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观点与统编教材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马哲观点与统编教材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人们观察和解决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导向,提供了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而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适当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与马克思主要哲学观点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语文;马克思主义;教学;新时代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除了教会阅读方法还要体味作者传递出的情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青少年必学的教育内容,是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传授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观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科学的三观,能够帮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篇目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目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文章,比如《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讲述马克思与恩格斯及与其他友人的真挚友情,教育学生学习马克思在逆境中奋发向上,为理想执着追求,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领悟“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明白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这些文章的阅读,除了常规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外,还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重要意义,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尤其是当今我国在的带领下,迈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要时代课题,了解其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等,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时代荣辱感。

(二)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渗透

在统编教材中有不少留下的或者新增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课文,例如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身缺陷,对生活报以热爱;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传达宇航员的探索精神,也体现宇宙神秘但可以被了解,真理可以被发现的观点,茨威格的《未选择的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要辩证看待事物的每一面等等。在语文教材中体现哲学观点,有助于学生使用哲学眼光看待事物、处理问题,也是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重要环节。

二、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语文

马克思主义观点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合理的运用能够对学习和工作起正确的导向作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应适当使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进行指导。

(一)事情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存在。不少学生认为语文不重要,在所有科目同等安排的情况下,会选择性的忽视语文的学习,原因在于他们孤立的看待学习,片面的看待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但文科和理科,语文和其他学科,都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教授语文时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文理之间的关系,避免由于重理轻文而影响所有学科的整体成绩不佳的现象出现。在教授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时,每篇文章设置及新增的课外阅读、对比阅读部分都是有内部联系的,语文老师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篇文章,要遵循其特点及共同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授,结合教师用书及相关经验进行统筹教学,坚持全面协调,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规律性,学会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事物运动变化有内因和外因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学生的语文成绩不好,常常会第一时间找外部原因,会说老师教的不够细致,或者有些知识点没有教到,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吸引不了学生等等,也有的说语文费时间,却收效慢又收效甚微,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对于整体成绩的提升帮助不大,因此不愿意在语文学习上耗费时间。如此这些都是对语文的偏见看法,只是外部原因,其实关键在于内部原因。学生的语文成绩不好,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是没有尽力学习语文知识,还是学习方法不对或者学习时间不够。自身原因解决了,再去分析不利于学习的客观条件,再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可以对自身的语文学习有全面的了解,才能从内外全方位的进行调整后提高语文成绩。过于忽视内因,强调外因,就会盲目找不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及学习中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进步的动力,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的对待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才能找到前进的路标,进而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找到症结所在,学生才能真正地弄明白成绩提升的关键因素,才能自我进步。

(三)事物变化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说,世界上任何事物变化和发展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常常有学生说语文收效慢,是因为它是一门重在积累的学科,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日积月累的收获知识,语文成绩必然会有一定的提升。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语文的时候,可以先帮助他们理解量变到质变的真理,让他们明白学习语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积累的。课本上的生字词,每一篇都需要认真的学习,才能读懂更多的篇目,否则就会积累不够,以后阅读其他书目的时候就会十分吃力。只要明白了足够的量变注定会质变的哲学道理,学生在学习时踏实稳重,一定能够收效颇丰。

(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认识论告诉我们,我们学习事物既要学习间接经验,也要学习直接经验。在语文教学上,间接经验指积累下来的前人的成果,如选取的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和我们可以阅读到的书本,以及教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内容等;直接经验指学生自己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属于自己的经验,在统编语文教材中,也指综合性学习等活动性教学内容,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前人的经验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求知,能够少走很多弯路。学习间接经验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经验用于直接实践当中,避免理论成为空壳,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现在语文教学讲求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学生学好语文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学会了书本知识和教师传授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会运用所学内容去指导实践,在实际运用中,将书本知识真正地消化下去,成为自己内化的知识和能力,拥有熟练的实践技巧,这样才能够引领学生主动去读更多的优秀作品,并且能够读懂读深刻,有自己的见解,自己也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体现,语文教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够完全割裂开来去看,语文老师对学生正能量道德情感的熏陶和培育,需要更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去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爱国主义情操。哲学观点对于中学生学习语文以及日常生活还有着多方面的指导作用,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能够从中借鉴的有很多。教师及学生自觉运用哲学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学习、分析和解决教学或学习语文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能够促进教与学各种矛盾的解决,提高师生双方的语文素养和水平,提升个人素质和智慧,塑造学生不懈奋斗、追求卓越的思想品质。

作者:叶檬梓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