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本位与道德本位政治学论文

利益本位与道德本位政治学论文

1利益本位理论相对主导地位的建立

1.1政治和国家概念中蕴含的道德涵义的弱化和消除

中国传统的“政治”概念是建立在“政”与“治”两个概念的基础上的。“政”,从构字的表意上看,即“正文”,表示匡正或树立文教,使人的行为摆脱野蛮从而符合礼或德的状态。孔子就有“政者,正也”的说法(《论语•颜渊》)。由于处理公共事务必须合理,并要以此实现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所以“政”也就具有了“公共事务”这一引申义。“治”的动词义为“治理、统治”,名词义表示“治理良好的状态”。所以,“政治”就表示以合乎文教、非野蛮的手段正确处理公共事务,或治理良好的状态。在西方中世纪之前的政治理论中,政治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与道德范畴密切相关。在近现代以来的政治理论中,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就逐渐祛除或弱化了其道德色彩。当前通行的政治概念主要突出了两个要素:公共权力和利益,指出了政治的利益本质及其与公共权力密切相关的性质,从而将“政治”理解为追逐或运用权力的活动、对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活动、对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等。在这类政治概念中,最具代表性的界定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与政治概念类似,国家概念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在传统社会,国家往往以共同体的观念为基础,被类比为家庭,强调彼此依存合作、互相尊重和关爱的义务,而每个人作为国家的一员,也都对国家目标的实现负有责任。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的儒家学说就是将国家中的君臣、官民关系类比为家庭中父子关系的典型代表,而且儒家思想将每个个体自身道德素养的完善与国家的治理状况联系起来,重视个人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并发展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这样一种观念。此外,相较于公共权力的分配问题,传统中国的政治理论更重视公共权力是否正当运用、是否产生合乎道德的治理状况。顾炎武对“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分,正是这种观念的最明确体现。他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日知录》卷十三《正始》)而在西方政治理论中,亚里士多德对于城邦的论述是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国家观念的典型代表。亚里士多德认为,建立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而“凡能成善而邀福的城邦在道德上必然是最为优良的城邦。如果人不做善行(义行)终不能获得善果(达成善业);如果人无善德而欠明哲,也终不能行善(行义);城邦也一样。一个城邦必须有类似人们所称为义士、哲人、达者的诸品德,只有正义、勇毅和明哲诸善性,才能达成善业,进而达到幸福”。而在现当代通行的政治理论中,尤其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共同体的国家观念丧失了主流的地位,国家被作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或者利益集团为争夺利益而斗争的场所,国家的最终目标被确定为保障和实现个人的利益,个人权利被置于至高无上而不可侵犯的地位。可见,现当代整个政治理论体系基本上都是以利益作为最终的价值归宿的。

1.2经济学取代伦理学在政治理论中的地位

在西方,对政治学的解释首推亚里士多德。在他那里,“政治学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人的幸福,或者,人的幸福在于何种生活方式;其次要研究何种政制或政府形式能最好的帮助人维护这种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在他看来,“伦理学既是政治学的一个部分,又提供着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而对于发展经济和贸易等问题,则属于实践理性的范畴,其存在本身就是为了一个更高的伦理目标。在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首要的价值也在于道德而非利益。从“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中可以看出,尽管中国传统理论承认了基本物质生活保障的价值,但是承认这一价值的原因则在于道德,所以,对衣食的追求本质上也是为了更好地践行道德。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更是明确地说明道德是价值判断的标准,只有行为符合道德、以追求道德完善为目标的人才能称为君子,而不理解道德只以追逐利益为目标的人则是小人。但近代经济学产生之后,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地位逐渐发生了倒转:在传统社会,对经济的考虑是在伦理框架之下进行的,发展经济是为了促进道德的发展;在现当代,经济学则取得了更高的地位,道德观念或利益分配的正当性问题往往被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来考量,探讨道德与正义问题的目标则在于维护经济发展和保障人的正当权利。道德自身内在的合理性不断弱化,对其合理性的解释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是否有利于整体经济或个人利益的发展与保障之上,道德规则成为理性经济人“出于深思熟虑的自身利益而期望的应为每个人所遵循的规则”。与之相伴,政治理论与伦理学的相关度不断下降,“政治对‘道’的疏远甚至背离不时成为西方近代以来的政治现实,随之出现的是政治与伦理的两分式理论思维模式的逐渐凸显……(这)在近代以降的西方政治学和政治哲学发展中是一种清晰可辨的趋势”。而经济学则成为与政治学紧密相关的学科。这充分表明,当前的政治理论中利益本位理论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

2利益本位理论相对主导地位确立的原因

利益本位理论逐渐获取相对的主导地位,是社会现实发展变化与理论变革双重作用的结果,而这两者又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主要表现为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后者则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2.1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总体上来说,在传统社会,人们的生产活动是简单的,核心是农业生产,其次是满足生活所需的各种手工业。而由于农业技术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天然限制,商贸活动难有大规模的发展。所以,在传统社会,作为农业生产基础的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由于土地是有限的,在农业技术没有重大发展的情况下,农业产出相对稳定,因此,传统社会的经济水平也就相对固定,很难有大的发展。这就导致在传统社会,主要的利益问题就是利益分配问题,其核心则在于土地的所有权分配问题,而扩展利益的问题并不突出。发展经济主要在于如何促进农业生产上,而只要农业产出提高,手工业和商贸活动也自然会随之相对繁荣。所以,在传统社会,除了极少数统治阶级的人,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基本上都处于解决温饱的状态,实际上也是一种低水平的较为平等的状态;而由于人们社会地位的上升途径单一且狭窄,追逐更大物质利益的途径较少且难度很大,人们的利益欲求很难无限发展,所以人们的利益诉求也较为简单。在这种情况下,轻利的道德观念自然容易得到广泛的认同,也就容易建立起以道德为基础的理论体系。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新大陆的发现,新的富饶的土地提供了充足的农业产品和工业资源;科技的不断创新使得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而广阔的殖民地则提供了市场和原料来源,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得益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充足的资源,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商贸活动迅速发展扩大,追逐更大物质利益的可能性变大。这就导致利益问题的重心从分配逐渐转向了利益的扩展上。原本以轻利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就越发不适应现实而遭到批判,新的更适应人们追逐利益的道德观念随之建立。如韦伯就认为新教入世苦行主义道德规范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他总结道:“新教入世苦行主义……有把营利欲望从传统主义伦理的抑制中解放出来的心理效果。它打破了捆绑在人们营利冲动上的种种枷锁,不仅使这种欲望合法化,而且将其视为上帝的直接意愿。”

2.2科学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大大提高,这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力量,也打破了许多固有的错误观念。尤其是天文学、医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宗教神学理论的正确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知识体系开始从宗教逐渐转向科学。随之而来的是科学主义观念的勃然兴起。人们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也相信一切都可以通过科学来理解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主义也逐渐从客观世界(自然界)领域扩展到了人类社会的领域,并最终产生了各种社会科学学科。科学化的结果,一方面直接促进了现实世界中的科技革新,从而促进了物质生产的飞速发展,为人们追逐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也破除了各种宗教和神学理论的神圣色彩,使宗教理论的说服力大大降低,这也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现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人类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神圣和道德色彩逐渐消失,赤裸裸的利益逐渐被视为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君主权力和等级制难以再得到神学道德观念的维护,人们对于政治和社会的理解越发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政治权力和上层等级特权被剥去了神圣的外衣,国家机器被解释成以特定利益取向为价值基础的工具。与等级制相伴的僵化的道德礼仪制度遭到摒弃,随之而来的是原有道德观念崩溃而新的道德观念未建立时的暂时性道德失序。其次,宗教信仰弱化,人类社会愈加世俗化。失去了神学信仰的支撑,各种道德观念对于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大幅下降,这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于社会不公以及贫富差异扩大的耐受力。社会矛盾激化的程度加剧,而统治阶级只能愈发依赖于法律及暴力等政治强制力来维持社会秩序,这导致人们通过正常途径改造现实的希望落空,进一步催生了革命理论的兴起,从而也就必然使原有的以社会稳定为目标的道德体系受到冲击。再次,按照科学主义的观念,道德不再具有不证自明的合理性。人们开始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理解道德,认为道德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得到广泛认同的规则,而“人类道德的发展一步一步跟随着经济上的需要;它确切地适应着社会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意义之下,可以也应当说,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所以道德在本质上仍是指向利益发展或协调,这就导致道德与利益在价值上的先后顺序发生了倒转。最后,随着道德感召力的下降,人们对公共权力运用以及社会利益分配等问题的正当性探讨逐渐与道德分离。新的政治理论渐渐摆脱了道德观念的影响,开始在新的概念体系上建立起来,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成为政治正义观念的基础,而这些概念往往通过利益上的价值来阐释其合理性。随之,经济理论与公共领域的联系愈加密切,而道德则逐渐被限定在个人领域,作用空间和重要程度不断遭到压缩。总之,在现实和理论双重作用之下,在当前的政治理论中,利益逐渐取代道德而成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因素,利益本位理论已取得了相对的主导地位。

3对利益本位理论的反思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利益本位理论取代道德本位理论是伴随着科学知识不断积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以及政治社会生活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逐渐发生的,是人类思想理论和现实社会进步的表现和结果。首先,原有僵化落后的道德观念被打破,新的政治正义观念得到确立,政治生活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原有的贵族等级制度被打破,人们的政治地位愈加趋向平等,最终随着普选制的建立,人们获得了形式上平等的政治权利,民主政治在现实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其次,人们摆脱了落后的宗教理论和强权政治的禁锢,思想自由以及其他自由权利逐渐确立,迷信愚昧开始被科学理性的观念所取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从对来世的期许愈加转向现实世界,改造和完善现实世界的动力和信心增强。再次,知识的积累、科技的快速进步与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彼此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这一方面使人们能够更加容易地实现利益的扩展,另一方面对利益的追逐本身也是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动力。然而,尽管新的理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问题也同样存在。当然,应该看到理论与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理论的作用并不是影响现实的唯一因素,而且对理论不足的分析也不能无限扩展。比如,理论上确立利益本位并不表示承认现实中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正当性,更不表示对物欲横流和道德沦丧的认可。但是,从客观上来说,利益本位理论确实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利益与道德之间反向关联的消除进一步激发了人们本就存在的逐利野心,或者说,这至少减少了一个有助于抑制人们逐利野心无限扩张的制衡观念,更容易让人迷失于物质追求之中。而当利益与道德发生冲突时,常常就会出现亚当•斯密所论述的情况:“为了获得这种令人羡慕的境遇,追求财富的人们时常放弃通向美德的道路。”而且,对于经济发展的强调和对物质的追逐与享受,促使“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性’的存在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日益沉重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二是对于个人利益保障的重视以及权利至上的观念,在客观上刺激了个人主义的失衡式发展。人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导致集体感与自我奉献观念削弱,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弱化,理性但却冰冷的利益关系占据了社会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而由于利益关系通常是不稳定的,所以,这种利益取向的社会关系很容易使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感加深。因此,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从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角度来说,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并没有获得同样程度的发展。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已经愈加凸显出来,这也会进一步导致利益本位理论的消极作用被放大。从如今的状况来看,人类所具有科技水平还没有有效解决资源缺乏对生产发展的制约。如果不能找到新的充足的资源,资源缺乏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在不远的将来,这很可能导致人们的经济发展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所以,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将经济发展状况作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有着潜在的重大问题的。而在具有普遍的逐利倾向的民主政治体系中,如果经济发展问题难以解决,政治不稳的状况势必会更加突出。所以,当经济发展出现难以克服的问题时,以利益为本位的理论必然需要进行新的改造。

4向道德本位理论的批判性回归

实际上,利益本位理论取代道德本位理论的相对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道德认知观念的变化造成的。我们对道德概念认知上的不足是导致低估道德价值的重要原因。近现代科学主义兴起之后,人类的理论研究重心转移到了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相对地忽视了对人类主观世界的反思。我们已经习惯于从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解释道德的起源,而不再从人的生命意义或价值的角度来看待道德问题。诚然,我们不能为所有人的生命意义确立一个标准的答案或目标。事实上人们也几乎不可能在这个看起来虚幻缥缈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但是,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确实是道德的一个重要起源。道德所要应对的是价值判断方面的问题,而要衡量任何一个事物或观念的价值,我们都需要一个先在的正当的目标,只有有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价值才是有益或正当的价值。而所谓道德,单纯从理想的定义上来说,就是指有益于生命完善和实现生命价值这一目标的准则或价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只有确立生命的价值和目标,我们才能以此建立整个价值体系,也即道德体系。因此可以认为,道德就是源于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思考。将物质生活或物质享受作为生命的最终意义是一种充斥着动物性色彩的观念,以此建立道德体系就无法将人类与动物进行本质上的区别,人类也就仅仅是一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身物质欲望的动物。这显然不是一直以来的道德观念的本质涵义,也不应成为我们所确定的道德观念。从逻辑上来讲,假如一切都随着生命或者物质存在的终结而消散,那么承担目的和意义的物质载体就不复存在,一切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人类道德的核心应该在于寻求超越于物质存在的生命价值,在于寻求短暂的生命过程背后所蕴含的永恒意义。因此,尽管我们并不能确定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知道,道德产生于对这个目标的理解,道德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价值或规则;我们至少也可以知道,物质利益不可能是最终的目标,也不可能成为道德上的最高价值,物质利益只是实现道德的一个手段。抛开对于道德的形而上的解释,我们也应该重新对当前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理论进行评判。我们在承认当前人类社会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合理性的基础上,也要反思其道德上可能具有的不足之处。可以肯定的是,任何社会制度都不可能实现本质上的绝对公平,因为我们无法对每个个体的价值及其应得进行绝对准确的评判。所以,每个人所应得的价值不可能仅仅从自身能力出发就得到完全的合理性证明。实际上,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状况都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偶然结果,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承认这种偶然性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这种偶然性在道德上的不完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责任、义务与共同体的观念。人类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多层次的共同体之中,而一个人的生存状况是这种多层次的共同体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身的能力只是无数因素中的一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共同体中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成就了自身的状况,占据优势地位的人正是源于他人的有意或无意、主动或被动的“合作”———实质上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的状态———才取得了优势地位,因此在其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人应该认识到自己对于这种共同体具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具有感激之情进行回馈。而认识到这一点,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道德基点。倡导政治理论的价值基础向道德本位回归,并不是让传统社会中的落后政治道德理论“死灰复燃”,也不是全盘否认利益本位理论的正确性,而是倡导对之前已有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以重新发扬道德的积极作用来弥补利益本位理论的缺陷。这里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当前最迫切的工作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重新引导人们思考生命价值的问题,重新理解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将完善道德这一目标置于追逐物质利益之上;二是引导人们从共同体的角度来理解个人,避免对个人的孤立理解,在承认个人能力作为利益分配标准正当性的同时,认识到他人在利益分配中的作用,彼此尊重相互的价值和所得,使对个人利益的保障与赋予个人的责任相协调,从而进一步树立更注重社会平等的观念。

5结语

由于道德和利益两种价值基础具有潜在的对立性:道德本位强调道德是根本价值,利益只是辅助价值,具有贬低利益价值的倾向;利益本位则强调道德是特定利益观念的反映,道德是为利益服务的,具有消解道德内在合理性的特性。因此,在理论交锋或理论实践时,本来是相对性的价值基础往往会被极端化,从而导致在一种价值本位理论取得相对主导地位时,显现出单一价值本位理论的弊端。所以,我们需要依据现实生活中的状况,不断调整主导性的价值本位理论,以避免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纠正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价值偏差。在当前利益本位理论占据相对主导地位的时代,道德的价值已经被大大弱化。从理论上来看,道德被认为是一些具体的提倡性规则,而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则依托于社会整体利益或某些群体利益的增加来解释,这使道德成为依附于利益的价值。道德独立于利益的合理性基础———比如伦理、情感等,常常遭到现实主义理性的摒弃,这些已经导致道德本位理论的生存空间岌岌可危。此外,由于道德规则不具有强制力又导致其常常被视如鸡肋。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道德在理论上合理性的弱化,使得本就不具有强制力的道德观念力量更加薄弱: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越发缺乏了观念上的自我制约;践行道德与人们自我价值实现之间的关联越来越淡化;利益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主导,人们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感增强,“世界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越来越易破碎”。这些都在警醒我们要对当前占据相对主导地位的利益本位理论进行反思。实际上,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性更易于让人们理解,所以利益本位理论对于道德的侵消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我们也就更应该注意防止利益本位理论占据相对主导地位时造成的不良影响。要正确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道德,调整道德本位理论与利益本位理论在现实中的相对地位,重新在道德的框架下来思考现实问题,引导人们探究存在的意义,使人们超越于物质层面,寻求生命的扩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实际上,政治理论向道德本位回归也是与我国现实的国情相适应的。首先,采用道德本位的政治理论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需要,可以避免陷入西方式的建立在利益本位理论之上的政治制度模式,更加注重实质上的政治进步,突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道德维度。其次,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仍然是一种伦理主义型的政治文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所以,道德本位的政治理论更容易为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此外,建立道德本位理论对于促进现实中道德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一系列讲话中,从坚持社会主义道德、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等不同方面多次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这也充分说明了从理论上向道德本位回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重新向道德本位理论回归,将利益纳入道德范畴之下,并不是否认合理追求利益的正当性,也不是颠覆现有的政治理论体系,而是旨在对之前的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防止或弥补利益本位理论可能引发的消极后果。实际上,道德与利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性价值和要素,而两种理论体系不论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会并存,所以,新的道德本位理论与利益本位理论不是此立彼消的关系。正确地理解这两种理论体系的合理之处,使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的政治理论才能真正成为良好政治社会生活的有益的理论支撑。

作者:王宝磊 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