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工匠精神对促进职业教育的意义

培育工匠精神对促进职业教育的意义

摘要:总书记在祝贺2020年12月10日的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在长期的社会劳动与实践中,我国的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如今,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国家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亟待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当前中国在打造制造强国和中国创造的路上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打造高质量的中国品牌,需要一支庞大的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工匠大军。劳动最光荣、技能最宝贵、创新最伟大已经成为这个新时代的主流风尚。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工匠大军的主要来源,对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来说,可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来帮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对于制造强国、中国创造、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经过工匠精神的思想洗礼,能让青年学生提高自身对工匠精神的追求意识,并以实际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树立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大国工匠;技能报国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功劳。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改变自身命运,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中的一种,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与职业品质的三者融合。我们知道,要成为一名大国工匠,不是吃苦流汗那么简单的,在职业院校开展工匠精神教育,能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学无止境的求知精神以及敢于创新的勇气。可见,培育工匠精神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

1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

1.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带来的荣誉感低

职业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而不是一种教育层次,这是职业教育的鲜明定位。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出息、有前途,其判断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否为高学历,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去接受职业教育。这种传统观念使在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缺乏荣誉感,导致无法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习提起兴趣,觉得即便是学到了技术,也“低人一等”。出现了一边是技工荒,一边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上职业院校的局面,形成了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1.2机械化的专业技能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动力

职业院校以技能学习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劳动实践,专业性强。一些学生在还没有确定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时,就遵从了父母的意愿,选择了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繁重的劳动实践并不能提起他们对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每天漫无目的地在学校,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以外的事情上,生活依附于网络游戏,变得无所追求,任凭校园时光在碌碌无为中度过。缺乏理想信念的支持,对任何专业技能的学习都缺乏求知的热情。

1.3将劳动教育简单化,素质教育、心理教育摆在不突出位置

一些职业院校将劳动教育简单化,单纯地理解为打扫卫生、开展志愿服务等,造成一些青年学生心理上出现了不愿意劳动、也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和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所蕴含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的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其次,将素质教育应付化,德育教育不完善,没有形成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盲目崇拜分数、学历,把相关课程安排给后勤部门承担,没有构成完整、规范的体系,将课程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最后,将心理教育淡漠化,当前社会多元文化交织、碰撞,青年学生面临的社会、家庭、学校关系也更加复杂,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然而教师与家长对学习的重点皆放在成绩上,忽视了心理健康问题,且青年阶段的学生心理素质较为欠缺,导致学生的情商与自制力较弱,极其容易出现厌学情况。

2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途径以及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来的,这一命题的提出使学校的目标更加明确,办学方向也更为聚焦。在党的上又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匠精神是一种劳动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是职业院校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精神。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灌输爱国奉献的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发有为地建设祖国,培养有大爱大德情怀的人。

2.1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理想

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工匠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了价值取向,二者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对高超技艺的执着于专注,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学习技能为主,为国家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提供高质量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工匠精神所包含的执着专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严谨求实、一丝不苟、追求极致、创新进取、勇攀高峰等优秀品质传授给学生使其内化于心,指明前进的方向,从而树立以技能报国的远大理想。

2.2讲好工匠故事,榜样筑梦,提高职业教育荣誉感

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被认作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才读的学校,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荣誉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加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和繁重的劳动实践,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好的榜样可以激发学习动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找到前进的动力。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传授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典型、感人的工匠故事,形象生动地诠释工匠精神的无穷魅力,进而内化为青年学生心中的力量,升华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付诸勤劳踏实的行动。把“工匠故事”传播好、宣传好,能让青年学生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创造的魅力。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弘扬工匠精神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社会、学院和家庭,才能让一个又一个的“工匠故事”激励青年学生乃至更多的人追求卓越,勇于创新。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榜样引领。比如航天工程焊接工—高凤林、飞机制造业钳工—胡双钱、高铁列车研磨师—宁允展、“京城板寸王”剃头匠—刘清池、中国印钞造币雕刻师—马荣、“魔幻面王”—王军、故宫书画修复师—单嘉玖等等,有太多好的工匠故事值得被传播,总有一个工匠故事能深入青年学生的内心,成为自己想要学习的榜样。这些大国工匠成功的经历,也会为青年学生所接受的职业教育提升荣誉感。就像高凤林说的:“岗位不同,作用不同,仅此而已,心中只要装着国家,什么岗位都光荣,有台前就有幕后。”2019年9月,总书记在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职业教育必能打破传统观念的误解,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印象。

2.3将工匠精神贯穿劳动教育的全过程,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添砖加瓦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打扫卫生、开展志愿服务。应该将工匠精神贯穿进劳动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思想上的巩固,使广大青年学生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自己的三观中,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工匠精神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明白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认同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创新进取的工匠精神,使学生掌握生存发展需要的技术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和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为素质教育凝心聚力,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改变单纯追求学历、追求文凭的倾向,营造“身份无高低、职业无贵贱”的社会风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学会动手动脑、做人做事。青年学生承载着家庭和社会过高的期待,容易产生焦虑、压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状态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中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完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若放任不管,就会导致心理健康出现偏差。不能忽视工匠精神对大学生心理模式的塑造作用,立足于工匠精神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会发现大国工匠无一不是心态乐观,积极向上的群体,讲好工匠故事,能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优秀人群作为榜样,提醒自己保持好心态,积极面对困难,而不是空想。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抢手了———这是不少企业的真实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党的报告中提出的。“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党的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可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促进就业创新创业,解决发展主要矛盾,创造高品质生活,都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离不开工匠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将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相融合,让工匠精神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创造更多“工匠故事”,必定能为国家播下更多大国工匠的种子,为民族复兴汇聚强大力量。

作者:邓琳劼 单位: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