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策略

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视唱练耳是高等艺术院校音乐门类的基础课程,同时是音乐学院音乐学、音乐表演及舞蹈编导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课程特点兼具音乐基础理论和音乐技能训练等多方面音乐元素。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其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视唱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积累音乐语言,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以及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等。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研究

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了解欧、亚、非、拉、美洲等地的音乐,认识到音乐的多样性。然而,在“多元”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前提,即树立正确的自我民族意识。换言之,我们必须首先热爱本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才能真正懂得去尊重、赞赏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需要我们世世代代加以学习、传承和发扬。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视唱练耳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无疑也应该秉持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增加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

1改革的必要性

现今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中有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即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校不重视,教师不会教,学生不喜欢,种种原因造成了民族音乐得不到推广。高师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多能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中小学音乐教师承担的是向孩子们传递音乐文化的重任。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对未来音乐教师的教育入手,只有高师专业的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充分理解民族音乐文化,才能将其运用到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从而逐渐改变中国民族音乐不受重视的状况。因此,作为高师音乐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视唱练耳课,也应担负起这一重任。视唱练耳是训练识谱能力和音乐听觉能力的学科,针对这一学科中民族音乐的部分做一系列强化训练,有利于学生提升欣赏民族音乐的能力。

2视唱练耳在教学中的作用

声乐教学和视唱练耳教学都属于音乐体系,主要表现在乐理知识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在声乐学习中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视唱和歌唱都是通过唱来展现音乐知识的,但大多数学生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错误的想法。殊不知,进行视唱练耳学习是表演的前奏,歌唱者只有通过最基础的视唱来了解作品、熟悉作品,才能成功地进行声乐表演。总而言之,音符是没有具体界限的,而音乐则是共性、相通的。只有入了音乐基础之门才能深刻地感受作品,处理作品。也就是说,视唱练耳是声乐教学的基础,也是必经之路,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联系视唱练耳课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印证。而新的音乐基础理论课作出了改革,课程涉及理论与听觉分析以及感知与表现两种题材,也对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视唱是程序化的、呆板的、枯燥的音符的体现,而去演唱一个音乐作品时,才是具有灵动性的,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去改变作品原有的韵律,简单地说,也就是为了使演唱更加动听,更加迷人。

3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方法

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当中,还有一些教师仍然采用固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使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教材选择方面,教师应注意将师范专业的特色体现出来,同时,还要教授一些体现出民族特色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视唱练耳需要较强的技术性理论,从视唱内容上看,主要通过视唱与音乐听记训练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音乐感受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高师院校中,视唱练耳课程通常都会采用班级授课制度,不是以学生学习专业的技术水平作为衡量分班的标准,而是按照学生所在的院系进行自然分班。由于学生视唱练耳水平各不相同,为此,教师在教材选择上就需要多花费一些心思,注意因材施教,对教学进行规划,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保证高师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有效实施,除了上述的改革措施外,还可以对视唱练耳教学的内涵进行明确,要求教师把握好教学内容,尽量应用多媒体方式实施视唱练耳教学,将“教”与“学”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系统教学手段已成为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必须掌握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上课时通过电脑多媒体系统对不同音色、音程、和弦、节奏、音乐风格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一方面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能力训练;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各个视角对音乐进行多元化的理解和认知,不但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处于单一音响状态和听觉材料有限的状况,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感知是节奏,音响的一个综合听辨过程。听力训练首先可以在乐器的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相同的音乐短句,让学生听辨不同音区的音,形成音乐想象,要求教师有着基本的音色形象刻画的知识。老师要做的就是引进门,学生学得主动就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视唱练耳教学历来填鸭式的手法这种纯技能的训练对于学生效果都不太理想,只有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将音乐技能融入教学中才能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步入音乐殿堂。在这一点上,需要在高校的视唱课上对学生进行意识方面的培养,让教师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要结合音乐教材内的歌曲,作为辅修教材,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对这些音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综合评价,以便在将来教学时更好地应用。

4结语

在高校视唱练耳的教学过程当中,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处理以及教学形式的设计都与视唱练耳课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直以来,高校的视唱练耳课程大部分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指引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和认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解决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那些具有丰富意义和教育价值但却不易被细化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等都无形中被排除了,所以对视唱练耳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进行研究至关重要。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目的是丰富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达到课程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2]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陈永,孟宪辉.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牟乔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