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例6篇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格;多元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08-02

创新型国家建设,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关键在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寻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途径,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培养创新人才应当牢牢抓住创新人格这个根基。人的品德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优化创新人才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等创新人格。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的价值根本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牢固树立起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在创新活动中自觉地去选择、实现最能为社会奉献的价值目标,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把服务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幸福作为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有了这种道德责任和理想信念,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的需求,从而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和项目。

华罗庚曾经说过,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创新的道路遍布荆棘,只有具有坚定的意志,始终对自己充满自信并善于控制自己的人,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面对种种失败的可能性和意想不到的重重艰难险阻。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对人的创造属性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使人生充满创造的欲望,树立起积极进取,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培养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

2.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开启创新活动大门的密码和钥匙,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综合作用的过程,代表着有价值的能开拓意识全新领域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内在包含着对人类创造精神的高度肯定,在培养、塑造、开启大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敏捷性和跳跃性、怀疑性和批判性等创造性思维个体本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通过马克思“三观”教育、唯物辩证法方法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提升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是对知识技能的获取和综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更新与完善、发明与创造。科学的世界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不同实践和理论的差异中去寻找问题,充分拓展思维空间,发现新问题,创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路径和方法;唯物辩证法有利于创新人才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重组,能自由灵活地驾驭创新思维为创新目标的实现服务,从而形成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更代表着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灌输并使之内化,培养高校学生的求变求新思维,促使其不断运用聚合、发散等思维方式进行创造,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每个个体都具备创新的潜能,但是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激发创新潜能,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对诱导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境和条件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一种厚德博学、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文化。通过学校的引导,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学术道德,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利用校内广播、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创新的意义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营造一种群体创造性活动的大氛围,充分激发个体创新潜能;关注时事,反映学术前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式,通过其自身改革和创新,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力发挥提供更

大的空间。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途径

1.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涵盖了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方面,内在地蕴含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受到个体哲学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制约和影响,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而加强世界观、方法论教育,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的形势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政治教育跟不上,就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即使培养出了优秀人才,由于自身思想不可靠、政治立场不坚定,也不可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服务。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心态的调适,培养大学生积极、自信、竞争、合作、坚持、忍耐等良好的心态,从而为支撑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与困难和挫折做斗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通过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培养创新意识,规范创新行为,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2.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大力推行启发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创新探究能力主要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创新探究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要努力创设一种活泼而宽容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看法都是有价值的,敢于各抒己见,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做适当的梳理和总结,为创新思维创造条件。要引导学生对知道的东西进行反思、追问和审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大胆反思、质疑、批判,勇于提出新的理论、创造新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深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把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取代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双向互动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可转化性。

(2)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指实际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性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力的培养环节,它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激发其创新灵感,因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一般来说,大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是比较强的,可是要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社会实践属于综合性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缺乏在艰苦复杂环境中磨炼、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

3. 构建适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激励机制

(1)改革考试方式,激励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考试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对教学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包括对教学过程的激励作用和对教学价值的导向作用。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试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命题形式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二是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简单化,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这种考试方式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的创新,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考试方式的创新。只有改革考试方式,才能激励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

(2)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科学的评价会促进人的创造力形成,不良的评价和测量会挫伤人的创造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系统广泛地搜集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学生行为和思想变化,进行价值上的考查、判断、评估,以确定其社会价值。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多以考试为手段,侧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学生能力和思维方式以及创新素质的形成过程,这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摒弃现存的各种制约、干扰和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评价考核标准和办法,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构建起适应培养学生创造力需要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符合时展要求的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同时,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欲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学书,周希贤.思想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2]周希贤.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德能冲突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刚,周希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08).

[4]冯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途径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十报告首次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执政。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公民,即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具备完善的法治思维,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那么,怎样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

研究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首先要弄清法治思维的内涵。对此,学界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法治思维即法律思维,也有学者联系法律思维来解释法治思维,提出法治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是一种社会思维,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理念、视角和思路。2015年修订版教材将法治思维解释为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理解法治思维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法治思维的主体是普通主体,应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在内的所有人;二是法治思维不同于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的具体法律方法,强调法律、法理、证据、程序在思维中的重要意义,而法治思维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的,比法律思维更宽泛,不仅强调重法律、重程序,还要关注到法律与权力、权利的关系,考虑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三是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需要经过培养才能形成。综上简言之,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二、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新时期如何进行依法治国作了重要部署。高校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高等院校大学生法治思维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积极的促进总用,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也要坚定自身的法治信仰,以法律规范作为个人社会行为、学生生活的指南,以法治精神作为个人社会活动的底线,增强自身履行法制的主动性,做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倡导者,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其次,有利于践行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就是要加强法治实践育人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在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中,形成大学生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增强大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R。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大学教育总体规划,贯穿始终,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全体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培育校园法治文化等。

再次,有利于高等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需要。当前,高等院校的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高等院校大学制度建设。大学生是高等院校事务的管理主体之一,推进依法治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需要高等院校积极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法兼修,用良好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公平公正观、科学与理性并存的民主法治观。

最后,有利于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是当代大学生在面临法律事务时能够良好解决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没有养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就难以从法律的视角来观察、分析、判断这些问题,难以使这些问题在法律的轨道上得到解决。良好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效率在很多时候就是事情解决成败的关键。法律思维方式是法治思维的深层次部分,是实现法治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社会民众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由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法治。

三、法治思维的四个层次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3

作者:吴家豪 单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从现在社会的情况来看,法律这张蜘蛛网是越来越广。原来一些不是法律的问题,已经逐步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越来越多的摩擦冲突,都是在法律范围内解决的。所以适应现代法律生活是适应社会的前提。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经验方面有所欠缺,在社会摩擦冲突中容易处于弱势地位。法律具有公平性。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可以弥补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育,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现代法律生活。有助于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校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高校已经进人一个高速发展期。目前大部分学校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是目前依法治校在一些学校出现了进展不顺的情况。其原因集中在推动依法治校的力量较为单一,而且是自上而下的。学校是管理主体,而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构成学校法律关系的主体。随着法律的不断渗透,学校的许多方面已经纳人法律的调整范围。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原来一直被视为是一个与法律无涉的领域。但是,最近一些年来,这方面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体罚或以污辱人格的方式惩诫学生,甚至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数及名次,已被认为是侵犯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的法律问题。可以说,大学生通过举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一方面保护了大学生自己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促使学校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提高遵法等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育,有助于推动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有助千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我国能否步入法治社会,关键要看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即使国家制定了各种法律制度,人们了解国家法律规定,但如果人们仍然是按照道德的、政治的或其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理解法律制度,解决法律问题,法治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从目前情况来看,法律思维未能深人人心是阻碍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高层次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而且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寄托着中国法治之路的希望。可以说,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如何,能否按法律思维思考、分析和解决涉法性问题,将关系到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大学生由于年龄、社会经验等因素,在法律思维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甚至不自觉的形成一些已经触犯法律的行为。如某内地大学生到香港城市大学攻读研究生,为考取高分,试图以金钱贿赂老师索取考试答案。这是法律思维的缺失。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是必须的。课堂法律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主渠道知法是守法和用法的基础。法律思维的培育是以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的。这种法律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法律教育。目前系统的法律教育主要在学校开展。当前大学都设置了法律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该课程中明确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育的教学目标。而该教学目标需要课堂教学来达到。如果没有课堂上的法律教育,那么大学生就在法律知识方面有所缺失。此外,目前课堂法律教育除了讲授法律知识外,还讲授法律方法等法律内容。这些对于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和教育都是有帮助的。如果可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扶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教学实效性,那么大学生法律思维将会得到加强。所以说,课堂法律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其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育其法律思维的摇篮。校园文化的法律气息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健全规范的校园制度和依法行事的老师同学都会有利于整个学校法律思维的良性发展。而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则会导致整个学校法律思维恶性循环。工作无法有序开展,人际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在法律思维方面缺失后的反映。学生由此会增加对学校的不满意度,甚至会怀疑法律本身。因此,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根本途径马克思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任法律思维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来源于生活。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根本目标是完善大学生现代人的人格构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这些根本目标都离不开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目前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就是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让大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社会就是一所没有围场的学校。在真实社会中遇到的问题,基本都与法律有关。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到许多社会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有许多,如道德思维、政治思维和法律思维等。这些思维的选择可以驭使大学生进行优先选择。每一次选择都能强化该选择的思维模式。如果大学生具备较完备的法律思维,那么大学生法律思维就会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强化,从而树立法律信仰。如果大学生优先选择道德思维等,那么说明大学生法律思维还不完备,需要再强化法律思维的培养和教育。所以说,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根本途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中,中国共产党再次强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和大学生个人法律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守法不只需要知法,更需要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以个人情感和理性为基础的。这种对法律的情感和理性大多是建立受惠于法律的基础上。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真正受益于法治,莫过于加强其法律思维的培育,使其形成信仰法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4

党校法治教育中,法律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然而要使法律知识在领导干部执政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前提还是要树立法治观念,形成法治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思维是具有一定规定性的思考模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不是空洞的,而是由符合社会主义法治根本要求的一整套理念、信仰、目标和价值观念所共同构成的。是我国法制体系各个环节,诸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方针和施行原则。信仰决定理念,理念又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直接关系。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法治理念的前提便是培养法律信仰。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法律信仰的确立,这也是法治的灵魂。法治的实现,必须依赖人心中把法律视为信仰,对法律的权威性有发自内心的信任,否则即使法律条文再详细,也起不到丝毫作用。也屡次强调要尊法,这可以说是法律对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要性的体现。法治思维形成的基础是法律信仰,而法律信仰是法治思维长期固化的结果;运用法治方式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样是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必须是发自内心认同法律,将法律作为个人思想行为的基本信条。领导干部是国家权力的掌管者,更是国家治理的主体,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力量,领导干部法律信仰的养成直接关系法治社会建设的成败。虽然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推进、不断完善,但也应清醒认识到,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以及法治方式的运用,仍与建设高度法治化政党的目标,与人们对于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所差距。

这体现在一些领导仍习惯专断独裁、个人特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思想上对法律不够重视,习惯于通过行政命令或经济调节管理社会各方面事物,却忽视法律手段的运用,甚至利用行政手段对司法过程和执法过程进行干涉,使法律的尊严得不到应有保证。追根溯源,这都是法律信仰的缺失,因而不能看到法律的价值,不能发挥法律的功能,更没有真正认可、接受和保障法律应有的尊严。所以相比法律知识的灌输,党校法治教育应该发挥使领导干部形成法治信仰的重要作用。唯有以法治教育使法治思维植根于领导干部内心,使法治方式真正落实于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培养领导干部有法必依的法制意识,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在实处而不是停留于书面和口头,从而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体而言,法律信仰的内容就是使领导干部确立推崇法治、尊重法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以人为本、以法为根的执政理念,主动把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规范的基本参照物,在思考问题、分析矛盾的过程中运用法治思维。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过程中运用法律手段。知法,守法,用法,自觉维护法律至高的尊严和权威。

二、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是关键

在思想态度上尊重法律权威,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法律为个人行为和工作的标杆是法治思维的基础要求。党校法治教育的目的便在于使领导干部深刻意识到树立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我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深入把握执政规律,勇敢担当执政使命,自觉反省不断提升执政能力的必然结果。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光包含有对深化改革所必备的法治共识,也是社会发展对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直接关系党执政根基的稳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实现。党校的法治教育,必须让领导干部深化对于法治思维的三点认识:首先,法治思维的重要特点在于对规则的强调,从概念上讲,规则即是在某一共同体内部通过凝聚共同体成员意志并被成员所共同接受的行为准则,规则思维强的特点在于明确普遍性先于特殊性、人格化权威被规则所代替,规则是解决共同体内部相关事务所依据的首要基本原则;其次,法治思维主要内容是权利与义务关系,是以权力与义务关系的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达到以法引导、以法评判、以法教育和以法惩戒的功效;最后法律思维特别强调程序正义性,不仅以结果的正义性作为价值评判的唯一依据,更要保障法律程序的规范、公正、透明,尽可能保证涉及法律每个环节的公平正义。要使各级领导干部通过接受党校法制教育,不仅注意培养自己的法治思维,更将法治思维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这就要求首先坚持依法行政,行政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明白拥有权力并不能为所欲为,自觉让自己的权力接受各方监督。其次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制度的严肃性,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带头守法,坚定护法。坚决杜绝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向特权和潜规则说不,自觉接受监督。最后还要积极组织各界学法,加强普法,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使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思维习惯,自觉做到依法行使职权、依规处理政务,以切实行动推动依法治国的深入。

三、党校法治教育要突出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实效

时代在进步,党校法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让领导干部通过党校法治教育真正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改革开放,依法治国成为我国的基本方略以来,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但相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法治教育的哲学性思考仍然不足;实践层面,教学方式方法科学性、创新性仍然不足,法治教学与党校教学特点结合不够强,系统化的法治教育体系建设比较缺乏。因此,丰富党校法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扩展其教学广度,深化理论思想深度,成为党校法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从而提升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首先,要高标准进行党校法治教育的顶层设计。

(1)必须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和特色性,注重对法治思维的形成过程的科学性研究和运用法治方式的行为要素分析,通过创新性的法治教学内容、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长效化的法治教育机制等手段,以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的党校法治教育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

(2)以完善的制度提供保障,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法治教育体系,实现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的长效化、日常化,而不仅仅是将法治教育停留于课堂教学层面和社会调研层面,要从领导干部选拔、初任培训、考核等各环节入手综合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其次,要对法治教育工作的内涵进行丰富,不仅注重事前教育,更要注重培训效果评价,建立起全程教学跟踪研究机制;最后,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现在的党校法治教学更多局限于学员在校期间学习情况,而对领导干部毕业后运用的实效不加考察,必须要注重法治教学的实效化评价机制,结合实效评价改进教学。还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内容。法治教学要以宪法教学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宪法意识,深化其对宪政的理解,注重结合当今时代特点进行教学,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深化其对法治目的和本质的理解,强化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基础素养;要拓展教学宽度。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结合领导干部工作日常情景,参考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案例创新教学模式,强化领导干部对法治的直观感受,加强理性批判,养成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5

摘要:培养造救人才是维新派进行变法维新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形成了系统的人才观。他们把培养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十分重视政治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力提倡培养人才的群体观念。对维新派的人才观进行总结和研究,对当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十九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论文百事通时代呼唤着一股新生的力量来挽此狂澜。维新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倡言变法,谋求富强,给奄无生气的中国注人了生机。为完成变法大业,维渐派深深感到对人才的需要,这些人才就是不同于旧式封建文人的新式知识分子。培养和造救人才就成为维新派进行变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人才观。

一、维新派把培养和造救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维新派清楚地知道,要实现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国家富强起来、依靠那些“摇头顿足,高吟低咏,惟腐烂文数篇”的从科举中选的封建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必须重新培养和选择一批新的人才。维新派认为,不论是政治的革新还是经济的建设与改造,都急需大量具有新思想、新才干的新人才。然而,中国几百年来传统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地扼杀、摧残人才,通过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培养和造救新式人就成为变法运动中一项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工作,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为了给变法维新运动提供大量的人才,康有为于1890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各省学子,千里负岌,闻风相从。前后达三千人”习。这些人有许多后来成为时代的栋梁之才。万木草堂实际上成了康有为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基地。变法能否取得成功,人才是关键问题。为使大量新式人才为国家所用,他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要大力搜求天下才俊。议筹变法之方。他还建议设立制度局于内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在午门设立“上书所”,允许天下士民自由上书,广开言路,从中选择人才‘维新派虽有通过皇帝摧用维新分子之意,但也向皇帝提出了人才与变法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梁启超曾明确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有非常之才,则足以济非常之变”。诸如练兵、开矿、通商等事务,必有人才为之操作。方可成就,所以人才是变法能否成功的前提。谭嗣同说:“求保国之急效,又莫捷于学矣。”习“变科举而后可造救人才,而后可变一切之法。他把变科举、兴学堂、培养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的当务之急。

二、维新派非常注意政治人才的培养

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低层到高层逐渐发展的阶段。在维新运动以前,中国人学习西方,主要是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对人才的培养往往重于实用技能。而在维新运动中,变法的范围极其广泛,甚至包括政治制度的变革,所以维新派对“通才”,尤其是对善于“言政”的人才更加注重。康有为在广东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就注意对“言政”人才的培养。他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巫于教育。他把培养人才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在讲学中,康有为一反当时的传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许多大胆改革。在开设课程上。他专门把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列为一种课程—经世之学,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敏感度,足见他用心良苦。在讲课方法上,他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和学生们共同研究。如事先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和他们一起研究中国几千年来的学术源流与历史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有关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知识。同时还让一部分造诣较深的学生协助自己著书。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和“言政”的能力。学生们在康有为的教导下。“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话,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康有为对政治人才的重视正如有人所说:“先生之诲人也。期在造就有用之人,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形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为了政治改革,康有为曾建议光绪帝:今欲改行新政……特开立法院于内庭,选天下通才人院办事,皇上每日亲临。王大臣派为参议相与商榷。一意维新。立法院是国家的政治中枢机关,其办事人员不是仅仅拥有实用技能的人就能够胜任的。而必须是既有实技。又能言政议政的“,通才”才能担当此任。

在培养政治人才的问题上。维新派认为,鉴于旧式知识分子的无实无用,必须大力引进“西学”。学校在开设西学课程时,要包括西政、西艺、西文。在西政与西艺之间。又要本着先政后艺,以政为本,以艺为用的原则。教育要先培养政才。后培养艺才。梁启超说:‘“启超谓今日之学校。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维新派针对当时洋务派片面强调艺学,提出激烈的批评。说洋务派学西学,“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教与事少。其所谓艺者,又不过语言文字之浅。兵学之末,不务其大,不揣其本,即尽其道。所成已无几矣。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多只能够“上之可以为洋行买办。下之可以为通事之西奴。如此而已因而梁启超说:“今中国所患者无政才也。”他在湖南时务学堂担任总教习时提出。研究经世之学。除了研读六经之精意和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外。还必须用西人之公理公法以证明。要探求天下积弱之由和富强之道,就需要“,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因而,他把‘运法安定经义治事之规,近采西人政治学院之意”作为时务学堂章程之一。从中足见其对政治人才之重视。

三、维新派为使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力提倡培养人才的群体观念

维新派认为,要完成变法大业,不是几个人所能办到的事情,它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和参与。仅有人才是不够的。还必须形成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作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却遭到列强的多次侵略,甚至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所战败,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散而不群,愚而不学之故也”。康有为举例说:“象马牛驼不能群,故人得制焉。如使能群,则至微之蝗,群飞蔽天,天下畏焉。况莫大之象马而能群乎?”他进一步指出:“故一人独学,不如群人共学;群人共学,不如合什百亿兆人共学。学则强。群则强。中国欲自强,“惟有合群以救之”只有“合众人之才力”,“合众人之心思”才能挽救危亡。因而康有为指出:“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维新派不仅从思想上重视人才群体的作用,而且也付诸于实际行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义愤填膺,他们以省籍为单位到都察院上书请愿。康有为认为“士气可用”,抓住时机,联合18省130。余举人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摘庵集会,联名向皇帝上书。这次上书,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开士人群体干政的风气,维新派从中也更加认识到人才“合群”的重要性。梁启超对人才“合群”的作用是这样认识的:“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虎豹狮子。象驼牛马,庞大傀硕,人监之驾之。惟不能群也。非洲之黑人。印度之棕色人。美洲南洋澳岛之红人,所占之地。居地球十六七。欧人剖之铃之,若槛狮象而驾驼马。亦日惟不能群之故。“能否建立起人才群体。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为了集聚人才,使之形成一个大的群体。维新派通过建立学会来拢络人才。康有为认为:“中国风气,向来散漫。士夫戒于明世社会之禁,不敢相聚讲求。故转移极难。思开风气。开智识,非合大群不可,且必合大群而后力厚也。合群非开会不可。梁启超说:“先生(康有为)又以为凡讲学莫要于合群,盖以得知识交换之功,而养国体亲爱之习。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屏,病源在此,故务欲破此锢习。可知维新派是为了易合群”以开风气而挽世变,从而组织学会的。他们利用学会来“广联人才,创通风气”。扩大维新宣传的影响,争取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团结,从而形成一个人才网。为了加强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他们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的成立,使当时“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各地学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四、维新派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培育法治思维的前提范文6

素养一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出现,有深刻的社会烙印。早在两千多年前,学生发展评价更多注重“品德”的养成,无论是中国孔子培养健全人格的思想,还是西方亚里士多德提倡“公民德行”的素养,都把“德”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分工明显,职业多样化,于是以能力为中心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指标,教育也相应的研究人的能力发展,比如皮亚杰在发展科学领域将能力解释为一般智力,通过同化和顺应双向构建的过程实现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加纳德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等等,都体现着对能力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更强调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单一的德行、能力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催生一个新的词汇――核心素养,于是“核心素养”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的教育潮流。[1]各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对核心素养开始了普遍关注和研究。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核心素养指向终身学习,并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五大支柱,成为一时的潮流。

我国新课改走了十几个年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了适应国际发展和我国现阶段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课程改革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发展目标,这无疑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依赖具体课程的实施,因此,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探求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新话题。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2]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由于其课程性质是一门德育课程,肩负着党和国家公民教育的职能,不仅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过专家学者的商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基本确定为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上一次课改的三维目标的提出,再到本次核心素养的提出,它们之间是一个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新课改只有不断深化,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前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一)内涵上的继承

所谓“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即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这是两者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新性

首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素养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是从内在去培养学生具备的学科品质和社会发展必备品质,更关注是知识到素养的转化,培养学生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境中所需要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和必备素质;三维目标更多体现对学生的外在要求和期望;其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着手,这次课改的重要一点是教材的重新编排,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依据来编排教材,不同于过去三维目标是从教材标准的角度出发,编写教材,要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最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更突出综合性,核心素养并不是不要知识和技能,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与三维目标相比,它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等多元层面,更强调三者的统合,进一步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应该说核心素养的角度是更宏观和全面的。

三、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四个方面,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个方面在内容上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朱明光对这四个要素进行具体的概括,他认为从培养公民的角度从出发,对应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要素,就是要培养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有尊严的中国公民和有担当的中国公民。[3]基于此我想谈谈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情景体验中培养国家认同

政治认同主要是指对我国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认同和追随,是一个国家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渠道,而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光靠简单的思想灌输是低效且无用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主动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真正的?W习才发生。首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现代教学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只有营造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参与课堂互动,才能激发思维,唤醒学生的能动性;其次,教师应该精心准备教学设计,给学生激发思维的情景或问题,高中生是一群思维活跃,想法奇特的孩子,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情景或者问题,他们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程,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事件,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在问题探究中培养理性精神

高中阶段是理性发展的高峰期,这时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精神得到发展。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其成为敢于批判的理性公民。思想政治内容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必须从实际问题中辨明思想,让学生经历由不疑到产生疑惑,从有疑到质疑,再从质疑到释疑这一系列过程,这时利用问题探究能很好的达到效果。

(三)在案例分析中培养法治意识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制社会关键就是公民的法治意识,由于受中国传统历史的影响,公民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思想政治课要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必须要在思想上触动学生,从思想层面去培养法治意识。案例的选择和呈现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方式。首先,精心选择案例,选择热点案例,并且让学生真实可感;其次,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式分析案例,解构案例,让学生写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