研究相关的期刊陆续创办。虽然最早创办的是中亚史研究专业期刊,但是总体来说中亚研究专业期刊以政治学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为主,整体数量较少。另外,学术集刊作为“与期刊互补的一种学术出版方式”,目前已经纳入了我国的学术评价体制,6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从2005年就开始收录学术集刊,因此本文将集刊与期刊同等对待,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中国的中亚研究刊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中亚研究期刊,另一类是包含中亚研究方向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中亚学刊》是我国第一个专业的中亚研究刊物,是由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创办的“不定期学术杂志”,7198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第1辑,第2辑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为联合主办单位,此后一共不定期出版了6辑,发表了78篇论文。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成立于1979年,作为成员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国际中亚文化研究协会。为发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靠近中亚地区的地理优势,该协会于1990年在乌鲁木齐市设立秘书处,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代管业务,8《中亚学刊》是其会刊。该刊主编马雍是西域史专家,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的编委,陈高华和余太山亦是精研西域史、古代民族史和中国古代中外关系史的历史学者。《中亚学刊》所关注的古代中亚和西域之地理范围涵盖现在中亚五国的领土,9-109故该刊认定的中亚范围要大于如今的中亚五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大中亚地区,该刊所刊发的文章以西域、中亚古代史为主,同时包含古代中外关系史,多数论文偏重考据,涉及文化、语言、考古、艺术、交通、军事和政治等领域,季羡林、荣新江和刘迎胜等著名学者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自第六辑出版后,《中亚学刊》再未继续出版。1999年余太山教授又主编了另一个“不定期、连续性的学术刊物”《欧亚学刊》,到2018年底已经出版了18辑,每期会刊载若干研究中亚史的论文。《中亚研究》是另一本中亚研究专业刊物,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主办,该所所长杨恕教授担任创刊主编。该学术集刊创刊于2014年,创刊时计划每年出版两期。2014年底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第一辑,从第三辑开始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共出版了六辑,每辑刊登10篇左右的论文。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是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下设机构,是以“国际政治学科为支撑”的智库,10因此该刊所发表的论文主要关注中亚五国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研究,兼及民族、历史与宗教问题和与中亚紧密相关的阿富汗等国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中亚研究》和《中亚学刊》都没有加入中国知网(CNKI)等期刊数据库,亦未被CSSCI收录,发表的单篇论文不易被检索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刊载文章的传播和期刊的影响力。还有两种以翻译和整理外国学术资料为主的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它们都以内刊或增刊的形式出版。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主办的《中亚研究》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内刊。该刊的前身是1981年创刊的《苏联中亚研究资料》,1983年改为《中亚研究资料》,1985年出版过一期增刊,名为《中亚民族历史译丛》,1986年改名为《中亚研究》,以季刊的形式一直出版到1998停刊。从1981年创刊到停刊,该刊共出版60期,发表了近1000篇文章,包括论文、译文和资料等,总字数约700万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中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的问题。11改名为《中亚研究》后的12年间,出版了40余期,共245篇,1990年前以译文为主,1991年主编潘志平研究员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对刊物进行了改革,开始以发表原创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兼顾国外资料的披露和信息交流”。12但因为该刊是内部发行,未被数据库收录,目前已很难找到。1983年创刊的《中亚史丛刊》,由当时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的项英杰教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翰笙教授题写了刊名,第1期以内部交流刊物的形式出版,第2期到第7期改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增刊》,从创刊到1988年终刊,刊发的文献约250余万字。《中亚史丛刊》主要刊登外国中亚研究著作的中译文,第一期刊登了苏联学者帕·波·伊万诺夫的著作《中亚史纲》,还刊登了《马克思、恩格斯论关于中亚的论述》、《日本中亚史研究动态》等文章。在出版的7期中,《中亚史丛刊》刊载了译自英文的中亚史研究著作6部,译自俄文的两部,译自日文的1部,还有13篇论文译自《不列颠大百科全书》和日文学术期刊《史学杂志》。13这份期刊亦未被期刊数据库收录,目前已较难查找。另外,有两种包含中亚研究方向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如今仍然在出版。《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创刊于1981年,由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主办,创刊时名为《苏联东欧问题》,为双月刊,1981年出版了3期,以后每年出版6期,一直延续到现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相继独立,《苏联东欧问题》1992年第2期改为《东欧中亚研究》,继续保持双月刊,主要刊载研究苏联、俄罗斯和东欧中亚政治经济方面的文章,主要关注现实问题。1996年,《东欧中亚研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收录,1998年被CSSCI收录。2002年10月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更名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东欧中亚研究》2003年第1期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3年第1期又改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一直延续到现在。该刊的内容主要以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为主,但俄罗斯政治研究的论文占大多数,比如2017年刊登中亚研究相关文章仅9篇,2018年有7篇,平均每期不到两篇。该刊目前是CSSCI扩展版(2019-2020)来源期刊,属于政治学类。《今日东欧中亚》创刊于1983年,原名《今日苏联东欧》,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在1981年联合成立的苏联东欧研究所主办,14为双月刊。1992年改为《今日前苏联东欧》,1995年第1期又改为《今日东欧中亚》,主要刊载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评述性文章。该刊的独特之处是每期会有“研究资料索引”栏目,列出国内期刊关于东欧中亚问题研究的最新文章目录,供研究者参考。2000年该刊改为季刊,同年被CSSCI收录。2001年第1期改为《俄罗斯研究》,2007年改为双月刊,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刊名中已没有中亚,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该刊从2014年开始设置中亚研究专栏,每年会刊载一些中亚研究或与中亚相关的论文,2017年刊登了6篇,2018年6篇,平均每期一篇。这比改名前的状况有所好转,在改名前的1999年到2000年,该刊只刊发了两篇与中亚研究相关的文章。《俄罗斯研究》目前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是中文核心期刊,也是CSSCI政治学类的来源期刊(2019-2020)。最后,还有涉及中亚研究的经济学学术期刊《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原名《东欧中亚市场研究》,1996年由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创办,2003年第1期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4年第1期又改为《欧亚经济》。目前仍会刊发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章,平均每期有一篇。还有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和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中亚信息》杂志,主要刊登中亚各国经济贸易相关的商业信息,偶尔刊发研究型学术论文。这两个期刊已被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但没有被CSSCI等带有评价性的引文索引收录,所以影响力较小。总之,我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刊物较少,其中大多数创办于“我国现行期刊体制形成”的1980年代,15当时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术生产力的提升,催生了专业学术期刊的产生和发展。16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在创刊初期多以内刊的形式出版,以中亚历史研究和中亚各国情况和资料的介绍为主,中亚历史研究具有极强的学科导向,主要由老一辈学者完成。在苏联解体前,我国学者对中亚的政策性研究,“实际上是在对苏联整体研究的前提下,针对其中中亚部分的研究”,在中亚国家独立后,才转变为对中亚国家自身“内生性”问题的研究。17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和包含中亚研究方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绝大多数是政治学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刊发的论文以中亚五国国别政治和国际关系等现实问题为主,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越来越具有学科导向。曾以历史文化研究为主的刊物都在不久之后停刊。好几种学术期刊(集刊)在创刊后由于稿源不足等原因改名或停刊,这也能反应我国中亚研究的学术成果产出量较低的现状。

二、英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

英文学术界的中亚研究有较为悠久的学术传统,学术期刊亦创办较早,二十世纪初就创办了第一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此后各个时期都有学术期刊创办。大部分英文的中亚研究期刊为典型的区域研究(areastudies)综合性期刊,因为区域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集合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方法,通常由各学科领域的学者合作完成,18所以这些期刊所刊载的文章范围也较为广泛,主要涉及政治、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学科。另外也有一些综合性区域研究期刊包含了中亚研究方向,也在本文的论述范围。英语学术界最早的两种中亚研究专业期刊都产生在英国。《皇家中亚学会学刊》(JournaloftheRoyalCentralAsianSociety)是英文学术界的第一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由位于伦敦的中亚学会(CentralAsianSociety)在1914年创办。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俄对统治中亚地区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在政治上实行高压统治,经济上加紧了物资掠夺,19英国的中亚研究学会在这一年创办学刊更有特殊的意义。中亚学会创办于1901年,学会的章程中写到,鉴于当时伦敦还没有一个完全以“中亚问题”(包括政治、地理商业和科学各方面)为主题的学会和研究机构,因此发起者希望成立一个学会为曾到中亚旅行或对“中亚问题”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聚会场所。所谓“中亚问题”是指几乎整个19世纪,英国(英属印度)和俄国在中亚地区持续的政治和外交冲突,因此,中亚学会许多创始成员和核心成员都参与了英国和俄国在中亚的“大博弈”(greatgame)。20该刊原名《中亚学会学刊》(JournaloftheCentralAsianSociety),前身是中亚学会发表海外会员对所在国时事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报纸及发表来学会演讲学者演讲稿的不定期公报(Proceedings),1931随学会改名为《皇家中亚学会学刊》,一直延续到1969年。在此期间,每年出版三期,共出版了56期,主要发表研究中亚和整个亚洲的论文、研究综述和书评,比较特别之处是每期都会刊发一些极为简短的书评(shorternotices)。也会发表长篇的书评,原书的作者会做出回应,产生了几次极为激烈的学术争论。该刊出版后影响力逐渐扩大,获得许多学者和政要的好评,除会员之外订阅机构遍布全世界,1922年有11家机构订阅该刊,1948年增加到89家,1958年达336家(其中美国120家,中国31家,苏联17家,日本7家),1964年更是增至454家(其中美国135家,伊朗35家,印度23家,巴基斯坦25家,中国14家)。21但随着学会研究范围的扩大,1970年该刊改名为《亚洲事务》(AsianAffairs),不再是中亚研究专业期刊。《皇家中亚学会学刊》创刊初期,主要发表一些中亚及周边地区的自然、地理、农业和社会考察研究的文章和学术动态,此后逐渐转向关注政治、社会等现实问题。《中亚评论》(CentralAsianReview),创刊于1953年,由位于伦敦的中亚研究中心(CentralAsianResearchCentre)出版,该中心由著名的中亚史学者杰弗里·惠勒(GeoffreyWheeler)创办,并与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苏联事务团队(SovietAffairsStudyGroup)保持合作关系。《中亚评论》的全名是《中亚评论:苏联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发展动向季刊》(CentralAsianReview:AQuarterlyReviewofCurrentDevelopmentsinSovietCentralAsiaandKazakhstan),主要刊登苏联出版物文摘的翻译,以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在当时由于地理和语言的原因,中亚研究一直被忽略,该刊的出版意义重大,“突破了知识障碍,填补了空白”。22从1953年到1968年,杰弗里·惠勒(GeoffreyWheeler)担任该刊主编,他是十九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英国最重要的两个中亚研究专家之一,出版过《现代苏联中亚史》(TheModernHistoryofSovietCentralAsia)、《苏联中亚的民族》(ThePeoplesofSovietCentralAsia)和《苏联穆斯林亚洲的种族问题》(RacialProblemsinSovietMuslimAsia)等著作。他曾在英国海外军队和情报机构任职多年,1961年到1965还担任过《皇家中亚学会学刊》的编委会主席,伦敦的中亚研究中心由他在1953年创办,并任主任。231968年杰弗里·惠勒不再担任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和《中亚评论》主编,该刊在第二年与该中心出版的另一个国际研究期刊《平衡》(Mizan)合并,已不再以中亚研究为主,后在1971年停刊。非西方国家的大学也有中亚研究期刊出版。《中亚》(CentralAsia)由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大学(UniversityofPeshawar)的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区域研究中心[AreaStudyCentre(Russia,China&CentralAsia)]主办,创刊于1979年,每年出版两期,目前已经出版了83期。该刊编委由来自巴基斯坦、美国、中国、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学者组成,24刊发的文章主要关注当今中亚五国及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等问题,因为巴基斯坦与中亚地区接壤,所以不少文章关注巴基斯坦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每期十篇左右,篇幅通常在10页上下。虽然该刊未被国际期刊数据库收录,但文章已经开放获取(openaccess),可以在该刊官方网站下载2007年至今的所有文章。美国的第一份中亚研究专业期刊《中亚观察》(CentralAsianSurvey)创刊于1982年,每年出版四期,目前是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中央欧亚研究学会(CESS,CentralEurasianStudiesSociety)的出版物,不过现任主编和副主编都是英国学者,书评编辑是美国学者。编委中有8位美国学者,5位英国学者,同时有来自丹麦、加拿大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学者各1位。《中亚研究》是一份多学科期刊,涵盖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多个方面,是北美洲第一份中亚研究期刊,创刊时针对中亚研究分散在各个学科的状况,该刊申明旨在“连接不同学科的中亚研究”,针对的阅读对象不仅是专家学者,还包括学生、政策制定者和对中亚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25的同时还刊发书评,还会不定期设置专刊,比如2019年第3期(Vol.38,Issue3)就是“传统化在中亚的实践”(PracticesofTraditionalizationinCentralAsia)专刊。《中亚观察》主要关注中亚五国和南北高加索地区,同时关注中国新疆、蒙古和阿富汗等地区和国家及它们与中亚国家间的关系。该刊曾是全世界中亚和高加索研究领域唯一的一种同行评审(peer-review)的综合性期刊,2019年开始被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公司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还有一些中亚研究的期刊创刊时间比较短或已经停刊。《中亚研究学刊》(TheJournalofCentralAsianStudies)1996年创刊,由印度的克什米尔大学(UniversityofKashmir)中亚研究中心主办,目前为年刊,已出版24期。26该刊每期刊发五篇左右论文,同时刊发书评和研究评注(researchnotes),期刊主要关注中亚五国,旁及周边国家,主要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议题。1996年,位于美国的高等中亚研究协会(AACAR,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CentralAsianResearch)27亦创办了名为《中亚研究学刊》(JournalofCentralAsianStudies)学术刊物。该刊原计划每年出版两期,由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地理学教授、中亚研究专家鲁埃尔·汉克斯(ReuelHanks)担任编辑,但是出版了7期后于2002年停刊。《中亚事务》(CentralAsianAffairs)创刊于2014年,是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欧洲、俄罗斯和欧亚研究所主办的同行评审期刊,每年出版四期,目前已出版17期,每期发表五篇以上的论文和一两篇书评。主要关注以中亚五国为中心的大中亚地区当代的政治、经济事务。《中亚学刊》(JournalofCentralAsia)由巴基斯坦真纳大学(Quaid-i-AzamUniversity)的中亚文明研究中心创办,在1978年出版第一期,1997年停刊,一共出版了20期。《当代中亚》(ContemporaryCentralAsia)创刊于1997年,由位于德里的中亚研究中心(CentreforCentralAsianStudies)创办和出版,每年出版一期。从2004年开始由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下设的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CRCAS,CentreforRussianandCentralAsianStudies)主办,每三年出版一期,现已出版了18期,该中心每月亦出版研究通讯一期。28这些期刊除了印度出版的《中亚研究学刊》被数据库EBSCO和ProQuest索引外,都没有被国际英文期刊数据库收录,亦未被SSCI或A&HCI收录,所以影响力很有限。另外有一些多语种中亚研究期刊,会刊发英语的中亚研究文章。《中亚学刊》(CentralAsiaticJournal),创刊于1955年,由德国的哈拉索维茨(Harrassowitz)出版社出版,主要关注中亚前现代时期的语言、历史、考古和宗教等问题,近年也会刊登一些近现代中亚文化研究的文章,29每年出版两期,目前已经出版了61期,仍在继续出版,目前被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公司的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收录。该刊是多语种期刊,除了刊登英文和德文论文,还有中文、法文等语种的论文。《中亚研究国际学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CentralAsianStudies),由韩国的亚洲文化和发展研究所(IACD,InstituteofAsianCulture&Development)主办,1996年创刊,每年出版一期,目前已经出版21期,刊发英语、俄语和土耳其语等多语种论文,主要关注当代中亚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及中亚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问题。该刊大多数文章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30最后,一些综合性区域研究期刊涵盖了中亚研究方向。美国中央欧亚研究学会主办的《中央欧亚研究评论》(TheCentralEurasianStudiesReview),2002年到2009年共出版了8期,发表了不少中亚研究论文,目前已停刊,但论文都可以在该学会的网站直接下载。31《区域: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区域研究》(Region:RegionalStudiesofRussia,EasternEurope,andCentralAsia),创刊于2012年,由韩国外国语大学(Hankuk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俄罗斯研究所主办,每年出版两期,会刊登少量中亚研究文章。《东欧和中亚研究学刊》(JournalofEasternEuropeanandCentralAsianResearch)创办于2014年,是开放获取期刊,每年出版两期,现已出版六期,由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韦伯斯特大学(WebsterUniversity)主办,主要关注中亚商业和国家政治经济问题的基础性研究。32另外,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亚》(InnerAsia)每年出版两期,每期会刊登不少中亚研究的论文和书评。33英文中亚研究的学术期刊较多,早期创办的期刊有东方学(OrientalStudies)的背景,目前以中亚区域研究的专业期刊为主。西方的区域研究是针对某个区域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以某个区域的问题为导向,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的,34所以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主要关注现实问题,很多期刊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亚国家独立后创刊,绝大多数对中亚历史(特别是古代史)关注较少,《中亚学刊》(CentralAsiaticJournal)是唯一的例外,其他对中亚历史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历史类的期刊上。这些期刊主要由英国和美国的大学和学术团体主办,巴基斯坦、印度和韩国也有相关的期刊,但影响力较小。英文学术期刊的数量和刊发文章的丰富性反映出了英文学术界中亚研究的产量较大,同时主要关注现当代的中亚问题,很多文章是政策导向,具有较强实用性。

今日科技论文范文7

1隐性错误例析

为了与本文的参考文献区分,本文例子中的参考文献序号采用圈码数字标识。

1.1政治性差错

参考文献②的著录是正确的,经核查,所有著录项目均与原文一致。仔细看文献②的作者单位,第一作者是印度人,但论文全体作者所署单位均为我国台湾地区研究机构,在正文中将此文献列为国外研究,显然是严重的政治性错误。当今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已成常态,且研究人员国际流动频繁,研究基金跨国跨地区资助也很常见,这导致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复杂化。一篇论文的知识产权可能由多个国家或组织分享;同一作者的论文,由于作者国籍、单位的变动或者基金资助情况的不同,其知识产权也可能归属不同的国家、地区或组织。因此,对于作者和编辑来说,不对照原文仔细辨析,很难断言某篇论文是“属于哪国的研究”。编校策略:论文中对文献进行评述时,最好不要按照“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来分类,一般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研究的内在逻辑来分。如确有必要区分国内和国外研究,作者和编辑一定要高度重视,谨慎对待,仔细对照引用的文献原文,如有拿捏不准的,可联系文献作者。科技期刊编辑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上不能麻痹大意。

1.2文献嫁接

例2[14]王鲁,王志良,杨溢.一种多agent系统框架与协商机制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30(12):380-384.例2所示的文献,看上去参考文献著录的所有要素齐全、格式规范,似乎没有问题。但通过查证发现,文献前半部分(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与文献后半部分(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不对应。通过文献题名查证到的文献如下:③王鲁,王志良,杨溢.一种多agent系统框架与协商机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3):852-855.进一步思考,文献的后半部分是否也对应着一篇文献?通过对文献后半部分信息查证,得到如下文献:④王若慧.基于免疫多Agent的协同进化模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30(12):380-384.这2篇文献研究领域相同,且在正文中是作为阅读型文献引用,无法判断作者是要引用文献③还是文献④。经与作者联系,系文献引用错误,并更换成另一篇正确的文献。编校策略:要发现此类文献前后嫁接的问题,可采用参考文献自动校对软件,或者人工逐条核查。核查后还需仔细分辨是引用文献③还是文献④,像此例无法分辨的情况下,必须与作者沟通,由作者核实。

1.3IEEE期刊名和论文集名词序颠倒

例3的文献著录看上去是符合规范的,但会议论文集名称却感觉有些奇怪。这是一篇IEEE出版的文献,在IEEEXploreDigitalLibrary上查证之后发现,会议论文集名应该为“2014IEEEConferenceonComputerVisionandPatternRecognition(CVPR)”。编校策略:过去IEEEXploreDigitalLibrary上的期刊名称和论文集名称与纸质版不同,确实如例3这样词序前后颠倒,许多作者在著录文献时没有修正过来,现在IEEEXploreDigitalLibrary上已经全部改为正常词序。一些作者引用二次文献,没有查看原文,造成如例3那样的问题,编辑在碰到IEEE的文献时应该注意查看期刊名和论文集名的词序。

1.4主要责任者差错

例4初看是符合规范的参考文献,但经查证,实际上主要责任者不止1人,为“沈昌祥,张焕国,冯登国”。例5初看同样是符合规范的,经过查证,主要责任者姓氏全部存在拼写错误。查到例5原文的作者为“A.Rabania,J.Madariagab,C.Bouvierc,D.Axintea”,每位作者姓氏后的上角标“a”“b”“c”是作者单位的标识,与作者单位项中的标识对应。由此可见,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在复制原文的作者姓名时连同上角标一同复制了,且原文采用字母上角标,容易忽视错误。编校策略:参考文献中主要责任者错误是很严重的错误,甚至会引发文献作者维权[18]。科技期刊中独著论文是比较少的。据研究,科技论文的合著率一般在80%~90%[19],且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如《水利学报》2010—2018年刊发论文的合著率高达96.78%[20]。编辑在碰见独著文献时,应该多考虑一下,是否遗漏了其他责任者。另外,一些研究者对英文参考文献中主要责任者的著录错误进行了归纳总结[21-22],编辑应注重多阅读此类编辑学文献,提高辨识错误的能力。

1.5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无法解析

例6林坤宁,马剑,袁东星,等.海水中硝酸盐的无阀连续流动分析[J].分析化学,2017,45(2):151-156.DOI:10.11895/j.issn.0253-3820.160790.例6中著录的DOI号无法解析,显示页面不存在。为探究此例DOI解析失败的问题,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DOI网以及《分析化学》期刊官网查找相关信息,结果显示,《分析化学》从2010年第2期开始在论文首页页眉下方左侧著录DOI号,至今有过3个注册机构———“Crossref”“ISTIC”“CNKI”,对应的DOI前缀码分别为“10.3724”“10.11895”“10.19756”,其中DOI解析失败情况如表1所示。编校策略:DOI在文献检索上具有便捷、稳定的优势,GB/T7714—2015“为适应网络环境下电子资源存取路径发展需要,以便于读者快捷、准确地获取电子资源,新增加了‘DOI’这一必备的著录项目”[23]。对于非电子资源,DOI项目的著录则不是必备的。但鉴于目前很多科技期刊都以电子资源的形式收录于网络出版平台中,一些期刊要求在参考文献著录中,对DOI项目的著录做到有则必著[24-25]。笔者在校对和审读参考文献时经常碰到DOI号无法解析的情况,按照参考文献著录准确、详细的原则,这时可以转为电子资源的形式著录。这里选择《分析化学》官网的OA出版链接,读者通过链接可以免费获取pdf格式和html格式的全文。推荐使用期刊官网链接,是因为期刊官网下载论文大多免费,且一些期刊的官网还会采用富媒体出版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更多论文相关的资源,这也符合参考文献著录的详细原则。

2对策与建议

对参考文献合理恰当地引用以及正确规范地著录,需要作者、审稿人、编辑三者共同努力来实现,下面给出改进参考文献编校工作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2.1引导作者重视和熟悉参考文献著录

作者是论文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的源头,也是首要责任人。如果从源头上把控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质量,将大幅降低参考文献的错误率。为此,大部分期刊都在投稿须知里对参考文献著录有详细的要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编辑应该利用多种手段引导作者重视和熟悉参考文献的著录:1)利用微博、QQ、微信、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社交软件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向作者精准推送本刊的参考文献著录细则,在这些平台上,编辑能够与作者互动,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2)编辑可以把本刊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做成培训课件或者录制成公开课,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提供给作者,以此来培训作者(特别是核心作者),以提升作者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的水平,降低来稿中的参献的著录错误;3)编辑在对论文进行编辑加工时,应对参考文献进行细致编修,并把带有编修痕迹的论文反馈给作者,可以使作者清楚存在的问题,这对提升作者文献引用和著录的水平有明显帮助。

2.2要求审稿人对参考文献著录情况作出评价

论文审稿人都是所在领域的专家,熟悉领域内的大量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对论文中文献的引用错误和著录准确性具有很高的审查能力。编辑应该充分利用审稿人对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情况进行审核,在审稿单中明确要求审稿人对论文参考文献作出评价,最好制定评价细则,给予量化评分。通过审稿,审稿人可以很大程度上找出编辑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未曾察觉的错误。

2.3提高编辑对参考文献错误的辨识能力

编辑作为论文编辑出版的把关人,其工作态度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差错率。笔者认为编辑提高参考文献错误的辨识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重视参考文献的编校工作。编辑应该认识到参考文献的编校与论文其他部分的编校同样重要,形成对参考文献编校严格要求的自觉性,增强编辑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心。2)敢于质疑。一些作者在引用自己的论文作为参考文献时也往往出错,名家大家的论文参考文献出错也时有发生。因此,编辑在参考文献编校工作中对所有论文均要一视同仁,对每条文献都要同等对待,不放过任何错误的“蛛丝马迹”,要敢于质疑,并养成质疑的习惯。3)加强编辑业务学习。编辑除了对参考文献最新国家标准烂熟于胸外,还要多阅读相关方面编辑学文献,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并及时总结自己编校中碰到的问题,随着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对错误的敏感性,练就一双“慧眼”。4)提高文献检索能力。编辑对参考文献逐条核对查证无疑是查找错误最好的办法,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本就繁重的编辑工作造成更大的压力。编辑如熟练掌握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百度学术、IEEEXplore、ScienceDirect、PubMed、必应搜索等检索工具,将大大提高参考文献的核对效率。另外,让作者提供参考文献的DOI号,利用DOI号来检索文献会更加便捷。

今日科技论文范文8

引言历史研究,以其探究事物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溯求根本,成为人类全面认识世界的基础步骤。戏曲音乐的历史观察是戏曲音乐研究的学术架构基础。戏曲是一种以文学、音乐、表演为核心形态要素的综合艺术形式。戏曲音乐的历史学研究并非仅有音乐而孤立其他,而是从音乐入手,观察在音乐制约之下的文学、唱腔、念白、板式、曲牌、器乐等。历史研究是以史料作为结论的提取素材,戏曲音乐的历史关照,其文字性史料,体现为文学形态的剧本、戏词,辑录于各类文献中相关“演剧”景况的描述性文字。曲谱属于符号性与文字性共有的史料。此外,演剧图像史料、文物、遗演剧址等实物,都可以作为论证过程中重要的论据。另有口述传说,也可作为相互作证而用。本文所论,侧重在文字性史料及乐谱史料的关照。音乐研究是不能脱离曲谱的,戏曲音乐如是。但戏曲音乐直接相关的乐谱史料,比其文字性史料来说,数量匮乏,地方戏曲更是难见晚清以前的曲谱存世。因此,戏曲音乐的历史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只能在形态学上进行曲体结构分析、表演艺术上进行唱腔分析等研究角度有所积累。本文所指历史研究,即立足史料,对某剧种或其下属某声腔、某板式等结构单位的音乐形态进行其风格、特色的历时性动态的演进,观其变化等学术论证。本文仅提出“构想”,因广西戏曲音乐以文字史料和曲谱结合进行体系化研究尚未形成,遂提出构想及论证,呼吁未来有更多同仁关注研究并参与其中。广西曾可见有桂剧、壮剧、彩调剧、邕剧、丝弦戏(剧)、采茶戏(剧)、牛娘戏、牛歌戏、鹿儿戏、客家戏、文场戏、唱灯戏、师公戏、壮师剧(戏)、侗戏(剧)、毛南戏(剧)、苗戏(剧)、鹩戏、仫佬戏①等20个戏曲剧种。目前,在广西区图书馆的文学书库、地方文献库和广西地方报刊库进行史料搜集工作所获史料所记载的信息,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剧本、音乐曲谱、演剧情况、源流、戏俗、科班艺人等,下文将对此进行简要陈述。

一、文字史料与曲谱概述

(一)剧目剧目即剧本。现有桂剧、彩调、邕剧等剧种的传统剧目汇编书籍中,如1963年的《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共64集),包含了彩调、桂剧、邕剧三个剧种上千个剧目。这些剧目剧本,描述故事并有简单提示演员的动作、走位。其他剧种的剧本,主要在《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如苗剧、仫佬剧等建国才产生的剧种。现刊行的剧目,基本为故事讲述的戏剧台本,少见曲谱随附。在广西上世纪50-80年代的期刊,如《广西艺术》、《广西文艺》、《广西戏剧通讯》、《漓江》,这些期刊选登有粤剧(当时分为小型粤剧、新粤曲)、彩调(当时1955年前称调子戏)、桂剧、采茶剧的剧目剧本。《广西文艺》仅在1954-1956两年,共24期(有12期未留藏本)就刊登了34个剧目剧本。另外还有专门刊登某一剧种剧目的刊物,如《彩调丛刊》(1-6)《桂剧丛刊》(1-4)。这些刊载或有重复,但剧目的数量也是巨大的,还有大量的单个剧目成册出版。

(二)唱腔收录及曲谱汇编现有唱腔曲谱以彩调、桂剧最多,其次有采茶戏、壮剧;其他剧种较少。主要集中于《彩调常用曲调集》(1964)《桂剧音乐》(1961)等书中,有一小部分则见于《广西文艺》等期刊中。《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两部大型集成,收录了上述彩调、桂剧等广西可见的,相对成熟①的所有剧种。戏曲唱腔因流派风格有异,演员传谱有异,常见同一唱段有多个版本记谱,体现不同艺人演唱、不同研究者记谱。不同版本记谱,会有旋律片段、唱词上的差别。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大特点,也可给研究带来困难,但也是比较研究的宽广空间。地方性剧种,如桂南采茶戏的曲目曲谱,则曲谱比较多且集中。在广西艺术研究所编写的《桂南采茶音乐》(1985年)一书中,就有广西各地区采茶的茶腔、茶插(小调)、曲牌、锣鼓音乐的曲谱,此辑曲谱的学术性较强,记谱者不仅尽量再现音乐及歌词原貌,甚至顾及到方言的差异,体现地方戏音乐的核心特色:地方语言与音乐的结合。

(三)记载演剧、戏俗的志书在《广西戏剧史料集》(下文称《史料集》)和《广西戏剧史料散论集》(下文称《散论集》)中,《史料集》收录私人著作中相关广西戏曲文字的摘抄、近代广西戏剧活动的各项文件和启示、艺人墓碑碑文、各地区历代县志中描述戏剧的片段摘录。《散论集》有编者对一些文字史料及口述史料的对照论述以及部分桂剧科班史料。志书、笔记、游记中所录史料大多是某文字片段中涉及此地有剧,这类文字如远观异事,一言带过。唐宋时期,此地多见为傀儡、傩等属于民间歌舞戏形态阶段的戏曲雏形、多附在祭祀巫卜这样功能性较强的行为中,其艺术形态较为简单,与现今可见的仪式音乐较接近,音乐性不强。而且史料中所述景况,更多可明确为歌舞形式,是否演故事不得辨之,即是否具备了戏曲的必须特性尚不明确。这样的史料记载为今日的地方戏曲研究带来一些争议性的问题,有些艺术种类,如文场,应归其为戏曲还是曲艺②,在一些后人所编文献的分类中,有将文场归置于戏曲类,也有归置于曲艺类,虽然今天将其视为曲艺的居多,但既有不统一的现象存在,可见学术研究上所基于的解答还不够充分。在布告所录文字这类史料中,“剧”之针对性就比较强,如《宣传部函知南宁市各戏院听候派员审查戏剧文》,《广西省戏剧审查会为改良禁演桂剧先行试演征求社会公评启事》这样的篇目,前例应还包含了话剧等剧类,而后例就比较明确是针对桂剧所发。此类史料,描述事由、条例等较为周详,甚至还能涉及剧目罗列,但音乐风格、艺术形式等,就不得所见。各地方的县志所录文字中,有各种民间演剧风俗,体现了民间崇拜、节庆、文化联谊等不同层面的演剧模式,大都简单明了的,信息相对齐全。

(四)科班、艺人传略专门将此单独呈现,因这类内容在史料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关于科班的记载,多是口述形式,也有部分是表演艺人兼地方文化部门工作者执笔而作,即现今所指“口述史”。这部分口述史料,大部分由各地区戏剧研究室或市戏剧研究室研究员,采集于上世纪50~60年代。艺人传略方面也以在世老艺人或其子女的口述资料为主。如《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就有不少口述史料。桂剧、彩调、粤剧和壮剧的科班与艺人史料相对要多,主要呈现科班开办时间地点、科班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各行当演员。口述史料一般作为佐证而用,也有些专题,只见口述史料存世,但也必须多有佐证,下结论便更为强调“客观”以衡定。(五)《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中所呈戏曲“所有事”作为编撰针对性较强的志书,《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下文称《戏曲志》)史料呈分类式辑录。《戏曲志》所列出大事年表、剧种表、广西地方剧种分布图、志略、剧种、剧目、音乐(声腔与腔调、剧种音乐)、表演(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表演身段和特技)、舞台美术(化妆与脸谱、服装、装扮选例、砌末道具、舞台陈设与布景、舞台布景选例、舞台灯光与效果)、机构(科班、学校及训练班;班社、剧团;业余剧团;作坊与工厂;群众团体、研究机构;演出公司)、演出场所、演出习俗、文物古迹、报刊专著、轶闻传说、谚语•口诀•行话、诗词•楹联、传记等18个类项,以及附录中有戏曲会演、调演、摄制电影、录音唱片、磁带名录等。该分类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完备的戏曲研究学术构架,附录的学术参考价值也非常高。《戏曲志》所录史料,虽不尽然齐全,但其方向指引的意义是非凡的。#p#分页标题#e#

二、立足于文字史料与曲谱现状的广西戏曲音乐历史研究构想

从上述史料内容来看,广西戏曲音乐史料虽然不多,但也还未能获得充分利用。如要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来构建广西戏曲音乐理论,则需要再提炼出更多的角度。

(一)戏曲音乐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当王国维先生为戏曲定义于“歌舞演故事”之时,便体现了“音乐”在剧中的调控中心的地位。戏曲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带有“遗产、传统”这样具有时间、时空代沟的标签,因此,戏曲音乐研究大都与历史挖掘是分不开的。戏曲音乐的历史观察是戏曲音乐研究前提和基础,如寻找剧本的文学叙事与音乐的叙事逻辑相协调的内在机制,要剖析剧本文学的戏剧性设计与音乐发展思维,需要历史研究先解决古典戏曲如元杂剧的曲牌连缀、宫调转换、昆曲的南北合套等规则。还要理解古典文学的叙事与抒情手法以及社会情感价值趋向。再如要分析唱腔、声腔的风格,需要历史研究将戏词中的字位、腔节、五音四呼、辙韵、念白、宾白等专用术语先行考证释名,甚至需要查阅典籍,进行某些字音的训诂、区分好一个剧种里出现几种地方声韵问题;再有,板腔体音乐的板式伸缩原则分析,需要先读懂工尺谱的记谱与符号含义,这需要历史研究汇集典籍中的释文,说文解字之,才能转译为到今日通用乐谱。可见,戏曲音乐的历史研究是如同字典工具书一般,足够全面,才能展开更多的专题探索。

戏曲音乐所隶属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正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政府热衷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趋势,地方戏曲也相应有了关注的目光,戏曲如何现代化、如何改革出新,并不是简单的以时代故事为剧本,加上时尚的舞台和装扮、搭配交响乐就能拼贴成功,要将原有的形式深层解剖,找到戏曲艺术的内在核心特性和外部程式,不动核心,更新外部,才能调制出有时代元素却又还保持特色的艺术品。这个对原有形式的探求,就是需要戏曲音乐历史研究才完成的任务。在此之上,才能让地方戏曲音乐,为当今的音乐创作提供更多可选用的参考素材,对歌唱表演艺术的风格借鉴给予有效的理论补充,对音乐鉴赏等陶冶艺术素养的培养丰富了文化美学的类别。这些时代需求,也可以对应成为研究的选题及长期研究的逐步构建。

(二)广西戏曲音乐曲谱史料的历史研究构想

要进行戏曲音乐风格探析,首先要有曲谱所依。现有曲谱多为后人就演员所唱记谱,而建国以前所记曲谱尚待考证。为何需要考虑是否建国前的记谱,尽管“建国前”也仅是指代过往的时期,非特定时期。因为中国传统的戏曲、曲艺、民歌、器乐等音乐形态,在传承上有“口传心授”这样的特点,这与中国传统的记谱法有一些关系。中国传统记谱法有很多种,见于记载歌唱类型的,有《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①记载南戏、北杂剧、明、清传奇等宫调谱所用的是文字型律吕谱②;其他的,也有用文字与符号共有的戏曲工尺谱③记谱的。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之后,才逐渐有以符号为主的简谱、五线谱记谱的应用和普及,如刘天华所记《梅兰芳歌曲谱》④就用了工尺谱和五线谱的对照呈现。无论是那种记谱法,目前都无法尽全记录歌调和歌唱的全部,且现今对记谱法的解读,尚须专门研究考证来解决实践应用问题。于是乎,师徒的口头传承就成为书面记录的一个必须的对照,甚至一度是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记谱辅之,遂今日多见剧目而不见曲调谱字。因此,戏曲等艺术形态才具备了“非物质形态”留存传承的特殊性,今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顺势进入历史舞台。鉴于此,乐谱的记载问题也是具备时代性的,也会出现记谱上的差别。现有乐谱资料,能肯定其所代表的记谱时间该年代的剧种唱腔的形态,如要进行历史风格的考察,比如唱腔风格的分析,包括流派的创腔、流派的历史沿革等,那就应该持有多个年代的记谱,方能进行客观的观察。这些角度,在地方性戏曲音乐研究中是属于基础研究,无可规避。这体现在剧种曲调多样化来源的剧种中,而这些剧种又是影响、流传较为广远的。如京剧流传到桂地以后地方化的研究;粤剧中的二黄腔系;采茶戏中的曲调来源;南北路壮剧的比较;桂剧唱腔研究;广西祁剧曲调等,都只能依据乐谱来说话。地方戏在民间生存发展,要吸收多种外来素材为本体所用,且吸收的标准是非常宽松的,历史的优胜劣汰,体现了变化、融合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以曲谱进行风格、唱腔、流派等分析,是最具科学性、最具说服力的论证方式。

当然,乐谱史料现状带来的研究构想有两类,第一类即为乐谱本身的研究,此类研究为乐谱符号的释义,也有专门的学术领域关照,如古谱学,工尺谱研究还专门辟有戏曲工尺谱专类。第二类,通过乐谱研究获得唱腔的分析,如曲与词在声韵上的用韵、用字规则,格律字位,板腔体音乐的腔节调控原则等;古典戏曲有不少是元曲、宋词等词调歌曲的遗留,这类音乐的记谱常遗有一些板式上的空白,是留给演员个性化阐释的部分,或长或短,可顿挫可圆连,以此角度探析古典戏曲曲调的构成及创腔模式,可见先人丰富多彩的创作智慧。广西戏曲剧种中,具有多地源曲调结合的桂剧、彩调、壮剧、粤剧,都可以立足曲谱,展开具有深度的音乐风格分析和地域文化传播交融的规律提炼。虽然广西大部分剧种所存曲调、曲谱有限,但在今天,人们也开始重视对现有活态的剧种的曲调记谱,并有数码录制声像等科技手段介入,即便记谱法不够完善,但有相应的声像进行参照,会日趋完善。今日的记录便成为明日的史料,后人可比照,各个时代的活态曲调,如何演进,如何进化,从中获得该艺术种类生生不息的循环规律。

(三)广西戏曲音乐文字史料的历史研究构想

上文所呈现广西戏曲音乐的文字史料,可从戏俗、演剧境况、演员传记等文字提炼得出演剧文化、演剧功能、艺人等方面的专题。这相对曲谱史料来说还算多见,研究模式也普遍。较有地域特色的是少数民族风俗中涉及到的早期歌舞戏时期的仪式过程、演剧故事等;从中可以析出某剧的流播、嬗变、渊源等专题。但还需要侧面多种信息的佐证,包括文物、遗址以及地方志的补充、民族研究的介入等等。这些文字史料对很多地方戏研究来说,还不能成为有力的例证,在民间,剧种自身的命名就比较随意,因此文字记载更是不易准确。渊源辨析,对于今日的文化转换生产力也是有指导意义的。地方搞活经济所聚焦的文化生态旅游等诸多项目开发,这虽然不乏商业行为,但如果把持得当,也可视为学术研究经世致用的平台。此类可有所作为的选题,诸如某地有某种戏俗,其源流考释,所得种种细致结论,可作为今日旅游文化生态挖掘之参考。此文不论如何进行后期再操作,但作为史料素材提供给专家进行考证,进行深广的挖掘,进行学术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可开辟为专门领域进行研究。#p#分页标题#e#

少数民族剧种的历史研究、渊源溯考,除了曲谱、上文所示史料、文物等,还是需要在研究方法上借鉴民族学研究的视角,如族源考释,包括田野调查、访谈等口述史调查,才能一点点的逆向串联历史的碎片,进而揭示过往的足迹。族源考释等民族学的研究,在广西,以壮学研究为代表,可借鉴的成果还是非常丰厚的,其他的诸如苗族、侗族、瑶族等,都有专门的研究队伍及相当规模的学术成果集中呈现。广西现今的少数民族,作为百越民族后裔,其族系复杂,语言繁多,习俗有融合汉族,亦有群居各族的元素,甚至还有跨省、跨国的民族迁徙。历史上疆域划分也对今日的文化区域形成文化上的多重基因现象。因此,追溯族源,即时文化分析,也是民族历史的重温和修补,以戏曲为载体,最直接关联到信仰、宗教、习俗、伦理、语言等跟民族文化传承息息相关的层面,这些信息,实则为现今文化挖掘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因此,地方性的戏曲音乐研究,不能忽视地方性文化特色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