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校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模式研究

艺校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模式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网络化教学得到发展。文章认为,针对当前艺术类院校声乐演唱教学面临的挑战,可应用“互联网+声乐”的思维更新声乐教学模式,并提出一些具体举措,为艺术类院校声乐演唱教学工作在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艺术类院校对声乐演唱教学模式探索的不断地深入,创新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优化院校教学策略的关键一环。对于艺术类院校而言,传统的声乐演唱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多媒体、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而网络化教学模式能够提供更高效、更多元的专业信息。

一、声乐演唱传统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迎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类院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创造了机遇,同时“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更新声乐演唱教学模式提供了可参考的新思路。研究“互联网+”与声乐演唱结合的新式教学模式可发现,艺术与网络先进技术的交互,是艺术类院校课程改革中关键的一环。整合网络内容与声乐课堂,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高艺术类院校声乐教师授课质量的必要手段。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声乐演唱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提升了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元化、全方位资源的利用率;结合多媒体视听,使课堂更具有科技感,让学生在传统授课模式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依托网络化声乐课堂平台,实现线上及时授课的远程教学模式等。“互联网+”时代到来所引发的社会影响,促使传统声乐演唱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而传统的声乐教育教学工作也必然要适应这种趋势。笔者从近三年收集的资料中了解到,网络化教学模式已逐渐进入到艺术类院校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其教学方式、培养目标都发生了转变。由于新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一些艺术类院校着手建立数字音乐资源共享中心,辅助院校师生应用多媒体、网络化声乐平台,将原本单一化的课程体系变得立体化,将原本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有趣。可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为艺术类院校建立高效、便捷的学习平台,更为师生获取广泛的专业知识资源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趋势。综合型声乐艺术人才培养是艺术类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重新审视艺术类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应当前改革的发展趋势。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只是对专业理论、实际表演进行讲解,这种形式化、过场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新型艺术人才培养[1]。而声乐演唱师生作为教学改革活动的参与者,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得来的经验十分重要。由于我国传统声乐演唱教学模式中强调师承关系,演唱表演时具有比较强的识别性,缺乏个性培养、发散的创新表演意识和全面的知识广度,已不符合当前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而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则在传统模式的基础进行了更多元的完善,扩大了学生综合性知识面,具有更符合新时代教学模式的特质。传统声乐演唱教学模式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口传心授”为主,面对面、一对一授课,存在着十分直观的利与弊。其利是针对性强,教师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就能判断学生歌唱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肢体和声音的演示进行指导。其弊是教学观念保守陈旧,无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声乐演唱课堂一旦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则更明显,由于无法近距离与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演唱程度的判断就失去了直观性,而且线上课堂与线下结合多媒体有根本性的不同,还受到网络讯号的限制。在开发相关应用软件时,要立足于当前线上声乐演唱课堂的发展现状,紧紧围绕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需求,促进传统声乐演唱教学模式的完善。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化声乐教学模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众所周知,新媒体的普及为当前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便捷和广范的选择,为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提供了新的途径。网络化课堂可谓是包罗万象、内容庞杂,充分发挥网络与线下课堂的联动作用,将网络化平台上的声乐各门类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为学生择选资料提供便利。结合艺术类院校的特色,发挥网络化教学与线下课堂的联动优势,不断更新专业的推送内容,使教学相长。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使学生在视听融合中更关注声乐演唱本身,通过富有科技感的声乐课堂让学生对声乐演唱产生更多兴趣。而教师在结合新媒体的过程中也不像传统模式那般枯燥,在授课时更有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从发展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式的革新,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也为学生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间接地促进声乐演唱教学模式的更新。网络资源与建设的专业数字音乐数据库进行结合之后,再利用现代科技,将全方位地为院校师生提供课堂之外的便利。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趋势日渐增强,艺术类院校教师更应立足于网络声乐课堂的改革,更新教学思维,不断学习多媒体的应用。

二、艺术类院校声乐演唱教学的现状

当前,新的声乐演唱网络教学模式快速展开,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各艺术类院校纷纷开展在线网络授课。通过对当前艺术类院校声乐演唱教学模式的分析,能够客观认识到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模式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对其利与弊有所了解,以便今后更合理化、整体化和多元化地实现教学模式改革。

(一)声乐演唱网络课堂中教师遇到的具体问题。由于时间非常仓促和紧迫,大部分院校的声乐演唱教学模式依然采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这种传统模式延续了传统声乐演唱教学中核心的部分。尽管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仍不能满足师生真正的需求。首先,在传统声乐教学中常用的训练方法是用“咪、咪、咪,嘛、嘛、嘛”“妈、卖、米、毛、母”等有声“母音”对学生进行训练[2]。不管是钉钉还是QQ视频,或是微信视频,网络的卡顿导致声音听觉上的“延时”,使得这种传统的“言传身授”的训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网络化课堂的制约。而声乐演唱属于时间流淌的艺术,这种“延时”在线上课堂中所造成师生的口型与声音产生的时间差,导致教师对学生练习的误判以及学生对教师示范的不能准确理解;声音“延迟”还会导致教师示范与学生歌声相互混淆和影响,网络课堂中声音传播的偏差对塑造作品的影响,使得学生不能全然发挥;多媒体造成声音发生的变化,影响着师生对声音产生的认知感。不仅如此,在传统声乐演唱教学中,由于没有客观评判和示范标准,声乐教师需要用肢体语言进行演示教学,而网络化的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则无法实现这种声乐教学法,以至于一些院校中的声乐教学不仅开设线上课程,还要求学生将练习的视频录下来发送给教师,教师再对学生的视频进行分解辅导。网络化的线上课堂,也使很多声乐教师对本就一知半解的多媒体技术操作更加陌生,在应用于课堂过程中不是很顺利,经常出现一些技术上的障碍。也由于对各种多媒体、APP、移动设备不能熟练使用,影响了课程进度,导致声乐表演课程未能按照原计划进行。

(二)声乐演唱网络课堂中学生有待解决的问题。声乐演唱的网络教学确实给学生提供了更为放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松散的教学模式同样带给学生诸多的问题。由于一些学生自制力不稳定,网络课堂的监管也没能随之匹配,学生在上课时常有断线的问题。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使学生更容易上课走神,不能集中精力好好学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大多在家上课,网络课堂使学生上课状态不像线下课堂那般严肃,十分松散,学习的质量受到影响。线下课堂中一些演唱技巧的学习是需要通过肢体触摸来获取的。在线上声乐演唱的学习过程中,本就有一定难度的声乐演唱模仿视奏就更是存在很多阻碍。因为经过网络传播到不同移动通讯工具时,声音难免会有失真,造成学生对教师演唱的感知程度下降。虽然线上的声乐演唱课堂可以进行录制,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但学生演唱时的肌肉记忆是没有办法通过视频上课的方式直观地展示给教师,这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本就抽象的声乐演唱的学习难度。通过对线上声乐演唱课程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更能认识到学生是声乐演唱教学模式转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应依托互联网的线上声乐课程发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不仅要推进声乐演唱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也要重视线上教学所的不便,尽快完善互联网与多媒体与声乐教学的结合,赋予网络化声乐教学模式以时代意义。

三、完善艺术类院校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依托数字音乐资源共享中心。笔者认为,艺术类院校建设数字音乐资源共享中心,有利于利用院校特有的专业优势和学术优势,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通过观察、分析近几年吉林艺术学院数字音乐资源共享中心的线上授课辅助教学,发现该音乐多媒体平台解决了师生在网络课堂上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传统课堂中所存在的资料不充足、资源更新缓慢等问题。尤其是在近三年数字音乐资源数据库的维护中,有大量的书籍资料被整合到数字资源共享中心;一些专业的音乐机构与院校进行业务合作,将纸本型和序列型的音乐资源数字化,并通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上传,打造成高水平、多元化、专业化的师生共享数字网络音乐平台。这种专业的数字音乐资源共享中心为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优化、更高效、更科学的保障。在2020年上半年线上课程中,平台为院校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的积极运转创造了更稳固、更便利的条件。虽然这个数字音乐数据库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比如国内的声乐作品多于国外的声乐作品、谱例仍然需要有更丰富的储备。但值得肯定的是,线上课程与音乐资源共享中心的结合,为声乐表演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艺术类院校也可以参考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未来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设。笔者认为,依托这类平台提升网络化教学质量,比直接到互联网上寻找、甄选各类声乐资源更具有针对性和学术性。不仅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讨论,还能够以这个平台为基础进行学术研讨,不断开阔师生的学识和知识广度。这种趣味性、互动参与式的网络化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与不足,对培养综合型声乐艺术人才起到积极作用。另外,艺术类院校的声乐专业学生还能够在局域网内免费共享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自主化、多元化学习。

(二)网络化教学与线下课堂的联动。从当前亟待解决的教学模式问题来看,院校需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网络化教学与线下课堂进行系统化联动,针对不同专业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升声乐教学工作质量。完善多媒体设施以备师生所需,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还需要将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适应教师在线上授课时的需求。此外,还应对当前的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体系,逐渐解决传统声乐演唱教学模式之弊。为了更好地进行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与线下的联动,教师应在扩大声乐专业知识结构的同时辅以网络化能力的学习。如此就能够在声乐演唱课堂中通过使用网上的图文资料和数据库平台,为声乐演唱专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深化教学内容和开阔学生视野提供更多维度的帮助。在网络化教学的过程中,线下的声乐演唱课堂应运用各音乐网络平台提供的音乐资源。比如中国知网提供的专业学术论文;超星数字图书馆提供的音乐类电子书;各音乐类网站随时更新的音乐讯息;一些音乐组织、机构举办的线上活动、比赛等资源。通过网络化教学与线下课堂的联动,能够建立更为直观的平台,可以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学习状况,有利于辅助教师因材施教。在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中,教学资料和内容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可以结合一些公众平台或者微博视频等进行推送,让学生在课余不间断地学习,也能让学生在声乐学习的基础上扩展学习范围。

(三)艺术类院校网络综合型声乐人才的培养。随着声乐演唱网络课堂快速普及,新的移动终端在声乐表演课堂逐渐渗透与运用,如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教育APP甚至一些院校针对网络教学的相关学习网站。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总要求,声乐演唱网络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艺术类院校改革进程中的关键,具备网络化特质的新一代教师也成为了各院校梯队建设的关键。不仅如此,艺术类院校是重要的声乐演唱艺术人才培养机构,加强对艺术类院校网络化综合型声乐人才教育工作的重视,实际上也是新时期艺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声乐演唱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艺术类院校在声乐人才培养上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专业性和综合全面的接受力。完善现有的声乐演唱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在这个平台互相学习,得到更好的帮助和提升。这不仅是对事物多样性发展规律的遵循,同时也是对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一种迎合[3]。艺术类院校应当把握这个机遇,认识到网络化综合型声乐艺术人才培养的意义。大力扶持网络化声乐演唱教学模式的建设,在财力、人力、物力各方面给予支持,推进声乐演唱教学模式更加完善。只有提升网络化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注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艺术人才[4]。

四、结语

如今,音乐演唱教学模式的发展已不再是传统单一式,照搬线下的声乐课程模式已然受到了师生的质疑。对于高校而言,改革传统声乐演唱教学模式成为必然。在2020年上半年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网络课堂中存在的利与弊,并结合以往经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线下的优势与网络的优势相结合。就现代院校师生的审美而言,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也是对声乐艺术的更高追求,应运用现代化科技使得学生在学习声乐演唱过程中更加技巧娴熟,更能感人肺腑,能够在多元文化中立足。网络化声乐演唱教学模式的便利与广博,确实为当前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提升音乐教育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世界各国的网络化教学模式发展呈现增长态势,网络的普及与应用能够解决更多不便利的问题,也为搭建声乐演唱的网络化平台提供新的思路,将网络应用在声乐演唱教学实践中,能够推动艺术类院校声乐演唱教学模式专业化、高效化、世界化的建设。总体而言,网络化声乐演唱教学模式的实践,为创新艺术类院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发挥互联网资源优势、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提供了可参考的重要经验,为艺术类院校在未来更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实用化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晔.高校声乐表演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艺术教育,2019(11).

[2]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3]姚晓婷.自然歌唱理念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7(7).

[4]邹筱丹.关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20(6).

作者:王黎 常立颖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