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的初中化学论文

基于实验的初中化学论文

一、运用实验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的主观原因。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自觉参与、主动探究,这样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具有相对的神秘性、直观性与操作性,采用实验教学更加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征,更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要通过生动直观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动机与渴望。

二、运用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提出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构建,彻底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参与、机械接受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实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主要的学习手段,整个化学科学的发展全部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开展学生探究性实验,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来探索未知,在探究中形成概念、理解定理,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探索未知的重要手段———实验。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演示实验,更要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要给予学生更多亲自动手的机会,在实验中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三、运用实验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这是新课改下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特殊功效。

(一)演示实验中巧妙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不能只是让学生观察,更要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获取大量感性认知,并上升为理性认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让学生更加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规律。如电解水的实验,通过教师的演示来向学生介绍装置的结构、实验仪器等,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如下问题:水的导电性如何?什么溶液是导体?如何增强水的导电性?实验刚开始,两极有什么现象?之后两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多少;两极所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如何来检验。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此时再加以教师必要的启发,学生自然可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探究实验中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学生的亲自动手,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主动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考,真正实现了手与脑的共同参与与协调发展,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来进行操作来验证。这样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让学生敢想、敢做,敢于创新、善于质疑,而不是在教师所设定的条框内机械进行,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运用实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化学概念与定理的形成是建立在无数次实验基础之上,要想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必须要再现知识形成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由表及里,达到对这些基本概念与定理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而实验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载体。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是采用机械的讲解,试图将这些现成的结论型知识塞进学生的大脑,学生只是机械记忆,只会背诵理论条款,而并不能真正地用于解决现实问题。而通过实验可以再现科学家发现真理全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次形成,让学生从中进行发现与创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与定理,而且更可以灵活地运用,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去创造,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高。

五、结语

总之,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与作用,化学学科教学改革与有效教学都离不开实验。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加强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操作实验,以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诱发学生探究动机,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验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自觉性,让学生认真观察,展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己去发现,享受实验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地爱上化学实验,掌握实验这一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

作者:孟建山 单位:河北省武邑县第二中学